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課 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 課件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一輪復習_第1頁
第17課 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 課件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一輪復習_第2頁
第17課 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 課件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一輪復習_第3頁
第17課 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 課件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一輪復習_第4頁
第17課 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 課件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第六單元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第六單元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第六單元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第17課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子目邏輯本課包括三個子目。第一子目是“歷代戶籍制度演變”,第二子目是“歷代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第三子目是“歷代社會救濟與優(yōu)撫政策”。古代的戶籍制度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因為它不僅關系到國家的賦役征發(fā)與財政,而且關系到國家對社會的控制。戶籍制度的實行可以讓國家對基層的人口數(shù)量、戶數(shù)等有所掌握。但現(xiàn)實管理的延伸甚至包括戶籍的編制要依靠基層組織來實現(xiàn),因此基層組織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立足點。實際上,鄉(xiāng)里制度是戶籍制度的重要補充,它使歷代王朝實現(xiàn)了對鄉(xiāng)村民眾和鄉(xiāng)村社會的控制,并將其納入王朝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與文化體系中,使鄉(xiāng)村民眾安分守己,納稅服役。至于歷代社會救濟與優(yōu)撫政策,則體現(xiàn)了古代國家不僅有統(tǒng)治和控制的功能,也有為民眾提供最低社會保障的功能關鍵導覽1.戶籍制度(1)一個特點:以基層組織為單位進行;(2)兩個作用:既保證賦役征發(fā),又維護社會安定2.社會治理(1)一個特點:縣以下基層民眾的自我管理與相互監(jiān)督;(2)三個時期:秦漢時期的什伍組織、北宋王安石變法實行的保甲制、清朝鄉(xiāng)里制與保甲制合一3.社會救濟(1)一個根本目的:維護統(tǒng)治;(2)兩種形式:政府主導、民間參與任務一歷代戶籍制度演變1.目的:掌握人口變動情況,以便征發(fā)賦役。2.演變(1)戰(zhàn)國:公元前375年,秦獻公“為戶籍相伍”,即以五家為“___”的辦法編排戶口。(2)思考:秦朝實行怎樣的戶籍管理辦法?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伍

實行分類登記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戶籍外,還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3)漢朝表現(xiàn)①丞相主管全國戶籍工作,各級地方政府也均有專門人員主管戶籍②戶是政府征派賦役的單位,百姓編戶入籍后,成了封建國家的“_________”③政府定期進行人口調(diào)查結果東漢末年,戰(zhàn)事頻繁,人口流動加劇,戶籍散亂編戶齊民(4)隋唐:隋命州縣官“大索貌閱”,重新核定戶籍;唐承隋制,戶籍三年一造。(5)宋元①思考:宋朝實行哪兩種戶籍管理制度?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元朝:戶口類型比較復雜,按職業(yè)劃分,統(tǒng)稱為“諸色戶計”,一旦定籍,世代相襲,不得變動。

戶籍分主戶與客戶。主戶指擁有土地、繳納賦稅的稅戶,客戶指沒有土地的佃戶。(6)明清明朝①繼承了元朝以職業(yè)定戶籍的做法,戶籍分民籍、_____、匠籍等②明朝戶籍冊稱“_____”,以里甲制為基礎,每里一冊,詳列各戶人口、田土、房屋清朝①普通戶籍基本沿襲明制,戶籍管理相對松弛②清前期,賦役實行固定丁銀、攤丁入畝后,戶籍的作用大為削弱③乾隆年間,戶籍永停編審軍籍黃冊概念闡釋“諸色戶計”“諸色戶計”是元代各種人戶的總稱。元代戶籍制度十分復雜,政府根據(jù)全國居民承擔的不同義務以及職業(yè)、民族、宗教和社會地位的不同等情況,把人們劃分為各種人戶,稱為“諸色戶計”或“諸色人戶”。民戶是主要人戶,也是諸色戶計的基礎。元政府在民戶中實行戶等制,以三等九甲為序征發(fā)賦役。知識拓展宋代的主客戶制主戶作為宋代戶口的基礎,占全國總戶數(shù)的65%左右,是宋代賦稅的主要承擔者??蛻羰侵浮安徽继镏瘢枞酥#苋酥?,傭而耕者”。宋代“不立田制”,土地兼并嚴重,按人頭納稅易致賦稅不均,故納稅根據(jù)土地來算,相應的戶籍制度與土地融合,適應了土地私有的社會發(fā)展要求。教材隱性知識1.閱讀教材P99“史料閱讀”,思考:蕭何在進入咸陽時收集秦朝戶籍的用意是什么?提示可以比較全面了解天下山川要塞、戶口多少、民眾疾苦等,據(jù)此能更好地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收集賦稅,維護國家穩(wěn)定。2.閱讀教材P100圖片《元朝亦集乃路戶籍文書》,思考:此文書反映了元朝戶籍怎樣的特點?提示元朝戶籍制度實行“諸色戶計”的劃分。所謂諸色戶計,就是將從事不同職業(yè)的人按其從業(yè)的不同在戶籍上區(qū)分開來,并由此固定其所應承擔的義務。3.閱讀教材P100《明嘉靖嚴州府遂安縣黃冊原本》《徽州府祁門縣汪寄佛戶貼》,思考:戶貼與黃冊之間的關系。提示戶貼記載了每戶人家的人口、田地、房屋,作為州縣催科賦稅的依據(jù)。黃冊以戶為單位,詳細登載鄉(xiāng)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chǎn),并按從事職業(yè),劃定戶籍,是戶貼制度的延伸發(fā)展。史料漢代,《戶律》“單獨成章,成為封建國家根本法的重要篇章之一”。特殊戶籍在秦的基礎上,增加了“侯籍”“博士弟子籍”等。平民戶籍第一次被稱為“編戶齊民”。戶籍登記一般為姓名、籍貫、爵級、住址、年齡等,戶籍遷移也有一定的程序。還制定了“舍匿(首匿)”法,打擊范圍從逃亡者擴大到藏匿者?!碜粤趾啤吨袊鴳艏贫茸冞w:個人權利與社會控制》——漢代編戶齊民思考:根據(jù)史料,概括漢代戶籍管理的舉措。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漢代戶籍管理在促進社會治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提示舉措:《戶律》單獨成章加以規(guī)范;戶籍分類登記管理,編戶齊民;規(guī)范戶籍遷移,懲戒逃亡或藏匿者;用上計制度進行檢查。重要作用:保證賦役征發(fā),維護社會穩(wěn)定。史料

——清朝戶籍制度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五十年以后,謂之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仍五歲一編審”雍正四年(1726年)直隸總督李紱疏略云:“編審五年一舉,雖意在清戶口,不如保甲更為詳密……請自后嚴飭編排人丁”

——整理自《清史稿·食貨志》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停編審造冊。時丁銀既攤入地糧,而續(xù)生人丁又不加賦。五年編審,不過沿襲虛文,無裨實政思考:根據(jù)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康乾時期戶籍編審的變化及導致這一變化的制度因素。提示變化:從五年一編審到永停編審。因素:賦稅制度的調(diào)整,攤丁入畝(或徹底廢除人頭稅)。素養(yǎng)闡釋中國古代戶籍制度的特點(1)戶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與賦役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計地將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圍中,限制其流動。(2)戶籍具有等級性。中國傳統(tǒng)社會曾出現(xiàn)過特權戶種、民籍戶種和賤籍戶種等類別,其戶籍地位逐級降低,界限分明。其中,特權戶種以宋代的官戶最為典型。民籍戶種是平民百姓擁有的戶籍,是主體戶種,這些人是國家賦役的重要承擔者。(3)戶籍具有世襲性。嚴格的戶籍管理不僅體現(xiàn)在對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級、職業(yè)也被戶籍標識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級、職業(yè)間的流動受到制約,戶籍是世襲的。(4)社會治安職能。在我國歷史上,戶口的管理也對人口活動行為進行制約,它對封建秩序,特別是治安秩序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保甲制,賦予了戶籍管理一項重要的社會治安功能,從而成為政府維護其統(tǒng)治基礎的重要措施。任務二歷代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1.基層組織(1)秦漢時期①縣下設鄉(xiāng)和里。鄉(xiāng)設三老,掌教化;設_____,掌獄訟、賦稅;設_____,掌捕盜。里設里正。②鄉(xiāng)、里之外有亭,設亭長,負責_________和維護治安。嗇夫游徼傳遞政令(2)唐朝: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城內(nèi)設坊,郊外設村,設里正、坊正、村正。(3)思考:明朝的基層組織有哪些機構?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朝實行里甲制,十戶為一甲,一百一十戶為一里,設甲首、里長。2.社會治理(1)特點:注重建立基層民眾的自我管理與相互監(jiān)督機制。(2)演變秦漢實行什伍組織,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為里唐朝實行鄰保制度,以四家為鄰,五鄰為保北宋實施_______明朝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總編為一牌清朝清初實行里甲制,后來推行保甲制保甲制(3)思考:自秦漢到明清,中國古代社會治理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兼具區(qū)劃和戶籍管理性質(zhì)的鄉(xiāng)里制與旨在維護社會治安的保甲制合一。概念闡釋十家牌法十家牌法是中國古代鄉(xiāng)間管理方法,由明朝王守仁首創(chuàng)。十家牌法規(guī)定每十家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貫、職業(yè),十家輪流巡查。一家隱匿盜賊,其余九家連坐。如有人口變動,需向官府申報,不然被認定為“黑戶”。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圖解歷史中國古代的基層治理體系教材隱性知識閱讀教材P101“史料閱讀”,指出清朝乾隆年間社會基層管理采取了什么制度,有何特點。提示制度:在明朝十家牌法的基礎上,實行保甲制度。特點:由當?shù)赜忻娜藫?,具有延續(xù)性;規(guī)定嚴格細致,旨在維護社會治安。史料凡十家為一保,選主戶有材干、心力者一人為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選主戶最有心力及物產(chǎn)最高者一人為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仍選主戶有行止、材勇為眾所伏(認可)者二人為都、副保正。——宋代保甲制度凡選一家兩丁(成年男子)以上,通(不論)主客(戶)為之,謂之保丁……更有余人身力少壯者,亦令附(加入)保(丁)。(保丁)除習學武藝外,每一大保逐夜輪差五人,于保分內(nèi)往來巡警。遇有盜賊,即時救應追捕。每獲賊,除編敕(繳獲贓物)賞格外,如告獲竊盜,徒(刑)以上每名賞錢三千,杖(刑)以上一千。及居停(窩藏)強盜三人以上,經(jīng)三日,同保同鄰人雖不知情,亦科(處以)不覺察之罪?!幾訹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思考:參照(1)(2),提取史料信息完成表中(3)(4)的內(nèi)容。研究提綱序號研究內(nèi)容佐證史料(1)保甲管理者的選拔標準主戶、有才干、心力者、物產(chǎn)最高(2)保丁的抽選條件二丁以上、身力少壯(3)

(4)

提示(3)研究內(nèi)容:保甲制的組織架構;佐證史料:保長、大保長、都保正、副保正。(4)研究內(nèi)容:辦理案件的獎懲;佐證史料:編敕賞格、賞錢三千、科不覺察之罪等。素養(yǎng)闡釋中國古代基層管理制度的特點及積極作用(1)特點①治安管理機構的設置較為固定。②利用連坐等一些超強制的高壓手段。③家族倫理和族規(guī)家法成為極為重要的非正式控制手段。④由鄉(xiāng)民、村民組成的治安力量(如民團、鄉(xiāng)勇等)對維系一方治安起到了補充作用。(2)積極作用①鄉(xiāng)、里作為中國古代縣以下的基層管理單位,承擔基層戶籍管理與社會治安的雙重職責,有利于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維護社會穩(wěn)定,鞏固統(tǒng)治。②鄉(xiāng)、里等基層組織在宗族家訓基礎上制定鄉(xiāng)約,利用儒家思想教化民眾,在傳播傳統(tǒng)文化,維護傳統(tǒng)倫理道德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任務三歷代社會救濟與優(yōu)撫政策1.歷代社會救濟(1)原因①古代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災害發(fā)生時,人民生活缺少保障。②孟子、墨子等社會救濟的思想。(2)表現(xiàn)漢朝建立_______制度,積谷備倉,調(diào)節(jié)糧價隋唐政府既重視官方儲備,也大力提倡民間積儲,官倉救大災,義倉防小災宋朝思考:宋朝社會救濟活動包括哪些內(nèi)容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清慈善組織開始興起,出現(xiàn)了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常平倉

宗族內(nèi)救助活動興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內(nèi)創(chuàng)設義田,賑濟族人。宗族通過設立族產(chǎn),在衣食、住行、婚娶、蒙養(yǎng)、喪葬等方面資助族中貧困者(3)特點①主體:政府掌握大量資源,救濟的重點在救災,核心在于保證糧食供應。同時還會疏導和安置流民,鼓勵民間富戶救濟災民。②輔助:社會力量的救濟活動側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賑濟。2.古代優(yōu)撫政策(1)原因:中國古代一直有優(yōu)撫老弱貧苦等弱勢群體的傳統(tǒng),尊敬與贍養(yǎng)老人,保障鰥寡孤獨的生活。(2)方式①皇帝賞賜:秦漢時期,皇帝賜給高齡老人_____,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優(yōu)撫高年平民。②思考:唐宋時期,有哪些優(yōu)撫專門機構?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鳩杖

從唐朝開始,政府設有收容貧老、孤兒和乞討流浪人員的專門機構,如唐朝的養(yǎng)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眾濟院、明清的養(yǎng)濟院。知識拓展中國古代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渠道(1)政府:給社會困難群體提供最低社會生活保障。(2)寺廟:自佛教傳入中國后,寺院常舉辦各種慈善活動。(3)家族:分散在各個家族中的祭田、族田、婚田、義莊、義田、義塾、貢士莊等,在“睦族敬宗”的旗號下,對在蒙養(yǎng)、學業(yè)、衣食和婚喪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難的族內(nèi)成員進行救濟。概念闡釋善會、善堂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及近代廣泛存在過善會、善堂。善會是個人自愿參加的、以實行善舉為目的的自由結社,辦事機構所在以及實施善舉的設施是善堂。它們以儒家仁愛思想為指導,是傳統(tǒng)中國社會較早的社會性慈善組織。教材隱性知識1.閱讀教材P102“史料閱讀”,思考:史料強調(diào)的核心內(nèi)容是什么?提示強調(diào)國家積儲備荒的必要性,各個機構都應該有積儲來應付不同的用途,說明古代社會對積儲的重視。2.閱讀教材P103“史料閱讀”,思考:范仲淹設立的“義田”有何特點及其作用?提示特點:輔助宗族內(nèi)貧苦之人。作用:凝聚宗族力量、維護社會治安、弘揚樂善好施的傳統(tǒng)。唐代幫扶弱勢群體措施(部分)——唐代的社會救濟

記述出處(1)武德七年(624年),始定律令……篤疾、廢疾給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舊唐書》(2)悲田出于釋教,并望改為養(yǎng)病坊,其兩京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