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1頁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2頁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3頁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4頁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重點知識梳理1.單元思維導圖2.秦始皇和漢武帝為鞏固統一采取的措施的異同點?;实?秦始皇 漢武帝不同點政治建立皇帝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地方上推行郡縣制 實施“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勢力經濟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錢);統一車軌,修馳道 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和酒的官營、專賣思想統一文字;焚書坑儒尊崇儒術;興辦太學軍事 派蒙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統一嶺南 派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相同點 政治上都采取了措施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都統一了貨幣,采取了產生重大影響的措施;思想上都采取措施加強了思想控制;軍事上都打擊了匈奴3.兩漢時期科技和文化昌盛的原因。政治前提國家統一為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物質基礎經濟的發(fā)展和繁榮為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民族關系各民族、各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文化的發(fā)展對外關系中外經濟文化的頻繁交流豐富了我國文化的內涵歷史基礎春秋戰(zhàn)國和秦朝科技文化的發(fā)展為兩漢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人民群眾廣大勞動者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和付諸實踐二主觀題提升訓練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把全國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陸續(xù)增設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設縣。這些郡縣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轄下的地方行政單位。秦制以銅虎符發(fā)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領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調動軍隊。這是保證兵權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以秦律為基礎,參照六國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摘編自呂思勉《秦漢史》材料二秦漢在我國語言文字學發(fā)展史上有特殊的地位,這一時期漢字字體由小篆演變?yōu)殡`書,確定了漢字的基本形態(tài)。隸書把小篆的長方形變?yōu)楸夥叫危丫Q彎曲的線條變?yōu)榉秸燮街钡墓P畫,徹底消滅漢字中的象形面貌,基本確定了此后漢字的方塊形狀、筆畫特點和字體結構,是漢字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幾栽S殿才《中國文化通史·秦漢卷》材料三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于公元前124年在京城設立太學,這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備規(guī)章制度的學校。太學以儒家五經《詩》《書》《禮》《易》《春秋》為教材,教師則由儒學博士擔任。由于國家培養(yǎng)官吏的需要,太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儒生們開始大量進入政權體系,中國封建時代的統治思想逐步鞏固起來。材料四文化是民族的血脈。(1)根據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強中央集權的表現。(4分)【答案】表現:推行郡縣制、控制兵權、制定法律。(4分,任答兩點即可得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秦漢時期的文字字體發(fā)生的變化。(2分)【答案】變化:由小篆到隸書。(2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漢武帝創(chuàng)辦太學的目的。(4分)【答案】目的:發(fā)展教育、推動儒家思想傳播、選拔官吏。(4分,任答兩點即可得分)(4)寫出材料四中《史記》的體例以及“醫(yī)圣”的代表著作。(4分)【答案】《史記》的體例:紀傳體通史。(2分)“醫(yī)圣”的代表著作:《傷寒雜病論》。(2分)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自張騫通西域后,中西交通日見發(fā)達,除了外交活動外,商業(yè)貿易也日益頻繁。商人們除了將中國的絲織品運往西方外,我國的冶鐵技術、漆器、井渠法等也傳入大宛、安息等國。與此同時,我國的穿井術也傳入大宛。而中亞、西亞等地的特產如毛布、毛氈、汗血馬以及大夏的石榴,大宛的葡萄、苜蓿、芝麻,安息的胡桃等植物也相繼傳入中國。此外,中亞的箜篌、琵琶、胡笳、胡角、胡笛等樂器和樂曲、舞蹈也傳入中國,給中國的古典音樂注入了新的聲律,古典歌舞場面為之一新?!幾灾旖B侯、張海鵬、齊濤主編《中國古代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基礎的歷史人物。(2分)【答案】歷史人物:張騫。(2分)(2)根據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10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答案】觀點: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論述:自張騫通西域后,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往來日益密切,商人們將中國的絲織品、冶鐵技術、井渠法、穿井術等傳入西域各國,把西域的特產例如毛布、毛氈、汗血馬、石榴、葡萄、核桃、芝麻等也相繼傳入我國。此外,西域的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