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江蘇省贛榆縣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江蘇省贛榆縣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江蘇省贛榆縣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江蘇省贛榆縣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江蘇省贛榆縣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蘇省贛榆縣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將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小王同學想參加辛亥革命首義地舉行的慶典活動,他可到如圖的A.① B.② C.③ D.④2.下表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結構變化時間結構1954年序言總綱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旗、國徽、首都1982年序言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國旗、國徽、首都這一變化表明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B.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確立C.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完善D.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根本變化3.《呂氏春秋》由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門客編撰而成,書中寫道:“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始生之者,天也;養(yǎng)成之者,人也。能養(yǎng)天之所生而勿攖(觸犯)之謂天子”。其提出的置君治國之道是A.君權神授 B.中央集權 C.無為而治 D.以人為本4.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無畏精神推行變法,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是A.司馬光 B.王安石 C.范仲淹 D.孝文帝5.如圖是《先秦與古希臘:中西文化之源》中某章節(jié)的目錄,請根據(jù)目錄名稱擬出最合適的章的名稱A.環(huán)境:黃色土地與藍色海洋 B.政體:帝制與共和C.傳統(tǒng):專制與民主 D.學術:重倫理與愛智慧6.下表是某一年陜甘寧邊區(qū)土布生產統(tǒng)計表,表中數(shù)據(jù)綜合說明當時布廠(家)織機(架)年產布(匹)占總產量的比重(%)公營231852283220.7合作社營371792200020.0私營501501200010.9民間織戶200005333448.4合計20514110116100A.社會主義改造趨于完成 B.新民主主義經濟的發(fā)展C.個體生產的效率仍較高 D.官僚資本擠壓私人資本7.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在公元前655年5月,聯(lián)合八國諸侯在首止開大會,并與其中的七國諸侯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不久,周惠王死,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這反映出A.諸侯爭霸斗爭激烈 B.周王室開始衰微C.傳統(tǒng)體制受到沖擊 D.宗法制遭到破壞8.明清商人往往采取“合伙”、委托資本(把資金委托給有商業(yè)才能且值得信賴的人經營)通過各種人際關系(包括親戚、朋友、同鄉(xiāng)等)提供資本等方式進行籌資活動。這些籌資方式A.推動了商幫的形成與發(fā)展 B.促使股份制企業(yè)出現(xiàn)C.導致重農抑商政策的瓦解 D.催生了資本主義萌芽9.據(jù)美國原子彈研制和生產的組織者之一格羅夫斯回憶:按計劃,美國準備投擲3枚原子彈,小倉是第二目標。因天氣原因都投到了長崎,一顆沒有爆炸,后神秘失蹤。若從史學角度看,該材料()A.揭露了原子彈投放的歷史真相 B.孤證不立,還需其它史料互證C.是親歷者回憶,材料真實可信 D.說明了歷史闡釋常受制于政治10.1876年,郭嵩燾出使海外期間常寫信給李鴻章,報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學生不限于機械一門,學政治、經濟的都有,勸其擴大學習內容范圍。他的這些言論引起了士大夫們的謾罵,有人說他是“漢奸”。結果,出使不到兩年他就回國了。這說明A.李鴻章洋務思想日趨保守 B.郭嵩燾對西方體制過于推崇C.“中體西用”思想仍占主流 D.清廷的對外政策發(fā)生了變化11.有學者認為,經過明治維新后,日本從一個封建的東方農業(yè)國轉變?yōu)樯钍芪鞣矫饔绊懙墓I(yè)化國家,但并未完全實現(xiàn)“脫亞入歐”的目標。其主要的歷史依據(jù)是A.實行義務兵役制并同時組建常備軍B.重建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體制C.推行小學義務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D.引進西方技術設備和現(xiàn)代產業(yè)制度12.軍隊由城邦公民組成。遇到外來侵略,城邦公民即放下犁頭,拿出自備武器,穿上盔甲,由推舉出來的領袖率領上戰(zhàn)場。戰(zhàn)事結束后軍隊隨即解散,士兵回到各自工作崗位,耕田的耕田,牧羊的牧羊。公民執(zhí)干戈以衛(wèi)城邦,是義務也是權利。這支公民軍隊最初只是為保衛(wèi)城邦,后來卻成為帝國向外擴張的武力。由此推知此時是A.共和國早期的羅馬 B.春秋戰(zhàn)國時的中國C.中世紀時期的法國 D.共和國鼎盛的雅典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居正及攬大政,登首輔,概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來海內前清。用李成梁、成繼先,委以北邊,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蠻累世負團者,次第遭將剛平之。力年富國,文倉集可變十年,間寺(具部下設機構)積金,至四百余萬。成君德,相近幸,嚴考成,核名實,清郵傳,核地畝,一時治績炳然?!幾浴睹魇芳o事本末》材料二萬歷十二年....籍沒張居正家,林連顏多,上日:“張居正鉗制言官,蔽賽聯(lián)聰,專權亂政,周上負思,謀四不忠,本當斷棺戮尸,念效勞有年,姑免盡法……剛愎自用,成權震主。身死未,通遭剝奪,并籍其家,子補皆不保云。——摘編自《明史紀事本末》(1)依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材料和材料對張居正的評價及依據(jù)。(2)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張居正“禍發(fā)身后”的原因。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72年,李鴻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廠“日需外洋煤鐵”極多,“可憂孰甚”。他建議清政府“設法勸導官督商辦,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準洋人代辦……于富國強兵之計殊有關系”。清政府采納李鴻章建議,決定先在部分地區(qū)試辦“開采煤鐵事宜”?!幾源饕葜骶帯逗喢髑迨贰返炔牧隙轮袊耙晃濉庇媱澲赋觯骸暗V產資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進度,資源供應的保證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產力、建立新工業(yè)基地、正確地規(guī)定工業(yè)建設計劃的先決條件。”為此,國家要求“有計劃地展開全國礦產的普查工作”,“加強對某些從前沒有發(fā)現(xiàn)或者很少發(fā)現(xiàn)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區(qū)上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獡?jù)《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政府在19世紀70年代的礦業(yè)政策及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清代礦業(yè)政策相比,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礦業(yè)政策的特點,并簡析其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中③是辛亥革命首義武昌起義所在地,C項符合題意;圖中①②④對應的北京、上海和廣州均不是武昌首義所在地,ABD三項不符合題意。2、C【解析】

從材料1954年憲法到1982年憲法,可以看出反映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發(fā)展,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調整到了國家機構前面,體現(xiàn)了民主法制完善,答案為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應該是在90年代以后,與材料時間不符,A錯誤。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確立是在1956年,B錯誤。材料體現(xiàn)不出社會主義矛盾的變化,D錯誤。【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要求學生結合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表現(xiàn)來分析。解答問題,要搞清楚我國民主法治發(fā)展的表現(xiàn)和特點,學生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3、D【解析】

材料中“非以阿天子”意思是:不是為了讓天子謀私利。后面一句的意思是:最開始產生生命的是天;養(yǎng)育生命并讓它成長的是人??梢员pB(yǎng)上天所產生的萬物而不觸犯它的為天子。材料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故選D;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君權神授、中央集權、無為而治,排除ABC。4、B【解析】

北宋的王安石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他在思想上破除當時人們的守舊心理,這句話的大意就是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guī)矩不一定要效法,人們的議論不需要擔心,這表明了他的決心,故B項符合題意;其它三項中的人物與題意所述無關,排除ACD。5、C【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中國古代和希臘的政治制度。先秦逐漸走向專制,古希臘逐漸走向民主,C正確;A與材料無關;中國帝制確立于秦朝,故B錯誤;D與材料無關。6、B【解析】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陜甘寧邊區(qū)土布生產中公營、合作社營、私營以及民間織戶都占有一定的比重,這屬于新民主主義經濟結構,故B正確;由“陜甘寧邊區(qū)”可知,此時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而社會主義改造開始于1953年,故A錯誤;民間織戶的比重雖然占到48.4%,但是其織機卻是2萬架,因此個體生產的效率是比較低的,故C錯誤;陜甘寧邊區(qū)沒有官僚資本,故D錯誤。7、C【解析】

依據(jù)材料“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其中的七國諸侯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傳統(tǒng)的分封制、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壞。C正確;材料未反映諸侯的斗爭,A排除;‘開始’的材料不能體現(xiàn),B排除;材料不僅反映了宗法制度遭到破壞,而且還反映了分封制也遭到了破壞,不全面,D排除。故選C。8、A【解析】

商幫是以鄉(xiāng)土親緣為紐帶,擁有會館辦事機構和標志性建筑的商業(yè)集團。由材料“明清商人往往采取‘合伙’、委托資本通過各種人際關系提供資本等方式進行籌資活動”這種籌資方式推動了商幫的形成與發(fā)展,故A符合題意;中國古代不存在股份制企業(yè),故B不符合題意;重農抑商政策是中國古代自戰(zhàn)國以來基本的經濟政策,故C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資本主義性質的雇傭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9、B【解析】材料只是格羅夫斯一個人的回憶,屬于孤證,還需其它史料互證,選B是符合題意的,正確;該材料并未揭露了原子彈投放的歷史真相,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只是孤證,不一定真實可信,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并未體現(xiàn)出受制于政治的信息,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10、C【解析】

材料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仍然固守“中體西用”主流思想,郭嵩燾的思想超越了當時這一主流思想,故選C;“這些言論引起了士大夫們的謾罵”是郭嵩燾解職的原因,雖然郭嵩燾“常寫信給李鴻章”,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鴻章的洋務思想,排除A;“勸其擴大留學范圍”,報告日本“不限于機械一門,學政治、經濟的都有”,并不等于推崇西方體制,排除B;一位駐外使節(jié)的認識并不能說明“清廷的對外政策發(fā)生了變化”,排除D?!军c睛】抓住關鍵信息“引起了士大夫們的謾罵,有人說他是‘漢奸’。結果,出使不到兩年他就回國了”分析解答。11、B【解析】1868年,日本開始了以學習西方為目的明治維新,發(fā)展資本主義。經過明治維新,日本資本主義得到發(fā)展,建立了近代軍隊和近代教育體制,但在政治方面,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根據(jù)1889年憲法,天皇享有大權,地主資產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政權在日本建立起來了,這與西方普遍的民主政體截然不同,故選B;ACD無法明顯體現(xiàn)與西方文明的不同,不能反映“未完全實現(xiàn)‘脫亞入歐’的目標”,排除。12、A【解析】

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羅馬經歷了由共和國到帝國時期,城邦公民訓練有素,為對外擴張奠定基礎,故A選項正確;春秋戰(zhàn)國時的中國沒有對外擴張,故B選項錯誤;材料內容體現(xiàn)的事共和國時期的羅馬,而不是中世紀的法國,故C選項錯誤;共和國鼎盛的雅典沒有對外擴張,故D選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評價和依據(jù):材料一:肯定。鞏固邊防,加強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控制;經濟改革,增加政府收入;整頓吏治、郵傳驛遞。材料二:否定。專權亂政、謀國不忠、威權震主。(2)原因:改革觸動豪強權貴和腐敗官吏的利益;法律制度不健全(人治而非法治);明神宗昏庸腐化,廢除新法;個人性格剛愎自用?!窘馕觥?/p>

(1)評價和依據(jù):材料一:根據(jù)材料一“十年來海內前清”和“治績炳然”可知,材料一對張居正的評價持肯定態(tài)度。依據(jù):根據(jù)材料“用李成梁、成繼先,委以北邊,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蠻累世負團者,次第遭將剛平之”可知,鞏固邊防,加強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控制;根據(jù)材料“力年富國,文倉集可變十年,間寺(具部下設機構)積金,至四百余萬”經濟改革,增加政府收入;根據(jù)材料“成君德,相近幸,嚴考成,核名實,清郵傳,核地畝,一時治績炳然”可知,整頓吏治、郵傳驛遞。材料二:根據(jù)材料二“鉗制言官,蔽賽聯(lián)聰,專權亂政,周上負思,謀四不忠”可知,材料二對張居正持否定態(tài)度。依據(jù):根據(jù)材料“專權亂政……謀四不忠……剛愎自用,成權震主”可知,材料二認為張居正專權亂政、謀國不忠、威權震主。(2)原因: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張居正的改革觸動豪強權貴和腐敗官吏的利益;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是專制社會,法律制度不健全(人治而非法治);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明神宗昏庸腐化,廢除新法;從個人原因來看,張居正性格剛愎自用。14、(1)政策:允許開礦,官督商辦。原因:列強的經濟侵略;洋務運動的推動;煤鐵等關系到國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點:列入國家發(fā)展計劃;服務于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獨立自主開發(fā);特別重視當時缺乏的礦產資源的勘探。意義:奠定了新中國礦業(yè)發(fā)展的初步基礎;促進“一五”計劃順利完成;有利于國家工業(yè)體系的建立;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解析】

(1)政策:依據(jù)材料一中“清政府采納李鴻章建議,決定先在部分地區(qū)試辦‘開采煤鐵事宜’”信息可歸納得出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的礦業(yè)政策。原因:依據(jù)材料一中“上海各工廠‘日需外洋煤鐵’極多”、“于富國強兵之計殊有關系”等信息結合19世紀70年代的時代背景相關所學從列強的經濟侵略、洋務運動的推動、煤鐵等重要價值等方面分析其原因。(2)特點:依據(jù)材料二中“新中國‘一五’計劃指出:‘……是合理地分布生產力、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