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第二節(jié)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風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03風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3(1)風力作用風將沙粒吹離地面后形成風沙或風沙流,對地表物質進行侵蝕、搬運和堆積。(2)風蝕作用是指風力對地表巖土的破壞作用,包括吹蝕作用和磨蝕作用。磨蝕作用吹蝕作用地表的松散沙?;蝻L化產物在氣流作用下被吹揚含有大量沙粒的氣流在運動過程中,沙粒對地表物體進行撞擊和摩擦,或在巖石裂隙和凹坑內進行旋磨風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3蠕移躍移懸移風向風向(3)風沙運動形式風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3風蝕洼地風蝕蘑菇雅丹地貌風蝕柱風蝕地貌風蝕蘑菇風蝕蘑菇:突起的孤立巖石,尤其是裂隙比較發(fā)育的不太堅實的巖石,遭受風蝕后呈現出上部寬大、下部狹小的蘑菇狀形態(tài)。a.特點:上部寬大、下部狹小利用風蝕蘑菇定主導風向b.成因:①近地表氣流中含沙量較多,磨蝕強烈。②巖性的差異,下部巖性較軟,上部巖性較硬
c.形成條件:強大的風力;
豐富的沙源;
多變的風向風蝕壟脊風蝕洼地風蝕溝槽土墩雅丹地貌雅丹地貌堆積戈壁風力分選示意圖雅丹地貌發(fā)育:形成湖積平原或沖積平原
(河湖相土狀沉積物)
→地殼運動使平坦的地表抬升→流水和風力侵蝕,溝槽加寬加深
地貌特點:(1)溝槽壟脊相間分布,壟脊高度長度不一(2)壟槽延伸方向與盛行風方向一致(3)溝槽內常有沙子沉積水上雅丹地貌風蝕地貌風蝕洼地(3)風積作用風所搬運的沙粒由于條件改變導致沙粒跌落而堆積。風力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3風力變弱;遇到障礙物;下墊面性質改變(如風沙流在湖盆附近遇冷抬升)風積地貌的形成條件:風積作用而形成的沙丘沉積規(guī)律:(1)規(guī)律:
顆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積;顆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積(2)根據沉積物顆粒大小判斷風向搬運物隨風速的減弱而沉積,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所以顆粒大的一側為上風向。新月形沙丘風積地貌沙隴金字塔形沙丘格狀沙丘沙丘是風力作用下沙粒堆積而成的丘狀或壟狀地貌。流動沙丘固定沙丘單向斜層理結構新月形沙丘形態(tài):迎風坡坡形微凸而平緩,背風坡坡形下凹、坡度較陡;兩側有近似對稱的兩個尖角,稱為新月形沙丘的兩翼,兩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風向新月形沙丘是流動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態(tài)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兩翼開展程度取決于當地主導風的強弱,主導風風速愈強,交角角度愈小新月形沙丘背風坡迎風坡新月形沙丘鏈:在兩個方向相反的風的交替作用下,新月形沙丘的翼角彼此次相連,形成新月形沙丘鏈。風向風向沙丘鏈延伸方向沙丘鏈的延伸方向與盛行風方向大致垂直由于我國西北地區(qū)盛行西北風,因此沙丘鏈多沿與其方向垂直的東北——西南方向延伸拋物線形沙丘:形態(tài):迎風坡凹進,背風坡凸出;
兩個翼角指向迎風方向;
平面輪廓呈拋物線狀。成因:新月形沙丘移動到環(huán)境條件較好地區(qū),由于兩翼離地下水位較近而易被植被固定、中間部分較難固定而繼續(xù)前移形成拋物線狀沙丘黃土高原活動黃土高原的形成黃土呈灰黃或褐黃色,是一種質地均一的第四紀土狀堆積物。具有多孔性、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等特點。黃土物質的顆粒以粉砂為主,富含碳酸鈣。全球黃土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區(qū)。我國黃土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呈東西向帶狀分布。我國黃土區(qū)西面和北面與沙漠相連,從西北向東南依次為戈壁、沙漠和黃土。黃
土太行山陰山40°N114°E106°E34°N114°E106°E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黃土高原位于我國中部,包括山西省全部和陜西、甘肅和寧夏的一部分,在長城以南、秦嶺以北、太行山以西和祁連山以東。平均海拔1000~2000米,地表覆蓋深厚的黃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祁連山秦嶺黃土高原的特征:黃土高原“風成說”是公認的黃土高原成因,聯系我國的氣候和地形特點,說一說黃土高原的形成過程。青藏高原隆起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水汽,我國西北形成大面積的沙漠;強勁的冬季風在沙漠中卷起沙塵暴,沿青藏高原的邊緣向東推進,遇太行山、秦嶺的阻擋,沙塵顆粒在山脈西側不斷沉降。①黃土高原由風力堆積作用形成;②土質疏松,多孔隙,且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許多顆粒物易溶于水;③黃土高原地處東部季風區(qū),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蝕嚴重。千溝萬壑地表的形成黃土覆蓋層切溝細溝進一步下切,寬度和深度較大,河道岸壁陡峭,分布串珠狀陷穴沖溝長度可達數十千米,深度可達數十米,可能會下切至基巖細溝紋溝進一步侵蝕規(guī)模較小,可以橫跨耕作【黃土溝谷地貌】紋溝坡面上的細小溝紋黃土塬(yuán)頂面平坦寬闊、面積,較大的黃土高地,四周為溝谷環(huán)繞黃土梁黃土塬受侵蝕切割,形成長條狀的黃土高地黃土峁(m?o)黃土梁進一步受流水侵蝕,形成穹狀或饅頭狀的黃土丘【黃土溝間地貌】
(1)黃土的物質組成和分布特征反映了黃土的成因。列舉黃土是風成的證據。黃土是以粉沙為主的風力沉積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干旱、半干旱的大陸氣候區(qū)。證據:1、自西北向東南,黃土沉積物顆粒越來越細小,厚度向外變薄。2、黃土礦物成分與其下基巖不相同,卻與蒙古、中亞的沙漠、戈壁成分相同3、黃土較均勻覆蓋各種地貌類型之上4、黃土中有隨地形起伏的多層古土壤活動
(2)推測黃土墚和黃土峁的形成過程。黃土高原面上寬闊平整的黃土塬,因水土流失形成了許多小溝壑,在持久的流失作用下,地面破碎,小溝壑(沖溝)會進一步發(fā)展,深切、變寬,頂部面積減小,此時形成長條形的地形區(qū),稱為黃土墚;隨著水土流失的繼續(xù),更多的土壤被沖走,地面更加破碎,呈現更多的溝壑和一塊塊饅頭狀的小丘(黃土峁)。實質是黃土高原不斷被侵蝕的過程?;顒?/p>
(3)根據黃土高原的區(qū)域特征,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對策措施。生物措施:植樹種草,保持水土。工程措施:修建水庫、緩坡修筑梯田,打壩淤地。小流域綜合治理(保塬、護坡、固溝)(1)該地區(qū)地質歷史,上至少發(fā)生過幾次地震?判斷這幾次地震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并說明理由。(2)該地區(qū)的地面上,難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跡。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結合所學知識,議一議,該地區(qū)大致經歷了怎樣的地質演化過程?至少發(fā)生過3次地震。C、B、A三個裂縫上覆巖層層數由多到少,由此可判斷3次地震發(fā)生的先后順序為C、B、A。被堆積的沉積物覆蓋。堆積一地震C—堆積一地震B(yǎng)—堆積一地震A—堆積?;顒印径冀咚こ獭糠炙~嘴寶瓶口飛沙堰岷江外江內江灌溉區(qū)凹岸凸岸在洪水期,都江堰如何保證灌區(qū)不受洪水威脅?在枯水期,都江堰如何保證有足夠的水量進入灌區(qū)?活動防洪:首先通過魚嘴將岷江分為內外江,外江用于泄洪。其次通過位于魚嘴分水堤尾部、靠著寶瓶口的飛沙堰,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余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灌溉:修筑分水堰魚嘴,迫使大量江水流入寶瓶口,使內江水流向成都平原。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這樣枯水季節(jié)水位較低時,部分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內江,保證有足夠的生產生活用水。【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水魚嘴寶瓶口飛沙堰岷江外江內江灌溉區(qū)凹岸凸岸活動⑵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減少泥沙通過寶瓶口進入灌區(qū)?通過內江的彎道,讓江水形成環(huán)流,加強對寶瓶口一側河道的侵蝕,洪水中夾帶的泥石由飛沙堰流入外江,減少通過寶瓶口進入灌區(qū)的泥沙。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令人嘆為觀止,天長日久,巖石被“雕刻”成各種奇妙的地貌,真可謂鬼斧神工。上網查找資料,了解上述地質景觀的特點及形成原因?;顒用绹ɡ斯劝拇罄麃啿ɡ藥r:地質時期劇烈的巖漿活動使部分巖漿侵入地殼冷凝形成花崗巖,后被抬升,外力將其侵蝕而出露。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曬、晝夜溫差的變化,花崗巖表層剝蝕,且經風力吹蝕把較下層的外表挖去,留下成卷曲狀的頂部。雨水將礦物質和化學物沿巖面沖刷,同時產生化學作用,留下一條條紅褐色、黑色、黃色和灰色的條紋。美國波浪谷:沉積過程中,下層沉積物不斷被一層層浸漬了地下水的紅沙覆蓋,水中的礦物質把沙凝結成砂巖,形成層疊裝的結構,后隨地殼抬升,砂巖層次逐漸清晰地呈現出來,形成流暢的紋路,宛如波浪一般。澳大利亞波浪巖課堂小練西部大開發(fā)調研組在河西走廊的調研中發(fā)現一處面積約100平方千米、形狀特殊的花崗巖地貌,該處花崗巖巖體表面千瘡百孔,形如蜂巢?!胺涑病苯M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飛禽。據此完成1~2題。1.造成這種“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質作用是()A.巖漿活動B.風力沉積C.風力侵蝕D.流水侵蝕2.下列地貌與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沙丘B(yǎng).火山錐C.沖積扇D.風蝕洼地課堂小練
(2019全國Ⅱ)霍林河發(fā)源于大興安嶺,為山前半干旱區(qū)及部分半濕潤區(qū)的平原帶來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庫和灌溉的影響,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斷流。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3.修建水庫前,營造該地區(qū)山前平原地表形態(tài)的力主要來自A.構造運動 B.流水 C.冰川 D.風4.斷流期間,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蝕 C.風力侵蝕 D.凍融塌陷5.伴隨著洼地增多增大,周邊地區(qū)可能出現(
)A.水土流失 B.沼澤化 C.土地沙化 D.鹽堿化課堂小練(2014·安徽文綜)鄱陽湖地區(qū)夏季的風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位置變化的影響。鄱陽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遼闊;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歸槽成為贛江(圖b)。圖中的沙嶺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萬年前,由松散沙粒組成。沙山臨湖一側發(fā)育了一系列壟(脊)槽(谷)相間的地形。6.沙山及沙山上壟槽相間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
)A.風力堆積、流水侵蝕 B.流水堆積、風力侵蝕C.風力堆積、風力侵蝕 D.流水堆積、流水侵蝕課堂小練拋物線狀沙丘是在常年單向風或幾個近似方向風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種風積地貌,形態(tài)特征與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兩個翼角(丘臂)指向上風向,迎風坡凹進,背風坡呈弧形凸出,輪廓呈拋物線狀。讀庫布齊沙漠南緣某拋物線形沙丘示意圖完成下題。7.圖示地區(qū)的主導風向是(??)?A.東風B.西風C.南風D.北風8.該拋物線形沙丘中以堆積作用為主的部位是(??)?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9.拋物線形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著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蓋度各不相同,植被覆蓋度往往與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關。圖示沙丘植被覆蓋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
課堂小練
(2021年8省市模考·遼寧·7~8)黃土地貌以黃土溝間地貌塬、墚、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天然場所。讀大塬到殘塬的演化(甲~丁)模式圖,回答下題。10.遏制塬面持續(x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入分析2025年創(chuàng)業(yè)扶持政策的嘉獎機制試題及答案
- 綠色建筑材料市場推廣策略與政策支持下的區(qū)域市場研究
- 小學摸底測試題及答案
- 物理實驗中誤差分析的技巧試題及答案
- 理解分銷渠道的商務英語試題及答案
- 環(huán)保站面試真題及答案
- 線下演出市場復蘇2025年劇院運營成本控制案例報告
- 數字人民幣2025跨境支付技術挑戰(zhàn)與跨境支付清算效率提升報告
- 2025公務員考試常用題目及答案
- 政策激勵下的創(chuàng)業(yè)者精神探討試題及答案
- 文檔文檔防淹門
- GB/T 28724-2012固體有機化學品熔點的測定差示掃描量熱法
- 電子商務安全信息隱藏
- 試驗檢測程序流程圖
- 心電監(jiān)測技術操作考核評分標準
- 鐵路線路工務入路培訓課件
- 年產量3000噸熱處理車間的設計課程
- 注塑機日常保養(yǎng)點檢表
- 西工大附中跟崗培訓心得體會
- 我國食品標準體系課件
- 2MWp雙模式光伏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