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湖北省2024屆高考預測卷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1.如圖是1955﹣1985年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實際收入增長和實際消費傾向的變化情況。從中可以看出()A.改革開放使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 B.收入增長并不必然促進消費增長C.該時期國人的收入整體增長緩慢 D.從眾心理導致國人消費意愿偏低〖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5至1985年(中國)。根據材料中圖示信息可知,城鄉(xiāng)居民的收入呈上升趨勢,但消費傾向卻呈下降趨勢,故收入增長并不必然促進消費增長,B項正確;改革開放使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與國人消費傾向下降無必然聯系,排除A項;從圖示中可見,該時期國人的收入整體增長速度并不緩慢,排除C項;國人有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只是受制于計劃經濟體制下商品供應的不足,并非從眾心理導致國人消費意愿偏低,排除D項。故選B項。2.托克維爾在描述中世紀德國城市自治時寫道:“這種治理不善似乎源于一種所有城市共有的神秘疾病……人們抱怨政府不夠剛直無私?;实鄄坏貌唤洺8深A城市事務,試圖重新確立秩序?!边@表明當時德國()A.城市自治推動了王權加強 B.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壞殆盡C.資本主義因素得到了成長 D.自治制度違背了歷史潮流〖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的德國。根據材料可知,正是由于城市處于自治的需要,“皇帝不得不經常干預城市事務,試圖重新確立秩序”,這就強化了王權,A項正確。B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資本主義因素,排除C項;自治制度適應了歷史潮流,排除D項。故選A項。3.馬丁·路德在自傳中提道:“我領悟到,上帝的正義是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上帝根據信仰公正地對待我們,使我們得到他的恩典和憐憫。于是,我感覺自己獲得了重生……《圣經》的教義對我來說有了全新的意義。”他旨在強調()A.宗教信仰純屬個人自由 B.人們應擺脫教皇的精神控制C.新教已被民眾普遍接受 D.天主教教義仍具有教化功能〖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宗教改革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馬丁·路德闡述了“因信稱義”理論,強調人們可以實現靈魂自救,進而擺脫對羅馬教皇和天主教會的依賴,B項正確;馬丁·路德仍堅持對上帝和《圣經》的信仰,并非強調信仰自由,排除A項;宗教改革中,天主教和新教并存,新教并未被“普遍接受”,排除C項;馬丁·路德領導宗教改革,反對天主教教義,排除D項。故選B項。4.有西方學者認為,蘇聯前期建立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tài)基本上實現了由農業(yè)國向工業(yè)國的轉型,但是在實現現代化時,不僅沒有推動國家快速轉型和發(fā)展,反而成為一種桎梏,到后期愈來愈僵化和保守,從而導致它的崩潰。這種觀點()A.全面肯定了蘇聯模式 B.片面分析了蘇聯解體C.整體建構了蘇聯歷史 D.全盤否定了蘇聯改革〖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蘇聯)。據材料“蘇聯前期建立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tài)基本上實現了由農業(yè)國向工業(yè)國的轉型,但是在實現現代化時,不僅沒有推動國家快速轉型和發(fā)展,反而成為一種桎梏,到后期愈來愈僵化和保守,從而導致它的崩潰”可知,即肯定了蘇聯政治的積極影響,又指出其后期的局限,較為整體的建構了蘇聯的歷史,C項正確;材料認為蘇聯模式后期僵化和保守,沒有全面肯定蘇聯模式,排除A項;材料較為全面的分析了蘇聯的解體,排除B項;材料并沒有全盤否定蘇聯的改革,排除D項。故選C項。5.自1999年西雅圖發(fā)生了反對世界貿易組織的大規(guī)模騷亂以來,凡召開一些重要國際會議,均會有來自發(fā)達國家的非政府組織舉行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逆全球化趨勢日益顯現 B.全球化擴大了國家間貧富差距C.全球化加劇了文明沖突 D.全球化激化發(fā)達國家社會矛盾〖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9年以來的世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發(fā)達國家的非政府組織舉行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反映了發(fā)達國家一部分民眾存在反全球化情緒,原因是經濟全球化在某些方面對某些人群產生了沖擊和影響,激化了發(fā)達國家社會矛盾,D項正確;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激化發(fā)達國家社會矛盾,非逆全球化趨勢日益顯現、全球化擴大了國家間貧富差距及全球化加劇了文明沖突,排除ABC項。故選D項。6.明代中期以前,官刻和文化精英經營的私刻是出版業(yè)的主體。明代中后期,雖然官刻和私刻也有很大發(fā)展,但是商人經營的坊刻發(fā)展更為迅猛,成為三者中最有生機的一個。出版業(yè)的主體變化說明()A.商品經濟逐漸占主導地位 B.商品經濟發(fā)展推動文化繁榮C.思想專制未阻礙文化發(fā)展 D.政府對社會的控制力度有限〖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明代中期前后(中國)。據材料“明代中后期,雖然官刻和私刻也有很大發(fā)展,但是商人經營的坊刻發(fā)展更為迅猛,成為三者中最有生機的一個”,可知明代出版業(yè)的這種情況與明代中后期經濟發(fā)展繁榮有關,B項正確;明朝商品經濟有所發(fā)展,但依然是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排除A項;明朝實行思想專制,不利于思想活躍,阻礙了文化發(fā)展,排除C項;材料并沒有體現政府對社會的控制,排除D項。故選B項。7.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本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近代中國衍生出新的含義。下圖是張謇托畫家單林作的“廠儆圖”中的《桂杏空心》?!肮稹敝附瓕幉颊构疳詰c,“杏”指買辦盛宣懷,兩人曾許諾助籌,后食言自肥,使張謇“中夜彷徨”“憂心如搗”。材料表達了張謇()A.對國家時局危機的擔憂 B.對官僚和買辦們的抗爭C.對中國民族工業(yè)的期盼 D.感慨中國實業(yè)救國之難〖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兩人曾許諾助籌,后食言自肥,使張謇‘中夜彷徨’‘憂心如搗’。”及所學可知,張謇托畫家作的《桂杏空心》諷刺了江寧布政使桂嵩慶與買辦盛宣懷的言而無信,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張謇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即實業(yè)救國的艱難,D項正確;當時國家時局危機主要是由于外來侵略導致的統(tǒng)治危機,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張謇對封建官僚和買辦們的無可奈何,并不能體現出抗爭,排除B項;材料體現不出張謇對中國民族工業(yè)的期盼,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8.毛澤東在某次會議上指出“當時大家的根本觀念都以為國民黨是人家的”“不知道它是一架空房子等人去住。其后像新姑娘上花轎一樣勉強挪到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終無當此房子主人的決心。我認為這是一大錯誤?!边@段話是針對()A.黨在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領導權問題 B.是否要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C.黨內存在“左”傾冒險主義錯誤 D.城市中心道路與國情是否相符〖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土地革命時期。根據材料“當時大家的根本觀念都以為國民黨是人家的”“始終無當此房子主人的決心”及所學可知,毛澤東認為中共沒有領導革命的決心,所以他是在大革命失敗的背景下之認為黨應該掌握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領導權,A項正確;毛澤東是在強調掌握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領導權的重要性,而非強調開辟中國革命的新道路的意義,而且不是在宣傳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毛澤東關于城市中心道路與國情是否相符的論述,排除D項。故選A項。9.1945年8月《中央日報》刊登一則電文:“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边@表明()A.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勝利 B.國共兩黨開啟第二次合作C.中共爭取和平民主的誠意 D.國民黨試圖謀求政治主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5年(中國)。據材料信息可知,國民黨官方媒體上刊登國民黨在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盼望和平,愿意與中共共商國是,結合所學可知,蔣介石多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進行談判的目的是為內戰(zhàn)爭取時間,想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要和平的罪名強加到身上,D項正確;A項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標志是新中國的建立,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勝利應該發(fā)生在解放戰(zhàn)爭后期,與題干時間不相符,排除A項;1937年國共兩黨已經實現第二次合作,排除B項;材料不能體現中共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10.20世紀50年代,一首歌曲《老司機》唱遍城鄉(xiāng):“五十歲的老司機,我笑臉揚,拉起了手風琴,我們嘮嘮家常,想當年我十八歲學會了開汽車呀,擺弄那外國車呀,我是個老內行啊,可就是呀沒見過呀,中國車呀,啥模樣啊,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國產汽車真的出了廠,喲嚯嚯……”這首飽含激情的歌曲()A.體現出“雙百方針”的創(chuàng)作精神 B.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順利開展C.激發(fā)人民投身經濟建設的熱情 D.反映工人階級在建設中的關鍵作用〖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想當年我十八就學會了開汽車,擺弄那外國車我是個老內行,可就是沒見過中國車啥模樣,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國產汽車真就出了廠喲嗬嗬……”,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計劃的成就,“國產汽車真就出了廠”指的是1956年長春一汽生產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車試制成功,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建設熱情,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計劃的成就,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沒有體現雙百方針的創(chuàng)作精神,排除A項;歌曲體現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成就,但"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順利開展”夸大了歌曲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工人階級的關鍵作用,排除D項。故選C項。11.據學者考證,西周時期,“大(太)室”“大(太)廟”通常居于城市的核心位置,周邊分布著所謂“卿士宗族所居之宮”,當時呈現出“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面貌。據此可知,西周()A.宗法制度決定城市布局 B.貴族政治制約經濟結構C.血緣關系影響社會生活 D.等級制度主導商業(yè)關系〖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西周時期,城市的核心位置是“大(太)室”“大(太)廟”,其周邊是“卿士宗族所居之宮”,呈現出“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面貌。由此可知,西周城市分布受宗法血緣關系影響較大,C項正確;材料體現了宗法關系對城市布局的影響,但“決定”一詞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中的城市布局反映的是社會生活場景,并非經濟結構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商業(yè)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12.如表是西漢前期部分封邑民戶數量統(tǒng)計表。據如表可知,在此期間()封邑侯名初封戶數封國年限封國廢除時戶數酆(今河南境內)蕭何8000戶約40年間文帝20年(公元前160年前)26000戶柳丘(今河北境內)戎賜1000戶約60年間景帝14年(公元前143年前)3000戶曲逆(今河北境內)陳平5000戶約70年間武帝12年(公元前130年前)16000戶A.王國問題亟待解決 B.土地兼并日益嚴重C.社會經濟恢復發(fā)展 D.經濟重心仍北方〖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前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西漢初年,封國管轄的人口數量均有顯著增加,這說明伴隨著國家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推行,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C項正確;材料與王國問題亟待解決無關,且反映的是王國廢除時期的戶數,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反映的是人口的增加,排除B項;材料與經濟重心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3.孝文帝在位期間曾先后多次祭孔,祭孔的規(guī)格不斷提高。公元492年,孝文帝詔令“改謚宜尼曰文圣尼父,告謚孔廟”,此舉標志著孔廟祭祀被正式納入北魏的國家祭祀體系。該舉措旨在()A.將祭祀制度規(guī)范化 B.強化北魏政權的正統(tǒng)性C.有效控制士人階層 D.掃除馮太后的政治余威〖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的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孔廟祭祀被正式納入北魏的國家祭祀體系。”目的是表明北魏政權繼承劉漢政權后的合法正統(tǒng)性,完成北魏政權合法正統(tǒng)性的論證,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維護北魏政權的正統(tǒng)性,非將祭祀制度規(guī)范化、有效控制士人階層及掃除馮太后的政治余威,排除ACD項。故選B項。14.有學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權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較高級演化形態(tài),也是兩宋否定唐后期藩鎮(zhèn)分權的繼續(xù),相當于自隋朝始第三個“正——反——合”階段的“合”。據此推斷,所謂的“合”是指()A.鏟除了唐后期以來的地方割據勢力 B.延續(xù)了兩宋時削弱地方權力的傳統(tǒng)C.實現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 D.加強了對地方軍事和政治上的控制〖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元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正”指的是給予地方一定權力,“反”指的是加強中央集權,“合”指的是既有中央集權,又有地方分權,元朝行省制符合這個特點,C項正確;“鏟除了”過于絕對,排除A項;元朝并未完全延續(xù)宋代的傳統(tǒng),排除B項;加強了對地方軍事和政治上的控制符合宋代對地方管理的特點,排除D項。故選C項。15.崇禎九年四月,武生李琎上疏,請搜括江南富戶以資國用,閣臣錢士升分到此票,票擬旨意為“下刑部提問”。崇禎帝否定了票擬意見,命重新“改票”。錢士升與首輔溫體仁商議再次擬票,改擬為“暫不究”。材料反映()A.內閣獲得一定決策權 B.國家權力結構混亂無序C.內閣已經喪失票擬權 D.中樞決策缺乏理性調節(jié)〖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根據材料中“改票”的頻繁及其更改標準的模糊性,使得崇禎朝政治運行中充滿皇帝的個人意志與主觀色彩,閣臣的逢迎與將順,使得中樞決策缺乏理性調節(jié),D項正確;內閣不掌握決策權,排除A項;材料未完整體現國家權力結構,排除B項;皇帝否定票擬意見,命重新“改票”而已,內閣未喪失票擬權,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契約租佃經濟下,富民和佃戶各自以土地、資本和勞動力優(yōu)勢參與農業(yè)生產,改變了均田制下一家一戶小農獨立經營、自備生產資料的經營方式。經由市場,富民購買占有大量土地,但單一地租收入無法滿足他們自身多樣化的需求,這一矛盾的解決需要通過市場達成。與此同時,契約租佃關系下土地兼并日趨嚴重,形成大量少地的五等下戶和無地客戶,他們中的一部分雖然通過市場的競爭性手段獲得富民土地的租佃權,但土地租佃的穩(wěn)定性仍然受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另一部分作為剩余勞動力向小商、小販和雇工轉化?!幾杂嗝?、林文勛《宋代契約租佃制與農村市場的互動關系》材料二某敵后抗日根據地農村社會各階層土地占比狀況地主富農貧農中農1937年16.42%21.92%17.92%41.69%1942年10.17%10.17%19.37%49.14%——摘編自《中國現代史資料選編》第四集材料三新經濟政策推行之初,黨內外很多人都質疑:恢復市場、商品自由貿易等措施,會不會導致資本主義復辟?會不會沖擊社會主義?列寧清醒地意識到存在這樣的危險,他指出,新經濟政策的實質主要是:(1)國家掌握土地。(2)也掌握生產資料方面的一切命脈(運輸等等)。(3)小生產領域中的貿易自由。(4)在吸收私人資本(租讓和合營公司)意義上的國家資本主義?!詣④姷取蛾P于列寧新經濟政策的三大誤讀與正解》(1)根據材料一、扼要概括宋代契約租佃制度與農村市場的互動關系。結合所學,運用唯物史觀,簡析契約租佃制對宋代社會關系變化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材料反映的歷史現象并指出該階段推行的土地政策。結合所學,簡析該土地政策實施的背景。〖答案〗(1)互動關系:契約租佃制下農業(yè)經營活動推動農村土地、勞動力、資本、商品的市場化發(fā)展;同時,農村市場的發(fā)展影響契約租佃制下農業(yè)的商品化生產和土地租佃的穩(wěn)定性。影響:人身依附關系趨向松弛;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政府對社會控制的相對放松;社會階層分化,部分剩余勞動力向工商業(yè)階層轉化。(2)現象:地主和富農土地有所減少,原來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相應地增加了土地。政策:減租減息政策。背景: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鞏固和擴大敵后抗日根據地;團結地主富農階層,調動農民抗日積極性?!冀馕觥健拘?】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朝中國?;雨P系:根據材料“契約租佃經濟下,富民和佃戶各自以土地、資本和勞動力優(yōu)勢參與農業(yè)生產”“富民購買占有大量土地”“形成大量少地的五等下戶和無地客戶”可分析出契約租佃制下農業(yè)經營活動推動農村土地、勞動力、資本、商品的市場化發(fā)展;根據材料“土地租佃的穩(wěn)定性仍然受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可分析出農村市場的發(fā)展影響契約租佃制下農業(yè)的商品化生產和土地租佃的穩(wěn)定性。影響:結合“宋朝社會的變化”所學知識可分析出人身依附關系趨向松弛,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政府對社會控制的相對放松;據材料“富民購買占有大量土地,……形成大量少地的五等下戶和無地客戶,他們中的一部分……獲得富民土地的租佃權,……另一部分作為剩余勞動力向小商、小販和雇工轉化”得出社會階層分化,部分剩余勞動力向工商業(yè)階層轉化。【小問2】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現象:根據1937-1942年各階層土地占比數據變化可分析出地主和富農土地有所減少,原來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相應地增加了土地。政策:結合所學可分析出減租減息政策。背景:結合抗日戰(zhàn)爭的史實可分析出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結合敵后根據地的建立可分析出鞏固和擴大敵后抗日根據地;結合所學可知,減租減息政策目的是團結地主富農階層,調動農民抗日積極性。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書院的發(fā)展在南宋出現了第一個高峰,書院教育作為一種有組織、制度化的私學體系在宋代正式形成。南宋時,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為白鹿洞書院訂立的《白鹿洞書院揭示》是我國第一個系統(tǒng)完整的書院規(guī)章制度,也被稱為學規(guī),后來成為歷代書院共同依據的范本。《揭示》強調: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辭章,以釣名聲,取利祿而已也。今人之為學者,則既反是矣。朱熹認為書院教育的根本方針是實施“五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為實現上述教育方針,朱熹又提出了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敝祆鋸团d白鹿洞書院,將德育置于教育首位的主張,為南宋學者和教育界所認同。以德育人為主旨的書院教育引發(fā)了宋代教育的深刻變革,極大地推動了宋代教育的發(fā)展,使宋代教育達到了很高水平?!幾詣⑴逯ァⅠT會明《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探源》材料二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后不久,談及了改革北大的初步構想。他把北大存在的問題歸結為兩點,一是學制、課程等“學課”的“凌雜”,另一是學?!帮L紀”的“敗壞”。應對之法則是延聘“純粹之學問家”和“學生之模范人物”。他一入北大即提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灾T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辈淘嗾J為“學”(學理)與“術”(應用)雖然“關系至為密切”,但因為“習之者興趣不同”,要區(qū)別對待。“文、理,學也。雖亦有間接之應用,而治此者以研究真理為目的,終身以之。所兼營者,不過教授著述之業(yè),不出學理范圍。法、商、醫(yī)、工,術也。直接應用,治此者雖可有永久研究之興趣,而及一程度,不可不服務于社會。……學為基本,術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應?!薄幾詩溽啤恫淘嗯c北大校風的重塑(1917﹣1918)》(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的動機并簡要評析其教育主張。(2)根據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主要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改革北大帶來的影響。〖答案〗(1)動機:復興儒學,宣揚理學;補官學之不足(糾科舉之弊端);強化學校教化功能,維護社會秩序。評析:朱熹將德育置于教育首位,強化儒學的綱常倫理,對維護專制主義政治制度由重要作用;他的教育主張,為南宋學者和教育界所認同,引發(fā)了宋代教育的深刻變革,推動了宋代教育的發(fā)展;其學思并重、知行統(tǒng)一的思想,符合教育規(guī)律,具有現實意義,值得提倡。但等級觀念壓抑人性,本質上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2)觀點:大學應以學、德為主(改革學制,凈化風氣;以研究學術為辦學宗旨);“學”、“術”有別;治學終身不已;術要服務社會。影響:改變了北大舊有學風,使北大開始走向現代大學的道路(培養(yǎng)人才,推動教育近代化);改革后的北大充滿活力,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成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創(chuàng)建中共北方早期組織的基地,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區(qū)別學與術,利于科學的發(fā)展?!冀馕觥健拘?】動機: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代(中國)。根據材料一中的“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為白鹿洞書院訂立的《白鹿洞書院揭示》是我國第一個系統(tǒng)完整的書院規(guī)章制度,也被稱為學規(guī),后來成為歷代書院共同依據的范本?!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復興儒學,宣揚理學”;根據材料一中的“《揭示》強調: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辭章,以釣名聲,取利祿而已也。今人之為學者,則既反是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補官學之不足(糾科舉之弊端)”;根據材料一中的“朱熹認為書院教育的根本方針是實施‘五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為實現上述教育方針,朱熹又提出了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祆鋸团d白鹿洞書院,將德育置于教育首位的主張,為南宋學者和教育界所認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強化學校教化功能,維護社會秩序”。評析: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代(中國)。根據材料“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將德育置于教育首位的主張,為南宋學者和教育界所認同。以德育人為主旨的書院教育引發(fā)了宋代教育的深刻變革,極大地推動了宋代教育的發(fā)展,使宋代教育達到了很高水平”可知,朱熹將德育置于教育首位,強化儒學的綱常倫理,對維護專制主義政治制度由重要作用;他的教育主張,為南宋學者和教育界所認同,引發(fā)了宋代教育的深刻變革,推動了宋代教育的發(fā)展;根據材料“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可知,其學思并重、知行統(tǒng)一的思想,符合教育規(guī)律,具有現實意義,值得提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朱熹的程朱理學儒學觀點,是統(tǒng)治者進行政治統(tǒng)治的文化思想工具,其本質是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所以可得出“等級觀念壓抑人性,本質上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小問2】觀點: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17年(中國)。通過材料二中“他一入北大即提出:“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灾T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笨傻贸觥按髮W應以學、德為主(改革學制,凈化風氣;以研究學術為辦學宗旨)”;根據材料二中“蔡元培認為“學”(學理)與“術”(應用)雖然“關系至為密切”,但因為“習之者興趣不同”,要區(qū)別對待?!笨傻贸觥啊皩W”、“術”有別”;根據材料二中“而治此者以研究真理為目的,終身以之”可得出“治學終身不已”;根據材料二中“而及一程度,不可不服務于社會”可得出“術要服務社會”。影響: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17年(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新文化運動的開展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的重要途徑,北大學校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所以得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成為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創(chuàng)建中共北方早期組織的基地,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根據材料中的“學為基本,術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應?!笨梢缘贸觥袄诳茖W的發(fā)展”根據材料中的改革學制可以得出“培養(yǎng)人才,推動教育近代化”。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萌發(fā)于中世紀的英國職業(yè)教育,在19世紀后半期迅速發(fā)展。19世紀,馬爾薩斯等人提出了教育是一項公共事業(yè)的思想,教育家阿諾德等人積極提倡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斯德奇等人更是直接參與職業(yè)教育,如創(chuàng)辦的成人夜校就推動了機械工人講習所運動的發(fā)展。19世紀期,英國成立了“皇家工藝學會”等以加強對職業(yè)教育的管理。1889年,通過了《技術教育法》,要求地方當局提供技術教育等。19世紀后半期的大學不僅開始培養(yǎng)工商業(yè)人才,而且也“向每天的勞動僅足以糊口的人民群眾的子弟開放”。為了提升英國的經濟競爭力,1880年,“倫敦同業(yè)公會”成立了旨在從旁援助技術教育的“倫敦市成人教育協會”?!幾岳钣寮t《英國職業(yè)教育介紹》材料二建國之初中等技術教育的很多實施機構來源于舊時的公、私立職業(yè)學校。1952年3月政務院對其進行調整,規(guī)定每所學校都有特定的專業(yè)方向,統(tǒng)稱為中等專業(yè)學校。同時,由于生產部門急需補充技術工人,技工教育制度逐步建立起來。中專和技工學校的畢業(yè)生由其管理部門分配工作。為了使不能升學的學生掌握一技之長以便就業(yè),國家還嘗試開辟新的途徑,從1958年開始,各地農村職業(yè)學校大量開辦,開展農牧、林果、養(yǎng)殖以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多類教學。與此同時,城市職業(yè)教育也逐步發(fā)展,1965年,全國中專在校生54.7萬人,技校在校生18.3萬人,農業(yè)等職業(yè)中學在校生443.3萬人,三者已占到當時中學在校生總數的34.8%?!幾杂釂⒍ā缎轮袊闪⒁詠砺殬I(yè)教育定位及規(guī)模發(fā)展演進的回顧》(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后半期英國職業(yè)教育迅速發(fā)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特點及意義。〖答案〗(1)原因:教育家的主張推動;工業(yè)革命的推動;教育法令的出臺;大學教育的促進。(2)特點:①整體規(guī)劃和統(tǒng)籌協調,職業(yè)教育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結合。②培養(yǎng)目標更高、素質更高、技能更高的技能人才。③提高職業(yè)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強化職業(yè)教育與現代技術和科學的結合。④加強與企業(yè)和社會合作,增強職業(yè)教育的社會性質。⑤多元化發(fā)展,培養(yǎng)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技能人才。意義:①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通過中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出具有專業(yè)技能的勞動者,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②實現社會公平。中等職業(yè)教育為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機會,促進社會公平。③推動科技進步。中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出具有專業(yè)技能的人才,為科技進步和工業(yè)化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④提高社會素質。中等職業(yè)教育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傊?,中等職業(yè)教育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勞動力隊伍的建設,對于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世紀后半期英國。原因:根據材料“教育家阿諾德等人積極提倡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可知教育家的主張推動;根據材料“在19世紀后半期迅速發(fā)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yè)革命的推動;根據材料“1889年,通過了《技術教育法》”,“19世紀后半期的大學不僅開始培養(yǎng)工商業(yè)人才”,可知教育法令的出臺;大學教育的促進?!拘?】本題是特點類和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特點:從材料中的“由于生產部門急需補充技術工人,技工教育制度逐步建立起來”可以得出整體規(guī)劃和統(tǒng)籌協調,職業(yè)教育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結合;從材料中的“為了使不能升學的學生掌握一技之長以便就業(yè)”可以得知培養(yǎng)目標更高、素質更高、技能更高的技能人才;通過材料中的”各地農村職業(yè)學校大量開辦,開展農牧、林果、養(yǎng)殖以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多類教學。與此同時,城市職業(yè)教育也逐步發(fā)展“可以得出提高職業(yè)教育的現代化水平,強化職業(yè)教育與現代技術和科學的結合;通過材料中的”中專和技工學校的畢業(yè)生由其管理部門分配工作“可以得出加強與企業(yè)和社會合作,增強職業(yè)教育的社會性質;通過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多元化發(fā)展,培養(yǎng)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技能人才。意義:從上述特點可以看出,我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趨勢是職業(yè)教育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結合,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的技能人才。在加強與企業(yè)和社會合作的同時,提高職業(yè)教育現代化水平,多元化發(fā)展,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有利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中等職業(yè)教育為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機會,促進社會公平,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中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技能的人才,為科技進步和工業(yè)化建設提供了堅實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科技進步;中等教育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會素質。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0世紀中華民族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巨變。歷史大流,變幻莫測,驚濤拍岸,令人動魄。中華民族猛然醒覺,憤而尋找重生的道途。文明起落,文化興廢,民族強弱,自有緣由。過去二三百年西方文化影響著整個世界,替世界歷史定位。探尋一條在新的世界中體面地生存下去的道路,是推動近代中國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動力。西方已經將這個新的世界強行推到了中國的面前。新中國成立前的一個多世紀,中國內部的腐敗和外來帝國主義的羞辱性掠奪,如同一對孿生惡魔,給社會帶來了長時期的衰落。中國為了克服這對孿生惡魔,推動社會進步,歷經1861—1895年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魯教版選修5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高三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新型門窗技術研發(fā)與承攬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發(fā)行業(yè)美容院會員積分體系開發(fā)與運營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進口奶粉批文申請及市場準入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房產局發(fā)布的房產抵押權轉讓合同樣本4篇
- 2025年度智能門窗控制系統(tǒng)供應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服務業(yè)農民工勞動合同范本大全4篇
- 2025年度綠色生態(tài)面料生產加工合作合同4篇
- 疥瘡病人的護理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 17個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手冊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期末統(tǒng)一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中學安全辦2024-2025學年工作計劃
- 網絡安全保障服務方案(網絡安全運維、重保服務)
- 2024年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文化、生態(tài))等實施戰(zhàn)略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成都師范學院
- 軟件模塊化設計與開發(fā)標準與規(guī)范
- 2024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有機農業(yè)種植模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