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民中2025屆高三適應性調研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為1929—1932年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示意圖。對此的合理解釋是A.中共中央肅清右傾機會主義錯誤B.“井岡山的斗爭”產(chǎn)生一定影響C.民族矛盾逐漸成為社會主要矛盾D.“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成為全黨共識2.20世紀40年代朱自清總結了人們的普遍心情:“勝利到來的當時,我們喘了一口氣,情不自禁的在心頭描畫著三五年后可能實現(xiàn)的一個小康時代……但是勝利的歡呼閃電似地過去了,接著是一陣陣悶雷響著。這個變化太快了,幻滅的太快了?!碑敃r人們的普遍愿望是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B.“要和平,爭民主”C.“還我河山,守土抗戰(zhàn)”D.“打倒列強,除軍閥”3.在我國西北、中原乃至長江流域的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現(xiàn)駿馬、駱駝和胡人等塑像如下圖,而宋以后的墓葬則幾乎絕跡。這主要是由于A.西北戰(zhàn)亂的頻繁B.民族矛盾的尖銳C.瓷器制造的繁榮D.絲綢之路的興盛4.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軍駐浙江舟山部隊發(fā)生瘟疫。林則徐說英軍因“定海陰濕,病死甚多”,主張乘勢攻擊;而另一官員琦善則奏說:“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頭目較少,現(xiàn)已安然無恙”。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天朝上國觀念決定政治決策 B.林則徐的報道較為客觀C.政治立場不同影響事實判斷 D.英軍刻意掩蓋瘟疫真相5.明代陶宗儀《輟耕錄·貴由赤》:“貴由赤者,快行是也。每歲一試之,以腳力便捷者膺上賞……在大都,則自河西務起程;若上都,則自泥河兒起程。越三時,走一百八十里……先至者賜銀一餅,馀者賜段匹有差。”對材料分析正確的是A.朝廷組織,活動彰顯民族習俗 B.經(jīng)濟發(fā)展,市民生活豐富多彩C.文人作品,內容夸張不足為信 D.西學東漸,介紹古馬拉松運動6.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常言“我非相,乃攝也?!贝搜訟.言不由衷 B.謙虛矜持 C.符合實際 D.擅權邀功7.經(jīng)濟危機期間,大量工人失業(yè),美國政府實行社會救濟。對此,一位技師說:“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到救濟機關去,我簡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边@表明A.實行以工代賑的必要性B.美國民眾抵制政府的干預政策C.經(jīng)濟危機引發(fā)民眾恐慌D.羅斯福新政無法擺脫經(jīng)濟危機8.《詩經(jīng)·商頌》充分體現(xiàn)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時那種恭敬虔誠、謹嚴端肅,表現(xiàn)出惶畏的心理;《詩經(jīng)·周頌》則滲透了強烈的倫理道德精神,頌詞大多現(xiàn)實化、生活化了。這一變化體現(xiàn)了A.王權神秘色彩的強化B.樸素的人文主義色彩C.宗法等級觀念的淡化D.天道與倫理完全分離9.中世紀法國多數(shù)基督教神學家認為游戲是“魔鬼的禮物”,除個別技巧類游戲外,原則上反對游戲。但從15世紀開始,兒童玩具或游戲場面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宗教肖像畫之中,游戲也成為純真乃至圣潔的象征。這一變化A.受到了文藝復興的影響 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推動C.推動了兒童教育的普及 D.表明俗世與宗教的分離10.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是①唐朝設立三省六部制②清初實行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③宋朝設立參知政事④元朝設立行中書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1.下圖為民國年間天津同升和帽莊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廣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該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輸入②中國社會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③廣告主要宣傳了博士帽的實用功能④帽式的差異體現(xiàn)出男尊女卑的觀念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1969年冬,聯(lián)邦德國領導人勃蘭特主動提出“新東方政策”,主要包括承認歐洲各國現(xiàn)有邊界,改善與蘇聯(lián)和東歐各國的關系;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愿意實現(xiàn)兩國關系的正?;?。這反映出A.冷戰(zhàn)的中心將發(fā)生轉移 B.西德積極謀求政治影響力C.歐洲統(tǒng)一大市場的發(fā)展 D.東西歐間的矛盾得以化解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歷史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韓愈儒學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他吸取了佛教“祖統(tǒng)”說的思想資料,虛構出一個儒家的學術傳統(tǒng),據(jù)說這個學術傳統(tǒng)從古及今,世代相傳,即所謂的“道統(tǒng)”。本來佛教,特別是中國禪宗是最講求祖師法裔繼承關系的,韓愈洞悉佛教思想的演變情況,為對抗“祖統(tǒng)”說,提出了儒家的“道統(tǒng)”說,韓愈認為,儒學的“道統(tǒng)”可以追溯到堯、舜、禹、湯“堯以之傳之舜,舜以之傳之禹,禹以之傳之湯,湯以之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直到韓愈才把“道統(tǒng)”恢復起來,使之相續(xù)不斷?!幾詮堌M之主編《中國思想史》(1)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韓愈“道統(tǒng)論”的特點。(2)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評價韓愈的“道統(tǒng)論”。14.(20分)茶葉的故鄉(xiāng)在中國,但隨著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茶葉逐漸被世界所共享,并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醞釀了不同內涵的茶文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中國俗語中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說法,在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食品。陸羽在《茶經(jīng)》里曾對茶具中頗為知名的“三才杯”做過描述,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其寓意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以茶敦親、以茶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鄰、以茶交友均在社會中影響甚廣?!幾运螘r磊《唐代茶史研究》材料二17世紀之后,茶葉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西行之旅。166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對華茶葉貿(mào)易專營權,自此中國茶葉大量出口到歐洲市場。與此同時西印度群島糖業(yè)的發(fā)展為英國飲茶習慣的形成提供了條件。1730年,蘇格蘭醫(yī)生托馬斯·肖特發(fā)表論文稱“糖不但可以遮掩苦澀之味道,使茶水更為適口,而且有清肺之良效,亦能增益腎臟功能”。1774年,茶葉成為東印度公司在中國購買的最主要商品,茶葉走私貿(mào)易亦非常盛行。1786年,一名法國人到英國旅行時注意到:即使是貧困百姓家,一天也能喝上兩次茶。因為廉價而且能夠迅速補充能量,茶飲特別受工人階層的歡迎?!幾詣⒄虏拧讹嫴柙诮谋就粱撐觥凡牧先龘?jù)統(tǒng)計,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茶葉出口大國,但中國茶葉貿(mào)易,特別是高端紅茶貿(mào)易的世界市場份額卻遠低于英國。英國雖然不直接生產(chǎn)茶葉,但英國的紅茶出口貿(mào)易額卻居于世界前列。英國進口茶葉的20%以上用于加工再出口,出口價格是進口價格的2倍以上。英國紅茶以先進獨特的加工工藝、現(xiàn)代化的市場營銷和文化底蘊厚重的品牌(如立頓紅茶)而享譽世界?!幾杂溈朔ㄌm《綠金:茶葉帝國》請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茶文化的特點。(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7—18世紀茶葉在英國社會逐漸普及的原因。(3)根據(jù)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在現(xiàn)代國際市場上如何提高中國茶葉經(jīng)濟的競爭力?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1929一1932年,在“井岡山的斗爭”影響下,出現(xiàn)了眾多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并且逐漸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B項正確;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是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才肅清,A項錯誤;這一時期國共兩黨階級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在九一八事變后逐漸上升,但還不是社會主要矛盾,C項錯誤;1935年的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在事實上成為黨的領導核心,“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才逐漸得到全黨認同,D項錯誤。2、B【解析】材料“20世紀40年代”“勝利的歡呼閃電似的過去了”反映的是抗戰(zhàn)勝利到解放戰(zhàn)爭開始的場景,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辛亥革命時期的口號,故A項排除;“要和平,爭民主”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人民的愿望,故B項符合題意;“還我河山,守土抗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口號,故C項排除;“打倒列強,除軍閥”是國民大革命時期的口號,故D項排除。3、D【解析】

依據(jù)材料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現(xiàn)駿馬、駱駝和胡人等塑像,而宋以后的墓葬幾乎絕跡,聯(lián)系所學可知隋唐時期絲綢之路興盛,而這些墓葬塑像正是絲路繁榮的表現(xiàn),選項D正確;材料未涉及西北戰(zhàn)亂的信息,而是強調隋唐時期絲路的興盛,選項A排除;隋唐時期實行羈縻政策,民族矛盾相對緩和,選項B排除;材料強調的是出土文物的特點,非制瓷技術,選項C脫離材料主旨,排除。4、C【解析】

林則徐主張攻擊,琦善的主張保守,二人的不同主張是由于政治立場不同,從而影響了對事實的判斷,故選C;林則徐和琦善二人主張不同,因此不能說是天朝上國觀念影響政治決策,排除A;林則徐的報道并不一定客觀,排除B;材料沒有體現(xiàn)英軍刻意掩蓋瘟疫真相,排除D。故選C。5、A【解析】

每年在上都、大都一帶進行的長距離賽跑“貴由赤”,參賽者“膺上賞”,得“賜銀一餅”等,體現(xiàn)了元政府組織“貴由赤”,彰顯蒙古民族習俗,A項正確;定期在大都和上都一帶進行賽跑,獲勝者得“上賞”和“賜銀”,不是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和市民生活“豐富”的體現(xiàn),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運用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夸張”手法,C項錯誤;“走一百八十里”與馬拉松42.19公里的賽程不符,D項錯誤。6、C【解析】

內閣不是法定一級的中樞機構,與宰相不同,因此張居正的言論符合內閣制度,C正確;張居正的說明符合實際,A、B、D的描述不準確,排除。7、A【解析】

根據(jù)材料“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到救濟機關去,我簡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可知單純的社會救濟不能解決失業(yè)問題及失業(yè)帶來的其它問題,說明以工代賑的重要性,A選項符合題意。美國民眾抵制政府的干預政策的說法不符合史實,羅斯??偨y(tǒng)通過多次爐邊談話贏得了民眾的支持,B選項排除。經(jīng)濟危機引發(fā)民眾恐慌的說法與材料無關,C選項排除。羅斯福新政使美國擺脫了經(jīng)濟危機,D選項排除。8、B【解析】

從材料中的“《詩經(jīng)·周頌》則滲透了強烈的倫理道德精神,頌詞大多現(xiàn)實化、生活化了”可以看出,人們從對先祖鬼神的尊敬變?yōu)閷ΜF(xiàn)實中的人本身的關注,體現(xiàn)出樸素的人文主義色彩。故答案為B項。材料沒有涉及王權,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宗法等級觀念的變化,排除C項;D項中的“完全分離”說法絕對,材料不能反映,排除。9、A【解析】

15世紀以后基督教神學從反對游戲變?yōu)檎J可游戲,并賦予游戲純真、圣潔的寓意,體現(xiàn)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解放作用,A項正確;宗教改革開始于16世紀,B項錯誤;宗教畫中出現(xiàn)玩具和游戲場面,與兒童教育“普及”無關,C項錯誤;神學認可游戲不能說明俗世與宗教的分離,D項錯誤。10、D【解析】

試題分析:①唐朝設立三省六部制和③宋朝設立參知政事都是采取分相權集君權的方法,②清初實行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實際上分割了部分專制主義權力。④元朝設立行中書省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所以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項,排除包含②的ABC項??键c: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詳解】11、B【解析】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以來社會生活變遷相關知識的把握。根據(jù)題干的圖片可知它為國貨,因此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輸入。因為是仿制西式,所以這說明了中國社會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而③④在材料中無法體現(xiàn),可排除。綜上,本題選B.考點: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物質生活的變化12、B【解析】

根據(jù)材料中的“善與蘇聯(lián)和東歐各國的關系;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等信息可以看出,西德在經(jīng)濟實力擴大的基礎上,提出有別于當時美蘇“冷戰(zhàn)”的政策,以此謀求政治影響力,故答案為B項;冷戰(zhàn)的中心仍然在歐洲,沒有轉移,排除A項;“新東方政策”與歐洲統(tǒng)一大市場沒有關系,排除C項;D項中的“得以化解”說法絕對,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吸納佛教思想,為對抗佛教“祖統(tǒng)說”而提出;把儒學淵源同中國古代圣王、賢君相聯(lián)系;強調儒學正統(tǒng)地位,自奉為“道統(tǒng)”繼承人。(2)評價:繼承了傳統(tǒng)儒學思想,促進了儒學復興,開后了宋明理學。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中華文化主體的確立?!窘馕觥?/p>

本題考查的是唐朝時面對儒學困境,韓愈提出了“道統(tǒng)論”?!驹斀狻浚?)據(jù)材料“他吸取了佛教‘祖統(tǒng)說’的思想資料”,可知“吸納佛教思想,為對抗佛教‘祖統(tǒng)說’而提出”;據(jù)材料“韓愈認為,儒學的‘道統(tǒng)’可以追溯到堯、舜、禹、湯”,可以得出“把儒學淵源同中國古代圣王、賢君相聯(lián)系”;結合所學可知他要“強調儒學正統(tǒng)地位”。(2)結合背景可知韓愈的“道統(tǒng)論”,是為了儒學復興;有利于文化的傳承。14、(1)滲透于日常生活中;歷史悠久,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與儒、道等思想交融;頤養(yǎng)心性,側重于追求精神享受;成為中國人交往溝通得媒介。(2)英國東印度公司取得茶葉貿(mào)易的壟斷權,大量茶葉進口到歐洲市場;茶葉的補養(yǎng)功能和保健功能被認可;美洲殖民地種植園經(jīng)濟的發(fā)展,糖業(yè)促進了飲茶推廣;茶葉走私貿(mào)易盛行;工業(yè)革命推動。(3)重視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傳承并應大力宣傳;虛心學習外國先進經(jīng)驗,提高中國企業(yè)的管理與經(jīng)營水平;大力研制新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