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兩篇_第1頁
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兩篇_第2頁
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兩篇_第3頁
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兩篇_第4頁
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兩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兩篇瞿秋白紀念館是是中國唯一全面保藏、陳設、展示瞿秋白同志業(yè)績、探究瞿秋白思想,弘揚瞿秋白精神的專業(yè)館。下面是我整理的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共兩篇。

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900字

這個假期,為了班級活動,也為了曾今覓小人的一份思念與信仰,我和班上的幾位同學一起來到了瞿秋白紀念館。

仍舊是那份光景。不同的只是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風風火火的小學生了,可剛踏入中學大門的我,卻始終忘不了那一年,我在這兒,在這個瞿秋白紀念館里,榮耀參加少先隊的情景;恒久忘不了在與這個紀念館一墻之隔的覓小的六年生活。在進去之前,我始終在思念著過去那份屬于覓小人的傲慢,這份傲慢,來自眼前這棟古建筑的主子瞿秋白先生。他所就讀的小學,就是讓我引以為豪的覓小。

而當我又一次當心翼翼地踏入門欄時,卻發(fā)覺沒有多少游客的屋子里,四周清寂得好像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如平常一般,我們參觀了秋白先生的臥房、書房等房間,還是印象中的樸實、干凈。從偏門出來,就到了秋白先生的紀念堂。腳步輕輕地踏入,眼前好像迷上了一層霧,記得每一屆覓小的首批入隊學生,都要到這個紀念堂來,在秋白先生的塑像下莊重地宣誓,并請高年級的學長們?yōu)槲覀儙掀G麗的紅領巾。而如今的我,雖已不再有那時的稚氣,卻在依稀中看到了自己那年莊重宣誓的情景,在燈光下想起了漫漫的小學六年。

走出紀念館,思緒紛飛間,想起了曾經(jīng)教師為我們講過的一個秋白故事:說的是瞿秋白先生還在上小學時,教師布置了一篇作文,他構思新奇,以螃蟹來譬如橫行無忌的統(tǒng)治者,教師滿足地批了一百零一分后,又拿去給校長看,校長夸他字跡端正,卷面干凈,寫得也很好,便在一百零一分后面,又加了五分。

那時聽完這個故事,同學們紛紛驚羨,對秋白先生也是充溢了欽佩,都覺得要做一個像秋白先生那樣有長進、有學問的人。課后,我們也自發(fā)查找了一些秋白故事的資料,了解他的思想,我們從小,就為有這樣一位校友而感到驕傲。

確實,秋白先生的一個思想引起了當時幼小的我們的思索,覓渡覓渡,渡向何方?這表達了秋白先生那時對人生方向的思索,也成為后來歷屆覓小學子思索的問題。這所覓渡橋,承載的應當是人們的志向,能走過這座橋的,無不付出了努力與汗水,無不為自己的志向而奮斗并堅持,覓渡橋,渡向的,是秋白先生的精神,是革命年頭的曙光,是一代又一代覓小人的信仰!

我堅信,秋白先生的精神會被世人傳頌,造就秋白精神會成為孩子們鼓勵自己的方法。覓渡覓渡,渡向志向!

參觀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1300字

來到常州上學,當然要了解一下常州,知道當?shù)馗锩沂扛抢硭鶓數(shù)氖虑?,于是我們一宿舍在周末找時間去瞻仰了一下瞿秋白紀念館,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參觀之前,我先查了一下有關瞿秋白的生平事跡。瞿秋白是江蘇常州人,原名瞿雙,后改名瞿霜、瞿爽。曾經(jīng)擔當過中心局委員、政治局。在一次大革命失敗后的緊急關頭是,他主持召開八七會議,會后主持中心工作。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遭王明等人打擊,被解除中心領導職務。此后,在上海同魯迅一起領導左翼文化運動。1934年到蘇區(qū)任中心政府教育人民委員。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長汀羅漢嶺英勇就義。三十多年之后,“”期間盡然還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經(jīng)驗了一場令人震驚的磨難,_被鏟除后遺骨遷移到八寶山。_被鏟除,11010年中共中心為瞿秋白平反昭雪。瞿秋白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宏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傳播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yè)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既是一位宏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無論是他英勇獻身革命事業(yè)的光芒事跡,還是涉及政治、哲學、文學、史學、翻譯等眾多領域的重要思想,都對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chǎn),為中國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獻出了整個生命。

走進紀念館大門,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銅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帶著眼鏡、手握書卷,活靈活現(xiàn)。身后的墻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旁邊的豎版上為大家開一條光明的路,兩行詩文和一句話語,是瞿秋白無私奉獻于中國革命事業(yè)的摯愛道白,發(fā)自肺腑,動心又動情。即使在挨過黨組織的斗,受過國民黨的刑,遭遇錯誤的排擠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仍舊心懷坦蕩、意志堅毅,給我們留下了極為珍貴的精神財產(chǎn)。紀念館有《瞿秋白生平事跡展覽》,陳設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實物和雕像。進入黑漆大門的故居,門上方高懸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書匾額。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當年生活居住的場景。簡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陳設,見證了瞿秋白的成長和這個知書達理家庭的付出。

接著,我們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紀念館,紀念館顯得特別的亮麗光線。同樣剛進門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銅像,在銅像兩旁一一陳設著書籍和畫像,還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在紀念館里,他的一首《哭母詩》,也令我為之動容。瞿秋白的母親因家貧,看著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母親心如刀絞,她在1916年農(nóng)歷初五的晚上自殺了,時年四十。瞿秋白當時在無錫當小學老師,聞訊趕回家奔喪,哭倒在母親遺體前,寫了這首詩。詩有四句:親到貧時不算貧,襤衫添得淚痕新;饑寒此日無人管,落上靈前愛子身。瞿秋白在斧鉞交加時,臉不變色心不跳;在敵人的槍口面前,他說此地甚好,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但在慈母的遺體前面,他卻淚水漣漣,哀思欲絕。這就是瞿秋白的完備的人格的表達,堪為今人楷模。

這次參觀給了我很大的感受,瞿秋白是不朽的。他是一派浩瀚的大水,在大地的懷抱中終古地流淌著,不息地流淌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