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六年級下冊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六年級下冊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六年級下冊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六年級下冊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數(shù)學試卷

題號一二三四總分

得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評卷人得分

一、選擇題

1.地球赤道長約4萬千米,假設地球赤道上圍一根腰帶,這根腰帶比赤道長20米,那

么這根腰帶離地面的平均高度大約是(

A.3毫米多B.3厘米多C.3分米多D.3米多

2.張楊已經(jīng)進行了20場比賽,并且贏了95%的比賽,如果他以后每一場都獲勝,要贏

得96%的比賽,他至少還要贏()場。

A.2B.3C.4D.5

3.求24個偶數(shù)的平均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的數(shù)是15.9,若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數(shù)應該是

A.15.91B.15.92C.15.93D.19.94

4.甲、乙兩人同時從A點背向出發(fā),沿3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行走,甲每分鐘走60米,

乙每分鐘走50米,兩人至少經(jīng)過()分鐘才能在A點相遇。

A.5B.30C.65D.155

5.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請假了,結果A做了6天,

B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為休息的代價,拿出540元給A、B、C三人作為報酬,

若按天數(shù)計算勞務費,則這540元中A應該分()元。

A.180B.360C.270D.320

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

6.一匹布可以做8件上衣或10條褲子?,F(xiàn)已做了1條褲子,剩下的要成套做可以做

()套。

7.有一個質數(shù),它既是兩個質數(shù)的和,又是兩個質數(shù)的差,這個質數(shù)是()。

8.A、B、C、D、E五人進行乒乓球比賽,每兩個人都要賽一場?,F(xiàn)在A、D賽了4

場,B、C各自賽了3場,E至少賽()場。

9.學生甲在一列隊伍的排尾以每小時6千米的速度趕到隊伍排頭后,又以同樣的速度

返回隊尾,一共用了3小時,若隊伍進行的速度為每小時4千米,則隊伍長為()

千米。

10.在1—100的所有整數(shù)中,不能被3整除的整數(shù)之和是()。

14

II.一瓶酒精,第一次倒出然后倒回瓶中40克;第二次倒出瓶中剩下部分的

第三次倒出270克,瓶中還剩80克。原來瓶中有()克。

12.對于任意自然數(shù)a、b,如果a*b=2a+6b,已知x*(3*5)=2008,那么x=()。

13.甲、乙兩個圓柱形容器,底面積比為6:4,甲容器中水深18厘米,乙容器中水深

12厘米,再往兩個容器中注入同樣多的水,使得兩個容器中水一樣深,這時水深

()厘米。

14.兩個數(shù)的和是182,小小在做這個題的時候把其中一個加數(shù)個位的。看漏了,結果

算出來為101,那么這兩個數(shù)中較小數(shù)為()。

15.一項工程,甲單獨做需要10天,乙單獨做需要15天,丙的工效比甲低但比乙高,

三人合作最少需要()天。(結果取整數(shù))

,八20182018201820182018

(1)----+-----+------+…T卜1

4x88x1212x162008x20122012x2016

/八12+2222+3232+4220*2+20182

1x22x33x42017x2018

/、1+2+?一+7+6+…+2+1

(3)--------------5-------

77777772

(1)

,6779人1)

71311(I1J

123;

,八127

—(結果不用計算)

1x21x2x3lx2x-?x8

評卷人得分

四、解答題

17.如圖,在長方形ABCD中,48=12厘米,8c=8厘米,平行四邊形BCEF的一邊

BF交CD于點G,若梯形CEFG的面積為64平方厘米,則DG的長為多少?

18.長方形ABCD的面積是70平方厘米,梯形AFGE的頂點F在BC上,D是腰EG

的中點,試求梯形AFGE的面積。

19.一條公交線路從起點到終點有8個站,一輛公交車從起點站出發(fā),前6站上車100

人,前7站下車80人,則從前6站上車而在終點站下車的乘客有多少人?

20.有甲、乙兩項工作,張師傅單獨完成甲工作要9天,單獨完成乙工作要12天,王

師傅單獨完成甲工作要3天,單獨完成乙工作要15天,如果每項工作都可以由兩人合

作,那么兩項工作都完成最少要多少天?

21.元旦節(jié),同學們乘車去極地海洋館,如果汽車行駛1小時后將車速提高五分之一,

就可以比預定時間提前20分鐘到達;如果該汽車先按原速行駛72千米,再將速度提高

三分之一,就可以比預定時間提前30分鐘趕到。那么從學校到極地海洋館有多少千米?

22.商店購進一批本子,每本1元,若按定價的80%出售,能獲得20%的利潤。現(xiàn)在本

子的成本降低,若按原定價的70%出售,仍能獲得50%的利潤。則現(xiàn)在這種本子的進價

每本幾元?

23.對任意一個三位數(shù)n,如果n滿足各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互不相同,且都不為零,那么稱

這個數(shù)為“相異數(shù)”,將一個“相異數(shù)”任意兩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對調后可以得到三個不同的

新三位數(shù),把這三個新三位數(shù)的和與111的商記為F(n)。例如n=123,對調百位與十

位上的數(shù)字得到213,對調百位與個位上的數(shù)字得到321,對調十位與個位上的數(shù)字得

到132,這三個新三位數(shù)的和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

(1)計算:F(243),F(617);

(2)若s,t都是“相異數(shù)",其中s=100x+32,t=150+y(1<9,l<y<9,x,y都是正

F(s)

整數(shù)),規(guī)定:k=-,當F(s)+F(t)=18時,求k的最大值。

尸⑺

答案:

1.D

【分析】

根據(jù)圓的周長公式為:C=2仃,即可求得赤道的半徑與假設這根“腰帶”長出20米后的半徑,

作差即可求得這根腰帶離地面的平均高度。

【詳解】

由題可知,赤道周長近似等于40000km

則赤道的半徑為:絆”

2萬

20米=0.02千米

如果這根“腰帶”長出0.02千米

40000+0.02

則其半徑為變?yōu)?

2萬

40000+0.0240000=0.00318(km)=3.2(m)

2萬2%

故D

C+002C

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圓的周長公式,注意求解的關鍵是:應用公式可得上:一三。

2乃2萬

2.D

【分析】

已經(jīng)進行的場次x已經(jīng)贏的對應百分率=已經(jīng)贏的場次,設他至少還要贏x場,根據(jù)(已經(jīng)

進行的場次+還要贏的場次),96%=已經(jīng)贏的場次+還要贏的場次,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

即可。

【詳解】

20x95%=19(場)

解:設他至少還要扁x場。

(x+20)X96%=19+X

0.96x+19.2=19+x

x-0.96x=19.2-19

0.04x-0.04=0.2-0.04

x=5

故D

整體數(shù)量x部分對應百分率=部分數(shù)量,用方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到等量關系。

3.B

【分析】

先求出這24偶數(shù)的平均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這24個偶數(shù)的和一定為偶數(shù),

再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的和=平均數(shù)x數(shù)據(jù)個數(shù)”求出滿足條件的這24個偶數(shù)的和,最后利用“平

均數(shù)=這組數(shù)據(jù)的和+數(shù)據(jù)個數(shù)”求出商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值,據(jù)此解答。

【詳解】

平均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的數(shù)是15.9,平均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最小值為15.85,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

最大值為15.94o

24個偶數(shù)和的最小值為:15.85x24=380.4

24個偶數(shù)和的最大值為:15.94x24=382.56

24個偶數(shù)的和一定為偶數(shù),則24個偶數(shù)的和為382。

382-24-15.92

故B

掌握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小數(shù)取近似數(shù)的方法是解答題目的關鍵。

4.B

【分析】

甲第一次回到A點要用300+60=5分鐘,以后每隔5分鐘回到A點一次;乙第一次回到A

點要用300+50=6分鐘,以后每隔6分鐘回到A點一次;由此利用最小公倍數(shù)的意義可以

得出,兩個人第一次同時回到A點就是5和6的最小公倍數(shù)。

【詳解】

300-60=5(分鐘)

300-50=6(分鐘)

5與6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30

所以甲、乙兩人再在A點相遇最少要用30分鐘;

故B

二人同時同地背向而行,所行駛的路程相等,那么再次在起點A相遇的時間,就是甲乙每

走一圈所用的時間的最小公倍數(shù)。

5.B

【分析】

先求出A、B、C、D四人總天數(shù)的平均天數(shù),則比平均數(shù)多的天數(shù)就是替D所做,再求出

A、B、C三人分別替D多做的天數(shù),最后將D的540元按比例分配,據(jù)此解答。

【詳解】

平均天數(shù):

(6+5+4+1)+4

=16+4

—4(天)

A多做的天數(shù):6—4=2(天)

B多做的天數(shù):5-4=1天)

C多做的天數(shù):4—4=0(天)

這540元中A應該分:

540x2

2+1

=540x-

3

=360(兀)

故B

先計算出總天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6.4

【分析】

把總布料看作單位“1”,用分數(shù)表示做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用的布料各占總布料的分率,剩

下的布料可以做的套數(shù)=剩下布料占總布料的分率+做一套衣服用去的布料占總布料的分率,

據(jù)此解答。

【詳解】

假設總布料為lo

(1------)+(—I)

10810

99

-10^40

=4(套)

所以,剩下的要成套做可以做4套。

本題主要考查分數(shù)除法的應用,求出做一套衣服需要的布料占總布料的分率是解答題目的關

鍵。

7.5

【分析】

所有的質數(shù)中2是唯一的偶質數(shù),除2以外所有的質數(shù)都是奇數(shù),那么這個質數(shù)一定是奇數(shù),

奇數(shù)與奇數(shù)的和(差)一定是偶數(shù),奇數(shù)與偶數(shù)的和(差)一定是奇數(shù),則這個質數(shù)的和或

差中一定有一個質數(shù)是2,據(jù)此解答。

【詳解】

分析可知,和或差中有一個質數(shù)為2,2+3=5,7-2=5,2、3、5、7都是質數(shù),符合題意,

所以這個質數(shù)是5。

掌握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運算性質是解答題目的關鍵。

8.2

【分析】

五人進行乒乓球比賽,每兩個人都要賽一場,即每人都要和另外四個人賽一場,共賽4場。

現(xiàn)在A、D都賽了4場,即A和D和除了自己以外的其它四人都賽了一場,B、C都賽了3

場,則B這三場可和A、C、D各賽一場,C可和A、B、D各賽一場,所以E至少賽了2

場,即和A、D各賽一場。

【詳解】

AB

根據(jù)分析得,E至少賽2場。

C--------D--------E

根據(jù)每人需要比賽的總場數(shù)及A、B、C、D已賽的場數(shù)進行推理分析,從而得出結論是完

成本題的關鍵。

9.5

【分析】

設這列隊伍的長為x千米,此過程分兩段,第一段是從隊尾到排頭的追及問題,此段所用的

時間是3小時,第二段是從排頭到隊尾的相遇問題,此段所用的時間是士小時,一共

用了3小時,根據(jù)等量關系:從隊尾到排頭的時間+從排頭到隊尾的時間=行走的時間,再

列方程解答。

【詳解】

解:設這列隊伍的長為x千米。

X,X

——十——=3

6-46+4

x=5

即隊伍長5千米。

本題解題關鍵是理解“從隊尾到排頭的追及問題,從排頭到隊尾的相遇問題”,根據(jù)題目中的

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解答。

10.3367

【分析】

用1—100的總和減去可以被三整除的數(shù)的總和即可。求兩個和可以用湊對的方式,如1+2

+3+……+100的和,可以用(1+100)、(2+99),看有幾組這樣的和,一組的和x組數(shù)即

可。

【詳解】

1+2+3+.......+100

=(1+100)x100+2

=101x50

=5050

3+6+9+12+……+99

=3x(1+2+3+........33)

=3x(1+33)x33+2

=3x34x33+2

=1683

5050-1683=3367

3的倍數(shù)的特征:一個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的和是3的倍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3的倍數(shù)。

11.885

【分析】

44

第二次到出剩下酒精的這時還剩下的(270+80)克,就是剩下酒精的(1--),求出

第二次倒出前剩下的再減去40,就是全部酒精的(1-1),據(jù)此解答。

【詳解】

4

(270+80)+(1--)

9

=350.

9

=630(克)

(630-40)+(1--)

3

2

=590--

3

=885(克)

本題的關鍵是先求出第二次倒出前剩下酒精的重量。

12.896

【分析】

定義新運算的一般解題步驟:

(1)關鍵問題:審題。正確理解定義的運算符號的意義。

(2)嚴格按照新定義的計算順序,將數(shù)值代入算式中,準確找出要計算的習題中數(shù)據(jù)與定

義中字母的對應關系,把它轉化為一般的四則運算。

據(jù)此將R*(3*5)=2008轉化成方程,求解即可。

【詳解】

x*(3*5)=2008

解:x*(2x3+6x5)=2008

x*(6+30)=2008

x*36=2008

2x+6x36=2008

2x+216-216=2008-216

2x+2=1792+2

x=896

新的運算有自己的特點,適用于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不一定適用于定義運算,要特別注意

運算順序。

13.30

【分析】

根據(jù)體積相等時,圓柱的底面積和高成反比,底面積比為6:4,那么注入同體積的水的深

度比是4:6,可設這時水深為x厘米,根據(jù)水的深度比,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詳解】

解:設這時水深為X厘米。

x-18_4

x-12-6

(x-18)x6=(x-12)x4

6x-108=4x-48

6x-4x=108-48

2x=60

x=30

本題主要考查圓柱的體積公式的靈活運用,列出方程解決問題是比較直觀的方法。

14.90

【分析】

以漏()的這個加數(shù)為突破口,原來的和一現(xiàn)在的和=漏0加數(shù)比原來少了多少,原來的這個

加數(shù)是漏0后的10倍,少了(10—1)倍,少了的數(shù)值?倍數(shù)差=漏。后的這個加數(shù),再在

個位添上0是原來的加數(shù),據(jù)此分析。

【詳解】

182-101=81

81+(10-1)

=81+9

=9

漏0的這個加數(shù)是90o

另一個加數(shù):182—90=92

這兩個數(shù)中較小數(shù)為90。

關鍵是掌握差倍問題的解題方法。

15.4

【分析】

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是上,要想使三人合作天數(shù)最少,丙的工作效率就要盡

可能的高,則丙的工作效率是將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1+工作效率和=工作天數(shù),據(jù)

此分析。

【詳解】

[+(--H----1--)

101511

,85

=1-----

330

M(天)

關鍵是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之間的關系,時間分之一可以看作效率。

507527

16.(1)

4032

(2)”嚼

1

(3)

11111II2

(4)11:

(5)1-

Ix2x...x8

【分析】

(1)算式各個加數(shù)的分子都是2018,分母的兩個因數(shù)都含有因數(shù)4,可根據(jù)乘法分配律,

7A1Q1

提出因數(shù)舞,再根據(jù)?/n=一=—P把式子轉化為

型史x(」一+」一+」一..+-!—+—!—),再進行計算即可;

161x22x33x4502x503503x504

(2)根據(jù)〃:(“J。=2+二工,把算式轉化為

/7(/?+1)nn+\

…1-11-11C

2+1----1-24------F2H------1---1-2+,再進行計算即可;

2233420172018

(3)可以先把分子寫成(7x7),再進行約分,進行計算即可;

(4)先把帶分數(shù)改寫成假分數(shù),丁彳改為分子除以分母的形式,再根據(jù)分數(shù)四則運算

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n—11

(5)把改寫為,再進行計算即可?

lx2x…x〃lx2x---x(n-l)lx2x…x〃

【詳解】

20182018201820182018

(1)+++…+--------1--------

4x88x1212x162008x20122012x2016

2018,11

--------X(------------F------------1-------------??4----------------------H------------------------)

161x22x33x4502x503503x504

10091_____1_J_____1_

822334502~503503~504

1009

x(l---)

8504

1009503

----x----

8504

507527

4032

⑵金+江+-迎72t2。喲

1x22x33x42017x2018

=2+1--+2+---+2+---+---+2+

2233420172018

=2x2017+1—

2018

=4035—

2018

2017

=4034-----

2018

1+2+…+7+6+…+2+1

(3)

77777772

7x7

77777772

1

=口+9喘

=10*

=11

/、127

(5)------1-----------F…+

1x21x2x3Ix2x---x8

2-13-18-1

-------1----------+…+

1x21x2x3Ix2x---x8

=(1-——)+(—--------1一)+???(------1--------------1-----)

1x21x21x2x3lx2x…x7lx2x…x8

Ix2x..?x8

17.4厘米

【分析】

根據(jù)題意,平行四邊形BCEF與長方形ABCD同底等高,所以平行四邊形BCEF的面積等

于長方形ABCD的面積,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可計算出平行四邊形BCEF的面積,

三角形BCG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BCEF的面積減去陰影部分的面積,再根據(jù)三角形的面

積公式計算出線段CG的長,可用CD的長減去CG的長就是DG的長,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

公式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詳解】

三角形BCG的面積為:

8x12-64

=96-64

=32(平方厘米)

CG的長為:32x2+8=8(厘米)

DG的長為:12—8=4(厘米)

答:組合圖形中DG的長為4厘米。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應用。

18.70平方厘米

【分析】

根據(jù)題意可連接DF,三角形ADF和長方形ABCD是同底等高的,因此可知三角形ADF的

面積是長方形ABCD面積的一半,因為點D是EG的中點,AE平行與FG,所以三角形ADF

也是梯形AFGE面積的一半,因為點D是線段EG的中點,所以三角形ADE和三角形DGF

的面積和就為梯形AFGE面積的一半,即梯形的面積等于長方形的面積,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

三角形ADF=70+2=35(平方厘米)

因為點D為EG的中點,所以三角形AED+三角形DFG=35(平方厘米)

梯形AFGE的面積:35+35=70(平方厘米)

答:梯形AFGE的面積是70平方厘米.

解答此題的主要依據(jù)是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

19.20

【分析】

前6站上車100人,包含前6站下車人數(shù)和第6站停車后仍然在車上人數(shù),前7站下車80

人包含6站下車人數(shù)和第6站沒下車的人但在第7站下車的人數(shù),由此列出等式,進一步解

答即可。

【詳解】

設第1站到第7站上車的乘客依次為ai,a2,as,a4,a5(a6,a7,第2站到第8站下車的乘

客依次為b2,b3,b4.bs-be.b?,bs;

則應有a,+32+33+34+35+35+37—b2+b3+b4+b5+b6+b7+b8

已知31+32+33+34+35+35+37—100,b2+b3+b4+b5+b6+b7+b8—80;

所以100+a7=80+b8,即b8—a7=100—80=20(人)

答:從前6站上車而在終點站下車的乘客有20人。

此題主要抓住問題的落腳點:前6站上車100人,前7站下車80人,前6站的20人沒有在

7站下,由此結合容斥原理問題得解。

20.8天

【分析】

根據(jù)題意知道,知道王師傅完成甲工作的時間少,張師傅完成乙工作的時間少,所以分配任

務時,讓王師傅做甲工作,張師傅做乙工作,然后兩人再合作干乙工作。

【詳解】

分配任務,王師傅完成甲工作的時間少,先做3天甲工作,就完成了;張師傅完成乙工作的

時間少,先做3天乙工作,剩下的工作量是:

1...-><3

12

1

=1--

4

-4

還需要的天數(shù)3:臺哈1+點1)

_33

——―---

420

320

——x—

43

=5(天)

共有的天數(shù):3+5=8(天)

答:最少需要8天。

此題考查的是工程問題,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jù)兩人的工作效率,如何進行分配工作,才

能用最少的時間完成兩項工作。

21.216千米

【分析】

先求出行駛1個小時后的預定時間,所用的時間就是預定時間的1+(1+!)=:,則預定

56

時間是20+(1-1)=120(分鐘),所以全程的預定時間就是1小時+120分鐘=180(分

6

鐘);再求出所用時間,所用時間就是預定時間的1+(1+:1)=34,即提前180x(1-34)

344

=45(分鐘),最后求出72千米所對應的分率即1—三30,解答即可。

45

【詳解】

1+(1+-)

5

6

=1+一

5

=5

-6

20+(11--)

6

=20」

6

=120(分鐘)

1小時=60分鐘,60+120=180(分鐘)

1-(1+7)

3

4

=1-

3

=3

-4

3

180x(1--)

4

=180x-

4

=45(分鐘)

72+(1-里)

45

2

=72+(1--)

=72彳

=216(千米)

答:從學校到極地海洋館有216千米。

此題的解題關鍵一定要想辦法求出72千米所對應的分率,然后用除法求出答案。

22.0.7元

【分析】

本題考查利潤問題。由“每本1元,按定價的80%出售,能獲得20%的利潤”可知,原定價是

(1+1x20%)+80%=1.5(元),由于成本降低,設本子的現(xiàn)進價是x元,根據(jù)利潤=售價

一進價,列出方程1.5x70%—x=xx50%,解這個方程即可求出現(xiàn)在這種本子的進價。

【詳解】

原定價:(1+1x20%)+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