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1413-2023 系列1集裝箱 分類、尺寸和額定質量_第1頁
(高清版)GBT 1413-2023 系列1集裝箱 分類、尺寸和額定質量_第2頁
(高清版)GBT 1413-2023 系列1集裝箱 分類、尺寸和額定質量_第3頁
(高清版)GBT 1413-2023 系列1集裝箱 分類、尺寸和額定質量_第4頁
(高清版)GBT 1413-2023 系列1集裝箱 分類、尺寸和額定質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1413—2008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GB/T1413—2023/ISO668:2020 Ⅲ 1 1 1 2 3附錄A(規(guī)范性)角件 7附錄B(規(guī)范性)集裝箱底部結構中載荷傳遞區(qū)的具體要求 9附錄C(規(guī)范性)鵝頸槽尺寸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g)更改了鵝頸槽長度的表述,分成1EEE、1EE型和非1EEE、1EE型(見表C.1,2008年版的表C.1)。本文件等同采用ISO668:2020《系列1集裝箱分類、——1980年首次發(fā)布為GB/T1413—1980,1985年第一次修訂,1998年第二次修訂,21系列1集裝箱分類、尺寸和額定質量ISO830集裝箱術語(Freightcontainers—Vocabulary)R2GB/T1413—2023/ISO按照箱內最大平行六面體的寬度和高度,設置在集裝箱(端部),使貨物能無障礙地進入集裝箱的4分類和箱型系列1集裝箱的寬度均為2438mm(8ft)。公稱長度見表1。箱高為2896箱高為2591箱高為2438表1系列1集裝箱公稱長度尺寸公稱長度m3某些國家對車輛的總長度和裝載量有法律限制。3集裝箱的尺寸和公差指在20℃(68F表2所示的額定質量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集裝箱,但對于特殊的運輸,表2中指箱都可以使用更高的值,只要這些集裝箱的最大總質量R不超過36000kg,并且已經(jīng)按照其實際額定值R(見3.3)進行測試和標記,并將其視為I特別注意:由于某些特殊運輸?shù)男枨?,出現(xiàn)了一定數(shù)量的長度和寬度類似ISO系列1的專用集裝箱,但其額定質量和高度超過本文件的規(guī)定。這可能包括最大總質量超過表2中額定質量的集裝箱。箱箱型額定質量,R?(總質量)公差公差公差公差公差公差89'6”8'6”84GB/T1413—2023/ISO表2系列1集裝箱的外部尺寸、允許公差和額定質量(續(xù))箱箱型(總質量)公差公差公差公差公差公差888某些國家對車輛的高度和裝載貨物的總載荷有法律限制(如鐵路和頂角件伸入箱內的部分不應作為減少集裝箱的內部尺寸(見表3)。5集裝箱箱型最小內部尺寸最小門框開口尺寸高度寬度長度高度寬度高度減去241——當安裝內部通風設備時,V2型封閉通風集裝箱應符合表3中給出的最小內部高度和寬度6角件沿箱長和箱寬方向的開孔中心距和對角線長度偏差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7GB/T1413—2023/ISO(規(guī)范性)角件的定位尺寸(角件開孔的中心距S和P值以及對角中心距離長度的差值K?和K?)見表A.1表A.1角件的定位尺寸箱型S(參考值)P(參考值)K?是d?和d?或ds和d;之差,即K?=|d?-d?I=|ds-d?對于帶有中間角件的集裝箱(如1EE和1EEE):K?還是d?和d?或d,和d?之差,即K?=|d?-d?|=|d,-dgIK?是d,和duo之差,即K?=|dg-dioI8GB/T1413—2023/ISOD角件的孔中心或其對應的投影參考點之間的距離,產(chǎn)生d?、d?圖A.1角件定位尺寸9(規(guī)范性)集裝箱底部結構中載荷傳遞區(qū)的具體要求B.1集裝箱底部結構中的下端梁及在其中間設置的各個橫梁(或具有平整箱底的結構部分)均可形成載荷傳遞區(qū),可以通過該區(qū)域將其所承受的載荷傳至載箱車輛上的縱向主梁。載荷傳遞區(qū)位于兩條寬度為375mm(15in)的傳遞帶之內,如圖B.1中的虛線所示。1圖B.1箱體的底部結構B.2底橫梁的間距大于1的集裝箱(包括非平整箱底結構),其載荷傳遞區(qū)如a)下端梁每對載荷傳遞區(qū)的承載能力不應小于0.5R,即集裝箱在專用車輛上不用角件支撐的情況下發(fā)生的載荷。每對中間載荷傳遞區(qū)的承載能力均不應小于1.5R/n,式中“n”表示載荷傳遞區(qū)的對數(shù),該載荷發(fā)生在運輸過程中。b)成對的載荷傳遞區(qū)數(shù)量的最低要求如下:1)1CCC、1CC、1CC和1CX型集裝箱至少有四對(除ISO1496-3規(guī)定的罐式集裝箱,罐式集裝箱的載荷傳遞區(qū)是可選的);4)無連續(xù)結構鵝頸槽的1AAA、1AA、1A和1AX型集裝箱至少有六對。若設置更多對載荷傳遞區(qū),應在集裝箱全長按近似等距來布局。c)下端梁與其相鄰的一對載荷傳遞區(qū)的間距要求如下:1)具有最少數(shù)量成對載荷傳遞區(qū)時,間距為172)比最少數(shù)量僅多一對載荷傳遞區(qū)時,間距為1d)每個載荷傳遞區(qū)的縱向尺寸至少為25mm(1in)。B.3與鵝頸槽相鄰載荷傳遞區(qū)的最低要求如圖B.10所示。20002000圖B.31CCC、1CC、1C或1CX型箱底部設有五對載荷傳遞注2:1700mm~2000mm相當于66圖B.51BBB、1BB、1B或1BX型箱底部設有六對載荷傳遞區(qū)的要求圖B.71AA、1A或1AX型箱底部沒有鵝頸槽,但設有六對載荷傳遞區(qū)的要求單位為毫米注1:最低要求:六對載荷傳遞區(qū)(在箱體的兩端各有一對,另外還有四對在中間)。注2:最小局部結構。注3:鵝頸槽部分的細節(jié)如圖B.10所示。3150mm~3500mm相當于單位為毫米注1:最小局部結構。注2:鵝頸槽部分的細節(jié)如圖B.10所示。注3:1000mm~2000mm相當于注4:僅針對于1EEE、1EE型集裝箱。型箱底部帶有鵝頸槽,并設有七對載荷傳遞區(qū)的要求2——箱體的縱向中心線。注1:鵝頸槽處的每一個載荷傳遞區(qū)包括兩個部分,上面的部分(A)和下面的部分(B)。A和B可視為一個載荷傳遞區(qū),這兩部分面積之和A+B等于或者是大于1250mm2(1.94in2)。注2:頸槽部分見附錄C。注3:1000mm~2000mm相當于39相當于,25mm相當于1in,350mm相當于14in注5:僅針對于1EEE、1EE型集裝箱(4000mm)。(規(guī)范性)鵝頸槽尺寸如果在箱體底部設有鵝頸槽,該處與集裝箱掛車上的鵝頸部位相適配的相關尺寸如圖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