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感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
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
的組成,是構成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也凝聚著千百年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積極
向往和執(zhí)著追求。本單元為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以"感受中
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編排了四篇課文《古詩三首》《紙的發(fā)明》《趙州橋》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其中《古詩三首》《紙的發(fā)明》《趙州橋》是精讀課文,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略讀課文,三首古詩分別介紹了春節(jié)、清明、重陽節(jié)的
節(jié)日習俗,其他課文從不同側面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編排意圖是引
導學生通過收集傳統(tǒng)文化的資料,交流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感受中華民族深厚的傳
統(tǒng)文化,浸潤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神。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感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指向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語文要素
是"了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與指向寫作的語文要素
"寫一寫過節(jié)的過程"緊密相連。20n版《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二學段關于綜
合性學習提出"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能
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本單
元第二個語文要素”收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交流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寫一寫過節(jié)的
過程"將寫作與綜合性實踐活動結合了起來。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
分。語文課程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
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在課程標準第二學段中指出"誦讀優(yōu)秀
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本單元有三首
古詩,其他三篇課文也是寫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文化,通過多誦讀,
多交流,增加感性體驗。
綜合以上分析,制定本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37個生字,讀準8個多音字,會寫36個生字,重點指導寫"酒、錄、
縣、創(chuàng)"。
2.通過背誦古詩,默寫指定的古詩,領悟詩句的內容,了解祖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
習俗,抄寫指定的課文的段落。
3.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的特點,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特
點,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了解課文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寫清楚過節(jié)的過程。
單元教學總體構想
課時內容課時安排教學要點
精讀《古詩三首》21.認識一類二類生字,會寫一類生字。
+日積月累+識2.背誦古詩,默寫《清明》。
字加油站3.借助注釋了解詩句意思,想象并描述節(jié)日情景。
精讀《紙的發(fā)明》21.認識一類二類生字,會寫一類生字,讀準四個多音字的字
+詞句段運用音,辨別不同字意下不同的字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蔡倫造紙地過程的順序強調清楚,
提取關鍵信息,說清楚造紙過程。
3.能說清楚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能夠傳承下來的原因,感受中
國造紙術對人類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
精讀拓展《趙州21.認識一類二類生字,會寫一類生字,讀準"爪"字。
橋》2.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是通過列數(shù)字、舉例等把橋的雄偉、
美觀寫清楚的。
3.能用給定的詞語向別人介紹趙州橋,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
民的智慧。
略讀拓展《一幅21.認識一類二類生字,會寫一類生字,讀準”都、乘、籠"
名揚中外的畫》+三個多音字。
交流平臺+詞句2.能選擇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說清楚課
段運用(二)+習文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
作指導3.能說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名揚中外的原因,結合課文
內容和圖畫,想別人介紹這幅畫。
綜合性學習展示1課時1.根據(jù)選定的節(jié)日積極從書上、網上搜集資料,并做好整理
工作。
2.積極參與小組討論,交流,認真聽同伴發(fā)言,誠懇地提出
改進建議。
單元整合作業(yè):能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介紹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并記錄這些節(jié)日
的相關習俗,完成"跟著古詩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綜合性學習,做匯報
交流。
分課設計
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L會認"屠、蘇”等7個字,會寫"舊、符"等1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三首古詩,默寫《清明》。
3.借助注釋了解詩句意思,想象并描述節(jié)日情景。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今天的主題是詩詞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節(jié)日習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中華
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形成,是
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有哪些
呢?下面做一個判斷題,考一考你,下面節(jié)日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嗎?(答案:
1346)
1.中秋節(jié)()2.勞動節(jié)()3.端午節(jié)()4龍?zhí)ь^()5.婦女節(jié)()
6冬至()
(二)簡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按照12個月份出示: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春節(jié)(正月初一1元宵節(jié)(正
月十五\龍?zhí)ь^(二月二[社日節(jié)(二月二入清明節(jié)(公歷4月5日前后1
端午節(jié)(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jié)(農歷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歷七月十四/十
五\中秋節(jié)(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九1冬至節(jié)(公歷12月21-23
H\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另外,二十四節(jié)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自然
節(jié)氣點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jié)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
它們既是自然節(jié)氣點,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三首詩是春節(jié)、清明節(jié)和重陽節(jié),這些節(jié)日有哪些傳統(tǒng)文
化習俗呢?我們來讀古詩。
【設計說明:習得語言,一是生活中學習,二是閱讀中學習。古詩文是最美最凝
練的語言,通過關聯(lián)、勾連相關的詩句,既是積累語言,又可打開學生的想象的
閘門?!?/p>
(三)通讀課文,讀準字音,寫出生字的部首和音序。
L自由朗讀一遍課文,讀準字音,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拿不準的字看看
生字表
2.同桌一人一個自然段讀課文,遇到錯誤及時指出并改正。
3.同桌互相指讀課后的一類字和二類字,然后在書上寫出生字的部首和音
序。哪些字容易寫錯,仔細觀察后在生字下面加三角符號,提醒自己注意。
多音字,查字典,并用不同的音分別組兩個詞。
4.檢查朗讀詞語。
(四)多種方法識字,指導寫字:多種方法包括加一加、字理識字、會意識字、
結合字義識字等。重點指導寫"欲、魂、酒、異"。"欲"字第四筆是點,"魂"
右邊是鬼,"酒"字里面有一橫,"異"下面撇和豎出頭。
辨別根據(jù)字義定多音字的讀音。
【設計說明:認字和寫字是小學階段基礎知識的重點,字音、字形、字義的辨析
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仍需扎扎實實地做好。]
(五)自由誦讀古詩,圈出每一首詩中的節(jié)日習俗,全班交流。
放爆竹、喝屠蘇酒、貼對聯(lián)、祭祀先人、插茱萸、登高、敬老人
(六)根據(jù)搜集到的資料,交流這三個節(jié)日里的其他習俗。
(七)學習語文園地中的識字加油站和日積月累。
L識字加油站
生活中,你見過這些標牌嗎?同桌間點認的方法讀一讀,認一認,說一說這
些標牌的功用。
稅務局: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
防疫站:為防治疾病,研究保護和增強人類健康而設立的預防醫(yī)療機構。
咖啡館:喝咖啡的場所。
閱覽室:是圖書館的服務設施。圖書館為讀者在館內使用文獻而提供的專門
場所。
廢品收購站:指主要從事廢品回收的回收中心
農貿市場:農貿市場是農副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雙方直接進行買賣活動的場
所。
你還拍到哪些標牌,認識這些字嗎?(可以帶手機,還可以做成美篇,課上
分享交流。)
3.日積月累:根據(jù)搜集到的資料,進行交流。
語文園地日積月累的這些知識都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通
過查閱資料來理解和拓寬視野。
第一個知識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通過查資料,我們知道文房四寶包括的是毛
筆、黑墨、宣紙和硯臺。在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是有變化的,在南唐時期,
文房四寶特指某些地方的筆墨紙硯,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徽墨、
宣紙、歙硯、洗硯、端硯,元代以后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
放后,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
梅蘭竹菊代表的是傲、幽、堅、淡的品格。人們對梅蘭竹菊的欣賞,根源于
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梅代表高潔志士,蘭代表世上賢達,竹代表謙謙君
子,菊代表世外隱士。
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是中醫(y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
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在《古今醫(yī)統(tǒng)》說:"望聞問切四字,誠
為醫(yī)之綱領」
【設計說明:教學中應該注重詞語的積累,在詞語積累的訓練中,學生豐富了詞
語,發(fā)散了思維,還深刻體會到美、接受美的熏陶,也深切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
的無窮魅力。積累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積累語文書中語句,也可以在課
外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了解了祖國傳統(tǒng)文化?!?/p>
(八)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說明:課堂總結是整堂課的畫龍點睛之處,可以概括、歸納和深化課堂所
學,將整堂課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發(fā)現(xiàn)學得不深不透的地方,誘發(fā)學生溫故知新,
提出新的疑問,積極思維?!?/p>
第二課時
(-)背誦三首古詩,導入新課。
訂正容易錯的字:魂的偏旁是鬼。
(二)用吟誦讀書法學習《元日》
L借助注釋,聯(lián)系過春節(jié)的生活實際,說一說這首詩句的意思。
這首詩描寫了春節(jié)除舊迎新的歡樂景象。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
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
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這里面的提到的
風俗有放爆竹、喝屠蘇酒、貼對聯(lián)。
補充資料: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后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
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而飲
屠蘇酒卻正好相反,都是按自少至長的次序飲之,如晉人董勛所說的“少者得歲,
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后飲酒"。
2根據(jù)吟誦符號,再來體會想象一下,作者寫的什么意思?
元日(宋)王安石
I--—!I-------III-----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II--!II--II-----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仄聲入聲表示強調,平聲拖長,表示延展。在這首詩里強調的是什么呢?第
一句強調了"一歲:這一年很快過去了,第二句強調"送暖",帶給人的溫暖
喜悅。第三句強調"萬戶",指普遍的人們,老百姓們。"日”是入聲,強調太
陽的光明照耀著千家萬戶。第四句"總把、換舊”是仄聲,強調新的代替舊的
是規(guī)律,不可抗拒。"中"拖長,表示延展,爆竹聲一直響著:風"拖長,表示
春風一直吹著,送來了溫暖。"門”拖長表示,家家戶戶。"瞳"拖長表示天色漸
漸亮起來;桃"拖長,表示各家各戶都換上了新的桃符。
詩的大意是在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
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3.了解詩人,領悟主旨
此詩圍繞春節(jié)寫了除舊迎新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作者抓住有
代表性的生活細節(jié):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xiàn)出年節(jié)的歡樂氣
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王安石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贊
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瞳瞳日"照著"千門萬戶",
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
"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xiàn)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
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guī)律。
這首詩哪個字最有意味?"換"字寫出了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必然性,和人
們的喜悅心情,景象煥然一新的樣子。
自由吟詠。
(三)學習《清明》
L借助注釋和補充的資料,理解詩的意思。
介紹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又稱踏青節(jié)、行清節(jié)、三月節(jié)、祭祖節(jié)等,節(jié)期在仲
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jié)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
大內涵,既是自然節(jié)氣點,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jié)日,也是
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jié)日。
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公歷的4月5日或4日。此時我國大部地區(qū)氣
候溫暖,草木萌翠,雨水較多。清明節(jié)源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清明",是我國
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或闔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游踏青,活動多樣。
作者資料:杜牧(803-825)字牧之,唐代晚期著名的詩人。人們把他與李
商隱稱為“小李杜"。
2.借助吟誦符號,進一步正確理解詩的含義。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II---!I------
路上行人欲斷魂。
III---II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節(jié)、欲、牧是入聲字,表示強調。"節(jié)"強調清明的這個時間,同時就強調
了天氣。雨紛紛說明小雨密集,有種增添愁緒的感覺。"欲"強調心情。外出做
官不能回鄉(xiāng)祭祖,魂要斷了。心情愁,天氣令人愁,加上清明天氣寒氣很重,作
者想借酒驅寒,借酒澆愁。最后連口酒也沒有喝到,真是愁到了極點啊。意境心
情渾然一體。"牧"強調孩子的無憂無慮與作者形成對比。這里的"行人"指的
不是路上看到的人,是指作者自己,在古代,外出做官的儒士才被稱為行人。"
節(jié)"在這里不是指的節(jié)日,而是指應該停下手中的事情,都去做一件事,這件事
就是祭祀親人。清明,大家都去祭祀親人了,而我卻不能回家,仍在去上任的路
上,心情悲傷。天下起了雨,而且還不小,淋濕了我的衣衫,更讓人感到寒冷啊。
我很悲苦交加,想找個酒家停下來落落腳,喝點酒暖暖身子,那個無憂無慮的牧
童卻說,酒家在很遠的杏花村啊。
同學們,想一想,作者該是多么的愁、苦、傷心啊。
4.自由吟詠這首詩。
(四)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II--1!I--!I------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I--II---I!----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根據(jù)吟誦符號,自由讀誦,自主體會作者的話的意思。
2.根據(jù)吟誦符號注釋和補充的資料,理解詩的意思。
補充資料:重陽節(jié)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jù)說可以避災。茱萸,
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
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初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
節(jié)"。還有重九節(jié)、菊花節(jié)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
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因重陽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的親
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濟縣),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
東兄弟"。
詩的大意是獨自離家在外地做事,每遇到重陽節(jié)格外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
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這首詩開頭仄起,強調"獨在",
詩的結尾入聲字"一"人,強調少了"我"一個人,強調了作者的孤獨之情。這
里不說我想兄弟,卻說兄弟們想我,更加增添了作者的孤獨凄涼之感。
3.自由吟詠,體會心情。
【設計說明:古人讀詩是按照吟誦符號的樣子來讀的,并非現(xiàn)在的普通話朗讀。
聲音的高低長短,以及用韻都是有其表達的含義的,用韻決定了這首詩的情緒和
感情基調,因此,要從吟誦讀書法的角度學習古詩,這樣才能正確的理解古詩的
意思。三首古詩基本上按照三個層次來學習,根據(jù)吟誦符號讀誦,一是讀準字音,
感受韻字聲音,確定整首詩的基調。二是知詩人,指導讀誦,正確理解詩意,體
會思想感情。三是吟詠想象畫面,體會思想感情。教學步驟可以根據(jù)課堂時間和
教學容量進行取舍,不必每首詩都面面俱到?!?/p>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們能夠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文化特征,幾千年的傳承形
成了現(xiàn)代的中華民族的文化智慧,和對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些節(jié)日就是我們中
華民族文化的根。
(六)布置作業(yè)
L默寫古詩《清明》。
2.能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介紹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并記錄這些節(jié)日的相關習
俗,完成"跟著古詩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綜合性學習,做匯報交流。
拓展篇目:
《二月二日》【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六幺令?天中節(jié)
【北宋】蘇軾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
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管舞。
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
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感嘆懷王昏暖,悲戚秦吞楚。
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
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
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守歲》
【北宋】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隨。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紙的發(fā)明
一、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創(chuàng)、攜”等11個字,其中兩個多音字"累、鮮",會寫"術、偉"
等12個字,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蔡倫造紙地過程的順序強調清楚,提取關鍵信息,
說清楚造紙過程。
3.能說清楚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能夠傳承下來的原因,感受中國造紙術對人類社
會進步的促進作用。
二、課時安排: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書課題,提示紙的寫法。
(二)補充資料,談話:大家了解紙的知識嗎?誰能組詞。(稿紙衛(wèi)生紙紙
巾白紙)紙是用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可以用來寫字、繪畫、印刷或包裝等。
不同的名稱,顯示了如今紙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這些造紙的技術都是
幾年前在前人傳承的經驗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最關鍵具有轉折性的時期,是在東
漢公元105年,蔡倫改進新技術生產出大量輕便、便宜的紙,最具普適性,影
響了世界的發(fā)展。成為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
蔡倫造紙的說法出自南朝宋人范曄所著的《后漢書》:“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
用綠帛紙謂知紙。綠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
漁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
侯紙'。"
四大發(fā)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
【設計說明:通過補充資料,增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感知,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
激情導入,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滲透查找資料的學習意識?!?/p>
(三)通讀課文,讀準字音,寫出生字的部首和音序。
1.自由朗讀一遍課文,讀準字音,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拿不準的字看
看生字表
2.同桌一人一個自然段讀課文,遇到錯誤及時指出并改正。
3.同桌互相指讀課后的一類字和二類字,然后在書上寫出生字的部首和音
序。哪些字容易寫錯,仔細觀察后在生字下面加三角符號,提醒自己注意。
多音字,查字典,并用不同的音分別組兩個詞。
4.指導寫"錄、洲"字。"錄"注意第五、六筆是點和提;"洲"字通過查
字典可以知道本意是指水中的陸地,所以有三點水旁。
5.檢查朗讀詞組、句子、段落。
(1)讀準字音:貢獻、創(chuàng)造、記錄、竹片、一冊書、閱讀、保存、學富五車、
蠶絲、輕便、普及、盛放、薄片、懂得、比較、粗糙、大約、積累、經驗、
改進、既輕便又好用、便宜、傳承、朝鮮、歐洲、促進、社會、影響
(2)讀準多音字
前人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這里是荒原,鮮有人踏足。
這件事鮮為人知。
老師,你太勞累了,請您喝杯茶。
(3)朗讀第四、五自然段,讀通順,讀流利,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
不錯字。
【設計說明: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語文能
力之一,豐富語言積累的基礎。對容易寫錯的字,需要積累的詞句進行必要的指
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較思維,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驗等樹立積累的意識
和習慣,教會孩子善于積累?!?/p>
(四)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默讀課文2、3、4自然段,根據(jù)表格圈畫出造紙術的發(fā)展過程。然后,
完成課后第一題。
時間字刻在哪里優(yōu)缺點影響力
幾千年前龜甲和獸骨、青銅器笨重、不好攜帶、零碎
后來竹片和木片,用繩子笨重,閱讀、攜帶、保
穿起來成了一冊書存不方便
再后來帛輕便、價錢太貴只有少數(shù)人用,不能
普及
兩千多年前的西漢麻粗糙,不便書寫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蔡倫改進造紙術既輕便又好用。滿足多數(shù)人的需求,
前的東漢時代價周更宜、可大量制造傳承下來,傳到鄰
國,傳到世界各地
【設計說明:概括全文內容不是三年級訓練重點,但是要整體感知了解課文
內容,這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此環(huán)節(jié)表格梳理方式,降低概括難度,重在滲
透概括的意識和方法?!?/p>
(六)問題交流:讀了課文,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guī)鸵粠汀?/p>
預設:這篇課文有哪些不懂的字詞,通過查字典跟同學們交流一下。
鑄刻:鑄造雕刻。本文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
蠶繭:蠶吐絲結成的繭子,可以織布。
歐洲:東半球西北部的一個洲
貢獻:對國家、公眾所做的有益的事。
【設計說明: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眴栴}不僅
是探究學習的開端,而且是教學活動的主線。它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
是學生吸收知識、鍛煉思維能力的前提?!?/p>
(七)課堂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說明:課堂總結是整堂課的畫龍點睛之處,可以概括、歸納和深化課堂
所學,將整堂課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發(fā)現(xiàn)學得不深不透的地方,誘發(fā)學生溫故知
新,提出新的疑問,積極思維。】
第二課時
(-)直接導入新課,聽寫生字:錄、冊、存、洲、社,同桌交換互查。
(二)重點探究,方法指導
這篇課文寫了造紙術發(fā)明的全過程,具體寫蔡倫的造紙過程是第四自然段,
單元導語中要求我們"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那這
一段圍繞蔡倫造紙的過程是怎樣寫清楚的呢?
(1)學習怎樣把造紙具體過程寫清楚。
這個單元學習的目標是"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請
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圈畫出文中寫蔡倫造紙過程的動詞,多讀幾遍,然后復述
一遍。
他把樹皮、麻頭、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斷,浸在水里搗爛成漿;再把
漿撈出來曬干,就成了一種既輕便又好用的紙。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加以引導和總結提升:請同學們標出制作過程中用到的動
詞(剪碎、切斷、浸、搗爛、撈、曬),加上體態(tài)動作怎么表達?這樣你就容易
記住了。
這個制作過程總體分了幾步?(提示:注意看標點符號,分號的用法)分為
兩步,第一步就是做成漿,第二步就是曬。
這兩個步驟,作者用了怎樣的詞語,連起來,說清楚的?"把……再把……
就成了……"
小結:這一句話怎樣把造紙過程寫清楚的?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把表
示步驟的動詞寫清楚,把表示順序的詞語和標點符號寫清楚。)
(2)學習圍繞造紙的過程這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
這一自然段寫造紙的過程有3句話,第2句寫了具體的造紙過程,那其他
兩句是否可以去掉不寫呢?大家討論一下,各抒己見,說明理由。
第一句寫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時間、誰,怎樣改進造紙術。這是說明具體的造
紙過程吸收前人長期積累的經驗,是改進,不是發(fā)明,充分說明了中國造紙術歷
久彌新不斷發(fā)展的過程。這個內容不說,就不清楚了。
第三句寫蔡倫改進的造紙術的先進在哪里,也就是傳承下來的原因,說明這
項發(fā)明具有普適性,才能得以推廣和應用,為后來傳播到世界各地做了鋪墊。
小結:這段話怎樣把蔡倫改進造紙術的過程寫清楚的呢?
時間、人物、吸收、改進——具體制作過程(抓準動詞)——好處、作用、
傳承下來
我們寫清楚某項活動的過程或東西的制作過程,不僅要抓準動詞把具體的過
程寫清楚,還要把時間、地點、人物寫清楚,把做成后的好處、作用、活動等寫
清楚,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設計說明:這段話的學習是本課的重點,也是單元語文要素訓練的重點。這個
訓練分了兩步走,一是聚焦具體的制作過程,也就是一句話的理解,從動詞的運
用,到標點符號,再到怎樣把過程步驟連接起來所用的詞語,做了細致的引導。
二是從整個段落圍繞“蔡倫怎樣改進的造紙術”這個意思,弄清楚句子和句子之
間的關系,明確圍繞一個意思寫,把前后相關密切的內容都要交代清楚。通過這
樣抽絲剝繭式的學習,由具體到抽象,又具體一句到整段話,基于學生的認知特
點指導學生理解一段話圍繞一個意思怎樣寫清楚過程。]
(四)領悟造紙術的偉大
讀一讀課文第5自然段,然后,填空。
我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后來又傳到(),極大地促進了(),
影響了(X
【設計意圖:用括號填空的方式促進學生積累?!?/p>
(五)練習運用
L補充練習:
擴寫句子,至少兩處。
造紙術影響了世界。
(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廣泛地)影響了世界。
2."詞句段運用"(一):讀一讀,發(fā)現(xiàn)有什么表達規(guī)律?
模仿抓住動詞口頭介紹制作過程。
欣賞例文。
(六)拓展閱讀
古代科技領域里地成就,張衡發(fā)明了測驗地震的儀器一地動儀;祖沖之把
圓周率的計算準確到了小數(shù)點的后七位;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等。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發(fā)明了渾
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譽為"木圣"(科圣),
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lián)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huán)形山命名為"張衡環(huán)形
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后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
建了張衡博物館。
數(shù)學史上的創(chuàng)舉——"祖率"
祖沖之認為自秦漢以至魏晉的數(shù)百年中研究圓周率成績最大的學者是劉徽,
但并未達到精確的程度,于是他進一步精益鉆研,去探求更精確的數(shù)值。祖沖之
算出圓周率(n)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于精確到小數(shù)
第7位,簡化成3.1415926,祖沖之因此入選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第一位將圓周
率值計算到小數(shù)第7位的科學家。祖沖之還給出圓周率(TI)的兩個分數(shù)形式22〃
(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shù)第7位。祖沖之對圓周率數(shù)
值的精確推算值,對于中國乃至世界是一個重大貢獻,后人將"約率”用他的名
字命名為"祖沖之圓周率",簡稱"祖率"。
畢昇是一個從事雕版印刷的工匠,熟悉并精通雕版技術,最終成為活字印刷
術的發(fā)明者。畢昇在長期的雕版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雕版時最大缺點就是每印一本書
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較長時間,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
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則可排印任何書籍,活字可以反復使用。雖然制做活
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書籍則十分方便。正是在這種啟示下,畢昇才發(fā)明
了活字版?;钭钟∷⑿g規(guī)制:首先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guī)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
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再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
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
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為便于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里,貼上紙條標明。排字后把需要
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
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后,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
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xù)印刷,就用
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藥劑烤化,
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
次再用。
(六)課堂總結:回顧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呢?
板書設計:
時間字刻在哪里優(yōu)缺點影響力
幾千年前龜甲和獸骨、青銅器笨重、不好攜帶、零碎
后來竹片和木片,用繩子笨重,閱讀、攜帶、保
穿起來成了一冊書存不方便
再后來帛輕便、價錢太貴只有少數(shù)人用,不能
普及
兩千多年前的西漢麻粗糙,不便書寫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蔡倫改進造紙術既輕便又好用。滿足多數(shù)人的需求,
前的東漢時代價周更宜、可大量制造傳承下來,傳到鄰
國,傳到世界各地
拓展扁目:
《張景岳的〃避疫五法〃》
自周代起,我國已經有了對傳染病的文字記載。明朝以后,大多中醫(yī)古籍均
列有瘟疫專篇,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明代張介賓《景岳全書》一書。
張介賓(公元1563-1640年),號景岳,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
是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著有《景岳全書》《類經》等著作,為溫補學派的代表人
物,后人贊其為"仲景后第一人""醫(yī)壇蘇東坡",他在《景岳全書》卷十三中專
設"瘟疫”一篇,對瘟疫病因病機、預防治療等的論述至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張景岳繼承并發(fā)揚了《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yī)經典著作中對于瘟疫的
認識,并提出了獨到的個人見解。他認為,感受冬季寒邪而發(fā)的傷寒并不都是瘟
疫,指出只有感受了疫邪且無論年長年幼癥狀大體相似的疾病才是瘟疫。同時,
他還強調并不是所有的瘟疫都是寒邪導致的,為后世將瘟疫與傷寒進行嚴格區(qū)分
奠定了基礎。
張景岳認為,瘟疫屬于中醫(yī)外感病范疇,其發(fā)生與流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尤其重視人體正氣盛衰在疫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瘟疫乃天地之
邪氣,若人身正氣內固,則邪不可干,自不相染",強調在疫情流行期間要正確
對待正氣和外邪之間的關系,注重增強自身防御能力。張景岳提出了避疫五法,
即調暢情志節(jié)勞欲法、隔離法、焚香佩香法、噫福建香茶餅法、雄黃末涂鼻孔法。
調暢情志節(jié)勞欲法他強調,人們在突遇瘟疫降臨之時,首先要從心態(tài)和情志上
予以調整,不可怨天尤人,需堅定戰(zhàn)勝疫病的信心,以健康的心態(tài)積極應對疫情
的發(fā)生。此外,在疫病流行期間注意節(jié)欲節(jié)勞,合理飲食,適度勞作,因為人體
在饑飽失節(jié)、勞逸失常的情況下,均會出現(xiàn)衛(wèi)外功能不足,最易受到疫邪的侵襲。
張景岳指出,瘟疫具有明顯的傳染性和流行性,所謂"一人不愈,而親屬之
切近者,日就其氣,氣從鼻入,必將傳染",因此,在疫病流行期間除注重保護
人體正氣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相互隔離以"避其毒氣"。這種采取嚴格的隔離
措施以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的防疫思想與現(xiàn)代傳染病學所提出的預防傳
染病的主要措施是一致的。
藥物預防三法即焚香佩香法、噫福建香茶餅法、雄黃末涂鼻孔法。此三法均
屬于古代中醫(yī)面對瘟疫流行時所提出的藥物防疫法,在張景岳之前早已有之。如
《山海經》中就載有預防疫病的藥物、食品,而《諸病源候論》則明確提出對傷
寒、時氣、溫病等可"預服藥”以預防。此三法涉及了口服、納鼻、焚熏、佩戴
等方式和途徑,可見古代醫(yī)家一直在竭盡全力尋求能夠有效預防疫病的方法和藥
物。
對于瘟疫的治療,張景岳提出了病宜速治、法貴圓通的原則,強調瘟疫戕人
在旦夕之間,且傳染性強,臨床救治必須迅速。他認為,瘟疫雖有癥狀相似的特
點,但作為醫(yī)生要圓機活法,因人、因時、因地施治。在具體治法上,除常用的
汗、吐、下三法外,指出還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酌情配用補虛法、溫補法、清利法、
調和法等。此外,《景岳全書》中還收載了五瘟丹、大青丸等防治瘟疫的方藥。
總之,張景岳對瘟疫病因機理的認識以及防疫治疫的思想與方法,對當時瘟
疫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尤其是他強
調嚴格隔離、調暢情志、節(jié)制勞欲、保養(yǎng)正氣等觀念值得今人學習。(作者單位: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此文摘自學習強國)
趙州橋
學習目標:
1.認識一類二類生字,會寫一類生字,讀準"爪"字。
2.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是通過列數(shù)字、舉例等把橋的雄偉、美觀寫清楚的。
3.能用給定的詞語向別人介紹趙州橋,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了解古代現(xiàn)代的大橋,導入新課。
有一首歌中通過描繪北京的各種各樣、瑰麗多彩的橋:十七孔橋、高粱橋、
金水橋、安貞橋、盧溝橋、三元橋……形象而藝術地歌頌了當年北京的新風新貌,
祖國的美好景象。我們來聽一聽。橋的演變過程見證著歷史,見證者勞動人們的
偉大智慧,現(xiàn)代化的大橋還彰顯著國家科技的發(fā)達。我們再來看看現(xiàn)代化的橋。
1937年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的首個現(xiàn)代化的大橋,設計師是茅以升。1957年:
武度漢長江大橋。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1980年:重慶長知江大橋道1994
年:回九江長江大橋。1997年:虎門大橋。2003年:盧浦大橋。2005年:
東海大橋。2008年:蘇通答大橋。2008年:杭州灣跨海大橋。超級工程——
最近十年中國最酷的十座超級橋梁有港珠澳大橋、貴州北盤江大橋、青島海灣大
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丹昆特大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貴州關嶺壩陵河大橋、舟山跨海大橋、赫章特大橋。橋梁的建設和發(fā)展,見證了
中國科技的發(fā)展。
中國是橋的故鄉(xiāng),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fā)展于隋,興盛于宋。遍布在
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連接著祖國的四面八方。中國古代
橋梁的建筑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chuàng)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
人民的非凡智慧。潮州湘子橋、河北趙州橋、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被稱為中
國四大古橋。中國古今橋梁的科學技術,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橋梁建筑的前列,許
多橋梁樣式仍繼續(xù)對世界近代橋梁建筑產生影響。同時,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寶,記
載著許多珍貴的資料。今天我們去看一看中國世界聞名的古代四大橋之一的趙州
橋。
【設計說明:開課之初,用這么多的資料和時間歷數(shù)中國的橋梁,旨在給學生直
觀感性的認識,激發(fā)起對祖國橋梁發(fā)展事業(yè)的興趣,感受到祖國的發(fā)展變化以及
強盛,增強民族自豪感。為達成本單元的人文主題目標做好鋪墊。語文的學習重
在激發(fā)起自主探究的興趣,知識的獲得自然在其中了?!?/p>
(二)通讀課文,讀準字音,寫出生字的部首和音序。
1.自由朗讀一遍課文,讀準字音,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拿不準的字看看生
字表
2.同桌一人一個自然段讀課文,遇到錯誤及時指出并改正。
3.同桌互相指讀課后的一類字和二類字,然后在書上寫出生字的部首和音序。
哪些字容易寫錯,仔細觀察后在生字下面加三角符號,提醒自己注意。
多音字,查字典,并用不同的音分別組兩個詞。
4.指導寫"縣、匠、創(chuàng)"字。"縣"注意第六筆是撇折;"匠"字先寫橫,再寫
斤,最后寫豎折;"創(chuàng)"字第四筆是豎彎鉤。
5.檢查朗讀詞組、句子、段落。
(1)讀準字音:世界聞名、石拱橋、石匠、設計、雄偉、拱形、砌成、橫跨、
而且、前爪、抵著、智慧、才干、寶貴、歷史、回首遙望
(2)讀準多音字前爪、雞爪
區(qū)別:[zhBo]:鳥獸的腳或趾甲。[zhu司:爪子,動物帶尖甲的腳。
(3)讀通長句子,注意積累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
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
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
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
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X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
了一樣“
(4)朗讀第三、四自然段,讀通順,讀流利,讀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錯
字。
【設計說明: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語文能
力之一,豐富語言積累的基礎。對容易寫錯的字,需要積累的詞句進行必要的指
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通過比較思維,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驗等樹立積累的意識
和習慣,教會孩子善于積累?!?/p>
(三)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邊讀邊畫出課文中的關鍵語句,借助關鍵語句說一說,課文寫了什么內
容?(這篇課文寫了趙州橋非常雄偉,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的特點。)
(四)問題交流:讀了課文,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guī)鸵粠汀?/p>
預設:查詞典準確理解
創(chuàng)舉:指前所未有的影響大的舉動或事業(yè)。
雄偉:形容壯麗、高大。
堅固:形容結實,牢固。(堅和固是同義詞,合起來表示非常堅固結實。)
美觀:外形好看,漂亮。
纏繞:用帶狀或條狀物盤繞其他物體,如青藤纏繞在大樹上。
【設計說明:持續(xù)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解決意識?!?/p>
(五)課堂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歸納梳理所學,深化知識,養(yǎng)成總結歸納的學習習慣?!?/p>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一下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的趙州橋。誰能為大家簡要介
紹一下趙州橋?
河北省趙縣的汶河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安濟橋),又叫趙
州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xiàn)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
年了。這座橋非常(雄偉),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在書上批注第一自然段:時間、地點、影響力、名字、設計者、歷史。
(二)重點探究,方法指導
(1)借助關鍵語句,我們知道第三自然段寫了趙州橋的"非常雄偉:雄偉
用來形容壯麗、高大。那這一自然段是怎樣寫清楚趙州橋"非常壯麗、高大”的
呢?
請同學們標注自然段有幾句話,一句話一句話讀一讀,邊讀邊借助圖畫感受
趙州橋地壯麗和高大。把自己想到的批注在句子旁邊。還可以借助手中的資料來
體會。
補充的資料:
趙州橋的結構特點:趙州橋是一座單孔割圓式敞肩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
有二個小孔,故又稱敞肩橋。一、敞肩拱:兩個拱肩部分各建兩個對稱的小拱,
伏在主拱的肩上。符合結構力學原理,增加排水面積16.5%,節(jié)省石料。二、
跨度大,弧形平:采取單孔長跨形式,河心不立橋墩;圓弧拱形式,石拱高度降
低。優(yōu)于多孔橋單跨跨度小、橋墩多不利于泄洪的特點。三、兩端寬中間窄。四、
縱向并列砌筑法。據(jù)世界橋梁考證,趙州橋敞肩拱結構,歐洲到19世紀中期才
出現(xiàn),比中國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年代久遠、跨度最大、保
存最完整的單孔坦弧敞肩石拱橋,其建造工藝獨特,在世界橋梁史上首創(chuàng)"敞肩
拱"結構形式,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雕作刀法蒼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
放,顯示了隋代渾厚、嚴整、俊逸的石雕風貌,橋體飾紋雕刻精細,具有較高的
藝術價值。趙州橋在中國造橋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對全世界后代橋梁建筑
有著深遠的影響。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感受體會趙州橋的雄偉采用了三個方法,一是理解雄
偉的意思是壯麗和高大。這樣學生研讀文本目標就更聚焦了。從壯麗和高大兩個
方面去琢磨語言文字,下面的數(shù)字對應著高大和壯觀,整個橋的形象對應著壯麗。
二是抓住語文文字邊讀邊批注。三是補充資料,增加學生對趙州橋的感性認識,
進而增進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力?!?/p>
交流預設:第一句用了列數(shù)字的方法,寫清楚了橋長、寬和功能。在一千四
百多年前,人們就想到把人行道和車行道分開了,功能很講究科學。長五十多米、
寬九米多,在古代這樣的長、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莞美容院加盟合同范本
- 個人房產與中介合同范本
- 先拿貨后付款合同范例
- 2024年吳忠市人民醫(yī)院自主招聘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考試真題
- 加盟授權合同范例范例
- 農村空地出售合同范本
- 2024年曲靖六十九醫(yī)院人才招聘考試真題
- 以資抵債合同范本
- 2024年廣州市天河區(qū)體育西路小學聘用制專任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 創(chuàng)意園廠房合同范例
- 2025年企業(yè)法務顧問聘用協(xié)議范本
- 無菌手術臺鋪置的細節(jié)管理
- 《康復評定技術》課件-第五章 運動控制
- 議論文8(試題+審題+范文+點評+素材)-2025年高考語文寫作復習
- 【理特咨詢】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生物醫(yī)藥大健康行業(yè)應用進展報告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默寫表(小學部分)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課件 Unit6第1課時Startup
- 2025江蘇蘇州高新區(qū)獅山商務創(chuàng)新區(qū)下屬國企業(yè)招聘9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蒙牛集團實施財務共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建議探析》8800字(論文)
- 平拋運動的經典例題
- 錄井作業(yè)現(xiàn)場風險評估及控制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