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7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7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7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7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7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7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知識解密】近代西方代議制民主的發(fā)展演變(1)在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yè)發(fā)展的17、18世紀,英國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以后,逐步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君主立憲制,形成了責任制內閣。美國獨立后,頒布1787年憲法,確立了聯(lián)邦制、總統(tǒng)共和制、三權分立制政體。(2)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的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70年代,法國1875年憲法確立了議會制共和政體,德國1871年帝國憲法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3)四個國家因國情不同,形成了兩種政體形式:君主立憲制與民主共和制。但英德兩國的君主立憲制又不盡相同,美法兩國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體現了世界各國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樣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議制基本特征,即選舉、議會立法、權力制約與平衡等。一.英國代議制演變過程的特點及趨勢1、特點(1)連續(xù)性:近代英國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國家機構幾乎都是從中世紀繼承下來的,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從內閣到責任制內閣,都體現了連續(xù)性特點。(2)漸進性:英國君主立憲制在17世紀末形成,以后逐漸發(fā)展完善,實現了全面的民主化。(3)創(chuàng)新性:如內閣本是國王的咨詢機構,革命后內閣作為國王的私人會議的成分減弱,內閣逐漸獨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責任制內閣。2、趨勢(1)從專制到民主“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為限制王權、建立君主立憲制奠定了基礎,有利于英國政局的穩(wěn)定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由人治到法治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成為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使國王的權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約,立法權由國王轉移到議會。(3)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1721年,下院多數黨領袖沃波爾主持內閣會議,責任制內閣逐漸形成。英國國王失去行政權,逐漸成為國家的象征。(4)選舉權不斷發(fā)展完善1830年,英國只有少數的成年男性擁有選舉權,而擁有被選舉權的人則更少。后來,英國進行了多次議會改革,逐漸完善了選舉制度。直到1969年,英國才規(guī)定凡是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論男女,都可以參加下院選舉。二.兩黨制、文官制(1)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政黨政治并最先實行兩黨制的國家。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1660~1688年),圍繞詹姆士公爵(后來的詹姆士二世)的王位繼承權問題,產生了輝格黨和托利黨(輝格黨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托利黨代表土地貴族和國教僧侶利益)。1688年,兩黨由于反對詹姆士二世而走向聯(lián)合。輝格黨因在“光榮革命”中起主要作用而執(zhí)政近半個世紀。法國大革命的發(fā)生,使英國統(tǒng)治階級普遍感到恐懼而趨向保守,托利黨得以大行其道。1832年議會改革后,在兩黨基礎上分別組成自由黨和保守黨,兩黨通過競選議會席位,依據議會席位多少的變化而輪流組閣。從1924年開始,工黨取代逐步衰落的自由黨,與保守黨輪流執(zhí)政。兩黨制有力地防止了執(zhí)政黨的專橫和權力的濫用。(2)兩黨在前臺競爭,文官卻保持穩(wěn)定。文官指“事務官”,是經過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無過失長期任職的國家公務人員。他們不參與黨派之爭,不與內閣共進退,其職責是執(zhí)行當時政府的政策。在內閣經常發(fā)生更迭的情況下,他們的存在保證了政策的穩(wěn)定性與連續(xù)性。通常以1870年正式確立公開競爭考試制度,作為英國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標志。三.美國民主政體下分權與制衡的表現美國1787年制憲會議上充滿了矛盾,如聯(lián)邦政府與州政府分權的矛盾、大州與小州的矛盾、南方與北方的矛盾。制憲會議上各方最終妥協(xié),通過實行聯(lián)邦制、議員分配比例等方法調和了各方矛盾。(1)解決聯(lián)邦政府內部的權力結構:立法權歸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的國會;行政權歸總統(tǒng);司法權歸最高司法機關——聯(lián)邦法院。美國總統(tǒng)對憲法負責,不對國會負責。運行機制和主要原則是三權分立,即“分權與制衡”原則。(2)解決聯(lián)邦政府與州政府分權的矛盾:除憲法規(guī)定的歸屬聯(lián)邦政府的權力外,其他權力歸州政府。兩套平行的政府分別選舉產生,聯(lián)邦和州之間構成了一種制衡。(3)解決大州與小州的矛盾:國會實行兩院制,調和各州議員分配比例。參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每州兩名,任期六年;眾議員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選出,任期兩年。(4)解決南方與北方的矛盾:承認黑人奴隸制,奴隸人口按比例計算(即把五個黑人折合為三個人來計算南方各州的人口總數)。(5)兩黨制的分權制衡:按照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美國國會和總統(tǒng)的競選分別進行,兩者的結果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因而執(zhí)政黨不一定同時是國會的多數黨。多數黨主導國會事務,少數黨發(fā)揮制衡作用。兩黨相互制衡,互有競爭,監(jiān)督力度加強。四.法國共和政體的特點及認識(1)特點:①曲折性:經歷了君主專制的復辟、君主立憲制、帝制,直至最終確立共和政體。②鏟除專制主義,實現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專制是法國共和政體確立的基本特征。(2)認識:法國共和制政體確立過程具有反復性、曲折性,但總體趨勢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無論是共和制還是帝制,并不是封建力量與資本主義力量的斗爭,它們都代表資產階級利益,實質是資產階級內部實行何種政體的爭斗。五、德國代議制民主形成的原因(1)歷史原因:德意志的統(tǒng)一是通過自上而下的王朝戰(zhàn)爭實現的,容克貴族在德意志的統(tǒng)一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普魯士邦國在統(tǒng)一過程中處于領導地位,統(tǒng)一后的德意志帝國是普魯士貴族地主(容克地主)和資產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國家,繼承了普魯士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tǒng)。(2)現實原因:德意志資產階級的軟弱(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不充分);新興資產階級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幫助他們在國際市場中同他國展開競爭?!究挤ń饷堋孔⒅貧v史解釋,挖掘“深層隱含”(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1.歷經多次流血和動蕩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國人決意嘗試一下新政體的實驗”。托利黨和輝格黨議員聯(lián)合起來,進行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政治選擇”。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衛(wèi)歐洲新教思想的荷蘭的威廉親王受邀前往英國,經過“一場幾乎未流血的戰(zhàn)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棄王國”。從英國政治文明演進的角度看,這個“選擇”更大的意義在于A.推翻了君主制度B.促進了君主立憲制度的形成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體D.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主張【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國的“光榮革命”,1689年1月議會宣布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統(tǒng)治英國,同時議會向威廉提出《權利宣言》,《權利宣言》于當年10月經議會批準正式定為法律,即《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因此“光榮革命”促進了君主立憲制的形成,故選擇B項;“光榮革命”并未結束英國的君主制度,排除A項;英國實行的不是共和政體,排除C項;宗教改革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主張,排除D項。2.美國建國初期,制憲會議的參加者麥迪遜認為,新憲法授予聯(lián)邦政府的權力很少,并有明確的規(guī)定;各州所保留的權力很多,卻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第一屆國會上,麥迪遜提出憲法修正案:除了明確授予中央政府的權力以外,其余的權力由各州自行保留。這一主張A.賦予各州主權B.恢復邦聯(lián)制度C.體現了分權與制衡原則D.旨在擴大聯(lián)邦政府權力【答案】C【解析】新憲法未對諸州的權力做出明確的界定,聯(lián)邦政府權力較小,反映出當時沒有形成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制衡。而憲法修正案中“除了明確授予中央政府的權力以外,其余的權力由各州自行保留”明確了中央與地方的權力界定,體現了中央與地方的分權制衡,故選C項;各州保留的權力主要是決定和處理本州范圍內公共事務的權力,沒有“主權”,排除A項;麥迪遜反對邦聯(lián)制度,主張實行聯(lián)邦制,排除B項;D項表述錯誤,排除D項。3.美國1787年憲法對最高法院權限的規(guī)定籠統(tǒng),也沒有明確它對國會立法的司法審查權。聯(lián)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約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紐約去當州長,也不愿意繼續(xù)留任。據此判斷,當時美國A.三權制衡機制尚未健全B.最高法院未獲得各州認可C.聯(lián)邦政府處于無權地位D.權力部門間存在尖銳矛盾【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1787年憲法剛頒布時,對司法權的界定并不清晰,以致大法官不愿留任,這說明當時美國的三權制衡機制尚未健全,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法院與各州間的關系,排除B項;憲法頒布后,聯(lián)邦政府的權力得以加強,并不是處于無權的地位,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各權力部門間的關系,排除D項。4.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后,法國政體之爭異常激烈。1875年1月,溫和共和派議員巧妙提出憲法修正案,以承認“共和國總統(tǒng)”職銜的方式,避開了明確的“共和國”字樣,使議案以一票多數通過,共和制最終以迂回方式被議會承認。有人戲稱,它是“從窗縫潛入的共和國”。對這部“從窗縫潛入”的共和國憲法表述錯誤的是A.賦予參議院很大的權力B.從法律上阻斷了?;逝蓮捅俚牡缆稢.總統(tǒng)權力受到極大限制D.“政府的共和國形式”永遠不得動搖【答案】C【解析】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賦予總統(tǒng)極大的權力,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tǒng)帥,有任命文武官員、締結條約等大權,可連選連任,故C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選C;憲法賦予參議院很大權力,總統(tǒng)和內閣對參議院負責,參議院授權組成高等法院行使司法權,可以審判總統(tǒng),參議院有權同意解散眾議院,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1884年議會把“共和國形式不得動搖”和“凡統(tǒng)治過法國的家族成員不得當選共和國總統(tǒng)”寫入憲法,從法律上阻斷了?;逝傻膹捅僦罚虼薆項和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5.19世紀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繼任,支持俾斯麥的政黨聯(lián)盟在帝國議會選舉中失敗,與威廉二世意見相左的俾斯麥辭職。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國A.議會加強對政府的監(jiān)督B.皇帝個人權力強大C.對外政策發(fā)生根本變化D.分權制衡體制成熟【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