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語文九年級下冊同步訓練:驅(qū)遣我們的想象(含答案)_第1頁
部編語文九年級下冊同步訓練:驅(qū)遣我們的想象(含答案)_第2頁
部編語文九年級下冊同步訓練:驅(qū)遣我們的想象(含答案)_第3頁
部編語文九年級下冊同步訓練:驅(qū)遣我們的想象(含答案)_第4頁
部編語文九年級下冊同步訓練:驅(qū)遣我們的想象(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驅(qū)遣我們的想象

課前預習記錄月日星期

★我來讀課文

閱讀課文5?7段,回答以下問題。

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境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境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

面。不但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先就作者的方面說。文藝的創(chuàng)作決不是隨便取許多文字來集合在一起。作者著手創(chuàng)作,必然對于人生

先有所見,先有所感。他把這些所見所感寫出來,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體的描寫,不作刻板的記載,

而作想象的安排。他準備寫的不是普通的論說文、記敘文;他準備寫的是文藝。他動手寫,不但選擇那些

最適當?shù)奈淖?,讓它們集合起來,還要審查那些寫了下來的文字,看有沒有應當修改或是增減的。總之,

作者想做到的是:寫下來的文字正好傳達出他的所見所感。

現(xiàn)在就讀者的方面說。讀者看到的是寫在紙面或者印在紙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們的目的。

他們要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

1.第5段在選文中起什么作用?

2.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的畫線句。

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觀站著讀者,那邊的橋觀站著作者。

3.閱讀選文,概括文藝作者是如何進行創(chuàng)作的。

4.作者為什么說“看到文字并不是他們的目的”?

5.作者為什么在課文的第6段提到了一般的論說文和記敘文,這有什么作用?

文學常識對對碰。

6.葉圣陶先生是作家、編輯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童話集()。

★辨析音字詞

7.下面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掠過due)油漆(xi)茍安(gou)

B.躲避(bi)拘泥(出)悵然Ichang)

C.鑒賞(jian)驅(qū)遣(qian)橋城(tu)

D.一縷(1U)即使5)契合(qie)

8.下列詞語中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記栽荒涼舒適愉快

B.靜寂歌遙原始社會

C.耀眼萌生不聲不響

D.解釋憂懼帳然凝望

9.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洶涌大漠蠢笨畏縮

B.白沫慌涼耀眼歌謠

C.激昂憂懼記載既使

D.宛如審察配合海鷗

10.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橋境,(tu)記載(zai)阻礙(ai)茍安(gou)

B.耀眼(yao)蠢笨(chtin)飛掠(lue)鑒賞(談口)

C.怒吼(nu)悵然(ch宜ng)曠遠(ku支ng)刻板(ke)

D.契合(qie)驅(qū)遣(qian)享受(xiang)拘泥(ni)

1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橋境(tu)驅(qū)遣(qian)飛掠(lue)

B.契合(qie)拘泥(ju)幾縷(1U)

C.著手(zhuo)茍安(g6u)悵然(chang)

D.記載(zai)企鵝(qi)潛水(qiM)

★語言表達

12.(見智見性)齋號,中國文化的獨特風景。古今文人墨客給自己的居所或書齋取的名字,如蒲松齡的“聊

齋”,紀的的“閱微草堂”,梁啟超的“飲冰室”等,反映主人的個性,又關聯(lián)主人的愛好、志趣。

去怏麓]B蒲松0脾簫C何州基/區(qū)電

小鹿同學想?yún)⒂^以上某一文人的書齋,請你根據(jù)平時積累,介紹一下主人。

13.(寄情抒懷)

下圖是學校劉老師的書法作品,請你從筆力線條、整體布局、情感表達等任選一角度對落款中“做一個無

知無畏的趕路者,希望追求風景且成為風景”一句的理解。

14.(漢字書法的處世之道)

人生是一部書法,有人是方正、平直的楷書,有人是圓融、得體的行書,有人是飄逸、奔放的草書。通過

寫字,豐富感覺,回歸自身,體悟生命。”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是血脈”,一筆一畫都浸潤著中華文

化的沉淀。

(美形如畫)

有一種說法,“美”專指雄健之美,你是否同意?請參照上圖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第5段起到了總領下文的作用,總說了文字在讀者和作者之間所起到的橋梁作用。

2.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把文字比作橋梁,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文字在讀者與作者之間起到的

重要的溝通作用。

3.先要感悟生活,然后再用文字描寫生活,接著就要進行文字的修改,以求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感。

4.因為文字僅僅是一座橋梁,讀者通過它去了解作者的心情,去還原作者的所見所感。這才是讀者閱讀的

真正目的。

5.因為一般的論說文和記敘文都有較固定的行文結(jié)構,缺少想象力,相對來說就顯得刻板不生動。作者提

到這兩類文體,就是要與文藝類作品形成對比,突出文藝作品生動具體、充滿想象的特點。

【解析】

1.本題考查理解段落的作用。理解段落作用可以從結(jié)構和內(nèi)容上來分析。結(jié)合本題,第5段在內(nèi)容上:總

說了文字在讀者和作者之間所起到的橋梁作用,然后第6、7段又分別從作者和讀者方面闡述具體的做法。

所以第5段在結(jié)構上又起到總領下文的作用。

2.本題考查賞析語句。解答此題先指出修辭手法,分析修辭的用法,然后分析表達效果,最后看表達感情。

結(jié)合內(nèi)容可知,作者把文字比作橋梁,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文字在讀者與作者之間

起到溝通作用,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3.本題考查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語句來分析即可。

閱讀第6段,“作者著手創(chuàng)作,必然對于人生先有所見,先有所感”,“他動手寫,不但選擇那些最適當?shù)?/p>

文字,讓它們集合起來,還要審查那些寫了下來的文字,看有沒有應當修改或是增減的”,“寫下來的文字

正好傳達出他的所見所感”,根據(jù)以上語句提煉概括出答案。

4.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nèi)容。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語句來分析即可。結(jié)合

上下文內(nèi)容分析,根據(jù)第5段“文字是一道橋梁。通過了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并

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和第7段“讀者看到的是寫在紙面或者印在紙面的文字,但是

看到文字并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要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分析,讀者看到文字,還要通過文

字去了解作者的心情,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這才是他們的目的。

5.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寫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來分析。結(jié)合內(nèi)容,從“他把這

些所見所感寫出來,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體的描寫,不作刻板的記載,而作想象的安排。他準備寫的

不是普通的論說文、記敘文;他準備寫的是文藝”中可知,作者把論說文、記敘文和與文藝類作品形成對

比,是為了突出文藝作品生動具體、充滿想象的特點。

6.倪煥之《稻草人》

【詳解】

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識記。

葉圣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圣陶,江蘇蘇州人,現(xiàn)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yōu)

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1916年,推出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1928年,發(fā)表長篇小說《倪煥之》。

7.C

【詳解】

A.“漆”應讀“qi”;

B.“泥”應讀“ni”;

C.正確;

D.“契”應讀“qi”;

故選Co

8.C

【詳解】

A.栽f載;

B.遙一謠;

D.帳悵;

故選Co

9.A

【詳解】

B.“慌”應為“荒”;

C.“既”應為“即”;

D.“察”應為“查”;

故選A。

10.D

【詳解】

D.“契"應讀qi。

11.A

【解析】

【詳解】

B.契(qi);

C.茍(gou);

D.潛(qian);

故選Ao

12.示例:A李可染快哉亭,“快哉”二字取名于北宋大文豪蘇軾在徐州做官時所寫的一首《快哉此風賦》。

快哉亭,是李可染親筆書寫,充滿快意,諧趣。這座亭子一直是徐州文人雅士的聚會之所,同樣,這里也

成為了李可染邁入中國傳統(tǒng)繪畫之門的起點。

【詳解】

13.任選一角度扣住“希望”“風景”關鍵詞具體理解。

示例:筆力線條,蒼勁有力,追求風景的道路曲折漫長艱難前行,但只要勇敢無畏,“希望”終將實現(xiàn),

并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整體布局。

主體內(nèi)容“希望”與落款對比明顯,更能突出“希望”的力量,作為一種信仰,追求風景的道路曲折漫長

且艱難,但只要勇敢無畏,“希望”終將實現(xiàn),并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情感表達:書法作品寄予了豐富的情感,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具體談談。如疫情期間,希望無病無災,國泰

民安,風調(diào)雨順,希望更懂得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