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基礎知識導學+核心要點突破+高考命題視角)第2課時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精細化講義(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9/1F/wKhkGWbFkVCACfl0AAH5HuQN_Vw728.jpg)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基礎知識導學+核心要點突破+高考命題視角)第2課時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精細化講義(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9/1F/wKhkGWbFkVCACfl0AAH5HuQN_Vw7282.jpg)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基礎知識導學+核心要點突破+高考命題視角)第2課時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精細化講義(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9/1F/wKhkGWbFkVCACfl0AAH5HuQN_Vw7283.jpg)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基礎知識導學+核心要點突破+高考命題視角)第2課時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精細化講義(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9/1F/wKhkGWbFkVCACfl0AAH5HuQN_Vw7284.jpg)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基礎知識導學+核心要點突破+高考命題視角)第2課時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精細化講義(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9/1F/wKhkGWbFkVCACfl0AAH5HuQN_Vw72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時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考綱要求】1.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2.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菊n標提示】1.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2.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影響。一、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1.中央集權的發(fā)展時期概況西漢長期郡國并存,漢武帝頒布“推恩令”,中央集權加強唐朝形成藩鎮(zhèn)割據局面,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北宋①軍事上,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中央,編練禁軍。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長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jiān)督。③財政上,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元朝地方設行省制度。行省長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qū)設宣慰司進行管理2.君主專制的演進時期概況西漢漢初,丞相位高權重;漢武帝重要身邊做侍從、秘書等工作的人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魏晉南北朝形成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體制隋唐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權一分為三宋代設中書門下作為最高行政機構,后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元代設中書省作為最高行政機關,其長官行使宰相職權3.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時期概況漢朝察舉制魏晉南北朝選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隋朝隋文帝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宋元繼承并完善了科舉制(1)判斷: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在北宋時期基本得到解決,地方失去了獨立性,完全服從中央。(√)(2)判斷:(·山東文綜,10,改編)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實際上反映出宰相職權范圍擴大的現狀。(×)(3)選擇:下列制度中最能體現“皇權下的民主”的是(C)A.秦朝三公九卿制B.西漢中朝制度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軍機處(4)思考: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選官標準和方式有何變化?答案:選官標準由家世門第逐漸發(fā)展到才學,選拔方式由推選逐漸發(fā)展到公開考試。,1.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可歸納為“一、二、三”一個核心:皇權至高無上。兩條主線:中央: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地方: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不斷加強。三個創(chuàng)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舉制(人才選拔制度)。2.三省六部制的運行機制1.唐代中書省與元代中書省的區(qū)別唐代中書省的職權是負責起草政令,元代中書省則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兩者名稱相同,但職權差別較大。2.宋代“中書門下”不同于唐代“中書省”宋朝設“中書門下”為宰相辦公機構,其職能等于隋唐時中書省和門下省之和。宋朝宰相受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的牽制,不可能集決策、審議權于一身。備課札記二、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1.明朝(1)宰相制度的廢除eq\b\lc\{\rc\(\a\vs4\al\co1(①原因:宰相權勢過重,妨礙了皇權的高度集中,,導致社會動蕩。,②廢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對皇帝負責。,③影響: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2)內閣的出現eq\b\lc\{\rc\(\a\vs4\al\co1(①原因:廢除丞相后,皇帝政務繁多。,②過程:明太祖時,設置殿閣大學士為侍從顧問,,明成祖時,出現“內閣”,后來大學士有了票擬權。,③評價: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2.清朝:軍機處的設立(1)背景eq\b\lc\{\rc\(\a\vs4\al\co1(①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設內閣,置六部。,②軍國機要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③康熙帝時,為擴大皇權,在宮內設南書房。))(2)建立eq\b\lc\{\rc\(\a\vs4\al\co1(①時間:雍正帝時。,②原因:辦理西北軍務。,③職權:接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傳達詔令。))(3)認識eq\b\lc\{\rc\(\a\vs4\al\co1(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鞏固。))(1)判斷:軍機處的設置從側面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2)判斷:中國古代皇帝集權的兩種方式是啟用身邊親信近臣和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職。(√)(3)選擇:對于清代軍機處設立的目的,下列解釋正確的是(C)A.國家統(tǒng)一的需要 B.政令統(tǒng)一的需要C.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 D.權力互相制約的需要(4)思考:(·課標全國,29,改編)明清時期,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標志是什么?答案:清朝設立軍機處。,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可歸納為“一廢、二設、走極端”宰相制度和內閣的區(qū)別宰相內閣首輔權力來源宰相制度賦予皇帝個人信任職責總領行政,參與決策,有屬官侍從咨詢?yōu)橹?,無屬官任免要經皇帝及大臣商議直接由皇帝意愿決定對皇權影響制約皇權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制約皇權備課札記聚焦重點史論突破重點一以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史論要點]要點1如何理解君主專制的內涵?提示:君主專制是與民主制度相對立的概念,體現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君主專制的加強主要表現在皇權和相權之爭上。要點2秦漢以來,我國的君主專制制度呈現怎樣的演變趨勢?提示:從漢代開始,皇帝通過削弱、限制、分割宰相的權力,不斷強化皇權,削弱相權,直至被取消。[史料印證]1.據史料一分析,漢代宰相有無實權?答案有。2.據史料二分析,唐朝建立后,如何分散宰相權力?答案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長共議國政。3.(·廣東文綜,14,改編)唐代諫官由宰相舉薦,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主要由皇帝選拔,評議宰相。唐宋兩代諫官的產生和評議對象的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答案宋代君主專制程度高于唐代。重點二封建君主專制的“頂峰”——明清君主專制[史論要點]要點1明代的內閣有何特點?提示:明代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閣臣只是皇帝顧問,不具備宰相的職權。一旦閣權與君權、部權發(fā)生沖突,往往是閣臣落敗。要點2清代軍機處有何特點?提示:軍機處地處內廷,軍機大臣無決策權,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上傳下達皇帝命令。要點3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有哪些影響?提示:(1)積極影響:在維護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抵御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fā)展社會經濟、促進文化繁榮、防止分裂割據、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2)消極影響:①從目的看,它是為了維護漸趨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家天下”的皇族統(tǒng)治,具有歷史的反動性。②從措施看,它以強化君主專制為核心,違背了時代潮流,束縛了社會生產力,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是造成近代中國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史料印證]史料一1.據史料一,分析明朝票擬權的出現能否說明內閣擁有實權?答案否。2.據史料二,分析清朝設立軍機處有何作用?答案標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3.(·天津文綜,2,改編)清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任命諭旨通常說,命某人“在軍機大臣上行走”。這說明了軍機大臣在任命方面具有什么特點?答案臨時差遣性質。古代封建制度的重要保障舉措——古代選官制度[史論要點]要點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其演變的趨勢是什么?提示:(1)演變①世官制:西周時期按照宗法血緣關系實行世卿世祿的選官制度。②察舉制:漢朝時一種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主要依據是個人在地方上的聲望。③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起初家世才能并重;后注重門第和家世。④科舉制:隋朝創(chuàng)立,唐朝完善,宋元明清沿用,影響深遠。其選拔依據是考試成績。(2)演變趨勢①選拔標準:由家世門第逐漸演變?yōu)閷W識才能。②選拔形式:地方評議推薦演變?yōu)榭荚囘x拔。③選拔趨勢:趨向制度化,形式日益嚴密,體現相對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要點2科舉制的實施有何作用。提示:(1)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員的權力,從地方豪門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和多民族國家的鞏固。(2)把讀書、考試與做官聯系起來,推動了中國古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官員文化素質的提高。(3)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史料印證]1.為了鞏固統(tǒng)治,漢武帝時期可能利用哪種選官制度籠絡大批人才?答案察舉制。2.結合史料三,試舉一例說明科舉制對古代文化價值取向的影響。答案“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等。3.(·福建文綜,17,改編)清末傳教士明恩溥記述:“中國古代學子年復一年地堅持考試,有的直到九十高齡才能拿到文憑……”。史料涉及的選官制度是什么?答案科舉制。識圖讀表釋史明義一、讀圖釋義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讀圖要領:(1)圖片背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歷經多次變革,呈現出中央對地方控制不斷加強的趨勢。(2)圖示內容:圖①西周分封制;圖②秦郡縣制,郡縣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圖③漢郡國并行制,兼有封國制與郡縣制的特點,封國可以世襲,使中央集權受到威脅;圖④元行省制,行省屬于中央派出機構;長官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襲。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3)應用提示:根據圖片考查各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特點及影響對比、與中央集權的聯系等。二、讀表釋義郡縣制與行省制的比較郡縣制行省制盛行時代整個封建社會元和中央的關系郡、縣是中央政府下屬地方行政機構,絕對服從中央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的派出機構,其行政長官直接對中書省負責權力和職責郡守和縣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管理權行省長官由皇帝任命,管轄轄區(qū)內的一切軍政事務,不可世襲作用有效地加強了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經過后世調整和補充,其積極作用日益明顯,影響深遠合作探究:郡縣制與行省制有何相同點?答案:都是中國古代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地方行政制度;都是為了有效控制地方,鞏固統(tǒng)治;在一定時期內都產生過積極作用。知古通今中外鏈接明朝內閣與西方內閣的區(qū)別機構項目明朝內閣近代西方內閣形成條件封建經濟的發(fā)展,君主專制制度加強資本主義發(fā)展,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權力地位①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②內閣首輔也不是宰相,其職權與地位的變化完全取決于皇帝①是國家法定的行政機構②英國的內閣由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組建,對議會負責,接受議會的監(jiān)督;內閣首相實際上控制行政權、立法權等大權③總統(tǒng)制下的內閣由總統(tǒng)組建,對議會負責,與議會相獨立、相制約歷史影響是君主專制強化的重要標志;嚴重阻礙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鞏固了資產階級的民主;極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應用體驗](·課標全國Ⅱ,41,改編)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思考: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從建筑與政治關系的角度進行中英比較。答案:①太和殿高大雄偉,象征皇權至上。白金漢宮工整威嚴,顯示君主立憲制下的國王享有尊貴地位;唐寧街10號平實素樸,卻是英國行政中樞,體現民主政治風格。②歷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視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觀的權力結構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解題答題示范]【高考典例】(·江蘇單科,3)某學者評唐朝三省制時指出:“凡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未經政事堂議決副署,而由皇帝直接發(fā)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制的,不能為下屬機關所承認?!边@里所謂“違制”的論斷,主要指皇帝背離了()。A.詔令須由政事堂議決的制度B.門下省執(zhí)掌詔令草擬的職能C.中書省監(jiān)察地方政務的慣例D.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詔令的定制【答題思路示范】【題型分析】▲題型要素1知識理解型選擇題知識理解型選擇題重點考查基本史實,但不是簡單的對教材知識的再認和再現,考生需要在新情境中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對知識進行分析、整合,才能正確作答。如本題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的職能。結合所學知識很容易選出答案為A?!}型要素2材料型選擇題材料型選擇題是新課程改革下高考命題的最主要形式。解題的關鍵是讀懂材料,弄清材料內容及相關的人物、事件,提取有效信息,排除無效信息,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及其相關的史學理論,尋找答案。如本題題干材料的有效信息是“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未經政事堂議決副署”視為“違制”,據此可推知A項最符合題意。[高考題組訓練]1.(·山東文綜,11)自秦漢至宋元,中國政治制度變革的總體趨勢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漸被削弱B.國家行政權逐漸轉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漸退出權力中心D.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逐漸被打破解析從漢到元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國家行政權力逐漸轉移到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廢除宰相之后,排除B;元朝宰相位高權重,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廢除,排除C;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從秦朝就開始被打破了,排除D。秦朝實行郡縣制,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命,開始建立中央對地方有效管理,漢朝時期頒布推恩令加強了中央集權,宋朝時期把地方的行政、經濟、兵權都收歸中央,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加強對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A正確。答案A2.(·江蘇單科,5)光緒《大清會典》載:“諭軍機大臣行者,既述,則封寄焉。凡有旨存記者,皆書于冊而藏之,屆時則提奏。議大政,讞(審)大獄,得旨則與?!辈牧险f明軍機處()。A.地處內廷,專管軍務 B.參與政務,秉旨辦事C.設有官衙,機構完備 D.專理刑獄,職能單一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信息的提煉和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從題干材料信息“議大政,讞(審)大獄,得旨則與”可知B項正確。軍機處最初只參與處理軍務,后來職權擴大,參與處理內政外交、制定軍國大計、審理重大案件等,由此可知A、C、D三項表述錯誤。答案B3.(·福建文綜,17)清末傳教士明恩溥記述:“促使中國學子年復一年地堅持科舉考試,有的直到九十高齡終于拿到文憑方可罷休,有的則死于這一過程中。功名利祿一類是無法說清楚的……九十高齡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樣?唯一的解釋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稟賦?!痹摬牧?)。A.批判學子追求功名利祿B.表明科舉制下學子的愚昧無知C.折射出學子的價值取向D.反映出科舉制失去人才選拔功能解析材料是對有的學子一直堅持科考的原因的分析。D項表述錯誤;A項“功名利祿”在材料中是作者否定原因,并沒有對其批判;B項把學子的堅持等同于愚昧無知,錯誤,因此選C。答案C4.(·課標全國,29)梁啟超在論述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發(fā)展時說:“專制權稍薄弱,則有分裂,有分裂則有力征,有力征則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則專制權高一度,愈積愈進?!睆闹袊糯鷼v史整體來看,這一論述中可以確認的是()。A.君主專制是維系統(tǒng)一的主要條件B.分裂動蕩是專制權力產生的前提C.專制程度隨歷史進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綠色環(huán)保報社美縫施工及維護一體化服務合同
- 軟件安全開發(fā)標準作業(yè)指導書
- IT服務管理規(guī)范作業(yè)指導書
- 光伏發(fā)電組件銷售合同
- 樓盤銷售代理合同大曰金地產
- 補充協(xié)議能簽幾次
- 金融行業(yè)合規(guī)經營操作手冊
- 桶裝水和學校簽的合同
- 木材加工廠出租合同
- 勞務派遣合同書樣本
- 《醫(yī)學免疫學實驗》課件
- C139客戶開發(fā)管理模型
- GB/T 5019.5-2023以云母為基的絕緣材料第5部分:電熱設備用硬質云母板
- 《工傷保險專題》課件
- 2024年農發(fā)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京東運營課件
- 安寧療護中的人文護理課件
- 頭痛的護理小課件
- 年度工作總結與計劃會議
- 熱工基礎(第二版)-張學學(8)第七章
- 南京師范大學-高等數學-期末試卷20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