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教案8篇_第1頁
初中物理功教案8篇_第2頁
初中物理功教案8篇_第3頁
初中物理功教案8篇_第4頁
初中物理功教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物理功教案8篇初中物理功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質量的單位,會進行質量單位的換算。

3、會調節(jié)托盤天平的平衡,會使用游碼,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時,會正確讀出所測物體的質量。

4、知道使用天平時要注意的事項。

5、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實驗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質量的概念及其單位,認識質量是物質的屬性。

2、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能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難點

1、托盤天平的使用及游碼的讀數(shù)。

2、質量不隨物體的位置而改變。

實驗器材

教師:鐵塊、鋁塊、木塊、托盤天平和砝碼、橡皮泥、鐵釘、鐵錘、冰塊、酒精燈、燒杯、鐵架臺、石棉網、托盤天平掛圖。

學生:鐵塊、鋁塊、木塊、托盤天平和砝碼。

教學過程

一、引??

教師:這一章我們將學習新的知識,通過學習我們將明確什么叫質量和密度,知道質量和密度的單位,學習怎樣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怎樣用天平和量筒測物體的密度。

二、物體的質量

問題:什么叫質量?

教師出示鐵釘、鐵錘、玻璃杯,列舉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指出這些東西我們都把它叫做物體。接著師生共同討論:鐵釘、鐵錘都是由鐵制成,玻璃杯由玻璃制成,桌子、椅子由木材制成。

教師指出:鐵、玻璃、木材等我們都把它們叫做物質,物體由物質構成。

讓學生比較鐵釘和鐵錘;大小玻璃杯;課桌和課椅除了形狀不同外還有什么區(qū)別?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已有的“東西有多少”的知識,引導學生認識鐵錘比鐵釘含的鐵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課桌比課椅含的木材多,從而概括出物體中含物質有多少之分,我們把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用符號m表示。鐵釘和鐵錘雖然都是由鐵制成的,但它們的質量不同。

演示:把橡皮泥捏成長方體、圓柱體等形狀讓學生觀察。

列舉把鐵壓成鐵片;水從小杯倒入大杯等。

問:上述例證中物體的形狀改變了,它們的質量有沒有變?演示;把冰塊放到杯子中,讓冰塊在室溫下熔化。

問:冰熔化成水,狀態(tài)變了,它的質量有沒有變?列舉:把課本從書店運到學校,把礦石標本從月球帶回到地球等。

問:上述物體放置的位置改變了,它們的質量有沒有變?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教師給予肯定或否定。

結論: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而改變。

三、質量的單位

教師:同學們在小學數(shù)學中學到的噸、千克、克等都是質量的單位,除了上述質量單位外,常用的質量單位還有毫克,現(xiàn)在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是千克。

說明質量單位符號:噸(t)、千克(kg)、克(g)、毫克(mg)。

出示1千克砝碼讓學生觀察,告訴學生1立方分米純水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它們等于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

學生閱讀課本第30頁圖2—12,了解國際千克原器及千克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

教師介紹噸、千克、克、毫克這些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常用。例如:火車的裝載量,糧食、鋼鐵、煤的產量等常用噸;人們平常生活中買米、賣菜等等常用千克,藥房和實驗室常用克或毫克作質量單位。

讓學生閱讀課本第30頁開頭圖表了解一些物體的質量。

介紹質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1t=1000kg=103kg1kg=1000g=103g1g=1000mg=103mg

練習,根據(jù)課本p103圖表中數(shù)據(jù),說一說地球質量約多少t?

1kg=10-3t

地球質量=6.ox1024kg=6.ox1024x10-3t=6.0x1021t

四、物體質量的測量

教師:人們到商店買糧、買菜、買水果等都要用秤稱貨物的質量,在學校實驗室和工廠化驗室里人們也常常要用秤稱物體的質量。商店里常用到的秤如課本第30頁圖2—13所示,有案秤、臺秤、電子秤等,實驗室里常用的是天平,有托盤天平和學生(課本第30頁圖2—14)天平,在初中物理中我們將學習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出示托盤天平及托盤天平的構造原理掛圖。

教師介紹天平主要部分的名稱和作用:秤盤(左盤放被稱物體,右盤放砝碼)、橫梁、平衡螺母(用來調橫梁平衡)、指針、分度盤(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處時,或指針在中線附近小幅擺動,兩邊偏離中線的幅度相等時,天平平衡)、標尺、游碼(能在標尺上移動,稱量結果等于砝碼質量加上游碼所指示的質量數(shù))、天平底座。

演示:用托盤天平稱小鐵塊的質量。

教師邊演示邊說明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線處。

2、調節(jié)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在分度盤的中線處。調整時,如果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邊,則平衡螺母應向右旋動;如果發(fā)現(xiàn)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邊,則平衡螺母應向左邊旋動。

教師指出:天平調節(jié)橫梁平衡后,不要改變天平的位置,更不要調換兩個秤盤的位置,否則,要重新調節(jié)橫梁的平衡。

3、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教師指出:向右盤里加砝碼時,應先估計左盤中物體質量的大小。然后由大到小地加減砝碼,若加最小的砝碼時,指針指向分度盤右邊,而減最小砝碼時,指針指向分度盤左邊,則不必加砝碼了而應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

4、讀出右盤中硅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這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學生閱讀課本第31頁的內容。說一說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練習:說一說圖中標尺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克?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克?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是多少克?

教師提示:游碼的讀數(shù),是以游碼左邊所對的刻度值為準。

學生回答:圖中標尺每一大格表示1g,每一小刻表示g,游碼所對的刻度是個大格、個小格、是g。

教師: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使用時要明確使用注意事項,才能保護天平不致于損壞。

教師說明:天平的秤量一般都寫在天平的銘牌上,使用天平時首先要看它的銘牌,弄清它的秤量,弄清儀器的性能和規(guī)格,按照要求正確地使用,是使用任何儀器都必須遵守的,要注意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

學生實驗:完成課文第32頁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1、物體中所含的物質多少叫做質量。

2、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還有噸(t)、克(g)、毫克(mg)。

3、天平是測量質量的儀器,天平測物體質量前應調橫梁平衡,被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天平有盤中硅碼的總質量及游碼的讀數(shù),使用天平要明確注意事項,遵守操作規(guī)則。

六、布置作業(yè)

課文第32頁作業(yè)第12題。

初中物理功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現(xiàn)象.

2.理解定律,能應用反射定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知道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來解釋一些簡單現(xiàn)象.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總結得出定律,培養(yǎng)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過對定律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現(xiàn)象的解釋,培養(yǎng)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對光路圖的應用,逐漸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生動有趣的光學現(xiàn)象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由我們能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引入現(xiàn)象,然后轉入研究規(guī)律,通過實驗總結出定律,并指出光發(fā)生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隨后介紹了光的兩種反射現(xiàn)象: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時說明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物體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節(jié)學習的重點是理解定律,難點是正確確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過實驗總結出反射規(guī)律.

教法建議

1)研究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盡可能準確,這是上好這一節(jié)課的關鍵.

讓學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關系,對學生總結定律很重要.雖然誤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關系,這個實驗的準確度非常重要,做好這個實驗能為學生總結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礎.

2)要給學生樹立空間的概念

由于我們把定律最終落實在紙面上的光路圖,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錯覺,認為光現(xiàn)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識的借助立體模型或微機模擬使學生形象的認識光現(xiàn)象的空間感.

3)通過實驗幫助學生對光路可逆的理解.

4)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語言要準確,要注意入射光與反射光,入射角與反射角的因果關系.

初中物理功教案篇3

第一節(jié),《認識靜電》教學反思

一,這堂課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幾個演示實驗:

(1)用兩個通草球分別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兩個通草球互相排斥。

(2)用兩個通草球分別接觸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兩個通草球也互相排斥。

(3)用一個通草球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用一個通草球接觸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兩個通草球卻互相吸引。

(4)使起電機的大金屬球帶上電,用一個不帶電的絕緣金屬球與之接觸,結果絕緣金屬球上的箔片張開。

(5)把帶正電荷的大金屬球c移近(不接觸)彼此接觸的金屬球a,b.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屬箔都張開了,表示a,b都帶上了電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屬箔就會閉合。如果先把a和b分開,然后移開c,可以看到a和b仍帶有電荷;如果再讓a和b接觸,他們就不再帶電。這說明a和b分開后所帶的是異種等量的電荷,重新接觸后等量異種電荷發(fā)生中和。

課堂因實驗而精彩,由于實驗的成功,學生對于這三種起電方式的理解就比較容易。如果天氣不夠干燥,課就很難上好

二、理解物體帶電的本質時,教師反復強調:質子數(shù)目偏多,或電子數(shù)目偏多。對于理解有很好的作用,鞏固練習中的幾個題也選得比較好

三、電荷、元電荷、質子電量、電子電量下節(jié)課還要加強復習。

第二節(jié),《探究靜電力》教學反思

一、關于點電荷,不宜講得太多,知道這幾個意思就行,不是很小的帶電體就可看成點電荷,也不是很大的帶電體就不可看成點電荷,一個帶電體能否看成點電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是否可以忽略不計

二、我們不可能重復庫侖的實驗,不可能做的精準,演示實驗只是定性分析,無法定量。所以重心在對定律的理解。

三、考慮到庫侖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庫侖扭秤的實驗對檢驗庫侖定律具有重要意義,介紹給學生,很有必要。

四,此課很難有什么特色,教學思路與別人大同小異。

第三節(jié),《電場強度》教學反思

這堂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類比的方法解決了場強與試探電荷無關的問題。

某點的場強只能與場源電荷以及該點到場源的距離有關。這好比火爐旁邊各處的溫度,這一點的溫度是火爐本身有關,也與這點到火爐的距離有關。

試探電荷就好比是溫度表,這點的溫度是40度,用溫度表測量,溫度為40度,不用溫度表測量,它還是40度。用這個表量得是40度,那個表量也是40度。場源電荷產生的電場也是這樣,這點的場強用試探電荷來試探,它是這個值,不用試探電荷來試探,它也是這個值。用小的試探電荷來試探,它是這個值,用大點的試探電荷來試探,它也是這個值,與試探電荷完全無關

初中物理功教案篇4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學習者的分析

學生來自小城鎮(zhèn)和農村(大部分),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接觸許多與功和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xiàn)象,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奠定基礎,同時學習過速度和電功率的概念,對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幫助。

3、教具與學具

電化教具:多媒體課件

4、教學過程分析和設計

教學流程圖

設計內容設計意圖活動層面

教材處理師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一、播放多媒體素材(視頻)或畫面)如用挖掘機挖土和一個工人單獨挖土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快?圖中的情景說明了什么問題?

類似的事例還有嗎?(啟發(fā)思考)教師通過所設計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學習怎樣比較做功快慢的學習主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體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fā)學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學習主題。

認知層面

想想議議學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1、引導回顧速度的知識。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學生提供一組數(shù)據(jù),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jù)。

物體所做的功所用時間

a1000j5s

b1000j10s

c4000j1min

d6000j1min

3、聯(lián)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運問題加深對功率知識的認識。

4、想想議議:

投影演示插圖孫女與爺爺上樓,讓學生分析比較誰的功率大。

5、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準確的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6、介紹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并以適當?shù)氖吕右造柟獭?/p>

例:過去我們學習電功率,說說某電風扇的功率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參看課本小數(shù)據(jù)圖表中的資料,說出各物體功率所表示的意義。

7、鞏固提高:

提問:用1牛的力在2秒內將物理課本從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這個力做功的功率嗎?

教師啟發(fā):以前學習過要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先確定路程再比較時間,也可以先確定時間再比較路程。同理,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由他人(同組同學或其他組同學)適當補充,

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領悟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②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機械或人工將同一大堆磚從地上搬到五樓,你會選用什么方法?

學生討論過程。

教師點拔:在圖中不知爺孫倆的體重和他們爬樓的時間,能否確定他們的功率的大小。

教師引導:用一個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時間的概念(電功率)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義,認識功率的相關單位及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適當?shù)闹v評,加深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師先引導學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這對學生鞏固前后知識均有所幫助。

溫故而知新,對后面的學習將起到重要的啟發(fā)作用。

用類比法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物體做功有快有慢之分,進一步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物體做功的快慢有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的答案可能兩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逐步啟發(fā),加選先進的起重機,學生就會在前面討論的基礎上深刻領悟物體做功確有快慢之分。

學生的討論也會出現(xiàn)分歧,教師就在學生的分歧中導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漸進,恰到好處。

設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較兩物體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較)。

通過實例講授,讓學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學生對功率的物理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對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數(shù)值有個具體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關知識,包括公式的運用。

知識的運用與遷移

三、通過例題訓練,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1、想想議議:

物理學或者生活中,還有那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快慢的?

2、例題:體重為900n的爺爺與體重為300n的小孫子舉行登樓活動,樓高三層共10米。若:

(1)爺、孫兩人同時從一樓起步,半分鐘后同時到達三樓;

(2)爺爺年紀大、身體較重,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2倍;

(3)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3倍。

以上三種情況下,誰做功多?誰做功少?誰用的時間多?誰用的時間少?誰做功快?誰做功慢?

3、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例題,動手做一做。

教師適當?shù)囊龑В寣W生說出經濟增長率、人口增長率、頻率(振動),拓展知識。

引導學生回到前面所舉的例子,通過討論及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邊邊思考,邊動手進行計算解答。教師把學生的答案進行投影,可進行全班討論,加深理解。

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解答,教師在課室巡視,給有學習困難的學適當?shù)膸椭?。學生解答完后,教師再用解題示范,強調解題的方法和習慣。

對各種變化率,增長率的認識,讓學生拓展知識

使學生加深對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強學生對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

練習功和功率公式的應用,使學生加深認識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小結

四、小結

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學生先自己總結歸納,教師引導個別代表回答并作適當?shù)闹v解。

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借此機會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問題,并獲得教學效果的即時反饋。

五、點評

功率的教學一個難點,以往的教學過程按教科書的思路進行授課,課堂顯得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本教學設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議議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和功率的知識,最后讓學生用所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體現(xiàn)到學致用的樂趣。本人教學實踐證明,這節(jié)課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初中物理功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大氣壓強,會計算一個大氣壓強的大小。

2、通過實驗了解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并理解生活中人們對大氣壓強的運用,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將生活與物理學科聯(lián)系,提升學習物理的興趣,養(yǎng)成動手和認真探究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了解大氣壓強測量的原理。

?難點】理解托里拆利實驗原理。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實驗:表演魔術“能飛的液體”。用杯子盛滿一杯水,將塑料片蓋在水杯子上,將杯子翻轉,杯口朝下,杯中水懸空在杯中。提出問題:為什么水不會落下,什么力托住了水?大氣是否和液體一樣也能產生壓強呢?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

從生活實際出發(fā)

提出問題:貼在墻上的粘鉤受到壓力為什么不脫落?

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猜想各種原因。

猜想一:用力擠壓粘鉤使得粘鉤粘住不會下落。

猜想二:粘鉤上沾水,使得粘性增加,粘鉤不會下落。

猜想三:大氣壓力壓住粘鉤,使其無法下落。

再由教師做出猜想驗證的范例:如果大氣壓強是使粘鉤不掉落的原因,使用逆向思維,設計實驗,如果把塑料吸盤戳個小孔,空氣通過小孔進入吸盤和光滑的墻面之間,內外壓強相等,吸盤便不會再貼在光滑的墻面上。同樣,組織學生思考,如果在倒置的水杯杯底開一個小洞,杯中的水是否還能懸空?從而直觀而深刻的感受大氣壓強的存在。

2、實驗探究:大氣會不會如同液體一樣,對氣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演示實驗:將塑料瓶裝滿水,并在底部扎幾個小孔,打開瓶蓋,水會順著小孔流出。關上瓶蓋,水不再流出,提問學生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

演示實驗:將塑料瓶裝滿水,并在瓶壁上扎上高度不一方向不同的小孔,打開瓶蓋,水會順著小孔流出。關上瓶蓋,水不再流出,提問學生為什么?是什么力堵住了水孔?

得出結論:大氣如同液體一樣,對氣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測量大氣壓強

觀看馬德堡半球實驗的視頻,讓學生多感官的感知大氣壓強,從實驗現(xiàn)象中產生疑問:大氣壓強如此大,為什么平時感覺它不大呢?為測量大氣壓強埋下伏筆。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如何測量大氣壓強,說明測量思路。鼓勵學生大膽思考。

演示托里拆利實驗(播放錄像)。

提出問題:

(1)剛開始為什么水銀柱下降?

答:水銀柱受重力,大氣壓支撐不了那么高水銀柱。

(2)水銀柱下降后,玻璃管剩余的空間是什么狀態(tài)?

答:真空。

(3)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銀沒有全部落到水銀槽中?

答: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它?大氣壓強支撐起水銀柱。

(4)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是多少?

初中物理功教案篇6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移和類比作了鋪墊。本章內容的編排是在認識大氣壓強存在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因此符合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

二、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特點和大綱要求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3.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

4.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托里拆利實驗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5帕。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

維,培養(yǎng)學生從實驗研究思考獲得知識的能力。

思想目標:

讓學生掌握由實驗探討物理知識的認識過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

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三、教材重點和難點處理:

1.大氣壓強的存在是重難點。

依據(jù):教學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學生基礎和思維水平。

處理: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直觀現(xiàn)象感知大氣壓的存在。

2.托里拆利實驗及原理是難點。

依據(jù):教材只要求像課本中那樣簡單說明大氣壓強支持著玻璃管內的水銀柱就行,而學生難于理解和接受。

處理:利用演示實驗與水柱類比突破此難點。

四、教材的看法:

課本以馬德堡半球實驗引入新課,盡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117中已解釋原因,對部分預習過的學生來說,已經失去神秘感,沒有了懸念。如果教師以此實驗引入,這部分學生滿足于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采用取硬幣的思考題,由于學生沒見過,因此每個同學都積極思考,卻又得不出正確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觀察實驗更仔細、認真。

五、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多媒體、啟發(fā)式引導等多種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雙邊活動,每一個結論都讓學生參與探索,教師因勢利導。

六、教學過程安排: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一些主要環(huán)節(jié)采取了以下安排:

1.實驗引入新課(約5分鐘)

①.出示思考題:

把一塊硬幣放在平底大盤里,倒上紅墨水,剛好淹沒硬幣,請同學們把硬幣拿出來而不沾濕手。然后讓學生討論,此時氣氛活躍,學生得出各種結論,教師不作解釋,讓學生觀察。

演示:

把點燃的紙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幣附近的盤子里,實驗效果明顯,水全被吸入杯子,學生一片驚訝、好奇,這就迅速抓住了學生的

注意力。

②.紙片托水實驗:先空杯,再裝水,兩次實驗結果不一樣,原因是什么?此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

2.大氣壓強(約15分鐘)

①.講述大氣壓強的定義。

②.氣體與液體類比找出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以及大氣壓的方向。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氣體也受到重力,因此氣體也能產生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壓118強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氣體同樣具有流動性,所以氣體壓強的方向也向各個方向。

③.演示紙片托水實驗,旋轉不同的方向,證明大氣壓的方向也是向各個方向的。

④.馬德堡半球實驗。

大氣壓強的存在是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要做好演示實驗。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問號,然后師生共同演示馬德堡半球實驗(因為實驗室的馬德堡半球容易漏氣,師生共同參與,有利于教師控制場面)。接著,師生共同分析此實驗的作用:首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最后,引導學生分析馬德堡半球很難打開的原因。

⑤.學生實驗: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提問學生實驗時的感覺,以及此實驗證明了什么問題。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接受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強存在的認識,此時再看一段錄象。

⑥.錄象演示瓶子吃雞蛋的實驗(即課本圖11-4)。

啟發(fā)學生此實驗證明了什么?

教學進行到這里,學生已經完全接受了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這時教師趁機引導,轉入大氣壓大小的教學。

3.大氣壓的大小(約15分鐘)

由紙片托水實驗,知道大氣壓可支持水柱,換用量筒,發(fā)現(xiàn)大氣壓可支持一量筒水,那么到底大氣壓可支持多少水柱,歷史上有人用10米長的玻璃管做實驗,發(fā)現(xiàn)玻璃管仍充滿水,還是沒測出大氣壓的值,說明用水測大氣壓不方便。此時,引導學生由p=ρgh分析得出用密度大的水銀來實驗,引出托里拆利實驗。

①.介紹實驗裝置。

②.模擬操作過程。

③.錄象演示操作過程。

119

④.分析:為什么大氣壓支持的是76cm高的水銀柱?

如果玻璃管上端有進氣口,將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

⑤.演示(用水類比):用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在水槽中裝滿水,用一手堵住一端的開口,從水中把玻璃管提起,讓學生觀察水柱。然后把手慢慢松開,讓學生觀察哪段水柱由大氣壓強支持。通過此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哪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的,

因此可得出:

p大氣=ρ水銀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05帕。

⑥.講述大氣壓1.01×105帕的物理意義。同時提問學生大氣壓很大,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為什么房子不會被壓垮。

4.大氣壓強的應用(約8分鐘)

①.解釋取硬幣的實驗。

②.演示噴泉實驗,讓學生解釋。

本節(jié)第一個實驗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此時學生已經知道為什么。但是物理語言的駕馭能力還比較差,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規(guī)范這類簡答題的答法。噴泉實驗,讓學生自己解答。

5.小結和作業(yè)(約2分鐘)

回顧講解的知識點、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手段。

初中物理功教案篇7

?學習目標】

1.知道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和發(fā)生形變的原因。

2.初步認識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3.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用力的圖示和示意圖來表示力。

4.知道重力產生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

5.初步了解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和作用范圍。

?學習重點】

力的概念、重力產生原因

?知識回顧】

一、力

1.概念

(1)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xiàn)的,這一對力的性質相同。不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電磁力等。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決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產生形變或加速度。

2.力的圖示和示意圖

(1)力的圖示:力的圖示中,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箭頭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頭)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所在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

(2)力的示意圖:力的示意圖只能粗略表示力的作用點和方向,不能表示力的大小。

二、重力

1.產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大?。篻=mg。

3.g的特點

(1)在地球上同一地點g值是一個不變的`常數(shù)。

(2)g值隨著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隨著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4.方向:豎直向下。

5.重心

(1)相關因素:物體的幾何形狀;物體的質量分布。

(2)位置確定:質量分布均勻的規(guī)則物體,重心在其幾何中心;對于形狀不規(guī)則或者質量分布不均勻的薄板,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三、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是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初中物理功教案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結合實例認識機械工的概念,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用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2.理解功的計算公式,并能進行相關計算,知道功的單位是焦(j)。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從實例中認識做功需要兩個必要因素的過程,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簡單規(guī)律的方法。

2.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功的計算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有克服困難的信心,能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2.通過對生活中實例的解釋,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欲望。

教學重點: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教學難點:能夠正確的理解、計算功。

教學準備:滑輪、砝碼、細繩、小車、木塊、圖釘、彈簧秤、木槽、鐵球。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回憶這本書的力學部分,主要是研究力和運動的規(guī)律性知識,本章主要討論力和運動的一個重要概念。)

大家對功這個詞并不陌生,如功課,功勞、立功、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用功學習等等。這些詞中有的功具有“成效”(板書在黑板右側)的意思,力學里所說的“功”就吸收了“成效”的意思,當然在力學中還有它嚴格的含義。

二、新課學習

(一)功的概念

以下我們要通過物理小實驗,借此來理解物理學中的“功”,為此我們演示實驗并歸納得出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板書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演示:教師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在黑板上標出箭頭及f、s。

指出:f這個力作用在物體上,而且在這個f力的作用下,有了通過一段距離s的成效,那么,力和運動具有這種關系的,物理學里就說這個拉力做了功。任何一種機械在工作時,都必須對工作對象施以力的作用,還必須使工作對象沿著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

如果對物體用了力,并使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就像物體在f的作用下,沿著力的方向向上移動了距離s。我們就說力f對物體做了功。

現(xiàn)在想一想,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你知道了嗎?

你們說的真好,力和沿力的方向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