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一年級上冊《我們自己》單元5.通過感官來發(fā)現(xiàn)教學設計及反思單元《我們自己》課題通過感官來發(fā)現(xiàn)課時1核心概念5.生命系統(tǒng)的構成層次學習內容及要求5.5人體由多個系統(tǒng)組成1~2年級④識別人的眼、耳、舞、舌、皮膚等器官,列舉這些器官的功能與保護方法。教學目標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態(tài)度責任(科學態(tài)度社會責任)科學觀念每一種感覺器官的作用是獨立的,但認識世界時,它們又不可分割,是綜合性的??茖W思維記錄并比較不同方法產(chǎn)生的數(shù)據(jù),知道多感官參與能更準確地獲得信息,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探究實踐1.通過抓尺子游戲的實踐體驗,感受各種感官的作用。2.通過翻拍手的游戲,鍛煉手眼等感覺的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競爭意識。態(tài)度責任明白感官綜合運用的好處,愛護感覺器官,為他們的成長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重點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體驗和認識用眼、耳結合等多感官使用的重要作用。教學難點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通過結構性的游戲設置,多角度體會眼、耳結合等多感官使用對解決問題的好處。教學準備教師:1.教學課件學生:1.反應速度尺(2人1條);2.活動記錄表;3.眼罩。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設計思路教學備注上課儀式教師自我介紹:同學們好!……課前談話,提出要求:主要內容: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一起探索身體的奧秘。一、引發(fā)關注、聚焦問題(預設3分鐘)材料準備:教學課件、每組一個橘子提問:同學們,在吃橘子的過程中我們用了哪些感覺器官?每一種感覺器官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師生交流,課件出示各種感覺器官及觀察方法。教師適時提醒孩子:陌生的物品不要輕易去聞或品嘗。提問:舉例說說在生活中你是通過什么感覺器官發(fā)現(xiàn)了什么信息?4.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將通過感官來發(fā)現(xiàn)。(板書課題:通過感官來發(fā)現(xiàn))【設計意圖】通過吃橘子活動,引導學生梳理我們的感覺器官,說一說每種感官能告訴我們信息,適時聚焦到本課主題,生動有趣。二、探索研討、引導發(fā)現(xiàn)(預設30分鐘)材料準備:教學課件、觀察記錄表引入:同學們,我們的校園花壇里有哪些事物?這些事物分別有哪些特征呢?今天啊,我們就來仔細觀察一下吧!2.提問:你們準備怎么觀察?怎么記錄呢?3.出示舉例圖片,引導:我們可以及時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記錄下來。4.教師出示記錄表,斌提醒注意事項:盡可能多的用上感覺器官(不熟悉的物品不要用嘗這種方法哦?。?.學生開始觀察記錄。(指定區(qū)域,教師巡回指導)6.交流:在花壇或草地上你觀察到了什么?是怎樣記錄的?學生結合繪畫作品交流分享。(預設:我看到了大樹是綠色的,高高的,小草矮矮的,鮮艷的花朵……我聽到了小鳥的叫聲……我聞到了小花的清香……我感受到了大樹樹干粗糙,……)7.總結:我們通過不同的感官獲得了不同的信息,每種感官都能感知對應的信息。其中眼睛幫助我們獲得視覺信息、耳朵獲得聽覺信息、鼻子獲得嗅覺信息、舌頭獲得味覺信息、皮膚獲得觸覺信息。【設計意圖】事先教師安排好校園指定觀察區(qū)域,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同時指導學生把觀察到的信息畫下來,讓學生知道“圖畫”是一種很好的觀察記錄方法,這樣既有觀察方法的指導,又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三、整理小結,提升認識(預設3分鐘)材料準備:教學課件、學生觀察記錄表1.提問:在剛才的觀察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2.教師出示教室里的一個盆栽,提問: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再仔細觀察一下這個盆栽,你會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3.小結:每種器官都有對應的感知本領,如果我們同時運用更多的感覺器官,并且反復地仔細觀察事物,就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驹O計意圖】進一步體會到單獨使用感官是比較單一的,用多種感官觀察同一事物,能獲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求其說明理由,訓練學生有理有據(jù)說明想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證據(jù)證明的實證意識。四、深入家園、拓展研究(預設4分鐘)材料準備:教學課件1.教師出示班級戴眼鏡同學的照片(或學校老師)。提問:這是誰呢?為什么戴眼鏡?2.談話: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重要的器官,我們要好好保護他們,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3.出示保護器官小歌謠,讀一讀歌謠,小結:生活中我們要愛護我們的感覺器官?!驹O計意圖】從身邊孩子近視為例,讓學生們認識到保護感覺器官的重要性。五、板書設計六、練一練一、選擇題1.有一杯水放在桌上,我們不能通過()來獲取他的相關信息A.用手摸一摸B.用耳朵聽一聽C.用鼻子聞一聞D.用嘴巴嘗一嘗2.下列不屬于感覺器官的是()A.眼睛B.鼻子C.耳朵D.牙齒3.為了保護眼睛,我們不應該()A.做眼保健操B.多做戶外運動C.在光線好的地方看書D.抬頭緊盯太陽4.在觀察物體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我們通過一種感覺器官就能獲得詳細信息B.用多種感覺器官獲取信息和用一種感覺器官是一樣的C.用多種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更全面D.我們可以完全聽取別人用感覺器官獲得的信息5.上課時我們主要用到()A.眼睛、耳朵B.眼睛、皮膚C.耳朵、鼻子D.眼睛、鼻子二、判斷題1.對于視力、聽力有障礙的人,我們應該主動幫助他們。2.每一種器官都很重要,我們要保護好他們。3.有了盲文,有視力障礙的人生活就不受影響了。4.我們可以通過聽覺器官,觀察心臟的跳動情況。5.透過皮膚不能摸到骨骼。參考答案:1.B2.D3.D4.C5.A1.√2.√3.×4.√5.×七、整理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培養(yǎng)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八、課堂反思本課是《我們自己》單元的第5課,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人體的感覺器官,也知道了不同的感覺器官可以感知物體不同的特征。在這樣的基礎上,讓孩子們有意識地主動利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皮膚的感覺功能去觀察教室和校園的事物,并用畫圖的方式描述出來,整體去感知我們周圍的世界。學生通過實踐體會到每一種感覺器官的作用是獨立的,但認識世界時,它們又不可分割,是綜合性的。綜合使用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更全面的認識。教材從四個方面安排了教學內容:聚焦板塊通過幾幅圖片引出問題:各個感官發(fā)揮了什么作用?獲得了什么信息?探索板塊有兩個活動內容?;顒右唬河?種感覺器官去觀察校園中的花園或綠地中的事物,引導學生從顏色、大小、輕重、光滑、粗糙、有無氣味、有無味
道等方面描述?;顒佣?,在活動一的基礎上,引導孩子通過繪畫的方式,將觀察
到的信息畫在記錄單上。研討板塊包括兩個問題。問題一:“我們觀察到了哪些信息?”引導學生從看、聽、聞、嘗、觸摸等方面描述物體的特征。問題二“反復觀察會得到更多信息嗎”引導學生從多感官綜合運用描述物體特征,體會綜合使用感官能讓我們獲得事物的更多信息,更全面地認識事物。拓展板塊引導學生感受到感覺器官容易受到傷害,我們要注意保護它們。通過簡單的口訣,了解用科學的方法保護感覺器官,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感覺器官的重要性,與健康生活聯(lián)系起來。
前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將感覺器官與觀察方法聯(lián)系在一起,各種觀察活動都會提及各種感覺器官。所以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市場開拓協(xié)議合同范例
- 商標共存協(xié)議合同范例
- 2024年式豪華轎車租賃協(xié)議
- 公傷補償合同范例
- 2024年冷鏈物流自動化設備采購合同
- 2024烏魯木齊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2024年度建筑材料采購與施工安全合同
- 2024年新建住宅外墻保溫工程合同
- 2024年攜手前行:社會化媒體整合推廣服務協(xié)議
- 2024年教育培訓合作合同
- 煤場機械車輛操作規(guī)程
- GB_T4897-2015刨花板(高清版)
- 地下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井施工設計方案(共10頁)
- 圍手術期重癥監(jiān)護
- 世界主要工業(yè)區(qū)
-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讀本》教案
- 西南油氣田對外合作項目基于PSC談判經(jīng)濟評價
- 6_背景調查表
- 微生物限度方法學驗證
- LNG新能源動力船舶制造項目建議書寫作模板
- 基于機器視覺的工作分揀控制系統(tǒng)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