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是識字單元,課文以簡潔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圍繞“傳統(tǒng)文化”這個主題編排了《神
州謠》《傳統(tǒng)節(jié)日》《“貝”的故事》《中國美食》4篇課文,分別介紹了壯美的祖國山川、熟悉的傳
統(tǒng)佳節(jié)、神奇的漢字和豐富的中國美食。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
《神州謠》
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感受“奔、'訃>《“貝”的故事》
涌”等字詞的表達效果。、/一能講述“貝”的故事,了解用“貝'
了解形聲字形旁表也竺箜電手主支包”范愛圣______
意的人點,感受中
《傳統(tǒng)節(jié)日》華傳統(tǒng)文化
;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能按時間V???《中國美食》
[順序進行排列,能背誦《傳統(tǒng)節(jié);能制部曾卷字《春反"良、燙、焦"'
日》,初步感受中國悠久的傳統(tǒng),等字,了解“火字旁”和“四點底”
【文化節(jié)日0;、之間的聯(lián)系。,
內容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60個生字,讀準2個多音字“漂、炸”,會寫36個字,正確讀
神州謠2
寫35個詞語。
2.能利用韻語、形旁與字義的聯(lián)系以及圖片來識字。
傳統(tǒng)節(jié)日2
3.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長、聳”等字詞的表達效果;能
說出用“炒、烤、燒”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貝”的故事2
4.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詞語。
5.朗讀《神州謠》,能背誦《傳統(tǒng)節(jié)日》,初步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和
中國美食2中華文化的悠久。
6.能講述“貝”的故事,初步感受漢字的魅力。
1.能把自己長大后想做什么說清楚,并簡單說明理由。
口語交際1
2.能聽明白同學說的內容,對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疑問。
1.認識“津、溜”等9個生字。
2.認讀“甜津津、酸溜溜”等詞語,能聯(lián)系生活說說自己想到的食物,
語文園地三2
理解詞語的大致意思。
3.能借助形旁猜測字義,正確選用形聲字并查字典驗證。
4.知道“鹿、金”等字可以作為部首,記住這些部首,能用這些部首查
字典。
5.能發(fā)現(xiàn)“火”與“,、、、”,“心”與一”,“刀"與“等偏旁之
間的聯(lián)系及表示的意思。
6.能按順序背誦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
7.閱讀《小柳樹和小棗樹》,了解小柳樹想法的變化,能明白事物各有
長處的道理。
識字1神州謠
A教學目標
1.認識“州、涌、峰”等15個生字,會寫“州、華、島”等9個字。正確讀寫“神州、中華”等10
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8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韻律美,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感知“三字經(jīng)”式
的語言形式,感悟學習漢字的方法。
3.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感悟學習漢字和課文的方法。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感受“奔、
涌”等字詞的表達效果。
4.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yǎng)他們對漢字的獨特情感。
A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理解字詞的含義。
2.感受祖國的偉大,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了解祖國的國情。
院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1)識字:本課15個會認字,可以分組認讀后鼻音和前鼻音的字;對比拼讀平舌音和翹舌音的
字、鼻音和邊音的字。
(2)寫字:本課要求會寫9個字,書寫時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形結構規(guī)律,把握同一類結構的字的書
寫規(guī)律與不同點。
2.朗讀教學
課文句式整齊、節(jié)奏明快,因此可以在朗讀中加深理解與體會,可以通過范讀、師生對讀、打節(jié)拍
讀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明快的節(jié)奏。
3.理解運用
教學時借助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句子,并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jīng)驗,說說從每一小節(jié)中讀出了什么,
體會到了什么,在情感提升的基礎上,回歸文本。
A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文預習作業(yè)。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1.認識“州、涌、峰”等15個生字,會寫“州、華、島”等9個字。正確讀寫“神州、中華”等10
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8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韻律美,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感知“三字經(jīng)”式
的語言形式,感悟學習漢字的方法。
A教學過程
板塊一音樂渲染,切入主題
1.課前三分鐘誦讀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配音樂。
2.《三字經(jīng)》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蒙學讀本,語言簡練,有韻律感。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采用
“三字經(jīng)”的形式寫成的一篇童謠。(板書:神州謠)齊讀課題。
3.教師展示中國地圖,并播放音樂《大中國》。
提問:瞧,這是什么?它像什么?(雄雞)
4.了解中國地圖,知道祖國的名字。
提問:祖國除了叫“中國”外,還可以稱作什么?(課件出示:神州、華夏、九州、中華)
(1)教師介紹中國其他名字的來歷。
(2)全班再次齊讀表示中國名稱的詞語。
5.揭示課題。
我們的祖國媽媽呀,不僅有這么多美麗的名字,更有壯美的山河、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呢!這節(jié)課,
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祖國媽媽的童謠一一《神州謠》。(再次齊讀課題)
6.學習“州”字。
(1)用溯源法識記“州”字。(課件出示“州”的字源)
(2)動畫展示漢字“州”的字形演變。指導學生理解有河流從“川”字的間隙流過,中間沙石漸漸
堆積,形成有三點的“州”字?!爸荨钡娜c表示河里有大堆大堆的土?!爸荨本褪峭恋氐囊馑?。
(3)小結:像這樣與表示的意思在形狀上很像的字就是象形字,你還能說出幾個這樣的字嗎?
(4)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識記“州”字。
(5)指導書寫“州”。這個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課件田字格中出示“州”字)
(6)學生先觀察,再說書寫要點:第二筆是豎撇,中豎應稍短,右豎要稍長?!爸荨钡牡谝粋€點是
短撇;后面是兩點,寫在中間位置,朝一個方向。
(7)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老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中國地圖,在對祖國已有的認識的基礎上,再補充祖國名字的由來,讓學生
感受祖國名字的美好。這些信息和地圖緊密相連,使''祖國”這個詞立體、生動起來,未成曲調先有
情,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了主基調。抓住課題中的生字“州”進行字理識字,滲透漢字文化,感受漢字之
美,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
板塊二識字認字,探究方法
1.自由朗讀課文。(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課件出示:
,讀準生字,讀清字音,讀通句子。
?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教師檢查識字。這些來自課文的生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了嗎?
(1)多種形式識字。如,請小老師帶讀、齊讀、男女生對讀、開火車讀等。
(2)去掉拼音讀。如,單個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等。
(3)指導點評。點評認讀情況。
提示:翹舌音“州”,平舌音“聳",前鼻音“奮、繁”,后鼻音“涌、峰、聳、濃、榮”。
3.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4.引導學生歸納識字方法。這么多字寶寶,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的呢?
預設方法:在生活中識字;用換一換的方法,也就是加一加、減一減、熟字換偏旁的方法;編字
謎、口訣或故事識字;聯(lián)系具體事物識字。
(1)學生自由認字,老師隨機歸納總結。
(2)識字游戲:我來說,你來猜。
①小小耳朵有力氣,兩個人兒頭上立。(聳)
②海上一座山,鳥兒好家園。(島)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自主識字,在識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意在培養(yǎng)學
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
法識字,再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取他人之長為己用。在多層次、多形式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和
合作交流能力,從而提高識字效率。
板塊三觀察漢字,指導書寫
1.欣賞生字。
課件出示:
動畫展示:“大”和“卉”兩個字合并變成“奔”字,同時“大”字的撇捺動態(tài)舒展開來,“包容
美”三個字浮現(xiàn)在畫面的右上角。
2.重點指導“民、族”兩個字。
出示指導方法:“一看二寫三對照”。一看結構,二看比例,三看關鍵筆畫。
3.學生觀察生字,自由交流,教師引導。
(1)民:字形上窄下寬,豎提要直,斜鉤要呈弓形,盡量舒展。
(2)族:方字旁要寫得長而窄,右邊稍大,整個字應寫得左窄右寬。
4.教師示范,讓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順,再書空。
5.學生自由練習書寫。老師提醒書寫姿勢并巡視。
6.展示范例,指導學生進行評價,學生修正練寫。
【設計意圖】小學生處于寫字的初級階段,他們善于模仿,老師的示范作用尤為重要。從示范觀察
到書空,從練習書寫到點評,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漢字,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
照”。引導學生抓關鍵筆畫將漢字寫端正,采用多媒體進行寫字教學評價,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感,
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還在評價過程中逐步提高了對漢字的審美能力。
板塊四送字入文,課外延伸
1.多種形式地朗讀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
(2)師生對讀課文。
(3)男女生對讀課文。
(4)小組內開火車讀課文。
2.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
(1)同學們,課后請搜集有關祖國名山大川的圖片、資料,并制作詞語卡。
(2)同學們,你想當小導游嗎?把你搜集到的資料與你喜歡的人分享分享。
【設計意圖】加強復習,夯實所學,熟能生巧,熟讀成誦,化難為易。用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了解祖
國名山大川的興趣,并在實踐中積累、應用詞語,將課內外學習有機結合。
第2課時
A課時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感悟學習漢字和課文的方法。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感受“奔、
涌”等字詞的表達效果。
2.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yǎng)他們對漢字的獨特情感。
A教學過程
板塊一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
1.當小老師,抽讀生字。
2.復習詞語。
課件出示:
神州中華山川黃河長江長城臺灣島海峽民族奮發(fā)
(1)指名學生認讀詞語。
(2)開火車認讀詞語。
3.齊讀或背誦課文。
板塊二精讀課文,領悟感知
L走進第1小節(jié)。
課件出示:
我神州,稱中華,山川美,可入畫。
(1)自讀第1小節(jié),說說這一小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
課件出示圖片,感受祖國江山如畫的特點。(板書:山川美)
(2)指導朗讀。(教師指導朗讀,讀出幸福之感)
2.走進第2小節(jié)。
(1)讀一讀,第2小節(jié)介紹了哪些山川?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板書:黃河奔長江涌長城長珠峰聳)
(2)帶著發(fā)現(xiàn),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祖國山川樣子的詞語?
(3)感受“黃河奔,長江涌”。
①引導學生感受黃河的奔流不息。(課件出示黃河的視頻)
②談談你對黃河的了解。
③理解“奔”的含義。
④積累關于黃河的詩句。(課件出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和《涼州詞》)
⑤播放長江的視頻,并隨機介紹:長江的長度為63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河,是中國和亞洲的
第一大河。長江橫跨多個省、市、自治區(qū),最終流入東海,是中國東西航運的重要通道。三峽水電站是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a.交流感受。此時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長江水?再讀“長江涌”。
b.指導朗讀。
(4)感受“長城長,珠峰聳”。
①借助文字和圖片資料了解長城的長。
②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談談看后的感受。
③溫習國歌。國歌中這樣唱道:“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p>
④借助圖片、數(shù)據(jù)感受珠峰高高聳立的樣子。
(課件出示珠穆朗瑪峰的資料)
⑤學生介紹珠峰的資料后,教師相機補充:珠峰的高度為8844.43米,平均溫度為零下29℃。
⑥指導朗讀。站在珠峰腳下,你會有什么感受?再讀“珠峰聳”。
(5)關注描寫事物樣子的字詞,談感受。課件出示變紅的這些字詞“奔、涌、長、聳",體會祖國
山川的壯美。
(6)指導朗讀。(課件出示黃河奔流不息、大江東去、長城萬里、珠峰聳立的圖片)
3.總結方法,練習表達。
(1)訓練表達,學以致用。(課件出示訓練要求)
(2)結合二年級上冊描寫祖國美麗風景的課文《黃山奇石》《葡萄溝》《日月潭》,創(chuàng)編歌謠。
4.學習第3小節(jié)。
課件出示:
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
(1)課件出示地圖,引導學生觀察地圖,認識臺灣島與大陸的地理關系,感受臺灣島與大陸一衣帶
水的關系,知道寶島臺灣的位置。告訴學生臺灣雖然與大陸隔著臺灣海峽,但自古以來它都是祖國的一
部分。
(2)理解表達:關于臺灣島,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課件出示相關圖片:風景優(yōu)美的日月潭、煙霧繚繞的阿里山、雄偉華麗的101大樓、壯麗的臺北故
宮博物院、香甜可口的水果……
(3)播放音樂《臺灣島啊,我的故鄉(xiāng)》。
5.學習第4小節(jié)。
(1)談話:你了解哪個民族?說說看。
多媒體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飾和相關詞語。
(2)課件出示各民族的圖片。
(3)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4)朗讀指導。
6.感情升華,朗誦全文。
讓我們一起帶著這種自豪,帶著這種驕傲,把這首《神州謠》送給祖國母親吧?。ㄅ錁防收b)
(1)再讀課文。
(2)小組合作讀,展示讀。
(3)引導學生熟讀成誦。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和對課文句子的理解,談談平時看到的美景,然后借助圖片、視
頻導入文本,進行朗讀指導。在讀中問,在問中學,在學中思,在思中再讀,由外及內,由淺入深,最
后升華情感。
板塊三模仿創(chuàng)作,拓展延伸
1.示范創(chuàng)編。
課件出示:
我中華,幅員廣,山河麗,物產(chǎn)豐。
五千年,源遠長,長江美,黃河壯。
你還能接著用自己喜歡的內容往下編嗎?
2.學生創(chuàng)編,指名說。
3.布置作業(yè),課外拓展。
推薦閱讀書籍《中華民族精神故事》,并把閱讀后的感受與同學分享。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看祖國風光圖,模仿練說。從示范開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啟發(fā)學生
的創(chuàng)作靈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文本走向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A板書設計
神州謠
黃河奔長江涌]
>山川美,可入畫
長城長珠峰聳一
臺灣島與大陸一一是一家
各民族齊奮發(fā)一一共繁榮
A作業(yè)設計
見系列《》或對應課時作業(yè)。
A教學反思
《神州謠》是一篇歌頌祖國和人民的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學生理解記憶,提升識字效率。
全文有4個小節(jié),講述了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山川美麗如畫的國家;寫出了我國的黃河、長江、長城、珠
峰的壯觀;臺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創(chuàng)祖國的輝煌。
1.合作探究,讀中記字。
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多樣化的識字形式,讓識字與閱讀有機結合,在多樣性、趣味性的語境中,引
導孩子們在快樂中識字,同時感受漢字的魅力。
運用自主識字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識記技巧,加深對本課生字、詞語的記憶。依托文
本,通過朗讀發(fā)現(xiàn)生字、記住字形;通過聽讀體會生字的意思;通過朗讀體驗情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
中,字的音、形、義在學生的頭腦中越來越明晰,越來越深刻。
2.發(fā)揮想象,讀中悟情。
為了突破“利用關鍵字感受壯美的畫面”這一難點,我利用靜態(tài)圖和動態(tài)圖直觀地讓學生看到黃河
洶涌澎湃、長江一瀉千里、長城蜿蜒萬里、珠峰高聳入云的情景。在展示圖片的時候,配以激昂慷慨的
解說詞,讓學生直觀感受畫面的同時積累好詞佳句,提高語文素養(yǎng)。賞析完后,師生加上動作有感情地
朗讀,讀出層次、讀出畫面。我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來感受文字的韻律美和祖國的山
川美、民族的繁榮昌盛,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3.拓展創(chuàng)編,讀后實踐。
在歌謠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我首先通過視覺效果引起學生的好奇感,然后通過填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己
創(chuàng)編。學生通過朗讀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謠,增加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學習能力。能讓人快速成長的不是單一
的教授,而是實踐與互教。
授課
課題神州謠課型講讀課文2課時
時間
知識與能力
1.會讀“州、華”等15個生字、會寫本課“州、華”等9個生字,會寫
教學
“神州、中華”等10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8個詞語。
目標
2.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3.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過程與方法
朗讀中感悟神州的無窮魅力和祖國的偉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祖國的偉大,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1.會讀“州、華”等15個生字、會寫本課“州、華”等9個生字,會寫
教學
“神州、中華”等10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8個詞語。
重點
2.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教學
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難點
教學素1.搜集有關祖國山河和民族習俗等圖片資料。
材
2.課件。
第一課時
1.會讀“州、華”等15個生字、會寫本課“州、華”等9個生字,會寫
教學
“神州、中華”等10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8個詞語。
目標
2.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教具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準備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展示祖國各
地美麗風光,以此導
導入一、激趣導入,走近課文。
入新課,加深了學生
圖片展示美麗風光。(課件出示2)
()對祖國的印象。
分鐘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反復朗讀課
(-)朗讀課文
文,學生對文本更加
1.要求:朗讀感悟朗讀本課,可以誦讀為主。熟悉,帶著感情讀課
文,激發(fā)了學生對祖
朗讀指導:朗讀本文的時候,以洪亮的聲音,自豪
國的熱愛之情。
的語氣,奮發(fā)的姿態(tài),反復誦讀。
(課件出示3、4)讀“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由學生交流對祖
是一家”,可用低緩、深情的聲音,表現(xiàn)寶島未歸的遺國山川河流等的了
憾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心愿。解,加深學生對祖國
的印象。
從第一、二句中讀出祖國山河壯美、風景如畫;從
第三句中讀出寶島臺灣與大陸是一家,兩岸人民盼望著
新課早日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從第四句中讀出各族人民正在齊心
協(xié)力,奮發(fā)向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
教學
指名讀。
(
)分鐘齊讀。
師點評。
長江、黃河、長
2.讀課文,說說你從文字中想到了什么。城……都是祖國的象
征,“奔、涌、長、
①當你讀到"黃河、長江、長城、珠峰、臺灣"
聳”等詞,概括了這
時,請你說一說你對這些地方的了解。(課件出示5)
些事物的特點,是理
生: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黃河是我國的第二大解它們的字眼,學生
河。掌握了這些詞,也達
到了目標要求。
生:長城全長6300千米,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大奇
跡。
生:珠穆朗瑪簡稱珠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生:臺灣是祖國的領土,我們和臺灣人民是同胞兄
弟姐妹。
②請讀下面的內容:(課件出示6)
黃河奔,長江源。長城區(qū),珠峰尊。
請你說一說,你從加點的字中讀出了什么?
生:奔,讓我似乎看到了黃河的水,波濤洶涌,直
奔天際。
由歌詞"五十六個民
生:涌,讓我仿佛看到了長江浩浩蕩蕩向東奔流。族五十六朵花,五十
六個民族是一家"而
生:長,讓我好像看到了長城就像一條長龍,在崇
引出中華民族的介
山峻嶺間蜿蜒盤旋的樣子。
紹,同時介紹祖國的
生:聳,讓我就像看到了珠穆朗瑪峰高聳入云,直插寶島臺灣,表達對臺
云霄的雄姿。灣小朋友的祝福,鍛
③"各民族情誼濃",你知道我國有多少民族嗎?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
能力。
生:56個民族。
師:"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
一家"有誰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民族名稱。
生:漢族。
生:苗族。
生:水族。
師:大家將自己知道的民族寫在本子上。
學生書寫。
老師講解:中國漢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的人相對
來說較少,所以其他55個民族被稱為少數(shù)民族。
④請你給臺灣小朋友說一句祝福語。(課件出示7)
生:祝臺灣小朋友學習進步。
生:祝臺灣小朋友健康成長!
生:……
⑤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大家一起為祖國的繁
榮昌盛而奮斗,你打算怎么做呢?
生:努力學習,將來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
生: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總結:是啊,我們都是華夏兒女,我們一起生活在神州
大地上,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母親—中國!希望同學
們像熱爰自己的母親一樣熱爰祖國!
課堂作業(yè)甑設計
1.連一連。
yonggelufanrongxia
繁涌峽陸隔榮
2.認真讀課文,背誦課文。
【答案】
第二課時
1.會寫"神州、中華”等10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8個
教學詞語。
目標
2.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詞語的表達效果。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準備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一、識字寫字
1.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識字。比如,各地本課需要掌握的生
學生可以結合地名認識“州(廣州、蘭州、蘇字比較多,除了隨課
州)、川(四川、銀川)、島(海南島、舟山群
新課文識字外,引導學生
島)、峽(三峽、劉家峽)”。再如,通過“人民
教學路、人民公園、人民小學”等路名,公園、學校從地名中找課文中出
名,認識“民"字。
(現(xiàn)的生字,這樣,學
)分鐘2.讓學生通過生字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生更容易掌握這些生
如,申-神、勇-涌、鳥-島、夾-峽、寫-與、眠-
民、旅-族。字。
3.根據(jù)課文內容自編韻語,鞏固識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壯麗;黃河長江,奔涌不息;寶
島臺灣,隔海相望;中華民族,奮發(fā)圖強。
4.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本課要寫的字中涉及平翹舌
音的較多,如川(chuan)、州(zhou)、爭
先觀察字形,鞏固讀
(zheng)、族(zU)。寫字前引導學生再次認讀這
音,再選出難寫的
些字,鞏固讀音?!褒R”字是六筆寫成,“族”字
字,讓學生記住字
是左右結構,這些都要提醒學生注意。
形,指導學生書寫,
(2)觀察發(fā)現(xiàn)。相似的字:川、州。難寫的達到記住字形、書寫
美觀的目的。
字:民、族。
(3)重點講解。夕:撇不宜長,“奮”的橫要
短,撇要長。川:撇要寫成“豎撇”,中豎應稍
短,右豎要長。民:字形特點上窄下寬,豎提要
直,斜鉤要呈弓形,盡量舒展。
二、拓展實踐
布置學生課外搜集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房屋、節(jié)日、
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圖片或文字資料,然后仕班上交
流??梢园疵褡灏淹瑢W們搜集的資料分類整理,在
學習園地或板報上辦個專欄。
識字1.神州謠
板書山川美黃河長江
內容長城珠峰
臺灣大陸是一家
各民族共繁榮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根據(jù)拼音寫詞語。
minzuzhonghuayouylshenzhousanxia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
①中央民派大學在北京。()
②大家要珍惜同學之間的友宜。()
③我愛人名解放軍。()
④我們一定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憤斗。()
3.讀一讀,做后面的題目。
長江—祖國第一大江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許多大江、大河。它們像祖國媽媽身上的血管(guan),給祖國
帶來了生命的力量(li&ng)0
小朋友,你知道嗎?在祖國的千萬條江河中,哪一條最長呀?祖國最長的江河就是
長江。它從祖國西北的青海省唐古拉山開始,流經(jīng)H個省、市、自治區(qū),一直流入東
海。長江一共有6300千米長。萬里長江是祖國的第一大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江。
①祖國最長的江河是,共有千米長,從開始一直
流入
②祖國的大江、大河,像O
【答案】
1.民族中華友誼神州三峽
2.①派-族②宜-誼③名-民④憤-奮
3.①長江6300祖國西北的青海省唐古拉山東海②祖國媽媽身上的血管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三字經(jīng),讀起來朗朗上口,引導學生先將課文熟讀成誦,然后結合平時
搜集的內容和在電視上看到的內容說一說祖國的山河、民族等內容,聯(lián)系了學生實際,
學起來學生有話可說。
文章雖短,但識字量和寫字量絲毫沒減,因此,本文重點內容之一就是要認識生
字,會寫生字,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來識字、記字,根據(jù)已學過的漢字來記住
漢字,這樣,學生學起來就輕松多了。
【教材分析】
《神州謠》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本課以韻
文的三字經(jīng)形式,歌唱了中華美麗山河、民族團結。
神州大地,山河壯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勤勞、勇敢的華夏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團結
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一艘滿載著13億華夏兒女的大船,正迎著新世紀的大潮,揚帆遠航。本課的三字
經(jīng),文字雖少,內涵卻極為豐富。朗讀起來,每一句都氣勢磅礴、擲地有聲。整篇課文洋溢著中華民族
厚重的歷史感和濃郁的時代氣息,體現(xiàn)了盼望兩岸統(tǒng)一、祖國繁榮昌盛的強烈愿望。
三字經(jīng)是傳統(tǒng)蒙學教材的一種形式。學生在學習本課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工建筑勞務合同范本
- 入園合同范例
- 個人陶瓷采購合同范本
- 勞務派遣補充合同范本
- 切磚清工合同范本
- 光明果蔬配送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網(wǎng)上查詢
- 轉租飯店合同范本
- 凈化車間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會所會籍合同范本
- 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含答案)
- 父母買房在子女名下協(xié)議書范本
- 項目投資計算分析表系統(tǒng)(共有17張表格)excel格式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廣東省標準)
- 高危新生兒管理專家共識解讀
- 廣東省深圳市2024年重點中學小升初數(shù)學入學考試卷含解析
- 2023北師大版新教材高中數(shù)學必修第一冊考前必背
- 《紡織服裝材料》課件-0緒論
- 盤扣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 繪本故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分析
- JB-T 14426-2023 往復式氣液混輸泵裝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