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01講 長度及測量、刻度尺、時間及估測、機械運動和參照物(教師版)_第1頁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01講 長度及測量、刻度尺、時間及估測、機械運動和參照物(教師版)_第2頁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01講 長度及測量、刻度尺、時間及估測、機械運動和參照物(教師版)_第3頁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01講 長度及測量、刻度尺、時間及估測、機械運動和參照物(教師版)_第4頁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01講 長度及測量、刻度尺、時間及估測、機械運動和參照物(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頁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01長度及測量、刻度尺、時間及估測、機械運動和參照物1.長度的估測【知識點的認識】(1)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運用估測法計算的問題稱為估測題必須要注意對一些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要有正確的認識1m、1dm、1cm有多長.(2)常見的物體長度有:①手臂長74cm ②某同學身高160cm ③手指寬1.5cm ④教室課桌高78cm ⑤乒乓球的直徑約是40mm ⑥教室門的寬度是95cm⑦一本物理書長26.7cm ⑧一元硬幣的直徑18.0mm【命題方向】近幾年全國中考和競賽試題“估測題”出現(xiàn)的比例一直在持續(xù)上升.該類題型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客觀原則:“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用于生活”,而“估測題”就是這種要求下的一個體現(xiàn).例1:下列對一些常見物體的估測最恰當?shù)氖牵ǎ〢.中學生課桌高度約80cm B.物理課本長度約50cmC.學校教室的長度約20cm D.學生用筆直徑約4cm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解:A、中學生課桌高度小于1m;與80cm接近;故A正確;B、物理課本的長度在25cm左右;達不到50cm;故B錯誤;C、學校教室的長度在10m左右,遠遠大于20cm;故C錯誤;D、學生用筆的直徑接近1cm;達不到4cm;故D錯誤;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找出符合實際的選項即可.例2:12歲的李明一年內明顯長高了,他增長的高度可能是()A.8cmB.8mmC.8dmD.8μm分析:本題考查對長度的估測及長度數(shù)據(jù)、數(shù)量級的認識.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識并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進率.解:A、對于12歲的學生來說,一年內身體增長大約10cm左右,符合題意;B、8mm等于0.8cm不到1厘米,是不明顯的,不符合題意;C、8dm等于80cm,一年內身高增長80cm超出人類增長的速度,不符合題意;D、8μm等于0.008mm,還不到1mm,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解題方法點撥】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計算,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作用,筆者就最近幾年各地試卷中出現(xiàn)的“估測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研究后發(fā)現(xiàn),要想做好“估測題”,要日常經(jīng)驗粗略估測長度.一.長度的估測(共4小題)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長方形五星紅旗,如圖是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場景,根據(jù)圖片提供的信息估測該國旗的寬度,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A.1.8m B.3.3m C.4.8m D.5.5m2.PM2.5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粒徑小,直徑還不到頭發(fā)絲粗細的,易吸入肺部影響人體健康。你認為PM2.5是指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2.5()A.μm B.mm C.cm D.dm3.同學們參加了初中畢業(yè)生體育測試。你認為下列成績記錄符合實際的是()A.立定跳遠成績?yōu)?m B.男子1000m跑成績?yōu)?0s C.女子800m成績?yōu)?0s D.擲實心球成績?yōu)?.5m4.一名學生在測量過程中忘了寫單位,請給他補完整:(1)一張課桌的高度約70。 (2)鉛筆直徑是7。(3)人正常走路的一步長約600。2.刻度尺的使用【知識點的認識】正確使用刻度尺,應做到“五會”:(1)會認:對刻度尺必須有以下三點了解后才能使用①零刻線的位置:如零刻線磨損,可選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測量起點。②量程:又稱測量范圍,即刻度尺一次能測量的最大長度。如被測長度超過量程,可重復使用刻度尺或換用其它大量程的測量工具。③分度值:又稱最小刻度??潭瘸呱舷噜弮蓷l刻線間的距離。應包含數(shù)字和單位兩部分。(2)會放:使用時應將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緊貼被測物。(3)會看:讀數(shù)時視線應經(jīng)過被測物體末端與尺相交的位置并與尺面垂直。(4)會讀:根據(jù)刻度尺的分度值讀出準確數(shù)值,需要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5)會記: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應記錄準確數(shù)字,估讀數(shù)字和所記錄數(shù)據(jù)的單位?!久}方向】在“五會”中出題:什么刻度尺,零刻度磨損是否能用,刻度尺的選擇,怎樣“放、看、讀、記”。例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測量方法正確的是()A. B.C. D.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則:①刻度尺要與被測部分對齊;②讓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緊貼被測部分,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shù)值;③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④讀數(shù)時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錄數(shù)據(jù)要寫單位。解:A、鉛筆沒有緊靠刻度尺有刻線的一側。此方法錯誤;B、刻度尺刻線一側沒有靠近鉛筆。此方法錯誤;C、鉛筆左側與刻度尺0刻度線對齊,并且緊靠刻線。此方法正確;D、鉛筆左側沒有與0刻度線或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此方法錯誤。故選C。點評: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垂直??潭瘸咭⒁夤雷x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數(shù)。例2:在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下列要求中錯誤的是()A.測量時刻度尺不能傾斜 B.測量時必須從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讀數(shù)時視線應垂直刻度尺 D.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在數(shù)字后面說明單位分析:使用刻度尺時要注意:(1)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2)讀: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記:記錄測量結果時要記上數(shù)值和單位。解:由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確的;B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測量時如果零刻線磨損,可以從較清楚的刻線處(一般選擇整數(shù))對齊測量,記錄結果時從對齊的刻線處量起;故選B。點評:正確使用刻度尺是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了解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有利于我們改進實驗方法,減小誤差?!窘忸}方法點撥】使用刻度尺時要做到:①放正確: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刻度尺緊靠被測量的物體(垂直于被測物體)。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測量結果是什么?(讀數(shù)偏大)零刻度線磨損了怎么辦?(找一清晰的刻度線作為零刻度線,但讀數(shù)時要注意減去起始長度)②看正確:眼睛的視線要與尺面垂直。思考:視線偏左和偏右時,讀數(shù)會怎樣?(視線偏左讀數(shù)偏大,視線偏右讀數(shù)偏小)③讀正確:讀數(shù)據(jù)時,先讀被測物體長度的準確值,即讀到最小刻度值,讀出數(shù)值為39毫米。④記正確:記錄的數(shù)值=準確值+估計值+單位。二.刻度尺的使用(共4小題)5.某工程測量員用刻度尺正確測量某物體長3.45dm,則該人員所選的刻度尺是()A.米刻度尺 B.分米刻度尺 C.厘米刻度尺 D.毫米刻度尺6.如圖是小明同學測量一物體長度的示意圖,在下列讀數(shù)中正確的是()A.2.80cm B.3.00cm C.5.80cm D.6.20cm7.親愛的同你會正確使用下列儀器嗎?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就使用方法而言,尺不正確;就精確程度而言,尺更精確,測得木塊的長度是cm。8.水平桌面上放一盆水,一把刻度尺,一不吸水的長方體木塊,除了可直接測量的長度外,你還可以測出哪些不同的物理量(可以是間接測量量)?分別簡要作出說明并寫出相應計算式。(至少三個物理量)3.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知識點的認識】(1)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米尺,激光測距等.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米(m),比米大的單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單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等,長度測量的準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兩條相鄰刻線間的距離)決定的,測量的實際要求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包括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2)測量長度的幾種特殊方法:①積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測多求少的方法來間接地測量.如: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細鐵絲的直徑等.(h=(其中h是每張紙的厚度,n是紙張數(shù)目,注意不是書的頁碼數(shù),紙張數(shù)目=,H是n頁書總厚度)②滾輪法:測較長曲線的長度時,可先測出一個輪子的周長.當輪子沿著曲線從一端滾到另一端時,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shù).長度=周長×圈數(shù).如:測量操場的周長.③化曲為直法:測量一段較短曲線的長,可用一根沒有彈性或彈性不大的柔軟棉線一端放在曲線的一端處,逐步沿著曲線放置,讓它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棉線上做出終點記號.用刻度尺量出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的長度.④組合法:有些長度很難直接測量,如球的直徑,圓錐體的高度等,這時可以使用輔助器材配合測量.【命題方向】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么,測量長度選擇什么合適的工具,一般物體及特殊物體長度的測量都是命題方向.例1:在學?!斑\用物理技術破案”趣味游戲活動中,小明根據(jù)“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這一常識,可知留如圖中腳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為()A.1.65mB.1.75mC.1.85mD.1.95m分析:由圖讀出腳印的長度,根據(jù)“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這一常識計算身高.解:“犯罪嫌疑人”的腳印的長度約為:25.10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為:25.10cm×7=175.70cm=1.7570m;由此分析可知選項B是正確的;故選B.點評:此題主要考查長度的測量和計算,屬于基礎知識.例2:要想比較準確的量出地圖上兩點間鐵路的長度,比較好的辦法是()A.用直尺直接去測量 B.用準確度較高的直尺直接去測量C.不能測量 D.用彈性不大的軟棉線跟曲線重合,拉直后測出線的長度分析:由于地圖上鐵路線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曲線,不是一條直線,所以我們不能用刻度尺去直接測量鐵路線的長度,所以我們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化曲為直”法來進行測量.測出地圖上兩點間鐵路線長度以后,用長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鐵路線的實際長度.解:找一段棉線與地圖上的鐵路線逐段重合,記下起點和終點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測出長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鐵路線的長度,所以選項A、B、C不符合要求.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對特殊測量方法的了解.長度的測量分精確測量和估測等兩大類,在測量時遵循比較準確且簡單易行的測量原則.【方法點撥】知道測量長度的工具,熟記刻度尺的使用,在刻度尺的選擇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三.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共6小題)9.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勻的米尺量得一方凳邊長為0.400米,后來用該米尺去量一標準米尺,量得的長度為0.980米。則方凳邊長的真實值是()A.0.380米 B.0.392米 C.0.408米 D.0.420米10.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長度時讀數(shù)是25.95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0.1mm B.1mm C.1cm D.1dm11.用最小刻度值為1毫米的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下列記錄結果中正確的是()A.238.0毫米 B.23.8厘米 C.237.90毫米 D.2.38分米12.如圖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寬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體的寬度是cm;測量教室的長度,我們需要選擇哪種測量工具?(選填“A”或“B”)13.如圖所示,物塊的長度是cm。14.如圖所示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為,被測物體A的長度是。4.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四.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共4小題)15.小明把粗細均勻的細銅絲緊密地繞在鉛筆桿上。用刻度尺測得繞有32匝細銅絲的鉛筆的長度L=4.95cm.如圖所示。則正確的表示細銅絲直徑的是()A.0.2cm B.0.15cm C.0.155cm D.0.1547m16.某同學想測量一卷筒紙的長度,考慮到紙筒上繞的紙很長,不可能將紙全部拉直了再測量,他從紙筒標簽上了解到:拉開后的紙厚度為d。然后測出卷筒紙的內半徑r、外半徑R即可求得一卷筒紙的長度。則一卷筒紙的長度為。 17.甲、乙兩同學想測量一卷筒紙的總長度,考慮到紙筒上繞的紙很長,不可能將紙全部放開拉直了再用尺測量。甲同學的方法是:首先從卷筒紙的標簽上了解到,卷筒紙拉開后紙的厚度為d,然后測出卷筒紙內半徑為r,外半徑為R,則卷筒紙的總長度L為。乙同學的方法是:首先測出卷筒紙內半徑為r,外半徑為R,然后拉開部分卷筒紙測出它的長度為L0,此時卷筒紙的外半徑由一開始的R減小到R0,則卷筒紙的總長度L為。18.甲、乙兩同學想測量一卷筒紙的總長度??紤]到紙筒上繞的紙很長,不可能將紙全部放開拉直了再用尺測量。甲同學的方法是:首先從卷筒紙的標簽上了解到,卷筒紙拉開后紙的厚度為d,然后測出卷筒紙內半徑為r,外半徑為R,乙同學的方法是:首先測出卷筒紙內半徑為r,外半徑為R,然后拉開部分卷筒紙測出它的長度為L0,此時卷筒紙的外半徑由一開始的R減小到R0,請你選擇其中一位同學的方法,測出卷筒紙的總長度L為。5.時間的估測【知識點的認識】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運用估測法計算的問題稱為估測題必須要注意對一些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要有正確的認識1世紀、1年、1月、1天、1h、1min、1s是怎樣的時間。【命題方向】近幾年全國中考和競賽試題,“估測題”出現(xiàn)的比例一直在持續(xù)上升。該類題型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客觀原則:“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用于生活”,而“估測題”就是這種要求下的一個體現(xiàn)。例1:感知身邊的物理﹣﹣﹣下列各過程經(jīng)歷的時間最接近1s的是()A.眼睛迅速眨一次 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體心臟跳動一次 D.人打一次哈欠分析:結合生活實際對各選項進行判斷即可。解:A、眼鏡迅速眨一次,大約用時0.1s,不符合題意;B、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約用時3s左右,不符合題意;C、人體心臟一分鐘跳動60﹣100次,因此跳動一次大約需要1s左右,符合題意;D、由于個人的情況不同,打一次哈欠經(jīng)歷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但遠大于1s,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在物理的實際應用中,估測的運用是廣泛的,因此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應該有清楚的認識。例2:“估測”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運用身體上的某個器官或部位進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測,例如:利用手臂的長度可以估測一個物體的長度。你還可以利用身體上脈搏的估測時間。分析: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計算,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作用。解:“估測”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運用身體上的某個器官或部位進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測,因為人的脈搏跳動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因此可以利用身體上脈搏時間估測時間。故分別填:脈搏;時間。點評: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解題方法點撥】要學會從生活體驗中理解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并且能將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用于對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常識的簡單解釋,估測是一種科學的近似計算,它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法,而且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也有著重要作用,筆者就最近幾年各地試卷中出現(xiàn)的“估測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研究后發(fā)現(xiàn),要想做好“估測題”,要日常經(jīng)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測時間。五.時間的估測(共1小題)19.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1min時間的長短,小翔同學描述正確的是()A.中學生用較快的速度讀書,1min時間只能讀50個字 B.健康人的脈搏,1min時間跳動70次左右 C.人們呼、吸氣5次所用的時間通常是1min D.中學生騎自行車上1min時間正常能騎行600m6.時間的測量【知識點的認識】(1)時間的單位是秒,毫秒,微秒,主要在科學技術上應用.此外還有國家選用的非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天(日)、(?。r,分,通常使用的時間單位還有世紀,年、星期.生活中常見時間單位及其進率關系為:單位符號換算關系時h1h=60min=3600s分min1min=60s秒s毫秒ms1ms=0.001s=10﹣3s微秒μs1μs=0.000001s=10﹣6s(2)測量時間的工具:古代人用日晷、沙漏等計時;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通常用鐘表來計時,常用的鐘表有:石英鐘、電子手表、機械式停表、電子式停表等.(3)停表的讀數(shù):大圈對應秒針每轉1圈是30秒,所以它的刻度是0﹣﹣30秒,每1秒的范圍有10小格(每小格是0.1秒).為了使讀數(shù)方便,還在1、2、3、…的刻度另標上31、32、33…小圈對應分針每過1格是1分鐘,在這格的中間有根短刻度表示0.5分鐘.讀數(shù)時,先看分針的整數(shù)分鐘,然后注意分針是在0﹣﹣0.5分鐘范圍,還是在0.5﹣﹣1分鐘范圍,如果分針是在0﹣﹣0.5分鐘范圍,則相應秒針的讀數(shù)是在0﹣﹣30秒;如果分針在0.5﹣1分鐘范圍,則秒針的讀數(shù)是相應在30﹣60秒范圍.將分鐘數(shù)加上秒數(shù)就是結果.【命題方向】中考時時間的測量一般出現(xiàn)在單位的直接換算,換算過程,計算題中單位的換算.例1:下列屬于時間單位的是()A.光年B.歲月C.旭日D.小時分析:時間的單位有很多:年、月、周、日、時、分、秒、毫秒等;時間的國際單位是:秒.解:A、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通過的距離,是長度單位;B、C、歲月與旭日不是單位;歲月指一段時間,旭日是指剛出來的太陽;D、小時是時間的單位.故選D.點評:考查時間的單位,注意區(qū)分:光年是長度單位.例2:在做“測平均速度”的實驗時,停表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該停表所示的時間為3min38.3s.分析:讀取停表的示數(shù),首先要知道大表盤和小表盤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針在什么位置,從而得出示數(shù).解:停表中的小表盤是以分鐘為單位的,每一格表示0.5分鐘;大表盤是以秒為單位的,每一小格表示0.1s;小表盤的指針在3分鐘到4分鐘之間,且超過3.5分鐘,大表盤的指針在38.3秒.故答案為:3;38.3.點評:此題考查的是停表的讀法,停表在實驗室中用到的比較多,需要掌握其用法.【解題方法點撥】要明確時間的單位,換算進率的關系.掌握測量時間工具的使用與讀數(shù).六.時間的測量(共3小題)20.如圖所示,停表顯示的是一位同學某次跑步所用的時間,該停表的分度值為s,其讀數(shù)為s。21.如圖所示,停表的讀數(shù)是mins。22.如圖所示,秒表的度數(shù)為s。7.機械運動的概念【知識點的認識】(1)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tài).在物理學里,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或者一個物體的某些部分相對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隨著時間而變化的過程叫做機械運動(2)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靜止的描述是相對的.(3)機械運動的分類【命題方向】機械運動的定義及機械運動的判斷是中考命題的熱點.例1:關于機械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宇宙間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B.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被選作參照物C.運動快慢不變的物體,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D.對同一物體,選用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情況一定不同分析:機械運動指的是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在不停地運動和發(fā)展中,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對于一個物體來說,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也會發(fā)生變化;選擇參照物時,可以選擇運動的物體,也可以選擇靜止的物體;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解:A、宇宙中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A正確.B、在選擇參照物,除了不能選擇本身作為參照物外,其他無論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可以選擇,B錯誤.C、運動快慢不變,但如果不是沿直線運動,就不能叫做勻速直線運動,C錯誤.D、對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照,其運動情況可能相同.比如汽車在公路上行駛時,以地面為參照物和以路旁的樹木為參照,得出的結果是一樣的.故D錯誤.故選A.點評:四個選項中涉及了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還有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等知識點,雖然難度不大,但需要對基本概念理解透徹,才不容易出錯.例2:下列情況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A.小鳥在空中飛行B.河水流動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分析: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不是做機械運動,就看它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是否發(fā)生變化.解:A、小鳥在空中飛行,小鳥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所以小鳥飛行屬于機械運動;B、河水流動,水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所以河水流動屬于機械運動;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沒有發(fā)生變化,水發(fā)生的是物態(tài)變化,不屬于機械運動;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發(fā)生變化,所以雨滴下落屬于機械運動.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機械運動的掌握和了解,比較簡單.【解題方法點撥】(1)所謂位置的變化:一是指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大小發(fā)生變化,二是指兩個物體間的方位發(fā)生變化.(2)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做了機械運動,關鍵是看這個物體是否有“位置的變化”,如果有,那么我們就說該物體做了機械運動,反之該物體則沒有做機械運動.如大腦的思維活動,樹木的生長都不是機械運動.七.機械運動的概念(共1小題)23.關于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地殼運動不是機械運動 B.微觀世界里的分子運動是機械運動 C.兩輛賽車在賽道上行駛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 D.空中加油機在空中給戰(zhàn)機加油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8.參照物及其選擇【知識點的認識】(1)參照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先選定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選定的標準物體叫參照物.(2)參照物的選擇: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既可以選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也可以選運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可本著便于研究的原則,選取合適的參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通常選取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本身不能選作參照物,因為以此研究對象為參照物,研究對象永遠都是靜止的.(3)參照物概念的理解:參照物的選定是為了研究機械運動中物體的運動或靜止的.所選定的參照物是一個假定不動的物體,有了它作比較再看被研究的物體跟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就比較方便了.因此,參照物一旦被選定,我們就假定該物體是靜止的.(4)參照物的判斷方法:方法指南:①要明確研究對象;②明確物體的運動情況;③如果研究對象是運動的,哪個物體相對于它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靜止的,哪個物體相對它的位置沒有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命題方向】參照物的選取是中考的必考知識點.例1:在平直軌道上行駛的火車中,放在車廂內的小桌上蘋果相對于下列哪個物體是運動的()A.這列火車的機車 B.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C.從旁邊走過的列車員 D.關著的車門分析:在研究機械運動時,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相對于哪一個物體在運動,就要看這個物體相對于哪個物體位置發(fā)生變化.解:A、放在車廂內的小桌上蘋果相對于這列火車的機車,位置是固定的,即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符合題意;B、放在車廂內的小桌上蘋果相對于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位置是固定的,即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符合題意;C、放在車廂內的小桌上蘋果相對于從旁邊走過的列車員,位置是變化的,即處于運動狀態(tài).符合題意;D、放在車廂內的小桌上蘋果相對于關著的車門,位置是固定的,即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選擇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物體運動狀態(tài)也不一樣.例2:詩句“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仰,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來迎”和“是船行”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船和山.分析:本題中研究的分別是山和船的運動狀態(tài),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解:以船為參照物,山和船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山是運動的,所以“看山恰似走來迎”;以山為參照物,船與山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船是運動的,所以“是船行”.故答案為:船;山.點評: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參照物”這個中心,認真分析,靈活處理.【解題方法點撥】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視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例如:在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時,通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研究行駛的車輛上的物體的運動時,可以選車廂為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能是被研究物體本身,否則,研究對象永遠是靜止的,是沒有意義的.八.參照物及其選擇(共7小題)24.關于參照物,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只有不動的物體才能作為參照物 B.運動和靜止的物體都能作為參照物 C.不能選研究對象本身為參照物 D.一般情況下,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我們選擇地面為參照物25.某大學兩位研究生從螞蟻身上得到啟示,設計出如圖所示的“都市螞蟻”概念車。這款概念車小巧實用,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下列關于正在城市中心馬路上行駛的此車說法正確的是()A.以路面為參照物,車是靜止的 B.以路旁的樹木為參照物,車是靜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為參照物,車是運動的 D.以車內的駕駛員為參照物,車是運動的26.2009年10月1日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中國向全世界展示了迅猛發(fā)展的航空裝備,如圖是一架加油機和兩架不同型號的受油機組成的梯隊準時通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模擬空中加油,加受油機的空中距離只有2米,從地面看去,受油機就像貼在加油機身側。據(jù)稱,這是閱兵史上第一次組成這樣的隊形,說明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擁有空中加油能力的國家。梯隊通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模擬加油時,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受油機是運動的()A.加油機 B.加油機飛行員 C.天安門城樓 D.受油機飛行員27.宋代詩人陳與義有詩“楓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詩中描述“我”運動時選取的參照物是()A.風 B.船 C.云 D.岸(多選)28.城區(qū)早高峰十字路口處,紅燈亮時,爸爸開著載有小明的小汽車停在單向直行三車道中間車道,身旁左、右車道上并排停著各一輛公交車。當綠燈亮起后,小明向左、右看時,感覺自家小汽車在向后運動。關于小汽車和兩輛公交車的運動情況中,下列說法可能正確的是()A.小明是選擇兩輛公交車為參照物的 B.小汽車可能靜止 C.三車可能都向前運動,公交車運動更快 D.兩輛公交車可能靜止29.運水稻的車輛和聯(lián)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它們都是;以它們中的任何一個為參照物,則另一個是。(填“運動”或“靜止”)30.一列火車在雨中正以18km/h的速度由北向南行駛,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正好豎直下落到地面,這一現(xiàn)象說明窗外刮的是風,風的速度是m/s。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講義01答案與解析一.長度的估測(共4小題)1.答案與解析:由圖知,國旗的寬度大約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一般在1.8m左右,所以國旗寬度在3.3m左右。故選:B。2.答案與解析:PM2.5是指顆粒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入肺顆粒物。故選:A。3.答案與解析:A、中學生立定跳遠的成績一般在2m左右,此選項不符合實際;B、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的成績是10s左右,男子1000m跑的成績一定大于100s,此選項不符合實際;C、百米世界紀錄的成績是10s左右,女子800m成績一定大于80s,此選項不符合實際;,D、初中男同學投擲鉛球的距離一般在8m左右,此選項符合實際。故選:D。4.答案與解析:(1)一張課桌的高度在1m(即100cm)以內,故填70cm符合實際;(2)鉛筆直徑在1cm以內,故填0.7mm符合實際;(3)人正常走路的一步長約半米(即500mm)左右,故填600mm符合實際;故答案為:(1)cm;(2)mm;(3)mm。二.刻度尺的使用(共4小題)5.答案與解析:對于測量值3.45dm,“4”對應的單位是c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即所用測量工具為cm刻度尺。故選:C。6.答案與解析: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從3cm的刻度線開始測量,最后物體的長度要把3cm的數(shù)值減掉。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80cm。故選:A。7.答案與解析: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確程度高;刻度尺B的刻度面沒有和被測長度緊貼,所以是錯誤的;如圖所示,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從1cm開始,右端與2.7cm對齊,估讀為2.70cm,木塊的長度為,L=2.70cm﹣1.00cm=1.70cm。故答案為:B;A;1.70。8.答案與解析:(1)測木塊的體積V。簡要步驟:用刻度尺測量出木塊的長a、寬b、高c,計算公式:V=abc(2)測木塊的重力G。簡要步驟:把木塊放入水中靜止時,用刻度尺量出露出部分的高度h1,用總高度c減去露出的高度即為浸沒在水中的高度h=c﹣h1,再乘以木塊底面積ab,得出木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ab(c﹣h1),根據(jù)公式F?。紾排=ρ水gV排=ρ水gab(c﹣h1)求出木塊在水中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即為木塊的重力。計算公式:G=F?。溅阉甮V排=ρ水gab(c﹣h1)(3)測木塊的質量m。簡要步驟:知道木塊的重力G,根據(jù)公式m=求出木塊的質量。計算公式:m===ρ水a(chǎn)b(c﹣h1)(4)測木塊的密度。簡要步驟:知道木塊的質量和體積,根據(jù)公式ρ=求出木塊的密度。計算公式:ρ===×ρ水三.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共6小題)9.答案與解析:用一把刻度均勻的米尺量得一方凳邊長為0.400m,可知該刻度尺的最小分度為1cm。由題可知,發(fā)現(xiàn)長度是1m的米尺實際長度是0.980m,則每1cm的實際的長度為cm,方凳邊長的測量值為0.400m=40.0cm,則其實際值為:L=×40≈40.8cm=0.408m,所以選項C正確。故選:C。10.答案與解析:物理課本的寬度是25.95cm,25.9cm是準確值,估計值是0.05厘米。由此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選:B。11.答案與解析:A、238.0mm,“8”對應的單位是mm,所以分度值為1mm.符合題意;B、23.8cm,“3”對應的單位是cm,所以分度值為1cm.不符合題意;C、237.90mm,“9”對應的單位是0.1mm,所以分度值為0.1mm.不符合題意;D、2.38dm,“3”對應的單位是cm,所以分度值為1cm.不符合題意。故選:A。12.答案與解析:由圖知,圖中的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零刻線對齊,右側與1.4cm對齊,估讀為1.40cm,所以此物體的長度為1.40cm;測量教室的寬度時,準確程度不需要太高,到1cm即可,同時刻度尺的最大測量值要大一些,所以選擇鋼尺。故答案為:1mm;1.40;A。13.答案與解析: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0刻線對齊,右側與2.1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10cm。故答案為:2.10。14.答案與解析: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起始端從零開始,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體的長度為2.46cm。故答案為:1mm;2.46cm。四.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共4小題)15.答案與解析:由圖可知L=49.5mm,n=32,故d=cm=0.15cm故選:B。16.答案與解析:不可能把紙拉直再測量長度,但卷成筒狀的紙的橫截面積是由紙的厚度和長度疊加而成的;則測出橫截面積的大小為:π(R2﹣r2);因為紙的厚度為d;所以紙的總長度(L)的計算表達式L=。故答案為:。17.答案與解析:①甲同學的方法:不可能把紙拉直再測量長度,但卷成筒狀的紙的橫截面積是由紙的厚度和長度疊加而成的;則測出橫截面積的大小為:π(R2﹣r2);∵紙的厚度為d;∴紙的總長度(L)的計算表達式L=。②乙同學的方法:卷筒紙的橫截面積的大小為:π(R2﹣r2);被拉開的部分卷筒紙橫截面積的大小為:π(R2﹣R02);∵紙的厚度為d=;∴紙的總長度(L)的計算表達式L==。故答案為:;。18.答案與解析:不可能把紙拉直再測量長度,但卷成筒狀的紙的橫截面積是由紙的厚度和長度疊加而成的,則橫截面積的大小為:π(R2﹣r2);因為紙的厚度為d,紙的總長度為L,則dL=π(R2﹣r2);則紙的總長度L的計算表達式:L=。故答案為:。五.時間的估測(共1小題)19.答案與解析:A、較快速度讀書,1min大約能讀300個字,故A不正確;B、健康人的脈搏1min大約跳動70次,故B正確;C、人們呼吸一次的時間大約為3s~5s,故C不正確;D、正常騎自行車1min大約行駛150m~300m,故D不正確;故選:B。六.時間的測量(共3小題)20.答案與解析:由圖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