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測試題答案_第1頁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測試題答案_第2頁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測試題答案_第3頁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測試題答案_第4頁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單元測試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測試題一:填空:1、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土壤。2、圖1所示的是實驗室常用的加熱的工具:酒精燈。圖2圖1圖2圖1圖4圖4圖3圖33、常見的三類土壤:沙土、黏土、壤土。4、植物生長的必須肥料:腐殖質(zhì)。5、對貧瘠的土壤加以改良的方法:種植綠肥、收集落葉、糞便漚肥。6、圖2所示是老師給我們做實驗時用來干燥土壤的儀器:蒸發(fā)皿。7、土壤天然的“犁”:蚯蚓。8、人類對土壤的破壞行為:噴灑農(nóng)藥、拋撒垃圾、開窯燒磚、開山毀林。9、圖3是我們?yōu)榱吮容^沙土和黏土的不同而借助的觀察工具:放大鏡。10、圖4是實驗室里常用的盛液體的容器:燒杯。11、適宜大多數(shù)植物生長的土壤:壤土。12、土壤中滲水性能最強的土壤是:沙土。二判斷:1、下列小動物在土壤里生活的是(A、B)A.A蚯蚓B屎殼郎c翠鳥D魚2、腐殖質(zhì)是由(B)變成的。A.泥土B.動植物遺體C.塑料袋D.巖石3、能夠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是(C)A.蝸牛B.螞蟻C.蚯蚓D.青蛙4、能保護家鄉(xiāng)土壤的活動是(C)A.挖土燒磚B.拋灑垃圾C.植樹造林D.噴灑農(nóng)藥5、比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滲水性時,保持相同的量是(ABC)A.相同多的土B.倒入相同多的水C.同時把水倒入D.土的顆粒要相同6、三種土壤中滲水性最差的土是(A)A.沙土B.黏土C.壤土三、連線題: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要研究的問題將一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看到土壤發(fā)白,聞到焦糊味土壤中含有水分將一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看到土壤發(fā)白,聞到焦糊味土壤中含有水分上層物質(zhì)是黏土,下層物質(zhì)是沙粒過一會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凝結(jié)用玻璃棒攪拌放入土塊的水,然后靜置上層物質(zhì)是黏土,下層物質(zhì)是沙粒過一會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凝結(jié)用玻璃棒攪拌放入土塊的水,然后靜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質(zhì)分為三層土壤中含有腐殖質(zhì)把土塊放入蒸發(fā)皿中用酒精燈加熱,加熱時蓋上一片薄玻璃沉淀后,杯中的物質(zhì)分為三層土壤中含有腐殖質(zhì)把土塊放入蒸發(fā)皿中用酒精燈加熱,加熱時蓋上一片薄玻璃土壤中含有空氣看到有氣泡從土壤中冒出土壤中含有空氣看到有氣泡從土壤中冒出取走玻璃片繼續(xù)加熱取走玻璃片繼續(xù)加熱問答題:1.土壤是有什么組成的?

土壤是有細小的巖石顆粒組成的,含有動物植物的殘骸碎片。土壤中含有空氣和水。

2.用手捻時,不會粘在一起的土壤是哪種?

用手捻時,不會粘在一起的土壤是砂質(zhì)土。

3.按照含有水分的多少給土壤排序。

按照含有水分的多少給土壤排序依次是:黏質(zhì)土、壤質(zhì)土、砂質(zhì)土。蘇教版三年級科學第二單元測試題一:填空:1、將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時又從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分和養(yǎng)料根。2、把水和土壤中的養(yǎng)料從根部運送到葉子中去:莖。3、外面有果皮,內(nèi)部有種子的是:果實。4、植物的根可以分為:直根、須根。4、適合種子萌發(fā)的條件: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5、制造花粉:雄蕊。6、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葉子。7、葉子的組成部分:葉片、葉脈。8、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和雌蕊。9、唐朝大詩人韓愈的《晚春》中有一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從文學的角度寫出了楊樹和榆樹的種子的傳播方式:風力傳播。10、植物種子傳播的幾種途徑:風力傳播、水力傳播、自身的力量傳播。11、胡蘿卜的根是一種特殊的直根。12、植物總是向著陽光生長,說明植物具有:向光性。13、如右圖所示,花的構(gòu)造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14、一株完整的開花植物一般都有六個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二選擇題1、下列屬于植物種子的是:(A)A.蠶豆B.橙子C.菠菜D.杏2、下列植物的莖中是直立莖的是(AD)。牽?;ò讞顦溆衩着郎交.B.C,D.牽牛花白楊樹玉米爬山虎3、在下列幾種植物中我們所吃的食物屬于植物的種子的是(D)。A.番茄B.甘薯C.馬鈴薯D.花生4、下列植物依靠風力來傳播花粉的是(CD)A.油菜花B.桃花C.玉米花D.水稻花5、如右圖所示在葉子上套一塑料袋目的是為了研究(B)A.陽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B(tài).植物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C.葉子怎樣制造食物6、下列植物的種子不是借助風來傳播的是(BC)A.蒲公英B.蒼耳C.椰子D.榆莢7、根的作用包括(ABD)A.固定植物B.吸收營養(yǎng)C.運送營養(yǎng)D.吸收水分8、依靠風力傳粉的花叫(B)A.蟲媒花B.風媒花C.人工輔助授粉三、實驗對對碰(以下是進行探究種子發(fā)芽的條件的實驗,請根據(jù)實驗裝置圖完成填空并把實驗的做法及實驗結(jié)果對應連接起來)1、某同學在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時,設計了如圖實驗:請回答問題甲乙(1)圖中1號種子不能萌發(fā)的原因是(

沒有水)。甲乙(2)圖中3號種子不能萌發(fā)的原因是(沒有空氣)。(3)圖中5號種子不能萌發(fā)的原因是(

溫度低

)。(4)圖中2號種子能萌發(fā)的原因是(溫度、濕度、空氣條件適宜)。(5)以上實驗說明種子萌發(fā)必須具備的外界條件是:(

適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氣

適宜的溫度)。

與甲裝置作對照(或?qū)Ρ龋┡c甲裝置作對照(或?qū)Ρ龋?、3、4、5、6號種子比較1號~6號種子在實驗中的現(xiàn)象,說明種子萌發(fā)所需的外界條件是水分2號種子幾天后,不能萌發(fā)的種子是乙裝置放在低溫處的作用是幾天后,能萌發(fā)的種子是空氣適宜的溫度甘薯胡蘿卜芹菜馬鈴薯甘薯胡蘿卜芹菜馬鈴薯西紅柿香蕉花生葉根葉根莖種子果實蘇教版三年級科學第三單元測試題一填空。:1、具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固體。2、圖1所示是實驗室常用的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量筒。3、圖2所示是實驗室常用的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儀器:天平。圖2圖1圖2圖14、使沉在水里的固體浮起來的方法:借助漂浮、水里加鹽改變自身重量、改變物體的形狀。5、鋼鐵放在水里:下沉。6、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三種方法是沉淀、過濾、蒸發(fā)。7、認識物體常用的方法:看、聞、摸、聽、嘗。8、蜂蜜倒進水里:下沉。9、油倒進水里:上浮。10、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固體的標準:具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11、固體的共同性質(zhì)是: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不會流動。12、固體與固體可以混合,也可以分離。13、固體混合前后重量不變,體積改變。

14、固體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二:選擇1、下面所示的物體浮在水面上所用的方法是靠在水里加鹽的是(D)。A.B.C.D.2、原來浮起的馬鈴薯,使用下列哪種方法可以使它下沉(B)A.加鹽B加清水C.加糖3、下列物體屬于固體的是(BC)A.洗發(fā)劑B.玻璃球C.橡皮D.牛奶4、下列物體浸沒在水中上浮的有(BC)A.B.C.D.乒乓球蜂蜜乒乓球蜂蜜硬幣泡沫板泡沫板5、酒精和水混合后的體積會(B)A.變大B.變小C.不變D.無法判斷6、一個蘋果在水中會上浮,那把該蘋果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則其中的一塊同樣的蘋果在水中則會(A)A.上浮B.下沉C.無法判斷7、俗話說“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A),李子投入水中會(B)A.上浮B.下沉8、下列材料制成的實心物體放入水中,(BD)一定是沉在水底的。A.木頭B.鐵C.塑料D.玻璃9、潛水艇上浮下沉的原因是(A)A.重量變化B.體積變化C.形狀變化D.顏色變化10、下面哪種液體不溶于水(B)A.蜂蜜B.汽油C.果汁三、問題對對碰(把實驗的具體操作、所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和要研究的問題對應連接起來)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要研究的問題用橡皮泥做成小船放在水里改變物體形狀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雞蛋浮了起來用橡皮泥做成小船放在水里改變物體形狀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雞蛋浮了起來把塑料吸管做成“排筏把塑料吸管做成“排筏”橡皮泥小船能漂在水面上借助漂浮物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在水里加鹽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把沉在水里的物體放在在水里加鹽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把沉在水里的物體放在“排筏”,且“排筏”越大,裝的貨物越多往盛有雞蛋里的水里加鹽

往盛有雞蛋里的水里加鹽1.固體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固體相同點有:具有一定的質(zhì)量并占據(jù)一定的空間,固體本身具有一定的形狀,這意味著即使你移動它,它也能保持原來的形狀。不同點有:固體可能光滑和粗糙,可能柔軟和堅硬,還可能有不同的顏色。

2.你能用什么工具測量固體?直尺測量固體的長度。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zhì)量。蘇教版三年級科學第四五單元測1、“千根線,萬根線,掉到河里都不見”:雨。2、右圖是常用的測量氣溫的溫度表:寒暑表。3、測量雨下的大小的儀器:雨量器。4、風吹來的方向:風向。5、在一定地區(qū),一年中天氣的變化的規(guī)律:氣候特征。6、2011年2月10日早晨我市下了降下60年來最晚初雪,但原來的天氣預報并沒有預報我們這里會下雪,這說明:天氣預報不是絕對準確。7、可以得到更為精確的結(jié)果:測量。8、百葉箱里放置的測量儀器:干濕計、氣壓計、溫度計。9、測量我們的身高和體重:身高體重計。10、運用我們的感覺器官去收集各種信息:觀察。11、150年前,人們預報天氣靠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來進行。12、雨量器的大小、形狀不同,測得的結(jié)果是相同。13、風的兩個基本要素是風向和風力。14、根據(jù)特定氣候特征劃分的時間段是季節(jié)。15、柳樹一年四季的變化情況:春季發(fā)芽長葉、夏季生長茂盛、秋季樹葉枯黃、冬季樹葉落光。二、火眼金睛(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看誰找的準。2、在我們記錄風力的時候,數(shù)字“1”表示(B)A.無風

B.微風

C.大風3、下列測量時間的工具是我國古代的測量工具是(AC)掛鐘漏刻電子鐘A.B.C.D.掛鐘漏刻電子鐘沙漏沙漏C.4、下列人體的器官不屬于觀察器官的有(B)A.眼睛B.心臟C.鼻子D.耳朵5、2011年1月21日,中國最北端的大興安嶺地區(qū)漠河縣最低氣溫降至-45.5℃,這是今年入冬以來漠河縣出現(xiàn)的最冷天氣。對“-45.5℃”讀法正確的是(B)A.45.5攝氏度B.零下45.5攝氏度C.零下45.5度D.45.5度6、以下工具中,我們測量百米的速度所用到的測量工具有(AB)秒表體溫計臺秤A.B.C.D.秒表體溫計臺秤皮卷尺皮卷尺7、在同一時刻,學校各處溫度最高的是(B)A.教室里B.陽光下C.背陰處8、下邊能用來測量大樹粗細的工具是(C)A.量筒B.放大鏡C.繩子和尺9、“舉傘步行艱”所指的風級是(B)A.5級B.6級C.7級D.8級10、世界各地百葉箱的放置高度是相同的,都在離地(D)的空曠草坪上。A.1米B.2米C.1.3米D.1.5米11、現(xiàn)在了解天氣預報的途徑有(ABCD)。A.看電視B.打電話C.上網(wǎng)查D.聽廣播12、夏季氣候特征(ABCD)。A.陽光炎熱B.雷雨大風C.荷花盛開D.植物茂盛三、連線:實驗操作器材要觀測的內(nèi)容風速寒暑表風速寒暑表氣壓雨量器氣壓雨量器風向風向標風向風向標降水量風力計降水量風力計氣溫氣壓計氣溫氣壓計空氣的濕度濕度計空氣的濕度濕度計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題一、填空:1、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2、我們常用的溫度計的單位是:攝氏度。3、植物能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傳粉,常見的是借助:昆蟲、風力。4、測量風向的儀器叫:風向標。5、150年前,人們預報天氣依靠:周圍的環(huán)境。6、土壤中常見的小動物有蚯蚓、屎殼螂、蟾、螞蟻。7、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且有一定的流動性:液體。8、氣候特征的三要素:季節(jié)性、規(guī)律性、時段性。9、如右圖所示是氣象臺用來測風向風速的儀器:風向風速計。10、綠色開花植物的新生命的開始:種子。11、測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米做單位。12、比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鏡看;(2)用手捻一捻;(3)和點水握一握。13、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主要是靠綠葉。14、依靠昆蟲傳粉的花叫蟲媒花。15、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有:改變物體的形狀、借助漂浮物、改變自身重量、水里加鹽。16、我們的觀察器官有眼睛、鼻子、舌頭、耳朵、手。二、1、沙粒含量特別多的土壤是(A)A.沙土B.黏土C.壤土2、(C)方法在觀察種子時用不到。A.用手剝B.用放大鏡看C.用磁鐵吸3、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的(A)來達到上浮和下沉。A.輕重B.形狀C.體積4、馬鈴薯放在(B)里會浮。A.清水 B.鹽水 C.油5、讓一個浮在水面的玻璃瓶子沉下去的的方法可以是(B)A.改變它的大小 B.改變它的重量 C.在水中加鹽;6、不同固體混合后,重量會(B),體積會(C)A.不變B.增加C.減少7、天上出現(xiàn)鉤鉤云,很有可能出現(xiàn)的天氣情況是(A)A.下雨B.晴天C.多云8、我們平時吃的豆角包括了植物的(C)部分A.果實B.莖C.種子9、能夠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發(fā)揮作用的是(C)A.蝸牛B.螞蟻C.蚯蚓11、檢驗土壤中有沙和粘土的實驗是(B)A.把土塊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看是否有氣泡冒出。B.把土塊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均勻,沉淀后看顆粒分布情況。C.把干燥的土塊放在石棉網(wǎng)上燒,當土塊冒煙時,可聞到臭味。12、當泡沫塊靜止浮在水面時,它受到的浮力(B)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B.等于

C.小于13、能預報天氣的諺語有(ABC)A.蜻蜓低飛要下雨B.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C.天上鉤鉤云,地下水淋淋D.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三、實驗對對碰(把實驗的具體操作、所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和要研究的問題對應連接起來)實驗操作要研究的問題用紙巾包住土塊使勁握一握探究中種子萌發(fā)時需要的條件用紙巾包住土塊使勁握一握探究中種子萌發(fā)時需要的條件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別倒在沙布上,裝進漏斗里并放在燒杯上,然后同時倒入同樣多的水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別倒在沙布上,裝進漏斗里并放在燒杯上,然后同時倒入同樣多的水認識液體在水中的浮沉認識液體在水中的浮沉比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滲水性比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滲水性在一只空杯子里按照蜂蜜、水、油的順序倒入這三種液體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在水泥中混合黃沙和水在水泥中混合黃沙和水把一些同種植物的種子分別放在不同環(huán)境的瓶子里把一些同種植物的種子分別放在不同環(huán)境的瓶子里土壤是否含有水分土壤是否含有水分把土豆放在水里加鹽把土豆放在水里加鹽固體的混合固體的混合四、走近科學家(請把下列科學家與他們的成果連起來)魯班本草綱目魯班本草綱目李時珍蒸汽機李時珍蒸汽機瓦特鋸瓦特鋸五、實驗探究1、研究植物體內(nèi)的水分是怎么散失的。問題研究植物體內(nèi)的水分是怎么散失的。方法1、給一盆植物澆足水后,選取兩根差不多的枝條。2、將其中的一根枝條的葉全部摘除。3、給兩根枝條同時罩上塑料袋并扎緊。觀察,幾小時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