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教學教程_第1頁
人畜共患病教學教程_第2頁
人畜共患病教學教程_第3頁
人畜共患病教學教程_第4頁
人畜共患病教學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10/41人獸共患病第一節(jié)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桿菌所引起的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和人類共患的傳染病。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癥狀。病理變化上的特點是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脾臟顯著腫大、皮下及漿膜下組織呈出血性膠樣浸潤等敗血癥的變化。

病原炭疽桿菌是長而直的大桿菌,長達3--10微米,寬1~1.5微米,無鞭毛,不能運動。在動物體內的炭疽桿菌單個存在或3--5個菌體相連形成短鏈,菌體連接處如刀切狀平截或微凹,很像竹節(jié),游離端則鈍圓,菌體周圍有明顯的莢膜。在活炭疽病畜體或死亡后未經解剖的尸體內,不形成芽胞。一旦體內炭疽桿菌暴露于空氣中,接觸了游離氧,在一定溫度下(12--42℃)就會形成芽胞。芽胞呈卵圓形或圓形,位于菌體中央或稍偏向一端。本菌為革蘭氏染色陽性菌。2024/10/42

炭疽桿菌為需氧菌,在37℃時生長良好。在普通瓊脂平皿培養(yǎng)基上生長成不透明、灰白色、扁平、表面粗糙的菌落,邊緣不整齊,能形成幾個或數十個菌體相連的長鏈,低倍顯微鏡觀察呈卷發(fā)狀。在血液瓊脂平皿培養(yǎng)基上,生長出濕潤粘稠的菌落。菌落周圍不溶血。炭疽桿菌存在于炭疽病畜的尸體、土壤和水中。病畜死亡后各個臟器、血液、淋巴系統(tǒng)、分泌物及排泄物等處均有炭疽桿菌存在。其中以脾臟的含菌量為最多,血液的含菌量次之。炭疽桿菌的繁殖型菌體對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弱。但形成芽胞后抵抗力特別強,在污染的土壤、皮張、毛及掩埋炭疽尸體的土壤中能存活數年至數十年,在糞便和水中能長期存活。

診斷

(一)流行特點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和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染性。綿羊、牛、驢、馬、騾、山羊、鹿最多發(fā)??;駱駝、水牛及野生動物次之;豬發(fā)病較少。野生動物如狼、狐貍、豹等吞2024/10/43食炭疽尸體而發(fā)病,并可成為本病的傳播者。人主要通過吃死畜的肉或接觸污染炭疽桿菌的畜產品而感染。炭疽病畜及死后的畜體、血液、臟器組織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含有大量炭疽桿菌,如尸體掩埋不嚴或太淺,甚至隨意剝皮、解剖和隨地刮扔,被貓、狗、鳥及野獸等扒食,可將皮肉、內臟拖到很遠的地方散布病原;另外從病畜口、鼻、肛門、陰道流出的血液,病畜炭疽癰破潰液等污染廄舍、飼養(yǎng)管理用具、飼草、飼料,一經健康家畜接觸,就可能被傳染而發(fā)病。被污染的土壤、水源及牧地還可成為炭疽長久的疫源地。本病傳染的途徑有三,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這是因為采食或飲用被炭疽桿菌污染的草料、井水、河水,以及在污染牧地放牧受到感染。其次是通過皮膚感染,主要是由帶有炭疽桿菌的吸血昆蟲叮咬及創(chuàng)傷(如綿羊的剪毛、斷尾、去勢傷口、咽粘膜創(chuàng)傷等)而感染。第三,由于吸入混有炭疽芽胞的灰塵,經過呼吸道粘膜侵入血液而發(fā)病。

2024/10/44

炭疽芽胞可使污染地區(qū)成為疫源地。大雨、山洪暴發(fā)或江河漲水時可將土壤中病原菌沖刷出來,污染牧場或飼料、水源等引起傳染。本病有一定季節(jié)性,夏季發(fā)病較多,秋、冬發(fā)病較少。夏季發(fā)生較多,可能與放牧時間長,氣溫高,雨量多,吸血昆蟲大量活動等因素有關系。

(二)癥狀炭疽病的潛伏期自然感染一般為1-3天,最長可達14天。

1.綿羊和山羊常為最急性。

2.牛?;继烤掖蠖酁榧毙孕汀?/p>

3.馬、騾、驢—般是急性或亞急性。

2024/10/454.豬豬對炭疽的抵抗力較強,大多數是慢性,生前無明顯臨床癥狀,多在屠宰后肉品衛(wèi)生檢驗時才被發(fā)現(xiàn)(見病理剖檢變化)。亞急性型:主要是咽炎的表現(xiàn),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咽喉部明顯腫脹,吞咽和呼吸困難,頸部活動不靈活。口、鼻粘膜呈藍紫色,最后窒息而死o

急性型:本型發(fā)生較少,主要是急性敗血性變化,體溫升高到41.5℃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呼吸困難,可視粘膜發(fā)紫,1--2天死亡。發(fā)生腸炭疽時,病豬發(fā)生便秘及腹瀉,甚至糞中帶血,重者可死亡,輕者可恢復健康o2024/10/46(三)病理剖檢炭疽病畜的尸體、血液和各臟器組織內含有大量炭疽桿菌,暴露在空氣中則形成芽胞,抵抗力很強,不易徹底消滅,因此,對病畜禁止剖檢。

1‘急性敗血型尸體迅速腐敗而膨脹,尸僵不全,天然孔流出暗紅色帶泡沫的血液。粘膜呈暗紫色,有出血點,剝開皮膚可見皮下、肌肉及漿膜有紅色或黃紅色膠樣浸潤,并有數量不等的出血點。血液粘稠,顏色為黑紫色呈煤焦油樣,不易凝固。脾臟高度腫大,比正常大2--5倍,包膜緊張,切面脾髓軟如泥狀,黑紅色,脾的結構模糊不清,用刀可大量刮下。淋巴結腫大,出血。肺充血、水腫。心、肝、腎變性。胃腸有出血性炎癥。2.癰型體表癰腫部呈現(xiàn)漿性出血性水腫。腸型多見十二指腸及空腸,初紅色圓形隆起,界限明顯,表面覆有纖維素,隨后發(fā)生壞死,形成灰褐色癡。周圍組織及腸系膜出血。咽型炭疽可見扁桃腺壞死,喉頭、會咽、頸部組織發(fā)生炎性水腫。周圍淋巴結腫脹、出血、壞死。(2024/10/47

必須指出,豬多在宰后檢驗中發(fā)現(xiàn),其特征變化是咽部發(fā)炎,扁桃腺腫大、壞死。頜下淋巴結腫大、出血和壞死,切面干燥、無光澤,呈磚紅色,有灰色或灰黃色壞死灶。周圍組織有大量黃紅色膠樣浸潤。山羊急性型炭疽,病情急劇,死亡羊只內臟常無炭疽典型病變,幾乎與正常屠宰羊相似,應予注意。

(四)實驗室診斷

1.細菌學診斷從死畜耳靜脈或四肢末梢的淺表血管采取血液涂片,用姬姆薩或瑞氏染色液染色,用顯徽鏡檢查,可以看到單個或短鏈有莢膜的兩端平截竹節(jié)狀大桿菌,即可作出初步診斷。豬體局部炭疽涂片的菌體形態(tài)常不典型。如果尸體不新鮮時,要注意與類炭疽桿菌相混同,所以腐敗病料不適于鏡檢。采取新鮮病料接種在普通瓊脂平皿上,37℃溫箱培養(yǎng)24小時后,可見有表面粗糙、邊緣卷發(fā)狀的典型菌落;在普通肉湯培養(yǎng)中,管底有絮狀沉淀,上層液透明,輕輕搖動,沉淀物徐徐上升,隨后即下沉,不形成菌膜。必要時,對培養(yǎng)的細菌還可進行鑒定試驗。2024/10/48

2.動物感染試驗一般常用小鼠、豚鼠及家兔。將病料或培養(yǎng)物用生理鹽水稀釋5--10倍,對小鼠皮下注射0.1—0.2毫升,或豚鼠0.2—0.5毫升,家兔皮下注射0.5~1毫升,經2--3天死亡。死亡動物的臟器、血液等抹片,經瑞氏染色鏡檢,可見多量有莢膜的成短鏈的炭疽桿菌。也可用病料進行培養(yǎng)及炭疽沉淀反應檢查,均可得到陽性結果。

3.炭疽沉淀反應又叫阿斯科里氏反應。方法是取病死動物的組織數克,剪碎或搗爛,加5—10倍生理鹽水,煮沸10—15分鐘,冷后過濾或離心沉淀,用毛細吸管吸取上清液,沿管壁慢慢加入已裝有沉淀素血清(成品)的細玻璃管或小試管內,形成整齊的兩層液面,在兩液的接觸面出現(xiàn)白色的沉淀環(huán)判為陽性反應(反應在1--2分鐘內出現(xiàn),最長在10--15分鐘觀察),即可診斷為炭疽。這個反應特異性高,操作簡便、迅速,檢出率高,即使腐敗的炭疽材料,仍可出現(xiàn)陽性反應。大量畜產品檢查時,也常采用此法。2024/10/49

干皮張病料進行檢查時,先進行高壓消毒后.剪碎,加5—10倍0.5%石炭酸生理鹽水冷浸20小時或置37℃中浸泡3小時,浸出液濾過,即可作為沉淀原,按前法進行檢驗。

4.熒光抗體法這是一種特異性強、檢出率高的快速診斷法,有條件的單位可采用。送檢病料的方法:及時而正確地送檢病料,對防止污染及保證實驗室檢驗是十分重要的。

(1)病畜生前可由耳靜脈采血,癰型者可抽取水腫液,腸型者可取糞便(無菌脫脂棉棒吸取),分別放入滅菌試管中,用棉塞將口塞緊,外包蠟紙、牛皮紙或塑料送檢。也可用末梢血管血液涂片,自然干燥后,將玻片涂抹面相對疊放,中間夾隔火柴棒,兩端細線扎緊,外用油紙包好送檢。

(2)炭疽尸體,在消毒條件好時,可取一個耳朵。用細繩在耳根上緊扎兩道,用刀從中切斷,燒烙切面,包在漫過5%石炭酸

2024/10/410溶液的布片內,裝于滅菌廣口瓶中或其他不漏水的容器內送檢。·

防治由于本病病程短促,病情急劇,早期確診、及時治療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須在嚴密隔離和專人護理的條件下進行治療??捎每固烤已逶缙谧⑸?,馬、牛100~250亳升,豬、羊50~120毫升。同時應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如青霉素、土霉素、鏈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對炭疽常發(fā)地區(qū)或威脅區(qū)的家畜,應每年定期預防注射。我國目前應用的有以下兩種菌苗:無莢膜炭疽芽胞苗:1歲以上馬、牛皮下注射1毫升,1歲以下皮下注射0.5毫升,綿羊、豬皮下注射o.5毫升,免疫期1年。Ⅱ號炭疽芽胞苗:各種動物均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山羊為6個月,其他動物為1年?!?/p>

除了做好預防注射工作以外,凡是不明原因死亡的牲畜,不準剝皮吃肉,應經獸醫(yī)人員診斷后再做處理。更不要將尸體到處亂扔亂埋,應在指定的地點深埋;注意保證牧場、水源、飼2024/10/411草飼料防止污染;屠宰場、肉聯(lián)廠等應加強檢疫工作,嚴格執(zhí)行獸醫(yī)衛(wèi)生措施。發(fā)生炭疽時的撲滅措施:發(fā)生炭疽后,應立即報告上級,迅速確診并查明疫情,采取堅決措施,盡快撲滅疫情。

(1)對全部易感動物進行測溫和臨床檢查。如發(fā)現(xiàn)病畜及可疑病畜,立即隔離并用抗炭疽血清、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對其他與病畜直接或間接接觸過的假定健康家畜先行注射炭疽血清(馬、牛為30--40毫升,豬、羊20毫升),在7--10天內用炭疽芽胞苗進行主動免疫注射,并注意觀察。疫區(qū)周圍地區(qū)的家畜也要進行注射o(2)根據發(fā)病現(xiàn)場牲畜及地理情況,劃定疫區(qū),進行封鎖。在最后一頭病畜痊愈或死亡后14天不再發(fā)現(xiàn)新病畜時,方可解除封鎖?!?3)對尸體及排泄物、病畜污染的褥草、飼料、表土等,在指定的地點深埋或燒焚。嚴禁剝皮吃肉,以免人被感染和散播病2024/10/412原。不允許將尸體拋于野外和江河之中,以保護土壤、牧場、水源不受污染。

(4)對病畜污染的圈舍、飼養(yǎng)管理用具、車輛等進行嚴格消毒。病畜污染和停留地的表土要鏟除深埋,并進行消毒。糞便、墊草和廢棄物燒掉。被炭疽桿菌污染的毛、皮可用2%鹽酸或10%食鹽溶液浸泡2--3天消毒。或者用甲醛液熏蒸消毒。或用環(huán)氧乙烷蒸氣消毒。人的炭疽凡是接觸炭疽病畜、尸體及畜產品,就可能被感染炭疽,因此防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人炭疽可分為皮膚炭疽、肺炭疽各腸炭疽三種病型,如能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用抗菌藥物或抗炭疽血清治療,可以治愈。否則,可危及生命。2024/10/413第二節(jié)口蹄疫

口蹄疫是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臨床特點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膚發(fā)生水泡和爛斑,故民間有“口瘡”、“蹄癀”、‘‘脫靴癥”之稱。

病原口蹄疫的病原體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屬的口蹄疫病毒。根據病毒的血清學特性,目前已知全世界有A、O、C、南非I、南非Ⅱ、南非Ⅲ和亞洲I型等七個主型。各型之間抗原性不同,彼此之間不能交互免疫。每一主型又可分為若干亞型,現(xiàn)已知的亞型有六十多個,各亞型的免疫原性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叉性,與主型有一定區(qū)別。口蹄疫病毒存在于病畜的水泡皮和水泡液中,在發(fā)熱期,病畜的血液、水泡液、水泡皮、口涎、乳、眼淚、尿、糞等全身各種組織、分泌物及排泄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谔阋卟《緦ν饨绛h(huán)境的抵抗力很強,但高溫和陽光易殺死病毒,酸和堿對其作用也較強。2024/10/414

診斷

(一)流行特點病毒能侵害多種動物。在自然流行時,主要發(fā)生于偶蹄獸,以黃牛、奶牛最敏感(特別是純種奶牛),其次為水牛、牦牛、豬(尤其是純種白豬),再次是羊,駝駱等。野生偶蹄獸也能發(fā)病,如黃羊、野牛、野豬、鹿等。近些年來,豬常發(fā)生。病畜及潛伏期的帶毒動物是最危險的傳染來源,可通過各種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毒,尤其是發(fā)病初期排毒量最大,毒力最強。另外,康復家畜還可帶毒,帶毒期長短不一,曾有人報道病牛有50%可帶毒4—5個月,甚至康復一年后的牛羊運到非疫區(qū)仍可引起本病暴發(fā)。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常通過污染的飼料及飲水侵入體內,亦可經損傷的粘膜(口、鼻、眼、乳腺)和皮膚感染。最近證明本病亦可通過呼吸道吸入污染的空氣而感染。牲畜和畜產品的調運,是重要的擴散原因。被污染的飼料、2024/10/415飲水、泔水、飼管用具、車船、放牧地,野生動物、鼠、狗、鳥類及人都是重要的傳播媒介。病毒能隨風刮散,也是一種重要的傳播媒介。由于上述媒介的移動,常是本病廣泛流行和遠距離的跳躍式發(fā)生的重要原因。本病的流行特點是傳染快,流行廣,發(fā)病率高,在同一時間內,往往牛、羊、豬一起發(fā)病。但有時牛、羊發(fā)病,豬少發(fā)或不發(fā),有時只豬發(fā)病,牛羊少發(fā)或不發(fā)。近些年來,豬發(fā)病這一特點比較突出。一般幼畜易感性比老齡畜大,死亡率高。新流行區(qū)發(fā)病率可達100%,老疫區(qū)發(fā)病率為50%左右。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在牧區(qū)大多在秋末開始,冬季和早春達到高峰,后減少,夏季平息。農區(qū)發(fā)病基本相似,以寒冷季節(jié)最多發(fā)。本病常沿交通線向四周擴散。有一定周期性。

(二)癥狀豬主要癥狀表現(xiàn)在蹄部。病初體溫升高至40—41.5℃,精神不振,食欲減少。在蹄冠、蹄叉和蹄踵部皮膚出現(xiàn)局部紅

2024/10/416熱斑塊,不久形成水泡,內有灰白色或灰黃色液體。開始時水泡有米粒或綠豆大小,后約達蠶豆大。水泡破潰后,形成出血的暗紅色糜爛面,隨后結癡而愈。蹄部剛出現(xiàn)水泡時跛行不明顯,當人們看出明顯跛行,水泡多已破潰。當蹄部有繼發(fā)感染時,嚴重者病豬蹄殼可發(fā)生脫落。病豬鼻盤、齒齦、舌、顎部等也可出現(xiàn)水泡,破潰后露出淺的潰瘍面,不久可愈合。少數病例,母豬的乳房、乳頭皮膚發(fā)生水泡。一般來說,豬多呈良性經過,死亡較少。仔豬發(fā)病重,主要發(fā)生急性胃腸炎,劇烈拉稀,迅速脫水死亡。有些仔豬,表現(xiàn)為高熱,萎靡,心跳和呼吸加快,痙攣嚎叫,心肌麻痹而死。剖檢時可見心肌炎變化。仔豬死亡率可達60%以上。

(三)實驗室檢查疑為口蹄疫時,應立即采取病料送指定的實驗室鑒定病原型,以能及時使用同型疫苗對未發(fā)病動物進行預防。2024/10/417

送檢病料常采取牛舌面或豬蹄部水泡皮或水泡液。水泡皮最好多采幾頭病畜,數量在10克左右,要新鮮成熟,未破裂無異味的致密組織,不要破裂、潰瘍、易碎、腐敗的水泡皮。采取水泡皮時,應盡量防止污染。水泡皮放入盛有50%甘油生理鹽水的消毒瓶中,瓶口用蠟封固。水泡液用消毒過的注射器抽取,裝于消毒試管或小瓶內,亦須用蠟封固。也可采取病后20一60天的恢復血清送檢。送檢病料均須用冰瓶保存送往,并附有疫病發(fā)生的說明書。

(四)鑒別診斷豬口蹄疫、豬水泡病、豬水泡性口炎和水泡性疹四種病的區(qū)別診斷見水泡病部分。

防治

1.平時的預防措施對家畜加強檢疫工作,特別要重視集市、收購、屠宰等環(huán)節(jié)的檢疫工作。對常發(fā)地區(qū)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在我國邊境地區(qū),要對易感動物進行預防注射,建立免疫地帶。國內一些地區(qū)要加強聯(lián)防工作。2024/10/4182.發(fā)生口蹄疫時的緊急撲滅措施

(1)上報疫情,及時確診。若有疑似口蹄疫發(fā)生時,應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疫情,并通知鄰近場、鄉(xiāng),加強防疫。同時必須迅速采取病料送往專門機構檢驗,鑒定毒型,確定毒型對預防注射有重要作用。還須采取綜合的緊急措施,就地消滅。

(2)劃定疫區(qū),嚴格封鎖,堅決貫徹各項封鎖措施。在最后一頭病畜痊愈后半個月進行一次大消毒,然后解除封鎖。

(3)隔離和治療病畜。本病一般經過10余天大多能自愈,但為促進病畜早日痊愈,縮短病程,特別是防止繼發(fā)感染和死亡,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在加強護理的同時,及時給予對癥治療,一般均可治愈,尤其要加強對幼畜的治療。被病畜污染的場所和用具,要隨時進行消毒。病畜的糞便、殘剩飼料和墊草,應用生物熱消毒(不得少于30天)無害后利用。病畜放牧過的草地,夏天經一個月,春秋經兩個月后,才準健畜放牧。2024/10/419

(4)疫區(qū)和威脅區(qū)普遍進行預防注射,提高易感家畜對口蹄疫的特異性抵抗力,是綜合防制措施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當發(fā)生口蹄疫時,應馬上用與當地發(fā)生毒型相同的兔化或鼠化弱毒疫苗,對病群中的牛、羊、駱駝和鹿進行注射(見說明書)。對豬用滅活苗注射,體重10--25千克肌肉注射2毫升,25千克以上注3毫升,免疫期6個月。2024/10/420第三節(jié)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本病的特征是妊娠母畜發(fā)生流產、·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及胎膜發(fā)炎。公畜表現(xiàn)為睪丸炎及不育等。人出現(xiàn)波狀熱。

病原本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分牛、羊、豬三型,每型還有若干生物型,如牛有9個亞型,羊有3個亞型,豬有5個亞型。國外近些年又新發(fā)現(xiàn)綿羊型、狗型及沙林鼠型布氏桿菌,并可傳染于人,使之發(fā)病。各型在形態(tài)上沒有明顯差別,為革蘭氏陰性球桿菌或短桿菌,長o.6—1.5微米,寬0.5--0.7微米,無鞭毛,不能運動,不形成芽胞。本菌為需氧兼性厭氧菌。牛、羊型布氏桿菌從病料初次分離培養(yǎng)時,需在10%C02環(huán)境下才能生長,幾代后則不需要。初次分離培養(yǎng)時,生長緩慢,常要一周以上才能充分生長。2024/10/421

布魯氏菌對外界因子有較強抵抗力,但對熱很敏感70℃5--10分鐘即被殺死。獸醫(yī)常用的消毒藥都能在短時間內將其殺死。

診斷

(一)流行特點多種動物、人類和家畜對布魯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但自然病例中以牛、羊、豬多發(fā)。它們各對同型布魯氏菌最為敏感,如牛主要由牛型菌引起,羊型亦可致??;羊主要由羊型菌引起,豬型菌亦可引起;豬主要由豬型菌引起,羊、牛型菌亦可致?。蝗酥饕裳蛐途?,豬、牛型菌亦可引起。試驗動物中以豚鼠最易感染。病畜或帶菌者是主要傳染來源。病菌主要存在胎兒、胎衣、乳房及淋巴結中。病公畜的精液中也可含病原體。本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皮膚、粘膜及生殖道。一般情況下,母畜較公畜易感;幼畜對本病有一定抵抗力,隨年齡增長易感性增高,性成熟后對本病很易感。2024/10/422(二)癥狀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短的約2周,長的可達半年。母豬主要癥狀是流產,大多發(fā)生在懷孕的第二、三個月,早期流產的胎兒多被母豬吃掉,常不被發(fā)現(xiàn)。流產前的癥狀也不明顯。流產的胎兒大多為死胎,較少發(fā)生胎衣不下及子宮炎。有的病豬產出弱胎。流產后又可懷孕,重復流產的較少見。新受感染豬場流產數多。公豬主要癥狀是睪丸炎和附睪炎,一側或兩側無痛性腫大,有的極為明顯。有的病狀較急,局部有熱痛,并伴有全身癥狀。有的病豬睪丸發(fā)生萎縮,硬化,甚至性欲減退或喪失配種能力。無論公、母豬都可能發(fā)生關節(jié)炎,大多發(fā)生在后肢,偶見于脊柱關節(jié)。

2024/10/423

(三)病理剖檢胎兒:皮下、肌間有出血性漿液性浸潤。漿膜上有絮狀纖維素塊,胸、腹腔有微紅色液體及混有纖維素。胃、腸、膀胱粘膜及漿膜上可能有出血點。淋巴結、肝、脾等有不同程度腫脹,有時散布壞死灶。豬胎兒常有木乃伊化。胎衣:絨毛膜下膠樣浸潤,胎膜增厚,有纖維素和膿性物,呈灰黃或黃綠色,有時見充血或出血。子葉充血、腫大及發(fā)生糜爛。流產的豬胎衣充血、出血和水腫,表面覆蓋淡黃色滲出物,有的還見壞死區(qū)域。母體子宮:粘膜充血、出血和出現(xiàn)炎性分泌物。母豬可見粘膜上有許多針頭大至粟粒大的淡黃色化膿或干酪化小結節(jié),內含膿液或豆腐渣樣物質。公畜睪丸及副睪常見炎性壞死灶,鞘膜腔充滿漿性滲出液;慢性者睪丸及副睪結締組織增生、肥厚及粘連。精囊可能有出血及壞死灶。公豬睪丸及副睪腫大,切開見有豌豆大小的化膿2024/10/424和壞死灶,甚至有鈣化灶。公豬還見有關節(jié)炎,滑液囊有漿液和纖維素,重時見有化膿性炎癥和壞死。甚至還見脊柱骨、管骨的炎癥或膿腫。

(四)實驗室診斷

1.細菌學檢查

(1)病料抹片染色鏡檢:流產胎兒中常有大量細菌,因此,要盡早地收集流產胎兒的胃內容物、脾、肝、淋巴結、胎盤壞死部分等組織作抹片,用柯茲洛夫斯基染色法染色,??梢姷匠蓞驳募t色的球桿狀的布魯氏菌,其他細菌呈綠色。

(2)培養(yǎng):有條件的單位可進行細菌分離培養(yǎng)工作。

2.動物接種。

3.血清學疑集反應。

4.變態(tài)反應診斷。2024/10/4255.牛乳汁環(huán)狀反應診斷。

防治

1.堅決保護健康畜群堅持自繁自養(yǎng)的方針,防止從外部引入病畜。若必須從外單位引進動物時,應從無此病地區(qū)購買,運進后隔離觀察一個月,并進行檢疫,確實健康的方可并群飼養(yǎng)。同時,也要防止運入被污染的畜產品和飼料。每年定期對畜群作布魯氏菌病檢疫,以及時發(fā)現(xiàn)病畜。若有原因不明的流產時,必須嚴格隔離流產動物,對流產胎兒及胎膜,要進行微生物檢查,而且要嚴格消毒處理,對流產動物作血清學檢查,直到證明為非傳染性流產時,才能取消隔離。

2.受威脅畜群的預防措施

(1)對畜群定期進行檢疫:這應被當成一項防疫制度固定執(zhí)行,以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病畜。

(2)定期進行免疫注射:目前,我國生產有三種布魯氏菌疫苗2024/10/426

使用疫苗時要注意幾點,即疫苗稀釋后要當天用完,隔夜不得再用;注意工作人員的防護,不得用空手拌苗;稀釋菌苗和使用工具,用后要進行消毒處理。

3.病畜群的康復措施貫徹防止擴散、逐步凈化和就地撲滅的原則,執(zhí)行綜合性防疫措施。

(1)定期檢疫和隔離病畜:用凝集反應或變態(tài)反應定期普遍檢疫,將檢出的陽性和可疑反應病畜隔離飼養(yǎng)。曾檢出病畜的畜群在未達到凈化以前,應當作可疑病畜群隔離飼養(yǎng),并定期進行檢疫,及時挑出病畜。對隔離群要嚴格執(zhí)行隔離措施,減少與外界聯(lián)系,避免病健畜接觸,防止人員互相串往。

(2)加強消毒及獸醫(yī)衛(wèi)生措施。

(3)處理病畜:病畜頭數不多且價值不大者,以淘汰屠宰為宜o(4)培育健康幼畜:這是凈化病畜群,更新畜群的一項積極措施。2024/10/4274.人的布魯氏菌病從事畜牧獸醫(yī)的工作人員,可由于接觸病畜及其產品,特別是對病畜助產時接觸胎兒、胎衣、羊水及陰道分泌物而感染。因此,牛羊豬飼養(yǎng)單位應建立健全獸醫(yī)防疫衛(wèi)生制度,加強防病知識的宣傳,注意個人防護,對工作人員定期進行體檢,發(fā)現(xiàn)病人及時治療,必要時對健康人員注射疫苗。2024/10/428第四節(jié)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所引起的人、畜、禽及野生動物的一種慢性傳染病。病的特征是病畜漸進性消瘦,在機體的多種組織中形成結核結節(jié),繼而結核中心干酪樣壞死或鈣化。

病原結核分枝桿菌主要有三型:牛型、人型和禽型。此外,還有對人畜無致病力的鼠型。三型結核分枝桿菌的形態(tài)、培養(yǎng)特性及對各種動物的毒力不盡相同。本菌是一種多形性的需氧菌,纖細、平直或稍彎曲的桿菌,沒有莢膜,不形成芽胞,不能運動。長1.5--4微米,寬0.2—0.6微米。用革蘭氏染色陽性。用一般染色法難于著色,常用抗酸染色。結核桿菌在外界環(huán)境中生存力較強,對干燥、腐敗及一般消毒藥的耐受性亦較強,但對濕熱抵抗力較弱,加熱60℃30分鐘即可殺死。2024/10/429

診斷

(一)流行特點本病可侵害多種動物,在家畜中以牛最敏感,其中以奶牛最多,其次為黃牛、牦牛、水牛;也常見于豬和雞;綿羊、山羊少發(fā),單蹄獸罕見。野生動物中以猴多見,獅、豹也有發(fā)生。牛型菌主要侵害牛,其中以乳牛發(fā)病最多,人也較敏感。禽型菌主要侵害家禽和水禽,但鴨、鵝、鴿較不敏感。人型菌主要侵害人、猿和猴等,牛、豬少見。結核病畜(禽)是主要的傳染源,特別是向體外排菌的開放性畜禽。病畜(禽)可由糞便、乳汁、尿及氣管分泌物排出病菌。·

本病傳染方式有三:①呼吸道。病??人試姵龅娘w沫,通過呼吸道而傳染。②消化道。污染的草料和飲水被健康動物食入,犢牛多因喝帶菌的牛奶而感染。豬、雞大多經消化道感染。③交配感染。生殖道結核主要由這種方式傳染。2024/10/430(二)癥狀潛伏期長短不一,短者十幾天,長者數月甚至數年。結核病具有病程長、治愈慢、易傳染、易復發(fā)、易惡化的特點。由于患病器官不同,癥狀也不一致。

1.牛以肺部結核為主,潛伏期較長。形始食欲、精神、反芻、體溫等無變化。僅表現(xiàn)為有力的干性短咳,常發(fā)生于早晚、起立、運動、吸入冷空氣或含塵土的空氣時。隨著病情發(fā)展,咳嗽次數增加,干咳或變?yōu)闈窨?。有粘性或膿性鼻液,呼吸次數增多,嚴重者呼吸困難。胸部聽診時,肺泡音粗厲,有干性或濕性哆音。胸膜發(fā)生結核時,還可以聽到摩擦音。肺部叩診時有濁音區(qū)。病牛日漸消瘦、貧血和易于疲勞。有的體表淋巴結腫大。有的病牛,還發(fā)生全身性粟粒結核或彌漫性結核肺炎,這時病牛體溫升至40℃以上,熱型為弛張熱或稽留熱,精神及食欲不振,呼吸困難,最后衰竭死亡。乳房結核:乳房可摸到局限性或彌散性無痛無熱的硬結。乳上淋巴結腫大,無熱無痛。泌乳量減少,乳汁初期無明顯變化,2024/10/431嚴重時變?yōu)樗畼酉”』蚧煊心搲K。有的乳房發(fā)生萎縮,兩側不對稱,乳頭變形,甚至停止泌乳。·、腸結核:多見于犢牛,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臌氣。發(fā)生頑固性腹瀉,消瘦,若波及肝、腸系膜淋巴結等腹腔器官時,直腸檢查時可以發(fā)現(xiàn)。生殖器官結核:比較少見。病牛表現(xiàn)性機能紊亂,母牛發(fā)生流產、屢配不孕,發(fā)情頻繁,性欲增強,慕雄狂。有的病牛生殖器官形成結節(jié)或潰瘍,從陰道流出白色或微黃色分泌物,其中混雜有絮片狀和粘膿性物質,甚至混雜有血絲。公畜附睪或睪丸腫大,硬而痛。中樞神經結核:常常侵害腦及腦膜,表現(xiàn)為神經癥狀,如運動障礙、神情驚慌、應激性增加,常癲癇樣發(fā)作。這型多見于幼畜,成年牛亦可見到。淋巴結結核:身體各部淋巴結核可能是原發(fā)或次發(fā),可見于體表的頜下、肩前、股前、腹股溝、咽及頸部淋巴結。淋巴結2024/10/432腫大,硬結,無熱痛,常出現(xiàn)高低不平,不與皮膚粘連。在幼畜如犢牛,淋巴結有時破潰。如咽后淋巴結腫大時,常壓迫喉門,呼吸很困難。若縱膈淋巴結受害腫大時,常壓迫食道,病牛兼有慢性臌氣的癥狀。

2.豬多表現(xiàn)為淋巴結核,如頜下、咽、頸及腸系膜淋巴結,腫大,高低不平,有的破潰排出膿塊或干酪樣物,不易愈合。肺、肝、腸、腎等器官發(fā)生較少。

3.雞多發(fā)生于肝、脾、腸漿膜或內臟器官,臨床上無特殊癥狀。

(三)病理剖檢由于患病動物機體反應性及病程不同,病理變化也有差異。病牛內臟器官有很多突起的小結節(jié),大小不一,從針頭大至雞蛋大,白色或黃色,堅實。病程呈急性經過的新鮮結節(jié),四周有一圈紅色區(qū),并有較小的結節(jié)。慢性時結節(jié),切開有干燥2024/10/433的壞死物質,形同奶酪,有的見鈣化物,切開時有砂礫感覺,四周形成較厚的結締組織。有的干酪樣壞死中心變?yōu)槟撔砸后w,在肺臟可見壞死溶解組織排出后,形成肺空洞。在胸、腹膜上有時可見到粟粒至豌豆大的小結節(jié),呈灰白色或灰黃色,質硬,似珍珠狀,故有“珍珠病”之稱。這些小結節(jié)還可互相聯(lián)合如葡萄狀。結節(jié)中心常為干酪化或鈣化。也有的小結節(jié)形成一蒂與漿膜連接。腸的病變多發(fā)生于小腸和盲腸,往往形成潰瘍,如同鈕狀潰瘍,大小不一。乳房結核切開時,可見大小不一的病灶,內含干酪樣物質。雞結核病時,肝、脾腫大,可見大小不一的結核結節(jié),切開見于酪樣物質。在腸管表面可見突出如腫瘤狀物,質硬。

(四)實驗室診斷

1.細菌學檢查

(1)抹片鏡檢取病料涂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后鏡檢,若發(fā)現(xiàn)被檢病料中有紅色平直或稍彎曲的桿菌,可作出初步診斷2024/10/434此法缺點是檢出率較低。所以,還可采取集菌處理,再作涂片和培養(yǎng)檢查。

(2)分離培養(yǎng)由于結核菌生長較慢,需時較久,費事,一般不作此項檢查。

(3)動物接種試驗豚鼠對牛型結核桿菌較為敏感??扇〔×?毫升注射于豚鼠鼠蹊部皮下,注射后約10天,局部發(fā)生硬結,逐漸腫大,3周后變?yōu)闈儯?—2個月后全身患結核死亡。肝;脾、肺及淋巴結有多量結核結節(jié)。如被檢材料懷疑為禽型結核桿菌,最好接種雞和家兔。家兔接種后,一般在10周內死亡,主要在肝、脾發(fā)生結核病灶o2.變態(tài)反應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可靠診斷方法,可作為常規(guī)檢疫制度來執(zhí)行。我國結核病檢疫使用的是結核菌素,這種變態(tài)反應診斷法,不僅有助于檢出可疑病畜,也能查出隱性病畜,檢出率在95%以上。2024/10/435

防治對結核病要采取綜合性防疫措施;防止結核病傳入和擴散;凈化病畜、禽群;培育健康幼畜禽?,F(xiàn)以牛結核病為例,介紹有關預防措施。

1.定期檢疫對牛群每年定期用結核菌素進行變態(tài)反應檢查。早期發(fā)現(xiàn)病牛及時隔離。對開放性病牛和無使用價值的牛全部淘汰撲殺,肉經高溫處理,有病變的內臟器官應銷毀或深埋。對從外地引進的牛只必須進行檢疫,健康者方可引進。引入后尚需隔離、檢疫,確認為健康牛時,方可混群飼養(yǎng)。.

2.分群隔離飼養(yǎng)將牛分成健康群、假定健康群、結核菌素陽性群和犢牛培育群。各群分隔飼養(yǎng),固定用具和人員,并堅決執(zhí)行有關獸醫(yī)防疫措施。假定健康牛群,每年進行2—3次檢疫,發(fā)現(xiàn)陽性病牛,及時送至病牛群隔離飼養(yǎng)。

3.培育健康犢牛從病牛群培育健康牛只是一項積極的措施2024/10/436。通過培育健康犢牛,不斷淘汰病牛,將病牛群更新為健康牛群,我國已積累了較好的經驗。病母牛所產犢牛立即隔離于犢牛群,喂初乳3—5天,然后喂給消毒奶。生后1個月進行第一次檢疫,3~4月齡進行第二次,6月齡進行第三次檢疫,3次檢查都是陰性反應,可放入假定健康育成牛群飼養(yǎng)陽性反應者放入病牛群飼養(yǎng),或進行淘汰處理。

4.加強獸醫(yī)衛(wèi)生措施、杜絕傳染、消除傳遞因素

(1)產房要進行消毒,保持清潔干燥,墊鋪褥草。臨產母牛在產房分娩。要妥善處理胎衣、羊水及污染物。

(2)加強對奶產品的衛(wèi)生管理工作。

(3)固定飼養(yǎng)管理工具及運輸車輛,并保持清潔。

(4)加強飼養(yǎng)員及獸醫(yī)人員的防護和衛(wèi)生工作。

(5)糞便集中發(fā)酵后利用。2024/10/437第五節(jié)巴氏桿菌病本病是由巴氏桿菌屬細菌引起的人畜(禽)共患的傳染病。動物巴氏桿菌病的急性型常以敗血癥和出血性炎癥為特征;慢性型多與其他傳染病混合感染或繼發(fā)于其他疾病。

病原本病病原主要為巴氏桿菌屬的多殺性巴氏桿菌。為球桿狀或短桿狀菌,兩端鈍圓,大小為0.25--0.4微米×0.5—2.5微米,常單在,有時成雙排列。病料涂片用瑞氏染色或美藍染色時,可見明顯的兩極著色。革蘭氏染色陰性,新分離的強毒株有莢膜。該菌無鞭毛,不產生芽胞。需氧及兼性厭氧,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可以生長,在加有血清或血液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良好。新分離的細菌,其菌落的熒光性很強。分為兩大菌落型,一為對豬等畜類有強大毒力的Fg菌落型;一為對雞等禽類毒力強大的Fo菌落型。自急性病例分離的Fg型,菌落在肉眼下現(xiàn)微藍色熒光,在45度折光下熒光呈藍綠色而帶金光,邊緣有紅黃色光帶。自慢性散發(fā)性病例或健康帶菌者分離的多為Fo型,肉眼2024/10/438觀察呈乳白色,熒光微弱,折光下熒光呈桔紅色而帶金色,邊緣有乳白色光帶。不同畜群來源分離的巴氏桿菌,對不同畜禽的毒力和抗原性均有很大差異。本菌的抵抗力不強,60℃加熱10分鐘可被殺死,常用的消毒藥也可將其很快殺死

診斷

(一)流行特點自然條件下可引起多種動物發(fā)病,包括家畜、家禽、野生水禽等,牛、豬、兔、綿羊、雞、火雞、鴨最易感。許多動物的口咽部在正常情況下帶有本菌,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可大量繁殖并引起發(fā)病,還可傳染其他健康動物。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通過吸血昆蟲和損傷的皮膚及粘膜也可感染。本病的發(fā)生一般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但以氣候劇變的秋冬和早春季節(jié)發(fā)病較多。2024/10/439

(二)癥狀

1,豬巴氏桿菌病(豬肺疫)潛伏期長短不一,隨細菌毒力強弱而定,自然感染的快者為1--3天,慢者為5--14天。根據病程可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最急性和急性病例,常由蹋毒的Fg型菌引起,且呈流行性發(fā)生;慢性經過病例,大多由弱毒的Fo型菌引起,呈散發(fā)性或繼發(fā)性發(fā)生。最急性型:常見于流行初期,病豬于頭天晚上吃喝如常,無任何臨床癥狀,次晨已死在圈內。癥狀明顯的可見體溫升高至41℃以上,食欲廢絕,精神沉郁,寒戰(zhàn),可視粘膜發(fā)紺,耳根、頸、腹等部皮膚出現(xiàn)紫紅斑。較典型的癥狀是急性咽喉炎,頸部急劇腫大,呈紫紅色,觸診堅硬而熱痛,重者可波及耳根和前胸部,致使呼吸極度困難,叫聲嘶啞,常兩前肢分開呆立,伸頸張口喘息,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液體,有時混有血液,嚴重時呈犬坐姿勢張口呼吸,最后窒息而死。病程短促,僅1--2天。所以群眾叫做‘‘鎖喉風”。2024/10/440

急性型:是本病常見的病型,主要表現(xiàn)為肺炎癥狀,體溫升至41℃左右,精神差,食欲減少或廢絕,初為干性短咳,后變濕性痛咳,鼻孔流出漿性或膿性分泌物,觸診胸壁有疼痛感,呼吸困難,結膜發(fā)紺,皮膚上有紅斑。初便秘,后腹瀉,消瘦無力。大多4--7天死亡,不死者常轉為慢性。慢性型:初期癥狀不明顯,繼則食欲和精神不振,持續(xù)性咳嗽,呼吸困難,進行性消瘦,行走無力。有時發(fā)生慢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腫脹,跛行。有的病例還發(fā)生下痢。如不加治療常于發(fā)病2--3周后衰竭而死。

2.禽巴氏桿菌病(禽霍亂)自然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2--5天。最急性型往往看不到任何癥狀而突然死亡。急性型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離群呆立,常有劇烈下痢,糞便灰黃或綠色,有時帶血,體溫高達43--44℃。食欲廢絕,飲欲增強。雞冠、肉髯黑紫色。呼吸加快,鼻腔分泌物增多。嚴重時呼吸困難,有時發(fā)出“咯咯”聲或“咕嚕”聲,發(fā)病后1--3天死亡。2024/10/441

慢性型多由急性病例轉來,病雞精神不振,冠髯蒼白,有的發(fā)生水腫變硬。關節(jié)發(fā)炎、腫大跛行。有時可見鼻竇腫大,鼻腔分泌物增多。有的慢性病雞長期拉稀。鴨漿膜炎由鴨疫巴氏桿菌引起,是危害養(yǎng)鴨業(yè)的主要細菌病之一。最急性病例不表現(xiàn)任何明顯癥狀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主要表現(xiàn)為嗜睡,縮頸,不愿走動,行動蹣踞,共濟失調。眼鼻有漿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糞便稀薄呈綠色或黃綠色,瀕死期出現(xiàn)神經癥狀。病程一般為1--3天。日齡較大的小鴨病程可達1周或1周以上,且多呈亞急性或慢性經過。主要表現(xiàn)為沉郁、伏臥、共濟失調。

(三)病理變化

1.豬巴氏桿菌病最急性病例為敗血癥的變化,全身皮下、粘膜、漿膜有明顯的出血。在咽喉部粘膜因炎性充血、水腫而增厚,使粘膜高度腫脹,引起聲門部狹窄。周圍組織有明顯的2024/10/442黃紅色出血性膠凍樣浸潤。淋巴結急性腫大,切面紅色,尤其顎凹、咽背及頸部淋巴結明顯,甚至出現(xiàn)壞死。胸腔及心包積掖,并有纖維素。肺充血水腫。脾有點狀出血但不腫大。心外膜出血。急性型病例主要表現(xiàn)肺部炎癥。肺小葉間質水腫增寬,有不同時期的肝變期,質度堅實如肝,切面有暗紅、灰紅或灰黃等不同色彩,呈大理石樣。支氣管內充滿分泌物。胸腔和心包內積有多量淡紅色渾濁液體,內混有纖維素。胸膜和心包膜粗糙無光澤,上附纖維素,甚至心包和胸膜發(fā)生粘連。胸部淋巴結腫大或出血。慢性病例,尸體消瘦,肺炎病變陳舊,有的肺組織內有壞死或干酪樣物。胸膜增厚,甚至與周圍鄰近組織發(fā)生粘連。支氣管和腸系膜淋巴結有干酪樣變化。

2.雞巴氏桿菌病最急性病例,??床坏矫黠@的變化,只看到冠、髯呈紫紅色、心外膜有小點出血。急性病例鼻腔有粘液,2024/10/443皮下組織和腹腔脂肪、腸系膜、漿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胸腔、腹腔、氣囊和腸漿膜上常見纖維素性或干酪樣灰白色滲出粒大小的壞死點。呼吸道和肺有充血或出血。心外膜有出血點,心冠狀溝和心內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點。慢性病例只在感染局部出現(xiàn)病變。

3.鴨漿膜炎的主要病變是漿膜表面出現(xiàn)纖維索性滲出,以心包膜、肝表面和氣囊最明顯。

(四)實驗室診斷采取病變部材料涂片、染色、鏡檢,可見到兩極著色的小桿菌。分離培養(yǎng)檢查時,可長出具有熒光色彩的典型菌落,取菌落染色鏡檢,見到革蘭氏陰性的球桿菌。但是必須注意,即使在豬肺部檢出巴氏桿菌,也不能完全否認有其他傳染病的存在,要作具體的全面分析。鴨疫巴氏桿菌還可用熒光抗體技術進行診斷。2024/10/444

防治預防本病的措施主要為: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另一方面要進行免疫接種。不同動物所用菌苗不同,豬用菌苗有豬肺疫氫氧化鋁菌苗、豬肺疫弱毒凍干菌苗等。雞用疫苗有禽霍亂菌苗。鴨用鴨疫巴氏桿菌苗。

治療可用抗生素注射或口服,應根據分離細菌的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有效藥物。2024/10/445第六節(jié)沙門氏桿菌病本病是由沙門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病,不同動物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病原本病原屬腸桿菌科沙門氏菌屬。為革蘭氏陰性小桿菌。獸醫(yī)上常見的沙門氏菌除雞白痢與雞傷寒沙門氏菌外,其余都有鞭毛。無莢膜無芽胞。一般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通常有菌體抗原(O)及鞭毛抗原(H),O抗原是血清學分型的基礎。本菌的抵抗力不強,一般消毒藥即可殺死。

診斷本病在不同動物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現(xiàn)分別加以介紹。

(一)雞白痢雞白痢是雛雞常見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表現(xiàn)為不食,嗜睡,下痢和心肌、肝、肺等器官的壞死性結節(jié)。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呈流行性發(fā)生,是嚴重危害雛雞成活率的主要疾病。成年雞大多為慢性或隱性感染,不表現(xiàn)明顯的癥狀,可成為帶菌雞,是本病的主要傳染來源。2024/10/4461.流行特點本病除發(fā)生于雞外,火雞、鴨、雛鵝、珠雞、野雞、鵪鶉、麻雀和鴿等也可感染發(fā)病。各品種的雞對白痢病都有易感性,但它們的易感性有差異。一般而言,白來航及其雜交種對白痢病的抵抗力較比其他品種要強些。雞白痢的傳播方式比較復雜,除患雞白痢的病雞排出的糞便污染飼料、飲水、飼養(yǎng)管理用具,通過消化道而使健康雞感染外,呼吸道、眼結膜及交配也可感染。最重要的傳播方式是經帶菌卵傳染。病雞和帶菌雞是主要的傳染來源。

(1)經卵傳染雛雞患雞白痢耐過后,或成年母雞感染白痢病后,大多成為慢性或隱性的帶菌者,一定數量的雞所產的蛋可帶菌。

(2)幼雛感染用帶菌蛋孵化時,白痢菌在蛋內繁殖,使雞胚因敗血癥死亡,孵化率降低;部分胚未死被孵出,孵出的幼雛多于一周內發(fā)病和死亡,從帶菌蛋孵出的幼雛體內帶有大量病菌,通過糞便排泄污染飼料、飲水、墊草、育雛器、食槽及用具傳染健康雞。2024/10/447(3)成年雞的感染隨著日齡的增長,雞對白痢苗的抵抗力亦增強。雞只逐漸長大,耐過的雞長期帶菌。帶菌的種公雞睪丸或輸精管有病灶,精液中常帶菌,可以通過交配傳染。由于這種特殊的傳播方式(耐過本病的雞長期帶菌,成年后也能產卵,其所產的卵又帶菌,如作為種蛋時,則可周而復始地代代相傳),一個養(yǎng)雞場一旦傳入本病后,將會綿延不斷地在雞群中長期蔓延,難以根除,造成養(yǎng)雞業(yè)的損失。

2.癥狀雞白痢的發(fā)病隨著傳染的方式,病菌毒力的強弱,感染的日齡,雛的易感性以及飼養(yǎng)管理條件的不同,其證狀表現(xiàn)亦異。雛雞:若由帶菌蛋孵化時,在孵化期內發(fā)生死亡,或弱胚不能出殼,或弱雛出殼后不久即死亡。孵出后在孵化器或育雛初期感染的雛,在孵出后5—6天開始發(fā)病死亡。也有外表健康,以后發(fā)病逐漸增多,到10—14日齡時達最高峰。病雛怕冷,身體蜷縮如球狀,常成堆地擁擠在一起,特別是熱源周圍,有尖2024/10/448聲鳴叫,兩翅下垂,絨毛松亂,精神萎頓,眼半閉,嗜眠,不食或少食。同時,病雛出現(xiàn)白痢,排出一種白色、漿糊狀的稀糞。有時泄殖腔周圍的絨毛上粘著白色、干結成石灰樣的糞便,常稱為“糊屁股”,由于干結糞便封住泄殖腔,每當排糞時常常發(fā)出“吱吱”的尖叫聲。多數病雛顯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伸頸張口,將病雞放在耳邊,可聽到呼吸時發(fā)出“嗶卜”聲。3周齡以上的病雛發(fā)生呼吸道癥狀的較少,白痢癥狀增多,一般較少死亡,但這樣的雛雞發(fā)育遲緩。在3—4周齡以后死亡數又復增加時,多是由于飼養(yǎng)管理差或其他疾病(如球蟲病),使機體抵抗力減退,原處于帶菌狀態(tài)的病菌在體內增多,引起敗血癥死亡。成年雞:成年雞不表現(xiàn)明顯的臨床癥狀,成為隱性帶菌者,在雞群內不斷散播病原菌,擴大傳染,不被人們察覺。只可感到母雞產卵量減少,受精率與孵化率下降。有的感染雞,可因卵黃腹膜炎,出現(xiàn)“垂腹”現(xiàn)象。這些病雞只有通過全血平板凝集試驗及零星死亡尸體的剖檢變化中,知道雞群中有白痢病存在。2024/10/4493.病理剖檢早期死亡的病雛,無明顯的病變,只見有肝腫大、充血,間有出血,膽囊充盈多量膽汁,肺充血或出血。病程稍長的病雛,可見卵黃吸收不全,卵黃囊皺縮,內容物稀薄呈油脂狀或淡黃色豆腐渣一樣。在肝、肺、心肌有灰褐色或灰白色壞死灶和結節(jié),致使心臟增大變形。有的病雛在肌胃、盲腸、大腸粘膜上亦見壞死和結節(jié)。盲腸中有灰白色乳酪樣物,堵塞于腸腔內。脾有時腫大,腎充血或出血,輸尿管充滿尿酸鹽。慢性帶菌的成年母雞最常見的變化是卵子形狀和顏色的改變。卵子失去正常的金黃色,變得晦暗無光澤,呈灰色、褐色、淡青或黑綠色。同時,卵子形狀皺縮不整齊(扁的、橢圓形、凹凸不平的),卵膜變厚、質實,切開時,可見內容物變成油脂樣或豆腐渣一樣。有時還見到卵子呈囊狀,有一長柄相連,仍附在卵巢上。常??梢钥吹?,雞卵掉在腹腔內,為脂肪組織所包埋,切開呈均勻的淡黃色,或引起腹膜炎,即常叫的卵黃腹膜炎。有時還可看到,卵黃堵塞在輸卵管內,從而引起腹膜炎和腸管粘連。2024/10/450

同時,還常見有心包炎,心囊積液,渾濁,心包膜增厚而渾濁,甚至與心肌粘連。成年公雞主要是睪丸炎,有小膿腫,輸精管增粗,內有粘稠的滲出物。

4.實驗室診斷

(1)細菌學診斷病料的采取和所用培養(yǎng)基可參閱微生物部分。

(2)血清學反應凝集反應是應用最普遍的方法,特別是全血玻板快速凝集反應。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反應較快,可以在養(yǎng)雞現(xiàn)場進行。

(3)卵黃凝集反應或卵黃瓊脂沉淀反應

(4)鑒別診斷應注意與雞球蟲病、雞傷寒及雞副傷寒區(qū)別。雞球蟲病主要侵害3周齡至2~3月齡以內的雞,有血性下痢,用小腸或盲腸病變部刮取粘膜做顯微鏡檢查,可以見到球蟲卵囊。與雞傷寒和雞副傷寒的鑒別,主要以細菌學檢查為主。

2024/10/451

防治

1.治療廣泛應用抗生素、呋喃類、磺胺類及喹諾酮類藥物防治雞白痢死亡起很大作用。但經治愈的雞有成為帶菌雞的危險性。

2.防制措施本病的傳染來源主要是帶菌雞。因此,設法消滅在雞群中傳播病菌的帶菌雞,是防制雞白痢的最重要的原則。積極建立和培育無白痢病的種雞群。

(1)有計劃地在成雞群中進行雞白痢的檢疫工作。應用全血玻板凝集反應,凈化雞群,連續(xù)3次,每次間隔1個月。連續(xù)兩次均不出現(xiàn)陽性反應雞以后,可以改為每隔6個月或1年檢疫1次。如此形成制度,堅持下去。

(2)孵化用的種蛋必須來自凝集反應陰性的母雞和公雞。種蛋在入孵之前可用甲醛液熏蒸消毒,以除去附在蛋殼上的雞白痢病菌。2024/10/452(3)為了防止在孵化器內感染,孵化器的清潔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孵化前將孵化器徹底清理和洗刷干凈,如殘留的糞便、絨毛、蛋殼碎片等,然后用甲醛液熏蒸消毒。

(4)雞舍及一切用具要經常清洗消毒,做好雞場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雞糞要經常清掃,集中堆肥。死雞尸體焚燒或深埋。

(5)加強雛雞的飼養(yǎng)管理;育雛室經常保持清潔干凈,溫度要保持恒定,墊草勤曬勤換,雛群不要過大或過分擁擠,飼料要配合適當。飼料槽及飲水器每天清洗一次,防止被雞糞污染。

(6)藥物預防。目前在沒有充分控制雞白痢的傳播或不能確保種雞群的健康情況下,利用藥物防治,有助于控制發(fā)病。出殼后開食的雛雞,用o.01%高錳酸鉀飲水2--3天,或按飼料比例加入0.3%--0.5%磺胺類藥,連喂7--10天,有利于控制白痢的發(fā)生。但長期使用有些雞白痢菌株對藥物產生抗藥性,影響效果,如發(fā)現(xiàn)無防治效果時,必須更換藥物。

2024/10/453

(二)仔豬副傷寒

1.流行特點病豬及某些健康帶菌豬是主要傳染來源。病原菌存在于腸遭中,通過糞便不斷排泄到外界環(huán)境中,污染飼料、飲水、豬圈、食槽及周圍環(huán)境,經過消化道感染發(fā)病。沙門氏菌有時存在于健康豬腸道內,當各種不良因素使豬體抵抗力降低時細菌就能迅速繁殖,引起內源性感染。由于細菌通過豬體毒力增強,結果可使其他豬發(fā)病,引起流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春冬氣候寒冷多變時節(jié)發(fā)生最多。仔豬飼養(yǎng)管理不當,圈舍潮濕、擁擠、缺乏運動,飼料單純,缺乏維生素及礦物質或品質不良,突然更換飼料、氣候突變、長途運輸等都是發(fā)病的主要應激因素。本病常呈散發(fā)性,有時呈地方性流行。主要是2--4月齡、體重10--15千克左右的豬發(fā)病。2024/10/4542.癥狀按癥狀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以慢性型為常見。急性(敗血型):發(fā)病初期多為急性經過,病豬體溫升高至41℃左右,食欲不振或廢絕,精神萎靡,喜藏于墊草內,寒戰(zhàn)。鼻盤發(fā)干,眼結膜發(fā)紅,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瀉,排出淡黃色惡臭的稀糞,有時不見腹瀉。在發(fā)病的2--3天,在鼻端、耳、頸、腹及四肢內側皮膚上出現(xiàn)紫色斑。此時病豬迅速衰竭,行走不穩(wěn),弓背彎腰,呼吸困難,心臟衰竭而死亡。病期為3--5天,死亡居多。慢性:為最常見的病型,由急性轉來或一開始即呈慢性經過。其病狀與急性相似,只不過病狀不明顯或緩和些,主要的特征癥狀是下痢,而且形式多樣。糞便呈粥狀或水樣,為灰白、黃綠、黃褐、灰綠或污黑色,惡臭,有時混有血液。嚴重時,肛門失禁,在吃食、躺臥或起立和行走時都可出現(xiàn)下痢,糞便自然下流,使尾部及整個后軀沾污,有的咳嗽時,呈噴射狀排出稀糞水。有的病豬下痢與便秘交替進行。有的病豬還發(fā)生肺炎,2024/10/455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癥狀。一般來說,慢性病豬體溫稍高或正常,有食欲,后期廢絕,也有的病豬死前還吃,喜喝臟水。有的病豬皮膚上出現(xiàn)濕疹樣變化,由于持續(xù)下痢,病豬日漸消瘦、衰弱,被毛粗亂無光,行走搖晃,甚至體瘦如柴,皮包骨,最后極度衰竭而死。據觀察,流行初期多為急性經過,病豬在2--5天死亡;發(fā)病一周后急性死亡較少,一般在8--10天死亡,慢者多在病后半月以上死亡,甚至有長達2個月的。不死的病豬生長發(fā)育停滯,成為僵豬。

3.病理剖檢急性病例主要表現(xiàn)為敗血癥的變化。淋巴結腫大,呈紫紅色,切面外觀似大理石狀,與豬瘟的變化相似。脾腫大,呈暗紫色,觸之似橡皮樣感覺。肝、腎、心外膜見有出血點。胃腸粘膜紅腫,形成皺褶,上附粘液,可見出血點,重者呈彌漫性出血。肺呈卡他性炎癥變化。皮膚上有紫紅色斑塊。病程稍長的病例,大腸粘膜有散在的麩皮狀的壞死物。2024/10/456

慢性病例的典型病變在大腸,特別是盲腸和結腸前段粘膜的壞死和潰瘍。初期腸壁淋巴濾泡發(fā)生腫大,為綠豆至黃豆大,逐漸演變發(fā)生壞死,向四周擴延,邊緣隆起堤狀,中央下陷,壞死物呈灰綠、黃褐、黃綠、污黑等不同顏色,腸壁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圓形潰瘍。有的潰瘍互相融合,形成小塊潰瘍。有的病例,見整個腸粘膜,特別是盲腸,發(fā)生彌漫性壞死及糜爛,表面被覆灰黃色麩皮樣壞死物,粗糙不平,腸管變厚,缺乏彈性。也見有表層粘膜條狀壞死的。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切面呈灰紫或土灰色,呈髓樣變化,甚至可見到灰白色壞死灶。腸系膜淋巴管變粗,為灰白色索狀。

4.實驗室診斷急性病例可從實質器官進行病原的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慢性病例不易成功。即使分離到沙門氏菌,也應結合其他癥狀病理變化及流行特點來綜合判定。2024/10/4575.防制措施

(1)未發(fā)病時的經常性工作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首先應該改善飼養(yǎng)管理和衛(wèi)生條件,增強仔豬的抵抗力。飼管用具和食槽經常洗刷,圈舍要清潔,經常保持干燥,勤換墊草,及時清除糞便。哺乳仔豬提前補料,防止亂吃臟物,斷乳仔豬分槽飼喂。給以優(yōu)質而易消化的多樣化飼料,適當補充礦物質,防止突然更換飼料。在本病常發(fā)地方,對斷奶仔豬進行預防注射。仔豬副傷寒弱毒凍干菌苗,適用于1月齡以上哺乳或斷乳仔豬,用20%氫氧化鋁稀釋,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為9個月。少部分豬注射后有體溫上升及減食等反應,無不良后果。口服時,用冷開水稀釋成每頭份5--10毫升,拌入少量飼料中喂給。

(2)發(fā)病后的措施①病豬及時隔離和治療。土霉素按每千克體重0.1克計算,每日口服兩次,連服3天?;前贰?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2024/10/458或磺胺甲基異惡唑按5:1混合,按每千克體重25--30毫克內服,每日兩次。②圈舍要清掃、消毒,特別是飼槽要經常刷洗干凈。糞便堆積發(fā)酵后利用。③根據發(fā)病當時疫情的具體情況,對假定健康豬可在飼料中加入抗生素進行預防,連喂一周。④死豬應深埋,切不可食用,防止人發(fā)生中毒事故。

2024/10/459第七節(jié)大腸桿菌病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在臨床上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

病原本病病原為埃希氏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無芽胞的卵圓形或桿狀菌,大多數具有周身鞭毛,能運動,一般不具有可見的莢膜。本菌需氧及兼性厭氧,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在麥康凱瓊脂上形成紅色菌落,在伊紅美藍瓊脂上產生黑色帶金屬光澤的菌落。本菌的抵抗力不強,巴氏消毒即可將其殺死,常用消毒藥在數分鐘之內能殺死本菌。根據菌體抗原(O)、被膜抗原(K)和鞭毛抗原(H)的不同,可將大腸桿菌分為不同的血清型。

診斷

(一)仔豬白痢又稱遲發(fā)性大腸桿菌病,主要是2~4周齡仔豬的2024/10/460疾病,在臨床上以下痢、排出灰白色粥狀糞便為特征。

1.流行特點大腸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存在于被動物糞便污染的地面、水源、飼料及其他物品中。感染的途徑是經消化道吃進本菌,在正常條件下,這種腸道常在菌不表現(xiàn)致病作用,但在某些應激因素使仔豬抵抗力減弱或消化機能障礙時,便呈現(xiàn)一定的致病力,對抵抗力弱的仔豬引起下痢,以至成為敗血癥而死亡。病仔豬隨糞排出的大腸桿菌毒力增強,又可引起新的傳染。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但一般以嚴冬、早春及炎熱季節(jié)發(fā)病較多。本病發(fā)生與仔豬日齡有關,一般來說,以產后10日齡左右發(fā)病最多,7日齡以內或30日齡以上發(fā)病較少。飼養(yǎng)管理和衛(wèi)生方面的各種不良應激因素都是引起本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2.癥狀病豬主要發(fā)生下痢,糞便為白色、灰白色或黃白色,粥狀,有腥臭味。嚴重時為水樣。有時糞中混有氣泡。病豬體溫一般不升高,精神尚好,到處跑動,有食欲。如不及時采取2024/10/461處治措施,下痢可逐漸加劇,肛門周圍、尾及后肢常被稀糞沾污,仔豬精神萎頓,食欲廢絕,消瘦,脫水,走路不穩(wěn),寒戰(zhàn),喜鉆入墊草中。如并發(fā)肺炎則呼吸加快。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常經5--6天死亡。也有病期延長到2--3周以上的。病程較長而恢復的仔豬則生長發(fā)育緩慢??偟恼f來,如能改善飼養(yǎng)管理,及時進行治療,預后是良好的。

3.病理剖檢死豬胃粘膜潮紅腫脹,以幽門部最明顯,上附粘液,少數病例有出血點。腸粘膜潮紅,腸內容物呈黃白色,稀粥狀,有酸臭味,腸內粘液增多,有的腸管空虛或充滿氣體,腸壁菲薄而透明。嚴重病例粘膜有出血點及部分粘膜表層脫落。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肝和膽囊稍腫大。腎臟呈蒼白色,其他器官無顯著變化。病程久者可見肺炎病變。

4.實驗室診斷必要時可進行細菌分離和鑒定。

5.防治措施加強妊娠母豬、哺乳母豬及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改2024/10/462進豬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防止仔豬白痢的發(fā)生上有重大意義。藥物預防也有一定的效果。本病發(fā)生后要及時治療,可根據所分離細菌的藥敏試驗結果選用適當的抗苗藥物。

(二)仔豬黃痢又稱早發(fā)性大腸桿菌病,是初生仔豬的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以拉黃色稀糞和急性死亡為特征?!?.流行特點本病主要在生后數小時至5日齡以內仔豬發(fā)病,以1--3日齡最為多見,1周齡以上的仔豬很少發(fā)病。在產仔季節(jié)常常可使很多窩仔豬發(fā)病,每窩仔豬發(fā)病最高可達100%。死亡率也高,有時可使全窩仔豬死亡,不死者生長發(fā)育也緩慢。從實際觀察到,黃痢嚴重程度與母豬胎次有一定關系,即第一胎母豬所產仔豬發(fā)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帶菌母豬是主要傳染來源,或由外地引進斷乳仔豬將病帶入。本菌主要通過帶菌母豬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地面、飼槽等處。2024/10/463仔豬出生后通過污染母豬的乳頭和皮膚將病菌吃進胃腸道,引起發(fā)病。如有不良誘因存在(產仔季節(jié)、仔豬密度大、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良等)時,發(fā)病和死亡率則更高。

2.癥狀

仔豬出生時尚還健康,快者數小時后突然發(fā)病和死亡。病豬主要癥狀是拉黃痢,糞大多呈黃色水樣,或帶粘液,內含凝乳小片,順肛門流下,其周圍大多不留糞跡,易被忽視。下痢重時,小母豬陰戶尖端可出現(xiàn)紅色,后肢被糞液沾污。捕捉掙扎或鳴叫時,糞水常由肛門冒出。病仔豬精神沉郁,不吃奶,脫水,昏迷而死。急者不見下痢,身體軟弱,倒地昏迷死亡。

3.病理剖檢主要變化是小腸急性卡他性炎癥,表現(xiàn)為腸粘膜腫脹、充血或出血。壁變薄、松弛。胃粘膜有紅腫。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大,切面多汁。心、肝、腎有變性,重者有出血點。

4.試驗室診斷細菌檢查:取病死仔豬小腸內容物,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2024/10/464上做細菌分離,挑選紅色菌落作溶血試驗和生化反應等鑒定工作。并將分離的菌株用已知的大腸桿菌因子血清進行血清型測定?;蚩诜腥境跎胸i,發(fā)生黃痢即可確診。有條件和必要時,還可用仔豬或家兔做腸結扎試驗,以檢查產腸毒素情況o5.鑒別診斷仔豬紅痢也大多發(fā)生于1—3日齡,病程短,死亡率高,與黃痢有些相似。但仔豬紅痢以排出紅色粘性稀糞為特征。剖檢時,腹腔內有多量淡紅色液體,小腸內容物大多為紅色,并混雜有小氣泡,腸系膜內也有小氣泡,腸粘膜出血和壞死。取腸內容物加倍量滅菌鹽水稀釋、離心,取上清液o.1--0.3毫升,給20克重小鼠靜脈注射,可使小鼠迅速發(fā)生死亡,并可由尸體分離出C型魏氏梭菌。

6.防治措施

(1)預防①不從有病豬場引進繁殖母豬。2024/10/465②平時做好圈舍周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工作。改善懷孕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保證胎兒正常發(fā)育和健壯。③母豬臨生小豬前,要將圈舍打掃干凈,清除糞便,作好消毒。母豬乳頭及乳房要擦洗干凈,把每個乳頭的奶擠掉少許,再固定喂奶。④盡早哺喂初乳,使初乳抗體迅速進入小腸和吸收,增強初生仔豬對本病的特異抵抗力。用大腸桿菌腹瀉菌苗(K88、K99、987P)對產前母豬注射,可使母豬得到免疫,通過初乳,保護仔豬不發(fā)病。國內還有用本場淘汰母豬的全血或血清,給初生仔豬口服或注射,進行預防。

(2)治療由于發(fā)病急劇,見到仔豬異常時進行治療,常已為時過晚,療效不大。為了減少損失,一旦見有仔豬發(fā)病,最好分離出致病性大腸桿菌做紙片藥敏試驗,以選出抑菌作用最強的治療藥品。2024/10/466(三)仔豬水腫病又名豬胃腸水腫,是斷奶仔豬的一種急性散發(fā)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突然發(fā)病,運動共濟失調,驚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頭部水腫。剖檢變化為頭部皮下、胃壁及大腸間膜的水腫。

1.流行特點本菌在部分健康母豬和感染的仔豬腸道內存在,在一定條件下大量繁殖,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飼料、飲水及環(huán)境,通過消化道傳至其他健康豬。本病主要發(fā)生于斷乳仔豬,以春秋產仔季節(jié)后發(fā)生較多。發(fā)病率較低但致死率很高(可達80%一100%),一般不廣泛傳播。一般認為本病的發(fā)生與下列應激因素有關:

(1)仔豬在斷奶前后由于飼料的急劇改變,管理不良,或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引起腸道微生物區(qū)系的變化,促進某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引起發(fā)病。

(2)仔豬斷奶后,飼料單一,或喂給大量濃縮的精飼料,引起胃腸機能紊亂,有利于本菌的繁殖和產生毒素,誘發(fā)本病。2024/10/467(3)氣候變化,陰雨潮濕,由于寒冷的作用,本菌腸內大量增殖,產生內毒素,并經吸收后引起速發(fā)性過敏反應,而使血管通透性增高,發(fā)生水腫。

(4)仔豬生后,母源抗體的傳遞是通過小腸,吸收母乳而獲得。母源抗體在仔豬體內維持時間是45--60天。因此,斷奶仔豬發(fā)病,與特異性抗體的消失有關。初生后發(fā)生過黃痢病而康復的仔豬,一般不再發(fā)生水腫病。

2.癥狀在疾病爆發(fā)初期,常見不到癥狀就突然死亡。發(fā)病稍慢的早期病豬,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多數體溫不高,有的升高到40.5--41℃,行走不穩(wěn),搖擺,四肢運動不協(xié)調。有些病豬無目的地走動或轉圈,或類似盲目亂沖。有的病豬前肢跪地,兩后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躍;對各種刺激或捕捉十分敏感,觸之驚叫,突然倒地,四肢亂動彈,呈游泳姿勢,空嚼磨牙,口流泡沫液體。后期反應遲鈍,呼吸困難,聲音嘶啞,腹瀉或便秘。病豬常見眼險水腫,嚴重時上下眼瞼間僅現(xiàn)一小縫隙。然后逐漸延至顏面、頸部,頭部變“胖”。2024/10/468

病程較快,除最急性死亡外,一般在3天以內死亡或可耐過,年齡稍大的豬,病期可長至5--7天。

3.病理剖檢病程長短不同,剖檢變化不全一樣,主要的變化是水腫。上下眼險、顏面、下頜部、頭頂部皮下水腫、切開水腫部呈灰白色涼粉樣,厚度可達0.5--1厘米,流出少量白色或黃白色液體。胃壁及腸間膜水腫最為典型。胃壁特別是胃大彎部顯著水腫,在胃的肌肉層和粘膜層之間,切開呈膠凍樣,流出少量清亮無色或呈黃白色液體,水腫厚度達0.5--3厘米。有時水腫的部位較小,須多切幾處方可見到。賁門部也常見到水腫。結腸腸間膜水腫也很明顯,整個腸間膜涼粉樣,切開有少量無色液體流出,腸道粘膜紅腫,大腸壁也發(fā)生水腫。全身淋巴結幾乎都有水腫,尤以腸系膜淋巴結明顯。還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變化。2024/10/469

肺水腫,心包、胸腔、腹腔內積液,呈無色或淡黃色,暴露空氣后很快凝固或成膠凍樣。腦膜充血,大腦間有水腫或有出血點。部分病例,其他器官亦有出血和變性的變化。

4.實驗室診斷從小腸內容物和腸系膜淋巴結分離細菌并鑒定其血清型。必要時進行動物試驗。,·5.防治措施目前對本病缺乏特異的療法,治療方法不少,而療效不高,一般以綜合療法較好。本病的預防主要是加強斷奶前后仔豬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仔豬要提早補料,訓練采食,使斷乳后能較快適應獨立生活。斷奶不要太突然。斷乳仔豬給以營養(yǎng)豐富又易消化的飼料,避免單純飼喂?jié)饪s精料。避免突然改換飼料。圈舍要干燥、清潔。

2024/10/470

第八節(jié)豬乙型腦炎

1.癥狀豬只感染乙型腦炎時,臨床上幾乎沒有呈現(xiàn)腦炎癥狀的病例,豬常突然發(fā)病體溫升至40--41,稽留熱,持續(xù)數日或10余天。病豬精神萎頓、嗜睡,食欲減少或廢絕。糞干呈球狀,表面附白色粘液。有的可見有一過性的發(fā)熱和精神、食欲不振的表現(xiàn)。個別豬后肢呈輕度麻痹,步行踉蹌。也有后肢關節(jié)腫脹、疼痛而發(fā)生跛行。豬的乙型腦炎主要表現(xiàn)為妊娠母豬突然發(fā)生流產。產出死胎、弱胎和木乃伊(干尸)。感染母豬不管在妊娠中或流產后,均無明顯的異常表現(xiàn),對以后配種也無影響。流產胎兒的狀態(tài)也是多樣的,無一定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妊娠階段死亡的胎兒都有,小至拇指大,大到正常分娩胎兒一樣,皮膚、內臟和臍帶暗褐色,有不同過程的木乃伊死胎兒。胎兒發(fā)育一般正常,生后1—5天出現(xiàn)癲癇樣癥狀而死亡。胎兒生長發(fā)育正常,生后能張口和伸動四肢,不久即死亡。出生胎兒外觀無多大異常,

2024/10/471只是由于腦水腫而頭部膨大2--3倍和腹水癥死亡。產出正常胎兒,在哺乳期生長發(fā)育良好。病公豬一般病狀不明顯,病初高溫后,主要發(fā)生睪丸腫大,多為一側性,也有兩側性

2.病理剖檢公豬睪丸有不同程度的腫大,睪丸實質充血或出血,有小的壞死灶。偶有睪丸硬化,體積縮小,切開陰囊時,可見與睪丸粘連,實質部分已結締組織化。子宮內膜充血,粘膜上覆粘液,并有小點出血。發(fā)熱和流產病例,常見粘膜下組織水腫,胎盤呈炎性浸潤。流產或早產胎兒見腦水腫,皮下血樣浸潤,肌肉似水煮狀,褪色。腹水增多。胎兒常呈木乃伊化,從拇指大到正常大小。肝、腎腫大。肺瘀血、水腫或有肺炎灶。在肝、脾、腎實質中有壞死灶。全身淋巴結出血。2024/10/4723.診斷乙型腦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癥狀和流行病特點。妊娠母豬,特別是初產和新自外地引入妊娠母豬發(fā)生流產,產出不同胚胎時期死亡的大小不一的木乃伊和死胎,或產弱胎,或產頭腹水腫胎兒,或生后1--5天發(fā)生癲癇癥狀死亡仔豬等,加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