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評價語”題型專項指導(dǎo)_第1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評價語”題型專項指導(dǎo)_第2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評價語”題型專項指導(dǎo)_第3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評價語”題型專項指導(dǎo)_第4頁
2025年新高考語文詩歌鑒賞之“評價語”題型專項指導(dǎo)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3、24年高考詩歌鑒賞的考查趨勢,出現(xiàn)一種新題型,在題干中設(shè)置一

個“評價語(即引用一段評論或觀點)”,然后用“評價語”的理論去分析

文本,考查的是學(xué)生的知識遷移、應(yīng)用能力。今天我就這類題談?wù)劷獯鹚悸贰?/p>

我們先看2024年北京卷的題目

馬詩二十三首(選四)

李賀

其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鞭,誰為鑄金鞭。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其十

催榜②渡烏江,神騏泣向風(fēng)。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其十三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堆金③買駿骨,將送楚襄王④

注釋:①鞠:披在馬腹兩側(cè)用來逗擋泥土的一種馬具。②榜:船槳。③堆

金:《戰(zhàn)國策》載郭隗謂燕昭王曰:“臣聞古之君方人,有以十金求十里馬

首?!雹艹逋酰呵迦送蹒唬?'夫襄王者,未聞有好馬之癖?!?/p>

13.清人王琦評論說:“《馬詩二十三首》,俱是借題抒意,或美,或譏,

或悲…”請結(jié)合以上詩中表達這三種情感的詩句,分別說明作者如何“借

題抒意”。(6分)

這道題非常明顯,先要讀懂題干中王琦的評論,再看題干中有“這三種

情感”,很明顯是指王琦評論中“美、譏、悲”,所以就要用王琦的理論

去解讀詩歌,那么考生在充分理解詩歌基礎(chǔ)上,緊緊扣住“美、譏、悲”

來答題。從詩歌中找“美、譏、悲”的佐證。不難組織出答案:

①“美”,其一前兩句表面上贊美了馬的外形及奔馳時的姿,實則表

達了作者對自己滿腹才華、抱負遠大的。

②“譏”,其十三中,寫俠客重金購馬,卻贈給不好馬的(楚襄王)?借

此表達了對自己空有才華卻無人賞識的諷刺。

③中的“無人”與“誰為”,其十中烏雅馬失主后的臨風(fēng)哭泣,露出

詩人對駿馬的憐惜,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悲嘆。

所以這道題,既是同一詩人不同作品比較閱讀題型,更是借助別人評論

來解讀詩歌的新題型。這種題型目前逐漸普遍,有擴大的趨勢。

如果說今年北京卷的這道題難度不大,那咱們看看去年新高考I卷的題

目:

答友人論學(xué)

林希逸

逐字箋來學(xué)轉(zhuǎn)難①,逢人個個說曾顏②。

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

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

賣花擔(dān)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③。

[注]①箋:注釋。這里指研讀經(jīng)典。②曾顏:孔子的弟子曾參和顏回。③鶴

山:南宋學(xué)者魏了翁,號鶴山。

16.詩的尾聯(lián)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賣花擔(dān)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

活精神也。"結(jié)合本詩主題,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6分)

這道題學(xué)生最容易犯的問題,還是審題不清的問題。題目要求的是“談

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指向題干的“小閱讀”但有大量的學(xué)生答得都

是對于詩歌的理解,而非對于“這句話”的理解,這就反映了我們學(xué)生在

做語文的時候,根本不審題的問題。

如果是認真審了題的同學(xué),答出第一點來,那就非常的容易,因為答案

的第一點,基本上就是對“這句話”用自己的話再說一遍:

①賣花擔(dān)上的桃李花雖然美麗,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頭樹梢上的花朵

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機活力。

那第二點從何而來呢?還是要審題,我們來看看題干說“結(jié)合本詩主題”。

那么這個問題就變成: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

分析的句子是詩歌的尾聯(lián),我們往前看,前三聯(lián),分別講了讀書、剝皮、

流傳、參禪、煉丹,哪個是主題呢?看標題,標題是“答友人論學(xué)”論學(xué),

那自然是讀書??墒亲x書與題干中的桃李有什么關(guān)系呢?

這就是我們說的遷移能力了。詩中最后為什么要提到桃李?從魏了翁的

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所謂“桃李”其實分為兩個概念,一個在賣花擔(dān)上,

一個在枝頭。如何跟論學(xué)一一對應(yīng)呢?在詩歌開頭一句“逐字箋來學(xué)轉(zhuǎn)難”,

“箋”是什么?給了注釋,是“這里指研讀經(jīng)典”。

所以這里探討的是研讀經(jīng)典,“桃李”中兩個概念“賣花擔(dān)”和“枝頭”

什么關(guān)系?再看頷聯(lián),一句“不在流傳口耳間”,“不在”,也就是“箋”

的不在“流傳口耳間”。顯然“枝頭活精神”比喻“箋”,而“賣花擔(dān)上

桃李”比喻“流傳口耳間”,答案就出來啦。

②讀書治學(xué)不能滿足于道聽途說,要認真閱讀原典,深刻體會其精神內(nèi)

涵。

那么,從這兩首詩歌的答題思路分析,我們能得出怎樣的通律呢?

思路梳理:

想要答好高考詩歌鑒賞新題型,即題干有“評價語”的題型,首先還是

得認真審題,看清楚題目到底讓你分析的是“大閱讀”還是“小閱讀”,

然后就是文本細讀的能力,能不能深入到文本之中,分析結(jié)構(gòu),把握意象,

揣摩情感,最后要求的是一個在比較閱讀中的知識應(yīng)用、遷移能力,能否

用對A文本的理解去闡釋B,如果這三者皆備,那么這種新題型就迎刃而解

啦。

解題思路:

第一步,認真讀題干,讀懂題干中引用的評論的核心意思。

第二步,再讀題干,厘清題干的其他要求,和“評價語”結(jié)合起來,

徹底審清題干要求。

第三步,然后深入閱讀文本,分析結(jié)構(gòu),把握意象,揣摩情感,在比

較閱讀中的知識應(yīng)用、遷移能力,用題干中評論的理論來理解闡釋文本。

第四步,緊緊扣住評論的理論,針對題干要求來組織答案,用文本中

的佐證,來證明評論的理論。注意答案必須有層次,能準確的體現(xiàn)文本某

方面(情感、語言、技巧等)特征。

專練提升

1、(2023年新高考卷)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湖上晚歸

林逋

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

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

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

[注]誅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

問: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

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6分)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②,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

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江山色。赤壁磯頭

千古浪,銅鞋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萬里雪深時,須相憶。

[注釋]①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閑居江西上

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jiān)察等事務(wù)。②繡衣:官服。

③相如檄:指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④銅鞋陌:

代指襄陽。

問: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論本詞的藝術(shù)特色說:“龍吟虎嘯之中,

卻有多少和緩?!闭堈?wù)勀銓ι鲜鲈u論的理解。

3、(2021?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⑵題。

寄江州白司馬①

楊巨源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②東林住得無?

溢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

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

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jīng)的集會。

問: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yīng)怎樣

理解?請簡要分析。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

繡嶺宮詞

李洞②

春日遲遲春草綠,野棠開盡飄香玉。

繡嶺宮前鶴發(fā)翁,猶唱開元太平曲。

[注]①繡嶺宮:唐高宗顯慶三年(658)修建的一座行宮,是唐代中期皇帝東

巡的行宮之一。②李洞:唐末詩人,字才江,京兆(今陜西西安)人。③野棠:

棠梨。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園”(因廣栽梨樹而得名)培訓(xùn)樂隊。

玄宗臨幸華清宮,樂隊居繡嶺宮,也曾想于此廣栽梨樹,但梨樹必須由棠

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因于繡嶺宮種棠梨;棠梨栽后,未及嫁接,安史之

亂起,這些準備嫁接的母本,此后便蔓生起來,再也無人管理。

問:中國著名詩人、學(xué)者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里寫道:“昔人論詩,

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闭堎p析本詩一、二句所寄托

的思想感情。

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騏馬cong

萬楚

舍絡(luò)青騏白玉鞍,長鞭紫陌野游盤。

朝驅(qū)東道塵恒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

問:清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對這首詩評價很高,說“幾可追步老杜”,

體現(xiàn)了盛唐奮發(fā)昂揚、熱情奔放的詩風(fēng)。請簡要分析這種詩風(fēng)體現(xiàn)在哪些

方面。

6、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題目。

送皇甫別駕往開州

李攀龍①

銜杯昨日夏云過,愁向燕山送玉珂②。

吳下詩名諸弟少,天涯宦跡左遷多。

人家夜雨黎陽樹,客渡秋風(fēng)瓠子河。

自有呂虔刀③可贈,開州別駕豈蹉鴕。

[注]①李攀龍:明代著名文學(xué)家,被尊為“宗工巨匠”。此詩是李攀龍

在友人皇甫污被貶往開州時所作。②玉珂:原指馬絡(luò)頭上的飾品。此處指代

遠行的皇甫訪。③呂虔刀:事見《晉書?王覽傳》,呂虔為三國魏刺史,有佩

刀,相者謂三公可佩,虔以之授王祥,祥又授王覽。后以之為稱頌輔相之語。

問:《明詩別裁集》評價這首詩體現(xiàn)了“雄渾沉雄”的詩風(fēng),請結(jié)合相關(guān)詩

句對這一風(fēng)格進行賞析。

參考答案

1、解析:

審題:題目問的是“印證”,也就是說,栗在詩歌中找到證據(jù),證明王

國維的話。

王國維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兩個關(guān)鍵詞,“我'和"物”,什么關(guān)系呢?

“我”對“物”是看,“以我觀物”嘛,“物”對“我”呢?是“物”有我

的色彩。也就是說,這道題的答案應(yīng)該分為兩點,第一點談“我”怎么看

“物”,第二點談“物”有“我”哪些色彩。

我怎么看物呢?在首聯(lián),“望中渾恐是蓬瀛”,哪個是“看”?“望”字

體現(xiàn),我怎么“望”的?往前看,“歸思清”嘛!

因此,這個題的第一點,我們這么答:

①詩人心境澄清:首句以“歸思清”三字點出歸家途中詩人的內(nèi)心狀態(tài),此

時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靜謐;

不過是解釋“歸思清”而已!這是“以我觀物”。

然后我們再談“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拔铩痹趺础爸抑省绷??

我們往“望”的后面看,“望”的賓語是什么?是“蓬萊”,這個蓬萊是物

的真實狀態(tài),還是在我眼中的狀態(tài)?在我眼中的狀態(tài),那么“著我色彩”沒

有著了?!爸疑省保褪羌尤肓嗽娙说闹饔^意識。

那么后面六句如何分析呢?我們先分析后面六句和首聯(lián)之間的關(guān)系。什

么關(guān)系呢?總分關(guān)系。,后面六句,其實是對首聯(lián)中提到的“蓬萊”的一種

具體描寫。

也就是說,我們栗在后面六句中找到具體的意象,分析出其背后如何“著

了我的主觀意識,這才能體現(xiàn)出王國維話里“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那個

“皆”嘛!

后面詩歌中的意象有什么?有“橋、寺、翠羽、紅蕖”等,他怎么“著”

詩人之色彩呢?還是回到前面那個“以我觀物”,因為在我“看”的狀態(tài)之

下,其從“象”加上了作者主觀的“意”,上升成為“意象”,有哪些主

觀的“意”呢?

先看頷聯(lián):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再看頸聯(lián):翠羽濕飛如見避,

紅蕖香裊似相迎。這兩聯(lián),對比閱讀.發(fā)現(xiàn)一靜一動,頷聯(lián)為靜,頸聯(lián)為動。

為何“靜”?那是因為詩人心情寧靜,所以眼前風(fēng)景也靜;而為何為“動”?

那是因為詩人心情舒暢,所以眼前風(fēng)景也通過擬人手法,動了起來。因此,

“橋、寺”體現(xiàn)的是詩人色彩的“寧靜安詳”,而“翠羽、紅蕖”體現(xiàn)的

是詩人色彩的“靈動明快”,而且詩人用了擬人的手法,讓風(fēng)景有了感情。

分析至此,第二點也就不難答出了。

答案:①詩人心境澄清:首句以“歸思清”三字點出歸家途中詩人的內(nèi)心狀

態(tài),此時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靜謐;

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響,詩人眼中的橋、寺、翠羽、紅蕖等,

或?qū)庫o安詳,或靈動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人“蓬瀛”。

總結(jié):

由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這類題型,都是先讀懂題干中的“小閱讀”(或

某項評論),用“小閱讀”的理論來闡釋詩歌文本,用詩歌文本中的證據(jù)

來證明“小閱讀”的理論。這類題的解答當然在細讀詩歌文本基礎(chǔ)上來完

成。

2、解析:

解答本題,首先要讀懂詩歌。

再者題干中讀懂理解清人陳廷焯所說的“龍吟虎嘯之中,卻有多少和緩”

詩歌特色。首先要抓住“虎嘯龍吟”“多少和緩”這幾個關(guān)鍵詞。然后根

據(jù)這兩點,在詩歌文本中找這些特征。這首詩最典型的特色就是體現(xiàn)在用

典上“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用典很有氣勢,很大氣,體

現(xiàn)了“龍吟虎嘯”的特色;另外詩歌在抒情上用語很委婉細膩“還自嘆中

年多病,不堪離別”“兒女淚,君休滴?!薄罢坊ㄈf里雪深時,須相憶”

這些句子或感懷自身,或表達對友人的不舍及勸勉,則體現(xiàn)“和緩”的特

色。

本題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主要是抓住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解答時,首先明確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有哪些,然后分析詩歌,看詩歌主要運

用了哪種,注意結(jié)合詩句進行分析。表現(xiàn)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寫景抒情,

直抒胸臆,對比,襯托,象征,用典,卒彰顯志,想象,聯(lián)想,反襯,烘

托,渲染,虛實結(jié)合,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等。

【答案]

虎嘯龍吟與和緩相對,分別指詩人用典的大氣與情感的細膩。詩人通過

“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達出對友人的祝愿和期許,給人以“虎

嘯龍吟”之感;又通過“中年多病”“兒女淚”“須相憶”幾句感懷自身,

為“和緩”。

[賞析]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稼軒以“憑陵上司,締結(jié)同類”的罪名,

罷居上饒已經(jīng)將近三年了。所以詞中處處把李之入任,與己之罷閑,雙雙

對照寫來,一喜一憂,纏綿怫惻,寄意遙深,感人心肺。

起兩句,“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點出李之入蜀與己之送行,雙

雙入題,顯得情親意摯,依依難舍?!暗翘臁彪m借用李白詩句:“蜀道之難,

難于上青天”,其實卻暗含此行之艱難;雖是王命,何嘗又不是小人的挾

嫌排擠,有如遠謫?所以他這闋詞寫的極其沉郁,這開頭無異已定下了全詞

的基調(diào)?!耙槐保纹浜喡豢此频Z,然而卻是至情的無間:流露出君

子之交,一杯薄酒足矣。沒有華筵歌妓,也沒有清客的捧場:只有兩個知心

的朋友一杯相對,則這“一杯”二字,不僅寫出了友情之深,亦且寫盡了

世態(tài)之薄。筆墨之力量如此,則這“一杯”也就不少了?!袄C衣”,是對

“提刑”的美稱。漢武帝時,派使者衣繡衣巡視天下,操有生殺之大權(quán),

稱為繡衣直指。李正之提點刑獄公事,也負有司法和監(jiān)察的任務(wù),所以稼

軒也借以稱他為“繡衣使者”。

三、四句:“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秉c出“中年”,是時稼

軒45歲,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為的時候。然而“多病”,這一“病”

字,包含就多了,更何況“多病”。稼軒正當中年,而一放就是三年。又

正是祖國被侵占的時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驅(qū)除外侮,卻非要閑置如此,內(nèi)

憂外患,不能不“?。骸K赃@種離別,不止友情,更關(guān)系國家的命運,

才是最大的痛楚。

五、六兩句,按詞律要求,是要用律句的對仗格式。他巧妙地安上了諸

葛亮的《出師表》和司馬相如的《喻巴蜀檄》,都是關(guān)于蜀的故事。切題

已難,而寓意得妙更難。他卻舉重若輕,正是有一肚子的學(xué)問。“東北看

驚”者,是東北方的大好河山,淪入異族之手,正應(yīng)當像諸葛亮請求出師

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著一“驚”字,有三層意思:驚山河之

破碎;驚投降派的阻撓;以至慚愧得都怕(驚)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了。

然而卻反其“道”而行之,讓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

七、八兩句,“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正是雙方的小結(jié)。自己

廢置無聊,而李又任非其所。而“把功名收拾付君侯”的,是因為他畢竟

還是有土有責(zé)的,和稼軒自己只能耕種以自適的“稼軒居士”不同,終究

還是可以期望以“功名”的。

過拍起首四句:“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兒女淚”是

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末二句:“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之意。

“能”,這里讀去聲,寧可的意思。這里是說:與其有作兒女哭泣的時間,

倒不如聽我說一說你要去的荊楚這一路的風(fēng)光吧?

最后點明時間。李正之是十一月入蜀的,所以他說“正梅花萬里雪深時,

須相憶!”是彼此雙方的互勉,仍以雙雙作結(jié)。

3、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題干中的前人的“委婉勸告”

一詞,已提示考生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緊緊圍繞“委婉勸告”來解答題目,

這個題目比較簡單,沒有用前人的評價來設(shè)置障礙,淺顯易懂。詩人采用

哪些手法勸告了什么,既要對詩句的表現(xiàn)手法作出判斷,又要體會出詩句

中隱含的意思。詩中體現(xiàn)勸告之意的是“惠遠東林住得無”和“莫謾拘牽

雨花社,青云依舊是前途”。前者借典故用問句委婉勸告,后者直接表達勸

慰之意。只要結(jié)合這三句詩,把詩人蘊含其中的意思和情感答出即可。

答案:

①第二句"惠遠東林住得無”用“惠遠”“東林”兩個意象,表現(xiàn)高僧

的淡泊遁世的態(tài)度,“住得無”以問句的形式,委婉地表達了對白居易出

入佛寺的關(guān)切以及勸告,含蓄地勸誡友人不要輕易產(chǎn)生逃避、厭棄官場的

情緒。②尾聯(lián)中“莫謾”“青云依舊”等詞語,直接勸告友人不要過度沉浸

在佛法當中,相信自己依然可以青云直上,表達前途無量的勉勵之意。

4、解析:首先先理解題干中王國維這句活是什么意思,這句“昔人論詩,

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敝泻诵恼Z是“一切景語皆情

語也”。再看題目要求“請賞析本詩一、二句所寄托的思想感情”,那么

就很清楚,命題人讓用“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個理論,即“景與情”的

關(guān)系來分析一,二句寫什么景,體現(xiàn)什么情。屬鑒賞詩歌的情感表達題。

“春日遲遲春草綠”寫游繡嶺宮的季節(jié)、天氣以及滿眼新綠的景色。在

一般情況下,“春草綠”應(yīng)是一種宜人之色,但用于此刻的繡嶺宮,卻凸

顯了繡嶺宮的荒涼?!耙疤摹钡摹耙啊弊郑嗽娙说臒o限感嘆?!伴_

盡”的“盡”字,道出了“芳樹無人花自落”的無限感慨?!帮h香玉”的“飄”

字,蘊藏著詩人無限惋惜之情。原為御地之樹,今為無主之林;原為笙管之

地,今為無人之境?!耙啊薄氨M”“飄”三字,寫出了令人無限感慨的意境。

只迷聲色,不理國政,梨未成,夢已絕,君主的荒淫享樂帶來了無比深重的

國災(zāi)民難。

答案:第一句,描寫陽春風(fēng)和日麗、滿眼新綠,實際上寫的是繡嶺宮的荒

蕪。第二句,唐玄宗命人栽的棠梨再無人管,“野”“盡”“飄”三字極

力渲染了御地?zé)o主、梨園零散后的荒涼。景語中寄托了詩人對大唐衰朽的

無限惋惜與感慨,諷刺統(tǒng)治者荒政誤國。

5、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風(fēng)格的能力。

解答此類題目,先讀懂沈德潛的評價,杜甫寫過詠馬的詩,沈德潛認為

萬楚這首詩幾乎趕上杜甫,關(guān)鍵詞應(yīng)該在后面“盛唐奮發(fā)昂揚、熱情奔放

的詩風(fēng)”,所以就栗在詩歌文本中尋找“奮發(fā)昂揚、熱情奔放”的證據(jù)。

接著仔細品味詩句,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頸聯(lián)“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

憚隴陰寒”,刻畫了騏馬的功業(yè)、品格和德性?!懊侩S”“不憚”四字,

表現(xiàn)了嬲馬不怕艱苦、征戰(zhàn)沙場、出生入死的昂揚的戰(zhàn)斗精神和百折不撓

的堅強意志。尾聯(lián)''君能一飲長城窟,為盡天山行路難”,表達了對騏馬

的信任、勉勵和希望?!澳堋薄氨M”二字,充分表達了主人對馬的信任,

認為其定能效忠主人,為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