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6/34/wKhkFmahpGuAdvugAAC9LRY0omw833.jpg)
![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6/34/wKhkFmahpGuAdvugAAC9LRY0omw8332.jpg)
![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6/34/wKhkFmahpGuAdvugAAC9LRY0omw8333.jpg)
![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6/34/wKhkFmahpGuAdvugAAC9LRY0omw8334.jpg)
![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征求意見稿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6/34/wKhkFmahpGuAdvugAAC9LRY0omw83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36UDC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PJGJ/TXXX-201#備案號J×××-20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highdroppingnotvibrationconcrete(征求意見稿)201#-XX-XX發(fā)布201#-XX-XX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highdroopingnotvibrationconcrete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施行日期:20××年××月××日××××出版社20××北京
前言根據(jù)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印發(fā)<2010年工程建設標準規(guī)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建標[2010]43號)的要求,規(guī)程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guī)定;4.原材料;5.混凝土性能;6.配合比設計;7.制備、運輸與泵送;8.施工;9.檢驗與驗收。本規(guī)程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負責管理,由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規(guī)程執(zhí)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地址:重慶市渝中區(qū)桂花園43號,郵編:400015)。本規(guī)程主編單位: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本規(guī)程參編單位:本規(guī)程主要起草人員:本規(guī)程主要審查人員:
目次TOC\o"1-2"\h\z\u1總則 1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2.2符號 33基本規(guī)定 44原材料 55混凝土性能 65.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65.2硬化混凝土性能 66配合比設計 76.1一般規(guī)定 76.2試配強度的確定 76.3配合比計算 86.4配合比試配、調整和確定 87制備、運輸與泵送 107.1一般規(guī)定 107.2原材料貯存、計量、生產 107.3運輸與泵送 108施工 118.1一般規(guī)定 118.2模板與鋼筋工程 118.3澆筑 118.4養(yǎng)護 129檢驗與驗收 139.1原材料質量檢驗 139.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檢驗 139.3硬化混凝土性能檢驗 149.4工程驗收 14附錄A拌合物離析率試驗方法 15附錄BU型箱高差試驗方法 17附錄C高拋免振搗混凝土試件成型方法 19本規(guī)范用詞用語說明 20引用標準名錄 21附:條文說明 22ContentsTOC\o"1-2"\h\z\u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33Basicrequirements 44Rawmaterials 55Concreteproperties…………….……..….….65.1Mixtureproperties……………………...…..65.2Hardenedconcreteproperties…………..….66Designofmixproportionforconcrete…………………...76.1Generalrequirements………………………76.2Determinationofcompoundingstrength…………..………76.3Parametersandcalculationofmixproportion…….……….86.4Trialmixadjustmentanddeterminationofmixproportion…………...…..87Productiontransportationandpumping……….…….107.1Generalrequirements………………….….107.2Storage,weightandproduceofrawmaterials…………………...……...107.3Transportationandpumping……………………..………108Construction……………………….……….118.1Generalrequirements…………….……….118.2mouldingboardandsteel…………………118.3Placingofconcrete………………….……118.4Curing……………………129Qualityinspectionandacceptanceofconcrete……………….……….139.1Qualityinspectionofrawmaterials………139.2Performanceinspectionofconcretemixture………………….………….139.3Performanceinspectionofhardenedconcrete…………………..………..149.4Acceptanceofconcreteengineering…………….………..14AppendixATestmethodforratioofsegregation………15AppendixBTestmethodforheightdiffenceofUtypebox…..………17AppendixCManufacturemethodfortestspecimenofhighdroppingnotvibrationconrete…………………………..19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20Listsofquotedstandards……………………..21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21總則1.0.1為使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符合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的原則,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采用高拋免振搗工藝,拋落高度在3m~12m范圍內的混凝土工程1.0.3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生產及應用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highdroppingnotvibrationconcrete具有高流動性、穩(wěn)定性、抗離析性,利用澆筑時從高處下拋產生的動能來實現(xiàn)流動密實的混凝土。2.1.2膠凝材料cementitiousmaterialsorbinders混凝土中硅酸鹽水泥和礦物摻合料的總稱?;钚缘V物摻合料包括粉煤灰、磨細礦渣粉和硅灰等,惰性礦物摻合料包括石灰石粉、石英粉等。2.1.3增稠劑viscosity-modifyingadmixture加入混凝土中用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粘性,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抗離析性能的外加劑。2.1.4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與所有膠凝材料總量的質量之比。2.1.5漿集比ratioofslurrytoaggregate在水膠比一定的情況下,用水量、膠凝材料總量之和與粗細骨料總量的體積之比。2.1.6測試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的指標,當坍落度筒提起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擴展終止,擴展面相互垂直的兩個直徑的平均值(mm)。2.1.7U型箱高差heightdifferenceofUtypebox測試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間隙通過性的指標。指采用規(guī)定的U型箱,檢測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通過鋼筋間隙,并自行填充至模板各個部位的能力(mm)。2.1.8拌合物離析率ratioofsegregation測試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抗離析性能的指標。粗骨料振動離析率(%)。2.2符號H——澆注高度,澆注時混凝土的出管與澆筑點的落差;fm——穩(wěn)定性跳桌試驗的粗骨料振動離析率(%);Δh——U型箱試驗前后槽混凝土拌合物的高差;T——混凝土的齡期;W/B——水膠比;J/G——漿集比;Sp——砂率;W0——單位體積混凝土中的用水量;fck——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u.o——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配制強度(MPa);fcu.k——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MPa);σ——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強度標準差(MPa);fcu.i——第組的試件強度平均值(MPa);mfcu——組試件的強度平均值(MPa);ρc.t——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實測值(kg/m3);ρc.c——混凝土表觀密度計算值,即每立方米混凝土所用原材料質量之和(kg/m3)。3基本規(guī)定3.0.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生產、施工前,應根據(jù)工程特點、施工條件等,進行配合比設計,3.0.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用細骨料宜選用天然中砂,可采用混合砂,不宜單獨使用人工砂。3.0.3對結構形狀復雜、有特殊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C30或拋落高度大于12m的,宜在現(xiàn)場進行混凝土高拋模擬試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3.0.4高拋免振搗混凝土供應單位、使用單位應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證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生產、運輸、泵送、施工的連續(xù)性。3.0.5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應能承受澆筑混凝土高處下落時的沖擊力、側壓力、施工荷載,必要時對模板和支架進行模擬沖擊試驗。4原材料4.0.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宜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的規(guī)定。4.0.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宜采用粉煤灰、?;郀t礦渣粉、硅灰等礦物摻合料,且粉煤灰等級不應低于Ⅱ級,粒化高爐礦渣粉等級不應低于S95級。粉煤灰和粒化高爐礦渣粉應分別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和《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GB/T18736的規(guī)定。4.0.3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用外加劑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膨脹劑》GB23439和《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的規(guī)定。4.0.4高拋免振混凝土拌合用水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的規(guī)定。4.0.5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用粗骨料針片狀含量不應大于8%,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規(guī)定。粗骨料宜采用連續(xù)級配,當顆粒級配不符合要求時,可采用2個單粒徑級配或多級級配組合的方式進行調整。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0mm;對于結構配筋密集的豎向構件、復雜形狀的結構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工程,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6mm。4.0.6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用細骨料宜采用級配Ⅱ區(qū)的中砂,含泥量和泥塊含量應符合表4.0.6的要求,其他性能指標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和《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T241的規(guī)定。表4.0.6天然砂的含泥量和泥塊含量指標項目含泥量(%)泥塊含量(%)指標≤2.0≤0.55混凝土性能5.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5.1.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應滿足施工要求。5.1.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包括坍落度擴展度、拌合物離析率和U型箱高差,其性能指標應符合表5.1.2的規(guī)定。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應根據(jù)不同的結構形式、截面尺寸、配筋的密集程度選擇性能指標。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的試驗方法應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附錄A和附錄B的規(guī)定執(zhí)行。表5.1.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標要求與檢測參數(shù)序號檢測參數(shù)指標要求1坍落擴展度(mm)Ⅰ600±50Ⅱ550±50Ⅲ500±502拌合物離析率fm(%)≤103U型箱高差(Δh)(mm)≤40注Ⅰ:適用于結構形式復雜、構件截面尺寸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構件的澆注,鋼筋的最小凈間距為25mm~60mmⅡ:適用于鋼筋最小凈間距為60mm~200mm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構件的澆注;Ⅲ:適用于鋼筋最小凈間距為200mm以上、或構件截面尺寸大、配筋量少以及無配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構件的澆注。5.2硬化混凝土性能5.2.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力學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力學的試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的規(guī)定。5.2.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長期性能和耐久性除應滿足設計要求外,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476的規(guī)定。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長期性能和耐久性的試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的規(guī)定。6配合比設計6.1一般規(guī)定6.1.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jù)結構物的結構條件、施工條件以及環(huán)境條件進行設計,在符合強度、耐久性和其他必要性能要求的基礎上,提出試驗配合比。6.1.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最大水膠比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476的規(guī)定。6.1.3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膠凝材料最小用量不宜低于380kg/m3,最大用量不宜超過600kg/m3。6.1.4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含氣量宜控制在3.0%~5.0%。6.1.5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宜摻入硅灰,對于低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可采用增稠劑,摻量應經過混凝土試配確定。6.1.6當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原材料品種或質量有顯著變化、或對混凝土性能指標有特殊要求、或混凝土生產間斷3個月以上時,應重新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6.2試配強度的確定6.2.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配制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設計強度等級小于或等于C60時,配制強度應符合下式規(guī)定:(6.2.1-1)式中:——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配制強度(MPa);——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此處為設計的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強度等級值(MPa);——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強度標準差(MPa)。2當設計強度等級大于C60時,配制強度應符合下式規(guī)定:(6.2.1-2)6.2.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強度標準差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1當具有近1個月~3個月的同一品種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強度資料時,其強度標準差應按下式計算:(6.2.2)式中:——第組的試件強度平均值(MPa);——組試件的強度平均值(MPa);——試件組數(shù),應大于等于30。2當沒有近期的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強度資料時,其強度標準差可按表6.2.2取值。表6.2.2標準差值(MPa)混凝土強度標準值C30~C45C50~C605.06.06.3配合比計算6.3.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配合比計算宜采用絕對體積法,絕對體積法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的規(guī)定。6.3.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配合比計算的主要參數(shù)水膠比(W/B)、漿集比(J/G)、砂率(Sp)、單位體積的用水量(W0)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膠比:在確定礦物摻合料及摻量后,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2漿集比:可按表6.3.2選用。表6.3.2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漿集比(體積比)混凝土強度等級漿集比用水量(kg/m3)C30~C450.30~0.33165~175C45~C550.33~0.36155~165≥C600.36~0.40≤155注:本表用水量系采用中砂和5mm~20mm碎石時的取值,當采用其他種類和規(guī)格的骨料時,用水量應通過試驗在本表基礎上進行調整。3砂率:范圍宜為40%~50%。6.4配合比試配、調整和確定6.4.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試配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6.4.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成型方法應按附錄C的規(guī)定進行。6.4.3高拋免振搗混凝土試拌時,宜在水膠比不變、膠凝材料用量與外加劑用量合理的原則下調整漿集比、砂率等參數(shù),使得拌合物工作性達到表5.1.2中的要求后確定試配配合比。每盤混凝土的最小攪拌量不宜小于50L。6.4.4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在進行強度檢驗時,應至少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當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時,其中一個為本規(guī)程的試拌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膠比宜較試拌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5用水量。6.4.5高拋免振搗混凝土配合比的調整應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的規(guī)定進行。6.4.6在確定設計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前,應測定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觀密度,并應按下式計算配合比校正系數(shù)():(6.4.3)式中:——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實測值(kg/m3);——混凝土表觀密度計算值,即每立方米混凝土所用原材料質量之和(kg/m3)。6.4.7當混凝土表觀密度實測值與計算值之差的絕對值超過計算值的2%時,應將配合比中每項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數(shù)(),作為確定的設計配合比。6.4.8配合比調整后,應測定拌合物水溶性氯離子含量,并應對設計要求的混凝土耐久性進行試驗,符合設計規(guī)定的氯離子含量和耐久性能要求的配合比方可確定為設計配合比。7制備、運輸與泵送7.1一般規(guī)定7.1.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泵送應嚴格按專項方案組織實施。7.1.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采用預拌混凝土。7.2原材料貯存、計量、生產7.2.1原材料應分倉貯存,并應有明顯的標識。7.2.2粉料的貯存應采取防潮及防污染措施。7.2.3高拋免振混凝土的生產裝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攪拌站(樓)技術條件》GB10172及《混凝土攪拌機技術條件》GB/T9142的規(guī)定。7.2.4高拋免振混凝土計量程序及計量允許偏差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預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規(guī)定。7.2.5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應在現(xiàn)行國家標準《預拌混凝土》GB/T14902規(guī)定的基礎上適當延長,延長時間應由試驗確定。7.3運輸與泵送7.3.1運輸車在裝料前應將筒內積水排盡。7.3.2當需要在卸料前摻入外加劑時,外加劑摻入后攪拌運輸車應快速進行攪拌,攪拌時間應由試驗確定。7.3.3嚴禁向運輸車內的混凝土任意加水。7.3.47.3.5運輸車在運送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避免撒漏。7.3.6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應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車應采取防曬、防雨和防寒等措施。7.3.7混凝土輸送管的鋪設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JGJ/T10的規(guī)定。7.3.8當氣溫達到308施工8.1一般規(guī)定8.1.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專項施工方案,并應對作業(y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8.1.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施工應在模板、支架、鋼筋工程等完成并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8.1.3基底應堅實牢固,并應充分考慮混凝土的高拋沖擊力。8.2模板與鋼筋工程8.2.1模板和支架系統(tǒng)應根據(jù)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承載力、施工順序、施工機具等條件進行設計,并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62的規(guī)定。8.2.2模板及支架系統(tǒng)設計應考慮混凝土高拋沖擊的影響。8.2.3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順序和相應的施工安全措施在制定施工技術方案時應考慮周全。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8.2.4高拋免振混凝土的鋼筋宜采用機械連接,應定位牢固8.3澆筑8.3.1澆筑時應考慮結構的澆筑區(qū)域、構件類別、鋼筋配置狀況,并選用適當機具與澆筑方法。8.3.2應根據(jù)試驗結果和施工實際確定混凝土泵的種類、臺數(shù)、輸送管徑、配管距離等。8.3.3澆筑時基底不得有雜物和積水,應先填以50mm~100mm厚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8.3.4到場的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標不符合本規(guī)程5.1.2條要求時,不得澆筑8.3.5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澆筑布料點應結合拌合物特性和工程特點選擇適宜的間距,宜不大于2m;當構件鋼筋較密時,宜加密布料點,必要時通過試驗確定混凝土布料點下料間距。8.3.6當拋落高度超過12m時,應使用導管、溜槽等措施;不足3m時,應采用振搗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應至少振搗到與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分界面以下508.3.7高拋免振混凝土的泵送和澆筑必須保持其連續(xù)性。8.3.8鋼管混凝土柱采用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施工時,混凝土施工縫位置應盡量錯開鋼管連接位置。8.4養(yǎng)護8.4.1混凝土澆筑完畢,應及時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8.4.2澆筑后的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采用覆蓋、灑水、噴霧、噴養(yǎng)護劑或用薄膜保濕等養(yǎng)護措施。8.4.3冬季施工養(yǎng)護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104的規(guī)定。9檢驗與驗收9.1原材料質量檢驗9.1.1原材料進場時,應按規(guī)定批次查驗出廠檢驗報告、合格證等質量證明文件,外加劑產品還應具有使用說明書和型式檢驗報告。9.1.2原材料進場時應進行復檢,檢驗樣品應隨機抽取。9.1.3原材料的檢驗批次應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規(guī)定執(zhí)行。9.1.4骨料的質量除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要求外,粗骨料的最大粒徑尚應符合本規(guī)程4.0.5條要求。9.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檢驗9.2.1在生產施工過程中,應分別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進行出廠(場)檢驗和到場檢驗。9.2.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出廠(場)、到場檢驗應包括坍落擴展度、U型箱高差(Δh)、拌合物離析率(fm)。檢驗批次應每100m3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檢驗不少于1次;當一個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時,其取樣檢驗不得少于1次。9.2.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出廠(場)應檢驗含氣量,檢驗批次每100m3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檢驗不得少于1次,當一個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時,其取樣檢驗也不得少于9.2.4混凝土強度試件的制作應符合附錄D的要求,其取樣頻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出廠(場)檢驗:混凝土強度應每100m32到場檢驗:混凝土強度每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檢驗不得少于1次;每工作班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m3時,其取樣檢驗不得少于1次;當一次連續(xù)澆筑超過9.3硬化混凝土性能檢驗9.3.1強度檢驗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的規(guī)定,其他力學性能檢驗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9.3.2耐久性能檢驗評定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標準》JGJ/T193的規(guī)定。9.3.3長期性能檢驗規(guī)則可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標準》JGJ/T193中耐久性檢驗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9.4工程驗收9.4.1混凝土工程質量的驗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規(guī)定。9.4.2混凝土工程質量驗收時,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9.4.31原材料出廠合格證和進場復驗報告;2混凝土試驗配合比(模擬試驗報告);3施工方案;4混凝土澆灌記錄;5混凝土試件的性能試驗報告;6混凝土強度評定報告;7混凝土結構實體檢驗記錄。附錄A拌合物離析率試驗方法A.1儀器要求A.1.1拌合物穩(wěn)定性檢測筒由硬質、光滑、平整的金屬板制成,檢測筒內徑為115mm,外徑為135mm,分三節(jié),每節(jié)高度均為100mm,并用活動扣件固定。見圖B.1.1。圖A.1.1A.1.2工具:跳桌(振幅為25±2mm)、抹刀、A.2試驗步驟A.2.1A.2.2A.3試驗記錄A.3.1分節(jié)拆除穩(wěn)定性檢測筒,并將每節(jié)筒內拌合物裝入孔徑為5mm的圓孔篩中,用清水沖洗拌合物,篩除漿體和細骨料,將剩余的粗骨料用海綿拭干表面水分,用天平稱其質量,精確到1g,分別得到上、中、下三段拌合物中粗骨料的濕重:m1、m2、m3A.4試驗結果計算A.4.1(B.4.1)式中:fm——離析率(%);——三段混凝土拌合物中濕骨料質量的平均值(g)m1——上段混凝土拌合物中濕骨料質量(g)m3——下段混凝土拌合物中濕骨料質量(g)附錄BU型箱高差試驗方法C.1儀器要求B.1.1U型儀是用硬質不吸水材料制成的槽子,具體尺寸見圖C.1.1,槽子中央有一隔板,將槽子分成等容積的前槽和后槽,隔板下留有高度為60mm的間隙,隔板處設有閘板,抽出閘板可使前槽和后槽相連通。在U型儀中央隔板(后槽一側)設置垂直鋼筋柵,鋼筋柵由直徑¢12光圓鋼筋組成,鋼筋凈間距為40mm或60mm。圖B.1.1U型儀B.1.2工具:鏟子、抹刀、秒表。 B.2試驗步驟B.2.1將儀器水平放在地面上保證活動門可以自由開關。B.2.2潤濕儀器內表面,清除多余的水。B.2.3用混凝土將U型儀前槽填滿,并抹平。B.2.4精置1min后,提起閘板使混凝土流進后槽。 B.3試驗記錄B.3.1當混凝土停止流動后,分別測量前后槽混凝土高度h1、h2。B.3.2計算:△h=h1-h2,得填充高度差。B.3.3整個試驗在5min內完成。B.3.4檢驗報告應符合下列要求:1試驗日期(年,月,日);2混凝土盤別編號;3記錄混凝土拌合物裝入U型儀,提起閘板后,前后槽混凝土的高度,精確至1mm;4混凝土拌合物的間隙通過性用高度差△h表示。附錄C高拋免振搗混凝土試件成型方法C.0.1本方法適用于成型高拋免振搗混凝土試件。C.0.2試驗設備要求:1試模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50080中所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2成型工具:加工一成型架,架上安裝一上下無底的容器,下口有一活動插板,下口高度高于混凝土試模5003應根據(jù)需要準備容量約12L的盛料器,以及鏟子、抹刀等工具。C.0.3混凝土試件的制備應符合一下要求:1成型前,檢查試模尺寸,并在試模表面涂抹脫模劑。2在試驗室拌制混凝土時,其材料用量應以質量計,稱量的精度:水泥、摻合料、水、外加劑為±0.5%;骨料為±1.0%。3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50080中的相關規(guī)定對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進行取樣,裝入盛料器。C.0.4混凝土試件成型:將混凝土拌合物盛于成型工具內,一次通過成型工具裝入試模,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試??冢缓笥媚ǖ豆稳ザ嘤嗷炷?,抹平。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引用標準名錄《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50081《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建筑用砂》GB14684《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預拌混凝土》GB/T1490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第1部分輕集料》GB/T1743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GB/T1873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鋼渣粉》GB/T20491《混凝土膨脹劑》GB23439《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JGJ/T10《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JGJ5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T241《水工混凝土摻用磷渣粉技術規(guī)范》DL/T538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XXX-201X條文說明制訂說明《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2011),經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201×年××月××日以第××號公告批準發(fā)布。本規(guī)程制訂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情況的調查研究,總結了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生產和應用經驗,同時參考了國內外技術法規(guī)、技術標準,并經過試驗研究,取得了制訂本規(guī)程所必要的重要技術參數(shù)。為便于廣大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有關人員在使用本規(guī)范時能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條文規(guī)定,《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編制組按章、節(jié)、條順序編制了本規(guī)程的條文說明,對條文規(guī)定的目的、依據(jù)以及執(zhí)行中需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標準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僅供使用者作為理解和把握規(guī)范規(guī)定的參考。目次TOC\o"1-2"\h\z\u1總則 252術語和符號 263基本規(guī)定 274原材料 285混凝土性能 295.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295.2硬化混凝土性能 296配合比設計 306.1一般規(guī)定 306.2試配強度的確定 306.3配合比計算 306.4配合比試配、調整和確定 317制備、運輸與泵送 327.1一般規(guī)定 327.2原材料貯存、計量、生產 327.3運輸與泵送 328施工 348.1一般規(guī)定 348.2模板與鋼筋工程 348.3澆筑 358.4養(yǎng)護 359檢驗與驗收 369.1原材料質量檢驗 369.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檢驗 369.3硬化混凝土性能檢驗 369.4工程驗收 361總則1.0.1隨著我國建筑技術的不斷進步,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在工程上的應用逐漸增多。為加強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工程質量的控制,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不包括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結構設計等方面的內容。1.0.2本規(guī)程的適用范圍為拋落高度為3m~12m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混凝土結構工程,尤其適用于振搗困難的結構以及對施工進度、噪音有特殊要求的工程。1.0.3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生產和應用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和施工項目設計文件提出的各項要求。2術語和符號2.1.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重要特征是必須從高處拋落,使混凝土利用其自身重量由高處拋落時產生的動能來實現(xiàn)免振搗流動并充滿模板,即要求拌合物是具有很高的流動性、間隙通過性且不離析、不泌水。2.1.2本規(guī)程參考了“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與施工指南(CCES01-2004)”中膠凝材料的定義。在配制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時為了達到混凝土拌合物高拋免振搗性能的要求,混凝土用粉體的量有一定的要求,粉體的量少了則很難滿足。在本規(guī)程中將混凝土用材料區(qū)分為兩類:漿體—膠凝材料+水;骨料—砂+石。所以膠凝材料中不僅包括硅酸鹽水泥、活性礦物摻合料,還可以包括惰性摻合料。2.1.32.1.4~2.1.5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采用2.1.6~2.1.8這幾條均為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指標。3基本規(guī)定3.0.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工程施工時,除應滿足普通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力學性能及施工性能外,還應根據(jù)高拋免振搗混凝土自身特點及工程要求,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拋落高度等。為此,生產、施工單位應預先制定滿足要求的專項方案,并應進行技術交底,切實貫徹執(zhí)行。3.0.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要求有很好的流動性,用級配良好的天然中砂配制的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流動性好,所以宜優(yōu)先選用天然中砂;混合砂中亦有部分天然砂,混凝土流動性可以得到保證,可以采用混合砂;而目前,由于大多數(shù)制備的人工砂表面粗糙、多棱角,單獨使用時,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不易達到要求,所以不宜單獨使用,在確認是采用專門制砂設備生產的人工砂時,在試驗論證后方可使用。3.0.3當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用于形狀復雜、有特殊要求的結構時,混凝土的填充性能否滿足要求;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C30時,混凝土的水膠比大,漿體稀,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是否能夠滿足高拋免振搗的要求而不離析;以及當混凝土的拋落高度大于12m時,動能將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產生較大影響;這些情況下,宜在現(xiàn)場進行混凝土高拋模擬試驗,對試驗室混凝土配合比進行驗證后,確定混凝土施工3.0.4為避免形成工程結構施工冷縫,混凝土拌合物必須連續(xù)入模,施工中應有保證混凝土連續(xù)供應的措施。3.0.5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施工時,模板及支架系統(tǒng)除了要承受混凝土重力、側壓力及施工荷載外,還要承受混凝土的高拋沖擊力。模板及支架系統(tǒng)設計要重點考慮混凝土高拋沖擊力影響;當不便計算時,應對擬采用的模板、支架進行模擬沖擊試驗,試驗合格后方能施工。 4原材料4.0.2礦物摻合料的使用直接影響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而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對拌合物的性能要求較高,所以在采用礦物摻合料時不宜選擇等級過低的。對于低強度等級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在要求足夠數(shù)量的粉體時,不必使用活性礦物摻合料,可采用石灰石粉、白云石粉等惰性摻合料。惰性摻合料的技術性能指標只要不含有對混凝土力學性能、長期耐久性有影響的成分,并滿足一定的細度即可。其技術指標參考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GB/T18046、《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746。滿足表4.0.2的要求。表4.0.2惰性摻合料的技術要求項目Cl-(%)SO3(%)比表面積(m2/kg)指標≤0.02≤4.0≥3504.0.3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較高,可選用高效減水劑。4.0.5粗骨料的粒形影響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所以要求骨料針片狀含量不應大于8%。由于直接破碎的粗骨料一般均不能滿足連續(xù)級配的要求,為了保證粗骨料為連續(xù)級配,應采用兩級配或多級配組合的方式進行調整。粗骨料粒徑過大,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難滿足高拋免振搗的要求,所以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0mm;對于結構配筋密集的豎向構件、復雜形狀的結構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工程,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6mm。如果骨料粒徑過大,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性能不能滿足需要,易離析泌水。4.0.6高拋免振搗混凝土中粉體的量較大,所以對細骨料含泥量和泥塊含量均按高限要求執(zhí)行。5混凝土性能5.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5.1.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進行高拋免振搗施工的關鍵,所以要求混凝土的坍落擴展度不宜過大在拌合物性能的要求上混凝土的抗離析性能高于自密實混凝土,通過試驗研究如果采用自密實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指標,流動性大,易由于高拋施工時混凝土從高處拋落產生的勢能轉變的動能而離析,所以指標要求取表5.1.2。5.2硬化混凝土性能5.2.1~5.2.2硬化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性能包括力學性能、長期性能以及耐久性,均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但混凝土試件成型如果按普通混凝土或自密實混凝土的成型方式,則與實體的高拋施工混凝土相差較大,所以采用附錄C成型。6配合比設計6.1一般規(guī)定6.1.1不同的工程結構條件、施工條件要求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有不同的流動性、穩(wěn)定性、抗離析性以及填充性,而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則影響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其他的性能要求。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必須保證按配制或生產的混凝土拌合物以及硬化后的混凝土的性能滿足工程要求。工程結構條件主要包括斷面尺寸與形狀、鋼筋間距、配筋量;施工條件主要包括模板材質、模板形狀、施工區(qū)間、泵送距離、拋落高度、混凝土水平流動距離;環(huán)境條件包括環(huán)境溫度、侵蝕介質等。6.1.4有抗凍要求的混凝土其含氣量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746選擇。6.1.5硅灰的使用有助于提高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對抗離析性能有好處,但其摻量需通過試驗確定;對于低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如果摻加硅灰則將導致成本提高。所以,可選用增稠劑來提高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抗離析性能,摻量應經過混凝土試配確定。6.2試配強度的確定6.2.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的配制強度對生產施工的混凝土強度應具有充分的保證率。對于強度等級小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實踐證明傳統(tǒng)公式是合理的,因此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計算公式;對于強度等級大于C60的混凝土,傳統(tǒng)的計算公式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修訂后采用公式6.2.1-2,這個公式早已經在《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41中體現(xiàn),并在公路橋涵和建筑工程等實際工程中得到檢驗。6.2.2根據(jù)實際生產技術水平和大量的調研,適當調高了公式6.2.2計算的強度標準差值,并給出表6.2.2的強度標準差取值,這些取值與目前實際控制水平的標準差比較,是偏于安全的,也與國際上提高安全性的總體趨勢是一致的。6.3配合比計算6.3.2水膠比的確認與新修訂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中相同,主要是通過水泥品種、礦物摻合料的品種和摻量以及強度等級等因素決定。漿集比和砂率是配制良好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選擇合理的漿集比和砂率是保證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結構工程的先決條件。
本條款中推薦的漿集比、砂率和單位用水量的值均采用天然中砂時的配制參數(shù),當采用其他種類和細度模數(shù)的砂時,應做適當?shù)恼{整,并通過試驗最終確認。6.4配合比試配、調整和確定6.4.1本條提及的攪拌方式的內涵主要包括攪拌方式、投料方式和攪拌時間等。6.4.2本條要求混凝土試件成型方法。6.4.3在試配過程中,首先是試拌,調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在試拌調整過程中在計算配合比的基礎上,盡量保持水膠比不變,采用適當?shù)哪z凝材料用量,通過調整外加劑和砂率,使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滿足施工要求,提出試拌配合比。試拌時如果攪拌量太小,由于混凝土拌合物漿體粘性等因素影響或體量不足等原因,拌合物則不具有代表性。6.4.4調整好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并形成試拌配合比后,即開始混凝土強度試驗。無論是計算配合比還是試拌配合比,都不一定能保證混凝土配制強度滿足要求,混凝土強度試驗的目的是通過三個不同的水膠比的配合比的比較,取得能夠滿足配制強度要求的、膠凝材料用量經濟合理的配合比。由于混凝土強度是在混凝土拌合物調整適宜后進行,所以強度試驗采用三個不同水膠比的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應維持不變,即維持用水量不變,增加或減少膠凝材料用量,并相應減少或增加砂率,外加劑摻量也做減少或增加的微調。6.4.6~6.4.76.4.8在確定設計配合比前,對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氯離子含量和耐久性能的試驗驗證是非常必要的。7制備、運輸與泵送7.1一般規(guī)定7.1.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生產單位應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除此之外,考慮到高拋免振搗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施工工藝的特殊性,應有完善的生產、運輸、泵送專項方案。7.1.2高拋免振搗混凝土施工屬于預拌混凝土的一種特殊施工工藝,兩者的生產方法本質上是一致的。7.2原材料貯存、計量、生產7.2.1完整的標識應包含如下內容:名稱、品種(型號)、生產日期、進場日期、數(shù)量。為防止原材料貯藏混淆,通常預拌混凝土單位標識名稱、品種(型號)即可。7.2.2粉料指水泥、粉煤灰、礦渣粉、石粉等粒徑小于0.075m的混凝土原材料。7.2.3高拋免振混凝土采用原材料與預拌混凝土基本一致,配合比設計方面更偏重預拌混凝土的高流動性和抗離析性,因此直接引用《預拌混凝土》GB/T14902的計量規(guī)定。7.2.57.3運輸與泵送7.3.1工程案例中由于管理不善,因類似問題導致的混凝土報廢和結構質量問題比較普遍,因此將此款單獨列出。
7.3.2本條與7.3.3相互對應,在我國很多地區(qū)暑期作業(yè)時,由于高溫原因導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損失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常規(guī)的處理手段即為二次添加不含緩凝成分的減水劑,經快速攪拌后改善其流動性。
7.3.3工程案例中由于管理不善,因類似問題導致的混凝土報廢和結構質量問題比較普遍,因此將此款單獨列出。實際工程案例中,由于高溫導致部分游離水損失,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下降,可以采取減水劑二次添加的方式,嚴格控制稀釋用水用量,從而達到滿足高自流、高抗離析性的要求。
7.3.4《預拌混凝土》GB/T14902中規(guī)定:混凝土的運送時間指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入運輸車開始至該運輸車開始卸料為止。運送時間應滿足合同規(guī)定,當合同未作規(guī)定,采用攪拌運輸車運送的混凝土,宜在1.5h內卸料:采用翻斗車運送的混凝土,宜在1.0h內卸料:當最高氣溫低于25℃時,運送時間可延長0.5h。如需延長運送時間,則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并應通過試驗驗證。
7.3.5避免撒漏一是防止污染環(huán)境,二是防止供需雙方對所供混凝土方量產生爭議。7.3.6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過程中暑期防曬可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損失及入模溫度。防雨防止雨水進入運輸車罐體改變混凝土配合比。防寒是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中游離水發(fā)生冰凍結晶。7.3.8混凝土炎熱氣溫施工的定義溫度,美國是24℃,日本和澳大利亞是3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稿中規(guī)定,當晝夜平均氣溫高于30℃時,按照暑期規(guī)定施工。針對高拋免振搗混凝土高流動性的要求,考慮到高溫對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影響非常顯著,因此單獨列出此款。8施工8.1一般規(guī)定8.1.1高拋免振搗混凝土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楊浦鍍鋅彩鋼板施工方案
- 長沙交通道路護欄施工方案
- 共享醫(yī)療資源合同范例
- 出讓礦山用地合同范本
- 企業(yè)餐飲配送合同范本
- 酒泉打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 售樓廣告合同范例
- 加盟建廠合同范例
- 別墅水電安裝合同范例
- 全資收購合同范例
- 2024年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鋼制壓力容器材料選用規(guī)范
- 出租房房東消防培訓
- 2024年度-小學語文教師經驗交流
- 加油站廉潔培訓課件
- 認識比例尺人教版課件
- 2022版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附課標解讀)
- 如何提升小學教學質量
- 陜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A卷)
- 變電站模塊化建設2.0版技術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