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工作時間保障問題與建議(全文)_第1頁
勞動者工作時間保障問題與建議(全文)_第2頁
勞動者工作時間保障問題與建議(全文)_第3頁
勞動者工作時間保障問題與建議(全文)_第4頁
勞動者工作時間保障問題與建議(全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勞動者工作時間保障問題與建議(全文)[摘要]我國對勞動者工作時間的法律保障尤為重視。但在現實中,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卻過長,勞動者休息權得不到保障。我國為保護勞動者的相關權利,出臺了很多法律和政策對勞動者進行保護,但其中還存在諸多細節(jié)問題和法律解釋不明確等問題,加之法律的監(jiān)管不到位和相關救濟手段失靈,勞動者權利日益受侵害的現象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文章研究我國勞動者工作時間的法律保護現狀,通過分析勞動者工作時間法律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一些可選擇的保護對策,希望可以保護勞動者的休息權利,進而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勞動者;工作時間;法律保障

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正在邁向高收入國家行列。國家對于勞動者的重視也逐步提高,國家特為保護勞動者頒布了很多的法律法規(guī)以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但我國目前部分私有企業(yè)和小型企業(yè)的勞動者在工作時間的問題上仍然沒有保持在標準的工作時間,雖然我國為保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頒布了很多法律法規(guī),但在此上還有諸多細節(jié)的不完善,一部分勞動爭議案件得不到及時解決。勞動者在其中常常處于弱勢的地位,造成了勞動者部分權益受到侵害。

1工作時間的一般認定原則

工作時間的一般認定原則為目的性、相關性、受控性。[1]目的性指的是勞動者工作是為增加用人單位的利益,至少應是“間接促進雇主的利益”。[2]相關性可以認定為是勞動者從事和工作內容有關聯的活動,勞動者從事的工作是與用人單位密切相關的活動。受控性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根據用人單位指示去完成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是受到用人單位約束和控制的,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內需要完成哪些任務和工作,這些都需要勞動者聽從用人單位或雇用者的命令。

2我國工作時間法律保障存在的問題

2.1我國關于工作時間的范圍在立法上的不足。工作時間是衡量一名勞動者勞動付出的最直接方法,勞動者付出個人時間為用人單位創(chuàng)造個人價值,從中獲得一定報酬并促進用人單位長遠發(fā)展。在我國現有的法律中,經常會出現“工作時間”這一詞匯,但是卻并未對此做出明確的定義。我國法律卻對工作時間缺乏明確的認定標準,具體的法條中又缺乏對其定義的解釋,只是一直在工作時間的長度上做相關要求。很多學者又眾說紛紜,所以對于工作時間的界定,人們大多存在疑惑。例如用餐時間、工作間歇時間、參加企業(yè)培訓時間和待命時間在不同情況下是否應認定為工作時間。[3]進入工作場所和離開工作場所的這段時間是否也應納入工作時間。[4]由此可見,在工作時間的界定范圍上法律條款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解釋和說明。結果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人們對于工作時間的認識偏差,自身的合法權益也受到了侵害。2.2工時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監(jiān)管。我國賦予勞動行政部門監(jiān)督的權利,其他相關部門加之以輔助,認真協調工會進行監(jiān)督,同時以群眾監(jiān)督為基礎的監(jiān)管體系。[5]但是這個體系在實際運行時卻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大多檢查機構等的是“群眾舉報”,處于被動的地位,監(jiān)察部門很少做到深入用人單位進行監(jiān)管檢查,執(zhí)行其監(jiān)管的職責。另外,行政執(zhí)法的權利不在工會的手中,工會在監(jiān)察中起的是輔助作用,再加上工會的大部分資金來源與用人單位緊密相連,這便形成了工會形同虛設的現象,使得法律監(jiān)管存在滯后。[6]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也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同時也造成了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日益受到用人單位侵害而沒有相關部門進行監(jiān)管。2.3有關法律救濟手段失靈。法律救濟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損害時,獲得恢復和補救的法律制度。關于救濟方式《勞動法》在第七十九條中提出勞動爭議的三種解決方式為調解、仲裁和訴訟?!秳趧臃ā分幸裁鞔_了勞動爭議的主要處理方式是仲裁前置程序,即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在產生勞動爭議時需要最先向勞動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之后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即使最后成功訴訟,對于勞動者而言也是浪費了尋找下一份工作的時間。而勞動者也想在工作中發(fā)掘自身價值并獲得更多勞動報酬。[7]與此同時,最后因為執(zhí)行的問題勞動者也得不到很好的補償。其中解決機構并不是十分獨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在經濟上也一直依賴于企業(yè),加之工會很難發(fā)揮真正的理想作用,勞動者一直處于不利地位。[8]所以造成了勞動者權利受到侵害后,大多迫于時間和經濟壓力原因不了了之。2.4相關法律宣傳不到位。法律宣傳的目的在于使公民接受國家強制性的法律法規(guī)并經自身意識轉換為自己的價值觀。[9]勞動者作為工作時間的主體,大多沒有感受到法律上對他們的傾斜保護。一方面,很多勞動者對“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40小時”的標準工時制度是不清楚的;另一方面迫于用人單位施加的壓力,很多勞動者不得不加班。[10]兩個方面都很大程度上與法律宣傳不到位相關,法律大多注重勞動者合法權利受到侵害后對勞動者的保護,而忽略事先宣傳來增強勞動者維權意識的環(huán)節(jié),這多少有一些本末倒置。另外,在宣傳的過程中,由于宣傳部門經費不是十分充足,導致法律宣傳工作不能真正落實到深處。在宣傳的形式上又缺少創(chuàng)新力,且沒有借助有效的宣傳方式吸引勞動者,大多采用傳統的手冊宣傳、網站宣傳等方式,缺少新意,造成宣傳工作最后無人問津,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

3完善我國工作時間法律保障的建議

3.1明確工時制度,細化具體規(guī)定。針對我國工時制度在立法上的不足,首先,國家應當把明確工作時間的法律制度放在重中之重地位,并且細化相關的界定和概念解釋,進一步明確工作時間的界定范圍,即針對不同情況各種時間是否應納入工作時間的范疇。對《勞動法》中“生產經營需要”“特殊原因”等模糊詞匯應該明確做出解釋以供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參考。尤其是確定有效的協商機制,促使用人單位加大對勞動者話語權的重視。[11]其次,用人單位應嚴格遵循國家相關規(guī)定,在加班之前與勞動者溝通,最好做到在簽署勞動合同時將工作時間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列在其中,確保勞動關系順利進行。此外勞動者也要加強自身的維權意識,對于法律制度不明確的地方及時向有關部門詢問,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利。最后,國家也要加快經濟發(fā)展方式,因為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是緩解過度勞動的關鍵,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勞動者。3.2健全相關部門法律監(jiān)管機制,分散權力。保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健全監(jiān)管機制則是其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有效的監(jiān)管應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勞動行政部門應加大重視程度,變事后解決為事前發(fā)現。與其處在被動“等舉報”位置,不如主動出擊,深入用人單位內部開展調查,關心勞動者真正面臨的問題。第二,將權力分散在勞動行政部門、其他部門和工會手中:三方合作、互相監(jiān)督、共同商議,增強其主人翁意識。第三,將工會逐漸與企業(yè)剝離,國家在經濟上可予以一定的支持,使其在經濟上獨立。此外,對于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不合理的地方,要鼓勵工會與企業(yè)協商,共同保護勞動者。[12]3.3加大重視,完善爭議處理機制。其一,裁審機制局限的是事后救濟,勞動者在此的維權成本高。[13]對此,國家可以為勞動者提供相應的費用減免,還要對爭議仲裁前置程序進行相應的改變,將程序時間縮短,當發(fā)生爭議時可以讓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進行自主選擇:調解、仲裁、訴訟來解決勞動爭議,若調節(jié)失敗或對裁決不服,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時間,也簡化了程序。其二,國家財政可以加大對解決機構的財力支持力度以減少工會逃脫舉證責任。最后,國家要加大對其重視的程度,及時號召相關部門嚴格執(zhí)法,為勞動者提供相應的費用減免。3.4糾正觀念,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大多勞動者由于經濟水平、文化知識的限制因素,導致法制觀念十分薄弱。對此,國家應盡快完善工作時間制度的細節(jié),倡導相關部門糾正觀念———重視事前處理,尤其是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和司法部門,應定期開展相關法律宣傳教育工作,普及法律知識,讓更多勞動者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合法權利。在宣傳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將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最大作用,充分利用互聯網、傳統媒體等載體,將相關法律以新形式呈現在眾人面前。最后,也要加強對用人單位的法律教育,對此可出臺一些強制性的規(guī)定,若用人單位違反相關規(guī)定,侵害勞動者工作時間等相關權利,加大對其懲罰力度,從源頭上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4結論

保障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對于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有著重要作用。合理的工作時間能使勞動者獲得充足休息,是當代社會人權的重要體現,同時又能保證勞動者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中去,為用人單位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現實中,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現象普遍,由于我國立法保障不完善、法律監(jiān)管滯后、勞動爭議救濟手段失靈及法律宣傳教育不到位,使得勞動者權益日益受到侵害。為了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增加社會整體幸福感,必須重視并保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保護任重而道遠,需要各方積極配合,雖然目前的法律保障機制在運行方面不盡如人意,相信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法律定會越來越完善,真正實現建立和諧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提升社會整體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沈同仙.工作時間認定標準探析[J].法學,2021:137.

[2]胡玉浪.工資支付保障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21.

[3]張涵佩.工作時間的認定標準探究[J].法制博覽,2021:83-84.

[4]王益英.外國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

[5]胡翠蘭.勞動者休息權的法律保障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21.

[6]劉誠.集體談判與工會代表權[J].社會科學與站線,2021:203-206.

[7]賴德勝,孟大虎,王琦.我國勞動者工作時間特征與政策選擇[J].勞動關系,2021:36.

[8]張若萌.新時期加強企業(yè)工會建設的探索[J].辦公室業(yè)務,2021:31.

[9]永禮,貴明.法律宣傳何時走出誤區(qū)[J].福建人大,2021:17.

[10]王向前,龐歡.我國《勞動法》的工時控制制度[J].工會博覽,2021: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