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教材]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期末復習:論述類文本閱讀試題精選匯編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藝事業(yè)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yè),文藝戰(zhàn)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zhàn)線。繁榮發(fā)展文藝事業(yè),人是基礎、
是關鍵。人的觀念、情懷、底蘊、創(chuàng)意等,是決定其創(chuàng)作能力與水平的重要因素。打造文藝精品力作、支
撐時代精神大廈,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在踐行“真、情、實、意”四字上細思力行。
真,就是要有胸懷擔當使命的真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工作者要志存高遠。這個高遠之志就是
守正創(chuàng)新,宣傳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時代熱情放歌、為民族立心
鑄魂、為人民抒情抒懷。樹立了“鴻鵠之志”,就有了磨礪“十年一劍”的韌勁。但凡偉大的藝術家,都
有一個漸進、漸悟、漸成的過程。著名作曲家周大風,一生撲在音樂事業(yè)上,為普及中國傳統(tǒng)民樂教學、
推廣高尚音樂而辛勤耕耘,受到音樂界的廣泛推崇。這啟迪我們,唯有大志向、大格局,下苦功、下真功,
才有大作品、大成就,否則是難以撐起當代文藝天空的。
情,就是要充盈文藝追求的深情。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傳世之情。如果對文藝事業(yè)沒有深情厚誼,
缺乏傳世之心,僅僅當作謀生的手段、牟利的工具,這樣的文藝工作就容易沾滿銅臭味,這樣的文藝工作
者就容易成為市場的奴隸。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直到80多歲才創(chuàng)作完成,曹禺創(chuàng)作《雷雨》構思便
用了5年,陳忠實的《白鹿原》從醞釀、構思到創(chuàng)作完成歷時近10年。這些都說明,堅定藝術追求,不
改初心、矢志不渝,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必然要求。也唯有如此,廣大文藝工作者才能以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
滿足人民需求,贏得社會贊譽,無愧時代期許。
實,就是要增強扎根生活的篤實。正如著名戰(zhàn)地記者羅伯特?卡帕所說,“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
那是因為你離戰(zhàn)火還不夠近”。生活是藝術之母,越是攀登文藝高峰,越要深入火熱生活,扎根人民群眾,
積蓄創(chuàng)作力量。20世紀50年代末,作曲家沈亞威赴基層連隊體驗生活,看到了年輕士兵張煥成的一首小
詩,被其生動質樸的詩句和詩句表達的堅強信念、樂觀精神所感動,很快譜出《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這首名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民生活中存在著文學藝術的豐富礦藏,只有發(fā)揚勞作上手的精神,走出書齋畫室,
走進人民群眾,投身基層一線,用腳丈量大地,才能“打深井”“汲清水”“抓活魚”,才能創(chuàng)作出思想
性、時代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tǒng)一的文藝佳作。
第1頁共20頁
意,就是要樹立銳意創(chuàng)新的意識。文藝是胸懷和創(chuàng)意的對接,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
的深度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藝術的生命。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變則其久”,“異代接武,莫不參伍
以相變,因革以為功”,強調的就是藝術創(chuàng)新??梢哉f,沒有創(chuàng)新動力、創(chuàng)作活力的持續(xù)迸發(fā),精品力作
就難以迸發(fā)涌現(xiàn),文藝高峰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倡導創(chuàng)新精神,并不是要標新立異,而是倡導將創(chuàng)
新精神、創(chuàng)新教育融入藝術學習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博采眾長、深入實踐基礎上,融會貫通、激發(fā)靈感、厚積
薄發(fā),提升藝術原創(chuàng)能力,推動文藝不斷繁榮發(fā)展。
(摘編自鄭樂秋《文藝工作要講真情實意》)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藝工作者踐行“真情實意”,就可以打造文藝精品力作,支撐時代精神大廈。
B.黃公望、曹禹的成功,源于他們對事業(yè)的深情厚誼,這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必然要求。
C.文藝工作者如果只局限在書齋畫室,那便無從創(chuàng)造出為人們歡迎的文藝作品。
D.踐行“意”,就需要倡導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且扎根生活,藝術的生命力便能長久。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藝工作者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與水平是繁榮文藝事業(yè)的基礎,這是文章論證的前提。
B.文章采用了總論一一分述的方式展開論證,論證了文藝工作要講求“真情實意”。
C.文章主體部分論證“真情實意”的內涵以及重要性,都用了舉例和引用論證。
D.文章的論證兼顧歷史與現(xiàn)實,既有對當下創(chuàng)作的分析,也有對歷史經驗的總結。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藝工作者樹立了守正創(chuàng)新的鴻鵠之志,才可能如周大風般有大作品、大成就。
B.當下的一些文藝工作者隨波逐流,沾染銅臭,多是由于缺少對文藝事業(yè)的深情。
C.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才能滿足人民需求,才能使文藝工作者堅定藝術追求。
D.徐悲鴻曾經說“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這在本文也有所體現(xiàn)。
第2頁共20頁
【答案】1.B2.C3.C
【解析】
分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就可以打造文藝精品力作,支撐時代精神大廈”錯誤,表述絕對。原文只說“打造文藝精品力作、
支撐時代精神大廈,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在踐行'真、情、實、意'四字上細思力行”。
C.“無從創(chuàng)造出為人們歡迎的文藝作品”錯誤,偷換概念。第4段中“只有發(fā)揚勞作上手的精神,走出書
齋畫室,走進人民群眾才能創(chuàng)作出思想性、時代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tǒng)一的文藝佳作”不等同于“為
人們歡迎的文藝作品”。
D.“……就需要倡導創(chuàng)新的精神,并且扎根生活,藝術的生命力便能長久”錯誤,邏輯混亂。原文第5段
說的是“文藝是……的深度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藝術的生命”,藝術的生命力要長久就要認真地進行深度創(chuàng)新而
非“扎根生活”?!霸睢睂儆凇皩崱钡膬群?,這只是提升藝術原創(chuàng)能力的基礎之一。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論證的分析能力。
C.“都用了舉例和引用論證”錯誤,第三段沒有引用論證。
故選C。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C.“……才能使文藝工作者堅定藝術追求”錯誤,因果倒置。文藝工作者們堅定了藝術追求才能創(chuàng)作出文
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
故選C。
第3頁共20頁
【點睛】論述類文本閱讀考核的重點基本是文中的重點概念、信息的篩選與整合、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
方法、歸納內容要點和概括中心意思等??己烁拍蠲}點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內涵、外延上;篩選整合信息
的題目側重于對文中佐證觀點的現(xiàn)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性的考核;論點、論據和論證重點在判斷論點,
分析論點和論據的關系,辨析論證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結構思路;歸納內容要點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對文中
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镜脑O錯類型有混淆范圍、偷換概念、無中生有、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
文意、答非所問、張冠李戴、論點論據不配、論證方法錯誤、結構分析錯誤等。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詩,就像一頭大象,而全天下的詩人寫詩,其實都是盲人摸象。每個詩人的知識結構與社會生活的時
空不同,創(chuàng)作的經驗不同,寫出來的詩,也就各有千秋,很難有統(tǒng)一的、標準的答案。這很像太陽的萬丈
光芒,一個優(yōu)秀的詩人,如果能夠拽住其中一縷,寫出幾句或幾首好詩來,那就是造化有成了。
那么,什么是好詩?
好詩首先是感性的。如果一首詩給人的印象是憑借理性的智慧編織出來的,那恐怕就不是詩了。詩是
直感的抒發(fā)與胸臆的噴涌和流淌,高明的詩人,一定會將這種直感用文字迅疾地固定下來。它是含著體溫、
裹著氣息的,是一種吸納著春溫秋肅、寒來暑往的文字表達,是能夠進入人的情感與精神世界的詩行。感
性,是一種天賦,好詩人的感性直覺都非常好,他們能夠拋開一切表面的現(xiàn)象而直抵所要表達的事物的本
質。卓越的詩人,憑借他的感性天賦,信手拈來,任意揮灑,出神入化,比如李白與蘇東坡,幾乎就是出
口成章、即吟成詩。
這樣說來,詩就是那些具有感性天賦者的天下了嗎?當然不是。智性也很重要。一個詩人,如果只有
感性而沒有智性,很難有大作為。那怎樣才能寫出一首好詩呢?當感性幫助詩人完成了對事物本質的捕捉
與文字的迅疾固化之后,智性會幫助詩人沿著感性的直覺,推動字與字的連動與激發(fā),促使詩行有如神助
般噴涌而出。感性迅疾轉換為智性,智性又迅疾生發(fā)出激情與思想相融的表達。智性即智慧的習性,這種
習性一旦養(yǎng)成,便會與感性聯(lián)合,幫助詩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詩歌的創(chuàng)造。
第4頁共20頁
一位感性與智性俱佳的詩人,可以寫出比較優(yōu)秀的詩歌,但未必能寫出卓越的詩歌。我們說詩歌充滿
了魅力,并不僅僅指的是感性與智性的表達,同時,一定還包含著神性。什么是神性?這的確是很難說清
楚的一種詩人的稟賦。它存在于感性與智性之間那一段含混不清的地帶,如此,感性與智性才獲得了貫通
一體的生氣,得以迅疾融化在一起,互相生發(fā),共同放射出詩歌的光芒。
最后,讓我們來說一說詩性。真正的好詩,一定是詩性充沛的,這個充沛指的就是詩的意境豐盈。無
論是感性的表達還是智性的推動與神性的天助,最終都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首渾然一體的詩歌。這首詩表面看是
句子與句子的排列組合,其實更關鍵的是句子與句子相互激發(fā)著、推動著創(chuàng)造出來的詩境。這個詩境,是
全詩的每一個音節(jié)、每一個筆畫共同完成的。當我們驀然回首再看這首詩時,就會發(fā)現(xiàn),語言消失了,而
詩的豐沛意境誕生了,令人深受感染。
(選自《人民日報》2016年4月29日,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是深奧的又是神秘的,詩人的創(chuàng)作就如同盲人摸象,而全天下的詩人就像是摸象的盲人。
B.詩人的創(chuàng)作之所以答案迥異,各具千秋,是因為詩歌創(chuàng)作往往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詩人的創(chuàng)作經驗、
所處的時代和生活的空間,以及詩人所特有的知識結構等。
C.詩是直感的抒發(fā)與胸臆的噴涌和流淌,如果一首詩給人的印象是憑借智性編織出來的,恐怕就不是詩了,
因為好詩首先是感性的。
D.感性,是一種天賦,好詩人的感性直覺都非常好,他們創(chuàng)作的詩歌,含著對自然和社會的直接感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智性即智慧的習性,一個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一旦養(yǎng)成智性,智性便會與感性聯(lián)合,幫助詩人完成一首又
一首詩歌的創(chuàng)造,有大的作為。
B.感性不僅幫助詩人感知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而且?guī)椭娙送瓿蓪κ挛锉举|的捕捉與文字的迅疾固化;智性
則進一步激發(fā)詩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推動字與字的連動,促使詩行泉涌而出。
C.神性也是詩人的一種稟賦,神性使詩人的感性與智性貫通一體,融化在一起,互相生發(fā),感性、智性和
神性共同使詩歌放射出光芒。
第5頁共20頁
D.一位感性與智性俱佳的詩人,就能寫出有魅力的詩歌,就能成就像李白與蘇東坡那樣,幾乎就是出口成
章、即吟成詩的卓越詩人。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創(chuàng)作,無論是感性的表達還是智性的推動與神性的天助,最終都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首渾然一體、意境豐
盈的詩歌。
B.詩境是由全詩的每一個音節(jié)、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句子共同完成的;真正的好詩,一定是詩性充沛、意
境豐盈的,使人得“境”忘“言”,深受感染。
C.即使是一個優(yōu)秀的詩人,能寫出幾句或幾首好詩來,也是難能可貴的,也算是造化有成了。
D.從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來說,神性為上,智性次之,感性為下,因為一位感性與智性俱佳的詩人,可以寫
出比較優(yōu)秀的詩歌,但未必能寫出卓越的詩歌。
【答案】1,C2.D3.D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C.偷換概念。將原文的“理性的智慧”換為“智性”?!袄硇缘闹腔邸北举|是“理性”,是相對于“感性”
而言的。
故選C。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以偏概全?!皩懗鲇绪攘Φ脑姼琛睉撏瑫r具備感性、智性與神行。
故選D。
【3題詳解】
第6頁共20頁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括文章內容及文章觀點的能力。
D.“神性為上,智性次之,感性為下”無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好詩首先是感性的”“智性也很重
要”“我們說詩歌充滿了魅力,并不僅僅指的是感性與智性的表達,同時,一定還包含著神性”,但并未
對三者進行排序。
故選D。
(-)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①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有很多寫到“?!钡拿洌纭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海日生殘夜,江
春入舊年”“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不過,這里的“海”恐怕很難說有什么象征意義,而流水在
中國古典文學中作為一種意象,則被文人們賦予了多種意義。水的潔凈和滋生功能,使它象征了純潔和生
命的代序,直接地滲透到誕生、成年、婚嫁與喪葬等重大人生禮儀中。如胡樸安在《中華全國風俗志》中
記述安徽:“嬰兒三日后,必為之凈洗,謂之洗三朝?!鄙弦压?jié)這天王公平民多踏青水邊,杜甫《麗人行》
即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吟詠。中國古人常因這種水畔聚會唱和而感發(fā)深刻的生命意
識。
②儒家經典《孟子?告子上》巧妙地用水性的善變喻人性的易為扭曲,言人之善良本性同流水趨下的
本性類似;《孟子?盡心上》認為流水之有本有源和奔流不息,如同君子之立身行事。
③而老子《道德經》亦褒揚流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卑龘P
的實是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的道家理念。而《莊子?秋水》則以流水入海后的浩渺無垠喻得道后的境界。
在唐代以后三■教合流的文化氛圍中,流水意象呈現(xiàn)出多種文化“涵化”的傾向。
④流水意象也蘊含了無限人生之慨,每每展示了文人群體的雙重性格與兩難處境:其執(zhí)著進取與悲觀
幻滅往往膠著一體。
第7頁共20頁
⑤流水無所不在,而且具有運行的持續(xù)性,最為貼近和形象地體現(xiàn)了事物遞進的特征,因而流水總是
被古人用來感嘆時光、機緣、情愛、功業(yè)以至年華、生命、國力的不可復返性.表達惜時嘆逝的情愫?!墩?/p>
語》中有“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句子,用流水的永逝無回譬喻時光一去不返。李
白的《古風》《江上吟》感流水悟富貴功名不可久駐:“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功名富貴若長在,漢
水亦應西北流”。陸游《黃州》“江聲不盡英雄恨”等,傾訴了歲月蹉鴕帶給人難以排解的失落感。流水
意象在文學內部中的運用,在后世的敘事文學中更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如《三國演義》卷首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由浩蕩東流的長江緬
懷歷史上風云人物的短暫人生。而《牡丹亭》中也有杜麗娘的“似水流年”之嗟。上述例子反映了主體無
法超越時間規(guī)定性與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悲劇和痛苦。
⑥流水意象固然強調了文人的感傷與憂患情懷,使之常常悲涼地感發(fā)人生苦短的危機感,如司空圖《二
十四詩品》便以“百歲如流,富貴冷灰”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悲慨”詩風。然而,流水意象并非只有消極
意義,它往往也作為人們珍惜光陰年華、不甘庸碌無為的積極象征符號而存在,反映了華夏民族柔韌、沉
穩(wěn)的精神。
(選自《中國象征文化》,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水有潔凈和滋生功能,象征著純潔和生命代序,安徽民間為嬰兒“洗三朝”的禮儀就是水意象象征意義
的體現(xiàn)。
B.孟子認為水性與人性相似:流水有趨下的本性,人有善良的本性;流水的有本有源、奔流不息就像君子的
立身行事。
C.老子關于水的“柔弱”與“堅強”的論述體現(xiàn)了道家以退為進、以柔克剛的理念;而莊子認為水入海后
的浩渺無垠象征著得道后的境界。
D.受儒、釋、道合流的影響,唐代以后,流水意象出現(xiàn)多種文化“涵化”的傾向,蘊含了無限人生之慨,
展示了文人群體的雙重性格與兩難處境。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中國古典文學中有關“?!钡脑姼杳淙牍P,意在引出下文對水的意象的重點論述。
第8頁共20頁
B.引用論證是本文最為突出的論證方法,而且引用的資料比較經典,增強了論證的力量。
C.文章引用《道德經》中的話和《莊子》中有關流水的內容進行正反對比論證,說明了流水意象不同的象
征意義。
D.文章第⑤段運用了總一分一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觀點,中間分別引述材料加以論證,最后總括歸納,
結構十分嚴謹。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一文敘寫了三月三日在蘭亭水邊聚會唱和的情景和由此引發(fā)的對生命的感慨,這
與本文的有關內容是一致的。
B.在文人的作品中,流水既可象征執(zhí)著進取,也可象征悲觀幻火,流水意象的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都蘊含
了無限人生之慨。
C.流水的特性是奔流不息,無所不在,因此古代文人常借流水意象感嘆事物一去不復返,抒發(fā)惜時嘆逝之
情。
D.陸游的“江聲不盡英雄恨”、《三國演義》卷首的《臨江仙》、《牡丹亭》中杜麗娘的“似水流年”之嗟
中的流水意象都包含了消極意義和積極意義,二者膠著一體。
【答案】1.D2,C3.D
【解析】
【分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
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觥T诶斫饷恳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容、主題、
結構思路、觀點態(tài)度、句段含義、創(chuàng)作意圖等進行分析概括。本題要求選出“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確的一項”,
D項,由原文第③④段可知,流水意象蘊含了“無限……處境”并不是受儒、釋、道合流的影響而產生的。
故選D。
第9頁共20頁
【2題詳解】
本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
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
同時關注選項敘述與文章內容表達的細微差別。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
項”,
C項,“正反對比論證”錯,文中并沒有進行正反對比論證。
故選C。
【3題詳解】
本題考查篩選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觀點態(tài)度能力。解答此類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
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
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lián)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lián)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
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本題要求選出“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D項,”都包含了消極意義和積極意義”錯,沒有積極意義,只有消極意義。
故選D。
【點睛】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
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
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
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
“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
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
最值得我們優(yōu)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
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xiàn)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
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
關系,(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
生不只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lián)系。因此,比對分句間的邏輯關系是比對
的重點內容。比對關系分兩步: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包括句子),分句與分句之間是
第10頁共20頁
什么關系(重點抓關聯(lián)詞),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但以因果關系居多。第二步,比對
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尤其看因果關系,
是否有強加、倒置不當。比對依據和結論,看推斷是否成立。推斷題選項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斷形式,
原因結果或條件結論同時出現(xiàn);有的只是一個判斷句。對完整推斷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條件文中
是否有依據,二看所述結果(結論)文中是否有依據,三看原因或條件與結果或結論之間是否有合理的邏輯
關系。對只是一個判斷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現(xiàn)成的結論,二看結論(既然是推斷想象,“這個結
論”文中往往沒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觀事實與邏輯事理。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一個人的成長與閱讀有著密切的關系,教育首先就是從學會閱讀開始的?,F(xiàn)代社會完全建立在閱讀的
基礎之上,它要對每一個孩子提供義務教育,也就是讓每一個孩子學會閱讀,這是一個現(xiàn)代人的起點。文
字是一個專屬于人類的獨立世界,一個人只有通過閱讀才能進入到這個世界,去領會文字世界的奧秘和精
彩。
中國的文字又稱漢字,毫不夸張地說,它是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文字。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經這樣形容中
國的文字:“它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我們千萬不要輕看了中國文字的獨特
之處,雖然每一種文字都是供人閱讀的,但我以為,能夠閱讀中國的文字是一種格外的幸福。我特別愿意
在一種漫不經心的閱讀狀態(tài)下,去體會文字的奧妙,去琢磨字詞之間的文化內涵,并從中獲得一種哲理的
啟迪。
能與文字相遇相知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那么,閱讀是什么呢?在我看來,閱讀是人的一種“內感
覺”,內感覺是相對于人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外感覺”而言的,“內感覺”的器官是人的內心。
人的內心關乎思維,也關乎情感與意志,但它在解剖學上又不存在。所以我要說,內心是一種不存在
之存在,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感覺到它的存在,它就是這么神奇。它是人的一種無形器官。有一個詞語叫“心
靈”,是對這種無形器官最恰當?shù)拿枋?。因此也可以說,閱讀是心靈的觸覺,現(xiàn)代社會被太多實用性的東
第11頁共20頁
西所糾纏,被太多欲望性的東西所迷惑,而這些糾纏和迷惑主要作用于我們的“外感覺”,所以我們多半
對心靈的觸覺變得很不敏感了。我們應該進行一些心靈的閱讀。心靈的閱讀不是在用眼睛,而是在用我們
心靈的觸覺。
毫不夸張地說,很多人的閱讀不能叫真正的閱讀,只能叫讀書。讀書僅與學習有關,雖然學到了知識,
學到了人們需要的東西,但它刺激不了心靈的觸覺。對于很多不懂得真正閱讀是什么的人來說,心靈的觸
覺經常處在荒廢不用的狀態(tài),長此以往,心靈的觸覺變得粗韌、遲鈍,難以體會到文字帶給我們的精神愉
悅。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倡導真正的閱讀,開啟我們心靈的觸覺,用我們心靈的觸覺去感受文字的肌理,去
進行一種精神的探險,去觸摸世界的另一面,那是與我們的世俗功利毫無關系的另一面。這就涉及閱讀的
真諦。閱讀是一種精神的洗滌活動,更通俗地說,閱讀就是給精神洗一次澡。閱讀會讓我們感到心曠神怡。
古往今來,許多人都把握住了閱讀的真諦,從而在閱讀中獲得樂趣。
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是一個對讀書真諦有著深刻體會的人。他對讀書有很多精彩的見解。他說過:“書籍
使整個大地、整個世界充滿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彼€說:“書籍像童話里那些奇異的鳥兒一樣,歌頌
生活的豐富多彩,歌頌人們追求獸和美時的大膽和勇敢。我愈是讀得多,心里愈是充滿了健康和振奮的情
緒。我變得更沉著,更有信心,工作得更有條理,對于生活中的屈辱就更不介意了?!备郀柣皇钦f他讀
書學到了什么有用的知識,而是說他的靈魂受到了感動,有了一種善的沖動,當讀書觸動靈魂的時候,那
種境界是非常美好的——這才是真正的閱讀。
(摘編自賀紹俊《真正的閱讀就是給精神洗次澡》)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閱讀對于一個人能否成才至關重要,因為現(xiàn)代社會完全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之上的。
B.漢字是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文字,每一個字都如詩如畫,因此閱讀漢字才是最幸福的。
C.閱讀是通過文字這個媒介作用于人的內心,與作者發(fā)生“心靈”碰撞的過程。
D.現(xiàn)代社會人們被太多的東西所糾纏和迷惑,這些糾纏和迷惑主要作用于“內感覺”。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先指出閱讀與成長和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從而明確了文章的論題。
B.文章主體部分,從“閱讀與文字”“閱讀是什么”“閱讀的真諦”等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第12頁共20頁
C.作者將“讀書”與“真正的閱讀”進行對比,目的是提倡觸動心靈的閱讀。
D.作者舉高爾基這個例子并引用其名言,照應了開頭“教育與閱讀”的問題。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字是人類獨有的獨立世界,人們只有通過閱讀進入其中,才能領會其奧秘和精彩。
B.不閱讀的人心靈的觸覺經常處在荒廢的狀態(tài),心靈的觸覺逐漸變得粗糊、遲鈍。
C.作者認為“內心”關乎思維、情感與意志是存在;從解剖學來說它又是不存在的。
D.閱讀好處多多,它能使人品味字詞之間的文化內涵,還能凈化心靈,愉悅精神等。
【答案】1,C2.D3.B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中國詩與中國畫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雖分屬于語言和造型兩個藝術種類,有著各自的
審美特征,然而二者間卻緊密相連。中國詩與中國畫在文化基礎、境界追求,以及對情與意的表達上是一
致的。
②我們今天品讀、吟詠中國詩,欣賞、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中國畫,也必須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神髓有深切體悟,否
則可能會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境地。
③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詩與中國畫共同的根基。中國詩與中國畫本身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集
中體現(xiàn),它們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有著高度的文化同一性。從文者、習畫者離開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的學習,單取詩詞、繪畫之形,雖異常刻苦,往往也只得其表,難取其實。同理,欣賞者如果沒有對中國
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與把握,在優(yōu)秀的中國詩詞與中國畫面前,也將難以體味出其豐富的內蘊與妙處所在。
④境界是中國詩與中國畫所崇尚的追求。伴隨禪宗思想的演進,中國傳統(tǒng)文人對境界的追求更上層樓。
第13頁共20頁
中國詩與中國畫在唐宋時期的高度發(fā)展,正與此有極大關系。
⑤禪宗對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影響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使中國文人的審美經驗與審美追求臻于境界化。
代表人物首推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王維的詩與畫充分體現(xiàn)了對“空、遠、靜、寂”的境界的追求。王維
于“有”中透視“無”,以禪境入詩境、畫境。蘇軾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
畫中有詩”,可見王維的詩境與畫境是統(tǒng)一的。王維的詩畫雖常常隱退對人物的描寫或描繪,但他卻讓筆
下的山水有了呼吸,剝離出其獨立自在的精神,營造出“空、遠、靜、寂”之境。
⑥詩詞、繪畫是中國文人用以表達內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北宋文人畫家群體尤其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他
們的詩與畫“主情”,突破了唐代以前中國詩、中國畫以敘事、再現(xiàn)為主的特點。唐代畫家吳道子,盡管
他的畫中也具有抒情性,他能運用線條嫻熟地表達感情。但他在畫中的“抒情”還基本居于次要地位,是
為敘事服務的。直到禪宗興起,獨具特色的中國文人畫開始產生,此前中國畫的“抒情”逐漸轉變?yōu)椤爸?/p>
情”。他們于畫面上舍形取意。蘇東坡以詩的形式闡述繪畫道理時寫道:“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作
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庇衷陬}《吳道子王維畫》時日:“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于象外,
有如仙翻謝樊籠?!被剡^頭來,我們再品讀蘇東坡的詩,欣賞蘇東坡的畫,正如其所崇尚和追求的境界。
一言一語,一筆一墨無不關乎情,“形似”顯然不是他所在意的目的。
⑦當然,在傳統(tǒng)儒家詩學看來,無論是詩詞還是繪畫,創(chuàng)作者往往注重通過“比興”的手段,引發(fā)人
的思考,筆不到意到,或筆在此而意在彼。我國南北朝時期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寫道:
“興者,起也”,南宋理學家、思想家朱熹于《朱子語類》中進一步說:“興,起也,引物以起吾意?!?/p>
⑧由此可見,中國詩與中國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相映照,彼此生發(fā)。中國詩與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者和
欣賞者,都需要在傳統(tǒng)哲學、詩詞、繪畫三方面融會貫通,才能在文學藝術的鑒賞與創(chuàng)作上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摘編自馮朝輝《攣生姊妹:中國詩與中國畫》)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詩和中國畫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雖然分屬不同藝術種類,但是審美情趣相同。
B.中國詩和中國畫深受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影響滋潤,它們本身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集中體現(xiàn)。
C.禪宗思想的演進深刻影響著中國傳統(tǒng)文人對境界的追求,導致中國詩和中國畫長期高度發(fā)展。
第14頁共20頁
D.北宋文人畫家群體突破了唐代中國詩、中國畫以敘事、再現(xiàn)為主的特點,以“主情”為主要特點。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論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詩、畫的關系,創(chuàng)作和欣賞都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
B.文章第⑤段引經據典論證了禪宗思想對中國古典文藝美學的重要影響。
C.文章第⑥段引用蘇軾的詩句,闡釋了詩詞、繪畫表達中國文人內心情感的觀點。
D.文章在脈絡上使用“我們今天”“當然”“由此可見”,體現(xiàn)了行文邏輯與嚴謹。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欣賞詩、畫時,如果能夠很好地理解把握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才可能體味到中國詩、畫的內蘊和妙處。
B.王維的詩和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詩境和畫境的同一,體現(xiàn)了中國文人對境界的追求。
C.蘇軾的詩詞、繪畫不追求“形似”而重在“取意”,一言-語,一筆一墨,無不體現(xiàn)著蘇軾的情感。
D.中國詩、畫創(chuàng)作往往重視“比興”,筆到意到、筆此意彼,是中國詩畫創(chuàng)作共有的表現(xiàn)手法。
【答案】1.B2,B3.D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國學術界使用“古典學”這個詞,是晚近的事,大家對它的理解恐怕并不一致。我所理解的“古典
學”,系指對于蘊含著中華文明源頭的先秦典籍的整理和研究。我們過去雖然沒有用“古典學”這個名稱,
但是實質上,古典學早就存在了。發(fā)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經學,就屬于古典學的范疇。
經學與政治相結合,在古典學中占據統(tǒng)治地位長達兩千年。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結束了這個局面?!拔?/p>
第15頁共20頁
四”以后,對包括先秦典籍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界有不少人持簡單的否定態(tài)度。幾乎與五四運動同時,
在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學術界興起了懷疑古史和古書的思潮。
這種疑古思潮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發(fā)展到了頂峰。疑古派(或稱“古史辨”派)成為商代之前的故
事研究和古典學研究的主力。在將傳統(tǒng)的上古史大大縮短的同時,以前代學者的辨?zhèn)喂ぷ鳛榛A,大大擴
展了古書的懷疑范圍。很多先秦古書(包括經書)的年代被推遲,很多一般認為屬于先秦的古書被認為是
秦漢以后的偽作。他們的古典學對傳統(tǒng)的古典學的沖擊是巨大的。疑古派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他
們的疑古顯然過了頭。
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上相當普遍地存在著簡單否定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在學術界,疑古派懷疑古書的
很多看法,也仍為不少人所信從。改革開放以后,大家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比較全面、比較正常的態(tài)度。學術
界對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明顯加強。很多有識之士指出,我國人民(包括廣大知識分子)缺乏人文素養(yǎng),甚至
對作為本民族文明源頭的先秦典籍中最重要的那些書(有些學者稱之為“原典”),也茫然無知,或知之
過少,這是關系到國家、民族命運的嚴重問題。發(fā)展古典學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我們不能照搬在很多方
面都早已過時的傳統(tǒng)古典學,也不能接受那種疑古過了頭的古典學,必須進行古典學的重建。
出土文獻對古典學的發(fā)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古代的“孔壁古文”和“汲冢竹書”就是明證。新中國
成立以后,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在戰(zhàn)國至漢代的墓葬里,陸續(xù)出土了大量文獻資料,其中包含了
很多先秦典籍(有些是已無傳本的佚書)的抄本,這些抄本簡稱為“新出文獻”。從總體上看,它們對古
典學的重要性已超過了“孔壁古文”和“汲家竹書”。新出文獻既是古典學的重要新資料,也是相關學科
的重要新資料。要進行古典學的重建,必須更快、更好地開展新出文獻的整理和研究。而為了支持有關學
科的發(fā)展,也需要更快、更好地開展新出文獻的整理和研究。當前,在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而真正能
擔負起新出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的人才卻相當缺乏。希望有關部門能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大力支持這方
面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
(摘編自裘錫圭《出土文獻與古典學重建》)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古典學”這個詞在我國學術界晚近才使用,但作者認為實質上古典學早就存在了。
B.古典學是對蘊含著中華文明源頭的先秦典籍的整理和研究,發(fā)源于以孔子為代表的經學。
C.疑古派是指我國學術界在西方學術思想的影響下興起的一種懷疑所有古史和古書的思潮。
第16頁共20頁
D.新出文獻是指建國后在戰(zhàn)國至漢代的墓葬中陸續(xù)出土的文獻資料中的各種典籍的抄本。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詮釋了作者所理解的“古典學”的含義及“古典學”這個名稱的使用情況。
B.文章按時間順序闡述了古典學演變的不同階段的特點,旨在突出重建古典學的必要性。
C.文章分析了疑古派在古典學研究中的地位,肯定其價值,也指出其疑古過了頭的問題。
D.文章運用例證法和引證法證明出新出文獻對古典學的發(fā)展和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結束了古典學中占據兩千年統(tǒng)治地位的經學與政治相結合的局面。
B.疑古派對傳統(tǒng)的古典學影響巨大,一是其大大擴展了古書的懷疑范圍,二是不少人信從。
C.因為必須重建古典學,所以不能照搬過時的傳統(tǒng)古典學,也不能接受疑古過頭的古典學。
D.作者呼吁有關部門積極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培養(yǎng)新出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專業(yè)人才。
【答案】1,A2.D3.C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司馬遷在《刺客列傳》里寫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位刺客,這幾個人都是因為刺殺而青
史留名,但都不是專職的刺客。其中前三人生活在春秋時期,聶政和荊軻生活在戰(zhàn)國時期。曹沫是位將軍,
其他四位則是“客”或者“士”,就是寄居在貴族家中的人。前四位刺客所反映和顯示的是新興社會群體
主體意識的自覺,顯示了士人群體和個體的人格塑造,他們的刺殺行為只是為了實現(xiàn)個體或者群體的價值,
還沒有能進入到社會公共價值領域,缺乏歷史意義,因此司馬遷應該是希望通過荊軻的形象來賦予這個群
第17頁共20頁
體更為切實的社會價值。
荊軻的敘事方法跟前面四個刺客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擁有完整的履歷和個體的精神特質。荊
軻為人“好讀書擊劍”,好結交賢豪長者,曾經游說過衛(wèi)元君,而且有個很大的個性特點就是能隱忍,這
些都說明他不同于那些純粹靠賣命為生的刺客。豫讓活著就是在等待一個讓自己去死的理由,給自己找送
死的機會,但荊軻不是這樣的人,所以他所做的也不可能是不問是非、不問結果的事情。他被賦予了一個
神圣的使命,就是刺殺秦王,拯救六國。
燕丹刺殺秦王,固然有私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秦不斷蠶食諸侯,嚴重威脅到了六國的安危,拯救燕
國甚至拯救天下的責任都維系在這次刺殺活動當中,實在沒有別的辦法,因此這次刺殺承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9-2025年中國羊毛紗行業(yè)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高一學生學習計劃15篇
- 一年級語文拼音教案
- 我的學習計劃15篇
- 《童年》讀后感(匯編15篇)
- 小班戶外活動親子踩墊子游戲教案
- 初一政治教學計劃范文集錦六篇
- 公司年會活動方案模板錦集六篇
- 乒乓球比賽作文300字集合10篇
- 冀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教案
- 報關稅費代繳服務合同
- 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經營者備案信息采集表
- 小學體育新課標培訓
- 信息化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要求
- 2024年應急預案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共60題)
- 2024湖南株洲攸縣城關國家糧食儲備庫員工招聘2人歷年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塵埃粒子95%置信上限UCL計算公式
- 2023年某公司綜合部業(yè)務流程綱要
- DB34∕T 4638-2023 創(chuàng)新型智慧園區(qū)建設與管理規(guī)范
- 有關于企業(yè)的調研報告范文(10篇)
- 巴渝文化探究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