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4求索真理的歷程_第1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4求索真理的歷程_第2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4求索真理的歷程_第3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4求索真理的歷程_第4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34求索真理的歷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后限時集訓(三十四)求索真理的歷程(限時:45分鐘)(對應活頁卷第343頁)一、選擇題1.(2017·廣西柳州月考)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為“墨子號”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開啟星際之旅?!澳犹枴绷孔涌茖W實驗衛(wèi)星承載著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將首次在空間尺度驗證量子理論的真實性。這說明()【導學號:97300160】 ①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 ②服務和指導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④實踐是獲取認識的唯一途徑和來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通過科學實驗探索來驗證科學理論的真實性,體現(xiàn)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③符合題意;“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承載著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這體現(xiàn)了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①符合題意;材料描述的是進行科學探索來證明理論的真實性,因此并沒有體現(xiàn)認識服務于實踐,②不符合題意;獲取認識的途徑有直接經驗也有間接經驗,④錯誤。]2.成功就是把“不可能”變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變成“I'mpossible!”。從哲學角度看,這一說法的合理性在于() A.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實踐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 C.真理具有具體條件性 D.意識具有決定性 B[A、C不符合題意指向,故排除;題干強調由不可能轉變?yōu)榭赡埽磸娬{的是轉化為現(xiàn)實,故B正確;D觀點錯誤,意識不起決定作用。]3.(2018·山西省孝義市高三上學期入學摸底考試)2017年4月9日,美國和日本科研團隊通過小白鼠實驗發(fā)現(xiàn)了記憶發(fā)生過程:小白鼠大腦把信息“備份”,同時儲存兩份同樣的記憶版本,一份供當下用,另一份則永久保存,帶入墳墓。雖然這項研究的對象是小白鼠,但也適用于人腦。該成果目前只是科學層面的發(fā)現(xiàn),但其在臨床應用方面的潛力不容低估。材料表明() ①科學實驗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②人們要獲得認識,必須親身實踐 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④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D[認識的來源有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不一定要親身實踐,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物質資料生產而非科學實驗,故①②說法錯誤??蒲谐晒赶蚺R床應用,體現(xiàn)出實踐是認識的目的,故③正確;研究小白鼠的成果適用于人腦,體現(xiàn)出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故④正確。]4.(2017·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隨著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已經可以初步展望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魔法般的高速計算,安全的“量子互聯(lián)網”,人類生活和社會生產都將因其而發(fā)生深刻改變。這蘊含的哲理有() ①不經過實踐,人就不可能獲得認識 ②量子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推動實踐的發(fā)展 ③認識發(fā)展推動了量子技術不斷向前發(fā)展 ④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認識獲得的途徑是多樣的,不經過實踐人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認識,①不選;量子技術的發(fā)展,“人類生活和社會生產都將因其而發(fā)生深刻改變”說明量子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推動實踐的發(fā)展,②正確;材料表明量子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實踐發(fā)展,并沒有表明認識發(fā)展推動了量子技術發(fā)展,③不選;量子技術的發(fā)展使人類生活和社會生產將發(fā)生深刻改變說明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④正確。]5.農諺說:“蚯蚓叫,大雨到?!币晃晦r民氣象員對此感到懷疑。經過反復觀察和實驗,他發(fā)現(xiàn)下雨前鳴叫的是螻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這條農諺改成“螻蛄叫,大雨到”。經過進一步觀察和研究,他又發(fā)現(xiàn)“春秋螻蛄叫,大雨定會到”,但“盛夏螻蛄叫,大雨不會到”。這表明() ①親身的實踐經驗比他人的實踐經驗更可靠 ②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③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④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農民氣象員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認識的正確與否,并推動了認識的深化和發(fā)展,這體現(xiàn)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發(fā)展動力和檢驗標準,②④符合題意,選C。①說法錯誤,③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6.(2017·安徽蚌埠期末)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yè)社會,農業(yè)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jù)太陽進行,于是,我們的先人為了生存和發(fā)展就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觀察日月星辰的變化來認識外界自然變化,總結出的二十四節(jié)氣一直沿用至今。從認識論角度,這說明()【導學號:97300161】 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③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④事物是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②觀點正確,但偏離題意指向,故排除;設問要求從認識論角度分析問題,④觀點屬于辯證法,故排除;我們的先人為了生存和發(fā)展而在農事中總結出了二十四節(jié)氣,體現(xiàn)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故①③正確。]7.(2017·安徽六安質檢)有人說,世上本無對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們應該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多一分求同存異。該觀點() ①認為“世上本無對錯”是錯誤的,真理是客觀的,真理和謬誤是不容混淆的②認為“世上本無對錯”是正確的,真理是相對的,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③強調“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④強調“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場、觀點、方法等因素影響人的認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D[②錯誤,世上是有對錯的;觀點沒有強調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故③不符合題意;①④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D項。]8.(2017·河南信陽月考)“吃就吃新鮮的”這是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通常情況下,對大多數(shù)食品而言,越新鮮,味道越好,其營養(yǎng)價值也越高。但對黃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鮮”往往意味著可能存在導致食物中毒的隱患。上述材料說明()【導學號:97300162】 ①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 ②任何真理都是有條件的 ③真理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④真理與謬誤無明顯的界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題干強調,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特點,不能搞一刀切,要具體分析,說明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①②符合題意。③偏離題意指向,排除;真理和謬誤有嚴格的界限,④錯誤。]9.(2017·江西省南昌市一模)18世紀歐洲人發(fā)現(xiàn)澳洲大陸之前,認為天鵝只有白色品種,因為他們只見過白色的天鵝。歐洲人發(fā)現(xiàn)澳洲之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居然還有黑色的天鵝。一只黑天鵝突然間就推翻了人們久遠以來的固有結論,從而引發(fā)了對認知本身的反思。上述材料說明() ①得到多數(shù)認識主體認同的判斷才具有真理性 ②任何具體的認識主體總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同一事物因為人的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新的認識是在主體和客體不斷相互作用中產生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判斷的真理性不在于認同這一認識的主體數(shù)量的多少,故①錯誤;③觀點指向人們認識在橫向的區(qū)別,而題干指向人們認識在縱向上的差別,故不符合題意;人們對天鵝顏色認識的變化體現(xiàn)出具體認識主體在認識上的局限性,故②正確;人們看到黑色天鵝而改變了對天鵝顏色的認識,這是認識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故④正確。]10.(2017·湖北省六校聯(lián)合體4月聯(lián)考)人為什么比動物聰明,世界上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人的腦容量大,然而總能發(fā)現(xiàn)比人腦更大的物種。另一種觀點認為“腦重”與體重之比,人是最大的,可是發(fā)現(xiàn)的一種野外鼠類,比例比人還高??梢姟艾F(xiàn)有的觀點,總能找得到反例”。這佐證了() ①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認識永遠不能達到真理②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人不可能窮盡對事物的認識③認識具有相對性,任何真理性認識都包含著謬誤的成分④真理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在發(fā)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人的認識顯然是可以達到真理的,①錯誤;真理和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不能說真理之中包含著謬誤的成分,故③錯誤;“現(xiàn)有的觀點,總能找得到反例”既體現(xiàn)出認識的反復性,又反映出認識有無限性,故②④符合題意。]11.(2017·河北省衡水中學高三2月聯(lián)考)由四名香港女高中生提出的“太空養(yǎng)蠶”試驗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飛向太空,將開辟出一條連接星空和孩子們好奇心的“太空絲路”。4位設計者為完成實驗先后喂養(yǎng)蠶超過數(shù)百只,從決定參加搭載太空實驗選拔比賽到完成比賽耗時半年多時間。其中一名設計者表示,別人可能覺得去酒泉只是一個比賽的結束,但對她們來說,則是在科研路上的一個新開始,因為這次的經歷讓她們更加明確了對科學研究的喜愛。由此可見()【導學號:97300163】 ①要尊重別人的看法,真理是具有反復性的認識 ②應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正確對待錯誤 ③要在實踐中認識并發(fā)現(xiàn)真理,獲得并檢驗真理 ④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要充滿信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材料體現(xiàn)了學生對真理的熱愛和追求,③④正確;真理是正確性的認識,①排除;②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材料更強調堅持追求真理。]12.(2017·福州模擬)人的意識的產生一直是個謎?,F(xiàn)在,科學家通過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模型等技術對大腦某一部分出現(xiàn)的故障,比如抑郁、精神分裂癥等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了其對意識產生和發(fā)展的影響,但要真正了解意識的產生機制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這表明() ①真理具有反復性 ②真理在認識發(fā)展中不斷突破歷史條件 ③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④認識對象本質的暴露和展現(xiàn)有一個過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科學家通過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模型等技術發(fā)現(xiàn)了大腦對意識產生和發(fā)展的影響,但要真正了解意識的產生機制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這表明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認識對象的本質的暴露和展現(xiàn)有一個過程,③④符合題意。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真理具有反復性的說法不確切,①不選。真理是有條件的、具體的,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②說法不確切。]二、非選擇題13.(2017·山西省臨汾五校聯(lián)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民法典是民眾權利的集中體現(xiàn),因而被譽為“百姓的權利寶典”。民法典的編纂是非常重大、浩繁和復雜的立法過程,正因為如此,引起的熱議也前所未有。有的呼吁民法典的總則適當寬泛,有的呼吁各個篇章需要更為具體明確;有的提倡借鑒法國模式,有的提倡仿照德國民法;有的建議法典與單行法律法規(guī)并行,有的建議法典既出、單行法律當廢……個中爭論,既有理論難題與路徑選擇,也有實際難題與個人偏好。 民法總則與現(xiàn)行的民法通則僅一字之差,但其中的理念和制度設計卻有很大不同。民法總則深入挖掘和傳承包括中華法律文化在內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價值,具有鮮明的民族性。見義勇為受傷可獲補償,個人信息、隱私權受保護,公序良俗、綠色發(fā)展成“硬法”……民法總則處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身影”,體現(xiàn)著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特色。 結合材料,運用認識論的相關知識,闡釋民法典編纂引起人們熱議的原因。 【解析】注意知識范圍,即認識論的知識;注意解答方向,分析引起人們熱議的原因實質就是分析人們對同一對象形成不同認識的原因,這涉及影響人們認識的各種因素;結合材料信息來組織答案,做到有理有據(jù)。 【答案】①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會受到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看待民法典編撰時,人們往往是站在各自的立場,運用不同的方法,以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來評判,從而形成不同的觀點。②客觀事物是復雜的,決定了人們對復雜事物的正確認識要經歷一個反復的過程。民法典的編撰工作浩繁復雜,影響了人們對民法典編撰的具體看法。14.(2017·河南省鄭州市三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歷史上任何一次真正的改革,都是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為先導的。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思想解放運動,基本上形成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系,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發(fā)展中的一系列問題。 當前我國發(fā)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zhàn):發(fā)展中不平衡、不協(xié)調、不可持續(xù)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發(fā)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處在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我們要繼續(xù)堅持解放思想,開展新一輪的思想解放運動,凝聚社會共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fā)展方向,為全面深化改革保駕護航。 (1)當前開展的新一輪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人們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認識。結合材料,運用認識論知識,說明“解放思想有利于推動認識的發(fā)展”。 (2)在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就如何更好地解放思想提出兩條方法論建議。 【解析】第(1)問,注意知識范圍,即認識論的相關內容;注意解答指向,即分析觀點中蘊含的認識論的哲學道理,這涉及解放思想的內涵、影響認識發(fā)展的因素等。第(2)問,注意建議的指向,即解放思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