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江蘇省泰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且復出一非理之言萬姓為之解體怨讎既作離叛亦興,朕每思此,不敢縱逸?!必懹^二年,太宗問魏征曰:“何謂為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諸賊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碧谏跎破溲?。貞觀十年,太宗謂侍臣曰:“帝王之業(yè),草創(chuàng)與守成孰難?”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對曰:“天地草昧,群雄競起,攻破乃降,戰(zhàn)勝乃克,由此言之,草創(chuàng)為難?!蔽赫鲗υ唬骸暗弁踔?,必承衰亂,覆彼昏狡,百姓樂推,四海歸命,天授人與,乃不為難,然既得之后,志趣驕逸,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國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則難,”太宗曰:“玄齡昔從我定天下,備嘗艱苦,出萬死而遇一生,所以見草創(chuàng)之難也。魏征與我安天下,慮生驕逸之端,必踐危亡之地,所以見守成之難也。今草創(chuàng)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者,當思與公等慎之?!必懹^十五年,太宗謂侍臣曰:“守天下難易?”侍中魏征對曰:“甚難?!碧谠唬骸叭钨t能,受諫,即可。何謂為難?”征曰:“觀自古帝王,在于憂危之間,則任賢受諫。及至安樂,必懷寬怠,言事者惟令兢懼,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為此也,安而能懼,豈不為難?”(選自《貞觀政要卷一·論君道》,有刪改)材料二: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節(jié)選自《諫太宗十思疏》)【注】①讎:chóu,意思是怨恨、誹謗。憎惡。10.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且復出A一非B理之言C萬姓D為之E解體F怨讎G既作H離叛I亦興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A.治:社會安定、太平。和《諫太宗十思疏》中“垂拱而治”的“治”含義不同。B.善:認為……好。和《鴻門宴》中“素善留侯張良”“善”含義和用法相同。C.所以:表因果。和《答司馬諫議書》中“今君實所以見教者”的“所以”含義不同。D.其:副詞,表示反問語氣。和成語“舍我其誰”的“其”字含義和語氣都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太宗認為追求耳目口鼻之好會傷自身,如一味講究吃喝,沉溺于音樂女色,欲望越多,損害也就越大,既妨礙政事,又擾害百姓。B.因為偏信虞世基,所以各路反隋兵馬攻掠城邑時,隋煬帝無法知曉實情。魏征舉隋煬帝的例子,意在勸諫唐太宗廣泛聽取各方意見。C.房玄齡認為創(chuàng)業(yè)比較艱難,而魏征則認為雖然創(chuàng)業(yè)艱難,但守業(yè)更艱難。唐太宗贊同魏征看法,并說創(chuàng)業(yè)艱難已過去,守業(yè)才開始。D.魏征認為,開頭做得好的帝王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卻很少。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帝王對待臣民的態(tài)度,民心所向能影響國家的安危。13.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2)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14.君王如何守好江山社稷?請結合兩則選文簡要概括。江蘇省無錫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調研考試語文試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高攀龍,字存之,別號景逸。萬歷己丑進士,尋丁嗣父憂。服闋,授行人。時四川僉事張世則上疏,謂程、朱之學不能誠意,壞宋一代之風俗。進所著《大學古本初義》,欲施行天下,一改章句之舊,先生上疏駁之,寢其進書。王錫爵再入輔政,驅除異己六十余人。以趙用賢望重,示意鄭材、楊應宿訐其絕婚,去之。先生劾錫爵聲音笑貌之間,雖示開誠布公之意,而不勝作好作惡之私。謫揭陽,半載而歸。遂與顧憲成復東林書院,講學其中。每月三日遠近集者數(shù)百人,以為紀綱世界,全要是非明白。小人聞而惡之,廟堂之上,行一正事,發(fā)一正論,俱目之為東林黨人。天啟改元,先生在林下已二十八年,起為光祿寺丞,升少卿署寺事。孫宗伯明《春秋》之義,劾舊輔方從哲。先生會議,持之益力。逆閹魏忠賢亂政,先生謂同志曰:“今日之事未能用倒倉之法唯有上下和衷少殺其毒耳?!逼湔撆c先忠端公相合??倯椚?,先忠端公上速推憲臣慎簡名賢疏,意任先生也。升左都御史,糾大貪御史崔呈秀,依律遣戍。亡何,逆閹與魏廣微合謀,借會推晉撫一事,盡空朝署。先生遂歸。明年,《三朝要典》成。坐移宮一案,削籍為民,毀其東林書院。丙寅,又以東林邪黨逮先生及忠端公七人。緹帥將至,先生夜半書遺疏,自沉止水,三月十七日也。年六十有五。疏云:“臣雖削奪,舊系大臣,大臣受辱,則辱國。故北向叩頭,從屈平之遺則。”崇禎初,逆閹、呈秀伏誅。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賜祭葬,蔭子,謚忠憲。(節(jié)選自黃宗羲《明儒學案》)16.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寫在答題卡上。今日之事A未B能C用D倒倉之法E唯有上F下和衷G少H殺其毒耳1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寢,停止、禁止,與《六國論》中“然后得一夕安寢”的“寢”詞義不同。B.目,活用為動詞,視作,與《鴻門宴》中“范增數(shù)目項王”的“目”用法相同。C.先,稱呼已故尊長的敬詞,與《出師表》中“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的“先”詞義不同。D.簡,選拔,與《諫太宗十思疏》中“簡能而任之”的“簡”詞義相同。1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世則攻擊程朱學術,著書重新解析儒家經(jīng)典,高攀龍對此不滿,上奏疏駁斥他的觀點,并阻止他的著作刊行。B.趙用賢有名望,但退女兒親事一事被對手王錫爵利用攻擊,高攀龍認為王錫爵道貌岸然,心術不正,上書彈劾。C.黃宗羲之父與高攀龍都是東林名賢,他們在對付魏忠賢閹黨一事上想法相同,在推舉顧憲臣一事上也相互默契。D.高攀龍被閹黨構陷,在錦衣衛(wèi)來抓捕前沉水明志,表現(xiàn)了東林賢士不屈自傲、正直自潔的精神,后得昭雪。1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雖示開誠布公之意,而不勝作好作惡之私。(2)坐移宮一案,削籍為民,毀其東林書院。20.高攀龍仿效屈原投水自殺,原因是什么?江蘇省連云港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貞觀五年,張?zhí)N古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風疾,言涉妖妄,詔令鞫其獄。蘊古言:“好德癲病有征,法不當坐?!碧谠S將寬宥,蘊古密報其旨,仍引與博戲。治書侍御史權萬紀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斬于東市。既而悔之,謂房玄齡曰:“公等食人之祿,須憂人之憂,事無巨細,咸當留意。今不問則不言,見事都不諫諍,何所輔弼?如蘊古身為法官,與囚博戲,漏泄朕言,此亦罪狀甚重。若據(jù)常律,未至極刑。朕當時盛怒,即令處置,公等竟無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決之,豈是道理?”因詔曰:“凡有死刑,雖令即決,皆須五覆奏?!蔽甯沧?,自蘊古始也。又曰:“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門下省覆有據(jù)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錄奏聞。”(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材料二: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偞耸迹昶澗诺?,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ü?jié)選自魏征《諫太宗十思疏》)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自今A以后B門下C省覆D有據(jù)法令E合死而F情可矜者G宜錄H奏聞。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素,文中指一向、向來,與《鴻門宴》中“素善留侯張良”的“素”意思相同。B.于,介詞,相當于“在”,與《六國論》“趙嘗五戰(zhàn)于秦”的“于”用法不同。C.安,文中為使動用法,與李斯《諫逐客書》中“故能明其德”“明”用法相同。D.度,文中指限度,與《答司馬諫議書》“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意思不一樣。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好德從張?zhí)N古那得知唐太宗會從寬處理自己后,仍繼續(xù)博戲,引起唐太宗大怒,被斬殺于東市。B.“五覆奏”制度的擬定和實施,表現(xiàn)了唐太宗勇于自責,善于反思,體現(xiàn)出一代明君的風范。C.魏征在“疏”中希望唐太宗簡能而任,擇善而從,使各盡其才,避免自己勞神苦思,代下司職。D.材料二“十思”角度各有不同,提醒唐太宗從各個側面進行關照,期待開拓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公等竟無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決之,豈是道理?(2)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14.材料二中魏征認為“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請結合材料一簡要概括出“濫刑”的具體事例及改進措施。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ü?jié)選自《諫太宗十思疏》)材料二:貞觀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蠻國,表疏不順,請發(fā)兵討擊之?!碧谠唬骸氨邇雌?,不得已而用之。故漢光武云:‘每一發(fā)兵,不覺頭須為白?!怨乓詠砀F兵極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堅自恃兵強,欲必吞晉室,興兵百萬,一舉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麗頻年勞役人不勝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頡利,往歲數(shù)來侵我國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滅亡。朕今見此,豈得輒即發(fā)兵?但經(jīng)歷山險,土多瘴疬,若我兵士疾疫,雖克剪此蠻,亦何所補?言語之間,何足介意!”竟不討之。貞觀五年,康國請歸附。時太宗謂侍臣曰:“前代帝王,大有務廣土地,以求身后之虛名,無益于身,其民甚困。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損,朕必不為,況求虛名而損百姓乎?康國既來歸朝,有急難不得不救;兵行萬里,豈得無勞于民?若勞民求名,非朕所欲。所請歸附,不須納也?!保ü?jié)選自《貞觀政要·卷九》)10.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隋主亦必欲A取高麗B頻年C勞役D人不勝怨E遂死F于匹夫G之手。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董,指督察,現(xiàn)代漢語“董事”“校董”中的“董”字也有這樣的意思。B.振,指威嚇,與成語“振聾發(fā)聵”“振臂一呼”中的“振”字意思不同。C.歸附,指撫順,依附,是由弱國向強國提出、希望得到強國保護的一種請求。D.納,指接收,接納,與《鴻門宴》中“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的“內”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征指出了一個歷史現(xiàn)象,自古承繼天下者,大都是功成前心懷憂懼,功成后驕傲自滿,道德衰敗,以此來告誡唐太宗。B.魏征認為如果統(tǒng)治者不懷仁德,用嚴刑峻法威嚇天下,則會招致百姓表面順從而內心不服,故贏得民心才能天下安定。C.唐太宗沒有選擇攻打林邑國,一方面是因為有苻堅、隋煬帝、頡利的例子做前車之鑒,另一方面是因為林邑國自然條件惡劣,攻打下來也沒有什么助益。D.前代帝王追求疆域遼闊是為了博取虛名,這種行為不僅對帝王無益,也對百姓有害。因此,唐太宗親自接見康國使臣,拒絕了他們歸附的請求。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有司上言:“林邑蠻國,表疏不順,請發(fā)兵討擊之?!?4.你認為君王如何才能做到“守成”?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江蘇省南京市六校聯(lián)合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雍之??鬃又灾挥茫乐恍幸?,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釉唬骸矣d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颉洞呵铩?,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于變;《禮》經(jīng)紀人倫,故長于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于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于風;《樂》樂所以立,故長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長于治人。是故《禮》以節(jié)人,《樂》以發(fā)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數(shù)萬,其指數(shù)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洞呵铩分校瑥s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后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jīng)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保ü?jié)選自司馬遷《太史公自序》)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存亡國A繼B絕世C補弊D起廢E王F道之G大者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斯,這、此,與《諫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的“斯”字意思相同。B.“莫近于《春秋》”“于”與《六國論》“其勢弱于秦”的“于”意義相同。C.所以,原因,和《諫逐客書》“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的“所以”意思不同。D.君,像君主,名詞作狀語,與《阿房宮賦》“輦來于秦”的“輦”用法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司馬遷以十分自信的口吻表示自己要做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人,以論載史實的方式“紹明世”,“繼《春秋》”。B.司馬遷認為,孔子知道他的意見不會被采用,他的主張無法推行,于是褒貶二百多年間的歷史,作為天下人行動的標準。C.司馬遷介紹了《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內容、特點和作用,他認為《春秋》的藝術成就比其它五經(jīng)高。D.司馬遷對孔子的《春秋》給予高度評價,實際上是在暗示自己創(chuàng)作《史記》的目的,提醒世人注意《史記》的作用。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2)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14.司馬遷認為“《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材料中哪些內容可以支持他的觀點?請簡要概括。答案江蘇省泰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答案】10.CFH11.C12.C13.(1)由此可見,君主多方面聽取和采納臣下的建議,那么顯貴的大臣就不能蒙上蔽下,這樣下情就一定能上達。(2)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督察人民,用威風怒氣來威嚇他們,(人們)最終只是茍且免于刑罰但是并不會懷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里卻不服氣。14.不要縱逸,兼聽納下(竭誠待下),居安思危,施行德政。【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如果再說出很不合事理的話來,就更會弄得人心渙散,怨言四起,眾叛親離?!耙环抢碇浴弊觥俺觥钡馁e語,中間不能斷開,可在后面的C處斷開?!盀橹怏w”做“萬姓”的賓語,“既作”做“怨讎”的賓語,各自結構完整,分別在賓語后面的FH處斷開。故選CFH?!?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文言文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錯誤。社會安定、太平,治理得好。句意:上頭治理好了而下邊發(fā)生動亂的事。/不親自處理政務就能治理好天下。B.錯誤,認為……好。/友善,交好。句意:太宗認為他講的話很好。/一向與留侯張良交好。C.正確。表因果,……的原因,因此。/用來……。句意:因此知道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現(xiàn)在君實您用來指教我的。D.錯誤。含義和語氣相同。副詞,均表示反問語氣,難道。句意:這樣難道可以忽視不理嗎?/除了我,難道還有哪一個?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魏征則認為雖然創(chuàng)業(yè)艱難”錯誤。魏征認為“帝王之起……乃不為難”,創(chuàng)業(yè)并不艱難。另外,唐太宗認為“玄齡昔從我定天下……以見草創(chuàng)之難也”,房玄齡的看法也有道理。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故”,由此可見,因此;“兼聽”,廣泛聽取意見;“壅蔽”,蒙上蔽下,堵塞蒙蔽,“上”,向上。(2)“董”,督察;“振”,同“震”,威嚇;“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狀語后置句;“茍”,茍且?!?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由材料一“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不敢縱逸”可知,守好江山社稷要做到不縱逸。由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和材料二“竭誠以待下……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可知,守好江山社稷要兼聽納下,竭誠待下。由材料一“……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為此也”可知,守好江山社稷要居安思危。由材料二“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可知,守好江山社稷要“懷仁”,施行德政。參考譯文材料一: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做君主的法則,必須首先讓百姓存活下去。如果損害百姓來奉養(yǎng)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來填飽肚子,肚子填飽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須先端正自身,絕不會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彎曲,上頭治理好了而下邊發(fā)生動亂的事。我常想能傷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東西,而都是由于自身追求耳目口鼻之好才釀成災禍。如一味講究吃喝,沉溺于音樂女色,欲望越多,損害也就越大,既妨礙政事,又擾害百姓,如果再說出很不合事理的話來,就更會弄得人心渙散,怨言四起,眾叛親離。每當我想到這些,就不敢放縱取樂貪圖安逸?!必懹^二年,唐太宗問魏征說:“什么叫做圣明君主、昏聵君主?”魏征答道:“君主之所以能圣明,是因為能夠兼聽各方面的話;之所以會昏聵,是因為偏聽偏信。隋煬帝因為偏信虞世基,到各路反隋兵馬攻掠城邑時,他還是不知道實情。由此可見,君主多方面聽取和采納臣下的建議,那么顯貴的大臣不能蒙上蔽下,這樣下情就一定能上達?!碧谡J為他講的話很好。貞觀十年時,唐太宗問侍從的大臣:“在帝王的事業(yè)中,創(chuàng)業(yè)與守業(yè)哪件事比較艱難?”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對答說:“國家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各地豪杰競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戰(zhàn)勝他他才屈服。這樣看來,還是創(chuàng)業(yè)艱難?!蔽赫鲗Υ鹫f:“帝王的興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亂的時候,這時推翻昏亂的舊主,百姓就樂于擁戴,四海之內也都會先后歸順,這正是上天所授萬民中意,如此看來創(chuàng)業(yè)并不艱難。然而已經(jīng)取得天下之后,驕傲放縱,百姓需要休養(yǎng)生息而徭役沒有休止,百姓已經(jīng)窮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務還仍然不停,國家的衰敗,常常就是這樣開始的。這樣看來,守業(yè)更難?!碧谡f:“玄齡當初跟隨我平定天下,歷盡了艱難困苦,多次死里逃生,因此知道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魏征替我安定天下,擔心出現(xiàn)驕奢淫逸的苗頭,陷入危亡的境地,因此知道守業(yè)的艱難。如今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既已過去,守業(yè)這一難事,就得和諸公謹慎對待?!必懹^十五年,唐太宗問侍從的大臣:“守江山是難還是易?”魏征回答:“很難?!碧铺谡f:“我選拔任用賢才,接受建議,就行了。為什么說是很難的?”魏征說:“據(jù)我觀察,自古以來的帝王,在憂患危難的時候能夠選舉賢才,接受忠告。到了天下太平的時候,反而懈怠政務,直言進諫的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進言,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就會到滅亡的地步。古代圣人居安思危的原因,正是這個。國家太平無事,國君卻能心懷憂懼,這難道不難嗎?”材料二:(歷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沒有不處在深切的憂慮之中而治道顯著的,功德圓滿之后德行就開始衰微了。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當初取得天下時才能有余,現(xiàn)在守天下就顯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為處在深重憂患之中,一定竭盡誠心對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縱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別人。竭盡誠心,就會使敵對的勢力(和自己)聯(lián)合,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督察人民,用威風怒氣來威嚇他們,(人們)最終只是茍且免于刑罰但是并不會懷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里卻不服氣。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民眾(的力量);人民能擁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統(tǒng)治,這是應當深切戒慎的;用腐朽的韁繩駕馭飛奔的馬車,這樣難道可以忽視不理嗎?江蘇省無錫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調研考試語文試卷【答案】16.AEG17.C18.C19.(1)(王錫爵高攀龍)雖然表現(xiàn)出來的是坦誠公正待人,但是他做好事壞事都是很有私心的。(2)高攀龍因移宮一案獲罪,除去官籍貶為平民,閹黨搗毀了他們的東林書院。20.大臣受辱就是國家受辱,自殺是為了不讓國家受辱;采用屈原自殺的方式是為喚醒皇帝?!窘馕觥俊?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現(xiàn)在的情況,還不能用倒倉的方法,只有上下和衷共濟,少受他的毒害罷了?!敖袢罩隆笔恰拔茨苡玫箓}之法”的主語,為表強調,應在“事”后面A處斷開;“未能用”賓語為“倒倉之法”,中間不斷開,應在“法”后面E處斷開;“唯有”賓語為“上下和衷”,中間不斷開,應在“衷”后面G處斷開;“少”修飾動詞“殺”,中間不應斷開。故選AEG?!?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巴V埂⒔?睡覺”。句意:將他所進獻之書擱置下來。/這之后才得到一晚上的安穩(wěn)覺。B.正確。都名稱作動詞,視作;使眼色。句意:都視他們?yōu)闁|林黨人。/范增多次給項羽使眼色。C.錯誤。均為“稱呼已故尊長的敬詞”。句意:他的評論與先忠端公不謀而合。/先帝開創(chuàng)統(tǒng)一中原的大業(yè)還未完成一半。D.正確。句意:先忠端公上奏章催促御史慎重選拔有名的賢士。/選拔有才能得能并且任用他。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黃宗羲之父與高攀龍都是東林名賢”錯誤。由原文“ 遂與顧憲成復東林書院,講學其中”可知,高攀龍和顧憲成都是東林明賢。故選C。【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示”,表現(xiàn)出;“不勝”,不能承受;“私”,私心。(2)“坐”,因……獲罪;“削籍”,除去官籍;“毀其東林書院”,省略主語“閹黨”。【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臣雖削奪,舊系大臣,大臣受辱,則辱國”可知,高攀龍認為大臣受辱就是國家受辱,自殺是為了不讓國家受辱。由原文“故北向叩頭,從屈平之遺則”可知,高攀龍采用屈原自殺的方式是為喚醒皇帝。參考譯文:高攀龍,字存之,別號景逸。萬歷己丑年考中進士,不久遭遇父親去世。服喪期滿,被授予行人的官職。當時四川僉事張世則上疏,說程、朱之學不能使人意念真誠,敗壞了宋朝一代的風俗,并進獻了自己所寫的《大學古本初義》,想要在天下施行,來重新解析儒家經(jīng)典,高攀龍上奏章駁斥他,將他所進獻之書擱置下來。王錫爵第二次入朝輔政,排除異己六十多人。因為趙用賢聲望重大,示意鄭材、楊應宿揭發(fā)他退女兒親事,使他離開朝廷。高攀龍彈劾王錫爵道貌岸然,(王錫爵)雖然表現(xiàn)出來的是坦誠公正待人,但是他做好事壞事都是很有私心的。高攀龍被貶到揭陽,半年之后回來,于是和顧憲成重建東林書院,在東林書院講學。每月的三日遠近之人聚集到東林書院的有數(shù)百人,認為綱紀世界,全部都要是非明白。小人聽說之后厭惡他們,朝堂之上,做正確的事,發(fā)表正確的言論,都視他們?yōu)闁|林黨人。天啟改元,高攀龍先生在東林書院已經(jīng)二十八年了,被起用為光祿寺丞,升任少卿署寺事。孫宗伯闡明《春秋》大儀,彈劾舊輔方從哲。高攀龍聚會議論,更加努力堅持。逆賊太監(jiān)魏忠賢亂政,先生對志同道合之人說:“現(xiàn)在的情況,還不能用倒倉的方法,只有上下和衷共濟,少受他的毒害罷了?!彼脑u論與先忠端公不謀而合。左都御史缺位,先忠端公上奏章趕緊推薦顧憲成慎重選拔有名的賢士,高攀龍也有此意。顧憲成升任左都御史,糾察大貪官御史崔呈秀,依照法律派遣戍守。不久,逆賊魏忠賢和魏廣微合謀,借聚會推舉晉安撫一事,使朝廷官署完全空缺。高攀龍于是歸隱。第二年,《三朝要典》寫成。高攀龍因移宮一案獲罪,除去官籍貶為平民,閹黨搗毀了他們的東林書院。丙寅,又以東林邪黨的罪名逮捕了高攀龍和忠端公七人。緹率將至,先生在半夜寫下遺書,自沉于止水,這一天是三月十七日。享年六十五歲。遺書中說:“我雖然被削去官職,但以前是國家的大臣,大臣受到侮辱,就是侮辱國家。所以向北叩首,遵從屈原遺留下來的法則?!背绲澇跄?,逆賊魏忠賢、呈秀被殺。被追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賜予祭葬,因高攀龍而封賞他的兒子,謐號忠憲。江蘇省連云港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答案】10.BDG11.B12.A13.(1)你們竟然不說一句話,主管部門又不復奏,就把他處決,這難道合乎道理嗎?(2)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用謙虛來約束自己,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于)眾多河流的下游。14.具體事例:唐太宗聽信御史權萬紀的彈劾,大怒之下,下令殺了張?zhí)N古。改進措施:建立“五覆奏”制度,被判處死刑的,哪怕是下令立即處決,都還要五次復奏。并規(guī)定如果有按照法令應當處死而情有可原的,應將案情抄錄奏報。【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從今以后,由門下省復審,有按照法令應當處死而情有可原的,應將案情抄錄奏報?!白越褚院蟆?,表示時間的狀語,置于句首,獨立成句,所以B處斷開;“門下省覆”“有據(jù)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中間停頓,“門下省覆”句意完整,而“有”是后一句的動詞謂語,所以D處斷開;“有據(jù)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錄奏聞”中間停頓,“有據(jù)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是假設的前提,“宜錄奏聞”是結果,所以G處斷開。故選BD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相州有個名叫李好德的人,一向有瘋癲病。/一向與留侯張良交好。B.錯誤,用法相同,都是介詞,用于介詞賓語中,作后置狀語。句意:便下令把張?zhí)N古在東市斬首。/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五次交戰(zhàn)。C.正確。句意:將要興建某建筑物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D.正確,限度;/計劃。句意:喜愛田獵取樂就想到設網(wǎng)三面(留一面不設)作為限度。/盤庚不因為有人怨恨的緣故而改變他的計劃。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李好德……被斬殺于東市”錯,被斬殺的是張?zhí)N古。故選A。【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竟”,竟然;“所司”,主管部門;“覆”,通“復”,再、重;“決”,處決。

(2)“高?!?,同義復詞,高高在上;“自牧”,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牧自”,約束自己;“滿溢”,驕傲自滿;“下”,居于……之下?!?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治書侍御史權萬紀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斬于東市”“若據(jù)常律,未至極刑”等內容,可知“濫刑”的具體事例是錯殺張?zhí)N古。由“凡有死刑,雖令即決,皆須五覆奏”“守文定罪,或恐有冤。自今以后,門下省覆,有據(jù)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錄奏聞”,可知改進措施是:建立“五覆奏”制度,被判處死刑的,哪怕是下令立即處決,都還要五次復奏,并規(guī)定如果有按照法令應當處死而情有可原的,應將案情抄錄奏報。參考譯文:材料一:貞觀五年,張?zhí)N古任大理寺丞。相州有個名叫李好德的人,一向有瘋癲病,講了些荒謬狂妄的話,唐太宗詔令治罪。張?zhí)N古說:“李好德患瘋癲病證據(jù)確鑿,按照法律不應判罪?!碧诖饝獙λ枰詮膶捥幚恚瑥?zhí)N古私下把太宗的旨意告訴李好德,并和他博戲。治書侍御史權萬紀彈劾張?zhí)N古,太宗對張?zhí)N古的行為感到十分憤怒,便下令把張?zhí)N古在東市斬首。不久,唐太宗對自己的做法很后悔,對房玄齡說:“你們吃了君主的俸祿,就要替君主分憂,事無大小,都得留心。如今我不詢問,你們就不說自己的看法,看到事情都不諫諍,這怎么能稱作輔助呢?比如,張?zhí)N古身為法官,和獄囚一起博戲,還泄露我的話,雖說罪狀嚴重,但如果按正常的法律量處,還不至于判處死刑。我當時盛怒,立即下令處死,你們竟然不說一句話,主管部門又不復奏,就把他處決,這難道合乎道理嗎?”于是下詔說:“凡有死刑,雖下令立即處決,都還得五次復奏?!碧拼鍙妥嗟囊?guī)定,就是從張?zhí)N古這件事情開始的。詔令中又說:“遵照律文定罪,也可能有冤情。從今以后,由門下省復審,有按照法令應當處死而情有可原的,應將案情抄錄奏報?!辈牧隙航y(tǒng)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看到(自己)貪圖的東西就要想到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興建某建筑物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用謙虛來約束自己,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能夠(處于)眾多河流的下游,喜愛田獵取樂就想到設網(wǎng)三面(留一面不設)作為限度,擔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現(xiàn))以讒言陷害別人的小人,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斥退奸惡小人,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不恰當?shù)鬲勝p,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fā)怒而濫用刑罰。全面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發(fā)揚光大《尚書》中所講的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用盡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廣泛施布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臣武將爭先恐后前來效力,國君就沒有煩擾的事情,可以盡情享受出游的快樂,可以頤養(yǎng)得像赤松子與王子喬那樣長壽,皇上彈著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說什么,天下人就已經(jīng)都有教化了。為什么一定要(自己)勞神費思,代替臣下管理職事,役使自己靈敏、明亮的耳、眼,違背順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答案】10.BDE11.D12.D13.(1)(百姓)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這是應當深切戒慎的;奔馳的馬車卻用朽爛的繩索,怎么可以忽視呢?。?)有大臣報告說:“林邑是蠻夷之國,上疏(的言辭)不恭順,請(陛下)發(fā)兵討伐他們?!?4.①大功告成后能堅持到底;②得志后不可縱情傲物;③統(tǒng)治者要以百姓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隋煬帝也一定要攻破高麗,多年征發(fā)勞役,老百姓怨聲載道,(隋煬帝)最終死在了匹夫的手中。“隋主亦必欲取高麗”主謂賓結構完整,其后B處斷開;“人不勝怨”中,“人”是主語,其前D處斷開;“遂死于匹夫之手”前省略主語“隋煬帝”,主語前E處斷開。故選BDE?!?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句意: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察人民。/管理督察公司事務的人員。/合作學?;蛩搅W校的主要出資者(資金投資或學術投資),構成了學校董事會,可以抉擇學校的各項重大事務。B.正確。威嚇;振動;揮動。句意:用盛怒來威嚇人民。/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揮動手臂呼喊,號召大家。C.正確。D.錯誤。都是“接收、接納”的意思。句意:我)不會接納(答應)。/用戟交叉著守衛(wèi)軍門的兵士想阻止他不接納他。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唐太宗親自接見”錯,由原文“時太宗謂侍臣曰:‘前代帝王,大有務廣土地,……所請歸附,不須納也’”可知,“親自接見”無中生有。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朽索”,朽爛的繩索;“其”,怎么;“忽”,忽視。(2)“林邑蠻國”,判斷句;“不順”,不恭順;“討擊”,討伐?!?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①由原文“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可知,大功告成后能堅持到底;②由原文“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可知,得志后不可縱情傲物;③由原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兵行萬里,豈得無勞于民?若勞民求名,非朕所欲”可知,統(tǒng)治者要以百姓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參考譯文:材料一:歷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沒有一個不是(創(chuàng)業(yè)之初)在深深的憂慮中而德行顯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卻德行衰微的。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難嗎?過去奪取天下時德行有余,現(xiàn)在守衛(wèi)天下卻德行不足,這是為什么呢?處在深重的憂慮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來對待臣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志愿,就會放縱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別人。竭盡誠心,胡越之人也將同心同德,傲視別人,至親骨肉也將成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察人民,用盛怒來威嚇人民,他們最終只是茍且免于刑罰,但是并不會懷念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順,內心里卻不服氣。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懼的是百姓心懷怨恨;他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這是應當深切戒慎的;奔馳的馬車卻用朽爛的繩索,怎么可以忽視呢!材料二:貞觀四年,有大臣報告說:“林邑是蠻夷之國,上疏(的言辭)不恭順,請(陛下)發(fā)兵討伐他們。”唐太宗說:“戰(zhàn)爭是大兇之器,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它。因此漢光武帝說:‘每次起兵,不自覺須發(fā)變白?!怨乓詠砀F兵黷武(的人),沒有不滅亡的。苻堅依仗自己兵力強大,一定要吞并晉朝,出動百萬士兵,一次戰(zhàn)爭就覆滅。隋煬帝也一定要攻破高麗,多年征發(fā)勞役,老百姓怨聲載道,(隋煬帝)最終死在了匹夫的手中。至于頡利,幾年來屢次進擾中原,部落的民眾被戰(zhàn)事弄得疲憊不堪,終于遭到滅亡。我現(xiàn)在看到這些,怎么會隨意出戰(zhàn)呢?況且(到南方作戰(zhàn),)要翻越崇山峻嶺,那里(又)流行瘴癘,如果我的士兵們生病,即便是最后戰(zhàn)勝了這個南蠻,又有什么補益呢?(何況,南蠻林邑只是)在言語之間(流露不恭順),何必太在意呢!”最終沒有討伐林邑。貞觀五年,康國請求歸順。當時唐太宗對侍臣們說:“前代的帝王,很多都喜好遼闊疆域,為了求得身后的虛名,(這樣做不僅)對自己沒有好處,(而且會使)他的百姓困苦不堪。如果是對自己有益,(但)對老百姓有害(的事情),我決不會做,何況(是因為)貪慕虛名卻損害百姓(的利益)呢?康國已經(jīng)來歸順了我朝,(他們)有難(我們)就不得不援救,(到那里要)行軍萬里,怎么可能不勞師動眾呢?如果勞頓他人(來)求得虛名,不是我所情愿的。他們歸順的請求,(我)不會接納(答應)?!苯K省南京市六校聯(lián)合體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答案】10.ACE11.D12.C13.(1)禮的作用是在壞事發(fā)生前就加以禁止,法的作用是在壞事發(fā)生后加以處置;法起的作用是比較容易看得見的,而禮起的防患作用就難以被人們所理解?!保?)假如我們憑借著這樣大的國家,而自取下策(降低身份)重蹈六國滅亡的舊事,這就是又在六國之下了。14.①《春秋》闡明治世之道(王道),辨明為人處事的法則(人事)。②《春秋》撥正一個混亂的社會,使其回歸正道,切近有效。③不通曉《春秋》,君臣父子都將承受天下最大的罪名。(或闡明君臣父子之道)【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存錄已經(jīng)滅亡的國家,延續(xù)已經(jīng)斷絕的世系,補救弊端,重振已經(jīng)荒廢的事業(yè),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內容?!按嫱鰢迸c“繼絕世”結構一致,各自斷開,在AC處斷句;“補弊起廢”結構一致,中間不斷開;“王道之大者”是判斷句,主語前E處斷開。故選ACE?!?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句意:他的意思就在這里吧。/這也如同挖斷樹根卻想要樹木長得茂盛。B.正確。都是介詞,“比”。句意:沒有比《春秋》更為切近有效的了。/他們的國勢比秦國弱。C.正確?!脑?用來……。句意:觀察他們之所以如此。/這絕不是用來統(tǒng)一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啊。D.錯誤。“名詞作狀語”錯,“君”,名作動,像君王/“輦”,名詞作狀語,坐輦車。句意:而做國君的不像國君,大臣們就會犯上作亂。/乘坐輦車來到秦國。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他認為《春秋》的藝術成就比其它五經(jīng)高”錯,原文“撥亂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是就內容和意義而言的,與“藝術成就”無關。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