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3講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一、選擇題1.(2025屆安徽宣城二模)有學者指出,“(大宗)百世不遷”與“(血緣)后屬疏遠”是不并存的。漢初分封與周初效果的不同,在于秦漢親屬倫理中只有“后屬疏遠”。材料說明漢初()A.儒家倫理深刻影響百姓生活B.家天下局面受到嚴峻破壞C.血緣關系的政治作用已淡化D.官僚政治得以快速的推廣解析:選C儒家倫理強調血緣關系,而漢初血緣關系日益疏遠,故A項錯誤;漢代仍舊是家天下局面,故B項錯誤;“漢初分封與周初效果的不同,在于秦漢親屬倫理中只有‘后屬疏遠’”反映了漢初宗法血緣關系日益疏遠,說明血緣關系的政治作用已經(jīng)淡化,王國問題顯現(xiàn),故C項正確;材料講解并描述的是血緣關系的淡化而非官僚政治,故D項錯誤。2.(2025屆福建福州二模)據(jù)史書記載,漢景帝欲立皇后兄長為侯,丞相周亞夫以“高帝約: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對之,漢景帝“默然而沮”。這一記載說明漢初()A.官員爭權奪利現(xiàn)象嚴峻B.外戚干政局面得到扭轉C.中心留意加強地方管理D.君主行使權力受到限制解析:選D題干內容述及的是漢景帝與丞相周亞夫之間的故事,不是官員之間的事情,故A項錯誤;“扭轉”太過肯定,故B項錯誤;題干內容反映的是皇權受到相權肯定程度的制約,并未涉及中心與地方的關系,故C項錯誤;漢景帝有立皇后兄長為侯的安排,由于周亞夫的引經(jīng)據(jù)典,這一安排并沒有實現(xiàn),即“漢景帝‘默然而沮’”,這說明在漢朝初年,君主的權力受到肯定程度的限制,故D項正確。3.(2025屆山東淄博一模)西漢時期,薛澤、莊青翟、趙周三位丞相在位之時,正值武帝朝多事之秋。他們本應有所作為,但《漢書》只記錄了他們的小心翼翼,認為不過是湊數(shù)的丞相。這表明()A.中朝決斷國事 B.外朝負責執(zhí)行C.君主集權加強 D.宰相實力平凡解析:選C“中朝決斷國事”是漢武帝為減弱宰相權力而實行的措施,材料沒有體現(xiàn),故A項錯誤;“外朝負責執(zhí)行”也是漢武帝為減弱宰相權力而實行的措施,故B項錯誤;依據(jù)材料“《漢書》只記錄了他們的小心翼翼,認為不過是湊數(shù)的丞相”,可知君主集權加強,導致丞相小心翼翼,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了薛澤、莊青翟、趙周三位丞相的小心翼翼,并未反映出他們的實力平凡,故D項錯誤。4.(2025屆廣東汕尾二模)漢景帝不再設立諸侯王的“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漢武帝元朔五年設立太學和郡國學校,收管了教化權;元封元年把鹽鐵官營推行到諸侯的封國。這一系列做法()A.廢除了郡國并行的制度B.使文化成為政治的附庸C.形成了強干弱枝的局面D.使中心和地方相互制衡解析:選C由材料“諸侯的封國”可知,郡國并行的局面照舊存在,故A項錯誤;材料中,景帝和武帝不僅從文教方面減弱地方權力,也從政治和經(jīng)濟上加大中心對地方的限制,故B項錯誤;依據(jù)材料“不再設立諸侯王的‘御史大夫……博士官’”“收管了教化權”和“鹽鐵官營推行到諸侯的封國”并結合所學可知,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三個方面減弱諸侯國,以致形成了強干弱枝的局面,故C項正確;材料表明地方受到限制而不是制衡中心,故D項錯誤。5.(2025屆山西太原一模)漢武帝設刺史,職權為“奉詔六條察州”。西漢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經(jīng)向皇帝奏報新的對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見諸刺史,令房曉以課事(考核官吏政績的事宜),刺史復以為不行行”。由此可見,在漢代中后期()A.刺史制度漸趨完善 B.刺史地位顯著提高C.刺史監(jiān)察范圍擴大 D.刺史職權有所異化解析:選D材料僅體現(xiàn)了刺史職權的變更,不能表明該制度走向完善,故A項錯誤;“顯著提高”表述不當,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職權變更,不能體現(xiàn)其監(jiān)察范圍大小,故C項錯誤;依據(jù)材料“奉詔六條察州”“召見諸刺史,令房曉以課事(考核官吏政績的事宜),刺史復以為不行行”可知,刺史除了監(jiān)察外,有了對政務干預的權利,這說明刺史職權有所異化,故D項正確。6.(2025屆天一大聯(lián)考階段性測試)東漢時,多數(shù)刺史辦公地與所在郡郡守的辦公地并不統(tǒng)一,如揚州刺史的辦公地雖設在九江郡,但辦公點在歷陽,而九江郡郡守辦公點在陰陵。這一設置方式()A.意在緩和刺史與郡守沖突B.提高了對地方的監(jiān)察效率C.防止了刺史插手地方政務D.便于發(fā)揮刺史的監(jiān)察作用解析:選D材料中并未提及刺史與郡守的沖突,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監(jiān)察作用的發(fā)揮而非監(jiān)察效率的提高,且異地辦公的方式會降低工作效率,故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防止郡守插手刺史的監(jiān)察事務,故C項錯誤;由材料“多數(shù)刺史辦公地與所在郡郡守的辦公地并不統(tǒng)一”可知,異地辦公的方式有利于防止郡守干預刺史的監(jiān)督事務,便于充分發(fā)揮刺史的監(jiān)督職能,故D項正確。7.(2025屆湖北黃岡質量檢測)東晉元帝重用劉隗、刁協(xié)加強皇權,引起王敦叛亂,王敦叛亂得到士族支持。王敦欲取代司馬氏而獨攬大權,又因士族共同反對而告失敗。這實質上反映了()A.皇權與士族斗爭異樣激烈B.皇權與士族共治是可行的政治模式C.國家統(tǒng)一受到嚴峻的威逼D.東晉皇權與世家大族實現(xiàn)權力制衡解析:選B材料中體現(xiàn)的是皇權與士族相互支持,故A項錯誤;皇帝與士族都無法單方面變更東晉的政治局勢,這表明皇權與士族共治是東晉政治現(xiàn)實的選擇,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國家的分裂,故C項錯誤;材料中體現(xiàn)的是皇權與士族的相互支持,不是制約,故D項錯誤。8.(2025屆福建漳州三模)貞觀年間,唐太宗曾簽署一份向未滿十八歲強壯男子征兵的敕書,但門下省給事中魏征不愿簽署,導致該敕書最終作廢。這表明當時()A.官僚體制尚可制約皇權B.三公制度發(fā)展到達巔峰C.門下省掌控最高決策權D.科舉制提升了官員素養(yǎng)解析:選A據(jù)材料“唐太宗曾簽署一份……敕書,但門下省給事中魏征不愿簽署,導致該敕書最終作廢”可知,門下省對皇權形成制約,故A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三省六部制而非三公制度,故B項錯誤;門下省負責審議,故C項錯誤;材料與科舉制無關,故D項錯誤。9.(2025屆河北石家莊二模)宋代“職”“官”分別,另有“差遣”負責具體事務。朝廷通過授予“職”來體現(xiàn)文官的特別地位,其多為進士出身,如太宗時期入龍圖閣者,“一經(jīng)此職,遂為名流”。據(jù)此可知,宋代()A.國家機關行政效率提高B.中樞權力機構不斷完善C.科舉制度功能得以加強D.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解析:選C宋代的“‘職’‘官’分別,另有‘差遣’負責具體事務”,據(jù)此可知國家機關的官職分類發(fā)生變更,但不能看出其行政效率提高,故A項錯誤;題干提及了宋代“‘職’‘官’分別,另有‘差遣’負責具體事務”,并沒有具體地介紹其中樞機構的變更狀況,故B項錯誤;在宋代,文官被朝廷授予“職”來顯示其特別地位,而文官大多為進士出身,這說明通過科舉考試來取得“職”的功能增加了,故C項正確;秦朝已經(jīng)完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轉變,故D項錯誤。10.(2025屆湖南長郡中學第三次調研測試)宋代規(guī)定,樞密院作為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武府”,其長官“樞密使”不得由武將擔當,只授予文職官員。此規(guī)定()A.不利于充分發(fā)揮軍隊戰(zhàn)斗力B.提高了官員的軍事理論水平C.形成了軍政和行政相互制衡D.擴大了宰相對軍事的監(jiān)督權解析:選A依據(jù)材料“‘樞密使’不得由武將擔當,只授予文職官員”,可知這不利于充分發(fā)揮軍隊戰(zhàn)斗力,故A項正確;文官擔當軍事長官,但并非文職官員具有軍事理論水平,故B項錯誤;材料僅涉及軍政,故C項錯誤;二府三司制下,行政權與軍政權相分別,故D項錯誤。11.(2025屆廣東肇慶三模)在唐初以前,政府專設機構管理族譜編修,側重追溯各家祖宗榮耀。從北宋起先,以儒士為主的一般家族主動編纂族譜,多記錄當世族人榮耀。這一變更反映了()A.宗法制強調血緣關系為紐帶B.科舉制度發(fā)展推動階層流淌C.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須要宗族認同D.理學修身齊家理念成為主流解析:選B據(jù)材料“在唐初以前……側重追溯各家祖宗榮耀。從北宋起先,以儒士為主的一般家族主動編纂族譜,多記錄當世族人榮耀”并結合所學可知,北宋時期家譜的修撰走向成熟,私家修譜流行,這與科舉制度發(fā)展推動階層流淌有關,故B項正確;A、C、D三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均解除。12.(2025屆新疆一模)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議立三省、定內外官”,后確定實行一省制,廢除了唐宋以來的三省并立制,只設中書省,使之成為“外取信于行省,內責成于六部”的中樞機構。與唐宋相比,元代中書省的設立()A.標記著集權政治的日趨強化B.反映出明君賢相的志向愿景C.表達了精簡機構的政治訴求D.有利于中心機構的不斷完善解析:選A由材料和所學可知,中書省成為上承天子,下總百司的最高行政機關,最高統(tǒng)治者通過限制中書省以加強君主專制,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君臣關系,故B項錯誤;中書省的設立意在加強皇權而非精簡機構,故C項錯誤;由材料“廢除了唐宋以來的三省并立制”可知,其不利于中心機構的發(fā)展完善,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25屆河北保定摸底)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統(tǒng)治者對科舉考試特別重視,宋太祖確定在殿上實行復試,加在省試之上,使科舉取士變?yōu)榻庠?、省試、殿試三級考試,逐級升考拔錄,比較嚴格。漸漸取消了唐代以來舉士時在品德、職業(yè)、服紀等方面的限制。宋太宗定制,舉人若與考官有親戚關系,則別置考場考試。王安石任宰相后,對科舉考試的內容進行改革,規(guī)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jīng),二場考兼經(jīng),三場考論,最終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內?!幾再Z志揚《宋代科舉》材料二18世紀以前,歐美各國文職官員的選用任用方式導致任用私人,帶來結構性的貪污腐敗,因政黨更迭而大批撤換行政官員還會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蕩。而科舉制實行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政權向平民開放,標榜公開取士,惟才是舉。比起貴族等級制或君主賜官制等選官制度,科舉取士無疑具有其優(yōu)越性。科舉考試制度標榜和體現(xiàn)的“公開競爭、同等擇優(yōu)”精神具有超越時代的特性。在西方社會提倡“自由、同等、博愛”的啟蒙時期,法國重農主義經(jīng)濟學家奎奈還曾干脆主見歐洲引進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婆e從形式上看相當公允,同時可以保證行政管理人員維持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進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因此引起西方人的愛好并受到贊譽。英、法、德、美等國曾借鑒科舉建立了文官考試制度。——摘編自劉海峰《科舉制對西方考試制度影響新探》(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宋代科舉制改革的特點。(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歸納歐美國家借鑒科舉制的緣由。解析:第(1)問,依據(jù)材料一“確定在殿上實行復試,加在省試之上”得出,使殿試成為定制;依據(jù)材料一“漸漸取消了唐代以來舉士時在品德、職業(yè)、服紀等方面的限制”得出,削減了考生資格的限制;依據(jù)材料一“宋太宗定制,舉人若與考官有親戚關系,則別置考場考試”得出,留意考試規(guī)范,確??荚嚨墓市?;依據(jù)材料一“王安石任宰相后,對科舉考試的內容進行改革……一場考大經(jīng),二場考兼經(jīng),三場考論,最終一場考策”得出,改革考試內容,留意好用性。第(2)問,依據(jù)材料二“歐美各國文職官員的選用任用方式導致任用私人,帶來結構性的貪污腐敗,因政黨更迭而大批撤換行政官員還會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蕩”得出,西方原有的選官方式存在弊端;依據(jù)材料二“科舉制實行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政權向平民開放,標榜公開取士,惟才是舉……科舉取士無疑具有其優(yōu)越性”得出,科舉制具有優(yōu)越性;依據(jù)材料二“科舉考試制度標榜和體現(xiàn)的‘公開競爭、同等擇優(yōu)’精神具有超越時代的特性。在西方社會提倡‘自由、同等、博愛’的啟蒙時期……干脆主見歐洲引進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得出,科舉制符合啟蒙運動所提倡的價值理念;依據(jù)材料二“引起西方人的愛好并受到贊譽”得出,西方人士的推崇和贊譽。答案:(1)特點:削減對考生考試資格的限制;使殿試成為定制;留意對科舉考試的規(guī)范管理,確??荚嚬?;豐富考試內容,比較留意好用。(2)緣由:西方原有選官方式存在弊端;科舉制具有優(yōu)越性;科舉制選拔體現(xiàn)了啟蒙運動所提倡的思想;西方人士的推崇和贊譽。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重文輕武”是宋朝基本國策,即所謂:“重文教,輕武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有學者認為,“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促進了宋朝的旺盛。還有學者認為,“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導致了宋朝積弱局面的形成。依據(jù)材料,從中提煉出一個觀點,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學問進行簡要論述。(要求:寫明觀點,觀點合理,論述須有史實依據(jù),史論結合。)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確定一個論題,例如本題可確定“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促進了宋朝的旺盛和“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導致了宋朝積弱局面的形成兩個主題;其次,依據(jù)論題從所學學問中搜尋歷史信息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方面例證論題;最終,論證表述成文并總結。闡述時留意題目要求:寫明觀點,觀點合理,論述須有史實依據(jù),史論結合。答案:觀點一:“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促進了宋朝的旺盛。論述:政治上:宋朝統(tǒng)治者“重文輕武”國策的實施,使其能很快鏟除軍閥割據(jù)勢力,清除分裂的隱患,在肯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寬松,文人享有較多自由,參政熱忱高漲。經(jīng)濟上:社會穩(wěn)定,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擴大,農作物品種和產(chǎn)量增加,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科技上:宋朝起先盛行讀書風氣,以文為貴、武為輕的思想深化骨髓,推動了天文學、機械學、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造船技術的發(fā)展。文化上:宋代的文、史、哲和藝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名著和名作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絢爛奪目。綜上所述,“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促進了宋朝的旺盛。觀點二:“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導致了宋朝積弱局面的形成。論述:軍事上:皇帝干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北師大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蘇教版必修三生物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必修一物理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中圖版必修三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粵人版七年級化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民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山西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藥品食品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河南省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數(shù)學試題(無答案)
- 七年級數(shù)學垂線1
- JTG C10-2007 公路勘測規(guī)范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查房演示課件
- 重大危險源的風險評估模型
- 采購支出管理制度
- 湖北十堰燃氣爆炸事故案例
- 混凝土試件臺賬
- 人機料法環(huán)測檢查表
- 中國數(shù)字貨運發(fā)展報告
- 使用AVF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