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皂莢屬_第1頁
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皂莢屬_第2頁
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皂莢屬_第3頁
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皂莢屬_第4頁
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皂莢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試指南皂莢屬本文件規(guī)定了皂莢屬(GledisiaLinn.)(及種間雜交或?qū)匍g雜交)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皂莢屬(及種間雜交或?qū)匍g雜交)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557.1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德試指南總則3術語和定義4.1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QL:質(zhì)量性狀(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QN:數(shù)量性狀(quantitativecharcteristics)PQ:假質(zhì)量性狀(pscudo-qualiativecherncteristics)MG:群體測量(measurementforagroupofplanis)MS:個體測量(measurementforanumberofsingleplants)VG:群體目測(visualobservationforagroupofplamtsVs:個體目測(visualobservationforanumberofsingleplans)TG:測試指南(testguideline)DUS: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andstabiliy)5測試材料要求5.1由品種權審批機構決定品種測試所需要的測試材料數(shù)量和質(zhì)量以及提交測試材料的時間和地點。從非測試地國家或地區(qū)提交測試材料時,申請者應符合所有海關手續(xù)和滿足植物檢疫要求5.2提交的測試材料應為無性繁殖的至少3年生植株,且苗齡一致。如果是嫁接繁殖,請指定嫁接的2砧木。5.3提交的測試材料數(shù)量應不少于10株。5.4提交的測試材料應是未受到任何病蟲害影響,外觀健康、生長正常的植株。5.5除品種權審批機構允許或者要求對測試材料進行處理外,申請者提交的測試材料不應進行任何影響性狀表達的處理。如果測試材料已經(jīng)被處理,應提供關于處理的詳細信息。6測試技術要求6.1測試周期在符合測試條件的情況下,至少測試一個生長周期。6.2測試地點應在品種權審批機構指定的測試機構或地點進行測試。通常在一個地點進行測試。如果某些性狀在該地點不能充分表達,可由審批機構指定其他符合條件的地點進行測試。6.3測試條件應在確保待測品種能正常生長且相關性狀能夠充分表達的條件下進行測試,測試材料至少應在測試地點定植1年。6.4測試設計6.5性狀觀測6.5.1應按照附錄A表A.1規(guī)定的方法(VG、VS.MG、MS)進行性狀觀測。6.5.2除非特殊說明,所有的觀測均應在10株植株或取自10株植株的相同部位上進行。群體觀測性狀(VG、MG)應觀測整個小區(qū)或規(guī)定大小的混合樣本。個體觀測性狀(VS、MS)植株取樣數(shù)量不少于10個,在觀測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時,每個植株取樣數(shù)量應為3個。6.5.3應按照附錄B規(guī)定的時期和部位進行取樣觀測。如果測試需要采集植株某些部位作為樣品時。樣品采集不應影響測試植株整個生長周期的觀測。6.6附加測試為審查相關性狀,可對表A.1內(nèi)未列出的性狀,按照相關要求進行附加測試7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判定7.1總體原則應按照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lián)盟(UPOV)TG/1/3和GB/T19557.1確定的原則進行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的判定。7.2特異性判定7.2.1差異的恒定不同品種之間觀察到的差異可能非常明顯,不需要種植一個生長周期。某些情況下,因為環(huán)境影響需要一個以上生長周期才能確保觀察到不同品種之間充分一致的差異。因此,為確保在某個種植試驗中所觀察到的某個性狀差異充分一致,應在至少兩個獨立的生長周期中觀測該性狀。7.22明顯的差異判定兩個品種之間的差異是否明顯取決于許多因素,尤其應考慮測試性狀的表達類型,例如質(zhì)量性狀、數(shù)量性狀和假質(zhì)量性狀。因此。測試指南的使用者在進行特異性判定之前應熟悉TG/1/3的判定規(guī)則。待測品種應明顯區(qū)別于所有已知品種。在測試中,當待測品種至少在一個性狀上與最為近似的品種具有明顯且可重現(xiàn)的差異時,即可判定待測品種滿足特異性。7.3一致性判定一致性判定時,應采用1%的群體標準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在樣本大小為10株時,異型株的最大允許值為2株。7.4穩(wěn)定性判定7.4.1一般不對穩(wěn)定性進行測試。如果一個品種經(jīng)測試滿足一致性要求,則可認為該品種滿足穩(wěn)定性。7.4.2在穩(wěn)定性判定存在疑問時,則至少需要再測試一個生長周期。必要時,可在適當?shù)那闆r下種植由申請者提供的新的測試材料,與初次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若性狀表達無明顯變化,則可判定該品種具備穩(wěn)定性。8品種分組8.1品種分組說明分組性狀是指即使在不同地點記錄表達狀態(tài)的性狀,仍可以單獨或與其他分組性狀聯(lián)合使用,排除用于特異性審查種植測試的已知品種,并使多個近似品種集中一起以便組織種植試驗。使用分組性狀將已知品種劃分不同的分組,并從中選擇近似品種,與待測品種一起開展種植測試,進行特異性的評估。8.2分組性狀8.2.1植株:枝刺有無(表A.1中序號5)。8.22果皮:厚度(表A.1中序號28)。根據(jù)測試需要,將性狀分為基本性狀、星號性狀和加號性狀。性狀表列出了性狀名稱、表達類型、表達狀態(tài)及相應的代碼和標準品種、觀測時期和方法等內(nèi)容。9.2性狀類型9.2.1星號性狀[表A.1中第1列被標注“(*)”的性狀]測試指南中,新品種審查時UPOV用于國際統(tǒng)一品種措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狀。除非某些地區(qū)受環(huán)境條件限制使其無法表達,所有UPOV成員都必須對所有“星號性狀“進行DUS測試和品種性狀描述。9.2.2加號性狀[表A.1中第1列被標注"(+)"的性狀]對表A.1中進行圖解說明(按B.2)的性狀。9.3表達類型根據(jù)性狀表達方式,將性狀分為質(zhì)量性狀、假質(zhì)量性狀和數(shù)量性狀三種類型,在表A.1第1列分別以QL,QN和PQ對每個性狀進行標注。9.4性狀表達狀態(tài)及代碼9.4.1表A.1中每個性狀給子一系列表達狀態(tài)以便定義性狀并規(guī)范描述。為便于數(shù)據(jù)記錄和品種描述與信息交流,每個表達狀態(tài)都給子一個對應的數(shù)字代碼9.4.2對于數(shù)量性狀和質(zhì)量性狀,所有相關表達狀態(tài)都取決于性狀類型。但是,對于數(shù)量性狀表達狀態(tài)有5種或更多狀態(tài)時,可以采用一個簡化的尺度以減少性狀表的大小。例如,對于數(shù)量性狀具有9個狀態(tài),測試指南中簡化的表達狀態(tài)如表1。表1簡化的表達狀態(tài)代碼但是應注意,此情況實際存在9個表達狀態(tài)來描述品種,描述用語見表2。表2表達狀態(tài)代碼12小34中56大7899.4.3關于性狀表達狀態(tài)和代碼的展示方式的進一步解釋,見TGP/7。9.5標準品種表A.1內(nèi)列出了部分性狀有關表達狀態(tài)相應的標準品種,以助于確定相關性狀的不同表達狀態(tài)和校正年份、地點引起的差異。表A.1中的標準品種隸屬的物種或父母本物種名單見表3。5表3標準品種隸屬的物種或父母本物種名單豫皂2號'Yuzno2'嵩刺3號‘Songci3”河東2號'Hedong2”無刺皂英Gkeisiatriacawthosvar.ine無刺皂英Ghedislaracawthosvar.無刺皂英Gleditsiariacamthosvar.ine無刺皂英Gkditiaviacawthoavar,肅翠濕布'EmeraldCascade'無刺皂英Gledlitsiariacanthosvar.ine9.6觀測方法9.6.1觀測類型觀測類型有2種,分別是時自uV)和測量(M)。a)目測是在專家判斷基礎上進行的觀測。目測是指專家通過感官的觀測,包括嗅聞、品嘗和觸摸,也包括專家使用參照物(如圖表、標準品種和相鄰比較)或非線性圖表(如比色卡)觀測b)測量是使用已校準的線性尺度如直尺、秤、色度計、日期、計數(shù)等進行的客觀觀測9.6.2記錄類型在特異性測試過程中,記錄類型有2種,分別是一個群體記錄(G)或一組個體記錄(S)。a)一個群體記錄(G);一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的單一記錄。b)一組個體記錄(S):一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的多個記錄。9.6.3現(xiàn)測方法種類對于特異性測試,推薦的某一性狀的觀測方法在表A.1的第2列中表示,分別如下。a)群體目測(VG):對一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進行的單次目測,獲得一個群體記錄;b)個體目測(VS):對一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分別進行的逐個目測,獲得一組個體記錄c)群體測量(MG):對一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進行的單次測量,獲得一個群體記錄;d)個體測量(MS):對一組植株或植株某器官或部位分別進行的逐個測量,獲得一組個體記錄。9.7觀測時期對于特異性,推薦涉及多個性狀的觀測時期在表A.1的第2列中以(a)、(b)、(c)……表示,具體解LY/T3390—2024釋對應B.1(a)、(b)、(c)……。涉及單個性狀的觀測時期在表A.1的第1列以(+)表示,并且在B.2的相對應性狀以文字進行說明10性狀表解釋中文名1豫皂1號357219下123454疏中密河東1號”3575有196疏中密豫皂2號3577垃中長1238圓199組中租嵩刺3號”357中文名1912滇皂英'Songci3”135度13512312滇皂莢357河東1號''Hedong1”135黃12345H-dong2”'Hedangl35712312中文名“河東1號”357“河東1號”'HedongNo.1”1351219012341'HedongNo.1”3570河東2號135河東2號123123華南皂英絨毛皂英“河東1號234注:(a)測試方法見B.1a);(b)測試方法見B.1b);(c)測試方法見B.1c);(d)測試方法見B.1d);(eB.1e):(0測試方法見B.10:(g)測試方法見B.1g);(b)測試方法見B.1h);(1)測試方法見B.1):(j)測試方(規(guī)范性)B.2.3表A.1中序號9性狀(枝刺:粗度)圖解見圖B.3。B.2.4表A.1中序號14性狀(葉;類型)圖解見圖B.4。圖B.6圖B.7LY/T3390—2024B.2.8表A.1中序號24性狀(英果:被白粉)圖解見圖B.8。圖B.8B.2.9表A.1中序號25性狀(莢果:被毛)圖解見圖B.9。B.2.10表A.1中序號30性狀(種子;形狀)圖解見圖B.10。圖B.10B.2.11表A.1序號9性狀(枝刺:粗度)。休眠期選取3年生枝上的枝刺(每株至少測試3個枝條)作為枝刺粗度的測試材料,用卡尺測定枝刺中部最粗部位直徑。B.2.12表A.1序號18性狀(葉:新葉顏色)。生長期選取正常生長的測試植株樹冠中上部當年生枝先端完全展開、尚未成熟的新葉作為測試材料。B.2.13表A.1序號28性狀(果皮:果皮)。果實成熟期選取正常生長的健壯測試植株樹冠中上部當年生結果枝上的果實(每株至少測試3個結果枝、每枝至少測試3個果實)作為果實性狀的測試材料,用枝剪或刀取英果中段橫切,從果實橫切面進行觀察測試果皮厚度(規(guī)范性)技術問卷見表C.1。申請編號申請日期2.申請者信息發(fā)現(xiàn)地點;3.2品種選育方式:3.2.1雜交起源:c)天然雜交選育(不知父母本起源)[]LY/T3390—2024表C.1技術問卷(續(xù))突變母本品種;3.2.3發(fā)現(xiàn)并開發(fā)選育:4.主要性狀(第1欄括弧中的數(shù)字為表A.1中性狀序號,請在相符合的性狀代1極矮[2矮[]3矮到中[]4中[]5中到高[]6高[]7極高[]1直立[2斜上[3平展[]4半下垂[]5下垂[]1極疏[2疏[]3疏到中[]4中[]5中到密[]6密[]7極密[]1無或近無[]9有[]1極疏[疏[]3疏到中[J4中[]5中到密[]6密[]7極密[]1極細[上細[]3細到中[]4中[]5中到粗[]6粗[]7極粗[]1淺綠[]2中綠[]3黃色[,]4紫紅[]5棕紅[11極少[2少[]3少到中4中[]5中到多[]6多[]7極多[]1極短[上短③到中[]4中[]5中到長[]6長[]7極長[]i復少[2少[]3少到中[]4中[]5中到多[]6多[]7極多[]1薄[]2薄到中[]3中[]4中到厚[15厚[]1小[]2中[]3大[6.中請品種性狀綜述(按照表A.1的內(nèi)容詳組描述)7.附加信息(能夠區(qū)分品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