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數(shù)星星的孩子》說課臨海小學黃清珍1、教學分析:《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北師大版語文第一冊第十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漢朝的張衡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認真鉆研的精神,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的故事。全文共有6段。前五段具體寫出張衡小時候如何愛好天文、細心觀察天象,琢磨星星的運行規(guī)律。第六段主要講張衡長大經(jīng)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課文緊扣題目用五段寫張衡小時候的故事,重點突出,同時也告訴人們,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除了長大以后刻苦鉆研以外,跟從小愛好天文是分不開的。2、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認讀“顆、跟”等14個生字,學習三個多音字教、重、為。(2)認識張衡成為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跟他小時候認真觀察天上的星星,喜歡鉆研分不開。(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1、3、5自然段,張衡是怎樣數(shù)星星、看星星的。
4、教學難點(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有關數(shù)星星的方法的文字。(2)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14個生字。
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詞句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二、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動、好問、好奇等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活動所吸引,學生已能說完整的話,能配合老師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不利的是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懂得較少。朗讀也有可能出現(xiàn)唱讀的現(xiàn)象。
三、說教法
五、說教學程序(一)從最后一段著手,先展示結(jié)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先讀課題,提出問題: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名叫什么?是什么時候的人?長大以后成為怎樣的人?課文哪段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張衡著名的天文學家)2、學生齊讀最后一節(jié)后,問:“刻苦鉆研”是什么意思?“著名”是什么意思?他長大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這跟小時候數(shù)星星有什么聯(lián)系?接著學習課文第1至5自然段。(二)抓住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1、首先指名讀第1自然段,教師(課件出示星空圖)提問:晚上,張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樣的呢?找出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在教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么?然后從喻體著手,讓學生理解“珍珠”是怎樣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樣?“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文中“碧玉盤”指什么?然后通過教師生動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抓住比喻句的喻體去理解本體,使學生具體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1)師:閃閃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這美好的夜晚,一個孩子是怎樣數(shù)星星的呢?(2)讓學生找出小張衡數(shù)星星的動作詞,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坐、仰、數(shù))等幾個動詞后,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且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做做、自己數(shù)數(shù)。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即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3)從朗讀入手。我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仿讀課文,體會感情;讀讀課文,激發(fā)興趣”的程序進行,使這個環(huán)節(jié)互相聯(lián)系,互相依存。引發(fā)學生思考張衡數(shù)星星的艱難。引導學生從“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幾百顆”這個句子來體會張衡數(shù)星星的困難。聯(lián)系課文的第1句,讓學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閃一閃,分布不均勻”是張衡數(shù)星星的困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tài)度產(chǎn)生敬佩之情。2、在教學2、3、4、5自然段時,運用讀讀、議議、說說的方法讓學生來讀懂“張衡、爺爺對星星是否數(shù)清有什么看法?他們說的話各有什么依據(jù)?”(1)學生在理解這部分內(nèi)容時,再進行擴展訓練。
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張衡的看法。如:張衡說星星能數(shù)得清的理由是什么?讓學生找出句子用上“因為……所以……”把兩句話連起來說。(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說的能力,而且讓學生了解到張衡平時認真觀察的精神。
(2)為了讓學生理解爺爺?shù)脑?,運用課件來解決“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zhuǎn)”的這個難點,我是這樣做的:先提出問題:北斗星是怎樣的?它是怎樣繞著北極星轉(zhuǎn)的?指名學生上來連接北斗星圖。指圖:離它們不遠的那顆星叫北極星。(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轉(zhuǎn)。還有,在幫助學生理解“一組一組”是怎樣分的,利用幻燈舉幾組根據(jù)它們的樣子起名星座的名字。這樣,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重難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懂得一些自然科學常識。(3)為了讓學生更了解張衡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聽了爺爺?shù)脑?,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結(jié)果怎么樣……。
讓學生讀第五自然段,找出有關詞語。引導學生了解張衡是個不怕苦、不怕累,對不明白的問題不弄明白是決不罷休的。(三)總結(jié)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顧全文,看板書說說張衡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今天,我們學了這篇課文知道張衡是怎樣的孩子,我們大要向他學習。《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較濃的文章。我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過程中,注意了思想內(nèi)容與語言文字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所收獲?!稊?shù)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臨海小學黃清珍1、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認讀“顆、跟”等14個生字,學習三個多音字教、重、為。
(2)認識張衡成為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跟他小時候認真觀察天上的星星,喜歡鉆研分不開。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1、3、5自然段,張衡是怎樣數(shù)星星、看星星的。
3、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有關數(shù)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14個生字。4、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教學設計一、談話并結(jié)合學生的觀察體驗導入新課,質(zhì)疑1、談話導入。解題并板書課題:數(shù)星星的孩子2、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戳诉@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呢?板書并歸納重點問題:這個孩子是誰?(2)他是怎樣數(shù)星星的?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1、聽課文錄音。2、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用學過的方法自學生字。三、檢查生字自學情況,滲透識字方法1、認讀生字詞語。2、學習多音字。3、抽讀生字卡片。四、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1、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名叫什么?是什么時候的人?長大以后成為怎樣的人?課文哪段回答這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張衡著名的天文學家)老師簡介張衡2、學生齊讀最后一節(jié)后,問:“刻苦鉆研”是什么意思?“著名”是什么意思?他長大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這跟小時候數(shù)星星有什么聯(lián)系?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1至5自然段。3、指名讀第1自然段。(1)教師(課件出示星空圖)提問:晚上,張衡看到的天空是怎樣的呢?找出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出示句子“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2)這個句子你讀后知道了什么?然后從喻體著手,讓學生理解“珍珠”是怎樣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樣?“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文中“碧玉盤”指什么?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天空景色的美。
(3)師:閃閃的小星星真是吸引人,在這美好的夜晚,一個孩子是怎樣數(shù)星星的呢?
(4)讓學生找出小張衡數(shù)星星的動作詞,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坐、仰、數(shù))4、課文中那些句子寫出星星多,很難數(shù)?5、再次讀張衡數(shù)星星的句子,體會張衡的耐心、信心。6、光靠耐心、信心就能把星星數(shù)清嗎?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幫他?(分成一組一組的)出示星座讓學生看,了解星座的名稱。7、是誰把星星分成一組一組的?(祖先)8、看課文找句子?!耙股盍?,孩子還不肯入睡,仍然注視著夜空。”(1)請一個學生學生學著張衡的樣子看一看夜空。(2)評一評.(3)用“注視”說一句話。9、看著看著張衡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課件:“北斗星圍繞著北極星在移動”。先提出問題:北斗星是怎樣的?它是怎樣繞著北極星在移動呢?指名學生上來連接北斗星圖。指圖:離它們不遠的那顆星叫北極星。(課件演示)北斗星繞著北極星轉(zhuǎn)。五、總結(jié)全文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顧全文,看板書說說張衡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對照板書,指名學生回答)
3、今天,我們學了這篇課文知道張衡是怎樣的孩子,我們大家要向他學習。板書設計:數(shù)星星的孩子(張衡)(無數(shù)、一閃一閃)(一直、應當)容易數(shù)重,要分成一組一組有決心、有信心、刻苦《數(shù)星星的孩子》教后反思臨海小學黃清珍《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比較經(jīng)典的課文,考慮到學生的學情,我把第一教時的教學內(nèi)容定為初讀課文檢查,學習課文內(nèi)容。在教學中我力求融字詞、句段與體驗情境、化話為畫、想像還原于一體,讓字詞教學變成一張縱橫交織的立體網(wǎng)。
一、扣詞,訓練表達
最后一個段的生字比較集中,出現(xiàn)了“張衡”“漢朝”“天文學家”等幾個比較陌生的詞語,如何讓這幾個詞語成為孩子腦中深刻的記憶,我是這樣教學的:先讓他們自由讀,“你能從中知道些什么?”激起孩子的求知欲,讀完之后他們會說“張衡是漢朝人”“他是著名的天文學家”等。然后通過老師的簡單介紹了解漢朝年代的久遠,從字面猜想“天文學家”的含義,讓學生對這些詞語的印象有了一個清晰之后,我就出示張衡的畫像,請學生用多種方式把這幾個詞語連起來介紹張衡,從而使抽象的詞語變成自己能熟練操作的語言,同時促進了孩子的對信息的組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讓他們明白原來同一種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多好!
二、以“讀”為主線,落實了“讀-品-悟”的語言實踐過程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它在語文課堂里占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更是體現(xiàn)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三、了解張衡的卓越成就,激勵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決心這是最后的升華部分,在成功的觀看了“北斗七星”是如何繞“北極星”轉(zhuǎn)動的科學知識后,再進一步了解張衡的成就,孩子們對張衡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紛紛說出了,也要像張衡一樣愛好科學知識,學習科學知識。
四、在教學互動中,我將“讀”的練習貫穿于整個過程通過讀課文、說感受、議體會、再讀課文四個環(huán)節(jié),扎扎實實與每個段落,在這樣邊讀邊思,邊思邊悟的學習流程中,孩子們親近了人物,喜歡上了張衡,喜歡上了博學的爺爺,也使主人公張衡那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好品質(zhì)植根于孩子的心中。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以上幾個點的落實應該還是有成效的。在回顧自己的教學后,覺得有幾點值得我去思考:
1、我創(chuàng)設了很多的情境想讓孩子去感受夜晚星空的美麗,以及作者描述時的語言是多么形象,但在朗讀時,學生的感覺沒有充分地滲透和表現(xiàn),我卻未及時進行點撥或范讀,回過頭想想總覺得這句話的美感、亮度表現(xiàn)得還不夠。當時在學生朗讀時,我是察覺到了,也想到過范讀,可又怕耽擱后面的教學便掠過了。這說明我的教學機智還不夠,主要是有種被教案所束縛的感覺。
2、在教學中,隨著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展開,每個教學點的畫面恰到好處地出示(這是我的自我感覺),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視覺沖擊,但這樣的畫面多了,到后來體會課文內(nèi)容時,學生好像有點疲憊了。我在想,閱讀教學時外在的刺激過多可能會削弱對文本的感受,學生也會產(chǎn)生審美疲勞。
3、但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中,還是有意料不及的狀況發(fā)生,比如,缺少有張有弛的課堂張力,不能靈活的應變突發(fā)事件等,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多揣摩,多多鍛煉。《數(shù)星星的孩子》說課稿臨海小學黃清珍《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人文素養(yǎng)熏陶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通過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節(jié)寫張衡怎樣數(shù)星星,通過對張衡數(shù)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shù)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tài)度。第二節(jié)寫爺爺問張衡那么多星星,你能數(shù)得清么。第三節(jié)通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jié)通過爺爺?shù)脑拋砀嬖V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zhuǎn)。這跟第五節(jié)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系,第六節(jié)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通過言行來表現(xiàn)張衡刻苦鉆研、認真思考的品質(zhì)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許多人習慣地認為這句話寫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張衡極大的興趣,這當然不錯。但我認為僅僅這樣理解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體會作者的意圖,還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寫這句話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通過“無數(shù)、滿天、撒”等詞從另一個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閃一閃,星星分布的不規(guī)則。這給張衡數(shù)星星帶來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這為表現(xiàn)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憑著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難點是比喻句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思路時,我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后一段著手,先展示結(jié)果,再推導原因,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課堂教學有起有伏。再說,這幾年,我聽了不少課,發(fā)現(xiàn)當前課堂教學存在著比較嚴重、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那就是第一課時松、第二課時重、第三課時空的弊病,針對這種情況,根據(jù)大綱的要求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1)學會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2)讀懂兩節(jié)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的,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一、以識字為基礎,采用三步識字法,設計第一課時的識字教學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依據(jù)《課標》制定的識字教學原則,在這節(jié)課中,我從識字著手,隨識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課文,把識字教學與理解內(nèi)容、領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第一步,讀準字音與讀通課文相結(jié)合。讓學生借助拼音據(jù)詞讀音,然后在檢查預習時,根據(jù)這篇課文生字在讀音上的特點,分成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幾組,這樣,為突破字音的難點,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起到積極作用,然后,通過指名認讀、男女分讀、開火車讀、分組讀、自由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及鞏固。第二步,在學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語言環(huán)境進行字義教學。利用近義詞來理解新詞,利用插圖幫助理解,通過造句學會運用,從模仿表演中識字,讓學生通過做一做體會字義:再是利用字形來理解字義,如“研”字的教學。第三步是在總結(jié)課文以后,設立一個突破字形的環(huán)節(jié)解決字形上的問題,以強化對字形的記憶。二下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定的識記字形的能力,我就利用學生學過的偏旁部首、熟字、猜字謎、做游戲、分辨書寫的正誤等來分析生字的字形。這樣,使音、義、形有機結(jié)合,形成整體,達到會讀、會講、會寫、會用、事半功倍的目的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設計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fā)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yǎng),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
如教學張衡怎樣數(shù)星星這幾個動詞時,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坐、*、仰、指、數(shù)”等幾個動詞后,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自己做做、自己數(shù)數(shù)。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通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我始終認為,教書不是教知識的本身,而是教獲得知識的方法,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的指導,重視學生思維過程的引導。所以,我在句子的教學時進行了扎扎實實的訓練。如教學“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知道了什么,然后從喻體著手,讓學生理解“珍珠”是怎樣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樣“碧玉盤”是怎樣的,在文中“碧玉盤”指什么然后通過教師生動的描述,讓學生體會夜空的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通過抓住比喻句的喻體去理解本體,使學生具體地感受到天空景色的美。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避免打破整體美,突出星空的美,在教這個比喻句時,我沒有安排“撒”字的教學,為什么這里暫且不提。再如在教“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幾百顆”這個句子時,我從朗讀著手,引發(fā)學生思考張衡數(shù)星星的艱難。怎樣使學生有這種感受我聯(lián)系課文第一句,讓學生明白星星的多,星星的一閃一閃給張衡數(shù)星星帶來困難。更主要的是,在這里我精心設計“撒”字的教學。通過“撒”字形象、直觀的演示,使學生知道星星分布的不均勻,又給張衡數(shù)星星帶來了更大的困難,然后通過學生親身感受,從感性上體會到數(shù)星星的難,從而對張衡刻苦、認真的態(tài)度產(chǎn)生敬佩之情。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好句子,進一步體會句子蘊含的情感。在讀的訓練中,我則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仿讀課文,體會感情;讀讀課文、激發(fā)興趣”的程序進行,使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互相聯(lián)系、互相依存,由此構(gòu)成了講讀課文第一課時的宏觀整體。這節(jié)課,我還通過范讀、齊讀、朗讀、分段讀、小聲自由讀、聽錄音讀、指名讀、分組讀、重點句段反復讀、男女同學對比讀等十多種讀的形式,使學生參與讀書的機會在十五次以上,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三、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tǒng)設計,寓教于樂,樂中求學這節(jié)課,幻燈成了我的好幫手,利用幻燈,檢查自學;利用幻燈,品讀句子;利用幻燈,再現(xiàn)生活;利用幻燈,復述課文;利用幻燈;學會概括;在第二課時的安排中,我還想用幻燈來解決“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zhuǎn)”的這個難點。這樣,通過媒體化抽象為形象,既突破了,重難點,又使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同時,我還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fā)感情,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電化教學的經(jīng)濟、必要、準確。
四、文以載道、文道結(jié)合,體現(xiàn)低年級語思合科的特點,發(fā)揮其德育功能
《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一篇思想教育較濃的文章。新大綱指出,要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中,注意思想內(nèi)容與語言文字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正確地進行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學時,我隨時隨處都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去體會張衡的刻苦、認真、仔細,同時,在游戲過程中,針對學生實際,滲透了思想教育,這樣,文以載“道”,文道結(jié)合,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更何況,在第二課時、第三課時,我還要作進—步的滲透。
通過教學實踐,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目標明確、難易適度、內(nèi)容具體、方法得當、思路清晰、組織嚴格、過程完整、密度合理、手段多樣、負擔合理、效果顯著。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本課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并且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受到訓練,有所收獲。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有限的時間與課文內(nèi)容豐富之間的矛盾,上好課必須要吃透教材、吃透學生,但由于時間短,學生情況不熟悉,或許我還沒有充分地發(fā)揮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海無涯,教無定法,教學是件費腦子的事,上課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正是這些遺憾,促使我在教壇這塊肥沃的土地上不斷地耕耘、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進。六、說板書設計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張衡從小愛好天文,喜歡研究,長大以后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和用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本課10個生字。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第一節(jié)
一、直出課題,提示“數(shù)”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2.指三人讀課文,分別讀1~3段、4~5段和第6段。說說這課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這課講了張衡數(shù)星星的事。)
三、抓住重點詞語,結(jié)合插圖理解課文
1.直插第六小段,知道這段主要內(nèi)容。
問學生哪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然后指名讀第六段,再說說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什么了,最后老師領讀第六段。
2.學習一、二、三段。
(1)學習第一小段,體會夜空的美麗。
①出投影,內(nèi)容是課文第一幅插圖,即夜空的美景。指名用書里的話說出夜空的美麗。用投影出示這句話,指名讀。比較句子:“天空中有無數(shù)顆星星”和“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狈蹲x再指名讀。②看書里的第二幅圖,用書里的句子說說誰在干什么。
③指名有語氣讀第一段。
(2)學習二、三小段,知道張衡和奶奶對數(shù)星星有什么不同看法。
①指名讀二、三小段,找出奶奶和張衡說的話。
②指名讀奶奶的話,說說為什么奶奶叫張衡“傻孩子”,“又”說明什么。(“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張衡不止一次這樣做。)
③指名讀張衡的話,說說他說了幾句話。再指三人每人讀一句并說出句意。(第一句: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第二句:星星不是亂動。第三句:兩顆星之間總隔那么遠。)幫助學生理解:張衡不僅數(shù)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運行規(guī)律。
④指名分角色讀奶奶和張衡的話,說說奶奶和張衡對數(sh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奶奶認為那么多星星亂動,根本數(shù)不清,張衡認為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可以數(shù)得清。)
3.學習四、五小段,知道爺爺?shù)挠^點,以及張衡聽了爺爺?shù)脑捠窃趺聪氲模趺醋龅摹?/p>
(1)默讀第四小段,看看爺爺說了幾次話。
(2)指名讀爺爺?shù)牡谝淮卧?,說說爺爺同意誰的觀點,他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
(3)指名讀爺爺?shù)牡诙卧挕3霰睒O星和北斗星的投影。根據(jù)爺爺?shù)脑捳页霰倍沸呛捅睒O星。投影句子: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和“那七顆星叫北斗星”比較,使學生知道這句話把北斗星比成了一把勺子。再讓學生說說它們的運行規(guī)律。
(4)說說聽了爺爺?shù)脑?,張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書里的話回答。再說說張衡觀察的結(jié)果是什么,“果然”說明什么。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極星運轉(zhuǎn)的情況。
四、總結(jié)全文
指名分角色讀全文,說說為什么張衡長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一、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二、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三、指導生字的字形,練習書寫
1.學習難字。
看書上的范字,找出難記、難寫的字,說說怎樣記住這個字。師板書并告訴學生書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照樣子抄字頭。
數(shù):左上是“米”,左下是“女”,右邊是“攵”。在寫法上注意“米”最后一筆是點,女字旁的橫要寫成提。在讀音上注意它是一個多音字,在“無數(shù)”中讀sh),在“數(shù)星星”中讀sh(。
晚:右邊是七畫,筆順是:。注意豎彎鉤上不要多加一點。
睡:右半部是八畫,筆順是:。
提醒學生“垂”的中間一橫要寫得長一些,最后一橫略短些。---------------------------
2.學習其它的字。
讓學生說說怎樣記住其它的字。師板書。都說完后,再抄字頭。
珍:右下是三撇。組詞:珍珠、珍貴。
用熟字或?qū)W過的部首分析、記憶字形
空:穴寶蓋下寫“工”。組詞:空氣、天空。
閃:門字框里寫“人”。注意“人”的最后一筆是點。組詞:閃開、打閃。
組:把“祖”的示字旁換成“纟”就是“組”。組詞:分組、組詞
勺:“的”去掉左邊的“白”就是“勺”。組詞:勺子
楚:“林”下寫“疋”。“疋”的筆順是。注意“林”最后一筆是點。組詞:清楚
四、復習、鞏固
用做“猜字游戲”的方法復習所學生字、新詞。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一、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看拼音寫詞
1.先讓學生讀題目,弄清要求。
2.讀讀拼音,把詞寫下來。
3.檢查:或自查或互查。
二、練習朗讀課文
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提高讀書能力。
以組為單位,展開各組間的比賽。
比賽方法:在組長的組織下,各組先進行組內(nèi)選拔賽,每組選出三名代表,然后由代表參加班內(nèi)比賽。
評分標準:每人滿分三十分,“正確”、“流利”、“有感情”各三十分。最后根據(jù)總分評出優(yōu)秀組和優(yōu)秀個人。
板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并了解它們在本課中的意思。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回答課后練習1的三個問題。
3.能按要求完成課后練習2,能說出課后練習3每組中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
(二)學習1、2、3自然段。
1.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夜空的美麗。
(1)出示投影。(課文第一幅插圖,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夜空的美麗。然后再讀書里寫夜空的話。
(3)出投影,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這兩句話的意思基本一樣,但第二句更具體、生動,因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麗。)
(4)范讀這句,自己練讀,齊讀。
2.出示投影。(課文第二幅圖。)
(1)找書上有關的句子,說說誰在干什么?
(2)指名有語氣地讀第1自然段。
3.學習2、3自然段。
(1)指名讀奶奶的話,說說為什么奶奶叫張衡“傻孩子”,“又”說明了什么?
(“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了張衡是經(jīng)常數(shù)星星的,他從?
一()小草()合北()星
一()珠子()傳煙()
一()紅豆()先()動
(填空之前,老師先帶領學生查字典,說說每組字的字意,區(qū)別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進行句子訓練的設計。
1.照樣子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飛進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飛進了蜂房。
(1)張衡坐在院子里。
張衡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
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課文原句填空。
(1)滿天的星星像()撒在()里。
(2)那七顆星,連起來像()叫()。
(3)北斗星總是繞著()轉(zhuǎn)。
(四)聽寫字詞。
(五)作業(yè)。
1.訂正錯字,各改三遍。
2.把課上沒做完的練習題做完?!鬧20XX年3月9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并了解它們在本課中的意思。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回答課后練習1的三個問題。
3.能按要求完成課后練習2,能說出課后練習3每組中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
2.讀了這段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張衡是漢朝人,后來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3.齊讀第6自然段。
(二)學習1、2、3自然段。
1.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夜空的美麗。
(1)出示投影。(課文第一幅插圖,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夜空的美麗。然后再讀書里寫夜空的話。
(3)出投影,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這兩句話的意思基本一樣,但第二句更具體、生動,因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麗。)
(4)范讀這句,自己練讀,齊讀。
2.出示投影。(課文第二幅圖。)
(1)找書上有關的句子,說說誰在干什么?
(2)指名有語氣地讀第1自然段。
3.學習2、3自然段。
(1)指名讀奶奶的話,說說為什么奶奶叫張衡“傻孩子”,“又”說明了什么?
(“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了張衡是經(jīng)常數(shù)星星的,他從?
3.用多音字組詞語。
4.選字填空。
棵顆組祖斗抖
一(
)星星
?。?/p>
)
發(fā)(
)
一(
)樹苗
(
)國
一(
)米
一(
)小草
(
)合
北(
)星
一(
)珠子
(
)傳
煙(
)
一(
)紅豆
(
)先
(
)動
(填空之前,老師先帶領學生查字典,說說每組字的字意,區(qū)別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進行句子訓練的設計。
1.照樣子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飛進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飛進了蜂房。
(1)張衡坐在院子里。
張衡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
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課文原句填空。
(1)滿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顆星,連起來像(
)叫(
)。
(3)北斗星總是繞著(
)轉(zhuǎn)。
(四)聽寫字詞。
(五)作業(yè)。
1.訂正錯字,各改三遍。
2.把課上沒做完的練習題做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并了解它們在本課中的意思。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回答課后練習1的三個問題。
3.能按要求完成課后練習2,能說出課后練習3每組中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張衡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長大以后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培養(yǎng)自己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
2.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12個生字,掌握它們的音形義。
(二)能正確認讀本課生詞并理解詞意。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四)指導書寫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會本課12個生字。
三、教學過程
(一)寫出課題。提示“數(shù)”(sh()的讀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并標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讀課文,分別讀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說說這課主要講了誰的什么事。
(這課講了張衡數(shù)星星的事。)
3.老師簡介張衡生平事跡。
張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國漢朝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學方面表現(xiàn)了非凡的才能,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動的觀測天體的渾天儀和觀測氣象的候風儀。他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向的地動儀。他還是東漢六大畫家之一。
由于張衡在天文、地理、歷法、地震、器械等許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學者和科學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墳墓,科學院院長為墓碑題詞: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屬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敬仰。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張衡小時候的一件事。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了解音形義。
2.檢查自學效果。
(1)字音:
數(shù):它是一個多音字,在“無數(shù)”中讀sh),在“數(shù)星星”中讀sh(。
斗:它是一個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讀d%u,在“斗爭”中讀d^u。
(2)字形:
最后一橫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個“林”,注意兩個捺都改成點,下邊的筆順是:
(3)詞意:
一閃一閃:本課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間:表示在兩個事物或時間的中間。
距離:在空間或時間上的相隔。在本課是指兩顆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顆明亮的星星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狀。
無數(shù):難計算出數(shù),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讓人辨認、了解。在本課中是“明白”的意思。
3.讀生字,口頭給生字組詞。然后再讀字詞,記憶字音、字形、詞意。
4.指導書寫,讓學生寫字頭。
(四)作業(yè)
。
1.寫生字各一行。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正確回答課后練習1中的三個問題。
(二)了解張衡從小愛好天文,喜歡研究,長大以后才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三)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課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內(nèi)容,了解張衡在小時候是怎樣愛好天文,喜歡研究的。
(二)啟發(fā)學生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三、教學過程
(一)先學第6自然段,知道這段主要內(nèi)容。
1.課文的哪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誰?(第6自然段直接告訴我們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叫張衡。)
2.讀了這段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張衡是漢朝人,后來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3.齊讀第6自然段。
(二)學習1、2、3自然段。
1.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夜空的美麗。
(1)出示投影。(課文第一幅插圖,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夜空的美麗。然后再讀書里寫夜空的話。
(3)出投影,比較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這兩句話的意思基本一樣,但第二句更具體、生動,因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麗。)
(4)范讀這句,自己練讀,齊讀。
2.出示投影。(課文第二幅圖。)
(1)找書上有關的句子,說說誰在干什么?
(2)指名有語氣地讀第1自然段。
3.學習2、3自然段。
(1)指名讀奶奶的話,說說為什么奶奶叫張衡“傻孩子”,“又”說明了什么?
(“傻孩子”說明奶奶對張衡很疼愛,“又”說明了張衡是經(jīng)常數(shù)星星的,他從小就對天體現(xiàn)象有濃厚的興趣,所以他不止一次這樣做。)
(2)指名讀張衡的話,說說他說了幾句話。再指三人每人讀一句并說出句意。(共說了三句話。第一句說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第二句說星星不是亂動。第三句說兩顆星之間總隔那么遠。)
問:從張衡說的這三句話中,你看出什么?(張衡不僅數(shù)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運行規(guī)律。)
(3)指名分角色讀奶奶和張衡的話,說說奶奶和張衡對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認為那么多星星亂動,根本數(shù)不清。張衡認為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所以可以數(shù)得清。)
(三)學習4、5自然段。
1.默讀第4自然段,看看爺爺說了幾次話。
2.指名讀爺爺?shù)牡谝淮卧?,說說爺爺同意誰的觀點,他告訴了張衡什么知識?(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
3.指名讀爺爺?shù)牡诙卧?,出示北極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讓學生根據(jù)爺爺?shù)脑捳页霰倍沸呛捅睒O星。
4.出示投影,說說這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話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動、具體了。)
5.齊讀第4自然段,再說說北斗星和北極星的運行規(guī)律。
6.張衡聽了爺爺?shù)脑捄笫窃趺聪氲摹⒃趺醋龅?,從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讀讀。
7.張衡觀察的結(jié)果是什么?“果然”說明了什么?
8.如有條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極星運轉(zhuǎn)的情況。
(四)總結(jié)全文。
1.指名分角色讀全文,說說為什么張衡長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2.總結(jié):
張衡長大以后之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刻苦鉆研精神。我們要學習張衡這種精神,提高自己觀察、研究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長大才能成為有所作為的人。
(五)作業(yè)
。
1.寫字詞各三遍。
2.抄寫課后作業(yè)
(3)的句子。
3.讀課文兩遍。
【板書設計
】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鞏固并聽寫本課生字詞。
(二)完成課后練習(2)。
(三)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本課所學生字新詞,能看拼音填詞語,完成課后練習2。
三、教學過程
(一)分角色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按小組讀,全班讀)
再說說張衡為什么能成為天文學家。
(二)鞏固字詞的訓練。
1.看拼音寫詞語。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邊做,其他同學做在書上。)
做完檢查對一對這些詞,再齊讀兩遍。
2.給下面的宇換部首,組成新字,再組詞語。
錘(
)________
祖(
)________
棵(
)________
炬(
)________
3.用多音字組詞語。
4.選字填空。
棵顆組祖斗抖
一(
)星星
?。?/p>
)
發(fā)(
)
一(
)樹苗
(
)國
一(
)米
一(
)小草
(
)合
北(
)星
一(
)珠子
(
)傳
煙(
)
一(
)紅豆
(
)先
(
)動
(填空之前,老師先帶領學生查字典,說說每組字的字意,區(qū)別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進行句子訓練的設計。
1.照樣子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飛進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飛進了蜂房。
(1)張衡坐在院子里。
張衡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
天上的星星數(shù)也數(shù)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課文原句填空。
(1)滿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顆星,連起來像(
)叫(
)。
(3)北斗星總是繞著(
)轉(zhuǎn)。
(四)聽寫字詞。
(五)作業(yè)
。
1.訂正錯字,各改三遍。
2.把課上沒做完的練習題做完。“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指童年時代的張衡。他長大以后,成了東漢時期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他曾兩次擔任太史令,主管天文歷法。他創(chuàng)造發(fā)了世界上最時用水滴漏使儀器自行轉(zhuǎn)動,以觀測天象的天文儀____渾天儀。他還發(fā)明了測定震用的“候風地動儀”。他著有天文著作《靈憲》,對數(shù)學、地理也很有研究。在文學造詣,著《二京賦》、《歸田賦》、《同聲歌》、《四愁詩》等。1956年郭沫若同志為張衡墓題詞,稱張衡是“全面發(fā)展的人物,在世界史中亦罕見”。張衡生于公元78年,卒于公元139年?!?/p>
3.奶奶說的話里哪個詞說明張衡是經(jīng)常數(shù)星星的?
“又”說明他經(jīng)常數(shù)。今天又數(shù)了,一數(shù)就數(shù)了幾百顆。張衡數(shù)星星真刻苦??!
4.奶奶對數(shù)星星有什么看法?把奶奶說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
1.張衡是怎么說的?默讀張衡說的話。張衡同意奶奶說的話嗎?你怎么知道?(“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
2.他為什么說能數(shù)得清?“總是”是什么意思?(指名兩個小朋友讀二、三句話。突出:是……不是……總是)
3.張衡怎么會知道這些的呢?(仔細觀察)
4.齊讀第三段。指導讀出肯定的語氣。
5.分角色朗讀第二、三段。
小結(jié):奶奶認為星星數(shù)不清,張衡卻說數(shù)得清。因為張衡他經(jīng)常數(shù)星星,而且仔細觀察,知道了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那么遠。
四、講讀課文第四段
1.爺爺走過來怎么說?把爺爺說的話全部找出來。(自由讀爺爺說的話)
齊讀詞卡:“爺爺”。
2.爺爺說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
指名讀爺爺講的話。一人讀一句。(指名輪讀)
指名五個學生講這五句話。一人說一句,用講話的語氣說說。(指名講述)
3.爺爺贊成誰的意見?為什么?爺爺說的話跟張衡說的哪些話意思是一樣的?
齊讀詞卡:“之間”?!爸g”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說明星星的運動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
4.爺爺還告訴張衡哪些新知識?
讀詞卡:“一組”、“名字”
5.出示圖片,讓學生區(qū)分哪是北斗星?哪是北極星?并讓學生用筆把北斗星連起來,說說北斗星是什么樣子?
比較下面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那七顆星叫北斗星。
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讀詞卡:“勺子”、“北斗星”)
分析第二句話。(具體地說出了北斗星分布呈勺形)
6.北斗星和北極星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在圖上比劃一下北斗星是怎樣繞著北極星轉(zhuǎn)。
師簡單介紹:北斗星以逆時針的方向繞著北極星轉(zhuǎn)。在地球上看北極星,它幾乎是不動的。北斗星繞北極星一圈就要用一天一夜的時間。
7.齊讀第四段。8.指導學生用“爺爺告訴孩子……還告訴他……”的句式口述爺爺?shù)闹R。(兩點新知識:第一,我們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一組一組的,還給起了名字;第二,教他認識了北斗星和北極星以及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zhuǎn)。)
五、學習部分生字詞
1.指名讀詞卡:爺爺、之間、一組、名字、勺子、北斗星。
2.記憶字形。
比一比:爺——爸,組——姐——祖,名——各,勺——句。
數(shù)筆畫:之、斗。
六、指導寫字
七、鞏固生字
1.抽讀兩節(jié)課中學的生字詞。
2.做課后題2。
指名上臺寫。寫完后齊讀。
3.形近字組詞:
顆(
)
爺(
)
組(
)勺(
)
名(
)
棵(
)
爸(
)
祖(
)?
課文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張衡數(shù)星星,一直數(shù)了幾百顆,說明數(shù)得認真。從奶奶的話說明他經(jīng)常數(shù)星星;從他自己說的話,說明他數(shù)星星認真仔細。爺爺告訴他天文知識后,他認真看,認真想,說明了張衡從?/td>基本教法:
以讀為主,層層設問,引導學生問答,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主要教學步驟: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輕聲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詞。
3.讀后引導學生討論回答:
①這篇課文寫了哪幾個人?主要寫的是誰?他是一個什么人?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②課文寫的是他什么時候的什么事?
二、熟讀課文,層層設問
指導學生熟讀課文,教師設問,深探部分。
1.讓學生朗讀課文第一節(jié),提問:
①這一節(jié)是寫誰的?寫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這個孩子是怎樣數(shù)星星的?
③讓學生做張衡數(shù)星星時的樣子,使學生形象地理解“靠”、“仰”、“指”等詞義。④第一句把星星比作什么?碧玉盤指什么?
⑤從哪些詞語說明天空中星星很多?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二、三節(jié),提問:
①這兩節(jié)各是寫誰說的話?
②奶奶和張衡對數(shù)星星的看法一樣嗎?各是怎樣說的?
3.對奶奶和張衡的不同看法怎么辦?讓學生讀第四節(jié)課文。提問:
①這一節(jié)是寫誰的?
②爺爺同意誰的意見?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詞句。
③本節(jié)有三個“它們”各指什么?
④重點指導爺爺說的話,提問:爺爺?shù)脑捰袔拙??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讓學生讀課文,同桌討論,回答,教師只作重點指導。)
4.提問:(張衡聽了爺爺?shù)脑捠窃趺聪氲?、怎么做?結(jié)果怎樣,讓學生讀課文第五、六節(jié)。)
三、細讀課文,知意明理。
指導學生進一步細讀課文,明白有關道理。
①你喜歡這個數(shù)星星的孩子嗎?為什么?
②由于張衡認真觀察,勤于動腦,得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識?
③你應該向張衡學習些什么?[評:本設計運用以讀為主,層層設問的教法。教學線路是:初讀感知——熟讀設問——細讀明理。把詞句訓練貫穿于具體課文教學中,問題設計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緊扣,啟迪性強,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句與句,段與段,人與人的聯(lián)系,調(diào)動學生認真讀書,思考回答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
[教學要求]
一、識字;要掌握的詞語:總是、刻苦鉆研、著名;句子:“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薄翱吹靡姡湍軘?shù)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在亂動。”“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激起學生對宇宙奧妙的幻想,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
[課前準備]
電化星座或板畫星座圖。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新課。講讀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教學生字詞。范讀課文。再學生字詞。鞏固生字詞。寫字。
第二課時:讀講課文一、二、三、四小節(jié)。
第三課時:讀講第五小節(jié)。鞏固生字詞。增讀《天上的街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啟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抬起頭,就看見藍天上有許許多多的明亮的星星,一閃一閃的,非常有趣。天上的星多極了。我們平常說天上的星星多,用哪些詞語?
結(jié)合學生回答,提示卡片:無數(shù)、數(shù)不清。(正音)導讀“天上有無數(shù)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數(shù)不清”。
天上星星真的數(shù)不清嗎?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數(shù)過?
有時候就有個小孩子,最喜歡數(shù)星星,他經(jīng)常注意觀察天上的星星。
今天我們就來《數(shù)星星的孩子》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看誰能把這篇課文讀了以后,知道寫的是誰。生字要讀準字音,想記住字形。
學生自學。
三、讀后檢查。
誰能說說這個故事寫的是誰?張衡是個什么人呢?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段,教學一部分生字新詞。
把生字組成句子。出示句子:
“張衡是漢朝人。他刻苦鉆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苯虒W張衡:注意這兩個生字都是后鼻音?!皬垺弊质裁磁??這是什么“張”?(弓、長)
教學漢朝:中國有時候的一個朝代,離我們現(xiàn)在有一千七八百年。
教學鉆研:非常認真、非常細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難。(舉陳景潤叔叔鉆研數(shù)學的例子。)
教學天文學家:研究天上的太陽、星星、月亮這些天體分布在哪兒,怎么運行的專家,叫天文學家。
齊讀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
指點:這篇課文就是寫張衡小時候怎么數(shù)星星的故事。他怎么數(shù)呢,聽老師讀課文。(很自然地導入課文。)
(生字詞的學習,必然涉及課文最后一段,這樣就不必拘泥于“從頭到尾”的數(shù)學順序,而先學最后一段,把課文學習與學詞學字結(jié)合起來,這樣既省時,效果又好。)
五、范讀全文。
這篇課文你們喜歡讀嗎?課文中還有幾個字不認識,我們再來學習。
六、再學習字詞(生字分批教,難點分散)
把另一批生字組成句子出示:
張衡靠著奶奶,仰著頭,指著天空數(shù)星星。
教學靠:分析字形,復習“非”的筆順。
教學仰:頭抬著叫“仰”。(動作演示)抬頭看叫“仰望”。
教學指:讓學生(手指、指導、指引等)。
再出示第三個生字組成的:
張衡想著爺爺?shù)脑?,晚上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繞著北極星轉(zhuǎn)。
楚:突出“楚”增教“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繞:復習“澆”。組詞:繞線,繞著轉(zhuǎn)。什么繞著什么轉(zhuǎn)?誰能說一句話?
(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理解生字詞。)
七、初讀課文。
八、鞏固字詞。
識記字形。抄寫生字。第二課時
一、試讀全文。
全班每人輪讀一句,要求讀正確。
正音:碧玉盤傻孩子
二、分段學習。
第一節(jié):
1、夜晚,張衡在院子里數(shù)星星,那是什么樣的情景。(提出一個問題,把閱讀課文和想象結(jié)合起來,引導兒童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
誰能把這個情景講出來?要求講清楚什么時候在哪兒,什么人,做什么。
學生各自讀課文,準備講述。---------------------------
學生口述。
2、齊讀第一段。
3、“一顆,兩顆”后面是什么標點符號?指名上黑板加標點。出示:
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
對比讀:
“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
“一顆,兩顆,一直數(shù)到了幾百顆?!?/p>
讓學生體會:用逗號停頓的時間較長,表示張衡一邊數(shù)一邊想,一邊數(shù)一邊記,張衡數(shù)星星多認真呀!
第二節(jié):
1、奶奶怎么說。小朋友自己讀讀看。
2、現(xiàn)在請女同學當奶奶,讀奶奶說的話,注意奶奶是笑著說的,要讀得親切。
女同學朗讀第二節(jié)。
3、奶奶說的話里,哪個詞兒說明張衡是經(jīng)常數(shù)星星的?
指點:“又”,說明他經(jīng)常數(shù)的,今天又數(shù)了,一數(shù)就數(shù)了幾百顆。張衡數(shù)星星真刻苦??!
第三節(jié):
1、張衡是怎么說?默讀張衡說話,看看張衡說了幾句話,再說說每句話是什么意思?哪一句是主要的?(“能看得見,就能數(shù)得清”)
指點:這說明他數(shù)星星不怕苦,決心大。
張衡說“星星數(shù)得清”也是有根據(jù)的,他的根據(jù)就是下面兩句話。(指名兩個小朋友讀)
突出:是......不是......
總是
(指導邏輯重音,齊讀)
2、張衡怎么會知道這些的呢?
請你們說一句話,說說張衡怎么數(shù)星星的。
板書:
數(shù)張衡〔〕看星星。
觀察
如果加上“一邊......一邊......”,又可以怎么說?
(把體會課文內(nèi)容,指導朗讀,說話訓練結(jié)合。)
第四節(jié):
9.
爺爺走過來怎么說?你能把爺爺說的話全部找出來嗎?
自由讀爺爺說的話。
爺爺講的知識你們讀懂了嗎?(不要求回答。)
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星空的電化教具,結(jié)合描述:現(xiàn)在讓我們和小張衡一起數(shù)星星。
5
我們看這七顆星邊起來成為一組,叫北斗星,離它們不遠的那顆叫北極星。(按電鈕:北斗星,北極星閃亮。)
9
這里幾顆星連結(jié)起來又是一組,樣子挺像天鵝,就叫天鵝星。這兩組星在銀河兩岸,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按電鈕:天鵝星座、牛郎星、織女星依次閃亮。)
23
(出示地球儀轉(zhuǎn)動。)地球自動轉(zhuǎn)著,我們在地球上,不覺得地球動,而覺得北斗星在繞著北極星轉(zhuǎn),就像我們坐在汽車里,不覺得汽車跑,而覺得樹在跑一樣,而這顆星到那顆星之間的位置是不變的。
1.
你們看天上這么多星星。(星座教具上星星全亮了,閃閃爍爍,誰能用“星星”說一句話??梢哉f星星眨眼可以打比方,(憑借學生觀察所得,及時進行語言訓練。)
(板書:星星_________。)
結(jié)合學生說話的內(nèi)容,講讀第一段的一個比喻句:
“滿天的星星,像無數(shù)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2.
現(xiàn)在你們說說,爺爺告訴張衡哪些天文知識?指名兩年男同學扮演爺爺和張衡,正坐在院子里,看著滿天的“星星”在談些什么。(通過擔當角色,帶入情境,加深對課文的體會。)
指名讀爺爺?shù)脑?,一個人說一句,用講話的語氣說說,以加深理解課文內(nèi)容。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問:爺爺告訴張衡哪些天文知識?
二、讀講第五節(jié)。
1.
指名朗讀。
2.
“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句話是張衡心里想的,該怎么讀呢?(指名朗讀第一句)
3.
張衡聽了爺爺?shù)脑捫睦镌趺聪耄衷趺醋龅??老師給你們開個頭,“張衡聽了爺爺?shù)脑?.....”你們接下去講。
4.
這里“幾次”起來看星星的“幾次”,能省掉嗎?
指點:一夜起來幾次,他觀察星星多么細致,多么有恒心?。≈笇Ю首x:“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幾次”要突出,這句后面還得停頓長些,說明張衡在仔細觀察星星。“他看清楚了......”要顯出高興的心情。
齊讀本小節(jié)。
5.
張衡0聽了爺爺?shù)脑?,覺也睡不著,幾次起來看星星。下面老師給你們聽一斷關于星星知識的錄音,??纯茨銈兟犃艘院笤趺聪胗衷趺醋?。---------------------------
放錄音:
夏天的夜里,銀河像一條淡白色的巨大紗帶,從北飄向南方。古代人們把銀河認作天上的河流。銀河真的是天河嗎?那白茫茫的一片真是洶涌波濤嗎?科學家伽里略用望遠鏡揭開了銀河的秘密。原來銀河是有無數(shù)像太陽那樣的恒星組成的。因為星星太多,離我們又太遠,星光連著星光,分辨不清,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銀河系里的星星連同太陽在內(nèi),大約有1500億棵恒星。銀河里的星星看上去它們靠得那么近,
其實它們之間的距離遠極了。就拿牛郎星和織女星來說,它們之間距離有16萬光年,也就是有152萬億公里,而整個宇宙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又有許多個。小朋友,想一想宇宙該多大,多神秘??!
(聽后,讓學生思考片刻,并不要求回答,讓學生課后再去觀察、體會、思考。)
一、朗讀全文,引導學生進一步自學。
1.
課文有那些詞語告訴我們張衡數(shù)星星很認真?做上記號。
2.
總結(jié):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張衡數(shù)星星一直數(shù)了幾百顆,說明數(shù)得認真;從奶奶的話說明他經(jīng)常數(shù)星星他自己說的話,說明他數(shù)星星,認真仔細。爺爺告訴他天文知識以后,他認真看,認真想,告訴我們張衡從?課前透視
《數(shù)星星的孩子》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傳統(tǒng)篇目。是一篇融描寫人物、科學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優(yōu)秀教材。課文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口種子銷售合同范本
- 轉(zhuǎn)賣音響合同范本
- 勞務外包合同范例
- 中介委托租房電子合同范本
- 凱倫股合同范本
- 養(yǎng)牛合伙合同范本
- 北海吊車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中途入股合同范本
- 產(chǎn)品服務合同范例
- 農(nóng)村轉(zhuǎn)讓土地合同范本
- 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培優(yōu)補差記錄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體育與健康教案(全冊教學設計)
- DB61∕T 5006-2021 人民防空工程標識標準
- 土壤學習題與答案
- 產(chǎn)品結(jié)構(gòu)設計(課堂PPT)
- 第九課_靜止的生命
- 尖尖的東西我不碰(課堂PPT)
- 工程勘察和設計承攬業(yè)務的范圍
- 數(shù)字化影像與PACS教學大綱
- 碳纖維、鋼板加固板計算表(根據(jù)2013版加固規(guī)范 編寫)
- 凈身出戶離婚協(xié)議書(完善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