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_第1頁
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_第2頁
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_第3頁
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_第4頁
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試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土木工程師(巖土)(三合一)考試考

試題庫(真題整理)

1.采用復合式襯砌的公路隧道,在初期支護和二次襯砌之間設置防水

板及無紡布組成的防水層,以防止地下水滲漏進入襯砌內。下列哪項

要求不符合《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第一冊土建工程》(JTG3370.1-

2018)的規(guī)定?()

A.無紡布密度不小于300g/m2

B.防水板接縫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

C.無紡布不宜與防水版黏合使用

D.二次襯砌的混凝土應滿足抗?jié)B要求,有凍害地段的地區(qū),其抗?jié)B等

級不應低于S6

【答案】:D

【解析】:

ABC三項,根據《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第一冊土建工程》(JTG3370.1

—2018)第10.2.2條規(guī)定,隧道采用復合式襯砌時,應在初期支護與

二次襯砌之間設置防水層。防水層宜采用防水板與無紡布的組合,并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防水板宜采用易于焊接的防水卷材,厚度不應小于1.0mm,接縫搭

接長度不應小于lOOmmo

②無紡布密度不應小于300g/m2o

③無紡布不宜與防水板黏合使用。

D項,第10.23條規(guī)定,隧道模筑混凝土襯砌應滿足抗?jié)B要求,混凝

土的抗?jié)B等級不宜小于P8o

2.有下列哪些行為違反了《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相關規(guī)定?

()

A.委托未取得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的

B.明示或暗示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篡改或偽造檢測報告的

C.未按規(guī)定在檢測報告上簽字蓋章的

D.送檢試樣弄虛作假的

【答案】:A|B|D

【解析】:

根據《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違反本辦法規(guī)

定,委托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

門責令改正,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①委托未取得相應資

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的;②明示或暗示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測報

告,篡改或偽造檢測報告的;③弄虛作假送檢試樣的。

3.根據《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guī)程》(TB10027—2012),稀性泥石

流具備下列哪些特征?()

A.呈紊流狀態(tài)

B.漂石、塊石呈懸浮狀

C.流體物質流動過程具有垂直交換特征

D.陣性流不明顯,偶有股流或散流

【答案】:A|C|D

【解析】:

根據《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guī)程》(TB10027—2012)附錄C表C.0.1-5

規(guī)定,稀性泥石流的流態(tài)特征呈紊流狀,漂塊石流速慢于漿體流速,

呈滾動或躍移前進。具有垂直交換。陣性流不明顯,偶有股流或散流。

4.根據《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guī)程》(TB10027—2012),黏性泥石

流堆積物的塊石碎石在泥漿中分布的結構特征符合下列()類型。

A.塊石碎石在細顆粒物質中呈不接觸的懸浮狀結構

B.塊石碎石在細顆粒物質中呈支撐接觸的支撐狀結構

C.塊石碎石間有較多點和較大面積相互接觸的疊置狀結構

D.塊石碎石互相鑲嵌接觸的鑲嵌狀結構

【答案】:A|B

【解析】:

根據《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guī)程》(TB10027—2012)附錄C表C.0.1-5

規(guī)定,泥石流按流體性質分類,黏性泥石流堆積特征為堆積物一般保

持流動時的結構特征,無分選,礫石、塊石,多呈懸浮或支撐狀。堆

積剖面中,一次堆積無層次,各次堆積分層明顯。

5.軟土包括()□

A.淤泥、淤泥質土

B.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

C.淤泥

D.淤泥、淤泥質土、泥炭質土

【答案】:B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3.1

條規(guī)定,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的細粒

土應判定為軟土,包括淤泥、淤泥質土、泥炭、泥炭質土等。

6.填土的巖土工程評價應符合的要求有()。

A.闡明填土的成分、分布和堆積年代,判定地基的均勻性、壓縮性和

密實度

B.對堆積年限較長的素填土、沖填土和由建筑垃圾或性能穩(wěn)定的工業(yè)

廢料組成的雜填土,當較均勻和較密實時可作為天然地基

C.當填土底面的天然坡度大于20%時,應驗算其穩(wěn)定性

D.由有機質含量較高的生活垃圾組成的雜填土可作為天然地基

【答案】:A|B|C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6.5.5

條規(guī)定,填土的巖土工程評價應符合下列要求:①闡明填土的成分、

分布和堆積年代,判定地基的均勻性、壓縮性和密實度;必要時應按

厚度、強度和變形特性分層或分區(qū)評價。②對堆積年限較長的素填土、

沖填土和由建筑垃圾或性能穩(wěn)定的工業(yè)廢料組成的雜填土,當較均勻

和較密實時可作為天然地基;由有機質含量較高的生活垃圾和對基礎

有腐蝕性的工業(yè)廢料組成的雜填土,不宜作為天然地基。③填土地基

承載力應按本規(guī)范第4.1.24條的規(guī)定綜合確定。④當填土底面的天然

坡度大于20%時,應驗算其穩(wěn)定性。

7.確定巖芯鉆探的巖芯采取率時,完整和較完整巖體的巖芯采取率不

應低于()。

A.70%

B.80%

C.85%

D.95%

【答案】:B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9.2.4

條第4款,鉆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鉆進深度和巖土分層深度的量測

精度,不應低于土進深度;②應嚴格控制非連續(xù)取芯鉆進的回次進尺,

使分層精度符合要求;③對鑒別地層天然濕度的鉆孔,在地下水位以

上應進行干鉆;當必須加水或使用循環(huán)液時,應采用雙層巖芯管鉆進;

④巖芯鉆探的巖芯采取率,對完整和較完整巖體不應低于80%,較破

碎和破碎巖體不應低于65%;對需重點查明的部位(滑動帶、軟弱夾

層等)應采用雙層巖芯管連續(xù)取芯;⑤當需確定巖石質量指標RQD

時,應采用75mm口徑(N型)雙層巖芯管和金剛石鉆頭;

8.下列關于沉井基礎刃腳設計的要求,哪些符合《公路橋涵地基與基

礎設計規(guī)范》(JTGD63—2007)的規(guī)定?()

A.沉入堅硬土層的沉井應采用帶有踏面的刃腳,并適當加大刃腳底面

寬度

B.刃腳斜面與水平面交角為50°

C.軟土地基上沉井刃腳底面寬度200mm

D.刃腳部分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

【答案】:B|C

【解析】:

根據《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D63—2007)第6.2.4條

及條文說明規(guī)定,A項,沉井沉入堅硬土層或沉抵巖層,宜采用尖刃

腳或用型鋼加強刃腳,沉入松軟土層者,宜采用帶有踏面的刃腳;B

項,刃腳斜面與水平面夾角不宜小于45。;C項,如土質堅硬,刃腳

面應以型鋼加強或底節(jié)外殼采用鋼結構。刃腳底面寬度可為0.1?

0.2m,如為軟土地基可適當放寬;D項,根據第6.2.7條規(guī)定,沉井

各部分混凝土強度等級:刃腳不應低于C25;井身不應低于C20,當

為薄壁浮運沉井時,井壁和隔板不應低于C25,腹腔內填料不應低于

C15o

9.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下列哪項地基處

理方法用于軟弱黏性土效果最差?()[2012年真題]

A.真空預壓法

B.振沖密實樁法

C.石灰樁法

D.深層攪拌法

【答案】:B

【解析】:

由于軟黏土抗剪強度低,且在成樁過程中樁周土體產生的超孔隙水壓

力不能迅速消散,天然結構受到擾動將導致其抗剪強度進一步降低,

造成樁周土對密實樁產生的側限壓力較小,密實樁的單樁承載力較

低,如置換率不高,其提高承載力的幅度較小,很難獲得可靠的處理

效果。止匕外,如不經過預壓,處理后地基仍將發(fā)生較大的沉降,難以

滿足建(構)筑物的沉降允許值。因此,軟黏土地基不宜采用密實樁

法進行處理。

10.某公路橋梁采用摩擦樁基礎,場地地層如下:①0?3m為可塑狀

粉質黏土,②3?14m為稍密至中密狀粉砂,其實測標貫擊數Nl=8。

地下水位埋深為2.0m。樁基穿過②層后進入下部持力層。根據《公

路工程抗震規(guī)范》(JTGB02—2013),計算②層粉砂樁長范圍內樁側

摩阻力液化影響平均折減系數最接近下列哪一項?(假設②層土經修

正的液化判別標貫擊數臨界值Ncr=9.5)()

A.1.00

B.0.83

C.0.79

D.0.67

【答案】:C

【解析】:

根據《公路工程抗震規(guī)范》(JTGB02—2013)第4.4.2條式(4.4.2),

液化土層的標準貫入錘擊數實測值與相應臨界值之比為:

Ce=N〃Ncr=&9.5=0.84根據表4.4.2,②層粉砂樁長范圍內樁處于兩

個折減系數不同的土層,所以②層粉砂樁長范圍內樁側摩阻力液化影

響平均折減系數采用加權平均計算。

3mVdsV10m時,折減系數21=羽;10m<ds<14m時,折減系數

小l=lo

則平均折減系數為:

21=(7X^3+4X1.0)/(7+4)=0.79由此可知,C項數值最為接

近。

11.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樁分為()等幾大類。

A.鋼管灌注樁

B.鉆孔灌注樁

C.挖孔灌注樁

D.過濾灌注樁

【答案】:B|C

【解析】:

灌注樁系指在工程現(xiàn)場通過機械鉆孔、鋼管擠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

地基土中形成的樁孔內放置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樁。成孔方

法主要有鉆孔和挖孔兩種,則按照成孔方法分類,灌注樁可以分為鉆

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等幾類。

12.膨脹土地基處理的方法通常有()。

A.換土及砂石墊層

B.墩基或柱基

C.樁基

D.水泥壓漿

【答案】:A|B|C

【解析】:

ABC三項,膨脹土地基處理一般有三種方法:①換土及砂石墊層;②

墩基或柱基;③樁基;D項,水泥壓漿一般是用來處理軟土地基而不

用于膨脹土地基。

13.濕陷性土地區(qū)的建筑設計應符合的要求是()。

A.建筑物的體型與縱橫墻的布置,應利于加強其空間剛度,并具有適

應或抵抗?jié)裣葑冃蔚哪芰?/p>

B.妥善處理建筑物的雨水排水系統(tǒng),多層建筑的室內地坪,宜高出室

外地坪45cm

C.用水設施宜集中設置,縮短地下管線和遠離主要承重基礎

D.多層砌體建筑,體型應簡單,長高比不宜大于2

【答案】:A|B|C

【解析】:

AD兩項,根據《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標準》(GB50025—2018)第5.3.1

條第1款規(guī)定,建筑物的體形和縱橫墻布置,應有利于加強其空間剛

度,并具有適應或抵抗?jié)裣葑冃蔚哪芰?。多層砌體承重結構的建筑,

體形應簡單,長高比不宜大于3。B項,根據第5.3.1條第2款規(guī)定,

合理設計建筑物的雨水排水系統(tǒng),多層建筑的室內地坪應高出室外地

坪,且高差不宜小于450mm。C項,根據第5.3.1條第3款規(guī)定,用

水設施宜集中設置,縮短地下管線并遠離主要承重基礎,其管道宜明

裝。

14.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影響液化判別標準

貫入錘擊數臨界值的因素有下列哪些選項?()

A.設計地震分組

B.可液化土層厚度

C.標貫試驗深度

D.場地地下水位

【答案】:A|C|D

【解析】: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3.4

條的式4.3.4規(guī)定,錘擊數臨界值與設計地震分組、地下水水位、標

準貫入試驗深度有關。

1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筑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下

列哪些工程屬于保修范圍?()

A.地基基礎工程

B.主體結構工程

C.園林綠化工程

D.供熱、供冷工程

【答案】:A|B|D

【解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建筑工程實行質量

保修制度,建筑工程的保修范圍應當包括地基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

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電氣管線、上下水管線的安

裝工程,供冷、供暖系統(tǒng)工程等項目。保修的期限應當按照保證建筑

物合理壽命年限內正常使用,維護使用者合法權益的原則確定。具體

的保修范圍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國務院規(guī)定。

16.下列關于沉管灌注樁施工的做法哪一項不符合《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

范》(JGJ94—2008)的要求?()

A.錘擊沉管灌注樁群樁施工時,應根據土質、布樁情況,采取消減負

面擠土效應的技術措施,確保成樁質量

B.灌注混凝土的充盈系數不得小于1.0

C.振動沖擊沉管灌注樁單打法、反插法施工時,樁管內灌滿混凝土后,

應先拔管再振動

D.內夯沉管灌注樁施工時,外管封底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無水混凝

土配料,經夯擊形成阻水、阻泥管塞

【答案】:c

【解析】:

A項,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6.5.2條第1款

規(guī)定,群樁基礎的基樁施工,應根據土質、布樁情況,采取消減負面

擠土效應的技術措施,確保成樁質量;B項,根據第6.5.4條規(guī)定,

混凝土的充盈系數不得小于1.0;對于充盈系數小于1.0的樁,應全

長復打,對可能斷樁和縮頸樁,應進行局部復打;C項,根據第659

條第1款規(guī)定,樁管灌滿混凝土后,應先振動再拔管,每次拔管高度

0.5?1.0m;D項,根據第6.5.12條規(guī)定,外管封底可采用干硬性混

凝土、無水混凝土配料,經夯擊形成阻水、阻泥管塞,其高度可為

100mmo當內、外管間不會發(fā)生間隙涌水、涌泥時,亦不可采取相同

措施。

17.在一均質土層中開挖基坑,基坑深度15m,支護結構安全等級為

二級,采用樁錨支護形式,一樁一錨,樁徑800mm,間距1m,土層

的黏聚力c=15kPa,內摩擦角e=20°,重度丫=20kN/m3。第一道

錨桿位于地面下4m位置,錨桿體直徑150mm,傾角15°,彈性支

點水平反力Fh=200kN,土體與錨桿桿體極限摩阻力標準值為50kPao

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2012),該層錨桿設計長度

最接近下列選項中的哪一項?(假設潛在滑動面通過基坑坡腳處)()

A.18.0m

B.21.0m

C.22.5m

D.24.0m

【答案】:D

18.下面關于砂井法和砂樁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2011年

真題]

A.直徑小于300mm的稱為砂井,大于300mm的稱為砂樁

B.采用砂井法加固地基需要預壓,采用砂樁法加固地基不需要預壓

C.砂井法和砂樁法都具有排水作用

D.砂井法和砂樁法加固地基的機理相同,所不同的是施工工藝

【答案】:B|C

【解析】:

砂井法是指(包括袋裝砂井、塑料排水帶等)在軟黏土地基中,設置

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鋪設砂墊層或砂溝,人為地增加土層固結排

水通道,縮短排水距離,從而加速固結,并加速強度增長。砂井法通

常輔以堆載預壓,稱為砂井堆載預壓法。砂樁法主要是通過擠密樁周

圍的軟弱或松散土層,使其排水固結,進而與樁共同組成基礎的持力

層,以提高地基強度和減少地基變形。砂井法與砂樁法的區(qū)別在于加

固地基的機理,而非直徑。砂井主要是排水作用,砂樁主要是置換作

用。

19.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15),下列哪些選

項的說法是符合規(guī)定的?()[2011年真題]

A.《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以地震動參數為指標,將國土劃分為不

同抗震設防要求的區(qū)域

B.《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的場地條件為平坦穩(wěn)定的一般場地

C.《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的比例尺為1:300萬,必要時可以放

大使用

D.位于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分界線附近的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需做

專門研究

【答案】:A|B|D

【解析】:

A項,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15)第3.3條規(guī)

定,以地震動參數為指標,將國土劃分為不同抗震設防要求的區(qū)域。

B項,第4.1條規(guī)定,附錄A中的圖A.1和附錄B中的圖B.1分別給

出了H類場地條件下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qū)值和基本地震動加

速度反應譜特征周期分區(qū)值。故B項正確。

C項,附錄A,區(qū)劃圖比例尺為工:400萬,不應放大使用。

D項,第6.1.2條規(guī)定,圖A.1分區(qū)界線附近的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

度應按就高原則或專門研究確定。

20.地下水繞過隔水帷幕滲流,試分析帷幕附近的流速,正確的是()。

A.沿流線流速不變

B.低水頭側沿流線流速逐漸增大

C.高水頭側沿流線流速逐漸減小

D.帷幕底下流速最大

【答案】:D

【解析】:

根據水文地質學中的相關理論進行判斷。A項,當地下水繞過隔水帷

幕滲流時,沿流線流速是不同的;B項,一般情況下,低水頭側滲透

斷面沿流線逐漸增加,等流量條件下流速沿流線逐漸減??;C項,高

水頭側滲流斷面面積沿流線不斷減小,等流量條件下流速逐漸增加;

D項,在帷幕底部滲流斷面面積最小,等流量條件下流速最大。

21.關于土石壩反濾層的說法,下列哪個選項是錯誤的?()[2014

年真題]

A.反濾層的滲透性應大于被保護土,并能通暢地排出滲透水流

B.下游壩殼與斷裂帶、破碎巖等接觸部位,宜設置反濾層

C.設置合理的下游反濾層可以使壩體防滲體裂縫自愈

D.防滲體下游反濾層材料的級配、層數和厚度相對于上游反濾層可簡

【答案】:D

【解析】:

D項,根據《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DL/T5395—2007)第7.6.6

條規(guī)定,根據材料性能、庫水位變化情況等,防滲體上游反濾層材料

的級配、層數和厚度相對于下游反濾層可簡化。A項,根據第762

條規(guī)定,壩的反濾層應符合下列要求:①使被保護土不發(fā)生滲透變形;

②滲透性大于被保護土,能通暢地排出滲透水流;③不致被細粒土淤

塞失效。B項,根據第7.6.4條規(guī)定,非均質壩的壩殼內的各土層之

間,宜滿足反濾準則;下游壩殼與透水壩基的接觸區(qū),與巖基中發(fā)育

的斷層、破碎帶和強風化帶的接觸部位,如不滿足反濾準則,應設反

濾層。C項,根據第765條規(guī)定,防滲體下游和滲流逸出處的反濾

層,除應滿足762的規(guī)定外,在防滲體出現(xiàn)裂縫的情況下,土顆粒

不應被帶出反濾層,裂縫可自行愈合。

22.條形基礎寬度為3.6m,基礎自重和基礎上的士重為Gk=100kN/m,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豎向力值Fk=200kN/moFk+Gk合力的偏

心距為0.4m,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至少要達到下列哪個選項

的數值時才能滿足承載力驗算要求?()

A.68kPa

B.83kPa

C.116kPa

D.139kP

【答案】:C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2條可知,

基礎底面平均壓力為:

pk=(Fk+Gk)/A=(200+100)X]/(3.6X1)=83.3kPa偏心作用

時,基底邊緣的最大壓力值為:

pkmax=(Fk+Gk)/A+Mk/W=(200+100)X]/(3.6X1)+(200

+100)X1X0.4/(]^X1X3.62)=139kPa

根據第5.5.1條第2款,當偏心荷載作用時,不僅應滿足式(5.2.1-1),

即pkWfa,還應滿足pkmaxW1.2fa。式中,fa為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

特征值。

貝ijpk=83.3kPa<fa?

pkmaxW1.2fa②

由②得,fa^l39/1.2^116kPao兩者取大值,地基承載力至少116kPao

23.下列關于預制樁錘擊沉樁施打順序的說法中,哪些選項合理?()

[2009年真題]

A.對于密集樁群,自中間向兩個方向或四周對稱施打

B.當一側毗鄰建筑物時,由毗鄰建筑物向另一側施打

C.根據基礎底面設計標高,宜先淺后深

D.根據樁的規(guī)格,宜先小后大,先短后長

【答案】:A|B

【解析】:

根據《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第7.4.4條規(guī)定,打樁順

序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對于密集樁群,自中間向兩個方向或四周

對稱施打;②當一側毗鄰建筑物時,由毗鄰建筑物處向另一方向施打;

③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宜先深后淺;④根據樁的規(guī)格,宜先大后小,

先長后短。

24.已知甲土的壓縮模量為5MPa,乙士的壓縮模量為lOMPa,關于兩

種土的壓縮性的比較,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土比乙士的壓縮性大

B.甲土比乙士的壓縮性小

C.不能判斷,需要補充兩種土的泊松比

D.不能判斷,需要補充兩種土所受的上部荷載

【答案】:A

【解析】:

地基土在壓力作用下體積縮小的特性稱為壓縮性,主要由土中孔隙水

和氣體被排出,土粒重新排列造成。土的體積壓縮系數為mv=]/Es,

土的體積壓縮系數越小,則土的壓縮性越小。根據題意,甲土的壓縮

模量為5MPa,乙士的壓縮模量為lOMPa,故甲土的體積壓縮系數為

O.2MPa-l,乙士的體積壓縮系數為O.IMPa—1,即甲土的體積壓縮

系數大于乙土的體積壓縮系數。所以甲土的壓縮性比乙士大。

25.某住宅區(qū)建筑采用片筏基礎,埋深為4.0m,寬度為10m。場地條

件為:自0?3m為黏性土,3?10m為液化砂土,相對密度Dr=0.60o

場地地震烈度為8度,基底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的壓力為160kPa,

該建筑物地震時的液化震陷量為()m。

A.0.2

B.0.4

C.0.6

D.0.8

【答案】:C

26.均質土層中,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下述關于旋噴樁成樁直徑

的表述,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噴頭提升速度越快,直徑越小

B.入土深度越大,直徑越小

C.土體越軟弱,直徑越小

D.水灰比越大,直徑越小

【答案】:A|B

【解析】:

A項,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條文說明第7.4.1、

748、7.4.9條規(guī)定,旋噴樁是利用鉆機將旋噴注漿管及噴頭鉆置于

設計高程,將預先配制好的漿液從注漿管邊的噴嘴中高速噴射出來,

直接破壞土體,噴射過程中,鉆桿邊旋轉邊提升,使?jié){液與土體充分

攪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徑的柱狀固結體。噴頭提升速度快,噴

射半徑小,成樁直徑??;B項,均質土層密實度由上到下逐漸變大,

入土深度越深,噴射切割土體的半徑越小,形成上粗下細的樁形;C

項,土體越軟弱,成樁直徑越大;D項,水灰比影響旋噴樁樁體強度,

水灰比越小,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越高,水灰比和成樁直徑無關。

27.地下水強烈地活動于巖土交界處的巖溶地區(qū),在地下水作用下很

容易形成下列哪個選項的巖溶形態(tài)?()

A.溶洞

B.土洞

C.溶溝

D.溶槽

【答案】:B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5.1.1

條條文說明規(guī)定,巖溶在我國是一種相當普遍的不良地質作用,在一

定條件下可能發(fā)生地質災害,嚴重威脅工程安全。根據《工程地質手

冊》(第五版)第647頁規(guī)定,在地下水位在上覆土層與下伏基巖交

界面處作頻繁升降變化的地區(qū),當水位上升到高于基巖面時,土體被

水浸泡,便逐漸濕化、崩解,形成松軟土帶;當水位下降到低于基巖

面時,水對松軟土產生潛蝕、搬運作用,在巖土交界處易形成土洞。

土洞是巖溶作用的產物,它的分布同樣受到控制巖溶發(fā)育的巖性、巖

溶水和地質構造等因素的控制。土洞發(fā)育區(qū)通常是巖溶發(fā)育區(qū)。特別

在巖土交界處的巖溶地區(qū)大量抽吸地下水,使水位急劇下降,引發(fā)土

洞的發(fā)展和地面塌陷的發(fā)生,我國已有很多實例。

28.排水對提高邊坡的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為()。

A.增大抗滑力

B.減小下滑力

C.提高巖土體的抗剪強度

D.增大抗滑力、減小下滑力

【答案】:D

【解析】:

排水后滑面上的靜水壓力消失,法向應力增大,抗滑力提高,同時下

滑力減小。另一方面,排水后不僅滑面的抗剪強度提高,而且坡體內

部巖土體的強度也會提高。

29.關于隧道新奧法的設計施工,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A.支護體系設計時不考慮圍巖的自承能力

B.新奧法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和開挖面的空間約束作用

C.隧道開挖后經監(jiān)測圍巖充分松動變形后再襯砌支護

D.隧道開挖后經監(jiān)測圍巖壓力充分釋放后再襯砌支護

【答案】:B

【解析】:

根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基本術語標準》(GBT50833—2012)第7.3.13

條規(guī)定,新奧法是指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和開挖面的空間約束作用,

采用以錨桿、噴射混凝土和鋼支撐為主要支護手段,及時對圍巖進行

加固,約束圍巖的松弛和變形,并通過對圍巖和支護結構的監(jiān)控、測

量進行施工指導的暗挖方法。

30.坡積物的結構特征具有()。

A.棱角鮮明

B.磨圓很好

C.磨圓一般

D.分選較好

【答案】:A

【解析】:

坡積物是指殘積物經水流搬運,順坡移動堆積而成的土,即雨雪水流

的地質作用將高處巖石的風化產物緩慢地洗刷剝蝕,順著斜坡向下逐

漸移動,沉積在較平緩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積物,由于搬運距離較近,

磨圓度較差,其物質組成棱角明顯,分選性較差。

31.關于潛水地下水流向的判定,下列說法哪項是正確的?()

A.從三角形分布的三個鉆孔中測定水位,按從高到低連線方向

B.從多個鉆孔測定地下水位確定其等水位線,按其由高到低垂線方向

C.從帶多個觀測孔的抽水試驗中測定水位,按主孔與最深水位連線方

D.從帶多個觀測孔的壓水試驗中測定水量,按主孔與最大水量孔連線

方向

【答案】:B

【解析】:

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993?994頁和《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

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7.2.4條規(guī)定,測定地下水流

向采用幾何法,量測點應不少于呈三角形分布的三個測孔(井)。以

其水位高程編繪等水位線圖,垂直等水位線并指向水位降低的方向為

地下水流向。

32.利用十字板剪切試驗測得飽和黏土原狀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為

10.6kPa,重塑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為2.0kPa,該土的靈敏度St為()。

A.2.0

B.4.0

C.5.3

D.10.6

【答案】:C

【解析】:

靈敏度體現(xiàn)了黏性土的結構強度,可表示為原狀土與重塑土的無側限

強度之比,一般采用十字板剪切試驗測定。該土的靈敏度為:st=

10磔.0=5.3。

33.根據《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下列哪種地基處

理方法不適用于處理可液化地基?()[2013年真題]

A.強夯法

B.柱錘沖擴樁法

C.水泥土攪拌樁法

D.振沖法

【答案】:c

【解析】:

在強大的振動作用下,有的地基土成為流動狀態(tài)在地層中流動或噴出

地面的現(xiàn)象稱為地基的液化。處理可液化地基,其出發(fā)點是改變它的

內在條件,增加土體密度和改善排水條件,常用方法有換填法、強夯

法、砂樁法、柱錘沖擴樁法、振沖法、碎石樁法等。而水泥土攪拌樁

是用于加固飽和軟黏土地基的一種方法起不到振密擠密的效果,其用

來處理可液化地基的效果不好。

34.下列哪些選項可以作為已經發(fā)生過泥石流的識別特征依據?()

A.沖溝中游溝身常不對稱,凹岸與凸岸相差較大

B.溝槽經常被大量松散物質堵塞,形成跌水

C.堆積扇上地層具有明顯的分選層次

D.堆積的石塊棱角明顯,粒徑懸殊

【答案】:A|B|D

【解析】:

根據《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第693頁,泥石流溝的識別特征依

據有:

①中游溝身常不對稱,參差不齊,往往凹岸發(fā)生沖刷坍塌,凸岸堆積

成延伸不長的“石堤”,或凸岸被沖刷,凹岸堆積,有明顯的截彎取

直現(xiàn)象;

②溝槽經常大段地被大量松散固體物質堵塞,構成跌水;

③堆積的石塊均具有尖銳的棱角,粒徑懸殊,無方向性,無明顯的分

選層次。

35.已知鋼管樁外徑0.8m,內徑0.76m,材料質量密度P=7800kg/m3,

縱波波速C=5120m/s,則材料的彈性模量和樁的力學阻抗分別為

()。

A.2.10X105MPa;2014.6kN?s/m

B.2.04X105MPa;1952.3kN?s/m

C.2.80X105MPa;2014.6kN?s/m

D.2.80X105MPa;1789.5kN?s/m

【答案】:B

36.關于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說法是正確的。[2008年真題]

A.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從與地質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發(fā)生的概率

入手,對其潛在的危險性進行客觀評估

B.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是在建設用地和規(guī)劃用地面積范圍內進行

C.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級主要是按照地質環(huán)境條件的復雜程度來

劃分

D.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內容應包括高層建筑地基穩(wěn)定性評價

【答案】:A

37.某煉油廠建筑場地,地基土為山前洪坡積砂土,地基土天然承載

力特征值為lOOkPa,設計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80kPa,采用振

沖碎石樁處理,樁徑為0.9m,按正三角形布樁,樁土應力比為3.5,

問樁間距宜為()mo

A.1.2

B.1.5

C.1.8

D.2.1

【答案】:B

38.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在基

坑工程的勘察中,不正確的是()。

A.勘察深度宜為開挖深度的2?3倍

B.勘察的平面范圍包括全部開挖邊界內的范圍

C.在深厚軟土區(qū),勘察深度和范圍應適當擴大

D.復雜場地進行地下水治理時,應進行專門的水文地質勘察

【答案】:B

【解析】: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8.3

條規(guī)定,基坑工程勘察的范圍和深度應根據場地條件和設計要求確

定??辈焐疃纫藶殚_挖深度的2?3倍,在此深度內遇到堅硬黏性土、

碎石土和巖層,可根據巖土類別和支護設計要求減少深度。勘察的平

面范圍宜超出開挖邊界外開挖深度的2?3倍。在深厚軟土區(qū),勘察

深度和范圍尚應適當擴大。在開挖邊界外,勘察手段以調查研究、搜

集已有資料為主,復雜場地和斜坡場地應布置適量的勘探點。根據第

4.8.5條規(guī)定,當場地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需要對

地下水進行控制(降水或隔滲),且已有資料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進

行專門的水文地質勘察。

39.有關我國招投標的一般規(guī)定,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A.采用書面合同

B.禁止行賄受賄

C.承包商必須有相應資格

D.可肢解分包

【答案】:D

【解析】:

《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中標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

完成中標項目。中標人不得向他人轉讓中標項目,也不得將中標項目

肢解后分別向他人轉讓。《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七條規(guī)定,建

設單位應當將工程發(fā)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單位。建設單位不得將

建設工程肢解發(fā)包。

40.在黏性土層中取土時,取土器取土質量由高到低排列,下列哪個

選項的排序是正確的?()

A.自由活塞式一水壓固定活塞式一束節(jié)式一厚壁敞口式

B.厚壁敞口式一束節(jié)式一自由活塞式一水壓固定活塞式

C.束節(jié)式一厚壁敞口式一水壓固定活塞式一自由活塞式

D.水壓固定活塞式一自由活塞式一束節(jié)式一厚壁敞口式

【答案】:D

【解析】:

水壓式固定活塞取土器的取土質量最高,且對于非常軟弱的飽和軟

土,也能取上土樣,且省去了一套活塞延伸桿,操作較為方便;自由

活塞式薄壁取土器結構和操作均較簡單,但土樣因上頂活塞而受到一

定的壓縮擾動,取樣質量不如固定活塞式和水壓固定活塞式;束節(jié)式

取土器是綜合厚壁和薄壁取土器的優(yōu)點而設計的一種取土器,可使土

樣質量達到或接近I級;厚壁敞口式取土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

與國際上慣用的取土器相比,性能相差甚遠,最理想的情況下所取土

樣的質量等級至多只達到IV級,故不能視為高質量的取土器。

41.下列關于荷載標準值的敘述中,()是正確的。[2008年真題]

A.荷載標準值為荷載代表值與荷載分項系數的乘積

B.荷載標準值為荷載的基本代表值,為設計基準期內最大荷載設計統(tǒng)

計分布的特征值

C.荷載標準值為建筑結構使用過程中在結構上可能同時出現(xiàn)的荷載

中的最大值

D.荷載標準值為設計基準期內,其超越的總時間為規(guī)定的較小比率或

超越頻率為規(guī)定頻率的荷載值

【答案】:B

【解析】:

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第2.1.6條規(guī)定,荷載

標準值為荷載的基本代表值,為設計基準期內最大荷載設計統(tǒng)計分布

的特征值(例如均值、眾值、中值或某個分位值)。

42.采用梅納(Menard)公式估算夯錘質量20t,落距13m的強夯處

理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數為0.50。估算的強夯處理有效加固

深度最接近于()。[2007年真題]

A.6m

B.8m

C.10m

D.12m

【答案】:B

43.若地基土含水率降低,下列哪一類特殊性土將對建筑物產生明顯

危害?()[2014年真題]

A.濕陷性黃土

B.花崗巖類殘積土

C.鹽漬土

D.膨脹土

【答案】:D

【解析】:

D項,膨脹土含水率降低,將產生收縮變形,導致建筑物產生裂縫;

A項,濕陷性黃土含水率降低,濕陷性減??;B項,花崗巖類殘積土

含水率對建筑物影響不大;C項,鹽漬土含水率降低,強度增加。

44.建筑場地回填土料的擊實試驗結果為:最佳含水量22%,最大干

密度1.65/cm3,如施工質量檢測得到的含水量為23%,重度為

18kN/m3,則填土的壓實系數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重力加速

度取10m/s2)

A.0.85

B.0.89

C.0.92

D.0.95

【答案】:B

【解析】:

在工程實踐中,應用最優(yōu)含水量控制填土的施工,用最大干重度丫

dmax來檢查施工的質量,將填土現(xiàn)場的Yd與室內試驗Ydmax之比

稱為壓實系數Ko

Ydmax=Pd,g=16.59(kN/m3)

Yd=Y/(1+w)=14.63(kN/m3)

故壓實系數為K=14.6V16.59=0.88o

45.關于港口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布置原則的敘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

確的?()[2010年真題]

A.可行性研究階段勘察,河港宜垂直岸向布置勘探線,海港勘探點可

按網格狀布置

B.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河港水工建筑物區(qū)域,勘探點應按垂直岸向布

C.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海港水工建筑物區(qū)域,勘探線應按垂直于水工

建筑長軸方向布置

D.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港口陸域建筑區(qū)宜按平行地形、地貌單元走向

布置勘探線

【答案】:A|B

【解析】:

A項,根據《水運工程巖土勘察規(guī)范》(JTS133—2013)第5.2.7」條

規(guī)定,河港宜垂直于岸向布置勘探線,線距不宜大于200m,線上勘

探點間距不宜大于150m。根據第527.2條規(guī)定,海港可按網格狀布

置勘探測試點,點的間距宜為200?500m;BCD三項,根據第5.3.5

條規(guī)定,勘探線和勘探點宜布置在比例尺為1:1000或1:2000的地

形圖上;勘探線宜垂直岸向或平行于水工建筑物長軸方向布置;勘探

線和勘探點的間距,應根據工程要求、地貌特征、巖土分布、不良地

質作用發(fā)育情況等確定;在岸坡地段和巖石與土層組合地段宜適當加

1I[O

46.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以下關于建

筑邊坡工程設計所采用的荷載效應最不利組合選項,哪些是正確的?

()

A.計算支護結構穩(wěn)定時。應采用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其分項系數可

取1.0

B.計算支護樁配筋時,應采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的標準組合,支護結

構的重要性系數Y0對一級邊坡取1.1

C.復核重力式擋墻地基承載力時,應采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基本組

合,相應的抗力應采用地基承載力標準值

D.計算支護結構水平位移時,應采用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不計入

風荷載和地震作用

【答案】:A|D

【解析】:

A項,根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第3.3.2條

第2款規(guī)定,計算邊坡和支護結構穩(wěn)定性時,應采用荷載效應的基本

組合,其分項系數均為L0;B項,根據第3.3.2條第4款規(guī)定,在確

定支護結構截面、基礎高度、計算基礎或支護結構內力、確定配筋和

驗算材料強度時,應采用荷載效應基本組合;C項,根據第3.3.2條

第1款規(guī)定,按地基承載力確定支護結構或構件的基礎底面積及埋深

或按單樁承載力確定樁數時,傳至基礎或樁上的作用效應應采用荷載

效應標準組合;D項,根據第332條第5款規(guī)定,計算支護結構變

形、錨桿變形及地基沉降時,應采用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不計入

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相應的限值應為支護結構、錨桿或地基的變形允

許值。

47.根據《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TB10012—2007),在進行工程地

質調繪工作時,全線工程地質圖宜選用的比例尺是()。

A.1:10000—1:500000

B.1:2000—1:5000

C.1:500—1:10000

D.1:200

【答案】:A

【解析】:

根據《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TB10012—2007)第3.4.6條第1款

規(guī)定,全線工程地質圖(1:10000?1:500000),應充分利用區(qū)域地

質圖、衛(wèi)星圖像、航空圖像等既有資料編制,對控制線路方案的主要

地質構造和不良地質,應進行現(xiàn)場核對。詳細工程地質土(1:2000?

1:5000),及工點工程地質圖(1:500?1:10000),對控制線路位

置、重點工程的地質點及地質界線,應用儀器或其他實測方法測繪。

48.關于條形基礎的內力計算,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09

年真題]

A.墻下條形基礎采用平面應變問題分析內力

B.墻下條形基礎的縱向內力必須采用彈性地基梁法計算

C.柱下條形基礎在縱、橫兩個方向均存在彎矩、剪力

D.柱下條形基礎橫向的彎矩和剪力的計算方法與墻下條形基礎相同

【答案】:A|C|D

【解析】:

平面應變問題為一個尺寸方向比另外兩個尺寸方向大得多,且沿長度

方向幾何形狀和尺寸不變化,如水壩等。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橫

截面根據受力條件可以分為不帶肋和帶肋兩種。若地基不均勻,為了

加強基礎的整體性和抗彎能力,可以采用有肋的墻基礎,肋部配置足

夠的縱向鋼筋和箍筋。其計算屬于平面應變問題,只考慮在基礎橫向

上的受力破壞。柱下條形基礎在縱、橫兩個方向均存在彎矩、剪力,

按地基承載力設計值計算所需的條形基礎底面積A,進而確定底板寬

度b。按墻下條形基礎設計方法確定翼板厚度及橫向鋼筋的配筋。柱

下條形基礎的縱向內力計算一般有簡化法(直線分布法)和彈性地基

梁法。

49.柱下方形基礎采用C15素混凝土建造,柱腳截面尺寸為0.6mX

0.6m,基礎高度0.7m,基礎埋深d=1.5m,場地地基土為均質黏土,

重度Y=19.0kN/m3,孔隙比e=0.9,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180kPa,

地下水位埋藏很深?;A頂面的豎向力為580kN,根據《建筑地基基

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的設計要求,滿足設計要求的最小

基礎寬度為哪個選項?(基礎和基礎之上土的平均重度取20kN/m3)

()

A.1.8m

B.1.9m

C.2.0m

D.2.1m

【答案】:B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524條規(guī)定,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式(5.2.4)進行修正,即:

fa=fak+H0y(b—3)+ndym(d—0.5)由土質為均質黏土、e

=0.9,查表5.2.4可知,no=o,Hd=lo

則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

fa=180+0+1.0X19.0X(1.5-0.5)=199kPa根據第5.2.1條式

(5.2.1-1)和第5.2.2條式(5.2.2-1),基底寬度為:

b2^FK/(fa-yGd)=580/(199-20X1.5)=3.43m2解得:b=1.85m,

取b=1.90mo

pk=580/1.902+1.5X20=190.7kPa<199kPa查表得:

tana=1根據第8.1.1條式(8.1.1)驗算素混凝土基礎,無筋擴展基

礎高度應滿足下式要求:

HO,(b-bO)/(2tana)(b-bO)〃tana=(1.9—0.6)/(2X1)

=0.65<0.70m滿足規(guī)范要求。

由此可知,B項數值最為接近。

50.在確定基礎高度,計算基礎內力,確定配筋和驗算材料強度時,

荷載效應應取()o

A.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

B.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

C.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

D.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

【答案】:C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3.0.5條第4款

規(guī)定,在確定基礎高度,計算基礎內力,以及確定配筋和驗算材料強

度時,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組合和相應的基底反力,按照承載力

極限狀態(tài)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相應的分項系數。

51.某擬建石專混結構房屋,位于平坦場地上,為膨脹土地基,根據該

地區(qū)氣象觀測資料算得:當地膨脹土濕度系數ww=Q9。當以基礎埋

深為主要防治措施時,一般基礎埋深至少應達到()。[2007年真題]

A.0.50m

B.1.15m

C.1.35m

D.3.00m

【答案】:c

52.某黃土地基采用堿液法處理,其土體天然孔隙比為L1,灌注孔成

孔深度4.8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1.4m,若單孔堿液灌注量V為960L

時,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79—2012),計算其加固土層

的厚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選項?()[2011年真題]

A.4.8m

B.3.8m

C.3.4m

D.2.9m

【答案】:B

53.下列對軟弱地基的處理與利用方法中,()是不合理的。

A.利用淤泥質土表層的較好土層做為持力層

B.利用均勻性和密實度較好的沖填土做為持力層

C.利用有機質含量較多的生活垃圾做為持力層

D.利用建筑垃圾做為持力層

【答案】:C

【解析】: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第7.2.1條規(guī)定,

淤泥和淤泥質土,宜利用其上覆較好土層作為持力層,當上覆土層較

薄,應采取避免施工時對淤泥和淤泥質土擾動的措施;沖填土、建筑

垃圾和性能穩(wěn)定的工業(yè)廢料,當均勻性和密實度較好時,可利用作為

輕型建筑物地基的持力層。

54.巖石質量指標RQD=60,則巖石的質量為()o

A.好的

B.較好的

C.較差的

D.差的

【答案】:C

【解析】:

根據《巖土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