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懷疑與學問》語文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2A/wKhkGWb4voOAP-74AAFNE_8Vmvg224.jpg)
![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懷疑與學問》語文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2A/wKhkGWb4voOAP-74AAFNE_8Vmvg2242.jpg)
![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懷疑與學問》語文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2A/wKhkGWb4voOAP-74AAFNE_8Vmvg2243.jpg)
![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懷疑與學問》語文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2A/wKhkGWb4voOAP-74AAFNE_8Vmvg2244.jpg)
![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懷疑與學問》語文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26/2A/wKhkGWb4voOAP-74AAFNE_8Vmvg224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上冊《懷疑與學問》
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為螢、虛妄”等字詞的音形義。
2.通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
過程與方法
1學習本文論點層層深入的寫法和層進式論證法、對比
論證法。
2.學習本文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
的語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懷疑”“思索”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運用。
教學難點
結(jié)合本文的寫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層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頁共14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
國當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學家叫顧頡剛,他幼年讀的書多,并
且讀書時就不肯盲從前人之說,敢于提出疑問。有一次,他
看見一個飯碗,上面畫著許多小孩,有的放紙鶯,有的舞龍
燈,有的點爆竹,題為《百子圖》。他知道文王有100個兒
子,以為這一幅圖畫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證一下文王的
兒子。他從常見的書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幾個人。他很奇
怪,為什么這樣一個名人兒子竟如此難考證。后來才知道文
王百子說是從《詩經(jīng)》中來,只是一種諛頌之詞,并非實事。
這就是做學問。我們在學習中要心存疑問,勇于提問,不恥
下問,隨時反問,善于提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識
水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顧先生的一篇議論文一一《懷疑
與學問》。
二、自主預(yù)習
1.背景資料
顧頡剛(1893-1980),歷史學家,江蘇蘇州人。畢業(yè)于
北京大學哲學系。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和歷史研究。他在研究
工作中,善于懷疑與辨?zhèn)危胁簧賱?chuàng)見。編有《古史辨》、
著有《漢代學術(shù)史略》《史林雜識初編》等。
第2頁共14頁
2.檢查預(yù)習
(1)訂正字音
程頤(yi)譬如(pi)腐草為螢(ying)
虛妄(wang)盲從(mdng)停滯(zhi)
折疊(zhe)便裝(bian)
折騰(zh?)便宜(pian)
折本(sh6)
(2)詞語釋義
腐草為螢:語出《禮記?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為螢
火蟲。
虛妄:沒有事實根據(jù)的。指一些不著邊際的,不可捉摸
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擊就自動破滅,形容情節(jié)、論點虛謬,
經(jīng)不起反駁、攻擊。
盡信書不如無書:語出《孟子?盡心下》。原指完全相
信《尚書》,倒不如沒有《尚書》,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
泥于書本。
辨?zhèn)稳ネ阂朴诒鎰e,分清真假。
流俗:社會上流行的風俗習慣(含貶義)。
盲從:盲目地附和隨從。
墨守:固執(zhí)拘泥,不會變通。
停滯:受到阻礙,不能順利地進行或發(fā)展。
第3頁共14頁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總論點,這個總論點是什么?
【點撥交流】本文的總論點是借用古代學者的名言提出
的,總論點是:“學者先要會疑”,或者是“學則須疑”。如
果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表達,總論點是“研究學問必須有懷疑
精神”。
2.引用學者的名言以提出論點,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點撥交流】這種寫法,既提出了論點,同時學者的名
言本身也是一個證明論點的有力論據(jù),這就使得論點的說服
力更為增強。
3.為了論證中心論點,作者提出了哪幾個分論點?分論
點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交流點撥】①懷疑是消極方面辨?zhèn)稳ネ谋仨毑襟E。
②懷疑是積極方面建設(shè)新學說、啟迪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兩
個分論點之間是遞進關(guān)系。
4.梳理課文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學必須有懷疑精神
(或“學者先要會疑",或“學則須疑”)的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3-5):論證懷疑是消極方面辨?zhèn)稳ネ谋仨?/p>
步驟。
第一層(3-4):論述對于傳說,不論信不信,都應(yīng)當經(jīng)
第4頁共14頁
過一番思考,不應(yīng)當隨隨便便就信了。
第二層(5):論述對于不論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
要經(jīng)過自己的懷疑,辨別是非。
第三部分(6):論證懷疑是積極方面建設(shè)新學說、啟迪
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
四、課堂小結(jié)
從今天學習的這個部分,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明確了
作者提出的論點,并學習了課文前三段。那么,在接下來的
部分中,作者又將如何論述自己的觀點呢?接下來的學習將
會告訴大家答案。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作者提出了“學則須疑”這個論點。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進一步論證該論
點的。
二、合作探究
(一)突破重難
1.作者論述第一個分論點時,分了哪幾個層次?
【交流點撥】第一層(3-4):對于傳說都應(yīng)當經(jīng)過一番
思考。第二層(5):不論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敢于
懷疑。
2.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第5頁共14頁
【點撥交流】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緊緊相聯(lián)。這段
講了做學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依據(jù)是“靠別人的傳說”,自
己如何對待這“傳說”,而下文緊接著就談?wù)撨@個問題。
②形成層進,使文章論說深入一步,進了一層。這段講
學問的基礎(chǔ)是什么,下面進一步講如何對待這個基礎(chǔ),內(nèi)容
深入了。
③鋪石墊基,使文章的說服力增強。做學問應(yīng)該如何對
待傳說這個關(guān)系到全篇中。動議題的問題,本段雖未加以論
說,而“別人的傳說,不一定可靠”這點已在本段得到說明,
這就為后文論述做學問應(yīng)該如何對待傳說墊下了基石,增強
了文章的說服力。
3.第4段可以分三層意思,是哪三層?
【點撥交流】第一層(開頭到“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
條件”)指出“懷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對
于傳說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yīng)當經(jīng)過一番思考,不應(yīng)當隨
隨便便就信了。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
‘非'",這種“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懷疑精神乃
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
第二層(“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
科學根據(jù)”)舉二例(“三皇、五帝”的傳說、“腐草為螢”
的記載)具體說明如何以懷疑的精神對待傳說。
第三層(末句"我們?nèi)裟苓@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說便
第6頁共14頁
不攻自破了”)指出懷疑的精神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4.第5段和第4段同是談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意義,為
什么寫了第4段還寫第5段,是否可以去掉第5段?兩段的
內(nèi)容有何相異?
【點撥交流】第4段說的是對于“傳說”要用懷疑精神
對待,第5段則說“我們不論對干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
都要經(jīng)過自己的懷疑”。各種各樣的書本,各家各派的學問,
做學問者時時在評判,常常要棄取,這方面論及了,文章的
論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將是缺陷。寫了第4段,又寫第
5段,可見作者構(gòu)思的周到。
5.作者在論述第二個分論點時,是按怎樣的思路進行
的?
【交流點撥】第①句提出論點,第②③句從反面說理,
指出沒有懷疑精神永遠不能治學,第④⑤句從正面說理,指
出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fā)問,一切學問才會起來。第⑥-⑩
句舉例論證論點。第Bll-B13句正反對比論證,先從正面作
結(jié):“古今科學上新的發(fā)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shù)上新的
作風,都是這樣起來的。”再從反面強調(diào):“若使后之學者都
墨守前人的舊說,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fā)明,一切學術(shù)
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二)探究論證方法
1.找出文中所用的舉例論證,并說說其作用。
第7頁共14頁
【交流點撥】第4段為了論證對于傳說必須有懷疑精神
這個分論點,列舉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為螢”的例
子,并連續(xù)多次追問,清楚地告訴人們做學問時懷疑的必要
性以及怎樣以懷疑精神做學問。第6段為了論證“懷疑是建
設(shè)新學說、啟迪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這個分論點,舉了清代
大學問家戴震幼年讀書善疑多問的事例做論據(jù),很有說服力。
2.找出文中所用的道理論證,并說說其作用。
【交流點撥】第5段用關(guān)于“懷疑”“思索”“辨別”的
闡述和孟子的名言論證了“我們對于不論哪一本書,哪一種
學問,都要經(jīng)過自己的懷疑”。第6段的說理是:“對于別人
的話,都不打折扣地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
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fā)問的
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的發(fā)問和求解中,
一切學問才會起來?!闭撟C了“懷疑也是積極方面建設(shè)新學
說、啟迪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
3.找出文中的對比論證。
【交流點撥】(D第4段“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
信它,因為它‘非'",從正反兩方面說理,闡明“我們對于
傳說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yīng)當經(jīng)過一番思考,不應(yīng)當隨隨
便便就信了”之因;(2)第5段“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
別是非;經(jīng)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后,那本書才
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否則便是盲從,便
第8頁共14頁
是迷信",通過正反兩方面的結(jié)果,闡明“我們對于不論哪
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jīng)過自己的懷疑”的重要性;(3)
第6段”對于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地承認,那是思想上的
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
懷疑、常常發(fā)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
斷的發(fā)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先從反面說理,
后從正面說理,闡明為什么“懷疑”是“建設(shè)新學說、啟迪
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4)第6段“古今科學上新的發(fā)明,哲
學上新的理論,美術(shù)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指'對于過去
學者的學說也常常抱懷疑的態(tài)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
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起來的。若
使后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fā)
明,一切學術(shù)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先從正
面概述事實,后據(jù)此事實從反面推理,闡明“懷疑”是“建
設(shè)新學說、啟迪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
(三)探究語言
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并舉例說明。
【交流點撥】本文的語言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
暢,長短相宜。
1.“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
這短短兩句,15個字,把對傳說“信”與“不信”,“不應(yīng)當
隨隨便便就信”的理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理服人,
第9頁共14頁
無可置疑。
2.“一切學問家,不但對于流俗傳說,就是對于過去學
者的學說也常常要抱懷疑的態(tài)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
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要這樣才能有
更新更善的學說產(chǎn)生?!边@是一個長句,70余字,對“這樣
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chǎn)生”,作了準確而精辟的論述,蘊
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币磺袑W問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
外的學問家,無一例外?!安坏褪恰睖蚀_地表達
了作者的意思。
3.“抱懷疑的態(tài)度”,”和書中的學說辯論”,“評判書中
的學說”,“修正書中的學說”,具體、細致、深入、有序地
說明了學問家是如何才把“新學說”“建設(shè)”起來的。
4.四個“常?!?,突出說明學問家是經(jīng)常這樣做的,表
明這樣做、這種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
5.“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chǎn)生”,這句是對上
面論述的一個精當?shù)目偨Y(jié),準確指出“這樣”做是“更新更
善的學說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闡明了分論點“懷疑”是“建
設(shè)新學說、啟迪新發(fā)明的基本條件”,“更新”針對“過去”
的學說而言,“更善”說明優(yōu)于“過去”的學說,“更新更善”
精當?shù)卣f明了“新學說”的發(fā)展性、優(yōu)越性。這70余字的
長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三、課堂小結(jié)
第10頁共14頁
本文論述了學者先要會疑,學則須疑的觀點,強調(diào)了懷
疑精神在治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學者應(yīng)有懷疑精神,
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作者關(guān)于懷疑與學問之間關(guān)系的論述
對今天的治學者或讀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延伸:搜集有關(guān)“治學”的名人名言。
【交流點撥】
1.學貴心悟,守舊無功。(張載)
2.所以觀書者,釋己之疑,明己之未達,每見每知所益,
則學進矣;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張載)
3.君子不隱其短,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
庸》)
5.古人學問并稱,明均重也,不能問者,學必不進。(陳
宏謀)
6.群疑并興,寢食俱廢,乃能驟進。(朱熹)
7.學貴知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疑而能問,己
得知識之半。(陳獻章)
8.讀書易,思索難,兩者缺一,便都全無用處。(富蘭
克林)
9.學問就是要你認真地去發(fā)現(xiàn)事物的異同之處。一言以
蔽之,學問就是辨別之術(shù)。(赫塞)
五、練習設(shè)計
第11頁共14頁
請完成本課對應(yīng)訓練。
六、板書設(shè)計
中考語文復(fù)習攻略
文言文翻譯直譯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是“信、達、雅”,這里的“信”就
是忠實原文,就是直譯;而“達”就是要通順,符合語法。
所以,翻譯文言文的最基本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古鎮(zhèn)改造磚運輸協(xié)議模板
- 服裝服飾運輸合同
- 農(nóng)業(yè)抗旱物資運輸合同
- 學校建筑石材配送協(xié)議
- 產(chǎn)業(yè)基地自動扶梯裝修合同
- 文旅融合發(fā)展項目居間協(xié)議
- 丹陽六年級下數(shù)學試卷
- 橋梁液壓爬模專項施工方案
- 鐵路接觸網(wǎng)拆除施工方案
- 北海中學期末數(shù)學試卷
- 北京市豐臺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范本3篇
- 計劃供貨時間方案
- 202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西藏事業(yè)單位c類歷年真題
- 2024人教新目標(Go for it)八年級英語下冊【第1-10單元】全冊 知識點總結(jié)
- 2025中國移動安徽分公司春季社會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英語下學期開學考試(深圳專用)-2022-2023學年七年級英語下冊單元重難點易錯題精練(牛津深圳版)
- 杭州市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服務(wù)合同
- 放射科護理常規(guī)
-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