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_第1頁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_第2頁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_第3頁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_第4頁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期末備考真題匯編(福建專版)一、判斷題1.(2023·龍巖期末)麥哲倫環(huán)球航海旅行后,人們開始接受地球是球體的觀點。()2.(2022·三明期末)只要是不透明的物體一定有影子。()3.(2023·寧德期末)小天在野外郊游,他觀察到自己的影子越來越短,這時是上午。()4.(2023·永安期末)太陽初升時,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是朝向東方的。()5.(2023·建陽期末)改變物體的擺放方式可能會使物體的影子發(fā)生變化()。6.(2023·南平期末)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皮影戲就是利用影子來創(chuàng)作的。()7.(2023·長樂期末)在月球上,無論正對地球的一面,還是背向地球的一面,都存在環(huán)形山。()8.(2023·晉江期末)第一個用實踐證明地球是球體的是麥哲倫和他的船隊。()9.(2023·武夷山期末)很久以前,絕大多數(shù)的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10.(2023·莆田期末)一個正方體,無論從哪個方向照射,得到的影子都是正方形。()二、單選題11.(2023·三明期末)比較太陽和月球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時,我們可以利用如圖所示的維恩圖來記錄?!白约簳l(fā)光”這一特點需要記錄在維恩圖的()位置處。A.① B.② C.③12.(2023·南平期末)小明搜集資料做太陽主題海報,有一些內(nèi)容無法判斷真?zhèn)?,下面做法正確的是()。A.和同學舉手表決 B.直接摘錄在海報上 C.上網(wǎng)查證13.(2023·晉江期末)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A.行星 B.恒星 C.衛(wèi)星14.(2022·建陽期末)地球表面()被水覆蓋。A.三分之二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15.(2023·三明期末)地球陸地表面的水體類型有()。A.湖泊、河流 B.山脈、冰川 C.平原、盆地16.(2022·南平期末)太陽和月球中,與地球距離較近的是()。A.太陽 B.月球 C.一樣近17.(2023·長樂期末)我們在制作地球主題海報時,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順序正確的是()。①判斷資料的科學性②比較資料③確定資料來源④選用資料A.④①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18.(2023·三明期末)中秋賞月時,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下次再看到月圓的時間與中秋相隔大約()。A.24小時 B.30天 C.365天19.(2023·永安期末)做課間操時小巖發(fā)現(xiàn)了一些影子的秘密,他的發(fā)現(xiàn)中你認為正確的是()。A.全班同學的影子長短都是一樣的B.全班同學的影子都朝同一個方向C.早操結束后發(fā)現(xiàn)影子變長了一點20.(2023·南安期末)利用手電筒和木圓柱模擬影子變化的實驗中,手電筒和木圓柱模擬的分別是()。A.光源和擋光物 B.擋光物和光源 C.光源和影子三、連線題21.(2023·三明期末)在模擬制造環(huán)形山的過程中,將用到的模擬材料和模擬的物體用線連起來。表面鋪平的細沙托盤里的細沙大小不同的球小球撞擊沙盤沙盤上大小不同的坑月球最初的平整樣子太空中不同的隕石隕石撞擊月球月球表面的環(huán)形山月球表面的沙土四、綜合題22.(2023·南平期末)如下圖,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白墻壁上留下了圓柱體的影子。請分析并回答相關的問題:(1)影子的形成必須要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實驗中是光源,是遮擋物,是屏幕。(2)白墻壁上出現(xiàn)的影子的形狀是。(3)當手電筒逐漸靠近圓柱體時,影子會(填“變大”或”變小”)。五、實驗探究題23.(2023·寧德期末)月球的秘密。小科用橡皮泥制作了地球和月球模型,如圖擺放好后,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光從右側照射。(1)為了讓月球模型更像月球,可以在上地球面按一些坑,這些坑用來模擬,它們的特點是、等(2)月球上出現(xiàn)這么多坑的主要原因是()。A.土質松軟 B.無大氣層 C.月球引力?。?)請把圖中甲和丙月球暗面涂黑。(4)月球從甲位置經(jīng)乙、丙、丁后再回到甲位置,實際需要的時間是。(5)月球運動到位置乙時出現(xiàn)滿月,一般在農(nóng)歷,此時(選填“太陽”或“地球”)在中間。(6)月相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A.B.C.(7)關于月球,除了以上內(nèi)容你還知道哪些信息?(至少寫出兩點);。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確【解析】16世紀初,航海家麥哲倫繞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發(fā)點,進一步用事實驗證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設,從這之后,人們開始接受地球是球體的觀點。2.【答案】錯誤【解析】考查影子形成的原因,需要有光才會產(chǎn)生影子,所以并不是物體不透明就一定有影子。3.【答案】正確【解析】太陽的位置和高度決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長短。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規(guī)律是上午影子由長逐漸變短;下午影子由短逐漸變長。方向由西逐漸轉向東。小丁在野外郊游,他看到自己的影子越來越短,這時應該是上午,因為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規(guī)律是上午影子由長逐漸變短。4.【答案】錯誤【解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太陽初升時,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是朝向西方的。5.【答案】正確【解析】物體在太陽光下形成的影子隨著物體與投影面的位置關系的改變而改變,也會因為物體的形狀或者擺放方式而改變。6.【答案】正確【解析】光源發(fā)出光,光照射到屏上,遮擋物擋住了一部分的光,這時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皮影戲就是利用影子來創(chuàng)作的。7.【答案】正確【解析】月球表面月坑的周圍環(huán)繞著高出月面的環(huán)形山。我們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都可以看到環(huán)形山。8.【答案】正確【解析】1519年9月,航海家麥哲倫率領一支200多人的探險船隊,分乘5艘帆船從西班牙出發(fā),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繞過南美大陸南端的海峽,進入太平洋。向西穿過印度洋,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終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發(fā)地西班牙。麥哲倫船隊首次完成了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9.【答案】正確【解析】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天圓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盤再到地球是正圓形的,最后人們才認識到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題目說法正確。10.【答案】錯誤【解析】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一個正方體,無論從哪個方向照射,得到的影子都是正方形,這種說法錯誤,從頂點方向照射得到的不是正方形。11.【答案】A12.【答案】C【解析】太陽是一顆位于銀河系中心的恒星,太陽是恒星、會發(fā)光發(fā)熱。小明搜集資料做太陽主題海報,有一些內(nèi)容無法判斷真?zhèn)危麘撋暇W(wǎng)查證,保證內(nèi)容的真實性。和同學舉手表決,不能保證內(nèi)容的真實性;不能把無法判斷真?zhèn)蔚膬?nèi)容直接摘錄在海報上。13.【答案】A【解析】地球是太陽系里八大行星之一。14.【答案】A【解析】地球上71%是水,29%是陸地。15.【答案】A【解析】水體按類型分區(qū)時可以分為海洋水體和陸地水體,地球陸地表面的水體類型有湖泊、河流。A選項符合題意。故選A。16.【答案】B【解析】月球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三十八萬公里;太陽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一億五千萬公里。17.【答案】C【解析】我們在制作地球主題海報時,要先確定資料來源,再判斷資料的科學性,然后比較資料,最后再選用資料。選項C正確。18.【答案】B【解析】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也是月亮在一年中最亮最圓的時候。月相變化的周期是30天。月相規(guī)律:上半月變化規(guī)律,由虧到到圓,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增大,直至滿月,亮面在月球的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亮面面積逐漸減小,直至朔月,亮面在月球的左側。中秋賞月時,圓圓的月亮掛在天天空,下次再看到月圓的時間與中秋相隔大約是30天左右,所以B符合題意。19.【答案】B【解析】A.影子長短與人的身高有關,全班同學的身高不會完全相同,影子長短也不會是一樣的,故A錯誤;

B.物體影子的方向與太陽的位置是相反的,與陽光照射的方向相同,同一時刻,全班同學的影子都朝同一個方向,故B正確;

C.早操結束后,太陽高度增大,地物、人等的影子會變短一點,而不是變長,故C錯誤。20.【答案】A【解析】因為光是沿直線前進的,所以當光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時,在物體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會留下一個暗區(qū),這個暗區(qū)形成了影子。影子形成的條件有光源,物體,屏幕。并且物體一定要在光源和屏幕之間。所以利用手電筒和木圓柱模擬影子變化的實驗中,手電筒模擬光源,木圓柱模擬擋光物。21.【答案】【解析】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環(huán)形山大多是圓形的,其分布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起的也有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的一起的,也有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的。細沙表面鋪平模擬月球最初的平整樣子,托盤里的細沙模擬月球表面的沙土,大小不同的球模擬太空中不同的隕石,小球撞擊沙盤模擬小球撞擊沙盤,沙盤上大小不同的坑模擬月球表面的環(huán)形山。22.【答案】(1)手電筒;圓柱體;墻面(2)長方形(3)變大【解析】(1)影子的形成需要有光源、屏和遮擋物,圖中手電筒是光源,圓柱體是遮擋物,墻面是屏。

(2)光沿直線傳播,按照圖中這樣的照射方式,墻面出現(xiàn)的是一個長方形。

(3)當遮擋物和屏不動時,影子的大小是由光源和遮擋物之間的距離決定的,光源距離遮擋物越近,影子越大。23.【答案】(1)環(huán)形山;大??;分布不一(2)C(3)(4)一個月(5)十五;地球(6)A(7)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質組成等方面與地球存在巨大差異,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窘馕觥浚?)、為了讓月球模型更像月球,可以在上地球面按一些坑,這些坑用來模擬環(huán)形山。

(2)與地球相比,月球周圍無大氣層保護,使得撞向月球的許多隕石可以直接撞擊到其表面,因此月球表面多“月坑”。環(huán)形山大小、分布不一,有幾個擠疊在起的也有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的。

(3)月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這是因為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相同,且方向相同。

(4)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通常是農(nóng)歷一個月循環(huán)一次。

(5)月相變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約是農(nóng)歷的一個月。月球運動到位置乙時出現(xiàn)滿月,一般在農(nóng)歷十五。這個時候地球在中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