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專用5年高考3年模擬A版2024高考歷史第六單元工業(yè)文明沖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試題_第1頁
課標專用5年高考3年模擬A版2024高考歷史第六單元工業(yè)文明沖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試題_第2頁
課標專用5年高考3年模擬A版2024高考歷史第六單元工業(yè)文明沖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試題_第3頁
課標專用5年高考3年模擬A版2024高考歷史第六單元工業(yè)文明沖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試題_第4頁
課標專用5年高考3年模擬A版2024高考歷史第六單元工業(yè)文明沖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7第六單元工業(yè)文明沖擊下中國的變革與轉型挖命題【考情探究】考點主要內容5年考情預料熱度考題示例考查角度核心素養(yǎng)兩次鴉片斗爭與太平天國運動(1)鴉片斗爭(2)其次次鴉片斗爭(3)太平天國運動2024課標Ⅱ,28,4分以晚清時期一外交事務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外交觀念歷史說明家國情懷★☆☆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與社會變遷(1)自然經濟的漸漸解體;洋務運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2)洋裝;鐵路;水運;報刊2024課標Ⅰ,28,4分洋務企業(yè)產品出口稅的變更對洋務運動的影響歷史說明★★★2024課標Ⅱ,28,4分以福州船政局造船經費的變更為背景材料,考查洋務運動的發(fā)展歷程歷史說明2024課標Ⅰ,28,4分市場上洋貨增多現象折射出的實質歷史說明家國情懷2024課標Ⅰ,28,4分中印人均消費英國棉紗、棉布數量存在差異折射出的實質史料實證歷史說明新思想的萌發(fā)、實踐與發(fā)展(1)林則徐、魏源(2)中體西用(3)早期維新思想2024課標Ⅱ,28,4分對洋務派官員的譏諷折射出的實質歷史說明家國情懷★☆☆分析解讀鴉片斗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影響下,古老的中國發(fā)生巨大變更,起先向近代社會緩慢轉型。本單元是課標全國卷考查的重點之一,從考查內容上看,試題主要集中在晚清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等主干學問,對近代中國外交觀念的變更也有涉及,正面考查的趨勢日益明顯。從命題方一直看,側重考查史料實證、歷史說明的核心素養(yǎng),留意價值觀的引領。備考建議:(1)運用唯物史觀,從新的角度諦視近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重大事務,如鴉片斗爭、洋務運動等;(2)留意歸納單元特征,整體把握學問體系。【真題典例】【破考點】【單元概覽】一、時空定位二、階段特征從1840年鴉片斗爭爆發(fā)到19世紀六七十年頭,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下,中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更,由農耕文明時代起先向工業(yè)文明時代演進。政治方面兩次鴉片斗爭使列強逐步打開中國大門,中國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先進的中國人提出最早的資本主義改革方案經濟方面列強對華商品輸出,中國被強行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從19世紀60年頭到90年頭,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目標,掀起了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19世紀六七十年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產生,這是近代中國最先進的生產方式,順應了工業(yè)文明的潮流和趨勢;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影響下,中國社會生活出現新氣象,呈現新舊并存和中外融合的特點思想文化方面“向西方學習”成為社會思潮。林則徐成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國圖志》,主見“師夷長技以制夷”,對當時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啟迪作用;洋務派主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并以此為指導掀起了洋務運動,但僅停留在學習西方“器物”的淺層次上;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了實行君主立憲制的主見,把中國人向西方學習提升到“制度”的層次【考點集訓】考點一兩次鴉片斗爭與太平天國運動1.(2024天津文綜,5,4分)清政府官員曾要求外商具結承諾:“懔遵欽定新例,不敢夾帶鴉片。倘查出本船有一兩鴉片,愿將夾帶之犯,聽憑天朝官憲即行正法,船貨全行沒官,若查無夾帶鴉片,應求恩準照常進埔貿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這表明當時()A.政府對于禁煙看法堅決 B.禁煙政策得到各國政府公認C.鴉片貿易已實現合法化 D.走私鴉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權答案A2.(2024海南單科,7,2分)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縣試、省試、京試三級考試制度??荚嚳颇恳栽?、文為主,試題不取自“四書五經”,而出自太平天國頒布的詔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國()A.否定程朱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舉制度C.用傳統(tǒng)文化解除外來思想 D.獲得士人廣泛支持答案A3.(2024河南八市一測,9)1845年,上海道臺宮慕久膽怯 中國人和英國人雜處滋事,自愿把上海縣黃浦江河灘上的一塊不毛之地劃給英國人當租界,和英國人簽訂了開拓上海租界的條約《上海租地章程》。這表明()A.清朝官員賣國求榮 B.地方官員妥當處理華洋沖突C.清政府對洋人分而治之 D.清朝官員對國際學問的無知答案D4.(2024河南天一大聯考二測,7)1860年,《北京條約》簽字后英國駐華公使布魯斯說:“我們永久性的利益在于貿易,而貿易的旺盛全賴于秩序和安定……中國政府的垮臺只會對英國的非領土權益造成嚴峻損失……英國的利益依靠一個中心政府的存在。”為此,英國()A.放棄了割占中國領土的要求B.要求中國開放全部沿海港口C.提出外國公使必需進駐北京D.主動幫助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軍答案D5.(2024福建質檢,28)參與《南京條約》談判的清朝大臣伊里布等人認為,中英雙方協定后的關稅要比原有的自主關稅略高,所以這是外交的勝利。這一相識反映了他們()A.踐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見B.固守天朝上國的傳統(tǒng)觀念C.曲解“最惠國待遇”的規(guī)則D.缺乏近代國家主權意識答案D6.(2024湖南雅禮中學月考三,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材料二盡管19世紀后半葉中國的確發(fā)生了變更,但它的變更速度遠遠落后于對西方做出反應的其他國家。——據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19世紀中后期中國社會的主要變更。(4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舉例說明“變更速度遠遠落后于對西方做出反應的其他國家”。(3分)答案(1)社會性質:中國由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經濟結構:自然經濟漸漸解體,近代企業(yè)出現;階級結構:出現了買辦階層、無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出現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社會生活:西方衣食住行和消遣方式等傳入中國;對外關系:“閉關鎖國”狀態(tài)被打破,國門被迫打開。(2)說明:俄國1861年改革,較快地實現了向近代社會的轉型,肯定程度上變更了落后于西方的面貌;近代日本遭遇西方侵略后,通過明治維新,向西方學習,快速實現了國家的近代化??键c二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與社會變遷1.(2024江蘇單科,6,3分)江南制造總局是個十足的封建衙門。管理者是以督辦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們對軍器制造一竅不通,一切生產技術大權都操縱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術,招搖撞騙,因造不出火藥,竟稱“中國天氣異于外國,與造此藥不宜”。這表明,洋務企業(yè)()A.管理體系逐步完善 B.過度依靠西方技術C.漸漸成為外資企業(yè) D.所雇洋匠皆為外行答案B2.(2024廣東廣州調研,29)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諭”云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督撫,要他們設法大力激勵當地商民投資開采銀礦,并特殊強調“官為經理,不如任民自為開采”,可使“民生國計,兩有裨益”。這一做法是為了()A.應對白銀外流帶來的危害 B.促進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C.緩解西南地區(qū)的社會沖突 D.解決軍事工業(yè)的資金困難答案A3.(2024山東青島3月,28)鴉片斗爭后有人記載:“今自夷人來廈開市,凡洋貨皆系夷商自行轉運,閩省并無赴粵之商,粵省亦鮮來閩之賈,且該夷除販運洋貨外,兼運洋布洋棉,其物充積于廈口,內地之商販,皆在廈運入各府銷變,其質既美,其價復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边@種狀況表明()A.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被摧毀B.商品經濟起先取代自然經濟C.傳統(tǒng)手工業(yè)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D.中國市場從被動開放到主動開放答案C4.(2024山東臨沂期中,11)1878年,上海機器織布局新訂的章程提出:“事雖由官發(fā)端,一切實由商辦,官場浮華習氣,一概芟除?!钡珜嶋H狀況是企業(yè)大權都駕馭在“官”的手里,“一切惟總辦之言是聽”,商股不得過問局務。這說明上海機器織布局()A.具有脫離官方管理的商辦性質B.促進了民族工業(yè)的產生與發(fā)展C.管理人員具有專利愛護意識D.官督商辦的封建色調深厚答案D5.(2024河南洛陽二模,27)自開埠以來,上海婦女除了傳統(tǒng)年節(jié)、進香、游春等活動外,起先有入戲園書場看戲聽書、觀看外國馬戲和賽馬、巡游開放的私家花園的現象。這表明近代上海()A.引領近代中國社會風尚 B.成為西方文化傳播中心C.婦女社會地位普遍提高 D.社會習俗日益文明開化答案D6.(2024山東日照檢測,25)(節(jié)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早期中國城市,或是國家行政中心、軍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門、宗廟祠堂。凡城內居民,都被按社會身份嚴格限制在官府劃定的里坊內,分別士庶,不令雜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業(yè)作坊區(qū)、居民居住區(qū)、商業(yè)區(qū)等?!幾怎U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較探討》材料二1860年后,天津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就脫穎而出,由一個近畿的府屬縣城,發(fā)展成為僅次于上海的其次大工商業(yè)城市和港口。近代工業(yè)接連興起,私人工業(yè)也有重要發(fā)展。各國租界林立,占地達16.47平方千米,是不受中國管理的“國中之國”。風格迥異的東西方建筑先后出現,其中包括領事館、工部局、警察署、高級住宅、飯店、洋行、銀行、商場、俱樂部、電影院等。——摘編自唐詩《近代天津開埠與城市發(fā)展》(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與中國古代城市相比,近代天津城市具有什么特點?簡析以天津為代表的近代城市的發(fā)展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11分)答案(2)特點:發(fā)展特別快速;具有顯著的半殖民地特征;城市功能完備,城市管理具有近代化特點;中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工業(yè)化、城市化特征顯著。影響:促進了中西溝通,傳播了西方先進文明;有利于中國經濟、交通、思想、文化、生活的近代化;便利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考點三新思想的萌發(fā)、實踐與發(fā)展1.(2024江蘇單科,7,3分)1876年,郭嵩燾出訪海外期間常寫信給李鴻章,報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學生不限于機械一門,學政治、經濟的都有,勸其擴大留學范圍。他的這些言論引起了士大夫們的謾罵,有人說他是“漢奸”。結果,出訪不到兩年他就回國了。這說明()A.李鴻章的洋務思想日趨保守B.郭嵩燾對西方體制過于推崇C.郭嵩燾的主見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對外政策發(fā)生了變更答案C2.(2024山東濰坊期中,3)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在今日看來是正常的外交行為,當時的人們卻感到憤憤不平。這種“不平”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劇烈的國家主權意識 B.對國際外交準則缺少理解C.傳統(tǒng)的天朝上國思想 D.不斷增加的愛國主義意識答案C3.(2024安徽皖南八校二聯,28)林則徐在鴉片斗爭初期提出“棄大洋,守內河。以守為戰(zhàn),以逸待勞,誘敵登岸,聚而殲之”的總體策略。由此推斷其()A.在戰(zhàn)略打算上重視主動進攻 B.受到傳統(tǒng)國防思想的影響C.主見海陸并重的國防觀念 D.對西方社會相識特別深化答案B4.(2024山東濰坊3月,28)郭嵩燾《條議海防事宜》:“以中國之大,土田之廣,因地之利,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強也,即吾之所以自治也。舍富強之本圖,而懷欲速之心以急責之海上,將謂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轉弱為強,其余皆可不問,恐無此理?!睋丝芍?郭嵩燾意在強調()A.實行地方自治 B.反對僅學西方技術C.重視發(fā)展海防 D.大力發(fā)展民用工業(yè)答案B5.(2024湖北武漢四調,27)裴士鋒在《湖南人與現代中國》中寫道:“鴉片斗爭的爆發(fā),標記著自滿人入主中原以來,首度有滿人以外的‘夷’人欲入侵中國。在這樣的時代環(huán)境下,王夫之關于‘夷’的陳述,用在西方人身上,比用在滿族統(tǒng)治者身上更為適切?!鄙鲜鲎兏f明()A.民族沖突成為主要沖突 B.天朝上國觀念漸漸變更C.夷夏之防思想備受質疑 D.經世致用遭到時代淘汰答案C6.(2024河北石家莊一模,28)1879年,李鴻章奏請修建一條唐山至北塘的鐵路,清政府不準。為此,李鴻章想出一個方法,在奏折里特殊聲明只修以騾馬為牽引動力的“快車公路”,清政府這才牽強同意。這一過程體現了()A.統(tǒng)治集團的愚昧無知 B.民族工業(yè)的艱難起步C.近代化與傳統(tǒng)觀念的沖突 D.頑固派對洋務運動的破壞答案C探史料探究一從“朝貢體系”到“不同等條約體系”——晚清外交近代化史料呈現史料1①朝鮮對清朝稱臣納貢之后,琉球、安南、暹羅、緬甸等先后成為清朝的朝貢國?;谥袊行暮椭型庖唤y(tǒng)的傳統(tǒng)理念,清朝亦曾將包括荷蘭在內的西洋諸國視為朝貢國。清朝將三跪九叩禮作為最重要的朝貢禮儀,要求全部朝貢使臣覲見時比照中國臣子行此禮,以彰顯其共主地位……清廷將“厚往薄來”的傳統(tǒng)理念用于對外交往的詳細實踐,②主要手段就是開展朝貢貿易。——摘編自李云泉《再論清代朝貢體制》史料2中國與英、美、法、俄訂立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極大地擴充了列強在華特權,不同等條約由此而初步形成體系。其次次鴉片斗爭后,中西雙方都試著起先調整政策,中國漸漸加入近代國際體系,③晚清官員在漸漸認知和接受西方國家的外交觀念上存在一個漸進的過程,對國際法的接納是中國外交近代化的一個重要因素?!鴺I(yè)英《當代中國近代史探討》讀史指導史料主旨史料1:“朝貢體系”體現了清政府“天朝上國”的心態(tài)史料2:“不同等條約體系”迫使中國外交從朝貢外交轉向近代外交史料解讀史料背景史料1描述的是鴉片斗爭前的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定位。史料2反映的是鴉片斗爭后,隨著一系列不同等條約的簽訂,中外關系發(fā)生了本質的變更重點闡釋史料1:鴉片斗爭前,清朝實行朝貢外交。①②概述了清朝朝貢體制的范圍、禮儀及主要方式,立足點是“華夷觀”思想,體現了古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定位史料2:兩次鴉片斗爭對中國外交的影響。③反映了兩次鴉片斗爭使晚清官員被迫漸漸接納近代外交觀念和國際法,中外關系發(fā)生了本質性的變更,即“不同等條約體系”的建立,并由此構建了近代中西方關系的模式史料相識“不同等條約體系”的本質特征是西方列強通過斗爭手段強迫中國簽訂不同等條約,在中國享有各種特權,使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從“朝貢體系”到“不同等條約體系”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將中國卷入了全球化進程,使中國外交從朝貢外交轉向近代外交史料應用1.依據史料1概括清代朝貢制度的基本內容并加以評價。答案內容:主要涉及周邊國家,同時也有部分西方國家;通過三跪九叩等朝貢禮儀體現了中國“天朝上國”的定位;“厚往薄來”的朝貢貿易是維護朝貢制度的主要手段。評價:體現了“天朝上國”的自滿心態(tài)和小農經濟的自我封閉性,并漸漸脫離世界發(fā)展大勢。2.依據史料2及所學學問概括不同等條約體系的特點。答案形式上中西同等關系的建立,實質上有利于列強擴充在華特權,促使中國半殖民地秩序的確立;清政府漸漸接受國際法,加入近代國際體系。3.綜合上述史料,結合所學概括從“朝貢體系”到“不同等條約體系”的影響。答案中國漸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客觀上促使中國經濟起先與世界經濟接軌,推動了中國外交由傳統(tǒng)向近代的轉變。探究二“歐風美雨”下的晚清經濟——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史料呈現史料1①除了舊生產方式逐步解體所產生的苦難之外,還應當有新生產方式破土而出的朝氣和朝氣。假如忠實于歷史唯物主義,就不能不承認:歷史的主題應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史料2舊時婦女織成布匹,經緯之紗,都出女手。自洋紗盛行,而軋花、彈花、紡紗等事,棄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②而生活中少一技能矣。……女工本領紡織,今則洋紗、洋布盛行,土布因之減銷,多有遷至滬地,入洋紗廠、洋布局為女工者。雖多一朝氣,而風俗不無墮落?!S炎培等《川沙縣志》(民國二十六年版)史料3③從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務運動是一場自救運動?!瓘纳鐣l(fā)展的角度看,洋務運動則是一次較低層次的近代化運動。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為中國近代化的最早嘗試,它深刻動搖了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的經濟基礎與結構?!@也意味著長期適應于農業(yè)社會和自然經濟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必需努力適應剛剛起步不久的資本主義工業(yè)社會和商品經濟的要求?!詮堌M之《中國歷史十五講》讀史指導史料主旨史料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給中華民族帶來災難的同時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史料2:舊生產方式逐步解體給國人生活帶來的變更史料3:對洋務運動進行多角度評價史料解讀唯物史觀對于歷史事務的探討,須要將其置于特定的時空中來相識重點闡釋史料1:對自然經濟解體應一分為二地相識。①陳旭麓先生認為舊的生產方式逐步解體不僅給社會帶來了苦難,產生了消極影響,更促進了新生產方式的誕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和標記史料2:自然經濟解體的影響。②反映了洋紗盛行背景下,中國婦女傳統(tǒng)技能荒廢,被迫進入工廠打工,社會風俗墮落史料3:多種視角相識洋務運動。③洋務運動既是清政府的自救運動,也是一場近代化的運動,雖沒有實現自強的目標,但卻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史料相識鴉片斗爭變更了中國的歷史命運,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國在列強軍事打擊、商品傾銷的巨大沖擊中敗下陣來,傳統(tǒng)的自然經濟起先衰敗、解體,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由此變更,出現了以洋務企業(yè)、民族工業(yè)為代表的近代工業(yè),中國起先向近代化邁進史料應用1.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史料1中“歷史的主題應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的含義。答案自然經濟是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當時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是資本主義,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自然經濟漸漸解體,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誕生,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2.依據史料2,概括在近代歷史變遷中,國人“苦痛”的表現。答案傳統(tǒng)謀生手段消逝,為謀生遷往城市做工,社會風氣的變更。3.史料3分別從哪些角度評價了洋務運動?答案從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務運動是一場自救運動;從社會發(fā)展角度看,洋務運動是一次較低層次的近代化運動;從文化發(fā)展角度看,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向近代化的發(fā)展。過單元【5年高考】A組統(tǒng)一命題·課標卷題組1.(2024課標Ⅰ,28,4分)開平煤礦正式投產時,土煤在國內從一個通商口岸裝船到另一個通商口岸卸貨,須繳納出口稅和復進口稅,每噸稅金達1兩以上,比洋煤進口稅多20余倍。李鴻章奏準開平所產之煤出口稅每噸減為1錢。這一舉措()A.增加了洋務派興辦礦業(yè)的信念B.加強了對開平煤礦的管理C.擺脫了列強對煤礦業(yè)的限制D.保證了煤礦業(yè)穩(wěn)健發(fā)展答案A2.(2024課標Ⅱ,28,4分)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撥各省,并不索取原價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費由用船一方撥付,實行“協造”方式生產。這種變更反映了()A.軍用工業(yè)由官辦轉為商辦 B.“協造”意在緩解經費壓力C.軍工產品市場化趨勢明顯 D.近代輪船制造業(yè)走出逆境答案B3.(2024課標Ⅰ,28,4分)19世紀中期以后,中國市場上的洋貨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雖窮鄉(xiāng)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這種狀況表明()A.中國關稅主權起先丟失B.商品經濟基本取代自然經濟C.民眾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系日趨親密D.中國市場由被動開放轉為主動開放答案C4.(2024課標Ⅰ,29,4分)甲午中日斗爭爆發(fā)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認為中國擁有肯定的軍備優(yōu)勢,“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必定最終被徹底粉碎”。他們做出上述推斷的主要依據應是,中國()A.已完成對軍隊的西式改革 B.集權制度有利于作戰(zhàn)指揮C.近代化努力收到較大成效 D.能獲得更廣泛的外部救濟答案C5.(2024課標Ⅱ,28,4分)奕?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A.洋務運動與傳統(tǒng)的觀念發(fā)生沖突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答案A6.(2024課標Ⅰ,28,4分)據探討,1853年,印度人均消費英國棉紗、棉布9.09便士,而中國是0.94便士。這反映出當時中國()A.經濟受到鴉片斗爭的破壞 B.實行愛護本國經濟的政策C.經濟的發(fā)展水平低于印度 D.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答案DB組自主命題·省(區(qū)、市)卷題組1.(2024江蘇單科,6,3分)鴉片斗爭后,兩江總督耆英說,“良民與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頭爛額,官猶詡詡自得,揚言……民情柔懦,安得鬧事”,更“欺壓良善,自命為能員”,“此實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認為鴉片斗爭失敗的主要緣由是()A.貧富不均 B.莠民作亂C.民性軟弱 D.吏治敗壞答案D2.(2024天津文綜,4,4分)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現重大變更:由??惫偶D向探討本朝掌故,尋求經世之道;隨著邊患加劇,著意邊疆地理探討;伴隨西方殖民者東來,重視探討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這種變更主要反映了人們()A.關注社會現實及世界形勢 B.變更了傳統(tǒng)治史方法C.轉向對本朝邊疆史地探討 D.擺脫了文字獄的枷鎖答案A3.(2024天津文綜,5,4分)19世紀后,很多國家尤其沿海國家都無可選擇地與海洋聯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國發(fā)展海軍并未真正相識這一世界大潮,而始終局限于對西方列強炮艦政策的本能反應,呈現出“?;季o則海軍興,?;季弰t海軍弛”的狀態(tài)。這體現出近代中國()A.自覺意識到發(fā)展海軍的重要性B.主動與世界聯系在一起C.發(fā)展海軍呈現被動和短視現象D.發(fā)展海軍順應歷史大潮答案C4.(2024江蘇單科,6,3分)有學者認為,《天朝田畝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獨特性,顯示了傳統(tǒng)思想里從未有過的一種組合,即“財產共有與權力全面限制的組合”。在這種思想的“組合”過程中,沒有對其產生影響的是()A.農夫起義中的“均貧富”思想 B.基督教同等思想C.《禮記·禮運》中“大同”思想 D.“中體西用”思想答案D5.(2024江蘇單科,7,3分)1884年刊行的直隸《玉田縣志》載:“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行勝數,飲食日用曰洋貨者,殆不啻十之五?!庇謸饩w《雄縣鄉(xiāng)土志》:“亞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黃蘸促燈為業(yè),自火柴行,而此業(yè)漸歇?!本C合這些材料,可知這一時期()A.經營洋貨和新產品的店鋪增多B.中國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遭到沉重打擊C.洋貨的銷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來技術的傳入促進手工業(yè)發(fā)展答案B6.(2024海南單科,13,2分)鴉片斗爭時期,魏源指責當時“御諸內河不若御諸???御諸??诓蝗粲T外洋”的海防主見,認為“守外洋不如守???守海口不如守內河”。魏源的主見反映了這一時期()A.海禁思想被遠洋開拓思想所取代B.洋務派起先著手海防建設C.有識之士主見學習西方海防模式D.清朝海軍實力遠遜于列強答案D7.(2024江蘇單科,6,3分)某學者說:“農夫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起先建立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劇;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薄八麄儭睆摹跋矂 弊呦颉氨瘎 钡母揪売墒?)A.定都天京的戰(zhàn)略失誤 B.“人間小天堂”的腐朽享樂C.肯定平均的社會綱領 D.“農夫造反者”的社會角色答案D8.(2024山東文綜,16,4分)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頭初洋務學堂運用的考題應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盋.“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盌.“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fā)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答案A9.(2024四川文綜,4,4分)1893年,駐外公使薛福成在《出訪日記》中寫道:“總理衙門大臣萃畢生之全力以經理交涉事務者,殆鮮其人?;蛞怨俑邟烀?或以淺嘗自喜;或驟出驟入,聽其自然。一聞《海國圖志》《瀛寰志略》兩書之名,尚有色然以驚者?!边@主要反映了()A.中外交涉事務的削減 B.頑固派對洋務的抵制C.立憲思想傳播的逆境 D.洋務專業(yè)人才的匱乏答案D10.(2024山東文綜,15,4分)“中國歷史與西方歷史的會合結束了中國的閉關自守,使它越來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務,乃至于到今日,在中國或西方發(fā)生的事情都會即時產生相互的影響?!边@強調的是()A.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中西方的主導性B.近代中國和世界的碰撞與融合C.中國依據西方模式向近代社會演化D.中國近代史是西學東漸的過程答案B11.(2024天津文綜,14,6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近代中國大城市主要興起于沿海和條約口岸。這些地方外資集中,進出口貿易繁忙,政府又開展了自強運動,使得更多的中國商人移居那里,同時,失去生計的農夫也來到城市找尋工作。這樣,越來越多的沿海和條約口岸成為中國金融、工商業(yè)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廣州、漢口、天津都發(fā)展成為相當規(guī)模和擁有肯定財寶的中心城市?!幾孕熘屑s《中國近代史》(2)依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大城市發(fā)展的緣由,并指出其時代背景。(6分)答案(2)沿海和條約口岸貿易繁忙;政府的自強運動(洋務運動)。西方勢力侵入,中國起先近代化進程。12.(2024浙江文綜,38,7分)(節(jié)選)學習歷史,重在培育史料分析和歷史思維實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領事裁判權發(fā)生于條約之中,欲去領事裁判權,必先改正條約……非先編訂完全之法律,斷不能達改正條約之望。條約不改正,則領事裁判權永無撤廢之日,我國國權,亦永無復原之時矣。——楊廷棟《論改正條約與編訂法律有連結之關系》(1902年)(1)閱讀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觀點,并寫出列強最早在中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的時間與影響。(7分)答案(1)通過法律途徑修訂不同等條約,廢除領事裁判權。19世紀40年頭(鴉片斗爭后)。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完整,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C組老師專用題組考點一兩次鴉片斗爭與太平天國運動1.(2013課標Ⅱ,29,4分)1877年,清政府接受駐英公使郭嵩燾的建議,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此后,又在美國舊金山,日本橫濱、神戶、大阪及南洋華僑聚居的商埠設立了領事館。這反映了清政府()A.力圖擺脫不同等條約的約束 B.外交上起先出現制度性變更C.逐步向近代外交轉變 D.國際地位得到提高答案C2.(2024上海單科,19,2分)上海租界在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的稱謂,如“夷場”“冒險家的樂園”“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價值推斷的稱謂是()A.夷場 B.冒險家的樂園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答案D3.(2024重慶文綜,6,4分)太平天國運動之初,曾國藩指出:“今春以來,粵盜益復猖獗,西盡泗鎮(zhèn),東極平梧,二千里中,幾無一尺凈土。推尋本原,何嘗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魚肉日久,激而不復反顧?蓋大吏之泄泄(閑談)于上,而一切廢置不問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據此可知,曾國藩認為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緣由是()A.自然災難頻仍 B.社會治安混亂C.土地兼并嚴峻 D.官吏貪暴腐敗答案D4.(2024安徽文綜,15,4分)傳教士郎懷仁等上書拿破侖三世:“現在我們能夠自由地深化久閉的中國內地,在那里可以講道、設堂、建設慈善機構。取得這個自由應當歸功于陛下的大力愛護,歸功于北京的親密凝視條約執(zhí)行的公使?!睋送茢?該不同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B5.(2024江蘇單科,5,3分)下側是清道光帝給參與談判大臣所下達諭旨的部分內容,該諭旨()A.頒發(fā)于其次次鴉片斗爭期間B.隱含著天朝上國的外交觀念C.導致了社會性質的根本變更D.堅決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答案B6.(2024重慶文綜,6,4分)從1876年中英協商《煙臺條約》的詳細條款起先,英國就要求重慶馬上對外通商,力圖打開中國西部腹地的市場。中方談判首腦李鴻章轉彎抹角地回應:“輪船未抵重慶以前,英國商民不得在彼居住,開設行棧?!崩铠櫿麓嗽挼闹饕鈭D是()A.利用英國開通川江航運B.變相地接受英國商民到重慶居住通商C.借助英國開發(fā)西部市場D.以輪船通航為條件拖延重慶對外通商答案D7.(2024天津文綜,13,12分)(節(jié)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34年,清廷官員至英國使臣律勞卑廣州住處商談貿易問題,雙方在各自應處的座位、方向、次序等問題上發(fā)生了嚴峻分歧。中方要求將自己的座位支配在會見大廳的北面(上席),英方則堅持將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廳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兩者爭吵不下,商談未能進行。——摘編自王開璽《隔膜、沖突與趨同——清代外交禮儀之爭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雙方爭吵的內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員怎樣的心態(tài)?結合所學學問,分析英國使臣所持看法的國內背景。(6分)材料二1901年,雖經李鴻章討價還價,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團的禮儀要求,將外國使臣覲見清帝的禮儀說帖,作為《辛丑條約》的附件十九。其中規(guī)定:外國使臣遞交國書時,清帝須派高于王公規(guī)格的轎子往來使館迎送,同時派軍隊愛護;清帝款宴各國使臣應在皇宮大殿內實行,并躬親入座?!幾酝蹰_璽《隔膜、沖突與趨同——清代外交禮儀之爭透析》(2)材料二反映了中國怎樣的外交地位?試從國際背景分析其緣由。(6分)答案(1)座位次序(外交禮儀之爭)。以天朝上國自居。英國進行工業(yè)革命,國力強盛。(2)屈辱的聽從地位。19世紀末,西方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輸出資本,瓜分世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键c二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與社會變遷1.(2024山東文綜,17,4分)19世紀60年頭,江浙地區(qū)出現了“蠶事乍畢絲事起,鄉(xiāng)農賣絲爭赴市……番舶來銀百萬計,中國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紡車,無復有心種菽粟”的現象。它反映出()A.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B.開埠通商促進了江浙地區(qū)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C.中國對外貿易由入超變?yōu)槌龀珼.市場擴大刺激了江浙地區(qū)絲織業(yè)發(fā)展答案D2.(2024浙江文綜,15,4分)清末某官員談到鐵路修建時說:“內開未盡之地寶,外收已虧之利權。是鐵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見,而國之利因之。利國之大端,則征兵轉餉是矣?!边@一言論的含義是()A.“求富”“自強” B.“師夷長技”C.“中體西用” D.“民生主義”答案A3.(2024廣東文綜,38,15分)(節(jié)選)對同一史實,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歷史應留意史料的適用性和局限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道光年間,大開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來,操貿易之權,逐錐刀之利,民間生計,皆為其所奪……自洋布洋紗入口,土布銷場遂滯,紡績稀有,機軸之聲幾欲斷矣?!妒⑹牢Q浴凡牧隙?20世紀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樹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織,終歲勤勞,常見農夫自頂至踵所用衣、襪、鞋、帶皆由自力織成者?!駠颖薄对峡h志》(1)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農村經濟結構狀況有何不同?(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對于探究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結構的變遷,分別有何局限?綜合兩則材料可以推知中國近代經濟發(fā)展的何種特點?(7分)答案(1)特征:以家庭為單位,耕織結合,自給自足。(4分)不同材料一:自然經濟(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解體;材料二:河北元氏縣仍以自然經濟(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為主。(4分)(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處;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分)特點:地區(qū)發(fā)展不平衡。(3分)考點三新思想的萌發(fā)、實踐與發(fā)展1.(2024天津文綜,6,4分)19世紀八九十年頭,李鴻章在為格致書院所出考題中,曾問到西方測溫、測熱、測電的方法,問到西方平弧三角與《周髀算經》的關系,問到西方關于64種化學物質在中國語言為何物……這說明當時的中國人()A.起先開眼看世界 B.堅持“中體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化 D.關注西方科技答案D2.(2024江蘇單科,22,13分)1885年早期維新志士王韜主掌上海格致書院,延請洋務大員,命題考士,士子們應時而對,頗多新見。從主考人員、考核內容和考核結果來看,王韜課士的整個過程體現出新舊雜糅的時代特征。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上海格致書院課士題表類別命題者試題格致(自然科學)類龔照瑗泰西格致之學與近刻翻譯諸書,詳略得失,何者為最要論教化類劉坤一中國一鄉(xiāng)一邑,皆有書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舉。而泰西藝學,亦各有書院,……中西書院不同,其為育才一也。或謂綱常政教,中國自有常經,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廣益,第中西之載籍極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綜條貫,各盡所長歟?試互證而詳論之治術類周馥中國近日講求富強之術,富以何者為先論——據王爾敏《王韜課士及其新思潮之啟發(fā)》相關表格簡編材料二此編所命諸題,……巨細精粗,無乎不貫。諸生所對,皆能犖犖舉其大端,集思廣益,萃眾長而備一得。咸有裨于國家大計。蓋諸生講求西學,揣摩時局,日就月將,進而益上。較之前時,已大相徑庭矣。——王韜《格致書院課藝》請答題:(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務運動的什么指導思想?該表述內容的傳統(tǒng)性體現在哪里?(3分)(2)與傳統(tǒng)性相對應的是近代性。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學問,以“王韜課士的近代性”為主題進行論證。(10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答案(1)表述:(或謂)綱常政教,中國自有常經,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廣益。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體現:堅持綱常政教。(2)略?!?年模擬】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72分)1.(2025屆廣東六校一聯,7)有探討表明,中國在1842年前,農村的制度、生產狀況確定城市的制度、生活狀況,是農村領導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產力、新的生產關系、新的經濟組織等首先在城市發(fā)生,然后擴展到農村,形成城市領導農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鄉(xiāng)經濟地位的變更體現的實質問題是()A.經濟結構的變動 B.城市化水平提高C.農村經濟的凋敝 D.城鄉(xiāng)差距的擴大答案A2.(2025屆湖北黃岡9月質檢,10)1843—1852年,英商不得不在中國的通商口岸以低于成本20%~30%的價格銷售棉紡織品。這一現象發(fā)生的根本緣由是()A.中國近代機器棉紡業(yè)的發(fā)展 B.供過于求,超過國人購買力C.自然經濟對英貨的堅韌反抗 D.英國棉紡織品的質量低劣答案C3.(2025屆湖南長郡中學五調,13)晚清時期,貧困和破產的宗族成員日漸增多,他們起先脫離宗族庇護,到民間宗教組織和隱私會社中尋求庇護和活路,家庭成員間的沖突日漸撕裂覆蓋在這些地區(qū)上空的和諧宗法社會之網。材料表明太平天國的興起得益于()A.民間宗教組織和隱私會社興起B(yǎng).鄉(xiāng)村宗法社會瓦解導致成員貧困化C.傳統(tǒng)政治的社會限制機制衰落D.西方列強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沖突答案C4.(2025屆安徽“江淮十校”一聯,9)厘金制度是19世紀中葉清政府為籌措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軍餉而特設的一種稅收制度,對象為華商,最初試行于揚州,后推行全國。厘金制度的推行()A.增加了土貨的競爭力 B.便利了洋貨的傾銷C.收回了關稅的自主權 D.抵制了西方的侵略答案B5.(2025屆廣東百校聯考,28)1861年,清政府設立了處理各國事務的總理衙門;1864年,清政府翻譯出版了有關國際法的教科書;1873年,清帝接見外國外交官時準予免行叩拜禮;1876年以后向外國派駐了外交使團。這反映了()A.清政府已被西方國家限制 B.中國外交漸漸步入近代化C.傳統(tǒng)外交觀念造成的落后 D.清政府崇洋媚外心理嚴峻答案B6.(2025屆四川綿陽一診,30)下表為19世紀40—60年頭滿人和漢人出任巡撫人數的統(tǒng)計。出現下表中變更的干脆緣由是()時間滿人漢人1840年7人8人1864—1866年0人15人A.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入侵 B.清政府緩和民族沖突的須要C.專制主義中心集權減弱 D.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須要答案D7.(2025屆清華高校標準學術實力9月測試,28)1875年,洋行人員至江南制造總局考察,發(fā)覺辦公室秩序井然,“埋頭讀書者,亦多也”,但細致視察,卻發(fā)覺工作人員所讀之書中業(yè)務書籍很少,經書占了多數。這說明洋務企業(yè)()A.行政效率特別低下 B.技術人員特別匱乏C.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 D.管理機制較為完善答案C8.(2025屆湖北黃岡9月質檢,11)下表是中國近代第一批民族工業(yè)簡表。據此可以推知()時間創(chuàng)辦者及身份企業(yè)名稱1873年陳啟源(華僑商人)繼昌隆繅絲廠1873年方舉贊、孫英德(鐵匠作坊主)上海虹口發(fā)昌號鋼鐵機器車房1878年朱其昂(輪船招商局會辦)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1881年黃佐卿(商人)上海公和永繅絲廠A.洋務運動刺激了民族工業(yè)的產生B.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已起先解體D.民族工業(yè)是近代機器化大生產的示范和刺激下的產物答案D9.(2025屆河南洛陽期中,8)19世紀40年頭后半期起,上海出現了一批船舶修造和造船廠。不久,面粉廠、汽水廠、釀酒廠、制藥廠和印刷廠、食品加工廠等一批輕工業(yè)相繼出現;60—70年頭,民族資本家起先投資重工業(yè),創(chuàng)辦了發(fā)昌機器廠、建昌銅鐵機器廠;80年頭又出現了電廠和自來水廠。這說明19世紀中后期的上海()A.自然經濟最先起先瓦解 B.已建立相對完備的工業(yè)體系C.近代工業(yè)已經初具規(guī)模 D.已成為中國近代工業(yè)的中心答案C10.(2025屆湖北黃岡9月質檢,12)下圖是關于19世紀末我國某一歷史事務的一幅漫畫。該漫畫從本質上反映了清政府()A.利用西方科學技術治愈國人的病癥B.學習西方還沒有完全脫離“器物”的層次C.已經相識到只靠西方科學技術不能救國D.政治腐敗激化社會沖突,引發(fā)農夫起義答案B11.(2025屆湖南長郡中學五調,14)鴉片斗爭后,上海廣告載體越來越多,從報紙廣告發(fā)展到雜志廣告、路牌廣告,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東方雜志》《婦女雜志》刊登了不少外商廣告。出現該現象的主要緣由在于()A.近代上海的崇洋媚外之風盛行B.開埠后上海商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C.近代上海報刊業(yè)迎合民眾須要D.近代以來民眾消費觀發(fā)生變更答案B12.(2024河南安陽一調,8)《南京條約》第九款規(guī)定,中國政府必需準許“全然免罪”斗爭期間充當漢奸的中國人,已被監(jiān)禁起來的必需全部“加恩釋放”。此條款表明英國()A.與清朝關系友好 B.對中國內政事務的干涉C.侵擾了中國領土主權 D.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答案B13.(2024湖北重點中學聯考協作體期中,14)閱讀下表,導致表中數據變更的緣由最可能是()清戶部銀庫存銀數量表(銀數單位:萬兩)年份庫存銀數新收銀數支出銀數實存銀數咸豐元年(1851年)844.0962850.8529956.9910737.9581咸豐二年(1852年)737.9581836.18371032.6172541.5246咸豐三年(1853年)541.5246475.3397847.1746169.6897A.清政府急需償還債款 B.政府投資開辦工廠C.國內農夫起義的影響 D.自然經濟漸漸解體答案C14.(2024湖北百所重點學校聯考,11)其次次鴉片斗爭后,清政府部分官員認為中外沖突的根源在于外國人的嗜利。因此,他們希望以全免關稅為條件,讓西方列強放棄公使常駐北京、賠償軍費、長江通商等條款,并且交還廣州城,并認為如此可以一勞永逸。這反映出當時清政府部分官員()A.近代主權意識的缺失 B.仍堅持閉關鎖國政策C.希望保全中國國家利益 D.事實上主導了中外談判答案A15.(2024山東濰坊期中,17)輪船招商局成立后,天津、廣東多地擬籌股經營航運,久經稟求未能獲準,只得轉而經營小火輪,開發(fā)一些短途航線。即便如此,輪船招商局也橫加干擾。無奈之下,多數小火輪公司只得實行“詭寄經營”的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