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綜合復習經(jīng)驗資料必看_第1頁
中醫(yī)綜合復習經(jīng)驗資料必看_第2頁
中醫(yī)綜合復習經(jīng)驗資料必看_第3頁
中醫(yī)綜合復習經(jīng)驗資料必看_第4頁
中醫(yī)綜合復習經(jīng)驗資料必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習前請聽我說兩句:

1.必須嚴格參照大綱,超綱內(nèi)容可以不看。

2.擁有一套歷年真題,最好是亂序版加順序版(亂序版就是結合一本復習參考書)。

3.擁有一套復習資料,最好是按大綱考點順序排列,每個考點下有對歷年真題的羅列和分析。

(我應用的是《傲視寶典》,除了分析不足外,還有就是有些考點下寫的是“此考點尚未出過考題”,

而實際有的卻出現(xiàn)過,我印象中只有一處,適當?shù)胤轿視c出。)

4.【重點工作】前期記憶部分考點,重點分析歷年考題出題規(guī)律,以及考點是如何設置題目的,然

后將分析結果寫在筆記本上,并對考點出題方式的變形做出適當?shù)念A測。后期通過對所有考點的

宏觀把握,從新對考點分析(我過了三遍),對筆記進行修改,因為考試趨勢總會有變化,有些內(nèi)容

不會再考,有些需要重點提煉記憶。然后就是對修改后的筆記反復記憶,使用各種記憶技巧。

5.思維很重要,你需要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嘗試,我只是給你舉幾個例子,僅僅希望靠我的方法,一一給

你點到,我估計最后你考的不會很理想,而且說不定還會反過來罵我,這類事情時常有,我不在乎,我

只寫給看的懂的人。

6.寫錯字在所難免,還請諒解。

(這只是總的來說,具體還有很多細節(jié),后面陸續(xù)提到補充。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完成這些工作所需時間

大概是2個月左右,我實際用了一個半月,同時復習政治英語,前期費了很大勁,我這套方法主要對

那些記憶不行的同學,結合我個人經(jīng)驗,應該能有很大幫助。這么做主要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同時避免

不必要的重復,也抽出更多時間放在英語上。英語是個積累的過程,雖然也有應試技巧,但是如果你

悟性不好,你容易冒險,所以抽出2/3時間在英語上,結合個人英語基礎,考個55+分,那么醫(yī)學類專

業(yè),全國所有院校的坎幾乎都沒有了。英語一定要穩(wěn)抓穩(wěn)打!這套復習方案應該可以保證200-230

分的中綜成績,畢竟每個人的成績不一樣,中綜整體難度又低,考低分也不容易。210+55+60=325,

對于2012年的中醫(yī)類學生來說,應該所有學校都過線了吧~這只是往低了說,想考高分,不付出

100%的努力,一切惘然。只有方法對了,努力到位了,才能收獲最后的苦與樂。望我的付出對大多

數(shù)人有幫助。)

中醫(yī)基礎理論比較簡單,但是2012年考研題目給我的感覺是,中基和診斷內(nèi)容強化了,所以對于

2013考研的朋友,希望能予以注意,所以13年的朋友有必要找出12年真題,并對12年的真題與

往年真題做必要的比較。

下面入正題:

中醫(yī)基礎理論

中基概念類的考的比較少,很多考點不考。緒論里面,需要注意的是:

1、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雖然從未考過,但是下面的一個考點我會提到,為什么這個考點你有

必要注意一下。該考點作為常識閱讀記憶。

2、中醫(yī)學理論體系的發(fā)展。2012該考點出了一個單選,之前沒有考過。根據(jù)2010與2011年

命題規(guī)律,2013年的朋友有必要注意一下該考點,有出題的可能。2012年出的是陳無擇的三因說,

所以這個不用記了,另外2001-6考過,注意題干變化。

3、整體觀的概念。這個考點重點記憶,結合09年的真題,注意該考點可以將選項進行修改而做

成單選或者多選。

4、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這個考點我覺得可以不看。

5、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重點記幾句古文。結合2005-1、2006-1>2008-1,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了么?所

以,傲視寶典好的地方在于同一個考點下面,它羅列了考題出過的時間,這個時間很重要,05、06年

背靠背的考,這種命題方式在歷年的真題中非常常見。所以2013的學生要認真對待2012年考試

真題。

(這里再補充一下如何提煉命題規(guī)律:以2008-1題為例,“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春日浮,如魚之

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

2008-1,天人相應,四時脈象的變化,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春日浮”,則可見:

A.如魚之游在波B泛泛乎萬物有余C蟄蟲將去D蟄蟲周密

這道題目很簡單,有些同學一看就知道選A,但我舉這個例子的重點不在此。請注意我的分析。這

句古文可提煉出四個小的成分,那么2008年的第一題選取了第一個小成分來命制考題,雖然是送

分,但是我們可以想到,后面的三句話可以參考2008年第一題的命題形式,在今后的試題中被拿來

命制考題。同時,我們要注意,這段古文有四個成分,可設置成四個選項,如果不在A型題中出題,那

么也可在B型題中設置題目。這就是我如何分析真題,并如何提煉命題思維的,我感覺這個是整個

復習方法中的重點,也是我們需要在筆記中重點記錄的。題目雖然簡單,但是我們通過題目,提煉出

了命題的規(guī)律,作為對考點記憶的指導。另外,我們也要注意,08和09年的第一題不是背靠背,指

不定哪個考點會這么來一下。

該考點下的2006-1非常簡單,不再多說。2005-1考的是另一句古文,大家可以參考分析記憶。如

果感覺記憶這些古文非常繁瑣,那么可以參考我下面的記憶方式。

對于2008-1的考試題目,因為需要記憶古文,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長時記憶的能

力越來越差,而且在高強度的復習壓力下,我們記憶這些古文顯得力不從心。但是在記憶過程中,

我發(fā)現(xiàn),我們對考點和對考題的注意力會顯著增加。與范范看書背誦不同,我們往往能過看到考題

回憶到:嗯,這個題目我見過;這個題目選A,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是我見過,并且確定選A。因為

我們照相記憶的方式,我們對考題很敏感,對選項敏感。因此,我的記憶方法是,對于2008-1這樣的

題目,我們可以試著自己設置類似題目,記錄在筆記本上,通過反復的看題目,看選項的方式,逐漸,

我們建立起了題目中主干與選項之間的一對一的聯(lián)系。因為我們的記憶就是這樣,通過聯(lián)系而不

斷拓展的。

雖然不專業(yè),希望我用這個簡單的例子,能打開你得思維。

緒論的內(nèi)容很簡單,后面的不提了,這里提一下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課堂上老師都提爛了,我們不看

書也該知道。參考2002-1。雖然是送分題,但是我們不要對中基掉以輕心,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因為后面的考點我會給你展示,有些題目還是比較邪惡的。既然是送分,我們就要穩(wěn)拿,不要因為自

己的粗心,輕敵,而在分數(shù)上拖后腿。

精氣陰陽五行:

1.精氣學說應該可以不用看吧。沒考過。

2.陰陽學說。

1992-1考察了陰陽的概念。概念很少考察,這個概念需要注意,我記得貌似考察過兩次。但傲視寶

典上只寫了一次,這里需要指出,準備一份按順序的真題用意就是在此。傲視寶典有些題日前面寫

的是,比如:1992-1,1995-2,2000-3(題目),但是這三年考題的主干可能不同,選項順序可能不同,

細節(jié)上會有區(qū)別,只是考點是同一個,需要引起一定的注意。

2001-73,74需要記憶《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使也?!狈治龇椒ㄍ啊P枰?/p>

出的是,你要發(fā)現(xiàn)哪些古文是可以命題的,并且是如何命題的,比如,如果出單選,可以問血氣之男女

是指:答案為陰陽;而反過來問陰陽是:就不好設置題目。因為陰陽比較大,而陰陽之道路里面

又含有陰陽兩個字。所以中醫(yī)考試題目并不是所有考點都能設計出一道好的題目的。

事物陰陽屬性的相對性自己看一。

陰陽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互感互藏、消長平衡、相互轉化,需要你自己在筆記本上總結,結合

歷年的考試題目,哪些話是體現(xiàn)對立的,哪些是體現(xiàn)互根互用的。同樣反過來,一句話到底是反應的

對立制約還是互根互用?這是設立題目的又一個技巧,就是題目與選項的倒置。其他科目中你也

能見到這種命題的技巧在不同年份中的考題中出現(xiàn)。

這里重點點一句,以陰陽對立制約關系為主的是:寒與熱;以互根互用為主的是:氣與血。見

1997-100.我們分析考題不僅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進一步的學好中醫(yī)。在我的方法指導下,我

對中醫(yī),至少是咱們這幾本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我有時間跟你**,我眼中的中醫(yī)教材。。。。。

陰陽學說在中醫(yī)中的應用,病機類的題目先不管,到后面病機考點再說。這里記憶2002-128與

2006-110題,是考的治則,需要重點記憶兩個題目,分別是陰陽偏盛的治療原則和陰陽偏衰的治療

原則,屬于多選題,難度較大,背誦題目。另外還有關于1995-1,199-1"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類的題目,

需要理解記憶掌握,屬于送分題目,這里重點理解“火”字和“陰”字。

3.五行學說,重點:

五行特性:見1994-121,2002-121,2006-106,2007-106,2009-121.這個考點比較重要,理解起來

費勁,我的經(jīng)驗,不用理解,因為是多選,“木曰曲直”題目不選:肝藏血;“土元稼嵇”題目不選:統(tǒng)血。

這是規(guī)律,記住就行了,腦子不夠使的時候可以停下來想想為什么。很費勁,也許當時你明白了,等

看第二遍的時候就又不明白了。這里需要注意,雖然是這么說,但是,有時候選項會做變化,比如

2002-121,就沒有肝藏血這個選項,而四個選項都是與“木臼曲直”有關的,如果題目中有肝藏血這

一項,而選項中還有一項跟肝沒有關系,或者與題目無關,屬于干擾項,也需要我們注意。我們復習

訓練的是一種思維,不是光閉著眼睛死記。

另外,2009-121“水曰潤下”的這道題,需要理解記憶,2009年的題目整體給我感覺比較難。

五行的推演歸類:因為我們都記憶過,這里重點記平時記得比較少的:五音、五聲、變動。歷年

考題也是圍繞這幾個反復命題的。參考2010-81,82與2011-81,82,你會發(fā)現(xiàn)2010年的題目與

2011年的題目有個小秘密。這點希望2013同學注意,因為2012有參考價值,這是我的感覺,希望

能幫助到2013的朋友。.

五行相生相克,同志們自己看吧~2006-3題有點難度。制化和乘侮比較難,重點要理解幾句話。這

里以2001-121題為例

2001-121,五行“相乘”主要是指:

A,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承之B,氣有余則侮所不勝

C,氣有余責制己所勝D,其不及則己所不勝輕而侮之

答案是ACo看到這樣的題目,你要反應到可以針對BD兩個選項出題目,如果這道題沒出過,你就

應該引起重視。寫在筆記本上,首先,把這兩句古文:《素問~無運行大論》《難經(jīng)經(jīng)釋》寫在筆記

奔上,然后理解其意思,尤其其中所勝所不勝指的是誰,不行用五行做例子寫寫試試,然后瀏覽過所

有的考試題目,寫上,該題可以問“相侮”主要是指,然后選BD,當然選項順序可能會變。寫到這里,

我想說,思維很重要,你需要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嘗試,我只是給你舉幾個例子,希望靠我的方法,一一給

你點到,我估計最后你考的不會很理想,而且說不定還會反過來罵我,這類事情時常有,我不在乎,我

只寫給看的懂的人。

剩余考點自己看吧,不是太重要,但不排除出題可能哦,屬于閱讀內(nèi)容。

4.藏象:

1998-122,臟與腑互為表里的主要依據(jù)是:

A,經(jīng)絡循行路線陰陽相對B,經(jīng)絡巡行相互絡屬

C,生理病理密切相關D,解剖部位臨近或直接相通

答案:ABCo這個題目背住吧,因為2011以原題形式出現(xiàn)了,屬于送分題目,當時看到后直接勾選,

但要小心答案的變化,如果有變化要小心。

2004-4也背住吧,有重考的可能。

藏象題目是送分題,經(jīng)常重復,需要你引起重視,并保證見到題目就會選,看熟就行了,不一定會背。

下面舉個例子,告訴大家怎么研究真題,如何預測。

1991-122,1995-125,1998-121,2008-123,心開竅于舌主要機理是:

A,手少陰之別系與舌本B,心血榮于舌C,心氣通于舌D,舌為心之外侯

答案:ABC。如果你使用的是傲視寶典,以后再見到這樣的題目希望你背下來,反復考,2013到

2008年之間隔了好幾年了,可能會拿來重新考你一下,你可以嘗試理解,也可以直接被答案。你看

91到95隔了4年,95到98隔了3年,后面隔了10年了,你會怎么想?要給予重視。

2010-122肝開竅于目的生理基礎是:

A,足厥陰經(jīng)上行連接目系B,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視C,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D,肝氣通于目

答案:ABCDo

2011-121,脾開竅于口的內(nèi)涵是:

A,飲食口味與脾運化相關

B,脾之合肉,其華在唇

C,脾氣通于口

D,脾轉輸金葉

答案:AC。容易誤選B,B的后半句與題目主干無關。這里體現(xiàn)了一種設置干擾項的技巧,應用在

英語里也很合適。你發(fā)現(xiàn)所有考試特點都差不多。通關這三道題目,希望你能發(fā)現(xiàn)更多內(nèi)容,不多

說了。

2000-122,2010-121,對肺通調水道有調節(jié)作用的:結合這兩個題目,答案有5個:

A,肝主疏泄B,腎主氣化C,脾主運化D,媵理開闔E,三焦氣化

多選題一定要這樣多多總結選項。

結合歷年考點,重點記憶藏象部分,送分題目年年有,希望結合我上面說的一些方法,細看剩下的所

有內(nèi)容。

5.氣血津液:

氣的生成,看2004-122,2005-6(傲視寶典把2004-122題題號寫錯了,這里提一下,希望你看到前

面題號就知道是單選還是B型題,還是多選。)

氣的生理功能,需要你自己總結,反復出題,重點,請在筆記本上總結,歷年真題也有很多了。氣的運

動,簡單自己看。

元氣的功能、分布、通道出過的題目比較多了,重點,自己總結。宗氣的題目也一樣。注意重點詞:

功能、分布等。營氣衛(wèi)氣不再多說,兩句關于分布的古文重點看下。

津液的功能,重點考,反復考,結合題目記憶。這些題目都是常規(guī)題H,經(jīng)???,大家看看記住就行了,

不再多說。

經(jīng)絡部分,根據(jù)考點結合考題自己看書吧,這個需要自己總結的比較多,后面有機會我再把總結的

慢慢敲上來。

6.病因與發(fā)病:

六淫自己看吧,你注意選項,就能發(fā)現(xiàn)是各個邪氣之間互作干擾項,能區(qū)分干擾項很重要,必要的時

候排除法是很重要的。

飲食不節(jié)中有一類題目我這里做一下解釋,相信在這類題目復習上,能給你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

《素問~五臟生成篇》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則肉胭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

《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

新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第一篇,是按相克關系推,多食咸=水,脈=火。

第二篇,也是按相克關系推,不過要看最頭和最后,味過于酸=木,脾氣乃絕=土;其中有個特殊的,

味過于甘,心氣喘滿,甘和心的關系,不清楚,但是不影響后面腎氣不衡,還是土克水相克的關系。出

題老師不會無恥的拿中間作為設置題目的機關的,除非你能找到合理的解釋,至少目前我找不到。

后面還有一個卻不同,結合2005-110,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設置了多選,而且這里也體現(xiàn)

不到相克的關系,我的理解是過食苦,苦寒首先傷的是脾胃。理解到這里,相信這兩段話沒有什么難

度了吧,再看歷年真題,你可以輕松應付。此處是個出題熱點哦~

后面幾個考點自己看吧。這里再提一個題目。傲視寶典在內(nèi)外環(huán)境與發(fā)病的關系下面寫到“此考

點尚未出過考題”,而實際不然,這就是我前面提到過的問題。我只發(fā)現(xiàn)了這一處,因為時間比較短,

我沒有認真去計較這些問題,只是給你點出來,而且我認為這個題目有可能以原題形式出現(xiàn)。

1993-121溝通內(nèi)外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是:

A,以臟腑分陰陽,一陰一陽相為表里

B,五臟各有外侯,與形體官竅聯(lián)結成整體

C,通過經(jīng)絡聯(lián)結內(nèi)外,網(wǎng)絡周身

D,五臟主五志,將人的精神意識與思維活動與五臟的生理功能聯(lián)結成整體

答案:BD。這個題目還有點難度,如果你不看知識點里對內(nèi)外環(huán)境的解釋,你就不會明白這個題目。

7.病機:

這章比較系統(tǒng),每個考點下面羅列的考題很清楚,有些考到了,有些還沒考,注意總結就是了,不再多

說。

臟腑病機大綱上有要求,但是課本上找不到,傲視寶典上有。

8.防治原則:

自己看看吧,有些內(nèi)容也是經(jīng)???有些跟前面內(nèi)容有點重復。

中基整體來說是送分題目,但是里面有些題目經(jīng)常變化,需要重點分析記憶掌握。上面我也舉了一

些例子了,我是翻著書一點點回想打出來的。隔得時間久了,極不準確的也不敢隨便寫出來。如果

有什么問題,私下繼續(xù)討論吧。我的方法只供參考,適合你你就用,不然會耽誤你得復習計劃。

一些經(jīng)典題目的補充:

1992-100,1995-104,1998-102,2003-94肺宣降失常:尿量減少

1992-101,1995-103,1998-101,2003-93腎蒸化功能失常:尿量增多,尿量減少

注:由于現(xiàn)在的中綜B型題四個選項不像以前那樣有:C,都有;D,都沒有,所以這類題目如何重

復出題,不好說,估計不會再出了。要學會如何看真題。

2005-106“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含義

A,脾能將水谷化為精微B,脾氣散精,上歸于肺

C,脾能運化水液D,脾能轉輸水谷精微

答案:ABD。C項比較兇險的是把津液改成了水液,這里容易忽視,需要你仔細思考一下,當你理解

的時候,你會對中醫(yī)理論有更深刻和準確的把握的。

1996-123,2000-123,2011-123,膽為六腑,又屬于奇恒之腑的根據(jù):

A,膽為中精之府,內(nèi)藏精汁B,膽無傳化飲食的作用

C,膽附屬于肝,為空腔器官D,膽為中正之官,臟腑皆取決于膽

答案:AC。此題也挺兇險,B項膽化物但不傳。傳化是兩個字,是兩個過程,所以要小心,這是一種

設置陷阱的技巧。

1999-124“心腎相交”指

1992-127“心腎不交”指

這種命題形式不只一次提到了吧~希望引起注意。

1997-121氣對尿液、汗液排泄的調控作用是

2009-123氣對尿液、汗液調控作用是

2010-124氣對血液生成作用

2011-124氣對血液運行作用

2004-116,2005-107津血同源的主要依據(jù):來源相同;互為補充。

A,津可以化血,血可以化津B,津血源于水谷精氣

C,髓能生血,津能養(yǎng)髓(不能養(yǎng))D,津虧血燥,血燥津枯

根據(jù)知識點做選擇。

2005-111導致心陽氣偏亢的主要原因:邪熱;痰火;瘀熱

A,邪熱內(nèi)郁B,瘀血化熱C,勞心過度D,五志化火

注意選項要么把理論知識復雜化(加字),要么簡單化(去字)

1997-125,1999-127,心陽氣偏亢,可導致

注意兩個題目選項做比較和干擾項的設計。

1995-128,2008-126形成心血痹阻的主要原因:五個答案哦

1995-127,2003-115,2004-111,肺氣虛損可導致:

注意比較選項。

1997-126,2000-126,2001-128,2009-130圍繞脾氣虛損設置題干,注意選項,注意總結

1992-126導致膽汁分泌排泄障礙的原因:AC

A,氣機失調B,食滯中阻C,濕熱熏蒸D,膽郁痰擾

1999-125相同題干

A,情志內(nèi)傷B,痰濕內(nèi)蘊C,脾胃濕熱D,陰虛火旺

2010-130胃氣虛病機表現(xiàn):

A,納呆便澹B,脫腹脹滿C,內(nèi)臟下垂D,惡心曖氣

答案:BDo注意A的設置選項的手法,納呆和便濾,便濾是無關干擾。

大腸功能失調:泄、痢、秘。

1992-128,1993-126,1994-122,2008-129圍繞脈道的通利設置題目,注意觀察規(guī)律。

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謂之(魄)(1995-7題),所以

任務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者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

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2002-1題)

骨之精-瞳子

血之精-眼絡

窠氣之精-白眼

筋之精-黑眼

肌肉之精-約束(眼胞)

女五七:陽明脈衰

六七:三陽脈衰于上

七七:任脈虛

男五八:腎氣衰

六八:陽氣衰竭于上

七八:干起衰

八八:腎臟衰

液的特性和功能(濡養(yǎng))(97,2011)

A,稠厚B,流動性小C,濡養(yǎng)骨節(jié)D,濡養(yǎng)臟腑E,濡養(yǎng)腦髓

津的特性和功能(滋潤)(2010)

A,清稀B,流動性大C,充養(yǎng)血脈D,滋潤皮膚、肌肉、孔竅

另外見2007-107

風氣內(nèi)動鑒別點:

肝陽化風:眩暈欲仆(中風)

熱極生風:驚厥、抽搐

陰虛風動:筋攣肉閏,手足蠕動

血虛生風:肢體麻木不仁

血燥生風:皮膚干燥、肌膚甲錯、瘙癢

經(jīng)絡氣血衰竭那幾句古文很不好記,建議把經(jīng)絡換成臟腑,找其中的契合點。

中基到這里基本就結束了,還有好多系統(tǒng)的在筆記上,一個個打出來速度太慢了。有機會再交流

吧。我感覺上面提到的方法,應用了會明白的,尤其是對比記憶,連線線索記憶,不要一味的死看教

材看書,看死你。中綜本來就很容易,只要學過一遍的,想考低分也是不容易的。對于想考高分的朋

友,你還需要講究一下方法。

中醫(yī)診斷學

中醫(yī)診斷學的復習比較系統(tǒng),簡單說幾句吧。

癥狀、體征的鑒別,病歷書寫,這些如果你還有很大難度,我覺得你也沒必要考什么醫(yī)學類研究生

了。

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史隨便看看吧,太難了,我從頭記到尾,考試前還是沒記住。我感覺這個出題就是難

題,為了1.5分或者2分不值得。

我說的重點是如何根據(jù)考點提煉考試信息。

比如針對考點:惡寒發(fā)熱的概念、表現(xiàn)類型和臨床意義。我們主要注意臨床意義。書上或者傲視

寶典上寫的很多,我們需要提煉的是一道選擇題。如下:

下列可見惡寒發(fā)熱的病證有:

A,表證B,腸癰C,瘡瘍D,瘟疫E,邪毒內(nèi)陷

雖然出題可能性很小,但是這么一道選擇,我想應該把該考點掃得一干二凈了。

通過上面的例子,中醫(yī)診斷學的復習就是在提煉單選或者多選的題目,你只要抓住了考點,就能自

己設計很多單選多選,這些題目就能把診斷的考點涵蓋90%。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考點里面內(nèi)容的

交叉,所以在設置多選題目的時候,尤其要注意結合真題,自己分析可能命題的形式。

例如:我們知道潮熱有三種情況:陽明潮熱、陰虛潮熱、濕溫潮熱。但在此考點設置題目的時候,

可以單單抓住陽明潮熱來設i|-單選,或者濕溫潮熱的特點設置單選,見

1992-19,1995-19,2008-26,1996-82,2005-19.這樣設計題目是比較簡單的,出題人還可能如下出

題,比如:

潮熱可見于:

A,濕遏熱伏B,熱入營分C,陰虛火旺D,淤血久積

這樣題目難度就加大了,這需要你細心的總結,同時你也學會了,淤血也能導致潮熱的癥狀。你得學

習才能系統(tǒng),才能調理,才能清晰。

舉一個真題的例子吧,這個真題是2009-134,2009年題目總體給我感覺是很難。

2009-134,渴不多飲可見于:

A,痰飲內(nèi)停B,濕熱證C,熱入營分證D,血瘀證

答案:ABCD。自己看書想一下為什么,感受一下題目難度吧。

中醫(yī)診斷學的復習整體思路就是如此了,通過考點總結可能的單選或者多選。一些經(jīng)典的題目是

肯定要記憶的,一些以前沒有考過的考點,是需要注意的,如果你研究傲視寶典沒章節(jié)題目前面的

題號,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章節(jié)今年的考試量在增加,中藥上體現(xiàn)的更明顯。所以,診斷這一部分,那些沒

有考過的題目,但是體現(xiàn)中醫(yī)特色,能設計單選或者多選的題目,需要你尤為注意,并且總結在筆記

本上,反復熟練。一些癥狀表現(xiàn)是不用你背誦的,你只需要找到對應關系,看到能想到,想到能選出

就行了。一些西醫(yī)更占優(yōu)勢的內(nèi)容,比如按診。所以,希望大家在看過第一遍后,或者復習兩邊后,

能對那些內(nèi)容是重點有足夠的認識,不要浪費時間。

另外補充一些方法:

2005-116寒凝肝脈可見

A,小腹冷痛B,繞臍痛C,睪丸墜脹冷痛D,少腹冷痛

2008-134可發(fā)生絞痛的病證有

A,心脈淤阻B,結石阻絡C,寒凝肝脈D,寒滯胃腸

這兩個題目,通過題目的對比,首先,我們要了解肝脈。其次,我們可以利用西醫(yī)知識去理解一部分

中醫(yī)考題。寒凝肝脈主要表現(xiàn)在肝經(jīng)循行部位的癥狀,2005年的題目告訴我們,表現(xiàn)是睪丸墜脹

冷痛,從西醫(yī)理解,ABD都能理解,C就不能理解,不要因為僅僅看到一個寒字就ABCD滿貫了。

下面一些內(nèi)容比較散,希望大家結合考綱自己總結。

真寒假熱=陽虛陰盛,陽氣浮越=虛陽浮越=戴陽證=陰盛格陽證,題干或選項中經(jīng)常有表達的變化,

其實是一個意思,需要我們揭開表面的面紗,揭露題目的實質。

八綱辨證、臟腑辨證那一部分,主要考察相似證之間的鑒別,你需要把相同癥狀和不同癥狀總結到

筆記本上,這些是多選題設置的熱點。另外,你需要結合歷年考題,因為有些共同癥沒有寫在教材上,

但是通過往年的題目,需要補充道筆記本上。

這一部分由很多重點的對比證型。

風熱犯肺=上焦病癥=衛(wèi)分證

肺熱熾盛=氣分證=上焦病癥

我感覺這一部分主要是鑒別干擾項,做多選的話就會很容易。不好意思,我的筆記一部分我都看不

懂了,例子太多。我盡量補充。

肝陽化風:上實下虛,中風表現(xiàn):中風偏癱,可有眩、麻、抽、顫

熱極生風:熱證,痙證表現(xiàn):熱、痙、抽

陰虛動風:虛證,熱病后期:手足蠕動,可有眩、麻、抽、顫

血虛生風:虛證,慢性久?。杭∪忾c動,可有眩、麻、抽、顫

該處要與中基處多多比較,有點繁瑣。

望面色記憶幾句話:

常色分主客,病色辨善惡

色生病為吉中順(另外的幾句不記,注意推)

平人病人要分清(有華無病,無華將病,有華主生,無華主死)

面色青:寒痛瘀滯驚

面色黑:寒痛瘀虛飲

這樣念順就記住了。

有個考點是關于面部色澤變化的,比較難記憶,雖然近年考的比較少,但是不排除在B型題中出題

可能,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當時寫了五句話來記憶:

白裹朱赭雞冠財

鵝羽如鹽豕膏骨(那個字年shi三聲)

羅裹黃土蟹腹實

蒼璧如藍翠羽草

重漆地蒼烏羽臺

你一定要結合這個詩,跟書上表結合幾次,不然你記住不一定會用,或者你自己編一個更好的,主要

目的還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記得最好。

六經(jīng)辨證:

1.太陽病:

包括了: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太陽蓄水、太陽蓄血。

太陽中風證可見:(1995)

A,脈緩B,鼻鳴干嘔C,汗出D,發(fā)熱、惡風E,體痛(干擾)

太陽傷寒證可見:

A,惡寒、發(fā)熱B,無汗、脈浮緊C,氣喘D,頭項強痛E,身體疼痛

這兩個題目略略體現(xiàn)了,中醫(yī)綜合大多數(shù)題目設置干擾項的技巧,就是把相關性略高的知識點,互

作干擾項。體痛是傷寒里的癥狀,拿來作為干擾。

太陽蓄水證可見:

A.發(fā)熱惡寒B,小便不利,腹?jié)MC,口渴或水入即吐D,脈浮或浮數(shù)

太陽蓄血證可見:

A,如狂或發(fā)狂B,善忘C,脈沉澀或沉結D,大便色黑如漆E,少腹急結或硬滿F,小便自利

注意劃線部分是可以作為干擾項設計題目的,另外,我喜歡這樣通過設計題目來記憶知識點,同時,

可以用紅筆對陌生的癥狀做個記號,每次看筆記的時候強化。

2.陽明病

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問題不大,注意2010年一道題目,問陽明經(jīng)證和陽明府證共有癥狀。

3.少陽病

A,口苦、咽干、目眩B,寒熱往來,胸脅苦滿C,默默不欲飲食,心煩欲嘔D,脈弦

建議大家被原文,這個考的比較少。出個單選不錯了,而且典型癥狀比較明顯.

4.太陰?。y度來了)

病機(可以預備單選):脾陽虛弱,寒濕內(nèi)生。(注意:寒濕)你就救助后面這個證型,然后遇到題

目就用這個推,不要用太陰病與其癥狀建立聯(lián)系,你會記不準確的。

太陰病證見:

A,腹?jié)M而吐,食不下B,大便泄瀉C,小便自利,口不渴D,時腹自痛E,脈沉緩或弱F,四肢欠溫

常設干擾項:

脈象、舌苔;下利清谷;但欲寐;自利而渴;饑不欲食。

5.少陰?。荷訇幒C;少陰熱化證。

少陰病病位:心腎

少陰寒化證:心腎陽虛或虛陽上越(原則同前)

少陰寒化證可見:

A,無熱惡寒、四肢厥冷B,但欲寐C,下利清谷D,嘔不能食,或食入即吐E,身熱反不惡寒F,面赤

G,脈微細(1993)

看到這你知道前面太陰病提到的干擾項是怎么來的了吧?

少陰熱化證:心腎陰虛,陰虛陽亢(1998)

少陰熱化證可見:

A,心煩不得眠B,II燥咽干C,舌尖紅D,脈細數(shù)

*出題常圍繞的幾個點:

1991,心煩不寐的原因:水虧火旺(注意說法的改變),考察病機的理解

1993、1998.2000.20002.2005,考察癥狀,圍繞:下利清谷、面赤、脈微細、口燥咽干、自利而

渴、脈細數(shù)出題設置干擾項。

該證的癥狀也可作與其他證的鑒別比較,如2002,2007分別設“自利而渴”“但欲寐”為干擾項,常與

太陰、厥陰混出題。

6.厥陰病

厥陰證特點:

A,陰陽對峙B,寒熱交錯C,厥熱勝復D,寒熱錯雜E,上熱下寒

厥陰證見(1992,1999,2000):

A,消渴B,氣上撞心C,心中痛熱D,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

其他衛(wèi)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我也是如此分析做筆記的,供大家參考。

另外給大家展示一下我是如何記憶一些知識點的,我怕口頭說不清楚,筆記原文照抄:

局部汗出掌握五道題目:

1、但頭汗出見于:(1994,95,98,2005,2010)

A,中焦?jié)駸酈,上焦熱盛C,虛陽上越D,辛辣、熱湯、飲酒

2、半身汗見于:

A、痿病B,中風C,截癱D,(干擾)

3、手足心汗見于:

A,陰經(jīng)郁熱B,陽明燥熱C,脾虛失運D,(干擾)

4、心胸汗見于:(注:虛)

A,心脾兩虛B,心腎不交C,D,

5、陰汗見于:(單選)

A,B,C,D下焦?jié)駸嵊粽?/p>

這個考點,我每復習一次,只要能應付這幾道題目,這個考點我就過,或者看熟了就過。你在自己總

結和寫的過程中,其實記憶了很多。其余大多知識點仿此。

望舌、脈診部分是重點,每年都考、需要系統(tǒng)化。

比如,淡白舌主病有氣血兩虛、陽虛。

但下面還細分有:

淡白光瑩,舌體瘦?。簹庋獌商?/p>

淡白濕潤,舌體胖嫩:陽虛水濕內(nèi)停

舉這個例子只是說明問題,真題里有這樣的命題形式,但是不是這個考點。

該考點有一個總分的點在里面,那么可以取下面的分點來命制單項選擇題,也可以直接問淡白舌

見于什么證型,而設計多項選擇題。通過這個例子,希望你明白,并不是見到淡白舌就是氣血兩虛、

陽虛了,下面還有鑒別的點。出題人往往利用這個總分的點,采取總的點來設計多選。這是我要說

的。

脈象方面,需要你自己多多總結,比如:主宿食的脈象有;主痛癥的脈象有;主虛與濕的脈象有;

氣滯血瘀可見的脈象有;洪脈主??;伏脈主病等。

中診就到這了,我寫的比較亂,希望讀者能從中體會到我的意圖,重點是方法和思維。我感覺這種思

維用于西醫(yī)綜合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重點就是一個對比,通過題目的對比,考點之間的對比,發(fā)現(xiàn)

異同,異和同都是命題的點,這樣雖然是應試,但是我感覺比趴在那學中醫(yī)還有效。本來中醫(yī)的學習

就應該系統(tǒng),邏輯。希望能幫助你,誰要說中醫(yī)的思維和西醫(yī)的思維是不同的,那么我只能說他的立

足點和我不同,而且他可能是特殊的人類。

中藥學

開篇話:中藥實在太多了,我在把我的筆記內(nèi)容一點點的打到WORD里面。中藥最需要系統(tǒng)化,

不然你會感覺很亂,而且你始終有種背不完的感覺。我打了好久了,還差很多,現(xiàn)在先發(fā)一部分上

來。辛辛苦苦的勞動,希望朋友們好好學習中醫(yī)!真的快可以出書了。內(nèi)容好多,慢慢來!

中藥內(nèi)容比較多,大部分人都會頭痛,其實我從三月份開始背中藥,背到11月份都不行,貴在總結和

使知識結構系統(tǒng)化。注:部分藥物功用我做了修改,為「方便記憶,我對功效的順序也做了修改,

方便對比記憶。中藥有必要結合方劑,或者方劑有必要結合中藥記憶,但是你至少都得先過一遍,

然后再結合。

我是按藥對記憶,希望能達到看到其中一味,就想一組的記憶效果。

另外,個別中藥后面我加入了考過的年份與題號,希望能加強潛意識對部分中藥的敏感性,幫助記

憶。

如果按我給的順序被點名詩,會記得快很多,當然,你看的足夠熟練也可以,不一定會背。

解表藥:

慎用解表藥的有:

A,表虛自汗B,陰虛盜汗C,瘡瘍?nèi)站肈,淋證E,失血

發(fā)散風寒藥:

1.麻黃與桂枝結合記憶,兩個也經(jīng)常結合出題。

兼利水消腫的解表藥:麻黃、浮萍、香蕾

調和營衛(wèi)的配伍:桂枝、白芍;生姜、大棗.(1994-138)

1998-139,功能宜發(fā)或肅降肺氣、利水消腫的藥是:(注:這里有個宣發(fā)或肅降,可拆題哦)

2.生姜和紫蘇結合記憶,因為都辛溫,一個歸肺脾經(jīng),一個歸肺脾胃經(jīng)

生姜是嘔家圣藥,兩藥都可解毒,紫蘇有行氣寬中的作用,不宜久煎。

注:含姜字的都是根莖,比如姜黃、高良姜。

3.防風與羌活結合記憶

防風:祛外風、熄內(nèi)風;風寒風熱風濕表證、癮疹瘙癢、風寒濕痹、熱痹;“治風通用”。

羌活:歸膀胱、腎經(jīng);用量過多導致嘔吐。

4.荊芥與香雷結合記憶

兩個藥都辛微溫,一個歸肺肝經(jīng),一個歸肺脾胃經(jīng),荊芥不宜久煎,香塞利水消腫濃煎。

荊芥: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

香雷:發(fā)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

1.白芷、細辛、蒼耳子結合記憶

白芷歸陽明,肺經(jīng)+胃、大腸,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通鼻竅

細辛歸少陰,肺經(jīng)+腎、心,解表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鼻竅

蒼耳子,毒,肺,發(fā)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殺蟲止癢(風疹、疥癬)

2.藁本、辛夷、蔥白結合記憶

藁本,膀胱經(jīng),太陽引經(jīng)藥,又引厥陰,祛風散寒;除濕止痛(太陽頭痛、風寒濕痹)

蔥白,發(fā)汗解表;散寒通陽;解毒散結

發(fā)散風熱藥

1.薄荷、牛勞子、蟬蛻結合記憶

薄荷,辛涼,肝肺,疏散風熱:利咽、透疹;清利頭目;疏肝行氣

牛著子,辛苦寒,胃肺,疏散風熱;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腫;滑腸通便

蟬蛻,甘寒,肝肺,疏散風熱;利咽、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

2.桑葉與菊花比較記憶

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

菊花,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3.柴胡、升麻、葛根結合記憶

柴胡,肝膽,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截瘧

升麻,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升陽舉陷

葛根,脾胃,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透疹

4.蔓荊子、淡豆豉、浮萍結合記憶

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祛風止痛(風濕痹痛)

淡豆豉,解表除煩;宣發(fā)郁熱

浮萍,發(fā)汗解表;透疹止癢;利水消腫(宣發(fā)肺氣)

其他解表藥:銀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穿心蓮、青蒿、獨活、蕾香、佩蘭、蒼術、前胡。

1996-136,治療風熱目赤、肝熱目赤的:桑葉、菊花

引經(jīng)藥:

太陽:羌活(膀胱、腎),川苣(肝膽心包),蔓荊子(膀胱肝胃),型空(膀胱)

陽明:葛根(脾胃),白芷(胃大腸肺),知母(肺胃)

少陽:柴胡(肝膽)潢苓(肺膽大小腸脾胃),川苴(肝膽心包)

厥陰:吳茱萸(肝腎脾胃),嵬生(膀胱)

少陰:細辛(腎心肺),獨活(腎膀胱)

清熱藥

清熱瀉火

1.石膏、知母、蘆根、天花粉結合記憶(希望重點記憶,因為這四味藥物重點得不得了)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煨:斂瘡生肌、收濕、止血

知母,苦甘寒,肺胃腎,清熱瀉火;生津潤燥(潤腸)(考點)

(重點)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

蘆根.甘寒,肺胃,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考點)

用于一: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肺癰:胃熱嘔啰;熱淋澀痛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肺胃,邀造工生津止渴;消腫生?。键c)

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nèi)熱消渴;瘡瘍腫毒

2.桅子、淡竹葉一起記憶

桅子,苦寒,心肺三焦(1991),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焦:涼血止血(一字不漏的記!)

用于:熱病心煩;黃疸;血淋;血熱吐蜘;目赤腫痛;火毒瘡瘍

淡竹葉,甘淡寒,心胃小腸,遭熱當火;除煩、利尿(口瘡尿赤、熱淋澀痛)

3.決明子、夏枯草、密蒙花結合記憶

決明子,肝大腸,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平抑肝陽)(肯定也清熱瀉火)

夏枯草,肝膽,清熱瀉火;清肝明目;散結消腫(熬膏)(乳癰)(考點)

密蒙花,肝膽,清熱瀉火;養(yǎng)肝明目、退翳(考點)

養(yǎng)陰生津:知母、蘆根、天花粉;生地、玄參。

了解:(隨便看看,我都沒記住,跟考試無關)

清胃火:石膏、知母、蘆根、天花粉、黃連、穿心蓮、蒲公英

清肺熱:黃苓、石膏、知母、蘆根、金銀花、連翹、魚腥草、金養(yǎng)麥、射干、馬勃、山豆根、天

花粉、地骨皮

清氣分實熱:石膏、知母、桅子、竹葉、蘆根、天花粉、鴨跖草、黃苓、黃連、黃柏、寒水石、

金銀花、連翹

清氣分濕熱:黃茶、黃連、黃柏、穿心蓮、白頭翁、龍膽草、夏枯草、苦參、秦皮、青蒿

清熱燥濕藥:

1.黃苓、黃連、黃柏結合記憶

黃苓(根)苦寒,肺脾胃膽大小腸,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考點)

黃連(根莖)苦寒,心脾胃膽大腸,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柏(樹皮)苦寒,腎膀胱大腸,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應該也瀉火解毒吧)

2.龍膽草、苦參、白鮮皮、秦皮個別記憶(記特點)

龍膽草(根、根莖).苦寒,肝膽,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苦參.苦寒.心肝胃大腸膀胱,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祛風止癢

白鮮皮,苦寒,脾胃膀胱,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祛風止癢;祛風通痹(熱痹)(考點)

秦皮.苦澀寒,肝膽大腸,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清肝明目(考點)

黃苓:

枯苓,清上焦肺火,用于肺熱咳嗽痰黃

子苓,瀉大腸濕熱,用于濕熱瀉痢腹痛

清熱生用,安胎炒用,清上焦熱酒炙,止血炒碳(考點)

清心火;黃連、木通、郁金、牛黃、冰片、朱砂、連翹、桅子、竹葉卷心、丹參、麥冬、犀角、

蓮子(劃線的需要重點記憶)

1992-29,1997-35既治療風濕熱痹,又治療濕熱黃疸的:白鮮皮

被李時珍稱為:“諸黃風痹之要藥”的是:白鮮皮(可以備題)

清熱解毒藥:

1.金銀花、連翹、穿心蓮結合記憶

金銀花,甘寒,肺心胃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止痢(熱毒血痢)(內(nèi)癰外癰要藥)

連翹,苦微寒,肺心小腸,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腫散結(癟瘍痰核、熱淋澀痛)(瘡家圣藥)

穿心蓮,苦寒.心肺大腸膀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消腫(肺癰);燥濕、止?。a痢、熱淋、

濕疹)

2.蒲公英、紫花地丁一起記憶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清肝明日(量大緩瀉)

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3.魚腥草、敗醬草結合記憶(1994-109,110,2009-96、1996-87、2006-32)

魚腥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清熱止?。ú灰司眉澹?/p>

敗醬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肝熱目赤腫痛,赤白痢疾)

4.射干、馬勃、山豆根結合記憶

射干,清熱解毒;消腫利咽;消痰(痰盛咳喘)

山豆根,清熱解毒;消腫利咽;清肺止咳;清熱利濕(肺熱咳嗽、濕熱黃疸)

馬勃,清熱解毒;消腫利咽;止血(考點)

5.白頭翁、馬齒寬、鴉膽子結合記憶

白頭翁,胃大腸(陽明),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馬齒范,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止血(崩漏、便血、濕熱淋證、帶下)

鴉膽子,小毒,清熱解毒;止痢;截瘧;腐蝕贅疣(熱毒血痢、冷積久?。?/p>

6.大青葉、板藍根、青黛一起記憶(松藍)

大青葉,苦寒,心胃,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瘩腮、丹毒)

板藍根,苦寒,心胃,清熱解毒;涼血利咽(消斑)

青黛,咸寒,肝肺,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沖服)

青黛主治:(備)

A,溫毒發(fā)斑、血熱吐峽B,咽痛口瘡、火毒瘡瘍

C,咳嗽胸痛、痰中帶血D,暑熱驚癇、驚風抽搐

7.貫眾,小毒,肝脾,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燒燙傷、婦人帶下)

貫眾主治:(1995-143)ABCD

A,鉤蟲病、絳蟲病B,風熱感冒、溫熱斑疹

B,血熱吐螞、便血崩漏D,瘦腮、咽痛、大頭瘟疫

蚤休(重樓),小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化瘀止血(三七派)(娛樂記憶)

蚤休主治(了解):

A,癰腫疔瘡、咽喉腫痛B,毒蛇咬傷C,驚風抽搐D,跌打損傷

土茯苓,甘淡平,肝胃,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梅毒)

熊膽,苦寒,心肝膽,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小兒疳積、風蟲牙痛、黃疸)

野菊花,清熱解毒(咽喉腫痛、目赤腫痛、外用濕疹、濕瘡、風疹)

漏蘆,苦寒,胃,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通經(jīng)下乳:舒筋通脈(濕痹拘攣)

7.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半邊蓮一起記憶

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蛇咬、熱淋、黃疸)

山慈菇,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化痰(摞瘍痰核、風痰癲癇、癥痕痞塊)

半邊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水腫、濕瘡、濕疹、疥癬)

8.敗醬草、紅藤(大血藤)

敗醬草,肺,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癰,肺癰腸癰,產(chǎn)后瘀阻腹痛)

紅藤,大腸肝,清熱解毒:活血祛瘀;祛風止痛(腸癰要藥、跌打損傷、經(jīng)閉痛經(jīng)、風濕痹痛)

清熱涼血藥:

1.生地黃與玄參一起記憶

生地黃,甘苦寒,心肝腎,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止血)

玄參,甘苦咸微寒,肺胃腎,清熱涼血:瀉火解毒;養(yǎng)陰生津

2.紫草、牡丹皮、赤芍

紫草,心肝,清熱涼血;活血消腫:清熱解毒;透疹(水火燙傷)(考點)

牡丹皮,心肝腎,清熱涼血;活血祛瘀

赤芍,肝,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瀉肝火)

牡丹皮用于:(涼血不留淤,活血不動血1998-34)

A,溫毒發(fā)斑、血熱吐峽B,溫病傷陰、陰虛發(fā)熱、夜熱早涼、無汗骨蒸(考點)

C,經(jīng)閉、痛經(jīng)、跌打損傷D,癰腫瘡毒

赤芍用于:(不能清虛熱)

A,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螞B,目赤腫痛、癰腫瘡瘍

C,肝經(jīng)脅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D,瘤癖積聚、跌打損傷

注意兩藥治療疾病種類的區(qū)別,容易出現(xiàn)干擾項設置。

如2007-137,牡丹皮、赤芍均可用于治療:ACD

A,血熱吐蚓B,陰虛內(nèi)熱C,血瘀經(jīng)閉D,癰腫瘡毒

3.水牛角,苦寒,心肝,清熱涼血;瀉火解毒:定驚(先前)

兼活血:紫草、丹皮、赤芍、紅藤、敗醬草

兼瀉火解毒:玄參、水牛角

治癰腫瘡毒:玄參、水牛角、丹皮、赤芍

用于無汗骨蒸:牡丹皮

用于有汗骨蒸:地骨皮

清虛熱藥:

1.地骨皮(枸杞),肺肝腎,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內(nèi)熱消渴)

清肝腎之虛熱,除肺中伏火,入血分,清熱涼血止血

2.青蒿,肝膽,涼血除蒸;清透虛熱;解暑;截瘧

1995-142,青蒿主治:ABCD

3.白薇,苦咸寒,胃肝腎,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蛇咬、咽喉腫痛)

清泄肺熱而透邪,清退虛熱而益陰,適用于陰虛外感(未考過)

4.銀柴胡、胡黃連一起記憶

銀柴胡,清虛熱;除疳熱

胡黃連,清虛熱;除疳熱;清濕熱(具備黃連的氣質)

治療疳積:銀柴胡、胡黃連、使君子、雞內(nèi)金、蘆薈、秦光、珍珠草

既清實熱又退虛熱:知母、生地、玄參、丹皮、白薇、青蒿、地骨皮、胡黃連、銀柴胡、秦充、

黃柏

清暑熱:青蒿、銀花、石膏、綠豆、(蕾香、香籬:陰暑)

瀉下藥:

攻下:

大黃、番瀉葉、芒硝、蘆薈一起記憶

大黃,苦寒,脾胃大腸肝心包,(重點)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濕退黃;逐瘀通經(jīng)(既活血,又涼血)

番瀉葉,大腸,瀉下通便(熱結便秘;腹水腫脹)(后下)

蘆薈,肝胃大腸,瀉下通便;清肝明目;殺蟲療疳(97-136,99-40,2011-33)

芒硝,苦感寒(2008-30)胃大腸,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口瘡、目赤、咽痛)

大黃后下,加強泄熱通便作用(1999-34);酒制,加強活血作用;大黃炭止血;制大黃,化濁降脂

(2000-141)

不入煎(1991-135):甘遂、蘆薈、巴豆、千金子(干擾,芒硝)

蘆薈不入煎劑主要是因為煎煮蘆薈會使湯藥非常難喝。

潤下:

火麻仁,甘平,脾胃大腸,潤腸通便

郁李仁,平,脾大小腸,潤腸通便;利水消腫(潤中兼行大腸氣滯)

潤腸通便:桃仁、杏仁、蘇子、柏子仁、瓜簍仁、冬葵子、決明子、胖大海、罹子、知母、天冬、

麥冬

精血虧虛便秘:當歸、生首烏、胡桃肉、鎖陽、淫羊蕾、桑甚、黑芝麻

氣滯便秘:檳榔、厚樸、枳實、木香、郁李仁

峻下逐水:

甘遂,苦寒,毒,肺腎大腸,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大戟,苦寒,毒,肺脾腎,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芫花.辛苦溫,毒,肺脾腎,瀉水逐飲;祛痰止咳;殺蟲療瘡

商路,苦寒,毒,肺脾腎大腸,瀉下逐水;消腫散結(瀉下逐水應與瀉水逐飲差不多)

牽牛子,苦寒,毒,肺腎大腸,瀉下逐水;去積殺蟲;瀉肺逐痰

巴豆,辛熱,大毒,胃大腸,峻下冷積;逐水腿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

瀉下逐水,又消腫散結:商路、甘遂、大戟(2010-93干擾:芒硝)

兼瀉火:大黃,芒硝,蘆薈(肝)

祛風濕藥

祛風寒濕藥:

獨活,辛苦微溫,腎膀胱,祛風濕,止痛,解表(少陰頭痛)

威靈仙,辛咸溫,膀胱,祛風濕;通絡止痛;消骨鰻(跌打傷痛、頭痛、牙痛、胃脫痛)

川烏、草烏,辛苦熱,大毒,心脾肝腎,祛風濕,溫經(jīng)止痛(跌打損傷、麻醉止痛)(先煎)

烏梢蛇,甘平,肝.祛風、通絡、止痙(頑痹)

薪蛇,甘咸溫,毒,肝,祛風、通路、止痙(頑痹)(以毒攻毒,梅毒)

木瓜,酸溫,肝脾,舒筋通路;和胃化濕;消食;生津止渴

*海風藤,溫,肝,祛風濕;通絡止痛(跌打損傷)(2005-38)

*昆明山海棠,大毒,肝脾腎,祛風濕;祛瘀通絡;續(xù)筋接骨;止血;解毒殺蟲(以毒攻毒)

獨活,腎膀胱(少陰),祛風濕、止痛,解表一下半身

羌活,膀胱腎(太陽),祛風濕、止痛,解表…上半身

風寒濕邪所致痹證無論新久均可:獨活

唐甄權《藥性本草》始將羌活獨活分開

治腳氣水腫要藥、治一切轉筋腿痛要藥:木瓜

通行十二經(jīng),性猛善走,風濕痹痛,無論上下皆可,尤宜風邪偏盛之行痹:威靈仙

通行十二經(jīng):昆明山海棠

祛風濕熱藥:

秦芫,辛苦寒,胃肝膽,祛風濕;通絡止痛;退虛熱、清濕熱、除疳熱

防己,辛苦寒,膀胱肺,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稀蒼草,寒,肝腎,祛風濕、通絡、利關節(jié);清熱解毒(可用于半身不遂)

桑枝,平,肝,祛風濕;利關節(jié);利水消腫;祛風止癢;生津潤燥(消渴)

*臭梧桐,涼,肝,祛風濕、通經(jīng)絡;平肝

*海桐皮,平,肝,祛風濕、通絡止痛;殺蟲止癢(2004-30)

*絡石藤,寒,心腎肝,祛風通絡;涼血消腫利咽(可用于跌打損傷)

*雷公藤,寒,大毒,肝腎,祛風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頑痹)(以毒攻毒)

(祛風濕藥考的比較少,標星號的不太好記,希望大家結合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想象,編順口溜等,

會大大幫助你的。每章中藥都有點名詩,如果按我給的順序被點名詩,你會省更多力氣,有時間更

新)

祛風濕強筋骨藥:

五加皮,辛苦溫,肝腎,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利水

桑寄生,辛甘平,肝腎,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狗脊,肝腎,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溫補固澀(遺尿、白帶過多)

南五加皮(五加皮)--細柱五加皮

北五加皮(香加皮)--杠柳皮

刺五加

都能補肝腎,不過這種超難度的中藥題目,只考過一次,在1999-137,以后再考這種題,就不是在響

應國家扶持中醫(yī)的口號!

化濕藥:

1.蒼術、著香、佩蘭、厚樸結合記憶

蒼術,辛苦溫,脾胃肝,健脾燥濕;祛風散寒;明目

喜香,辛微溫,脾胃肺,化濕;解暑;止嘔

佩蘭,新平,脾胃肺.化濕;解暑

厚樸,辛苦溫,脾胃肺大腸,燥濕;消痰;消積;下氣(寬中、平喘)(2001-35)

2.砂仁、白豆蔻結合記憶

砂仁,辛溫,脾胃腎(中下焦),化濕行氣:溫中止瀉(止嘔):安胎

白豆蔻,辛溫,肺脾胃(中上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