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運動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運動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運動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運動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運動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二新文化運動課標闡釋時空構建1.從時空觀念角度概括新文化運動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2.從史料實證和歷史說明角度理解駕馭陳獨秀、蔡元培、魯迅、李大釗、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見,概述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相識新文化運動的性質。3.從家國情懷和唯物史觀角度評價新文化運動,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正確相識其局限性。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29頁一、《新青年》與新覺醒1.背景(1)干脆緣由:袁世凱妄圖復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領域里掀起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2)思想基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化人心。(3)階級基礎:接受資產(chǎn)階級思想的學問分子隊伍日益壯大。2.興起(1)標記: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拉開序幕。(2)代表人物: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學問分子。(3)指導思想:民主與科學成為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4)中心:蔡元培實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辦學方針,北京高校漸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二、高揚科學民主大旗1.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愚昧與專制(1)陳獨秀:①指出只有科學與民主才能變更中國的現(xiàn)狀。②希望青年要解放思想,成為自主的、進步的、科學的新青年。(2)李大釗:①指出民與君勢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能并存。②批判尊孔復古思潮,其實就是反對復辟帝制。2.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1)陳獨秀指出“三綱五?!蓖耆`反了自由、同等、獨立的原則,都是“奴隸之道德”。(2)魯迅發(fā)表《狂人日記》,指出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呼吁推翻舊制度。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1)胡適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學改良的八項主見,要求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2)陳獨秀發(fā)表《文學革命論》,主見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3)“文學革命”口號的提出和白話文的運用,成為推動新文化運動的有力武器。三、新文化運動的意義1.性質: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宏大的思想解放運動。2.主動作用(1)全面攻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統(tǒng)的權威被打倒,為新思想的發(fā)綻開拓了道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2)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喚起了人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切。特殊是青年學生的民族覺悟和愛國熱忱空前高漲。(3)是一場全面的文化轉型運動,為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供應了新的模式。3.局限性:對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著完全否定和完全確定的形式主義的偏向。eq\a\vs4\al(微小點撥)[思維點撥]蔡元培主見“思想自由”的主要目的是在北大提倡新的思想和文化;“兼容并包”則是激勵新文化的提倡者去占據(jù)封建文化的陣地。[易錯提示]無論是維新變法時期的借用孔子,還是新文化運動中的打倒孔家店,其意圖是一樣的,即為了宣揚資產(chǎn)階級的思想,為發(fā)展資本主義服務,都是為了推動中國的近代化。[素養(yǎng)透視]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確定否定看法,雖適應了反封建斗爭的須要,但違反了對待歷史文化遺產(chǎn)批判地繼承、在繼承中發(fā)展的史學原則。(唯物史觀)[靈巧識記]用歌訣法巧記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動搖舊思想,民主得弘揚。五四起動員,馬列成武器。文化得普及,無路太偏激。[學習思索]為什么說尊孔復古的實質就是復辟帝制?(教材P53)在當時的狀況下,假如要尊孔復古,就要復原封建時代的禮儀和制度,而這些禮儀和制度與封建君主制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尊孔復古實質就是復辟帝制。[學習思索]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各有什么特殊貢獻?(教材P55)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高舉科學與民主大旗,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發(fā)表《文學革命論》,主見進行文學革命等。李大釗猛烈批判封建專制主義和尊孔復古逆流,領先宣揚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胡適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主見文學創(chuàng)新,提倡白話文。魯迅發(fā)表《狂人日記》,揭露封建禮教的罪惡。蔡元培在北大實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辦學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學習思索]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有什么關系?(教材P56)新文化運動是五四運動的一次預演。新文化運動傳播各種新思想,包括馬克思主義,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新文化運動喚起了民眾的覺醒,尤其是學生,為五四運動奠定了群眾和階級基礎;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們大多數(shù)是五四運動的領導者。隨著五四運動的進行,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在中國傳播。授課提示:對應學生用書第30頁探究主題一評價新文化運動中提出的“民主”與“科學”史料一要擁護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jié)、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惇毿闾骄奎c一:從史料一分析,陳獨秀提出了什么主見?提示:提倡科學和民主,反對愚昧和專制,反對舊道德,反對舊傳統(tǒng)和舊文學,主見用民主和科學重新評估傳統(tǒng)文化。史料二余之抨擊孔子,非抨擊孔子之本身,乃抨擊孔子為歷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非抨擊孔子,乃抨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畲筢撎骄奎c二:新文化運動宣揚科學與民主,為什么把矛頭指向儒家傳統(tǒng)道德?提示:歷史上孔子成為封建專制主義的符號和靈魂;辛亥革命后,實行專制者都打著“尊孔”的旗號;新文化運動要反對專制,必定要批判孔子及其代表的傳統(tǒng)道德。探究點三:結合以上史料及史實,“德先生”和“賽先生”確定可以“救治中國……一切的黑暗”嗎?提示:不能。緣由:受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科學與民主不能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不能正確對待東西方文化,更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新文化運動提出的民主與科學(1)含義:①“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特性解放、人權、主權在民、自由、同等、共和、憲政等,反對君主專制和軍閥獨裁。②“科學”是指科學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包括進化論、唯物論、無神論等,反對迷信武斷、愚昧盲從、偶像崇拜等封建落后思想。(2)目的:宣揚“民主”與“科學”,旨在開啟民智,掃除封建思想,為國家富強創(chuàng)建條件。(3)評價:①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②這一口號反映了當時中國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要求及人民的迫切須要,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③這一口號也有其階級和時代局限性,它不能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不能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更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探究主題二新文化運動的特點史料一孔教與共和乃確定兩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此義愚屢言之,張、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猶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蓋以孔子之道治國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惇毿恪稄捅倥c尊孔》史料二我還記得從前的醫(yī)生的爭論和方藥,和現(xiàn)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慢慢地悟得中醫(y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于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憐憫;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fā)端于西方醫(yī)學的事實。——魯迅《呼喊》自序史料三布爾什維主義這個字,雖為俄人所創(chuàng)建,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精神。所以布爾什維主義的成功,就是二十世紀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新精神的成功!——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成功》探究點:依據(jù)上述史料,總結新文化運動有哪些特點?提示:主見實行民主共和,堅決反對孔教;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確定否定和確定確定的看法;新文化運動后期宣揚馬克思主義。新文化運動的特點(1)以民主與科學為核心,批判封建正統(tǒng)思想,實質是實現(xiàn)民主政治。(2)新文化運動有思想和文學兩條戰(zhàn)線,其目的為實現(xiàn)民主政治而營造新文化氛圍。(3)新文化運動存在著對西方文化確定確定和東方傳統(tǒng)文化確定否定的局限性。(4)新文化運動以五四運動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宣揚資產(chǎn)階級思想文化;后期宣揚馬克思主義。自我測評(教材P56)有人說新文化運動太激進了,完全割裂了傳統(tǒng)。你如何看待這種說法?思路點撥:關鍵是明確“激進”雖然使新文化運動存在缺陷,但不應因此否定它,通過分析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辨析該觀點。答案提示:新文化運動的確是激進派學問分子所發(fā)動的一場完全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有它自身的缺陷,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的思想解放所起的推動作用是不行估量的。材料閱讀與思索(教材P56)新文化運動和辛亥革命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思路點撥:從胡漢民對辛亥革命失敗緣由的分析中可知,他認為是由于群眾不具備足夠的革命意識,導致革命失敗,因此應當給群眾一個啟蒙,由此可得出二者的聯(lián)系。答案提示:新文化運動事實上是在為辛亥革命補課,補思想啟蒙的課。[隨堂訓練]對應學生用書第31頁題組1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領先提倡新文化運動的人物是()A.陳獨秀 B.蔡元培C.魯迅 D.李大釗解析: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答案:A2.北京高校曾是新文化運動的搖籃,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期間,在辦學上實行“兼容并包”的方針,在當時的主要目的是()A.吸引外來文化B.提倡學術自由至上C.促進民主改革D.激勵新思想、新文化的傳播解析:袁世凱當時在思想界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很明顯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實質是要讓資產(chǎn)階級新思想、新文化得以傳播,故答案為D項。A、B兩項不是主要的目的,C項錯誤,新文化運動主要涉及思想領域。答案:D題組2新文化運動的內容3.民國初年的社會狀況與辛亥革命所喚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一些先進的中國學問分子認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實現(xiàn),是因為中國缺少一場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批判。于是,他們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掀起了()A.洋務運動 B.新文化運動C.國民革命運動 D.抗日救亡運動解析:新文化運動以民主與科學為旗幟,故正確答案為B項。答案:B4.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出現(xiàn)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全國到處成立“孔教會”“尊孔會”“孔道會”等組織,定孔教為“國教”的主見也甚囂塵上。針對該現(xiàn)象,一批激進的學問分子發(fā)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號是()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B.“物競天擇,適者生存”C.“德先生”與“賽先生”D.“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解析:“德先生”與“賽先生”即“民主”與“科學”,新文化運動高舉科學與民主大旗,反對愚昧專制。答案:C5.陳獨秀認為:“科學者何?吾人對于事物之概念,綜合客觀之現(xiàn)象,訴之主觀之理性,而不沖突之謂也。”這里的“科學”是指()A.自然科學 B.理性精神C.事實規(guī)律 D.普遍真理解析:自然科學是探討無機自然界和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材料沒有體現(xiàn),故A項錯誤;從材料中“訴之主觀之理性,而不沖突之謂也”,可知文中的科學是指用理性來表述一切,故B項正確;事實規(guī)律與材料中“綜合客觀之現(xiàn)象”相符,但體現(xiàn)不出材料的主旨,故C項錯誤;普遍真理是反映各種事物或一類事物的普遍規(guī)律的真理,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B6.1918年5月,《新青年》用白話文出版?!睹恐茉u論》《湘江評論》《新潮》《覺悟》等數(shù)百種刊物也采納了白話文。上述現(xiàn)象()A.表明白近代刊物的成熟B.反映了民眾素養(yǎng)的提高C.瓦解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D.推動了文學革命的開展解析:題干材料“1918年5月,《新青年》用白話文出版。《每周評論》《湘江評論》《新潮》《覺悟》等數(shù)百種刊物也采納了白話文”,說明白話文的運用是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學革命的組成部分,故選D項。采納何種文字不能反映刊物的成熟與否,A項錯誤;我們不能從刊物運用何種文字來推斷民眾的素養(yǎng),B項錯誤;運用白話文是語言文字運用的一次變革,對封建思想有確定的影響,不確定能瓦解其思想,C項錯誤。答案:D題組3新文化運動的影響7.新文化運動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界的一次新覺醒,其巨大影響體現(xiàn)在()①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批判②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得到弘揚③對五四運動的發(fā)生起了宣揚動員作用④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