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中生物8下說課稿_第1頁
蘇教版初中生物8下說課稿_第2頁
蘇教版初中生物8下說課稿_第3頁
蘇教版初中生物8下說課稿_第4頁
蘇教版初中生物8下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初中生物

八年級下冊

全冊說課稿

第8單元生物的生殖、發(fā)育與遺傳

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與發(fā)育

《植物的有性生殖》說課稿

說課人: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為:植物的有性生殖

一、說教材

1.說地位作用

本課的內容來自蘇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第二十一章內容。主要體現(xiàn)生命的周

期性和生命代代相傳的原理。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殖方式的形

成,既體現(xiàn)r生物對不同環(huán)境的適應,又展現(xiàn)r不同生物類群在連續(xù)性方面所表

現(xiàn)的發(fā)展和進化。本節(jié)介紹植物的有性生殖及其應用,著重突出了植物的生殖方

式與環(huán)境的相適應。

所以本節(jié)課內容是第一章的一個重點。講清楚植物的生殖能更好地與本章第二節(jié)

《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以及后面的內容相銜接,為學生學習第二節(jié)內容打下必要

的基礎。

2.說教學目標:

課標對于這部分內容的總的目標要求。

鑒于對教材的上述理解,根據新課標對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耍求及本課特點,

我在知識、情感和技能三方面都確立了具體的目標,同時突出重點。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和思考,了解有性生殖的概念。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這也是

本章的重難點內容。技能目標重在通過討論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

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觀察現(xiàn)象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是養(yǎng)成愛護植物、熱愛大自然、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情操。并且到達“學

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二、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始于他們在生活實踐中對自然界的認

識,而不是單純對書本知識的記憶和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原

有認識對科學學習的影響,盡最大可能借助各種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認識原有經

驗的局限性,主動構建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態(tài)度、

情感與價值觀,了解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

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思想/因此本堂課主要采用

師生雙向交流、觀察與探究、學生討論等多種學習方法。鼓勵每一個學生充分參

與整個教學過程,重視師生、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

的體驗。我準備的教具有掛圖、畫圖、板書等。

三、說學法:

“受人與魚,莫過于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學會”知識,

更是為了“會學”知識。根據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和培養(yǎng)。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將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等多種途徑,來開展

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

四、重難點的處理

了解有性生殖的概念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內容,對于這一點的處理,我采用的教

學方式是,通過繪制花縱切面結構解剖圖,結合學生以前學過的花的結構及受精

過程的這部分知識,導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并且運用畫圖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

的興趣。運用圖形與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理解有性生殖的概念。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感知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恰當?shù)膶肽芗ぐl(fā)學生的興趣,為新課教學創(chuàng)造最佳的

學習氛圍,新課伊始,我從“快要到春天了,大家都知道春天是一個播種的季節(jié)」

將學生們引入春天。緊接著問:“那么,大家還記得被子植物的種子是如何形成

的嗎?”這一問題一提出,學生們便會去思考、回憶以前學過的知識。這時我再

拋出“接下來我們就來回憶被子植物的種子的形成過程”自然地進入今天的新課。

然后,在讓他們思考“被子植物的種子的來源?”

在黑板上畫出花的縱切面結構解剖圖,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圖文,再加以適當引導、點拔提示花的結構有哪些。以問答的方式提高學生

的抽象與形象的思維能力。并且在花的結構中提出與傳粉受精有關的結構,從而

引出受精過程。為接下來的授課作鋪墊。

第二步:提出問題,難度適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入是要把教學引向學生的主動學習、或是探究的開始,

提問也不再是要求學生直接回答,而是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地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

題?!币虼嗽诮酉聛淼慕虒W中提出了一些難度適當并有一定開放性的問題,如:

(1)你們還記得在花的受精過程中,是哪兩種細胞進行結合的呢?(2)精細胞

和卵細胞乂分別是由哪部分產生的呢?等。希望通過問題的層層深入讓他們在想

象、思維和表達的過程中,切實鍛煉分析綜合能力,增強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在這里掛圖幫了大忙,通過掛圖讓這些對農村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的知識形象

化。加深學生的認識。

第三步:仔細觀察,大膽猜想,積極表達

在通過演示實驗講解完受精過程后,告訴他們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我們今天所學

習的新的知識植物的有性生殖。由于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知識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對于設置開放性題難度較大,只能通過觀察讓學生去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點。最

后讓他們思考并歸納:什么叫植物的有性生殖呢?運用這樣的一種方法讓他們通

過仔細觀察,大膽的猜想并積極發(fā)言歸納出植物的有性生殖的概念。

第叫步:課外延伸,知識升華、激發(fā)興趣。

在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的基礎上讓他們能夠從實際生活中舉出:生活中還有那些

植物是通過有性生殖而來的。從而到達“學以致用”的目的。

六、板書設計:

主板書:

第--節(jié)植物的生殖

一、植物的有性生殖

精細胞

卵細胞

1、有性生殖的概念:

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

副板書:

畫圖

這樣設計板書的意圖:

這樣的板書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明白有性生殖的概念,并且對學生有一個潛移默化

的作用,讓他們明白科學的邏輯性和嚴謹性。

而副板書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簡潔地表達出老師講課的內

容。

《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說課稿

胡志革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內容是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冊第二十一章第三節(jié)《昆蟲的生殖

和發(fā)育》。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體現(xiàn)了生物對

不同環(huán)境的適應乂展現(xiàn)了不同生物類群在連續(xù)性方面所表現(xiàn)的發(fā)展和進化。

本章先介紹植物生殖后,介紹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包括昆蟲、兩柄動物和鳥類的

生殖和發(fā)育。著重突出了生物和發(fā)育與人類以及環(huán)境的關系,進一步體現(xiàn)了整套

教材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思路。本節(jié)講述的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也是學生比

較熟悉和興趣的一類動物,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它在本章中體現(xiàn)了昆蟲的生殖與

發(fā)育過程及特點,突出了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

二、說教法

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

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思想。"我大膽改變課堂教學

方式,利用觀察法、分析法、討論法、引導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積極探索設計一

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主動探索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

生生互動,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主動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盡管學生們對與蝴蝶、蜜蜂等昆蟲接觸的機會也比較多比較熟悉,但是他

們卻缺少更加系統(tǒng)和完整的的科學知識結構。所以本節(jié)課就是以學生對昆

蟲的好奇為切入點,所以我在本節(jié)課堂上設置小組討論等活動方式,不僅

使學生能夠解決自己的疑問同時學到科學知識,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

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師不再單純是教育任務的執(zhí)行者,而是教育任務的思想者、研究者、實

踐者和創(chuàng)新者。把握好教師的角色,使自己明確在生物科學知識的教育中,

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探究者。

(-)“授人與魚,莫過于授人與漁”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學

會”知識,更是為了“會學”知識。根據學生的實際,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

方法的指導和培養(yǎng)。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將通過觀察、閱讀、思考、分析、合作探

究、討論等多種途徑,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

體的學習模式。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

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和學生的實際,制訂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觀看教學片和發(fā)育示意圖,理解家蠶和蝗蟲的發(fā)育的概念和過程。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出其他昆蟲的生殖發(fā)育方式。

(3)舉例說出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fā)展

中的作用;以致認識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家蠶和蝗蟲發(fā)育的視頻增強學生觀察、分析能力,以及表達交流、合作

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目標:

通過昆蟲發(fā)育的視頻的展示,給學生直觀的美好感受,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的原始

情感,培養(yǎng)另眼看世界思維習慣,多看事物的美好面。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說出常見昆蟲的生殖與發(fā)育過程。

2、舉例說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特點。

難點: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方式的理解。

四、說課教學過程

基于課標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的理念,本著力圖促進學生學習

方式的變革,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使其勤于動腦,并逐步發(fā)展學

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和學

法基礎上,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分五個環(huán)節(jié):

(一)聯(lián)系實際從生活中導入,活躍氣氛、激發(fā)興趣

1.冬季幾乎看不見蚊子、蒼蠅,為什么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蚊蠅就多起來了?

2.食用物品中,如何就長出了“肉蟲子”

3.在太陽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蟲”變的?!懊x”是從哪兒來

的?它怎么會變成蝴蝶呢?

(二)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合作探究學習課文內容

1、家蠶的生殖與發(fā)育的過程及特點

①在學習家蠶的生殖與發(fā)育之前,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思考家蠶與人類生產生

活的關系,展示相關的圖片,進而引導出有關“絲綢之路”的歷史典故,既擴展

了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乂為課程內容的學習做好鋪墊。

②學生對家蠶已經初步了解,通過閱讀書中的活動觀察,明確這一教學步驟中所

需完成的問題,由于教學條件有限,教師播放《家蠶的生殖》實驗視頻,學生經

過認真觀看視頻,回答活動觀察中設置的問題。教師在過程中進行引導和評價。

③在屏幕上播放家蠶的生殖發(fā)育過程示意圖,設置疑問引導學生觀察,說出完全

變態(tài)發(fā)育的概念,并且進行充分的理解。這一過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自主

學習的能力,達到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合作探究學習的效果。

2、蝗蟲的生殖與發(fā)育的過程及特點

①設置疑問“危害農作物的害蟲有哪些?,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蝗蟲,進而介紹有

關蝗災發(fā)生的原因和治理蝗災的措施,這一過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知

識儲備。通過介紹蝗災的有關知識,引出問題“小小的蝗蟲為什么會有如此之大

的危害”“蝗蟲又是怎樣進行生殖和發(fā)育的呢?,進一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②播放視頻《蝗蟲的生殖》,在學習家蠶的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基礎之上,使學生將

蝗蟲與家蠶的發(fā)育方式進行對比,總結出蝗蟲的不完全變發(fā)育的特點,并在教師

的引導下對之進行充分的理解,進而歸納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與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異

同和特點。這一過程是學生攻破教學目標的重點和難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比

較分析的能力。

(三)知識的學以致用和能力培養(yǎng)

進行技能訓練,先分析課本上家蠶和蝗蟲蛻皮說明原因,并說明這問題不明確、

不具體。從而再引導學生針對本節(jié)內容進一步知識的拓展。這一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

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

(四)課后練習,加強知識

加強教學重點、難點的鞏固,拓展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和生物科學

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并且充分體現(xiàn)了昆蟲與人類的關系,體現(xiàn)了昆蟲與環(huán)

境的關系。

(五)課堂小結,提升能力

以表格的方式,總結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特征,通過提問學生,進

行表格的填寫。這一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鞏固知識,提升學生的能力。

附: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

一、家蠶的生殖和發(fā)育一完全變態(tài)

1.定義一在發(fā)育過程中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

生活習性與成蟲有顯著不同,這樣的發(fā)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2、發(fā)育過程: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3.例如:蜜蜂、菜粉蝶、蠅、蚊等。

二、蝗蟲的生殖和發(fā)育一不完全變態(tài)

1、定義一在發(fā)育過程中要經歷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的形態(tài)和生

活習性與成蟲相似,這樣的發(fā)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

2、發(fā)育過程:卵、若蟲、成蟲3、例如:蟋蟀、螳螂等。

五、教學反思

此次授課的八年二班的整體班風比較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部分同學掌握

的知識量也很多,整體的學習氛圍特別濃厚,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之間

的交流、溝通以及小組的集體榮譽感,但是在本次課中未能設置游戲等其他活動

方式,使教學活動顯得有些單一,由于條件的限制,未能對書中的活動進行實驗,

不過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觀看視頻,彌補了這一不足。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說課稿

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蘇教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八年級下冊

第第二十一章第四節(jié)《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這次說課主要分說教材,說教

法,說學生,說教學過程和說板書設計。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按照課程標準突出人和生物圈的思路,在引導學生認識生物生殖過程和特點的同

時,突出生殖和發(fā)育與人類的關系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在本節(jié)課里,要著重引導

學生關注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與環(huán)境的關系。故此,本節(jié)課要以青蛙為例來講

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具體描述,分析青蛙的鳴叫?、抱對、排卵、體外

受精和蝌蚪的發(fā)育過程等現(xiàn)象,講述了環(huán)境的變化對兩棲動物及水質的優(yōu)劣對兩

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的影響。最終使學生理解兩棲動物的基本生殖方式、生殖發(fā)

育的過程及生殖發(fā)育的意義;認識到保護生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培

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分析、創(chuàng)新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及特點;

通過觀察圖片和資料分析,能總結出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分析、判斷和總結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幫助學生樹立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道德意識,關注生物生殖和發(fā)育與環(huán)境

的關系。

(三)教學重點

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及發(fā)育過程中形態(tài)結構與生活習性的變化。

(四)教學難點

青蛙生殖和發(fā)育的基本過程及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

識。

(五)教學突破

兩棲動物是從水生開始向陸生過度的一個類群,具有初步適應陸地生活的結構特

征,但受精和幼體的發(fā)育還不能擺脫水的束縛,只有經過變態(tài)發(fā)育才能上陸地生

活。故而,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片來展示或說明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

過程:首先要使學生認識青蛙的生殖行為(如鳴叫、抱對)對種群繁衍的意

義;其次,通過字面解釋、直觀解釋和分析對比等方法來描述蛙卵的受精方式和

環(huán)境條件,蝌蚪與幼蛙在形態(tài)結構上的特征,分析蝌蚪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適于水中

生活的意義,從而理解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為什么離不開水;第三,兩柄動物包括

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從進化觀點看,兩棲類是從水生到陸生過度的一個類群,二

是從個體發(fā)育觀點來看,它們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經過變態(tài)發(fā)育后的

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只有具有這一特征的動物才能成為兩棲動物。

以免學生誤認為兩棲動物就是能在水中生活乂能在陸地生活的動物,將水棲爬行

動物,水棲哺乳動物與兩棲動物相混淆。通過這些步驟,在學生充分觀察,思考

并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的特

點,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現(xiàn)代教學觀認為教與學是統(tǒng)一的,教師要由傳統(tǒng)意義上知識的傳授和學生的管理

轉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促進和幫助者;由教學活動的主角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和

配合者。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思

想,我采取比較法來進行教學。通過與其它動物類群生殖的比較,讓學生認識到

兩棲動物生殖和發(fā)展的過程。從比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解決問題中學到知識。教學

中,要營選一個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檢視自我和反思

自我,喚醒學生成長的渴望;幫助學生尋找、搜索和利用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讓學

生真正掌握終身受益的學習本領;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的內容的實際意義,維

持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因素;幫助教育學生如何選擇信息,處理信息和利

用信息;培養(yǎng)學生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課堂上,隨時捕捉、激發(fā)學生思維的

火花和靈感,發(fā)現(xiàn)和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成為

學習的主人。

三、說學法

1、本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之一是比較法,將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與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

相比較,青蛙發(fā)育過程中,蝌蚪時期很像魚,與成體有很大差異,這樣的發(fā)育是

變態(tài)發(fā)育。通過比較,明確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概念只用在昆蟲的

發(fā)育上,不能用在兩棲動物的發(fā)育上。

2、對于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與環(huán)境的關系,要引導學生通過資料分析來獲得結論。

根據資料分析和科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離不開水,成體

營水陸兩棲生活。這樣就使大多數(shù)兩棲動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濕地區(qū)。環(huán)

境變遷(如干旱)不僅破壞了兩棲動物生殖和發(fā)育的環(huán)境,同時也會影響兩棲動

物的生存和分布。

3、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學習方法是觀察法,如青蛙在生殖季節(jié)有抱對現(xiàn)象,這對生

活在農村的學生而言并不陌生,只是不理解青蚌抱對的實際意義。青蛙的受精方

式是體外受精,抱對是青蛙排卵和排精的行為,抱對時,雌雄蛙的泄殖腔相互接

近,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提高卵的受精率。

四、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利用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來導入。陳述:“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金

色的童年,童年里少不了童話故事伴隨大家一起成長。《小蝌蚪找媽媽》想

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那誰能說說小蝌蚪沒能找到媽媽的原因是什么?"我這樣

設計的意圖是:上課伊始,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情景,不僅注意力馬上被吸弓I,

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預示著兩棲動物發(fā)育方式與其他許多動物類群的發(fā)

育方式不同。然后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以激勵性的評價:“同學們的答案揭示了小

蝌蚪與青蛙的關系,其實,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各種生物為了更適應環(huán)境,形

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殖和發(fā)育的特點。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學習和認識兩棲動物生

殖和發(fā)育?!保ò鍟n題:第三節(jié)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2、預習階段,自我認知,構建知識體系

根據教材,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際和認知積累,我將本節(jié)重點內容概括出以下

幾個問題,學生弄懂了這些問題,就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認知目標。1)兩棲動物的

含義是什么?你現(xiàn)在知道了那些是兩棲動物了嗎?2)在什么時間,什么環(huán)境中

你能聽到蛙的叫聲?這對青蛙的生殖有什么意義?為什么會有兩只青蛙抱在一

起?3)青蛙的受精過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這樣的受精方式與那些動物相同,與

哪些動物不同?4)青蛙的一生要經歷那幾個過程?這樣的發(fā)育方式叫什么發(fā)

育?5)你能歸納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的特點嗎?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將

自己已有的知識說出來與大家共享,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乂激發(fā)了學生與

生活中積累知識的熱情,同時乂鍛煉了學生對知識搜集、分析、歸納、整理的能

力。既活潑了課堂,吸引了學生,乂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提升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陳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詩中描述的是:有蛙的叫聲,農民

就有播種的希望,就有收獲的喜悅和歡樂!我們已經知道蛙的叫聲和生殖有關,

但與農民的播種和收獲乂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呢?就這個問題,每小組閱讀教材第

14頁“資料分析”考以下幾個問題,并就這幾個問題開展課堂研討。1)環(huán)境的

變化對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有什么影響?2)現(xiàn)在兩棲動物走向衰退,種類減

少的原因是什么?3)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畸形蛙的原因是什么?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4)從資料顯示的事實中你受到哪些啟示?5)如果你就餐的桌子上有“出雞”肉,

你會怎么辦?現(xiàn)在請各小組發(fā)揮你才聰明和才智,并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一起來探

討吧。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閱讀教材和提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表

自己見解,提出不意見的機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合作學習的

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昂玫慕處熓亲寣W生發(fā)現(xiàn)知識,不好的教師是向學生傳授

知識”。讓學生通過閱讀自學而獲得的知識最牢固,印象最深刻。這一意圖的實

施,不僅使學生從資料收集中了解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與環(huán)境的關系,完成了

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還能培訓學生收集分析資料、整理接收信息及語言表達能

力,同時也寓意和滲透著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生態(tài)學觀點。

4、歸納總結,納入系統(tǒng)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把教材中零星,分散的知識

組成一個知識結構網絡,便于整體了解,整體構建,整體利用。這主要通過板書

來完成。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既要表現(xiàn)出來本節(jié)重點,說明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乂要增強學生的參與

性.,同時還要反映出本節(jié)課知識體系的構建。

《鳥的生殖和發(fā)育》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寶泉嶺管理局新華農場學校說課教師馬長春,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鳥

的生殖和發(fā)育》。下面我將從如下八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首先我來說說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鳥的生殖和發(fā)育》這一課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21章第5節(jié)的內容,此前學

生已經學完植物,昆蟲、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學習本節(jié)課目的是為了讓學生

了解更高一級動物在生殖發(fā)育方面的特點,而且也為后面學習生物的進化打牢基

礎,因此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整個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眾所周知,不同年級的學情是不一樣的:(二、學情分析)

初三學生有較強的分析和總結能力,通過前三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生物的生

殖和發(fā)育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我的學生大多數(shù)家住連隊,對鳥類比較熟悉,所

以學起本節(jié)內容應該很輕松。

“成功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再精彩的課堂也需要有精心的課前準備:(三、教

學條件)

我充分發(fā)揮農場學校連隊學生多的優(yōu)勢,課前布置學生們帶不同的鳥卵,如笨雞

蛋、鴨蛋、鵝蛋,有的同學還帶來了鶉鶉蛋進行觀察,再配以“班班通”多媒體

設備進行展示,教學效果清晰、明了。

知識從實踐中來,回到實踐中去。(四、設計理念)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安排上盡可能貼進生活,讓學生感到所思考的問題既熟

悉乂新奇,從而激發(fā)其探究的熱情。教學中我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依

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

根據《生物課程標準》我確定如下重點難點(五、重點難點)

認識事物首先要從整體宏觀上把握,所以我把鳥類生殖和發(fā)育過程確定為本課重

點,實驗探究對于我們農場學校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我把鳥卵結構和各部分的

功能作為本節(jié)課難點。

通過深入鉆研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三維目標我確立為:(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圖片,描述鳥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說出鳥卵的結構和各部分功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同鳥類與人的和諧關系,養(yǎng)成愛鳥、護鳥的習慣。

根據以上分析為了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條件,我設計了以下

教學環(huán)節(jié):(七、教學過程)

(一)詩詞導入激發(fā)興趣

由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設置情境,直接導入課題。利用多媒體展示一組鳥類

生活的圖片,其實就是鳥類繁殖過程的縮影,學生會概括出鳥類生殖的大致過程:

求偶、筑巢、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這樣就很自然的完成了我們本節(jié)課的一

個知識目標:鳥類生殖的大致過程,進而突破重點,并且我們就以此為本節(jié)課學

習主線,條理非常清晰!

【設計意圖: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播放幻燈片,使學生認識鳥類生

殖和發(fā)育的過程。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使繁瑣的內容簡單化,學生在圖文并茂

的氛圍中學會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我將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為兩個模塊:

1.以小組合作形式互相交流彼此已有知識或生活經驗來完成同學們提出的與鳥

類生殖過程相關的問題,如鳥類求偶方式有哪些?鳥類求偶的目的是什么?鳥巢

作用有哪些?鳥類生殖、受精和發(fā)育方式分別是什么?是不是所有鳥類都有求

偶、筑巢、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行為?麻雀是不是害鳥等等。此過程只需教

師點評和講解極少同學提出的邊緣問題,這樣做既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乂提高

了他們篩選處理信息的能力。

2.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鳥卵的結構及各部分的功能。學生據日常經驗很容易認

清卵殼、卵殼內的卵殼膜、卵白、卵黃等結構,而不易看到氣孔、卵黃膜、胚盤

等結構。此時可以讓學生們按照書中操作步驟去做,這樣學生在短時間內即可將

鳥卵模式圖和實物結構一一對應,進而掌握鳥卵結構。

根據以往經驗這時可能衍生出另外一個探究實驗:用放大鏡觀察卵殼,同學們發(fā)

現(xiàn)卵殼并不是光滑的,有的同學認為有小坑,有的同學認為是小孔,此時教師應

抓住課堂生成,適時點撥,鼓勵學生設計實驗進行探究,讓實驗說話。

進過分析,學生們大致會給出兩種方案,第一種就是利用氣體膨脹原理,把鳥卵

放在熱水中,看在卵殼上是否有氣泡產生;第二種方案是取下來一塊卵殼,直接

用嘴去吹,看是否漏氣。教師在提示注意實驗安全后就可以讓學生親自來驗證。

學生會發(fā)現(xiàn)把雞蛋放進水里這一方案現(xiàn)象非常明顯,而第二種方案因為不夠衛(wèi)生

誰都不愿意去做,而且就是有人去做操作起來也不容易,因為嘴與卵殼接觸過緊

卵殼會碎,不緊又漏氣,最后得出結論卵殼上有氣孔。

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經歷了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到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的探究全過程,既

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乂提高了他們利用探究實驗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

力,而且提示學生在設計實驗時應注意可操作性。

在觀察胚盤結構時,有的同學觀察到了,而乂的同學就是找不到胚盤在哪里,此

時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去思考原因,學生馬上去分析,一種可能是倒卵白等結構時

正好把胚盤倒到了接近培養(yǎng)皿一側,另外一種可能是該同學拿的卵不是受精的,

這樣就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了受精的卵胚盤色濃而大,未受精的卵胚盤色淺而小這

一知識點。

【設計意圖: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動手活動,自主探究,認識鳥卵

的結構。同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一由表及里,由整體到局部,由形

態(tài)到結構,使認知過程有層次性、易接受。尤其是剪破卵黃膜,卵黃流出,讓學

生很輕松地體驗到卵黃膜的存在,深刻的領悟鳥卵的結構,從而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

點。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重點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使學生對雞蛋結構有

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小

組合作交流學習的能力。和學生一起設計實驗,目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

識、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探索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展示評價學生所獲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根據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設置了不同難度的課堂檢測,進行小

組競賽,激發(fā)學生興趣并檢測和鞏固本節(jié)課知識,這也是老師掌握學情和檢測教

學效果的幫手,更是課堂高效性的一種體現(xiàn)。

(四)學生暢談本節(jié)收獲

此時我設計了一個區(qū)分早成鳥與晚成鳥的在線小游戲,以獎勵本節(jié)課表現(xiàn)優(yōu)秀的

同學,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熱情。

(五)聯(lián)系生活情感升華

鳥類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能不能為它們做些什么?此時布置課外活動內容,為工

人文化宮及學校周邊樹林設計和懸掛鳥巢和向同學發(fā)出倡議保護鳥類。這是以往

我們學?;顒拥膱D片。

最后我來說說板書設計(八、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采用簡潔明了的提綱式,即突出本課的重點內容,乂對學生的探究

活動進行了歸納總結。此圖是學生匯報結果的時候在黑板上畫出的,使學生對雞

卵的結構模擬圖與實物標本一一對應。

總之,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知識大部分都是他們互相交流總結而獲得的,我只是起

到了導向的作用。以上就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想法,有不當之處敬

請評委、老師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課題是“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節(jié)內

容通過三個經典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最后列舉少數(shù)生物只有RNA而沒有

DNA的事實,得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一結論。教材不僅按照科學家的

探索歷程,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進行思考,還較詳細地講述了這兩

個實驗的具體方法。在結構體系上體現(xiàn)了人們對科學概念的認識過程和方法,是

進行探究式教學的極佳素材。探究“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

實驗”過程和原理是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通過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優(yōu)化

課堂結構,妙用科學史實例,把知識的傳授過程優(yōu)化成一個科學的探究過程,讓

學生在探究發(fā)現(xiàn)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細胞學基礎,

掌握了生物的生殖過程、染色體的化學組成、蛋白質與核酸的元素組成等相關知

識,這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認知基礎。同時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

對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對探究的目的性及過程,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

考。

依據新課程標準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了解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②通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

物質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通過模擬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滲透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②通過對感性圖文資料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③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歸納等科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

④學會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務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模擬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探究的精神

②通過探究實驗培養(yǎng)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感悟科學家的科學精神,提高

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③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過程

針對以上教學目標和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我制定了教學的總體思路和方法。以

“自主探究、綜合滲透、合作活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理念為依據,讓學生“重走探究

之路”,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領悟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

合作學習的能力,并且在課堂上運用“自我效能論”,用發(fā)展性評價手段,激發(fā)

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同時促進其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具體教學計劃

和策略如下:

以人類早期對遺傳物質的推測為問題源頭,通過復習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

染色體的變化,讓學生明確染色體在生物遺傳中的作用。生物必修1已經學習染

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那么究竟誰在遺傳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設疑,

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這時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分析歸納遺傳物質必須具備哪些特

征?然后組織學生回憶蛋白質的組成和功能,比較蛋白質哪些方面可能會具有遺

傳物質的特征,并且我補充背景知識:當時科學家還沒有弄清楚DNA的具體結構。

這樣既復習了舊知識,乂讓學生很好的體會為什么早期很多科學家推測遺傳物質

是蛋白質,而學生先前已經通過各種媒介了解遺傳物質是DNA,這樣再次喚起學

生強烈的求知欲,推動沿著前輩探索發(fā)現(xiàn)的足跡,去探究怎么知道遺傳物質是

DNA而不是蛋白質?

實驗材料的選擇是成功的關鍵,首先提出問題:生物體中都含有蛋白質和核酸,

你覺得選擇什么樣的生物做實驗材料最合適?并引導學生從真核生物、原核生

物、病毒等生物類群組成結構來進行分析、比較、篩選,探究最佳材料。學生通

過對這些生物的結構進行比較,明白既然生物體中都有蛋白質和核酸,那么選病

毒等較簡單的材料分析起來簡便,干擾因素少。同時通過對實驗材料的探究,學

生對實驗的設計思路也進行初步的預測。

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是教學的重難點,學生首先邊觀察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

轉化實驗的動畫課件邊學習此實驗,然后花3分鐘左右時間完成下列圖表,體會

這幾個實驗的設計思路,設計的科學性在哪里?實驗結論是如何被一步一步證實

的?實驗的第四步,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無毒的R型細菌混合后,為什么使小

鼠死亡?學生不易理解,我補充相關的知識: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加熱使蛋白質

和DNA變性喪失活性后,降低溫度DNA可以恢復活性,但是蛋白質卻不能恢復。

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提出疑問,學生提到各種各樣的問

題。

例如有的學生提到:

1為什么不是小白鼠將兩者的混合物進行了轉化?

2為什么“轉化因子”不是整個S型細菌而是具體的某種物質?

對于這兩個問題,大家在備課的過程可能也發(fā)現(xiàn)了:教材在這個地方的設計不夠

完善,實際上在格里菲思的實驗之后,有些科學家也提出了這兩個問題,并且做

了相應的實驗來排除這兩種可能。我并沒有簡單的介紹科學家是怎樣設計實驗排

除這兩種可能。如果只是簡單地講述,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模棱兩可,同時

也失去了一個啟發(fā)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的好機會。我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實驗去探

究是否有這兩種可能,(簡單的介紹這兩組實驗)學生分析不同的實驗的現(xiàn)象得

出不同的結論,學生通過這兩組實驗,補充和完善格里菲思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嚴

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然后我簡單的介紹科學家的實驗結果:這兩組實驗都能使R型細

菌轉化為S型細菌。學生就明白了確實是S型細菌中的某種物質使R型細菌發(fā)生

了轉化。而S型細菌由多種物質組成,那么“轉化因子”究竟是哪種物質?這樣

就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我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是科學家,你用什么方法去

探究這“轉化因子”是什么物質?將學生分組,讓各小組花5分鐘左右的時間設

計實驗探究什么是轉化因子。然后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實驗設計,最后

我再通過多媒體展示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實驗,讓學生的思維過程與科學家的思

維過程進行碰撞與比較。讓他們在與科學家的思維比較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也

有些同學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思維與科學家竟這樣的相似,樹立自信心,自己也能成

為科學家。通過“過程式教學”,學生自己主動發(fā)現(xiàn)實驗的關鍵設計思路一將蛋

白質和DNA分離開來,單獨的觀察它們的作用。

有些小組的學生在設計探究實驗的過程中,還提出一些問題,例如:1.DNA是大

分子物質,是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菌中的嗎?2.我們也會吃一些生物的細胞,其

中也有活性的DNA,那么它是否象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一樣影響我們的細胞,

使我們的細胞變成其他的東西?3.課本為什么說艾弗里的實驗不能使大家信服

的原因是因為提取的DNA總是混有2%的蛋白質,但是第三組實驗不就很好的證

明了DNA被酶催化水解后,蛋白質也不能使其轉化嗎?對于這些比較好的問題,

讓學生將它記錄下來,課后要求學生查閱有關資料進行解決。在學習“肺炎雙球

菌的轉化實驗”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地參予探究,很好的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

我就不必強制性灌輸探究實驗的過程,學生真正主動去參與探究的過程,享受探

索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分組討論,也提高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也是教學的重點,向學生交代了有關T2噬菌體的背

景知識后,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和觀察圖3-6來學習該實驗,要求學生

針對這個實驗每人至少提出3個問題,提得越多越好,允許討論。學生積極開動

腦筋,踴躍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從中選出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將好的問題寫上

黑板,例如:

1.研究光合作用時選C和0等同位素作為標記元素,這里為什么選擇35s和32P

作標記?用C和0等同位素,行嗎?

2.為什么離心后T2噬菌體顆粒位于上清液,而被感染的大腸桿菌位于沉淀物?

3.為什么第一個實驗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沒有?

4.為什么第二個實驗上清液離心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沒有?

5.為什么第一個實驗離心后得到的DNA全是藍色的,而第二個實驗離心后得到的

DNA卻是既有藍色乂有紅色?

然后讓各小組討論這些問題。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適時的介紹離心的原理,是

依據密度的不同。學生就通過自己的主動質疑和討論釋疑,復習蛋白質、核酸的

組成元素,同位素示蹤法,也為后面知識“DNA的半保留復制”做鋪墊。文科班

的學生對侵染的過程并不容易理解,我就補充多媒體動畫,通過這兩幅多媒體動

畫,讓學生比較“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實驗的設計思路和肺炎雙球菌的轉化

實驗的設計思路,學生自己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其實兩者的思路是一樣的,只不過采

用的方法不同。然后我接著通過一道練習題反饋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最后學生

總結得出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中證明了DNA作為遺傳物質具備的特征:

連續(xù)性和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與前面學習的遺傳物質的特征相呼應,也為后面學

習DNA復制和基因的表達的埋下伏筆。

最后對本節(jié)課各小組的探究活動予以評價,尤其是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善于假

設,多向思維,收集材料進行探究學習的小組給予高度贊許。每個學期我們?yōu)槊?/p>

個學生建立了一個學習檔案,運用“自我效能論”的理論,將本節(jié)課中學生好的

探究實驗設計和教師的評價收入學生的學習檔案中,進行跟蹤評價,激發(fā)學生的

學習興趣和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同時促進其可持續(xù)發(fā)展。

課后反饋、拓展

事先編擬一組富有啟發(fā)性和探索性的檢測題,以學案形式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課后

進行反饋練習和拓展。

1.課本中只是簡單介紹了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的實驗,我將這部分內容用下列

資料替換,通過這道練習的反饋,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三個

實驗的設計思路,并讓學生得出結論:少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

2.課后讓學生閱讀學案資料探究遺傳物質是不是都在染色體上?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教材中蘊含的創(chuàng)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現(xiàn)成結論”,

通過多處“設障”、“布惑”,進行活化和優(yōu)化處理,讓學生“重走探索之路”,

潛移默化地把科學家的思維過程來感染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研

究的思路和方法,學習科學家的嚴謹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

較大程度調動,課堂始終處在一種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之中,學生真正把學習的

過程演繹成一個主動探究、自動求知的過程。通過對實驗選材、實驗設計思路及

實驗結果的假設、預測、分析與綜合,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科學研究的方

法以及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茍的精神,更讓他們在與科學家的思維比較中,樹立自

信心。這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開拓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培養(yǎng)了學生

探究能力。

人的性狀和遺傳

西定鄉(xiāng)中學劉香妮

2014年12月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從教材的編排來看,這一節(jié)在第22章起著承上啟下的地位。一方面,本節(jié)是

對第一節(jié)教學內容的深入和具體化,另一方面本節(jié)的內容是整個遺傳學知識的基

礎和入門,因此本節(jié)課的知識學得是否扎實,對本章乃至高中階段遺傳學知識的

學習都至關重要

(二)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以及親子代間在性狀上的延續(xù)現(xiàn)象。

(2)舉例說出不同種性狀和相對性狀之間的區(qū)別。

(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比較自己和其他同學遺傳性狀的異同,提高觀察能力。

(2)通過分析圖片資料、案例分析,參與情境活動以及教師指導下的進一步分

析,使學生自己提高分析,推理,歸納等科學思維能力,希望學生能自己歸納得

出什么是性狀、基因控制性狀的結論。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千里尋親”案例,關注身邊的志愿者活動,產生為社會、他人服務的意

愿。并通過分析“轉基因克隆豬”資料,了解生物科技的發(fā)展狀況,體會生物科

學的魅力,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時通過“尋找自己身上常見的遺傳性狀”活動,

體會到每個人都是于眾不同的,樹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

(三)教學重難點:

依據初二新課程看準和教學大綱要求,我確定了本節(jié)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性狀、相對性狀的概念。

(2)基因控制性狀。

(3)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

(4)遺傳圖解的繪制和分析

確立重難點的依據:

這些對八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他們在生活中有些感性的認識,但沒有

一個理性的認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這些知識是整個遺傳學的入門和基

礎,所以這一節(jié)他們能否掌握好這幾點對他們學習后面幾節(jié)乃至以后高中來說都

至關重要

重難點突破方法:

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圖片和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并利用

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生物的共同特征,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1、說學情

八年級學生在以往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的性狀和遺傳”這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

感性認識。但是并沒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

生活實際,讓他們能夠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說教法

(1)討論法(2)提問法(3)多媒體展示法

(4)案例分析法(5)講授法等

確定教法依據: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

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本節(jié)課以討論為主,創(chuàng)

設情境活動。在充分準備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

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三、說學法

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

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

學習的精神。

學法依據: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

人”,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要我學”的轉向

“我要學”,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約3分鐘)

(2)觀察,交流理解什么是性狀(案例分析一討論一一討論二一活動:約16

分鐘)

(3)練習題(一)(2分鐘)

(4)共同揭開性狀遺傳的奧秘(討論三一基因的顯隱性講解一遺傳圖解:約18

分鐘)

(5)練習題(二)(3分鐘)

(6)小結與板書設計(3分鐘)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入課堂:我上課前先舉例說出一些學生常見的現(xiàn)象。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

下一活動

(二)觀察,交流理解什么是性狀

案例分析:千里尋親(展示課件)

讓學生充當志愿者根據婦女A和婦女B以及小麗的一些外貌特征,去幫助小

麗找到她的親生母親,并回答原因。

設計意圖:以千里尋親活動引起學生觀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對性狀遺傳有個比

較直觀的認識,從而加深對性狀遺傳的認識,同時也能聯(lián)系前面所學知識切入本

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人的性狀和遺傳。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展開學習也有助于激發(fā)學

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多關注身邊的志愿者活動,產生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

意愿。

討論一:你能猜出他們的關系嗎?

孩子像父母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也就是遺傳是普遍的。我們身邊其它生物還有沒有

遺傳現(xiàn)象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遺傳性狀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討論二:生物的所有性狀都能遺傳嗎?

展示圖片:設計意圖:讓學生能夠識別一些人體常見遺傳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幫助學生完成下面的活動,使學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性狀都能遺傳。

活動:尋找自己身上遺傳性狀

再展示圖片資料,理解什么是相對性狀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夠識別一些人體常見遺傳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進一步理解

什么是相對性狀,更是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

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同學都是獨一無二的,幫助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樹

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

課堂練習

幻燈3展示一些有關相對性狀的題給學生練習

設計意圖:通過先舉例,后分析判斷的形式,幫助學生真正理解相對性狀,能活

學活用,并加強鞏固。

(三)共同揭開性狀遺傳的奧秘

討論三:

同學們對性狀和相對性狀都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現(xiàn)在請大家思考:為什么父母

的許多性狀會在我們身上出現(xiàn)?那么父母究竟把什么東西傳給了后代,才使子女

象父母呢?

展示幻燈片的克隆豬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資料分析,圖片分析以及我的指導下進一步分析,層層遞進引導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分析能進一步理解或者得出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這個結論。

同時也讓學生體會生物科學的魅力,了解現(xiàn)有中國生物學的成就,增強民族自豪

感。

出示和講解受精卵的形成圖

設計意圖:可以說前面的知識都是學生能看到,能感受到的,而導致這些現(xiàn)象出

現(xiàn)的真正原因學生還不知道,這就需要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受精

卵形成過程就把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了理性認識,讓他們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

以然。同時也為后面寫基因圖解做鋪墊.

展示遺傳圖解分析圖

設計意圖:前面受精卵的形成和后面的遺傳圖解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難以理解

的,但它又是一個重點和難點。在此基礎上,通過先觀察我的示范,再一起小組

合作完成各種不同情況的基因圖解,讓學生真正掌握基因圖解的寫法。這樣循序

漸進地推進教學,有助于突破重難點。

板書設計及知識小結:

第2節(jié)人的性狀和遺傳

一、生物的性狀

1形態(tài)2結構3生理特征4行為方式

二、相對性狀

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

三、基因控制性狀

成對出現(xiàn)。如:AAAaaa

顯性性狀隱性性狀

《人的性別決定》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

我來自鳳陽縣職業(yè)教育中心,

我的名字叫李讓沈,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的性別決定》。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方法、教學過

程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內容為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第22章的第3節(jié)。它既是對之前學習的與遺

傳相關細胞結構知識的延伸,也為后面學習生物的變異作了一個鋪墊。本節(jié)課從

人的性別問題入手,既滿足了學生對于性別決定知識的需求,又使學生學會科學

地看待生男生女問題,認識到科學的重要性。

因此,無論從知識的形成還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本節(jié)都是具

有重要意義的一課。

(-)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概述人的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解釋人的性別決定方

工I0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應用規(guī)律解決

問題的能力,獲得研究生物學問題的方法。

3、情感目標:能用科學態(tài)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同時樹立“生男生

女一樣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三)重難點

1、重點:人的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人的性別決定方式。

2、難點:解釋人的性別決定方式。

說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探究欲。

所以在授課時,我充分把握這一特點,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求知

欲,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但不能忽視的是八年級的學生抽象思

維能力薄弱,對于課本提及的難點知識(解釋人的性別決定方式)掌握起來會有

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教學生通過“游戲”的方法來突破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

畫(一)教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lián)

系。因此,本節(jié)課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討論去探究“人

的性別決定方式”。

(二)說學法

《新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

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

因此,本節(jié)課我并沒有把現(xiàn)成的結論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

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的去思考、討論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充分

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

a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

愉快的學習氛圍。先展示一幅嬰兒的圖片,接著問學生:

“同學們在

十幾年前當你們呱呱墜地的時候,

為什么有的是男孩有的是女孩,

們想知道人的性別是由什么決定的嗎?”

這樣的導入一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的性別決定上,激發(fā)

了學生的求知欲,從而順利的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掌握重點:學生:仔細觀察課本出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閱讀課本第一自然段,

討論回答以下幾個

問題。要求:學生分成四組,討論結束后,選一個代表來回答。

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再加以歸納。

通過學生合作探究,老師再加以總結的方法,既體現(xiàn)了“以學生

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又使學生掌握了所學知識。為了了解學生對這部分知識

的掌握程度,我設計了一道習題讓學

生進行練習,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本節(jié)課重點知識的掌握。

2.突破難點: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但對于性染色體是怎么決定人性別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也正是本節(jié)課

的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應該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去突破。先展示一副孕婦的圖片

問學生:“在大街上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特殊人群一孕婦,

同學們猜猜她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使學生對生男生女的幾率問題一下就產生了興趣。

緊接著教學生做一個游戲,先讓學生熟悉一下游戲規(guī)則,再做游戲,游戲結束后

找?guī)捉M囹學生根據他們游戲記錄的數(shù)據來填表格。

根據表格數(shù)據統(tǒng)計結果讓學生思考:在這個游戲過程中,

你發(fā)現(xiàn)了一些什么?引導學生分析討論

會得出:“生男”還是“生女”是隨機的,“生男”和“生女”的

比例基本相同。生男生女男性提供的染色體起決定作用;

再讓學生根據他們的這些發(fā)現(xiàn)嘗試完成人的遺傳圖解。小組討論,找學生到黑板

完成,然后老師在學生寫的結果基礎上再加以補充和總結。

通過讓學生自己做游戲的方法,將本節(jié)課的難點由“難”變?yōu)椤安浑y”;不僅體

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難點知識。為了讓

學生對前面的知識學以致用,給學生展示一個事例,等學生看完以后問學生:“這

個婆婆責怪她媳婦的做法對嗎?如果在你身邊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你會怎么做?”

學生通過這道題的回答,不僅將前面所學的知識做到了學以致用,而且還使他們

學會用科學的態(tài)度看待生男生女問題。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婆婆這么

想要男孩,是不是男孩比女孩好呢?”這時下面的男生和女生就會展開爭論。

3.培養(yǎng)觀念:我讓班級男生代表男方,女生代表女方,組織學生

開展一個小小的辯論賽

男孩好還是女孩好。通過辯論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幫助學生樹立

“生男生女一樣好”、“男女平等”的思想。從而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得到

進一步提升。

(三)課堂小節(jié),知識再現(xiàn)

在本節(jié)課的小結環(huán)節(jié),

我改變以往教師直接小結的做法,

先讓學

生回答: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然后再加以補充。

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知道

了哪些是重點內容,

哪些是難點內容。

對學生的課后復習也起到了引

導作用。

(四)布置作業(yè),加深掌握

為了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我布置了三道作業(yè)。

第一題圍繞本節(jié)

課重點

“人的染色體組成”

進行設計;

二、三兩題則圍繞難點知識

“人的性別決定”。通過這樣三道作業(yè)的練習,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重

難點知識的掌握。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節(jié)課最精華的體現(xiàn)。

根據教學內容,

我設計了提綱

式和圖示式相結合的板書,力求突出重點,做到簡明,概括。讓學生

更直觀的掌握本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重要知識。

高效課堂說課稿

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第四節(jié)遺傳病和優(yōu)生優(yōu)育

一、說教材:

本節(jié)是蘇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冊第二十二章第四節(jié)《遺傳病和優(yōu)生優(yōu)育》。本

節(jié)課要求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遺傳病及近親結婚的危害,并認識優(yōu)生優(yōu)育的重要

性。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屬于人們生活的常識性知識,內容淺顯易懂,

且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節(jié)課設計上本人將從社會問題入手,貼近學生

的生活實際,以便引起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產生解決社會問題的意識,從而

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常見的遺傳病及其危害;

2.什么是近親結婚及近親結婚的危害,了解我國婚姻法中相關的內容;

3.舉例說出一些優(yōu)生優(yōu)育的措施。

能力目標:初步學會運用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在社會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

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生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

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具備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1.舉例說出常見的遺傳病及其危害;

2.舉例說出什么是近親結婚及近親結婚的危害;

3.舉例說出一些優(yōu)生優(yōu)育的措施.

難點:舉例說出近親結婚的危害。

我校地處偏遠農村,村里確實存在近親結婚的現(xiàn)象,近親結婚的危害在后代

身上也有所表現(xiàn)。因此,我本節(jié)課最大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近親結婚危

害巨大,身邊已經有鮮活的例子,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拿著后代的一生幸福去冒

險。但正因為近親結婚的實例在學生家庭就有,對于這節(jié)課我也很難放開去講,

只能從側面舉一些例子來闡釋。

四、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近親與非近親結婚后代患遺傳病概率柱狀圖圖紙。

學生準備:調查常見的遺傳病及其危害。

五、說教法:小組合作學習、講授法等。

六、說流程:

一>導入:

出示前面學習中已經接觸過的先天性裂唇的圖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