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學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_第1頁
《家庭教育學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_第2頁
《家庭教育學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_第3頁
《家庭教育學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_第4頁
《家庭教育學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庭教育學(第二版)

第1章緒論第2章我國家庭教育的歷史發(fā)展第3章家庭教育的功能第4章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5章家庭教育的影響因素第6章家庭教育的實施:目的與內容第7章家庭教育的實施:原則與方法第8章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家庭教育第9章社會轉型期不同類型家庭的教育第10章現代社會環(huán)境下家庭教育的問題第11章家庭—學?!鐓^(qū)合作第12章未來家庭教育展望全套可編輯PPT課件上編

家庭教育的理論概述與歷史發(fā)展第一章緒論目錄第一節(jié)家庭概述

第二節(jié)家庭教育概述

第三節(jié)家庭教育學概述

第一節(jié)家庭概述學習目標1.掌握家庭、家庭教育的概念。2.理解家庭教育的獨特價值,明確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及其局限性。3.對家庭教育學這門學科形成初步的、整體的認識。一、家庭的概念我們將“家庭”界定為“家庭是以夫妻婚姻關系為基礎,以親子關系(包括血緣與收養(yǎng)關系)為紐帶的社會組織,它是個體與社會聯系的中介,也是家庭成員,特別是未成年人精神和物質生活的寄托所在”。二、家庭定義的內涵與解讀1.婚姻是約定夫妻共同擔負撫育子女責任的契約2.父母的姻緣關系帶來了親子的血緣關系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兒童與社會聯系的橋梁和紐帶4.家庭是個體,特別是未成年人精神和物質生活的寄托第二節(jié)

家庭教育概述一、家庭教育的概念一般而言,家庭教育學著作中所采用的概念大多是從狹義的家庭教育概念的角度出發(fā)的。綜上所述,我們對家庭教育的界定是:廣義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教育與影響,狹義的家庭教育指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培養(yǎng)與影響。本書研究的重心是狹義的家庭教育,也就是探討作為教育者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與影響孩子的成長。二、家庭教育定義的要素與解讀(一)親子之間的影響是雙向的第一,父母和孩子是兩個相對的又互為存在條件的概念,如果沒有孩子,人永遠不會成為父母。第二,父母作為教育者,他們的教育目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無不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第三,孩子是家庭中新生的力量,他們對父母的教育和影響日益加大。二、家庭教育定義的要素與解讀(二)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方式是影響、培養(yǎng)和教育影響的特點:家庭對孩子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家庭不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其教育是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與學校教育不同。培養(yǎng)的含義:包括養(yǎng)育和培育,分別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fā)展。教育的目的性和規(guī)范性: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主導作用,具有明確的目的和規(guī)范。父母與子女的相互教育:父母是教育者,而子女對父母的教育往往不如父母那樣有意識和目的性,父母需要意識到向孩子學習的必要性。三、家庭教育的價值1.家庭本書在談及家庭對兒童的影響時,通常指兒童的原生家庭。對兒童意味著不可選擇的遺傳素質和最為深刻持久的生長環(huán)境2.作為后續(xù)的學校教育,永遠不可能替代家庭的影響3.混沌理論與蝴蝶效應的啟示四、家庭教育的特點(一)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兒童青少年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也是學習和人格陶冶的最重要時期。因而,把握兒童社會化方向的“舵手”自然非家長莫屬。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啟蒙性2.情感性3.持久性4.針對性5.靈活性四、家庭教育的特點(二)家庭教育的局限1.非專職的角色2.非專業(yè)的水平3.無監(jiān)督的場所4.難把握的身份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家庭教育需要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合作才能揚長避短,真正實現科學育人的目標。第三節(jié)

家庭教育學概述一、家庭教育的理論構建(一)家庭教育理論構建的必要性家庭教育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當代社會與傳統社會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這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發(fā)展與變化迅速,二是多元與多樣。因此,每個人所得到的經驗,乃至每一代所積累的經驗,都很難以經驗的方式直接遷移到其他人身上。同時,在社會迅猛發(fā)展的當下,社會競爭愈來愈激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愈來愈高,廣大父母對子女所寄予的期望之高、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都不言而喻。一、家庭教育的理論構建(二)家庭教育理論構建的可能性長期以來,“家庭教育”能不能成為一門學問,亦即是否有進行理論研究的可能一直受到質疑。究其原因,是傳統的思想仍然在束縛著人們的頭腦。所以,只有提高認識,才能為家庭教育理論的構建掃清障礙。1.家庭教育的私密性與公共性2.家庭教育的經驗性、特殊性與規(guī)律性二、家庭教育學學科的形成(一)課程開設情況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后期,北京師范大學在全國率先開設了家庭教育學課程,選修人數創(chuàng)造了學校選修課人數的最高紀錄。隨后,華東師范大學、中國女子干部學院、首都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也先后開設了家庭教育學課程。開設家庭教育課程的主要為大專院校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社會學、家政學、心理學、青少年工作與管理、藝術教育等專業(yè)。課程性質有通識教育、必修課、公共選修課等。以上調查顯示,家庭教育課程無論從開設的學校數量,還是從開設的專業(yè)分布來看,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二、家庭教育學學科的形成(二)學術團體情況1989年9月,第一個全國性的家庭教育學術團體“中國家庭教育學會”(一級學會)在北京成立,該學會團結了一大批來自全國的家庭教育事業(yè)的骨干力量。2003年,經中國教育學會和教育部批準,成立了“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二、家庭教育學學科的形成(三)專業(yè)刊物情況1980年《父母必讀》在北京市創(chuàng)刊。1983年,浙江省婦聯主辦的月刊《家庭教育(中小學生家長)》(曾用名:《家庭教育(中小學家長)》《家庭教育》)在浙江省杭州市創(chuàng)刊。同年,浙江省婦聯、浙江省家庭教育學會主辦的《家庭教育(幼兒家長)》在浙江省杭州市創(chuàng)刊(曾用名:《家庭教育(嬰幼兒家長)》)。該期刊社為中國第一家以家庭教育為專業(yè)分工的期刊社。2002年,中國教育學會和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主持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本全國性的家庭教育學術刊物——《中國家庭教育》雜志。二、家庭教育學學科的形成(四)專著出版情況根據鄒強的研究,1949年至2008年出版和翻譯的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共計有806種,其中改革開放以前出版的著作僅有47種。1981年,我國出版了自1962年之后的第一本家庭教育學類的專著。1984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湖南師范大學鄭其龍、肖聲馥、廖德愛、涂愛輝四位專家編著的《家庭教育學》,是在新時期歷史條件下寫出的第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家庭教育教科書。雖然從課程開設、學術團體、專業(yè)刊物、專著出版等方面看,家庭教育學在我國已經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但依據楊寶忠關于成熟學科的理論,楊寶忠認為一門成熟的學科須具備:成形的學科方法論;具有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嚴密的概念與范疇;具有結構完整、彼此聯系的理論體系;學科理論被理論界所認可;學科理論被實踐界接納并廣泛應用。三、家庭教育學學科的性質以上對家庭教育學的界定當然并未包括所有“家庭教育學”的定義,但是可謂具有代表性。從1985年到2003年,可以從表述中發(fā)現其中的傳承關系、學科發(fā)展,以及觀念理解的變化。第一,家庭教育學是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第二,家庭教育學是一門與多學科有關的交叉學科,或曰綜合性學科。第三,家庭教育學是研究家庭教育現象與規(guī)律的學科。四、家庭教育學的研究框架高淑清曾把美國的相關研究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家庭教育基本研究,包括家庭教育本質的研究、家庭教育專業(yè)化的研究;第二類是家庭教育務實研究,包括婚姻教育方案研究、性教育方案研究、親子教育方案研究、家庭資源管理研究;第三類是家庭教育特殊議題研究,包括價值和價值教育、性別議題與家庭教育、種族議題。駱風參照美國的家庭教育研究將我國家庭教育內容分為三大類17個方面.傅琳在其以“家庭教育之學科發(fā)展分析:1980—2007”為題的碩士論文中,分析了1980年至2007年間出版的家庭教育學著作的寫作結構后,歸納出了目前家庭教育學教材、專著的研究框架。四、家庭教育學的研究框架綜合以上各方面的研究,我們將本書的家庭教育學框架按家庭教育的理論概述、家庭教育與兒童發(fā)展、家庭教育與社會發(fā)展三個部分展開:第一部分是上編,主要為家庭教育的理論概述與歷史發(fā)展,包括三章內容。第二部分是中編,主要為家庭教育與兒童發(fā)展,側重從微觀角度探討家庭教育,包括五章內容。第三部分是下編,主要為家庭教育與社會發(fā)展,側重從宏觀角度探討家庭教育,包括四章內容。延伸閱讀1.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EB/OL].(2021-10-23)[2022-9-5].http:///xinwen/202110/23/content_5644501.htm.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費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6.4.楊雄,劉程.新時期家庭教育學科發(fā)展與課程建設思路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21(02):5—12.5.高書國.論我國家庭教育知識體系的構建[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1):47—56.6.孔曉娟.我國家庭教育政策40年:嬗變與前瞻[J].教育科學研究,2022(05):11—17.謝謝欣賞!

家庭教育學(第二版)

第二章我國家庭教育的歷史發(fā)展目錄第一節(jié)我國古代家庭教育

第二節(jié)我國近代家庭教育

第一節(jié)

我國古代家庭教育學習目標1.了解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發(fā)展脈絡。2.客觀認識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優(yōu)秀傳統與消極因素,并積極發(fā)揚家庭教育思想的精華。3.掌握我國近代家庭教育變革的特點。一、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產生與發(fā)展(一)家庭教育的產生家庭教育的產生以家庭的產生為基礎,而家庭是以婚姻為基礎、以血緣為紐帶的一種社會生活組織形式。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自從人類產生以來,人類的婚姻家庭發(fā)展經歷了亂婚、血緣家庭、普那路亞式家庭、對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等五個階段。中國古代家庭的發(fā)展史,從總體上說,與人類婚姻家庭的發(fā)展脈絡大體是一致的。而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家庭教育正是這種私人教育,即由一夫一妻制婚姻所產生的狹義的家庭——個體家庭的教育。一、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產生與發(fā)展(二)各歷史時期家庭教育的發(fā)展1.先秦家庭教育2.秦漢家庭教育3.魏晉南北朝家庭教育4.唐宋家庭教育5.元明清家庭教育二、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傳統(一)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優(yōu)秀傳統1.重視家庭教育2.修身為本的家庭教育內容3.豐富多樣的家庭教育原則二、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傳統(二)古代家庭教育中的消極因素1.封建家長制2.男尊女卑第二節(jié)

我國近代家庭教育一、對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繼承強調道德教育是我國傳統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特征,到了近代,道德教育依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與傳統家庭教育一致,在近代,立志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極受重視。當然,除了上述幾個方面外,我國近代家庭教育對古代家庭教育的繼承還有很多,例如重視早期教育和環(huán)境教育、主張嚴慈相濟、強調言傳身教等,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二、我國近代家庭教育的變革(一)家庭教育的制度化《蒙養(yǎng)院及家庭教育法》是我國近代第一個家庭教育法令,也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有關家庭教育的法令。其標志著家庭教育第一次被納入整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之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成為我國家庭教育制度化的開端。我國民國時期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家庭教育法令體系。二、我國近代家庭教育的變革(二)家庭教育的科學化近代以來,尤其是進入20世紀后,隨著西方教育理論的傳入,尤其是對福祿貝爾、蒙臺梭利、杜威等幼兒教育思想的吸收,我國家庭教育開始逐步走上科學化的道路。而我國近代著名的家庭教育家陳鶴琴則認為家庭教育必須建立在家長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的了解以及對兒童尊重的基礎上。其1925年出版的《家庭教育》一書,也可視為我國家庭教育系統化和科學化的重要標志。二、我國近代家庭教育的變革(三)家庭教育的民主化在我國古代,“父為子綱”的封建家長制使得父母對子女享有絕對的權威,父母往往將子女視為自己的私有物品,子女毫無自由、平等可言。近代以來,隨著封建專制制度的逐步瓦解,尤其是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傳入,我國傳統的兒童觀受到強烈沖擊,家庭教育開始朝著民主化方向發(fā)展。二、我國近代家庭教育的變革(四)家庭教育的開放性在古代,我國古代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強烈的封閉性:在教育內容上,重視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和倫理道德的灌輸,內容相對狹窄。在教育形式上,各自以家為政,交流較少。進入近代后,“西學”的傳入豐富了我國家庭教育的內容,其由傳統的道德型教育逐步過渡到知識型教育大大促進了其發(fā)展??v觀我國近代家庭教育的歷史,它在保存了家庭教育優(yōu)良傳統的同時,呈現出了制度化、科學化、民主化和開放性的新特點,為我國現代家庭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延伸閱讀1.陳鶴琴.家庭教育(升級版)[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21.2.曾國藩.曾國藩家書[M].李鴻章,校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3.曾仕強-家庭教育全24集[EB/OL].[2022-9-6]https:///albumlist/show/id_15440663.html?sf=71000謝謝欣賞!

家庭教育學(第二版)

第三章家庭教育的功能目錄第一節(jié)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義

第二節(jié)家庭教育功能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jié)家庭教育功能的分類

學習目標1.了解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和社會發(fā)展的意義。2.理解家庭教育功能的類型劃分,了解家庭教育的具體功能。第一節(jié)

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義一、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作用兒童接受教育的順序是先家庭,后幼兒園、學校、社區(qū)、社會,所以家庭教育為兒童的發(fā)展打上了底色?!凹彝ソ逃哂幸环N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家庭生活規(guī)范是個體最早接觸到的社會規(guī)范。年幼者以家庭中長者的言行為認同對象,通過同化作用,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和人格特征。在現代,家庭教育還肩負著促進個體終身教育進而終身學習的責任。二、家庭教育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家庭是個體認識社會的窗口,家庭為社會補充新生力量,社會為家庭的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障。家庭教育是個體發(fā)展的源頭和后盾,個體作為一個社會人,他的發(fā)展最終表現為社會發(fā)展的一部分。家庭形成了社會成員最初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規(guī)范,而家庭教育則影響著人類的群體生活。在我國,魯迅先生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和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魯迅的觀點提示我們,若一代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將會影響其下一代的教育乃至整個國家的發(fā)展。第二節(jié)

家庭教育功能的理論基礎一、社會學理論與家庭教育功能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在其“中層功能”分析范式中提出了其功能分析的概念,默頓認為功能是“有助于既定系統的適應或調整的可觀察的結果”,是一種客觀范疇。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概念的提出,為我們更好地考察家庭系統的功能拓寬了視野。家庭是一個初級的社會系統,運用默頓的分析框架,家庭這個系統的功能,就是有助于社會系統的適應或調整的可觀察的結果的一種客觀范疇。在相對穩(wěn)定的家庭結構中,家庭教育功能包括整合家庭資源和社會資源,通過對未成年人的社會化來為其進入社會生活做準備——對世界現象復雜的解釋達成共識。二、人類學理論與家庭教育功能(一)擴大家庭教育功能的范圍人類學的觀點強調教育的范圍,或更通俗地說,其主張與教育方面有意義的關系的范圍必須得到更廣泛的開拓,而這種開拓是要超過以往把教育視為一種孤立現象所探討的范圍。在《學會生存》中,也有類似的觀點。這些觀點表明家庭教育越來越進入了研究者的視野,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家庭教育的功能對教育整體,乃至人類發(fā)展整體的不可或缺的影響。二、人類學理論與家庭教育功能(二)關注家庭“無意識、無心”的塑造作用家庭是人類生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場景,充滿著各種張力,研究家庭教育而不深入研究家庭是不完整的,是隔岸觀火的。家庭教育實踐的環(huán)境中包括了很多很難控制的勢力,而嘗試用正確的方法去控制這些影響就是家庭教育的功能。在這里,人類學特別強調家庭教育中的“無意識地、無心地”的塑造作用?!敖逃某晒εc否往往取決于生活環(huán)境中一定的內部氣氛和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態(tài)度,幼兒的安全感,兒童的愉快心境,教育者的愛和信任、耐心。三、心理學理論與家庭教育功能(一)傳統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理論1.精神分析理論2.認知發(fā)展理論3.社會認知理論三、心理學理論與家庭教育功能(二)終身發(fā)展心理學和生命周期理論終身發(fā)展心理學認為,人的發(fā)展過程是復雜的,發(fā)展不是簡單地朝著功能增長的方向運動,人的整個發(fā)展既有獲得(成長)的一面,又有喪失(衰退)的一面。生命周期理論認為:家庭中個體與整體的生命周期是交織在一起的,它們共同對家庭中的所有成員產生影響。根據終身發(fā)展心理學的理論,兒童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和相對性,家庭教育就應當適應并促進兒童的發(fā)展變化。生命周期理論則要求家庭教育在更廣闊的領域中探討個體發(fā)展和家庭發(fā)展的同步與協調。第三節(jié)

家庭教育功能的分類一、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一)家庭教育的顯性功能基于社會學理論,顯性功能就是家庭教育達到了其預料和認可的子女社會化的目標,也就是家長和社會意識到的家庭教育的目標。家庭教育的任務定義為“在兒童入學前主要是使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全的發(fā)展,為接受學校教育打好基礎;在兒童入學后,主要是配合學校教育使其品德、智力和健康得到正常發(fā)展,將來能成為國家的建設者”。顯性功能還包括家庭教育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成長環(huán)境。因此家庭教育在今日社會中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個人基本、穩(wěn)定且源源不斷的愛的滿足。一、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二)家庭教育的隱性功能顯功能通常是道德判斷的基礎,而潛功能發(fā)揮作用的方式與顯功能不同。隱性功能就是家庭教育的結果出現了其未預料和認可的子女社會化。在現代社會中,家庭教育仍可能受到不適宜的傳統思想的束縛。同時,由于社會的變化,大大縮減了家庭教育的功能范圍,更促使家長關注顯性指標,而忽視了一些與子女健康成長相關的隱性要求,如心理的健康成長。二、潛在功能、理想功能和現實功能家庭教育潛在功能是家庭教育結構和社會外部需求結構的共同作用的結果,是指家庭教育可能產生的功能。理想功能是對家庭教育價值觀的關注,這里的價值觀指的是家長的家庭教育價值觀。家庭教育的現實功能,是指家庭教育在人類社會的具體實踐活動中扮演的角色或所起的獨特作用。社會系統主要影響的是家庭教育的理想功能。家庭教育組織者、家庭教育實踐、家庭教育對象三者影響的是家庭教育的現實功能。三、一般功能和歷史功能(一)一般的家庭教育功能一般的家庭教育功能是指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下,家庭教育所體現的某種穩(wěn)定的對系統內部各成員的需求的滿足,包括促進個體的成熟,使“幼有所教,老有所依”。家庭教育的一般功能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的家庭教育目前仍然傳遞著儒家思想。家庭教育的一般功能主要是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包括情感、認知、人際關系以及生理發(fā)展。三、一般功能和歷史功能(二)歷史的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教育歷史功能的重要特性首先表現在社會變遷對家庭的影響。以生活方式的變化為視角可以探討家庭教育的功能在社會變遷中呈現的歷史特性。進入現代社會,家庭這個小環(huán)境要面對來自社會以及自身成長的壓力,家庭教育變得越來越不受家庭的控制。此外,家庭教育的歷史功能的另一個特性體現在不同時期由于外在系統的變遷所引起的功能變化。延伸閱讀1.辛治洋,戴紅宇.家庭教育功能的歷史演進與時代定位[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1(06):34—41.2.張東燕,高書國.現代家庭教育的功能演進與價值提升——兼論家庭教育現代化[J].中國教育學刊,2020(01):66—71.3.吳重涵,張俊,劉莎莎.現代家庭教育:原型與變遷教育研究[J].2022,43(08):54—66.謝謝欣賞!

家庭教育學(第二版)

中編

家庭教育與兒童發(fā)展第四章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目錄第一節(jié)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父母

第二節(jié)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受教者:兒童

第三節(jié)家庭教育的中介:家庭環(huán)境

學習目標1.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2.理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差異。3.了解兒童的權利,樹立保護兒童基本權利的意識。第一節(jié)

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父母一、父母是天然的施教者教育子女是家長的義務,也是家長的權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理當在子女的發(fā)展中,和學校、社會配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職能,搞好家庭教育。1990年9月30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世界兒童問題首腦會議”上通過的《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fā)展世界宣言》中提到了父母的使命,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要點。第一,使每一位兒童享有更美好的未來。第二,使家庭成為兒童成長和福利的基本群體和自然環(huán)境。第三,兒童應該在充滿歡樂、愛和互相理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第四,盡一切努力為兒童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發(fā)展的生存環(huán)境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一)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1.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母愛2.自然分工的性別角色3.利于教育的心理特征4.頗具優(yōu)勢的職業(yè)分布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二)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1.兒童早期依戀的另一個重要人物2.有助于子女性別意識的形成3.父親的影響力隨子女年齡的增長而遞增第二節(jié)

家庭教育中的主要受教者:兒童一、兒童是主要的受教者(一)兒童的生理特性需要教育兒童是人類的未成熟階段,他們是脆弱的,需要依靠來自成人的幫助。許多學者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論述。新生兒的外表的孱弱性,其實正是發(fā)展方向未以特殊方式預先固定下來、表現出人的豐富的潛力之所在。但是,這種發(fā)展可能性是無定向的,具體的發(fā)展過程依存于出生后對其長期的發(fā)展與教育如何。一、兒童是主要的受教者(二)兒童的社會特性需要教育從出生直至進入教育機構以前,對兒童加以教育和引導的責任一般由家庭中的父母來承擔。家庭恰恰是為未成年的兒童提供的最適宜的場所:兒童孕育在社會的細胞——家庭中,又成長在作為社會角色父母的懷抱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就是使之“社會化”。一、兒童是主要的受教者(三)兒童的天性有利于教育的實施第一,兒童是好動的。兒童的好動是我們對其進行體育的基礎。第二,兒童是好奇的。好奇是兒童獲取知識最重要的途徑,兒童的好奇是我們對其進行智育的基礎。第三,兒童是真實的。兒童的真實是我們對其進行德育的基礎。二、兒童的權利(一)兒童權利的內涵第一,兒童有獲得生存的權利。第二,兒童有獲得保護的權利。第三,兒童有獲得發(fā)展的權利。其中包括教育權。此外,還包括兒童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權。第四,兒童有獲得參與的權利。兒童的其他權利還有:姓名權、肖像權、國籍權。兒童和其他公民一樣,享有姓名權。姓名權是公民特寫化的標志,是人格權的一種。此外,還包括名譽權、榮譽權和智力成果權。二、兒童的權利(二)兒童權利的保護聯合國的《兒童權利公約》,強調每一個兒童都有生存權、受保護權、發(fā)展權和參與權。該公約要求各國政府致力于保護這些權利,從而使之成為一部各國保護兒童的標準性的國際法律文書。我國也是較早被批準加入這一公約的國家之一,隨后又在1991年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使我國保障兒童權益進一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國已將未成年人保護事宜全面納入了國家法治的軌道。1992年4月1日,《兒童權利公約》在我國生效。第三節(jié)

家庭教育的中介:家庭環(huán)境一、家庭環(huán)境的含義家庭環(huán)境是指個體生活在其中的家庭各種條件的總和。家庭環(huán)境是一個復雜的復合體,從生態(tài)學的觀點來看,家庭環(huán)境分為自然的、社會的、精神的三種層次。家庭教育學所要研究的家庭環(huán)境即家庭中父母及其他年長者教育活動之外自覺或自發(fā)影響未成年人個體發(fā)展的各種因素,這些因素可概括為物理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三個方面。二、家庭的物理環(huán)境(一)家庭物理環(huán)境的含義家庭物理環(huán)境,即家庭的居住地,以及房屋、居室的布局、物品的安放、采光以及房屋、居室的色彩及裝飾等方面。丹尼爾和池瑾的研究說明,一個良好、溫馨的家庭物理環(huán)境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家長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使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二、家庭的物理環(huán)境(二)家庭物理環(huán)境的營造“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居住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無力改變居住環(huán)境的情況下,應該設法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溫馨有序的室內環(huán)境。如果家庭條件允許,父母應該讓孩子有自己獨立的臥室和學習的地方,臥室的布局要簡潔、采光條件好,隔音效果良好,同時在房間為孩子準備必要的學習材料,對孩子的學習形成良好刺激。三、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成長的作用(一)參照作用兒童在理解、接受某種觀念及其行為方式時,并不總是全盤接受,而是以其自身的標準作為參考對象,從而有選擇性地接受某種觀念和行為。而這些參考對象的獲得,多數來自他們從生活中、在家庭環(huán)境中長期積累的體驗和經驗。這一參照作用對兒童日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當兒童在家庭環(huán)境中所形成的參照系與學校環(huán)境所傳授的觀念、行為一致時,兒童能較易接受新觀念;反之,他們會產生排斥心理。三、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成長的作用(二)熏染作用家庭環(huán)境對個體的發(fā)展起到潛移默化的熏染作用,帶有很強的自發(fā)性,對個體成長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在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的個體,通過原生家庭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會形成不同的個性傾向。在家庭環(huán)境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榜樣作用。這種榜樣作用會對孩子以后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等產生很大的影響。三、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成長的作用(三)強化作用強化是指通過某一事物或某一刺激從而增強某種行為的過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蘊含著許多激勵子女上進的因素,如父母的贊賞、表揚、獎勵等。通過這些因素,個體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對其行為起增強作用,進而引發(fā)其新的動力。反之,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或生活方式,不但不利于個體的健康成長,反而會使其養(yǎng)成不良的品性。因此,研究家庭環(huán)境,就是為了使之對兒童的教育有正強化作用。三、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成長的作用(四)篩選作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會擔當起“守門人”的角色,有意識地對影響兒童的因素進行選擇與排除,盡量為子女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性的環(huán)境,從而對子女的健康成長起到保護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會對個體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正向作用,從而使家庭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會對個體發(fā)展起到消極作用,使得家庭對個體的教育效果事倍功半。延伸閱讀1.推薦影片:《不一樣的天空》。電影展現的是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的喜怒哀樂。主人公的父親早年自殺身亡,母親暴食之后體重激增至六百多磅,十八歲的弟弟阿尼是一個隨時都有可能死去的智障兒童,兄弟姐妹雖然很多,個個都有不同的問題,照顧全家人的重擔都落在了吉爾伯特·格雷普的肩上。當吉爾伯特遇到自己喜歡的一個名叫貝基的女孩時,他那不完美的家庭成了他進一步發(fā)展的障礙……2.單志艷,汪衛(wèi)東.我國家庭建設與教育問題及政策建議[J].教育科學研究,2017(12):84—88.3.陳薈,楊卉霖.新媒體對兒童成長的沖擊[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9,11(03):32—37.謝謝欣賞!

家庭教育學(第二版)

第五章家庭教育的影響因素目錄第一節(jié)夫妻關系

第二節(jié)父母素質

第三節(jié)親子關系學習目標1.對夫妻關系的教育價值形成正確的認識,了解良好夫妻關系營造的方法。2.了解父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3.了解親子關系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以及親子溝通的基本原則。第一節(jié)夫妻關系

一、夫妻關系:家庭教育的起點(一)以夫妻結合的動機分類從夫妻結合的動機出發(fā),可將夫妻關系分為愛情型和功利型兩類。愛情型又可分為肉體愛情型和人格愛情型兩種關系。功利型的夫妻關系是指男女雙方是以愛情之外的出身、收入、學歷等條件為基礎而結合的。一、夫妻關系:家庭教育的起點(二)以夫妻共同生活的方式分類從這個角度可將夫妻關系分為平等合作型、分工型、一方依賴型。平等合作型是指夫妻雙方基于平等的基礎,在家庭事務等方面互相合作,共同努力營造生活、教育子女,進而實現家庭目標。分工型是指夫妻雙方以各自的特長為基礎,盡最大可能地發(fā)揮各自的作用。一方依賴型,是指夫妻雙方中的一方依賴于另一方,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一方說了算,而對方則處于從屬與服從的地位。一、夫妻關系:家庭教育的起點(三)以夫妻生活發(fā)展趨勢分類從這個角度,可將夫妻關系分為建設型、惰性型、失望型和一體型四類。建設型夫妻關系是指在共同目標指引下進行合作的一種形式。惰性型夫妻關系是指很快就對婚姻失去熱情的夫妻關系。失望型夫妻關系是指夫妻之間在新婚時會努力建設和諧的生活,對生活抱有很高的期望。一體型夫妻關系是指在較長的共同生活中,夫妻之間通過相互之間的合作與努力,在性格、愛好、習慣等方面都達到相互適應,幾乎完全成為一個整體。二、良好夫妻關系的教育意義(一)為子女成長營造健康的氛圍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要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支持與影響,而在家庭中,良好的夫妻關系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同時也是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形成合力的必要前提。根據尤瑞·布朗芬布倫納(UrieBronfenbrenner)的生態(tài)學理論,夫妻關系屬于家庭系統中的微觀層面,對于孩子的影響最為直接。二、良好夫妻關系的教育意義(二)對子女成長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根據社會學習理論,孩子的許多社會行為都是通過對他人的模仿而形成與發(fā)展的。因此,在家庭中,良好的夫妻關系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我們認為,夫妻關系本身就蘊含著教育因素。丈夫與妻子間互相的支持與關愛,會給家庭尤其是孩子帶來良好的影響:家庭成員之間充滿著濃厚的感情,使孩子從小就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三、不良夫妻關系的負面影響(一)新時期夫妻關系的特點1.夫妻之間的爭吵相對增多2.夫妻間的滿意度相對降低三、不良夫妻關系的負面影響(二)不良夫妻關系對子女發(fā)展的消極影響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家庭美滿幸福,夫妻關系良好,是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最重要的條件。因此,父母必須認識與了解不良的夫妻關系類型及其危害。不良的夫妻關系類型有以下幾種。1.對抗2.分居3.再婚四、營造良好的夫妻關系(一)珍惜家庭家庭不僅能給個體提供生活的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家庭能為個體提供一個滿足其情感需要的場所,家庭是心靈的港灣,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對于夫妻雙方來說,能夠走到一起共同組建一個家庭,這是非常珍貴的緣分。因此,夫妻雙方有責任來共同營造樂觀、豁達、瀟灑的生活氛圍,維護家庭的和諧,從而實現家庭的健康發(fā)展。四、營造良好的夫妻關系(二)交流情感夫妻之間應該養(yǎng)成談心的習慣,與對方坦誠相待,互相傾訴生活、工作中的煩惱與快樂,同時還要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夫妻之間只有做好充分的溝通,才能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達成一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營造良好的夫妻關系(三)適度期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質量也在無形之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各種原因,家庭之間的生活質量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因此人們難免會產生攀比心理??吹缴钯|量的差距可以使人們產生奮斗的動力,向著更美好的生活前進。但是如果只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過度地攀比,一味地對對方提出過高而不切實際的要求,這只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矛盾。

四、營造良好的夫妻關系(四)相互尊重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做到相互尊重,尊重對方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這樣夫妻之間才能和諧相處,共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第二節(jié)父母素質一、父母素質的含義我們認為,父母是國家的公民,他們作為普通人,其素質應包括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等三方面的內容。其中,文化素質指的是家長的人文素質和社會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包括其價值取向、道德觀念、思維方式、社會意識等,心理素質則包括認知方式、情緒情感、意志品質、自我意識。二、父母的教育素質(一)父母的教育觀念1.兒童觀2.親子觀3.人才觀4.親職觀二、父母的教育素質(二)父母的教育態(tài)度1.鮑姆林德(Baumrind)提出三種基本的教養(yǎng)態(tài)度2.日本學者編制、國內學者修訂的五類態(tài)度二、父母的教育素質(三)父母的教育能力1.尊重子女的能力2.善于溝通的能力3.選擇方法的能力4.控制情緒的能力第三節(jié)親子關系一、親子關系的基本特征親子關系是家庭中由血統繼承相連接的人際關系,具有不可選擇性。親子關系一經產生,就具有永久性,這是任何外力也無法改變的,并受到一定的法律確認和保護。在我國社會中,親子之間權利與義務的特殊性還表現在,這種權利義務關系是受法律保護及約束的。親子關系的基本特征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無一例外地有所體現。但由于社會背景不同,親子關系又往往反映出一定的“時代特色”。在當代社會,親子關系的特點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父母和子女應該互相愛護、互相尊重,以民主、平等的關系相處。子女不應該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也無權以各種理由決定和支配子女的前途、命運。二、親子關系的類型(一)美國社會學家的三類型說在同一社會背景下的不同家庭中,親子關系由于不同家庭因素作用,表現出差異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美國社會學家H.甘斯曾對親子關系作了分析,將被調查的家庭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成人為中心的家庭”。第二類是“以子女為中心的家庭”。第三類是“成年人指導下的家庭”。二、親子關系的類型(一)美國社會學家的三類型說在同一社會背景下的不同家庭中,親子關系由于不同家庭因素作用,表現出差異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美國社會學家H.甘斯曾對親子關系作了分析,將被調查的家庭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成人為中心的家庭”。第二類是“以子女為中心的家庭”。第三類是“成年人指導下的家庭”。二、親子關系的類型(二)國內學者的三類型說吳奇程、袁元編著的《家庭教育學》中歸納國內學者對親子關系類型的論述,認為親子關系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協調型”是指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切實做到悅親、顯親、尊親,并在事親與孝親的做法上顧及合適的方式;“疏遠型”是指子女只知受愛,不知愛人,與父母若即若離,有困難、心事或不同看法時很少與父母溝通;“逆反型”是指子女與父母在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嚴重分歧、對立和沖突,對父母的關心、照顧、管教有逆反心理,甚至以出走、自殺等方式表示對父母的不滿。三、親子關系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一)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兒童認知能力發(fā)展的前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子女影響時間最持久的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對子女產生著影響,并成為兒童模仿與學習的榜樣。這就需要家長了解和掌握并按照兒童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需要,提出相應的要求和指導。父母與子女之間應是一種良性的雙向互動關系。三、親子關系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二)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兒童個性和社會性發(fā)展的基石從發(fā)生學角度來看,0—6歲是嬰幼兒個性和社會性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兒童尚未入學,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度過。在家庭生活中,兒童的主要交往對象是父母和祖(外祖)父母。研究表明,母親在與子女交往中,給予最多的是撫育、照料和豐富的情感反應以及言語教導、具體示范、行為榜樣、平時鼓勵與錯誤糾正等。三、親子關系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三)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兒童身心健康的保證親子間良好的關系不僅可以消除或降低兒童的緊張、不安、恐懼與焦慮等消極性情感,還可以使他們的輕松、自在、愉快、興奮等積極性的情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從而形成獨立、自信、謙和、友愛、協作等個性品質,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四、親子溝通的原則(一)態(tài)度真誠家庭成員在進行溝通時,一定要本著態(tài)度真誠的原則。當父母遇到困難時,真誠地向子女表達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孩子會覺得父母當他是朋友并樂意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這就易于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四、親子溝通的原則(二)互相傾聽如果孩子說過的話,家長全部拿來糾正和批評,那就不存在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了。所以,一定不能用批評的態(tài)度彼此對待。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事講給大家聽,每個人都盡量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理解和思考。四、親子溝通的原則(三)多正面教育跟孩子溝通時最好少指責、少批評,不使用惡言惡語,要對孩子多表示關心和支持。在他做對與做錯時告訴他,并指導他怎樣做才能改正錯處。對于父母來說,如果孩子犯錯或者某些行為做得不恰當時,應該及時指出,并讓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橫加指責。四、親子溝通的原則(四)長時間磨合良好的親子溝通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需要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練習,不斷地總結相關的經驗與教訓。把你的愛和關懷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并溝通出來”。家庭是社會大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成效除受到夫妻關系、父母素質以及親子關系等微觀因素的影響之外,同時還會受到來自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宏觀因素的影響。延伸閱讀1.[美]加里·斯坦利·貝克爾.家庭論[M].王獻生,王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2.王小英.家庭改變兒童:當代兒童家庭教育專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3.張敬培,等.3—6歲兒童家庭教育現狀調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4.余暉.家長專業(yè)化進程中家庭教育指導的價值誤區(qū)及其澄清[J].南京社會科學,2022(07):145—154.謝謝欣賞!

家庭教育學(第二版)

第六章

家庭教育的實施:目的與內容目錄第一節(jié)家庭教育的目的

第二節(jié)家庭教育的內容

學習目標1.明確家庭教育的基本目的。2.了解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第一節(jié)家庭教育的目的一、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兒童社會化(一)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關系的比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與學校教育中師生間關系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前者一般情況下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一種不可選擇的天然關系,他們之間有著根本利益一致的關系。因此,家長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迫切感更為強烈和持久。而后者相對而言是一種可選擇的人為關系,影響往往比較短暫。一、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兒童社會化(二)教育功能的比較學校是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機構,是專門培養(yǎng)人的場所。家庭雖然不是專門從事教育工作、培養(yǎng)人的社會團體,但家庭的影響是廣泛而長遠的。在子女的青少年時期,家長對其進行的教育多是在行為規(guī)范、智力開發(fā)、文化學習、思想品德和身體保健等方面,而成年之后則是在為人處世、就業(yè)、工作、戀愛、婚姻,以及成家、夫妻關系、養(yǎng)育子女等方面。一、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兒童社會化(三)教育內容的比較學校教育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各種系統學科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良好的學習能力,以便在人生學齡階段接受人類文明的精華中最基本的部分。相對而言,家庭教育一般沒有嚴格的計劃,也沒有系統的、固定的教育內容。它側重于通過對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行為規(guī)范和基本的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獲得,奠定個體人格與社會化的初步基礎,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一、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兒童社會化(四)教育方式的比較學校教育通過班級授課制向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教育對象,借助相同的教育手段,傳遞相同的教育內容,使用相同的評價標準,來爭取達到其相同的教育目的。家庭教育主要通過父母在休息、娛樂、閑談、家務勞動等各種活動中,一對一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訓練。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十分廣泛、深遠。與學校教育相比,其影響多集中于培養(yǎng)兒童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和形成良好個性方面。二、兒童社會化(一)兒童社會化的概念1.社會化2.兒童社會化二、兒童社會化(二)兒童社會化的基本途徑1.家庭2.學校3.同輩群體4.大眾傳播媒體二、兒童社會化(三)兒童社會化的雙重功能個體社會化的兩種基本方式是指社會教化和個體內化,二者共同影響著兒童的發(fā)展?!吧鐣浴笔侵競€體獲得參與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品質,成為被社會所接納、認可的人。社會化的人,必須同時也是富有個性的個體。“個性”也即人的獨特性。兒童社會化的雙重功能——發(fā)展個體社會性與個性的功能是對立統一的??傊?,社會化具有促進個體社會性和個性發(fā)展的雙重功能,二者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三、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化(一)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化的基礎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的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沒有固定的教材和場所,家長主要是通過在日常生活或與孩子的共同活動中有意無意地根據社會規(guī)范、價值標準、風俗和傳統習慣去引導、要求兒童。家庭教育影響兒童社會化的方方面面,從教育方式、教育內容上奠定了兒童社會化的基礎。三、家庭教育與兒童社會化(二)家庭教育是兒童社會化的橋梁和紐帶兒童社會化分初級社會化和次級社會化。初級社會化是次級社會化的基礎,次級社會化是初級社會化的延續(xù)。家庭以親情及呵護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方式影響兒童初級社會化,促使兒童的次級社會化水平的發(fā)展。家庭教育融于父母與孩子的一切交往活動中,是引導兒童進入社會的橋梁。家庭不僅為兒童提供了日常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而且也為兒童提供了實現社會化的基本條件。第二節(jié)家庭教育的內容一、社會性培育(一)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要想讓一個無知無識的生命個體成長為一個人,一個適應社會的人,一個對國家、世界有所貢獻的人,家長對孩子進行基本的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是極其必要的。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包含廣泛的內容,最基本的便是滿足兒童生理需要的能力,包括吃奶、吃飯、喝水、走路、穿衣、大小便等。一、社會性培育(二)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習慣。而幼年時期的教育,其責任就必須由家長承擔。家長應該在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兒童的好習慣。習慣養(yǎng)成教育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如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工作習慣、道德習慣等。生活習慣幾乎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鍛煉身體的習慣、睡眠習慣、飲食習慣、衛(wèi)生習慣等。兒童進入學齡階段,在早期的學習中,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終身發(fā)展至關重要,這恰恰是家庭父母的責任所在。一、社會性培育(三)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在嬰幼兒認知和社會性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父母與孩子的相互交流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發(fā)育。同時,家庭中父母的語言輸入特點直接影響著兒童的語言發(fā)展。為了培養(yǎng)聰慧的下一代,從家長和家庭教育的角度,父母應努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學會科學育兒,對兒童的教育也應采取關心、鼓勵的方式,激發(fā)兒童的語言興趣。父母可以向兒童指認事物、教他們學兒歌、為兒童講故事等。一、社會性培育(四)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人是社會的人,生活在社會中,一生要與其他人發(fā)生這樣那樣的聯系。要想使兒童順利地進入社會,必須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使他們融入社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父母應以身作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兒童樹立處理人際關系的榜樣。教給兒童待人接物的禮儀、人際交往的藝術,使他們學會溝通、交往、合作,懂得尊重理解、信任和寬容,學會悅納他人,在群體中與人和睦相處,避免人際沖突,促進人際和諧。一、社會性培育(五)信息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21世紀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但互聯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信息素養(yǎng)教育,是一種以培養(yǎng)兒童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分析處理與應用能力、信息傳播和交流能力為目標的教育。第一,培養(yǎng)兒童信息收集的能力。第二,培養(yǎng)兒童分析、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第三,培養(yǎng)兒童信息傳播、交流的能力。二、個性養(yǎng)成教育(一)氣質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著名醫(yī)生希波克拉底就觀察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氣質,并提出了四種體液的氣質學說,他把人的氣質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1.膽汁質3.粘液質兒童2.多血質兒童4.抑郁質兒童二、個性養(yǎng)成教育(二)能力1.能力的內涵2.能力與智力的關系二、個性養(yǎng)成教育(三)性格性格是指一個人對人、對己、對事物(客觀現實)的基本態(tài)度,以及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中比較穩(wěn)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綜合。性格是個性中最具有核心意義的部分。性格有好壞之分。與氣質不同,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學習、生活中,與社會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兒童出生以后,長期在家庭中生活,家庭的環(huán)境、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和教育水平、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對兒童的性格形成至關重要。三、道德教育(一)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1.我國有重視家庭德育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2.家庭德育對人才培養(yǎng)起奠基作用3.家庭德育應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內容三、道德教育(二)家庭道德教育的內容1.社會公德教育2.職業(yè)道德教育3.私德教育延伸閱讀1.朱永新.新家庭教育論綱:新教育在家庭教育上的探索與思考[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20.2.張雯.父母的5堂必修課:家庭教育的心理學智慧[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謝謝欣賞!

家庭教育學(第二版)

第七章

家庭教育的實施:原則與方法目錄第一節(jié)家庭教育的原則

第二節(jié)家庭教育的方法學習目標1.掌握家庭教育實施的基本原則。2.理解家庭教育方法的內涵及其實施要求。第一節(jié)家庭教育的原則一、成人教育與成才教育并舉的原則彭立榮提到成人與成才的家庭教育方法,彭德華提到成人和成才教育并舉的原則。我們認為成人教育與成才教育并舉是一個指導性的原則,對其他原則有統領作用,可謂家庭教育實施中最重要的指導原則。要做到成人和成才教育并舉,父母就需要轉變教育觀念,要知道有智無德的人是危險品,絕不能只關注成才而忽略成人。同時應確立正確的人才觀,相信行行都可以出狀元。父母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子女的拼搏精神,既重視智力的發(fā)展,也關注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二、尊重子女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趙忠心提出嚴格要求和尊重愛護相結合的原則,陳佑蘭提出愛嚴適度的原則,彭德華提出尊重愛護和嚴格要求互動的原則,楊寶忠提出嚴格要求與尊重子女相結合的原則,陳佑蘭指出民主與平等的原則,李天燕提到主體性人格的原則。綜合看來,學者們一致認為家庭教育既要對子女嚴格要求,同時又要做到尊重子女,做到在民主平等的情況下開展家庭教育。三、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原則綜合各位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研究者們一致認為父母在實施家庭教育時,感情不應占上風,而應將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诂F實中一些父母溺愛孩子,缺乏原則,為強調父母施教時的理性,本原則表述為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原則。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原則其實就是理性施愛的原則。四、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與教育方法的針對性原則此原則由三條家庭教育原則合并而成,這三條原則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隨機性與連貫性相結合的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谌弑舜硕加嘘P聯,因此將三者合并為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與教育方法的針對性原則。我們將三原則合并為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與教育方法的針對性原則。教育方法的針對性原則是指父母對子女施教時,要考慮兒童的個性特征及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采取適當的方式和方法,選取合適的內容。同時父母的教育觀念、教育態(tài)度要保持一致性和連貫性。第二節(jié)家庭教育的方法一、榜樣示范法(一)榜樣示范法的含義榜樣示范法是指通過他人高尚的思想、模范行為以及卓越成就等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一種方法。由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強,而且善于模仿,因此樹立良好的榜樣能給子女指引正確的方向,指導他們積極努力向上。一、榜樣示范法(二)榜樣示范法的實施楊寶忠認為榜樣示范法主要通過以下兩種具體的方式來落實:1.典范2.示范二、言語說服法(一)言語說服法的含義言語說服法是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等方式,用語言對家庭成員施加影響,使對方明白事理,提高認識和覺悟的教育方法。二、言語說服法(二)言語說服法的實施1.說理教育2.“不理睬”教育3.問答教育4.隨機誘導三、環(huán)境陶冶法(一)環(huán)境陶冶法的含義環(huán)境陶冶法是指父母通過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良好、優(yōu)美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使子女置身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潛移默化影響的一種教育方法。此種方法是為了讓子女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想品德,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為規(guī)范,成為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fā)展的人。三、環(huán)境陶冶法(二)環(huán)境陶冶法的實施1.重視家庭環(huán)境影響2.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四、表揚激勵與批評懲罰法(一)表揚激勵法的含義及實施表揚激勵法就是對孩子好的思想品德、好的行為表現給予積極肯定的評價方法。父母運用表揚激勵的教育方式,應注意以下幾點:1.表揚激勵必須實事求是2.表揚激勵要及時3.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激勵為輔4.進行獎勵要和說服教育相結合四、表揚激勵與批評懲罰法(二)批評懲罰法的含義及實施怎樣使批評懲罰發(fā)揮出最佳的教育力量,父母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批評懲罰以愛心為基礎2.批評懲罰應就事論事,客觀公正3.批評懲罰要及時,要講究方式方法4.控制憤怒,不要體罰5.正確運用“自然后果懲罰”五、習慣養(yǎng)成法(一)習慣養(yǎng)成法的含義教育家們十分重視培養(yǎng)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習慣就是把信念變成習性,把思想化為行動的過程。我們認為父母通過一定的方法使孩子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習慣是很必要的。習慣養(yǎng)成法是指父母指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培養(yǎng)優(yōu)良品質,促進孩子的健康發(fā)展的教育方法。五、習慣養(yǎng)成法(二)習慣養(yǎng)成法的實施在家庭教育中,要讓家庭成員通過家庭豐富的生活,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這一教育過程中,父母要以自己的示范和指導為手段,運用贊揚和鼓勵的方法,堅持對孩子一貫的合理要求,逐步培養(yǎng)起孩子良好的習慣,同時鞏固自身的良好行為習慣。六、實踐鍛煉法(一)實踐鍛煉法的含義實踐鍛煉法是指父母根據子女自身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要,讓子女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活動,從中鍛煉思想、增長實際才干、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方法。六、實踐鍛煉法(二)實踐鍛煉法的實施1.父母要提高認識,鼓勵孩子克服困難2.父母要持之以恒,要給子女樹立榜樣3.加強對未成年子女參加實踐鍛煉的指導七、學習指導法(一)學習指導法的含義學習指導法是指父母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指導子女學習和鞏固所學知識,進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七、學習指導法(二)學習指導法的實施1.指導子女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2.指導子女制訂學習計劃,科學利用時間3.指導子女閱讀課外讀物4.指導子女消除思維障礙八、健康心理培育法(一)健康心理培育法的含義楊寶忠提出的健康心理培育法是指父母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培育子女健康的心理,通過一定教育手段對子女異常心理進行矯治的方法。為了培養(yǎng)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現在一些學者提倡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也就是通過科學的挫折磨煉法的實施來輔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八、健康心理培育法(二)挫折磨煉法的實施1.充分相信子女會照顧好自己2.舍得讓孩子吃“苦”,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獨立處理問題3.克服過度照顧保護,放手讓孩子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情4.弱化父母的保護作用,教會孩子應急自救措施八、健康心理培育法(三)健康心理培育法的實施健康心理培育法融于其他各種家庭教育方法中,本部分只講述幾種常見的家庭心理矯治方法:1.精神安慰3.適度期望2.強化期望行為4.陪練強化九、行為訓練法(一)行為訓練法的含義行為訓練法就是根據心理學的學習原理,保持和塑造新的優(yōu)良行為、消除不良行為的方法。九、行為訓練法(二)行為訓練法的實施1.強化訓練法2.模仿訓練法3.指導訓練法十、自我教育法(一)自我教育法的含義自我教育法是指子女基于自我認識,對自身的各方面發(fā)展提出一定要求、任務,并自覺地進行自我評價、激勵、控制和思想轉化的方法。此方法廣泛運用于子女發(fā)展的各方面,它是子女在自身發(fā)展中自覺能動性的表現,充分體現了子女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是家庭教育獲取成功的重要因素。十、自我教育法(二)自我教育法的實施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構成。父母要針對子女不同時期的身心特點,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發(fā)揮他們在發(fā)展自身中的主體作用。要培養(yǎng)子女自我教育能力,就必須做到:第一,激發(fā)子女自我教育的愿望。第二,培養(yǎng)子女自我評價的能力。第三,啟發(fā)和指導子女制訂自我教育計劃。第四,指導子女執(zhí)行自我教育計劃。第五,指導和培養(yǎng)子女自我教育的習慣。延伸閱讀1.劉曉,程毅.家是另一個學校:給父母的12種家庭教育能力[M].上海:,2021.2.周奇.家庭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3.邊玉芳,張馨宇.“雙減”背景下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指導[J].中國電化教育,2022(05):8—12+34.謝謝欣賞!

家庭教育學(第二版)

第八章

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家庭教育目錄第一節(jié)胎兒期的家庭教育

第二節(jié)乳嬰兒期的家庭教育

第三節(jié)幼兒期的家庭教育

第四節(jié)童年期的家庭教育

第五節(jié)青少年期的家庭教育

學習目標1.了解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實施家庭教育的必要性。2.了解幼兒期兒童的特征及其家庭教育內容。3.重點掌握童年期兒童的發(fā)展特征及其家庭教育的內容。4.熟悉青少年期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第一節(jié)胎兒期的家庭教育一、優(yōu)化胎兒生長環(huán)境優(yōu)化胎兒生長環(huán)境是保障母嬰健康、提高出生人口質量的關鍵因素。對于準備懷孕的夫妻,應該準備好身體的內環(huán)境與生活的外環(huán)境。懷孕以后的母親,要保證舒適安靜、空氣新鮮的居住環(huán)境;要注意科學地增加飲食營養(yǎng);要慎重用藥,切勿為提高孕婦的抵抗力而濫用藥物,嚴防外界感染;注意保持愉快良好的心境,盡量多聽音樂,有選擇性地看書報、電影、雜志,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多到公園散步,多接觸一些美好的事物,注意少生氣,避免驚嚇等不良的刺激出現。這些對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是十分有益的。二、了解胎兒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前兩個月的胎寶寶被叫作“胚芽”,身長已長到3厘米左右,體重約4克。外表已經能夠分辨頭部、身體以及手和腳,逐漸具備人的形態(tài)。3個月時的胎寶寶被稱作胎兒,到本階段末,他(她)的身長達到8厘米左右,體重約為25克。胎兒的各種器官開始分化,形成了發(fā)展各種特殊功能的基礎。4—6個月的胎兒身長已長到16厘米左右,體重約150克。此期的胎兒體型逐漸變得勻稱。9個月的胎兒身長約46厘米,體重約2500克。第10個月的胎兒經過了母親懷胎數月的滋養(yǎng),從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受精卵逐漸發(fā)育、成長為一個成熟的胎兒。三、合理地進行科學胎教對孩子的教育最早應該開始于胎教,并且這是只有家庭教育才能完成的任務。一般來說,接受過胎教的嬰兒比沒有接受過胎教的嬰兒反應更靈活,發(fā)育也更迅速一些?,F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懷孕以后的“胎教”。一般的胎教方法比較簡單也容易掌握,在保證孕婦營養(yǎng)飲食和愉快情緒的基礎上,如利用言語或胎教器對胎兒進行“交流”教育。家長都希望盡可能早地發(fā)掘孩子的素質潛能,讓每一個胎兒的先天遺傳素質獲得最優(yōu)秀的發(fā)揮,所以正確認識胎教、合理地進行科學胎教是胎兒期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第二節(jié)乳嬰兒期的家庭教育一、乳兒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征經過一個月對人世生活的過渡、適應,乳兒期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喜歡獨自安靜地貪睡了。對外界的一切都有了興趣,一天一天地活躍起來。這一年中,乳兒從躺臥姿態(tài),完全沒有隨意動作過渡到能使用手操作物體等隨意動作;從吃奶過渡到逐步會吃一些普通食物;從完全不能說話過渡到能掌握一些簡單的語言。這一年乳兒的動作發(fā)展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順序。就動作發(fā)展的身體部位而言,順序是“從頭到腳”。二、嬰兒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征在語言交際方面,1—3歲是兒童學習語言發(fā)音的關鍵期,2—3歲是掌握基本語法和句法的關鍵期。0—1歲主要是建立親子關系;1歲以后,出現一對一的玩伴關系。在身體發(fā)育與健康方面,動作發(fā)展遵循自下而上、由軀體中心向外圍、從粗大動作到精細動作的發(fā)展規(guī)律。進入嬰兒期,從會說幾個字到1.5—2歲時會說成句的話,用語言來和成人交際;從走不穩(wěn)到會走、會跑并進行游戲活動;從完全依賴成人發(fā)展到常常要求“自己來”。三、乳嬰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一)健康哺育乳兒期是小兒以乳類尤其是以母乳為主要飲食的時期。母乳喂養(yǎng)既能保證嬰兒吸收豐富的物質營養(yǎng),又能促進嬰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哺喂是母親與孩子間一種愛的傳遞過程,不恰當的哺喂習慣則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在4—6個月后,母親要逐步讓小兒脫離母乳喂養(yǎng),添加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輔食。三、乳嬰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二)訓練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嬰兒期是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睡眠習慣、飲食習慣、如廁習慣和洗漱習慣是生活習慣培養(yǎng)的主要內容。習慣的形成需要訓練,需要時間積累,一旦形成將很難改變。在訓練時,成人要注意方法和態(tài)度。鼓勵孩子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利用嬰幼兒喜好模仿的特點,多采用直接示范的方法,激發(fā)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乳嬰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三)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1—1.5歲的嬰兒開始能理解言語和說出幾個有意義的單詞。1.5歲—2歲的嬰兒能說簡單句,幼兒開始能和父母交談生活中的一些事件。2—3歲時的嬰兒,復合句開始得以發(fā)展,在成人的教育指導和幫助下,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言語。此外,這時的嬰兒可以有4—6個月的正常差異,如超過這個時限仍不會講話,就要考慮言語發(fā)育遲緩的問題了,這時應及早查明原因。三、乳嬰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四)培養(yǎng)孩子感覺動作的發(fā)展乳嬰兒感知覺和動作的發(fā)展都遵循一定的順序,并具有各自的年齡特點;感知覺和動作的發(fā)展在兒童早期發(fā)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它對擴大孩子認識和交往的范圍,獲取外界信息、形成感性認識和產生個體體驗,發(fā)展高一級心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家長可以在6個月內的乳兒小床懸掛色彩鮮艷和會發(fā)音的玩具,并經常調換玩具位置,引導半歲后嬰兒一起進行發(fā)展感知覺和動作的游戲。經常撫觸、按摩和擁抱孩子,滿足孩子皮膚觸覺的需要。三、乳嬰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五)做好孩子入園前的準備此時家長可在入園前帶領孩子參觀熟悉幼兒園的設施環(huán)境,結識即將任教的幼教老師,以便日后與老師隨時交流孩子在園中生活學習的情況,并讓孩子提前結交一些即將一起入園生活的同伴。這樣可以使得孩子在入園后更容易適應園內生活。第三節(jié)幼兒期的家庭教育一、幼兒期的主要身心發(fā)展特征三至六七歲這段時期稱為幼兒期又叫學齡前期,這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身高及體重的增加趨于穩(wěn)定,皮下脂肪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身材呈現瘦長趨勢。這個階段幼兒的神經系統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骨骼和肌肉漸趨堅實,基本動作正在不斷地發(fā)展,能較靈活地操縱物體,接觸周圍事物的范圍日益擴大。三至六七歲的兒童,主要發(fā)展詞匯量,學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五至六七歲時候幼兒則可以從事繪畫、寫字、雕塑等活動。二、幼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一)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第一,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第二,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第三,養(yǎng)成良好的排泄、衛(wèi)生習慣。幼兒階段既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容易沾染不良習慣的危險期。此時家長應著重注意與幼兒園老師保持密切的聯系,并配合好家園合作的工作,與幼兒園保持一致且同步的教育。二、幼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二)重視幼兒的第一個反抗期3歲左右的孩子,由于自由活動能力大大加強,各方面知識不斷增加,希望獨自去做一些事,而不聽成人的干預,這是一種獨立意識的自我表現。具有這種反抗心理程度較強的幼兒,長大后往往意志比較堅強,有主見,能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能承擔責任、做出決定。在這個時期,孩子由于能力和知識所限,想干的事情可能干不好,父母切勿嘲笑和指責,避免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而要給予鼓勵和幫助,培養(yǎng)兒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二、幼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三)給幼兒以正確的性別導向3歲以后幼兒的性別角色得到發(fā)展,開始意識到男女之別,并且學習性別角色的不同職能。在這一過程中,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性別角色的發(fā)展起著導向的作用。幼年時期父母應該給孩子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對孩子性別角色的發(fā)展予以正確的導向。二、幼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四)注重幼兒語言、記憶、思維等能力的培養(yǎng)一是注重幼兒語言能力方面的發(fā)展。二是促進幼兒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方面的發(fā)展。三是培養(yǎng)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二、幼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五)注重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幼兒時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所形成的個性心理傾向雖然還處于雛形階段,但對以后的心理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學齡前的幼兒父母,對幼兒個性形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要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具備善良、樂觀、熱情、友好、情緒平穩(wěn)、社會適應能力強等良好人格特征的人,父母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二、幼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六)注重幼兒良好情緒情感的培養(yǎng)家長應把孩子的良好情緒情感的培養(yǎng)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孩子情緒情感的健康發(fā)展。那么,應該培養(yǎng)幼兒什么樣的情緒情感?這些情緒情感又該如何培養(yǎng)呢?首先,要培養(yǎng)幼兒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其次,要對孩子進行愛的雙向引導,培養(yǎng)孩子的善良仁愛之心。最后,要從小在幼兒心中播下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種子。二、幼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七)重視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在幼兒日常意外傷害事故中所占比例較高的是跌落撞傷、燙傷燒傷、硬物夾傷和寵物咬傷等。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缺乏,本身所具有的自我保護能力相當弱。家長還應對幼兒的一些危險行為活動,如爬高、奔跑、玩火等加以勸阻、提醒和引導。家長應通過詳細系統的安全教育,讓孩子懂得哪些東西不能玩、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地方不可以去,并強調讓孩子記住發(fā)生意外時如何呼救。二、幼兒期的主要家庭教育內容(八)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進入小學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個轉折。因為從一年級開始,就要系統地學習各學科的知識,孩子的生活方式將發(fā)生改變,先前以游戲為主的生活將面臨學習的壓力以及嚴格的紀律要求。入學準備是一個全面的概念,除學習準備外,家長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