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中醫(yī)治療_第1頁
常見病中醫(yī)治療_第2頁
常見病中醫(yī)治療_第3頁
常見病中醫(yī)治療_第4頁
常見病中醫(yī)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稻農皮炎

稻農皮炎系指在種稻勞動過程中發(fā)生的皮膚病,是農業(yè)性皮膚病中較為常見的

疾病。由于致病原因不同,可分為浸漬糜爛型皮炎和尾蜘皮炎。浸漬糜爛型皮炎由

于長期浸入高溫水田中或機械摩擦等物理因素所致的皮膚病。尾蝴皮炎是由禽、畜

類血吸蟲的尾坳入侵皮膚引起的局部皮膚炎癥反應。本病中醫(yī)診斷為“水漬瘡”。

浸漬糜爛型皮炎系由外感濕熱之邪,郁于肌膚所致;尾蜘皮炎為人體肌媵不密,水

內蟲毒侵襲所致。

【診斷要點】

一、浸漬糜爛型皮炎

1、多見于在拔秧、插秧時期田間作業(yè)的農民。

2、一般在連續(xù)田間作業(yè)2-5日后發(fā)生。

3、初起見指(趾)蹊及其連連的指(趾)側皮膚腫脹,發(fā)白起皺,繼而表皮

破損,露出紅色基底,少許滲液。

4、自感局部疼痛,夜不安寐。

5、病程有自限性,如暫停下田,病癥可自行改善甚至痊愈,但再下田又可復

發(fā)。

6、繼發(fā)感染時,可引起急性皮下淋巴管炎、甲溝炎、丹毒等。

7、本病應注意與菜農皮炎鑒別。菜農皮炎多見于蔬菜種植者,病變主要發(fā)生

于腳部,皮損特征除糜爛外,尚可見丘皰疹和膿皰。

二、尾蛾皮炎

1、發(fā)病前半小時有下田工作史。

2、病變僅局限于接觸水的部位,以小腿伸側、前臂處多見,而陷于泥中的部

位通常不發(fā)病。

3、先有癢感,迅速出現紅斑,數小時后變?yōu)榧t色丘疹、丘瘡疹,有紅暈,分

布疏散或密集。

4、自覺局部瘙癢或疼痛。繼發(fā)感染時,可引起急性皮下淋巴管炎、甲溝炎、

丹毒等。

5、可繼發(fā)淋巴管炎或淋巴結炎。

6、停止下田1周左右消退,反復接觸病程可長達1個月以上。

【治療】

一、治療原則

以外治療法為主,一股不需內服藥物。

二、外治方法

1、五倍子液:五倍子250g明磯120g白酒1000mlo浸泡上述藥物1~2天后

外搽,3-4次/日。

2、石榴外洗液:石榴皮120g五倍子、地榆各60g明機250g。煎水后泡洗,

2-3次/日。

3、復方茶葉液:茶葉30g明磯60g。煎水外洗敷。本方用于滲液較多者。

4、花椒10g食鹽適量。煎水外洗,2-3次/日。主要用于尾蜘皮炎。

5、散劑外敷:爐甘石、冰片、青黛各10go共研細末,局部外撲。本方用于滲

液較多者。

三、內治方法

如繼發(fā)感染,發(fā)生急性皮下淋巴管炎、甲溝炎、丹毒等時,加用清熱解毒、利

水滲濕治療,可選用五味消毒飲、當歸拈痛湯加減治療。

【注意事項】

1、加強個人防護:如穿水田襪,戴手套;或用上述外治藥物在下田前后浸泡

手足,讓其自行干燥。

上述外治方法各藥,不得內服。

第五節(jié)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反復發(fā)作,可自行或經治療緩解的氣道阻塞為

特征的綜合征。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臨床特征為發(fā)作性呼氣困難并伴有哮鳴音、

咳嗽和咳痰,持續(xù)數分鐘至數小時或更長。哮喘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男女發(fā)病率大

致相同,我國大約1%。大多數在25歲以前發(fā)病,也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

本病中醫(yī)診斷為哮病,認為多因感受外邪,或飲食情志等失調,誘動內伏于肺

的痰飲,痰氣阻塞,搏于氣道使肺氣不得宣降而發(fā)作。

【診斷要點】

1、有反復哮喘發(fā)作史。

2、發(fā)作與接觸過敏原及其它誘發(fā)因素(如呼吸道感染等)有關。

3、突然發(fā)生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兩肺有廣泛的哮鳴音,重者不用聽診器亦可

聞及。

4、皮膚敏感試驗、特異性過敏原的體外試驗等可明確病因(過敏原)。

5、肺功能測定,即呼吸流速的全部指際顯著下降有輔助診斷價值。

6、應排除引起喘息的其它疾病。

【治療】

一、治療原則

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原則是消除病因、控制急性發(fā)作,鞏固治療及預防復發(fā)。

二、天灸治療技術

天灸治療法通過藥物敷貼穴位,使藥物由表及里,循經內達臟腑,以調節(jié)氣血

陰陽、扶正祛邪,體現內病外治之功。天灸療法對于本病有較好的預防復發(fā)作用。

適應癥:

1、符合“支氣管哮喘”西醫(yī)診斷及中醫(yī)“哮證”緩解期和發(fā)作期屬“寒哮

癥”診斷標準。

2、急性發(fā)作期屬輕、中度者,非急性發(fā)作期屬間歇性及輕、中度者。

禁忌癥:

1、合并嚴重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疾病者。

2、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或病情劃分為重度、危重者。

3、孕婦、血證、發(fā)熱、皮膚對藥物特別敏感者。

特色:

天灸療法對于支氣管哮喘有較好的預防復發(fā)作用,操作方便、安全、無副作用,

且費用較低廉,能被廣大患者接受,進行廣泛推廣應用后,預期可減少支氣管哮喘

病人的復發(fā)情況,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其醫(yī)療費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及社會

意義。

治療方法:

1、藥物制備:白芥子40%、細辛40樂甘遂10%、延胡10%共研細末,用時以

老姜汁調和成1X1X1立方厘米的藥餅,用5平方厘米的膠布貼于穴位上。

2、取穴:

(1)肺俞、胃俞、志室、膻中

(2)脾俞、風門、膏肓、天突

(3)腎俞、定喘、心俞、中院

背部穴位均取雙側。1次1組,3組交替使用。

3、方法及療程:

將藥物貼于穴位上,每次貼藥1小時,10天貼1次,治療3個月,共9次。

不良事件及處理方法:

可能引起并發(fā)癥,出現局部皮膚嚴重紅腫、大水泡、潰爛、疼痛,皮膚過敏,

低熱。貼藥后局部皮膚紅腫,可外涂皮寶霜、皮康霜等減緩刺激;皮膚局部水泡或

潰爛者應避免抓撓,保護創(chuàng)面或涂搽燙傷軟膏、萬花油、紅霉素軟膏等。皮膚過敏

可外涂抗過敏藥膏,如癥狀嚴重前來醫(yī)院處理。

三、辨證論治

哮喘治療,應分發(fā)作期和緩解期。發(fā)作時治標,攻邪為主,分寒、熱而施;緩

解期治本,扶正為主,別肺、脾、腎而治。

1、發(fā)作期

(1)熱哮證:呼吸急促,喉中哮鳴,胸高氣粗,張口抬肩,痰黃稠膠黏,胸

悶煩躁,或發(fā)熱面赤,口干便秘。治宜清熱化痰,降氣平喘。常用定喘湯加減。

(2)冷哮證:呼吸急促,喉中哮鳴,胸膈滿悶如窒,痰白稀或黏,或伴惡寒

發(fā)熱。苔白,脈浮緊。治宜溫肺散寒,化痰平喘。常用射干麻黃湯或冷哮丸加減。

2、緩解期

(1)肺氣虧虛證:氣短聲低,咳痰清稀色白,面色淡白,平素自汗,怕風,

易感冒。舌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治宜補肺固衛(wèi)。常用玉屏風散加減。

(2)脾氣虧虛證:倦怠乏力,食少便濾,面色萎黃,平素痰多。舌淡胖,苔

白,脈弱。治宜健脾化痰。常用六君子湯加減。

(3)腎虛證:平素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腰膝酸軟。腎陽虛者則

惡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腎陰虛者則翻紅,煩熱,汗出黏手,舌

紅苔少,脈細數。陽虛者溫腎納氣,常用金匱腎氣丸。陰虛者滋腎納氣,常用七味

都氣丸加減。

【注意事項】

1、緩解期應增強體質,參加必要的體育鍛煉,提高預防本病的衛(wèi)生知識,穩(wěn)

定情緒,避免受涼等,預防復發(fā)。

2、采用天灸治療法時,應戒生冷、煙酒、辛辣、海鮮等,貼藥當天避免冷水

浴。

第六節(jié)落枕

落枕又稱失枕,多數病人是由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過高或過低,頭部滑落于枕

下,使頸部斜向一側而得名。輕則一、二天內可自行緩解;重者可拖延數日。妨礙

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臨床,本病較為常見,以晨起或頸部猛然地轉動后而出現,

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青少年。冬春兩季發(fā)病較高。

【診斷要點】

1、多數患者早晨起床后,即感頸部疼痛強硬不適,活動受限,并且頸痛加重,

頭多歪向--側。

2、主要表現為頸項強迫體位,呈僵硬狀態(tài),頸部活動受限往往局限于某個方

位,不能做點頭、仰頭、轉頭活動,轉頭時常于上身同時轉動,以腰部代償頸部旋

轉活動,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3、病患處肌肉攣縮明顯伴壓痛,個別患者壓痛部位可摸到條索狀,有明顯的

壓痛點,壓痛點可出現在肌肉起止點,頸部前屈或向健側旋轉可牽拉受損肌肉加重

疼痛。

4、X線檢查:由于肌肉痙攣,頭頸部歪斜,頸椎線側位片可見脊柱頸段生理弧

度邊直,甚至反張成角;輕度椎間隙狹窄。頸部X線排除頸部骨質病變者。

【治療】

一、手法治療

常用手法有滾法、指揉法、拿法、彈撥法,可輔以針灸治療。

1、患者取坐位,醫(yī)生立于其后側或患側。頸項疼痛較甚者,可先指揉列缺、

后溪諸穴。在遠端穴位作指揉法的同時,可囑患者頭部自主地向各個方向作緩緩地

活動約1?2分鐘。

2、在頸項疼痛周圍用輕滾法,逐步向主痛部位移動,待患者病痛稍有緩解后,

一手繼續(xù)施以滾法,而另一手要扶住患者的前額、下頜或頭部緩緩地做頸部前屈、

后伸,左右側屈和左右旋轉的被動運動,約5分鐘。

3、繼以上體位指揉風池、肩井、阿是諸穴,尤其是阿是穴在指揉時要輕重交

替,同樣要配合頸部的各項被動運動,約5分鐘。指揉法和滾法可交替應用。

4、當頸痛有所減輕,活動功能有所改善的基礎上,可對有痙攣的肌肉施以彈

撥法,力量由輕到重,幅度由小到大,要因人而施,在患者能忍受的情況下對痙攣

的肌肉彈撥3?5次;而后再局部施魚際揉法以緩解手法之痛。

二、針灸治療:

根據臨床表現特點,以局部取穴為主,配以肢體遠端穴位。疼痛集中在頸部,

不能屈伸者,多與督脈和手、足太陽經有關;頸痛及肩、頭頸強直彎曲向患側偏斜

者,多與督脈和手、足太陽經有關。

1、毫針

(1)取穴:主穴風池、大椎、天柱、落枕、懸鐘、后溪。配穴阿是穴、天井、

外關、手三里、人中、陽陵泉、昆侖、絕骨。

(2)方法:每次選3-5穴,先刺阿是穴,不留針,再刺落枕穴或懸鐘穴,捻

針時囑患者活動頸項。

(3)手法:瀉法,懸鐘穴直針1T.5寸,使局部及踝關節(jié)酸脹,若針感上傳

者更佳。落枕穴位于第2-3掌骨頭之間,背側進針,斜向掌側,使酸脹、重感向上

臂放射。

2、梅花針

(1)取穴:大椎、風池、阿是穴

(1)自上而下、自內而外沿穴間連線叩刺。阿是穴重叩,使局部發(fā)紅或微出

血,叩后可拉火罐。

3、灸法

(1)取穴:阿是穴、天柱、肩中俞、懸鐘。

(2)方法:常用艾條灸、艾柱灸,每穴灸10-20分鐘或5-7壯,1日兩次。高

血壓患者不宜重灸。

4、刮痛:疼痛部位。

三、封閉治療

一般適用于對壓痛點的治療,選準固定而有明顯的壓痛點,用2%利多卡因2ml

加曲安奈德或潑尼松龍2ml、維生素及2ml等,對壓痛點進行封閉。

四、功能鍛煉

作頭頸部的仰俯旋轉活動,以舒筋活絡,增強頸部肌肉力量。

五、辨證論治

1、頸筋受挫型:

主癥:睡醒后出現頸部刺痛,活動不利,頸部有壓痛點。舌暗或有瘀斑,苔薄

白,脈弦緊。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用和營止痛湯加減。

2、風寒外侵型:

主癥:頸部疼痛重者,疼痛多向一側放射,時伴有肩背麻痛或伴惡寒發(fā)熱、頭

痛,身體重著疼痛。舌淡,苔薄白,脈浮緊。治宜祛風散寒除濕,方用羌活勝濕湯

加減

六、外用藥外用傷濕止痛膏、風濕跌打膏等

【注意事項】

1、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勢,枕頭不宜過高、過低或過硬。

2、睡眠是不要貪涼,以免受風寒侵襲。落枕后應盡量保持頭部于正常位置,

以松弛頸部肌肉。

3、針灸治療時嚴格把握適應癥,并及時做好緊急處理的準備

4、手法治療時動作要輕柔,不可使用暴力,特別是骨質疏松的患者以防骨折

和脫位。手法后臥床休息。

第十二節(jié)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kneeosteoarthritis,K0A)是臨床上常見的以關節(jié)軟骨

損害為特征,且病變累及軟骨下骨、滑膜和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慢性關節(jié)疾病,其主

要癥狀為膝關節(jié)疼痛,無力,活動受限,嚴重者出現畸形,對患者的工作,生活帶

來很大的影響。本病發(fā)生范圍較廣泛,且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

【診斷要點】

(1)近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關節(jié)疼痛;

(2)關節(jié)活動時有骨響聲;

(3)晨僵<30min;

(4)年齡238歲;

(5)膝關節(jié)檢查有骨性肥大;

(6)X線示關節(jié)邊緣骨贅。

滿足(1)(2)(3)(4)或(1)(2)(5)或(1)(4)(5)或(1)(6)者,可

診斷為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

【治療】

一、針灸治療

1、取穴:梁丘、血海、內膝眼、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鶴頂、阿是穴。

2、操作方法:取仰臥位,患膝關節(jié)胭窩處置一軟物使膝關節(jié)屈曲,梁丘、血

海穴直刺L0-L5寸,陽陵泉可向陰陵泉透刺,并使針感向下放射;鶴頂直刺0.8-

1.2寸一。

內、外膝眼及阿是穴行溫針灸,內、外膝眼向中心斜刺0.8?1.2寸,使針感

向下擴散,阿是穴毫針刺入得氣后施以“平補平瀉”小幅度提插捻轉手法2min,然后

將2cm左右長的艾條置于上述穴位針柄上點燃,至燃盡后取下,更換另一段艾條,

每次每穴灸3壯。諸穴均取患側,每日治療一次。

二、中藥治療:本病屬于“痹證”、“骨痹”的范疇,多因肝腎虧損、筋骨失養(yǎng),

夾雜風寒濕痹所致。

常用藥以牛膝、當歸、熟地、黃黃、威靈仙、甘草、白芍、獨活、杜仲、雞血

藤等藥物為主;常用方可選用獨活寄生湯、虎潛丸等加減。

三、手術治療:須在有條件的醫(yī)院進行。

手術治療分為兩類:一類是保留關節(jié)面,以減輕疼痛、提高關節(jié)功能、延緩膝

0A的發(fā)展為目的,包括截骨術、關節(jié)清理術;另一類是祛除關節(jié)面,主要針對膝

0A晚期患者,采用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

【注意事項】

1、在治療方面,膝關節(jié)一旦出現疼痛,就要積極治療。

2、西藥糖皮質激素長期使用對關節(jié)軟骨有破壞作用,應盡量避免使用。

第十三節(jié)痛經

一、概述

痛經又稱“經行腹痛”,是指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

女性較為多見。西醫(yī)學將其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種。原發(fā)性系指生殖器官無明顯

異常者;后者多繼發(fā)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質性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

病、慢性盆腔炎、子宮肌瘤等。

二、診斷要點

1、經期或行經前后小腹疼痛,隨著月經周期而發(fā)作。

2、疼痛可放射到脅肋、乳房、腰舐部、股內側、陰道或肛門等處。

3、一般于經期來潮前數小時即已感到疼痛,成為月經來潮之先兆。甚者疼痛

難忍,面青肢冷,嘔吐汗出,周身無力,甚至暈厥。

4、婦科檢查、盆腔B超掃描和腔鏡檢查有助于診斷。

三、中醫(yī)辨證

主癥: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為主。

1.寒濕凝滯:以冷痛、得熱則舒為特點,伴見經量少,色紫黯有塊,形寒肢

冷、小便清長,苔白,脈細或沉緊。

2.氣滯血瘀:以小腹脹痛拒按為特點,伴見胸脅、乳房脹痛,經行不暢,經

色紫黯、有血塊,舌紫黯或有瘀斑,脈沉弦或澀。

3.氣血不足:以小腹隱痛喜按、且有空墜不適為特點,伴見經量少、色淡質

稀,神疲乏力,頭暈眼花,心悸氣短,舌淡、苔薄,脈細弦。

四、中醫(yī)治療

(-)隔物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技術

1、適應癥

隔物灸法適應于治療“寒濕凝滯型”原發(fā)性痛經患者。

(1)原發(fā)性痛經月經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婚的年輕婦女。

(2)在經期或經行前后出現小腹冷痛,痛及腰慨,得熱則舒,有時伴發(fā)惡心、

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癥狀,甚者出現面色蒼白、肢冷汗出、昏厥。經量少,

色紫黯有塊。苔白,脈細或沉緊。

(3)B超、婦科檢查生殖系統(tǒng)無器質性病變。

根據癥狀在證候中的權重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評分,分出輕、中、重三

級,治療中根據輕、中、重的不同程度,確定相應的灸量(艾炷大小及壯數)。因

此,隔物灸對輕、中、重不同程度的痛經均可治療。

2、禁忌癥

(1)經檢查證實有生殖器官器質性疾病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宮頸狹

窄、子宮腫瘤等所致的痛經。

(2)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3)中醫(yī)辯證屬氣滯血瘀、肝郁濕熱、肝腎虧損等證型。

(4)不適應本療法者(發(fā)熱者、身體震顫者等)。

3、技術操作方法

(1)器械的準備

①電子天平用來測定艾炷重量,使之規(guī)范統(tǒng)一。

②施灸所需物品:治療盤、大彎盤、玻璃盤、大號鑲子、艾絨、艾柱模具、火

柴、酒精燈、線香、姜、鹽、切姜板、三棱針、刀、小勺、治療孔巾等。

(2)具體操作方法

①取穴及操作方法:神闕穴艾炷隔鹽灸,關元穴艾炷隔姜灸。

②灸量:選用大艾炷,根據痛經程度(癥狀評分)確定壯數,輕者用4壯,中

度用6壯,重者用8壯。

③施灸物品備制:統(tǒng)一制作大號艾炷(底直徑約2cm;高約2.5cm,重約每壯

1.5g;);鹽料選用純凈干燥精細食鹽;鮮姜片統(tǒng)--切制成直徑約3cm,厚約0.3cm

的薄片,中間用針刺10個孔。

④操作步驟:病人仰臥,取神闕、關元穴;將備用食鹽填于神闕穴中,使之與

臍平,上置鮮姜片和大艾炷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后,可易炷再燃,直至規(guī)定壯數。

然后再將備制好的鮮姜片放在關元穴處,上置大艾炷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后,可

易炷再燃,直至規(guī)定壯數。在施灸時,若患者感覺灼熱,可用鏡子上下移動姜片,

以減輕灼熱感,以灸至局部皮膚潮紅不起泡為度,切勿燙傷。

在施灸時,若灸壯數較多時,姜片有可能變干變薄,此時應更換姜片。

(3)治療時間及療程

隔物灸法共治療三個療程(即三個月經周期),第一個療程于月經來潮疼痛時

開始治療,1日1次,連續(xù)治療3天;第二、三個療程均于月經前3天開始治療,1

日1次,6天為一個療程;若經第一個療程治療后不再疼痛屬于鞏固治療,第二、

三個療程仍于月經前3天開始治療,1日1次,6天為一個療程。

4、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

(1)取穴要統(tǒng)一、準確(神闕、關元),按照《腌穴學》要求取穴。

(2)統(tǒng)一艾炷規(guī)格及灸量:統(tǒng)一制作大艾炷,每壯重量約1.5g,底直徑約

2cm,高約2.5cm;根據痛經程度(癥狀評分)確定壯數,輕者用4壯,中度用6壯,

重者用8壯。

(3)統(tǒng)一姜片規(guī)格:將鮮姜統(tǒng)一切制成直徑約3cm,厚約0.3cm的薄片,中間

用針刺10個孔。

(4)統(tǒng)一用線香點燃艾炷,以免用火柴燒傷。

(5)嚴格掌握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操作步驟。(詳見上述治療方法)

(6)掌握統(tǒng)一的治療時間及療程。

5、注意事項

(1)對于初診患者應注意觀察,防止出現“暈灸”現象。

(2)在施灸時,醫(yī)生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及時調整施灸部位的溫度、掌

握灸量,以防止灸傷。

(3)在治療時,要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囑咐其不要任意變動體位,以防艾

炷脫落燒傷皮膚或燒損衣物。

(4)在施灸時,醫(yī)生應小心更換艾炷,以防艾火燒傷皮膚或燒損衣物。

(-)常規(guī)針灸治療

1、體針療法

治法:寒濕凝滯、氣滯血瘀者溫經散寒、化瘀止痛,針灸并用,瀉法;氣

血不足者益氣養(yǎng)血、調補沖任,針灸并用,補法。

針灸處方:以足太陰經腌穴為主。關元,三陰交,地機,十七椎

穴位加減:寒濕凝滯加灸水道溫經止痛;氣血瘀滯加合谷、太沖、次醪調氣活

血;氣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氣養(yǎng)血止痛

針刺操作:針刺關元,宜用連續(xù)捻轉手法,使針感向下傳導;寒凝血瘀者針后

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發(fā)作期每日治療1?2次,間歇期可隔日1次,月經來潮

前3天開始治療。

2、其他療法

穴位貼敷:取中極、關元、三陰交、腎俞、次醪、阿是穴。經前或經期用2cm

見方的“代溫灸膏”貼敷。每日換1次。

皮膚針法:叩刺少腹部任脈、腎經、脾經和腹股溝部,腰舐部督脈、膀胱經,

用皮膚針循經叩刺,中等刺激,腹部和背部交替進行,中度刺激,以皮膚潮紅為度。

隔日1次。

耳針療法:取內分泌、內生殖器、子宮、肝、腎、皮質下、腎上腺、神門。每

次選3?5穴,中度刺激,留針15?30分鐘;也可行埋針、藥丸貼壓法。

穴位注射:取肝俞、腎俞、脾俞、氣海、關元、歸來、足三里、三陰交。每次

選2?3穴,用黃芭、當歸、紅花注射液等中藥制劑或維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

入藥液1?2ml。

(三)中藥治療

寒濕凝滯:治宜溫經化瘀,散寒利濕,方用少腹逐瘀湯加減。

氣血不足:治宜益氣養(yǎng)血,溫經止痛,方用圣愈湯加減。

氣血瘀滯:治宜理氣活血,逐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

五、注意事項

1、針灸對原發(fā)性痛經有顯著療效。治療宜從經前3?5天開始,直到月經期末。

連續(xù)治療2?3個月經周期。一般連續(xù)治療2?4個周期能基本痊愈。

2、對繼發(fā)性痛經,運用針灸療法減輕癥狀后,應及時確診原發(fā)病變,施以相

應治療。

3、經期應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度勞累,防止受涼或進食生冷。

第十四節(jié)針灸急救

一、概述

針灸不僅可以用于治療各種常見病、多發(fā)病,而且具有可靠的急救作用。早在

幾千年前就有用針灸進行急救、治療突發(fā)疾病的記載。臨床上針灸急救范圍較廣,

具有方法簡便,起效迅速,經濟實用等特點。針灸最常用于暈厥、抽搐、胃痛、腹

痛、膽絞痛、頭痛等急癥的治療。

二、診斷要點

1、暈厥: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顏面蒼白、汗出肢冷為主要特點的病癥。

一般病情輕者暈厥時間較短,蘇醒后無后遺癥;病情嚴重者,昏厥時間較長,甚至

一厥不復而死亡。常見于西醫(yī)學中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反射性暈厥、心源性暈厥、

腦源性暈厥、中暑、低血糖昏迷以及痛病性昏迷等疾病。

2、抽搐:是指筋脈拘急導致四肢不自主抽動、頸項強直、口噤不開、角弓反

張為主要特點的病癥,嚴重者可伴有昏迷。常見于西醫(yī)學的高熱驚風、急性顱內感

染、高血壓腦病、癲癇、妊娠癇證、破傷風、顱內占位性病變、顱腦外傷、痣病等

疾病過程中。

3、胃痛:又稱“胃院痛”,是指以上腹胃腕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癥,常伴

有胃腕部痞悶或脹滿、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吞酸嘈雜等癥狀。常見于西醫(yī)學的急、

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痙攣、胃扭轉、胃下垂、胃黏膜脫垂癥、胃癌、胃神經

官能癥等。

4、腹痛:是指胃腕以下、恥骨聯(lián)合以上部位發(fā)生的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病癥。

腹痛是臨床上的常見癥狀,可見于內科、婦科、外科等多種疾病中,以腸道疾病和

婦科病引起的腹痛較為多見??煞謩e表現為全腹痛、臍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等。

西醫(yī)學的急、慢性腸炎、胃腸痙攣、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均可引起的腹痛。

5、膽絞痛: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以突發(fā)性右上腹劇痛、持續(xù)性絞痛、陣發(fā)

性加劇為主要特征,疼痛部位拒按、壓痛或叩擊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常見于西

醫(yī)學的多種膽道疾患如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病等。

6、頭痛:又稱“頭風”,是指以頭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癥。頭痛的部

位多在前額、巔頂、一側額顆,或左或右,或呈全頭痛而輾轉發(fā)作。疼痛的性質有

昏痛、隱痛、脹痛、跳痛、刺痛或頭痛如裂。針灸臨床上根據經脈循行部位,將前

頭痛、偏頭痛、后頭痛、頭頂痛辨位歸經為陽明頭痛、少陽頭痛、太陽頭痛和厥陰

頭痛,另有偏正頭痛(即前額及兩側頭部的疼痛)和全頭痛。常見于西醫(yī)學的緊張

性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以及腦膜炎、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頭顱外傷、腦震蕩后

遺癥等疾病。

三、針灸急救:

1、暈厥

治則:蘇厥開竅,實證只針不灸,瀉法;虛證針灸并用,重灸,補法。

主穴:以督脈月俞穴為主。水溝百會內關合谷

加減:氣厥實證配太沖、行間;虛證配足三里、氣海;血厥實證配行間或涌泉;

虛證配關元、膈俞、足三里;痰厥配中脫、豐隆;熱厥配大椎、中沖;寒厥灸神闕、

關元;牙關緊閉加頰車、下關。

操作:實證、熱證諸穴強刺激瀉法,百會可點刺出血,再開“四關”(合谷向

后溪透刺,太沖向涌泉透刺),或同時針刺“五心穴”(即百會、雙勞官、雙涌泉);

虛證、寒證針灸并用,重灸,補法,神闕、關元可用隔鹽灸,或重灸“五心穴”。

其他療法:

①指針:緊急情況下用拇指重力掐按水溝、合谷、內關穴,以病人出現疼痛反

應并蘇醒為度。

②三棱針:適用于實證暈厥,取穴大椎、百會、太陽、委中、十宣。點刺出血。

③耳針:取心、腦、神門、下屏尖、下腳端。每次選2?3穴,實證用強刺激,

虛證用弱刺激,留針30分鐘,每5分鐘捻轉1次。

注意事項:

①暈厥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病癥,應緊急救治。針灸急救能收立竿見影之效。

但患者蘇醒后要特別注意查找病因,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原發(fā)病,以免貽誤病情。

②急救時患者應去枕平臥、注意保暖、保持氣道通暢,有條件的地方立即給以

上氧;醫(yī)生應動作迅速、沉著冷靜、不慌不亂;應囑咐患者家屬加強護理,防止發(fā)

生意外。

2、抽搐

治則:熄風止痙,只針不灸,實證用瀉法,虛證平補平瀉。

主穴:以督脈腌穴為主。水溝大椎筋縮合谷太沖陽陵泉

加減:熱毒壅盛加勞宮、曲池、中沖;風邪甚者加風府、風門;氣血虛弱加膈

俞、足三里、氣海;肝腎陰虛加腎俞、肝俞、三陰交、太溪;神昏加百會、涌泉。

操作:熱極生風者用強刺激、瀉法,中沖可點刺出血;風府、風門不可深刺,

以免刺傷脊髓和肺尖;虛風內動者中等刺激,平補平瀉。抽搐頻繁者每日治療2?3

次。

其他療法:耳針:取肝、腎、皮質下、神門、腦干。毫針強刺激,留針30?60

分鐘;或埋針數小時。

注意事項:①抽搐屬危急病癥,經針灸急救處理抽搐停止后,應及時查找病因,

明確診斷,積極治療。②病人抽搐發(fā)作時,不可過度用力對抗抽搐肢體,以防傷及

患者,并且小心將軟毛巾等塞入患者口中,以防咬舌。應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堵

塞窒息。③病人在抽搐時針刺或針刺中出現抽搐,特別要注意防止斷針、滯針、彎

針等現象發(fā)生。

3、胃痛

治則:消食化滯、通調腑氣、溫中散寒、理氣鎮(zhèn)痛,以針刺為主,瀉法。

主穴:以足陽明胃經腌穴及相應募穴、邦穴為主。中皖天樞梁丘足三里

內關公孫

加減:飲食積滯加建里;寒客胃腸加灸神闕、關元;胃痙攣加梁門;腸痙攣加

上巨虛、下巨虛;惡心嘔吐加膈俞;腹皮攣急加筋縮、陽陵泉。

操作:寒邪犯胃和脾胃虛寒者,中脫、氣海、神闕、足三里、脾俞、胃俞、阿

是穴等施行一般灸法或隔姜灸(中脫、氣海還可施行溫針灸),并可加拔火罐;期

門、膈俞等穴不可直刺、深刺,以免傷及內臟;其他腌穴常規(guī)針刺,強刺激瀉法,

動留針20?30分鐘;針后加灸或用溫針灸。急性胃痛每日治療1?2次。

其他療法:①指針:取中脫、至陽、內關、足三里等穴,以雙手拇指或中指點

壓、按揉,力度以患者能耐受并感覺舒適為度。同時令病人行緩慢腹式呼吸。連續(xù)

按揉3~5分鐘即可止痛。間歇5分鐘,再重復操作1次。②熱熨法:將食鹽和吳

茱萸混合炒熱,裝人布袋中,熱熨脫腹部,至腕腹疼痛消失為止。③艾灸:中院、

足三里、神闕;隔姜灸適用于寒性胃痛。④刮痛: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院、天

樞;上肢部內關、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

注意事項:①針灸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若經治療疼痛不能緩解者,應查明原

因,給予相應的處理。急性胃痛往往針灸1次或數次即有明顯止痛效果,但慢性胃

痛需堅持治療才能取得較好的遠期療效。②飲食調理、生活規(guī)律和精神調節(jié)對胃痛

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要有規(guī)律,避免暴飲暴食,盡量

少食多餐;多吃含纖維豐富的食物,少食易產氣的食物;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

飽食后不宜立即劇烈運動。力戒煙酒;保持心情舒暢。③胃痛證候有時可與肝膽疾

患、胰腺炎、心肌梗塞等相似,須注意鑒別,以免延誤病情。④對潰瘍出血、胃穿

孔等重癥胃痛,應及時采取綜合治療措施或轉外科治療。

4、腹痛

治則:飲食停滯、肝郁氣滯者調氣化滯,只針不灸,瀉法:寒邪內阻者溫中散

寒,針灸并用,瀉法;脾陽不振者溫補脾陽,針灸并用,補法。

主穴:以任脈和足陽明胃經腌穴為主。中皖天樞關元足三里

加減:飲食停滯加里內庭;肝郁氣滯加太沖;寒邪內阻加氣海;脾陽不振加脾

俞。

操作:諸穴均常規(guī)針刺;寒邪內阻和脾陽不振者可用灸法或溫針灸;神闕隔鹽

灸。

其他療法:藥熨:取艾葉、食鹽混勻放鐵鍋內炒熱,布包,乘熱熨疼痛處。藥

涼后再炒熱再熨。適用于虛寒腹痛。

注意事項:①針灸治療腹痛有較好的療效,但針刺止痛后應明確診斷,積極治

療原發(fā)病。②急腹癥(如胰腺炎、腹膜炎、腸梗阻、腸穿孔等)引起的腹痛,在針

灸治療的同時應嚴密觀察,及時采取其他治療措施或轉手術治療

5、膽絞痛

治則:疏肝利膽、行氣止痛,以針刺為主,瀉法。

主穴:以足少陽膽經月俞穴和相應募穴、背俞穴為主。中院日月膽俞陽陵

泉膽囊穴

加減:肝膽氣滯加太沖、俠溪;肝膽濕熱加三陰交、陰陵泉;蛔蟲妄動加百蟲

窩、迎香透四白;發(fā)熱寒戰(zhàn)加曲池、支溝、外關;惡心嘔吐加內關、足三里;濕熱

發(fā)黃加至陽、肝俞、陰陵泉。

操作:日月沿肋間隙由內向外斜刺;膽俞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勿深刺,以

免刺傷內臟;肝俞、膽俞可用大艾炷灸至皮膚灼熱;余穴常規(guī)針刺,宜強刺激,久

留針(可根據病情留針1?2小時),間歇行針以保持較強的針感。每日2次。

其他療法:①指針:取膽俞或其附近的陽性反應點;以拇指重力點壓10-20

分鐘。②耳針:取耳穴肝、膽、腹、神門、交感、胃、脾。每次選3?4穴,毫針

強刺激,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

注意事項:①針灸對膽絞痛止痛效果較好,對急性發(fā)作、病程短、無嚴重并發(fā)

癥者療效更佳。但在治療中應查明原因,結合病因治療才能進一步提高療效。②患

者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肥甘厚味。注意保暖。

6、頭痛

治則:疏經活絡、通行氣血,“通則不痛”。以針為主,虛補實瀉。

主穴:以局部取穴為主,配合循經遠端取穴。

⑴陽明頭痛:印堂上星陽白攢竹透魚腰及絲竹空合谷內庭

⑵少陽頭痛:太陽絲竹空角孫率谷風池外關足臨泣

⑶太陽頭痛:天柱風池列缺后溪申脈昆侖

(4)厥陰頭痛:百會通天太沖行間太溪涌泉

⑸偏正頭痛:印堂太陽頭維陽白合谷內庭外關足臨泣

(6)全頭痛:百會印堂太陽頭維陽白合谷風池外關

加減:外感風邪加風池、風門,風寒加灸大椎、風熱針瀉曲池,風濕針瀉三陰

交;痰濁上擾加豐隆、足三里;氣滯血瘀加合谷、太沖、膈俞;氣血不足加氣海、

血海、足三里;各部頭痛均可加阿是穴。

操作:頭部腌穴大多應平刺,少數腌穴如太陽、天柱、風池可直刺,但風池穴

應嚴格注意針刺的方向和深淺,防止傷及延髓;外感風邪、痰濁上擾、氣滯血瘀、

肝陽上亢針刺用瀉法;氣滯血瘀、肝陽上亢可在阿是穴點刺出血;氣血不足針用補

法,加灸。急性頭痛每日治療1?2次,每次留針30分鐘至1小時;慢性頭痛每日

或隔日1次。

其他療法:①皮膚針:重叩印堂、太陽、阿是穴,每次5?10分鐘,直至少量

出血。適用于風寒濕邪侵襲或肝陽上亢型。②按摩:太陽、風池及疼痛部位。③刮

瘡:前額、太陽穴、背部脊柱兩側,可刮肘窩、胴窩。

注意事項:①針灸治療頭痛療效顯著,對某些功能性頭痛能夠達到治愈的目的。

對器質性病變引起的頭痛,針灸也能改善癥狀,但應同時注意原發(fā)病的治療,以免

貽誤病情。②部分患者由于頭痛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故易產生消極、悲觀、焦慮、

恐懼情緒。在針灸治療的同時,應給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

附:針灸急救特定穴位歌訣

頭面頸項部病癥:

面口針合谷,眩暈配太沖;風池清頭目,顆痛太陽攻。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額中:目疾睛

明取,承泣球后同。牙關面頰癥,下關與翳風;口眼歪斜疾,頰車地倉從。陽白與四白,面痛

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勞宮。落枕成斜頸,外關或懸鐘;急性項背強,均可取人中。耳

聾取耳穴,耳門透聽宮;中渚外關配,啞門與翳風。廉泉主喉舌,治啞先治聾;新穴供選用,

聽會及聾中。

胸腹部病癥:

心胸內關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脫,天樞治臍周。下腹三陰交,關元氣海由;中極陰

陵伍,能導尿潴留。泌尿生殖癥,上穴一般優(yōu);脅痛刺夾脊,陽陵與支溝。腹痛背俞穴,夾脊

相應投;若遇闌尾炎,闌尾穴針留。

腰背四肢部病癥: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門;夾脊按部取,腰穴適當深。下腰大腸俞,上腰腎俞存;胸背須

謹慎,脅肋不可深。上肢取曲池,肩鶻合谷分;下肢陽陵泉,環(huán)跳絕骨捫。痛取局部穴,阿是

亦可針。

其他病癥: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熱刺出血,十宣十指端。曲池降血壓,退熱亦可兼;瘧疾取

大椎,至陽間使連。三里調腸胃,內關利胸間;寧心止嘔吐,并可治失眠。神門三陰交,安神

療效傳;啞門治僚病,人中內關捻。癲癇長強穴,百會大椎延;風池及太沖,頭昏眩暈旋?喘

發(fā)定喘穴,胸悶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豐隆。肝炎肝膽俞,至陽及太沖;陽陵足三里,

大椎作用洪。天樞足三里,止瀉有奇功;脫肛承山穴,長強百會中。

第二章針灸推拿技術基本操作

第一節(jié)針刺療法

1、毫針的選擇與保養(yǎng)

毫針在使用及消毒前必須認真檢查。針尖必須尖而不銳、圓而不鈍、形如松針。

針身必須光滑挺直、彈性適中、韌性良好。針柄要固而不松,針根要滑而無銹、便

于捏持施術。還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強弱、體形胖瘦、病情虛實及針刺部位的不同,

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毫針在使用后,必須用棉球清洗干凈,放在墊有紗布

的針盒內,并在針尖端放置棉花防止針尖受損。毫針必須認真消毒,常見的消毒方

法有高壓蒸氣滅菌法、藥液浸泡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

2、針刺體位選擇的原則

選擇體位的原則以患者自然舒適、醫(yī)師操作方便、便于正確取穴、持久留針為

度。盡可能采用臥位以防止暈針。臨床常用的體位,一般以仰臥位、側臥位、俯臥

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為主。

3、臨床常用的進針方法

常用進針法主要為以下5種:

①爪切進針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于穴位上,右手持針將針緊靠左

手指甲緣刺入皮下。此法適用于短毫針針刺入肌肉豐厚處的穴位。

②夾持進針法:以左手拇食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針身下段,露出針尖,右手拇

食指執(zhí)持針柄,將針尖對準穴位,雙手配合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將針刺入皮下。此法

適用于3寸以上的長毫針針刺入肌肉豐厚處的穴位。

③舒張進針法:以左手五指平伸,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置于穴位上,分開

兩指將皮膚撐開繃緊,右手持針從兩指之間刺入皮下。此法適用于皮膚松弛或有皺

紋的部位。

④提捏進針法:用左手拇食兩指將腌穴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部的

上端刺入皮下。此法適用于皮肉淺薄的部位,特別是面部穴位的進針。

⑤管針進針法:用金屬管或特制的進針器代替押手,選用平柄或管柄的毫針,

從管中拍入或彈入穴位內,進針后將套管抽出。

4、行針基本手法及操作

行針技術是指進針后再施以一定的手法,這是針刺的基本手法。主要有兩種:

①提插法:針尖進入皮膚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進退的行針動作,即將針從

淺層插入深層,再由深層提到淺層,如此反復地上提下插的縱向行針手法。

②捻轉法:針尖進入皮膚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的行針動作,即將針向

前向后來回旋轉捻動,反復多次行針手法。捻穿的幅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

必須注意捻轉時不能單向轉動,造成肌纖維纏繞,導致出針困難。

5、輔助行針手法及操作

輔助行針手法是為促進針后得氣、或加強針感的一些方法。常用的輔助行針手

法有:

①循法:是用手指順著經脈的循行徑路,在腌穴的上下部輕柔地循按。

②彈法:是用手指輕彈針尾,使針體微微震動,以加強針感。

③刮法:是用拇指抵住針尾,以食指或中指輕刮針柄,促使針感擴散。

④搖法:是輕輕搖動針體,直針而搖,可加強針感;臥針而搖,可促使針感向

一定方向傳導。

⑤震法:持針作小幅度的快速顫動,以增強針感。

⑥飛法:用右手拇、食指執(zhí)持針柄,細細捻搓數次,然后張開兩指,一搓一放,

反復數次,狀如飛鳥展翅。

6、針刺單式補瀉手法及操作

“補虛瀉實”是針灸治療的總則,補瀉手法貫穿于從進針到出針的整個針刺過

程。常用的補瀉手法有如下7種:

①隨補瀉法:進針時針尖隨著經脈循行的方向刺入為補法;針尖迎著經脈循行

的方向刺入為瀉法。

②疾補瀉法:進針時徐徐刺入,少捻轉,疾速出針者為補法;進針時疾速刺入,

多捻轉,徐徐出針者為補法。

③提插補瀉法:針下得氣后,先淺后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

作時間短者為補法;先深后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為

瀉法。

④捻轉補瀉法:針下得氣后,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

補法;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為瀉法。

⑤呼吸補瀉法:當病人呼氣時進針、轉針,吸氣時退針,為補法;當病人吸氣

時進針、轉針,呼氣時退針,為瀉法。;

⑥開闔補瀉法:出針時速按針孔為補法;出針時搖大針孔,不加按壓為瀉法。

⑦平補平瀉法:進針后均勻地提插捻轉。

7、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正確掌握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是獲得針感、提高療效、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

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①針刺的角度:分為直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適用于肌肉豐

厚處的穴位)、斜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角斜刺入,適用于不能或不宜深刺的

穴位)、平刺(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25°角皮刺入,適用于皮肉淺薄處的穴位)。

②針刺的深度:一般以既有針感而又不傷及重要臟器為原則。臨床應用時,還

要根據病人的病情、年齡、體質、經脈循行的深淺,以及不同的時令而靈活掌握。

對于延髓部、眼區(qū)、胸腹部臉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針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③針刺的方向:針刺方向一般根據經脈循行方向、腌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達到

的組織結構等而定。如頭面部、胸部正中腌穴多用平刺;頸項、側胸、背部多用斜

刺;腹部及四肢多用直刺。

8、針刺得氣或針刺感應

針刺部位產生的經氣感應,稱為“得氣”。當針刺入到腌穴的一定深度后,患

者即有酸、麻、脹、重等感應,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感應擴散和傳導現象。醫(yī)

者針下有沉重緊澀、如魚吞鉤之浮沉的感覺。如未得氣,則針下虛滑,患者也沒什

么感覺。針刺得氣與否,是療效的關鍵。故當準確取穴,同時運用留針侯氣、循彈

催氣、補益經氣等方法使其得氣。

9、針刺常見異常情況的處理

①暈針

現象:患者在針刺過程中,突然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慌氣短、出冷汗、

惡心欲嘔、精神萎倦、脈象沉細,甚者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原因:病人體質虛弱,精神過度緊張;或過勞、過饑、大汗、大瀉后;或體位

不適、醫(yī)者手法過重。

處理:立即停針,并將針全部取出;使患者平臥頭位稍低,松開衣帶,注意保

溫;輕者靜臥片刻,飲溫水可復;重者可針刺人中、內關、涌泉、足三里,并溫灸

百會、氣海、關元,必要時配合其它急救措施。

預防:初次受針者,當盡量消除其緊張情緒;盡量取臥位及選擇舒適持久體位;

取穴不宜過多,手法不宜過重;過饑、過勞患者暫不宜針刺;醫(yī)者邊治療邊注意觀

察病人的表情變化,一旦出現暈針先兆,應及早處理。

②滯針

現象:在穴位內行針或出針時感到澀滯困難。

原因:行針用力過猛、角度過大,或一個方向連續(xù)捻轉致肌纖維纏針身;或患

者精神緊張及因疼痛致肌肉痙攣引起滯針。

處理:讓病人放松以緩解緊張狀態(tài),用手指在鄰近部位按揉;或在附近加刺一

針以宣散氣血;因單向捻轉所致者,須反向推轉左右輕捻松懈之。

預防:盡量消除病人的緊張和顧慮,進針避開肌腱,捻轉角度不宜過大,不能

單向連續(xù)捻轉。

③彎針

現象:針身彎曲,在肌肉內改變了進針時刺入的方向和角度,行針及出針困難,

病人感疼痛。

原因:醫(yī)者進針手法不熟練,用力不勻;或患者留針時體位移動;或滯針未及

時處理。

處理:針身輕微彎曲者,將針緩慢退出;彎曲角度大者,須輕微搖動針體,

順勢將針退出;因體位改變所致者,當恢復原體位,放松局部,再行退針。

預防:施術手法要熟練,指力要輕柔,患者體位要舒適,不要變動體位,針

刺部位不受壓或碰撞,及時處理滯針。

④斷針

現象:針身折斷,部分針身露于皮膚之外,或針身全部沒入皮膚之下。

原因:針具質量差,針身或針根損壞失于檢查;醫(yī)者用力過猛,致肌肉劇烈攣

縮;或患者體位改變,外物壓迫碰撞?;螂娽槾碳姸冗^大。

處理:發(fā)現斷針后,醫(yī)者必須鎮(zhèn)定,囑患者保持原體位,以防斷針向深層陷

入。殘留斷端者,可用鑲子取出。殘端完全陷入肌層者,應在X線下定位,立即

施行外科手術取出。

預防:針前仔細檢查針具;針刺時要將針身留一部分在體外;及時處理滯針

和彎針,不可強拉強拔;使用電針不可突然加大刺激強度。

⑤血腫

現象:出針后局部青紫或腫脹疼痛。

原因:針刺時損傷小血管。

處理:針孔局部小塊青紫,一般不必處理,待其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腫痛甚

者,可先行冷敷止血,再行熱敷揉按。

預防:剔除帶鉤針具;熟悉解剖部位,盡量避開血管;針刺手法輕巧,注意眼

區(qū)穴位的操作技巧。

第二節(jié)艾灸療法

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

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驅邪、治療疾病的一種外

治方法。

1、艾灸療法的作用

艾灸具有疏風解表、溫散寒邪、溫通經絡、活血通痹、回陽固脫、消瘀散結、

防病保健的作用。

2、艾灸療法的分類

灸法一般分為以下幾類:

直接灸化膿灸、非化膿灸

艾柱灸

灸間接灸隔姜、隔蒜、隔鹽、隔附子餅灸

艾灸

艾條灸溫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法溫針灸

其他灸法燈火灸、天灸

3、臨床常用灸法及操作

①直接灸:是把艾灸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用黃豆或棗核大小艾炷直接放在穴

位上施灸,局部經燙傷產生無菌性化膿現象者稱為化膿灸;用中小艾炷直接灸之,

燙時即取走,灸后不起泡或不成灸瘡者稱為非化膿灸。

②隔物灸:是在艾炷與皮膚之間隔墊某種藥物如生姜、大蒜、食鹽、附子、胡

椒而施灸的一種方法。藥物可因證因病不同,治療時可發(fā)揮艾灸和藥物的雙重作用。

隔姜灸:將新鮮生姜切為厚度約2分許的姜片,中心用針穿刺數孔,上置艾炷

施灸,覺灼熱時緩慢移動姜片,可灸多壯,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本法適應于一切

虛寒病癥。

隔蒜灸:取獨頭大蒜切成分許厚,用針穿刺數孔,艾炷灸之,每灸4-5壯,

因大蒜液有刺激性,故灸后易起泡。該法可治癰疽腫毒、未潰瘡疳。

隔鹽灸:取食鹽適量炒熱,納入臍中,上置艾炷施灸,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換

艾炷,以防灼傷。此法有回陽、救逆、固脫之功效。

隔附子餅灸:將附子研末,以黃酒調和作餅,約3-4分厚,艾炷灸之。用治

各種陽虛病癥。

③艾條灸:點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處熏灸。

溫針灸:針刺得氣后,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3厘米的艾條施灸,至艾絨

燒完為止。

溫和灸:點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處上方0。5—1寸許熏灸。

雀啄灸:點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處上方如鳥啄食上下移動熏灸。

回旋灸:點燃一端艾卷,在穴位和患處上方反復旋轉熏灸。

4、施灸壯數的選擇

艾炷分為大、中、小三種,小者如麥粒,中者如半個棗核,大者如蒜頭。施灸壯

數的大小、數量可根據病性、病勢、體質、年齡及治療部位而定。在肌肉淺薄處宜小

壯少灸,在肌肉深厚處宜大壯多灸;久病體虛者宜小艾炷,新病體壯者宜大艾炷。

5、一般施灸程序

臨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陽部,后灸陰部,即先背部、后胸腹、

先頭身、后四肢。

6、灸法的補瀉及操作

艾灸的補法操作是:點燃艾柱后,不吹其火,火力宜微而溫和,時間較長,待

其慢慢自滅,灸治完畢再按其施灸部位,使真氣聚而不散。艾灸的瀉法是:點燃艾

柱后,以口速吹旺其火,火力較猛,快燃速滅,當患者感覺局部灼痛時可更換艾柱

再灸,時間較短,灸畢不按其穴,此謂開其穴促使邪氣消散。

7、施灸禁忌

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關節(jié)活動處不宜化膿灸;重要臟器、大血管處、肌腱所

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期小腹、腰悵部不宜施灸。對神昏、感覺遲鈍的患者,不可

灸過量,要避免燙傷。

8、施灸時的注意事項

①灸治的適應范圍一般以虛證、寒證、陰證為主。凡屬實證、熱證及陰虛發(fā)熱

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②施灸或溫針時應防止艾絨脫落燒損皮膚和衣物。

③顏面五官、陰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

④孕婦的腹部和腰能部不宜施灸。

⑤對神昏、感覺遲鈍的患者,不可灸過量,要避免燙傷。

第三節(jié)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古稱“角法”,是一種以罐為工具,以熱力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

使之吸附于腌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造成皮膚充血、郁血現象的方法。

1、拔罐療法的分類

火罐利用火力排去空氣

按排氣方法分類水罐利用煮水熱力排去空氣。

抽氣罐抽去空氣。

水罐利用煮水熱力排去空氣。

坊故恢坊嵯槌形私工才Iz小T米失

抽氣罐抽去空氣。

單罐單罐使用。用于較小的病變范圍或壓痛點。

多罐多罐并用。用于病變范圍比較廣泛的疾病。

按拔罐形式分類閃罐吸拔后迅速起罐,反復多次。

坐罐吸拔后留置一段時間。

走罐吸拔后在皮膚表面來回推拉。

藥罐用藥水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內盛藥液。

按綜合運用分類針罐扎針后加拔火罐

刺絡拔罐用三棱針或皮膚針刺出血后加拔罐。

2、拔罐療法的適應范圍

拔罐法具有通經活絡,吸拔經絡中的風寒濕氣外出,還具有引出排膿等作用,

適用于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風濕痛、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經痛、胃痛、瘍

初期未潰時,以及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等病癥。

3、拔罐療法常見的吸拔方法

①閃火法:用止血鉗夾住95%酒精棉球,在罐內閃火排去空氣,迅速將罐罩在

應拔部位。

②投火法:用小紙條點燃后,投入罐內并迅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

③架火法:用一直徑2?3cm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上置酒精棉球,點燃后

將火罐扣上。

4、常用的拔罐法及操作

①坐罐:要求主試者用閃火法拔罐,用止血鉗夾住一個經95%乙醇浸泡過的棉

球,點燃后仰入罐內繞1圈迅速退出,并立即將罐口扣在放術部位,使罐吸附在皮

膚上。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過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燒燙灼傷皮膚。

②閃罐:用閃法火將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復多次地拔住取下,取下拔

上,直至皮膚潮紅充血為度。

③走罐:選用口徑較大、罐口平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和施術部位涂一層凡士

林等潤滑油,再用閃火法將罐吸拔住,然后以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向左、右施

術部位往返推動,至較大面積的皮膚出現潮紅為度。

④針罐:先將針刺入穴位,待得氣后將留置穴位,然后用閃火法,以針刺部位

為中心,將罐拔住,約10?15min,至皮膚潮紅充血起罐。

⑤刺絡拔罐:在施術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地叩刺出血,再

拔上火罐,留置10?15min后。起罐后擦凈血跡。

5、拔罐療法的注意事項

①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合適的火罐。

②拔罐時應選肌肉豐厚的部位,而在肌肉淺薄、骨骼突出、皮肉松弛、毛發(fā)較

多的部位不易吸拔,罐易脫落。

③體位要適當,拔罐過程中不要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④皮膚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處不宜拔罐。孕婦腹部、腰舐部須慎用。

⑤拔罐時注意棉球沾乙醇不可過多,亦勿在罐口停留,以免罐口燒燙灼傷皮膚。

⑥拔罐一般可出現局部紅暈或紫綃色,一般不須處理,會自行消退。若留罐時

間過長,皮膚會出現水泡,小者當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大的須用消毒針將水

放出并包敷,防止感染。

⑦起罐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入,罐即脫下,

不可硬拉或旋動。

⑧應用針罐時,應防止肌肉收縮,發(fā)生彎針,并避免撞壓針入深處,損傷臟器

及血管。故胸背部腌穴均宜慎用針罐。

⑨使用多罐時,火罐的排列順序不宜太近,以免皮膚被牽拉產生疼痛。

⑩應用刺絡拔罐時,出血量須適當,一般5?7ml。

第四節(jié)穴位貼敷療法

穴位貼敷法是指將一些帶有刺激性的藥物涂敷于穴位和患部,使局部皮膚充血

潮紅或皮膚起泡,以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法。

1、敷貼穴位的選擇及操作

穴位敷貼療法的穴位選擇與針灸療法取穴是一致的,一般選擇離病變器官、組

織最近、最直接的穴位貼敷藥物;當然阿是穴和經驗穴也是常常用作穴位貼敷。如

吳茱萸貼涌泉穴治療小兒流涎;威靈仙貼敷身柱穴治療小兒百日咳等。

貼敷方法是將藥糊或藥餅制成綠豆或蠶豆大小放置在穴位上,用消毒紗布覆蓋

在敷藥之上,外加膠布貼緊固定,以防藥物流失或藥物脫落而灼傷附近組織。

2、穴位貼敷法的注意事項

①告知穴位貼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