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樂府詩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是由漢代專門掌管音樂的一個官署名稱——“樂府”而來的。漢代人把當時由樂府機關所編錄和演奏的詩篇稱為“歌詩”,魏晉六朝時人,才開始稱這些歌詩為“樂府”或“樂府詩”。漢代樂府機關,是漢武帝劉徹時開始設立的?!稘h書·藝文志》說:“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厚薄云?!睗h代以后,魏晉時代仍有樂府機關的設置,但未見記載有采集民間詩歌的事。只是兩漢時代的樂府民間歌辭,有些還在演唱,這對于漢樂府詩歌無疑起了保存和流傳的作用。至東晉后的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階級縱情聲樂,所設的樂府機關又開始收集民歌俗曲,因此,流傳在當時南北朝的民歌,又被保存不少,僅南朝樂府詩流傳下來的就有四五百篇,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與漢代的樂府詩也有不同的特色。兩漢、南北朝樂府詩的來源,并不僅是民間作品,但樂府中的民間歌辭,無疑是樂府詩的精華。在文學史上,所謂“樂府”或“樂府體詩”主要是指兩漢和南北朝的樂府作品,但從后來的文體分類上講,所謂樂府體詩的范圍,則是包括歷代作家仿制樂府的作品在內的。這種仿作的作品也有幾種不同的情況:(一)按照樂府舊的曲譜,創(chuàng)作新辭,還是入樂的;(二)由于舊譜的失傳,或由于創(chuàng)作者并不熟悉和重視樂曲,而只是沿用樂府舊題,仿效舊日樂府的藝術特色來寫作的,實際上已不入樂;(三)連舊題也不襲用,而只是仿效舊日樂府作品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某些形式特點,完全自立新題、新意,也是不入樂的。利用樂府舊題寫作樂府詩,是從漢末建安時代開始的。曹操首開風氣之先,開始模仿兩漢樂府民間歌辭來寫作樂府體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有的是依漢樂府的舊曲創(chuàng)作出來的新辭,但大部分則是只沿用樂府舊題,屬于不再入樂的作品。從這以后,文人創(chuàng)作的“樂府詩”,雖稱為“樂府體”,但與音樂實際卻沒有關系了。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樂府體寫詩一直很盛行,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和張籍等,都有許多樂府名篇,他們都不過是用樂府古題,學習古代民間樂府歌辭的“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在形式上不拘字數(shù),不避雜言而已。中唐以后,文學史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樂府”,它的倡導者和創(chuàng)作者是元稹和白居易,這種樂府詩的特點是所謂“即事名篇,無所依傍”,它不僅不依舊譜,不入樂,而且連樂府舊題也取消不用。另外,前人在文體分類上,也有專從入樂不入樂的角度來規(guī)定“樂府”詩的范圍的。按照這種意見,凡屬古代的樂歌,后世的詞、曲,均得稱為“樂府”。這無疑是對“樂府”做十分廣義的理解了。但從文體分類上講,這一理解混渝了不同文體的界線,是不科學的。在現(xiàn)存的兩漢樂府和南北朝樂府中,民間歌辭是最值得我們珍視的部分。這部分作品繼承了《詩經(jīng)》中《國風》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在藝術上、體制上又分別有新的發(fā)展和不同的特點。單從體制上說,我們可以看到兩漢樂府詩有如下的某些特點:(一)漢樂府詩打破了《詩經(jīng)》基本上是四言體的格局,而創(chuàng)造了雜言體的詩歌,它往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間出,而基本上以五言為主,七言句式也不少見,這樣就為我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五、七言體的出現(xiàn),打下了基礎;(二)漢樂府詩除抒情詩外,還出現(xiàn)了較多的敘事詩,如《陌上?!贰恫D行》《孤兒行》乃至《孔雀東南飛》等,對我國敘事詩的發(fā)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三)兩漢樂府詩一般根據(jù)樂調的反復而分為若干“解”,“解”相當于《詩經(jīng)》中詩篇的“章”和唐宋詞中的“闋”,表現(xiàn)了它的入樂的性質;(四)樂府詩篇中往往摻有某些表聲詞,如“妃呼稀”“羊夷吾”“伊那阿”“路訾邪”,以及一些單音詞“梁”“之”“奴”等,它們都旨在表聲而無關文義,聲、辭往往相混,不細加辨識,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五)樂府詩篇常用歌、行、曲、引、吟、謠等名稱,這些名稱與樂調的性質、聲情有關。至于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又有些不同的特色。從題材上說,南朝樂府民歌以寫男女戀情的內容為多,其體制上的某些特點是:(一)以五言四句的短章為主,它對后世“絕句”體詩的興起有直接影響;(二)歌辭中經(jīng)常運用雙關隱語。就是用同音而不同義的字,把所要表達的意思掩蓋起來,如用“絲”“梧子”等,代替“思”“吾子”等。北朝樂府民歌又與南朝樂府民歌有許多不同?,F(xiàn)存的北朝樂府民歌總共約七十首,數(shù)量上沒有南朝樂府民歌多,但題材卻比較廣泛。北歌的作品風格與南歌的婉轉含蓄不同,一般表現(xiàn)得十分粗獷豪爽。魏晉以后文人模寫的樂府體作品,也有重要成就。(摘編自褚斌杰《樂府詩體》)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樂府詩又叫樂府,在漢代時被稱為“歌詩”,由專管音樂的官府負責編錄、演奏。B.元稹和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新樂府,是相對于舊樂府而言的,實際上已不屬于樂府詩范圍了。C.從文體分類角度界定樂府詩,容易混淆文體界線,泛化地理解樂府,不是科學分類。D.漢樂府詩繼承了《詩經(jīng)》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又超越了《詩經(jīng)》體制,開創(chuàng)了雜言體詩歌。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代和南北朝時盡管統(tǒng)治者設置樂府機關目的不同,但客觀上都起到了保存和流傳民歌的作用。B.有些兩漢樂府詩不好理解,有時是因為其中的單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只表聲不表義,增加了辨識難度。C.南朝樂府詩多用雙關隱語,追求婉轉含蓄的表達,這一特點可能與表現(xiàn)男女戀情居多的題材有關。D.兩漢與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有不同的藝術特色,這決定了它們在體制特點上也有許多不同之處。3.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詩歌中最有可能是南朝民歌的是()A.百媚在城中,千媚在中央。但使心相念,高城何所妨。(《淳于王歌》其二)B.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C.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尸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企喻歌》其四)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4.下列選項中,哪一項更接近材料對樂府詩歌發(fā)展歷程的表述()A. B.C. D.5.為什么民間歌辭被視為樂府詩的精華部分,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即鸢浮?.A2.D3.B4.D5.①民間歌辭具有“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能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②民間歌辭由樂府機關采集,可以“觀風俗,知厚薄”,即了解民風民俗、政策得失。③民間歌辭新的藝術、體制特點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實際上已不屬于樂府詩范圍了”錯誤,新樂府從文體分類上依然屬于樂府詩體。C.“從文體分類角度界定樂府詩”錯誤,“不是科學分類”是指僅從入樂不入樂角度規(guī)定樂府詩范圍。D.“漢樂府詩”錯誤,繼承《詩經(jīng)》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是漢樂府中的民間歌辭部分。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這決定了它們在體制特點上也有許多不同之處”錯誤。由原文“南朝樂府詩流傳下來的就有四五百篇,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與漢代的樂府詩也有不同的特色”“在現(xiàn)存的兩漢樂府和南北朝樂府中……在藝術上、體制上又分別有新的發(fā)展和不同的特點”可知,“兩漢與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有不同的藝術特色”“它們在體制特點上也有許多不同之處”二者沒有因果關系。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A.本詩語言直白,而南朝樂府民歌經(jīng)常運用雙關隱語,語言婉轉含蓄所以不可能屬于南朝民歌。B.本詩中“蓮子”和“憐子”諧音雙關,“清如水”隱喻愛情的純潔,符合南朝民歌以表現(xiàn)男女戀情為主題和運用雙關隱語的特點。C.本詩中“尸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爭的殘酷,而不是男女愛情,所以不可能屬于南朝民歌。D.南朝民歌以五言四句的短章為主,以表現(xiàn)男女愛情為主題,而《敕勒歌》不符合南朝民歌章句和主題特點。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圖表,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皹犯姼璋l(fā)展歷程”要按照時間順序,“漢末建安時”在第一個時間段,先排除BC。由原文“利用樂府舊題寫作樂府詩,是從漢末建安時代開始的……但大部分則是只沿用樂府舊題,屬于不再入樂的作品”可知,漢末建安年間是利用樂府舊題來寫樂府詩,并且在這些作品中有的是依漢樂府的舊曲來創(chuàng)作的。由原文“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樂府體寫詩一直很盛行……在形式上不拘字數(shù),不避雜言而已”可知,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的是樂府舊題。由原文“中唐以后,文學史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樂府’……而且連樂府舊題也取消不用”可知,中唐以后既不用舊曲也不用舊題,排除A。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這部分作品繼承了《詩經(jīng)》中《國風》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可知,民間歌辭具有“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能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由原文“《漢書·藝文志》說:‘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厚薄云?!笨芍?,民間歌辭由樂府機關采集,可以“觀風俗,知厚薄云”,即了解民風民俗、政策得失。由原文“在藝術上、體制上又分別有新的發(fā)展和不同的特點……對我國敘事詩的發(fā)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以五言四句的短章為主,它對后世‘絕句’體詩的興起有直接影響”可知,民間歌辭新的藝術、體制特點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套不住的手趙樹理白云崗公社大磨嶺大隊有個教練組,任務是教初參加農業(yè)生產(chǎn)的人學技術,兩個做活質量最高的老農民當教師,陳秉正兼任組長,王新春兼任副組長。組員是流動的,經(jīng)常分配在各小隊。組長陳秉正已經(jīng)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了,按一般慣例,這樣大歲數(shù)的人本來早就該不參加主要勞動,但組長陳秉正身體特別強健,在年輕時候一個人可以抵一個半人做活;如今雖說老了,一要勞動,可是這老頭身段青年小伙子還有點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規(guī)格,而且要教架勢。因為規(guī)則太多,徒弟們記著這樣忘了那樣。有時候腰太直了,有時候步子亂了,有時候下鋤沒有計劃,陳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著這一個,招呼著那一個,也常常隨時打斷他們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們練架勢練得累了,老組長陳秉正便讓他們休息一陣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邊溝岸上教徒弟們種田地的副組長王新春過來閑談一會。陳秉正一見王新春就伸出手來和他握手,王新春卻常是縮回手去躲開。王新春比陳秉正小十來歲,和陳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為被他握住就像被鉗子夾住那樣疼。陳秉正的手確實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展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圓的指頭肚兒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個指甲,整個看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對周圍的青年人說:“沒有那兩只手,咱們現(xiàn)在種的這塊地恐怕還是荒坡哩!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們現(xiàn)在的大隊長父子倆一攫頭一攫頭剜開、一條堰一條堰壘起來的。”一次,有個年輕人練架勢練得不耐煩了,說:“怨不得我們學不會,誰讓我們沒有長那樣一雙手哩!”陳秉正一本正經(jīng)地說:“是叫你們學成我這手,不是叫你們長成我這手!不是開山,我這手也長不成這樣;不過上輩人把山都開了,以后又要機械化了,你們的手也用不著再長成這樣了!”陳老人雖然不希望別人的手長成那樣,可是他對他自己已經(jīng)長成那樣的一雙手,仍然覺著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陳秉正老漢家里的收入也豐裕起來了。兒孫們?yōu)榱吮Wo老人那雙勞苦功高的手,給他買了一雙毛線手套。他接過來一看說:“這雙手可還沒有享過這個福!”向手上試著套了一套,巴掌不夠寬,指頭也太細、太長,勉強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撐成方的了,指頭的部分下半截都撐粗了一點,上半截卻都還有個空尖兒。兒子陳滿紅說:“慢慢用著就合適了!”老人帶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說:“還好!”說罷脫下來交給滿紅媳婦說:“暫且給我放過去吧!”兒媳婦也說:“爹!你就帶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說:“戴上它搬石頭不利落!”說著就放下走了。以后谷坊閘完了,別的活兒又陸續(xù)接上來——鍘干草、出羊圈、窖蘿卜、捶玉米……哪一種活兒也不好戴著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還有一雙手套。一天,白云崗有個物資交流會。滿紅媳婦勸老人說:“現(xiàn)在這些雜活計又不用您教多少技術,您還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應了。老人換了一件新棉襖,用新腰帶束住腰。滿紅媳婦說:“這回可帶上您的手套吧!”說著把手套給他拿出來,他帶上走了。他走到白云崗,逛了半條街,走過公社門口,看見山貨部新運來一車桑杈,售貨員忙著正往車下搬。這東西在這地方已經(jīng)二年不見了,不論哪個隊原有的都不夠用。他以為機會不可錯過。轉眼工夫,就來了十來個人,每人拿著一柄看:見買杈的越來越多,他把手套卸下來往懷里一裝,胡亂搶到了五柄,其余的就叫別人拿完了。他付了錢,把杈捆起來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崗村。一出了村,他覺得人也不擠了路也寬敞了,這才伸手到懷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籃子和桑杈,解開腰帶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見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丟在山貨部里了。他想:“丟就丟了吧!拿上它也沒有多少戴它的時候!”可是走了不幾步,就又想到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這才又扭回頭來重新返回白云崗物資交流大會上的山貨部來。幸而售貨員早已給他拾起來放在賬桌上,見他來找就還了他。隔了好久,陳秉正老人又被評選為本年的勞動模范,要到縣里去出席勞模大會。他除換上新棉襖和新腰帶外,又把他的手套帶上。會議一共開三天半,老人又是聽報告、又是準備發(fā)言,和大家一樣忙個不停,直到第四天上午聽罷了縣委的總結報告,才算了結了一宗事。下午吃過午飯,人們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帶,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間。他住的招待所因為剛剛裝修完,院子還來不及清理。院里有兩截剩余木料礙著路,他總覺著不太順當。他想:“把它轉過一邊不就好走了嗎?”他把手套卸下來放在階臺上,就來動手轉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發(fā)現(xiàn)手套又丟了?!八懔?,不找它了!這手套對我也沒多大用處!”老人干脆放棄了。后來還是招待所的員工幫他找到,洗干凈還給了他。第二天他回到家,換過衣服之后便把手套還給兒媳婦說:“這副手套還給你們吧!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交待王新春比陳秉正年輕,而且“怕和他握手”,表明陳秉正雖然年邁但身體硬朗強健。B.第二段連續(xù)三個“有時候”,用徒弟們在勞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側面表現(xiàn)了陳秉正嚴肅認真的勞動態(tài)度。C.年輕人練架勢練得不耐煩時,陳秉正在一本正經(jīng)的解釋中飽含著勞動人民的驕傲和自豪。D.陳秉正參加物資交流會、勞模大會都換上新棉襖、新腰帶,與三仙姑去區(qū)上要“換上新衣、新手帕”一樣。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對次要人物王新春涉筆不多,著重通過他引起并補充陳秉正的手與眾不同之處及原因。B.文章詳細列舉了側干草、出羊圈、窖蘿卜等一系列農活,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辛勞,為丟手套作了鋪墊。C.在白云崗丟手套后,陳秉正礙于孩子們的孝心勉強找一趟,其心理描寫表明他對丟手套毫不在意。D.本文和《小二黑結婚》都體現(xiàn)了作者深入生活、謳歌人民的共同創(chuàng)作追求,表現(xiàn)了時代的精神風貌。8.如何理解文中兩處丟手套的情節(jié),請簡要分析。9.趙樹理作品深入群眾,最大特點就是“老百姓喜歡看”,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即鸢浮?.D7.C8.①陳老人為了搶買桑杈而丟了手套,以對勞動工具的熱愛和重視表現(xiàn)了他熱愛勞動。②陳老人為方便別人行走,主動清理礙路木料而丟了手套,表現(xiàn)了積極奉獻、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③兩處丟手套的情節(jié),都緊緊圍繞著“套不住的手”,塑造了陳老人作為一個平凡而崇高的勞動者形象,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9.①具有較強的鄉(xiāng)土氣息,取材于農村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陳老人教農業(yè)技術、練習勞動架勢、從事各種農活等,老百姓讀得懂,讀來親切,文章內容接地氣。②本文語言樸實自然,具有大眾風格。描寫陳老人的手像“小耙子”,符合勞動人民職業(yè)特點,有生活氣息,人物對話口語性較強,通俗易懂,各種農活名稱富有地方色彩。③本文追求一定的藝術效果,用“套不住的手”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結局歸還手套,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與三仙姑去區(qū)上要‘換上新衣、新手帕’一樣”錯,兩人不一樣,陳老人是對參加物資交流會的重視;三仙姑是喬裝打扮,愛當老來俏。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其心理描寫表明他對丟手套毫不在意”錯,是表明陳老人認為手套不適合自己。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①第一次丟手套,是陳老人為了搶買桑杈而丟了手套卻渾然不知,出了村,“他覺得人也不擠了路也寬敞了,這才伸手到懷里摸他的手套”,具體丟手套的原因則是桑杈實用,“他以為機會不可錯過”,通過描寫陳老人對桑杈這一勞動工具的熱愛和重視,表現(xiàn)了他熱愛勞動。②第二次丟手套,是陳老人看見“院里有兩截剩余木料礙著路,他總覺著不太順當”,為了方便別人行走,主動清理礙路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發(fā)現(xiàn)手套又丟了”,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了陳老人積極奉獻、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③這兩處丟手套的情節(jié),都緊緊圍繞著陳老人的一雙“套不住的手”而展開,既巧妙地照應了標題;同時,在人物塑造上,成功塑造了陳老人這一平凡而崇高的勞動者形象,真實豐富,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①“老百姓喜歡看”,首先在于文章內容的取材,來源于老百姓最熟悉的農村勞動生活,如陳老人教農業(yè)技術、練習勞動架勢、從事各種農活等,還有“搶購桑杈”“搬礙路木料”等內容,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接地氣,老百姓不僅讀得懂,而且讀來十分親切,完全沒有違和感。②“老百姓喜歡看”,其次在于語言樸實自然,契合老百姓的真實的勞動者身份,如描寫陳老人的手像“小耙子”,與人握手時“像被鉗子夾住”,還有介紹各種農活兒,“鍘干草、出羊圈、窖蘿卜、捶玉米”等,有生活氣息。另外,人物對話更是多用口語、語氣詞,如“合適了”“還好”“放過去吧”“帶上走吧”,通俗易懂,而又富有地方色彩。③“老百姓喜歡看”,還在于本文追求藝術效果,用“套不住的手”作為標題,設置了懸念,并圍繞著陳老人的一雙“套不住的手”展開敘事,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還有結局處,手套再次失而復回,頗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自明祖都江寧,而楊吳城濠圍于城內,其水流日就狹。及其東至竹橋,有水穴城來會,古所謂青溪一曲者也。折而南流,至柏川橋,再會鐘山之水。又稍南,過大中橋,則淮水入東關,與相灌注,楊吳城濠雖就狹,而會是三水,半里之間,勢猶浩瀚。又其地北見雞籠,東北見鐘山。而東岸率果園菜圃,雜植桃杏韭菘之屬。山林映帶,舟楫往來。雖居城中,殆無異于郊外。予自歸江寧,家凡六徙。近乃僦宅居是水之西。老屋百年,塵埃滲漏。每暑日激射,陰雨連綿,蒸炕沾淋,顧視無可逃避。予居之未嘗不適也。獨其屋僅四間自奉母處妻孥置廚爨外了無燕息之所意尚闕然。嘉慶十五年歸自山東,始即第二室屏后一楹地,葺為小軒,顏曰“抱膝”。借書滿架,置榻一張,偃仰嘯歌,即獲其所。然其為地,前近市廛,后連閨闥,而左則直接鄰家;不壁而板,凡夫行旅之歌唱,婦孺之謼,雞犬之鳴吠,嘈雜喧闐,殆無時不至。而當予神會志得,抗聲高誦,家人每笑謂其音聒人。三者之聲,蓋往往為所掩也。昔諸葛武侯隱處隆中,抱膝而吟《梁甫》。時人問其志,但笑而不言。予之名軒,豈敢以武侯自命,蓋亦陶公所云容膝易安之意而已。然子既厭薄文辭,又不汲汲然志在科舉,斗室一間,諷書不輟。有相問者,予將何以答之耶?軒既葺,居者一年。明年,予為人所招,不恒在家。而其室遂廢。然一時之興,有不能忘,故追而記之。(節(jié)選自管同《抱膝軒記》)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獨其屋僅四間A自奉母B處C妻D孥置廚爨外E了無F燕息之所G意H尚闕然。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殆,幾乎,將要,與《六國論》中“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中的“殆”詞義相同。B.凡,總共,總計,表示總合,與《項脊軒志》“軒凡四遭火”中的“凡”詞義相同。C.榻,古時一種狹長低矮的坐臥用具,與《孔雀東南飛》“移我琉璃榻”中“榻”一樣。D.輟,停止,停下,與《陳涉世家》“輟耕之壟上”中的“輟”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楊吳城濠的水流在與青溪一曲、鐘山流水、淮水回合后,水勢才變得激蕩寬廣。B.抱膝軒地處城中,船舶來回穿梭,有交通之便,又被山林環(huán)繞,有郊外環(huán)境之美。C.抱膝軒和項脊軒都是百年老屋,年久失修,在經(jīng)作者修葺后,變成了理想的書齋。D.抱膝軒之名取自諸葛亮隱居隆中時抱膝吟讀之意,表明了作者和諸葛亮的隱士身份。13.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而當予神會志得,抗聲高誦,家人每笑謂其音聒人。(2)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14.為什么身居百年老屋,作者卻“居之未嘗不適也”?請簡要分析?!即鸢浮?0.AEG11.D12.D13.(1)當我神情專注、心滿意足的時候,就高聲朗誦,家里人常常笑話我聲音大吵人。(2)出生剛六個月,慈父便棄我而去;到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改變守節(jié)的志向(逼她改嫁)。14.讀書自娛,安貧樂道,不慕功名,怡然自適?!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唯獨它只有四間屋,在奉養(yǎng)母親、安頓妻子兒女和安排廚房之外,一點都沒有安靜休息的地方,心里還感到有點缺憾?!八拈g”是對“其屋”的說明,“獨其屋僅四間”語意完整,從其后A處斷開;“自奉母處妻孥置廚爨外”的“自……外”是固定結構,譯為“在……之外”,故從其后E處斷開;“了無燕息之所”的主語是“其屋”,“意尚闕然”的主語是“意”,兩句主語不同,所以應從中間G處斷開。故選AEG?!?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幾乎和郊外沒有區(qū)別。/況且燕趙兩國正處于秦國將其他國家?guī)缀跸麥绱M的時候。B.正確。句意:我自從回到江寧,總共搬過六次家。/項脊軒共遭過四次火災。C.正確。句意:我放了一張坐臥用具。/移動她那鑲著琉璃的坐榻。D.錯誤。兩個“輟”詞義相同,都是停止,停下的意思。句意:讀書不停。/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故選D?!?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表明了作者和諸葛亮的隱士身份”理解錯誤,原文“昔諸葛武侯隱處隆中,抱膝而吟《梁甫》。時人問其志,但笑而不言”只是寫了諸葛亮隱居隆中時的隱士身份,選項屬于過度解讀。故選D?!?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神會志得”,神情專注、心滿意足;“抗聲”,高聲;“聒”,大,吵。(2)“見”,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對我怎么樣;“背”,背棄;“行年”指經(jīng)歷的年歲、當時年齡;“奪”,強行改變。【1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概括內容要點能力。作者寫自己身居百年老屋的內容在原文第二段,所以本題應從第二段整理〖答案〗要點。根據(jù)“借書滿架,置榻一張,偃仰嘯歌,即獲其所”可知,作者在這里可以安靜地讀書,讀書自娛;根據(jù)“而當予神會志得,抗聲高誦,家人每笑謂其音聒人。三者之聲,蓋往往為所掩也”可知,作者在這里可以享受自由快樂,安貧樂道;根據(jù)“然子既厭薄文辭,又不汲汲然志在科舉”可知,作者在這里可以不急于立志追求功名;根據(jù)“斗室一間,諷書不輟”可知,作者在這里可以自由地讀書,怡然自適。參考譯文:自從明太祖定都江寧,楊吳城濠就被圍在了城內,它的水流一天天變小。它在向東流到竹橋的時候,有條河穿過城與它會合,就是古人所說青溪中的一條。它轉過彎向南流,到柏川橋,又和鐘山的山溪會合。又漸漸向南流,經(jīng)過大中橋,就看到秦淮河流過東關,與它流到一起,楊吳城濠雖然變得狹小了,可是會合了這三條河,半里長的河道之內,水勢仍然顯得很大。此外,這個地方向北可以望見雞籠山,向東北可以望見鐘山。它的東岸大致是一些果園和菜圃,里面交錯種植著桃樹、杏樹、韭菜和菘菜這些果蔬,山林和河水相映襯,船只穿梭往來。(令人感到)這里雖然處在城中,幾乎和郊外沒有區(qū)別。我自從回到江寧,總共搬過六次家。最近一次就在這條河的西岸租房居住。(我租的)老屋有一百多年了,(屋頂常有)塵土滲漏下來。每到夏天,陽光猛烈地照射,陰雨連綿,睡炕被熱氣蒸著,雨水淋著,環(huán)顧四周沒有地方可以逃避。(可是)我住在這里未曾感到不舒適。唯獨它只有四間屋,在奉養(yǎng)母親、安頓妻子兒女和安排廚房之外,一點都沒有安靜休息的地方,心里還感到有點缺憾。嘉慶十五年我從山東回來,才在靠近第二間房后面一間屋大的地方,建成一間小屋,門上匾額題為“抱膝”。(小屋里)積存的書籍堆滿了書架,我放了一張坐臥用具,悠然自得,長嘯吟唱,就有了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墒撬诘牡胤剑懊婵拷袌?,后面連著內室,左邊與鄰居家相連;(由于)沒有隔墻,凡夫俗子、行人旅客的歌唱聲,婦女的呼叫聲,孩子的啼哭聲,雞狗的鳴叫聲,嘈雜喧鬧,幾乎無時無刻沒有。當我神情專注,心意滿足的時候,就高聲朗誦,家里人常常笑話我聲音大吵人。(前面所說的)那三種聲音,常常被我的聲音蓋住。以前諸葛亮隱居在隆中,抱著膝蓋吟唱《梁甫》。當時的人們詢問他的志向,他只是笑著不說話。我給這個軒命名,怎么敢拿諸葛武侯來自稱,也只是(表達)像陶公所說的“容膝易安”的意思罷了??墒俏壹葏拹河直梢晫懳恼?,又不急于立志追求功名,(只愿)在一間小屋里,讀書不停。(如果)有人問我(志向在哪里),我將拿什么來回答呢?抱膝軒建好之后,我在那里住了一年。第二年,我被人延請(外出做事),不常在家,于是抱膝軒就廢棄了??墒悄且粫r的興致,不能忘懷,所以就將它補記下來。(二)古代歌閱該(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小題。水龍吟·西湖懷古宋·陳德武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臨堤臺榭,畫船樓閣,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時豪杰,都忘卻、平生志??上煨龝r異,藉何人、雪當年恥?登臨形勝,感傷今古,發(fā)揮英氣。力士推山,天吳〖備注〗移水,作農桑地。借錢塘潮汐,為君洗盡,岳將軍淚!〖備注〗天吳,古代中國神話故事中的水神。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與《望海潮》相似,這首詞開篇即總覽了杭州歷史名氣之大,西湖自然風光之雋美。B.詞人選取西湖最具代表性的荷花和桂花,用不同時節(jié)的開放,極言西湖四季之美。C.詞人“登臨形勝”感懷古今,聯(lián)想到正是古代傳說中的力士和天吳推山、移水開辟了西湖。D.雖然都用鋪敘手法,但《望海潮》用以贊美杭州,是投贈之作,而此詞寫作目的卻并不相同。16.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詞意加以分析?!即鸢浮?5.C16.①表達了對豪杰們沉溺享樂、消磨志氣、不圖奮進的悲慨與沉痛,同時也表達了對南宋王朝政治腐敗的憤恨。②表達了作者決心發(fā)揮英雄才氣,挽狂瀾于既倒,實現(xiàn)報仇雪恥、重整故國河山的理想?!冀馕觥健?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詞作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C.“聯(lián)想到正是古代傳說中的力士和天吳推山、移水開辟了西湖”錯誤。作者感懷古今,聯(lián)想到的是南渡以來,那些英雄豪杰都沉溺于想了當中,意志消沉,不圖奮進,最終導致被元人滅亡的悲慘結局。故選C?!?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上片中“使百年南渡,一時豪杰,都忘卻、平生志”意思是南渡百年來人們沉醉在西湖,使曾主張抗金的一些豪杰,也都耽于享樂忘卻了平生大志。作者借詠西湖風光,寫出無數(shù)英雄豪杰沉溺在這種繁華、“佳麗”的歡樂之中,意志消沉,不圖奮進,平生的豪情壯志,早已消磨在享樂之中,最后導致被元人滅亡的悲慘結局,同時也表達作者對南宋王朝政治腐敗的憤恨。下片由懷古轉入傷今。作者面對亡國現(xiàn)實,用“可惜”二字領起,顯得心情更為悲痛。接著用反詰語調提出“藉何人雪當年恥”,希望能有人出來扭轉乾坤。下文“登臨形勝”三句,一方面將上片的懷古與下片的傷今聯(lián)成一氣;另一方面又用“發(fā)揮英氣”將感傷古今陡然煞住,為后面拓展新的詞境留下余地。作者面對西湖奇景忽發(fā)奇想,“力士推山”三句便表達他的強烈愿望。過去西湖被稱作“銷金鍋”,達官貴人和地主豪紳在此尋歡作樂,把美麗的西湖搞得烏煙氣。因此作者熱烈期望能有才能得人出來“推山”、“移水”,鏟除這塊土地上集聚的罪惡,把它改造成農桑之地為群眾造福。結尾三句將滿腔悲憤化為大自然的偉力。還要借錢塘江潮蕩滌污濁,用潮水洗盡岳飛的冤屈淚,徹底為岳飛報仇雪恥。表現(xiàn)出他對真正抗金的民族英雄的崇敬,也希望岳飛式的英雄出來報國雪恥,重整故國河山。(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離騷)節(jié)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親人對屈原能夠正道直行、嚴于律己、稟賦良善、公平均一期望,也是屈原一生的信條。(2)《早上五盤嶺》中記載“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李白的《蜀道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用夸張和神話直言山之高。(3)當代青年應發(fā)揮自身聰明才智,心懷遠大抱負,正如《蜀相》中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樣,積極投身于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4)錢塘江江水奔涌,波瀾壯闊,在歷史上像一道天然壕溝阻擋著北方敵人的入侵,對此《望海潮》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以了描述。(5)與《卜算子·詠梅》中“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梅花類似,《揚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借花抒情?!即鸢浮剑?)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3)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4)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5)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三、語言文字運用(16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他是一個木匠的兒子,但他狂熱地喜愛詩歌。他的第一本詩集印了1000冊,但很可惜,一本都沒賣掉。他只好把這些詩集全都送了人。當時已功成名就的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洛威爾和霍姆斯等人,對這本小冊子根本不屑一顧,而大詩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丟進了火爐里。因為在他們眼中,一個木匠的兒子,(1)。()就在他幾近絕望時,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詩人的回信,那人對他的詩集大加贊揚,并說:“我認為它是美國至今所能貢獻的最了不起的聰明才智的精華?!边@真誠的夸獎和贊譽,使他猶如在瀕死的邊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2)。多年后,他成為美國甚至全世界公認的偉大詩人,他唯一的詩集也成了美國乃至人類詩歌史上的經(jīng)典。他就是沃爾特·惠特曼,那部詩集的名字叫《草葉集》。而當年那位寫信對他予以贊美和鼓勵的詩人,乃是當時美國文壇的名宿愛默生。凡俗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受到別人的非議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千萬不能被批評的唾沫淹沒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鎖萌動的激情。因為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無邊無際,但總有一盞燈火能為你點燃,為你驅散心靈上的陰霾,給你溫暖,給你慰藉,給你信心和勇氣,哪怕,那僅僅是一點微光。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痪涫牵ǎ〢.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把他的心頓時凍成了冰塊,像寒冬的北風一樣襲來。B.他的心頓時凍成了冰塊,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像寒冬的北風一樣襲來。C.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像寒冬的北風一樣襲來,他的心頓時凍成了冰塊。D.像寒冬的北風一樣襲來,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把他的心頓時凍成了冰塊。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0.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xiàn)力。請分析文中畫波浪線句子中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xiàn)力的?!即鸢浮?8.C19.(1)根本就不配寫詩(2)他從此堅定了自己寫詩的信念20.第一個逗號將主語“這真誠的夸獎和贊譽”獨立出來,強調了愛默生的贊揚對惠特曼的影響;第二個逗號將“猶如在瀕死的邊緣”獨立出來,突出眾多冷落和罵聲造成的絕望程度之重、時間之長,表現(xiàn)了愛默生的贊揚給惠特曼帶來了心靈慰藉和希望?!冀馕觥健?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準確的能力。根據(jù)前文“當時已功成名就的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洛威爾和霍姆斯等人,對這本小冊子根本不屑一顧,而大詩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丟進了火爐里”可以看出,惠特曼出版詩集后,哪些成名的詩人對此根本不屑一顧,這給了惠特曼以深深的打擊,因此,后文應緊跟著“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然后,對“冷落和罵聲”進行具象化描寫,運用比喻,指出“冷落和罵聲”“像寒冬的北風”,給惠特曼帶來了心靈上的打擊。綜上,括號內應填寫“方方面面的冷落和罵聲,像寒冬的北風一樣襲來,他的心頓時凍成了冰塊”。故選C?!?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1)處,根據(jù)上文“當時已功成名就的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洛威爾和霍姆斯等人,對這本小冊子根本不屑一顧,而大詩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丟進了火爐里”,這些成名的詩人對惠特曼詩集不屑一顧的原因是“在他們眼中,一個木匠的兒子”,所以,這些成名的詩人認為惠特曼寫不出優(yōu)秀的詩歌。故此處應填寫“根本就不配寫詩”或“一定寫不出好的詩歌”。(2)處,根據(jù)前文,當惠特曼的詩集得不到認可心靈受到極大打擊的時候,“那人對他的詩集大加贊揚”,這給了惠特曼以心靈的慰藉,而后文“多年后,他成為美國甚至全世界公認的偉大詩人”,都是因為這封信讓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故此處應填寫“他從此堅定了自己寫詩的信念”?!?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標點符號用法及表達效果的能力?!斑@真誠的夸獎和贊譽”后的逗號,將主語獨立出來,突出對象,強調了愛默生的贊揚對惠特曼的影響;“使他猶如在瀕死的邊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中的逗號,將“猶如在瀕死的邊緣”獨立出來,寫出惠特曼是在什么情況下看到“希望的曙光”,生動地寫出了惠特曼在自己詩集得不到認可后的精神狀態(tài),強調了那些嘲諷、冷落、罵聲對惠特曼的打擊之大,讓惠特曼感到絕望,表現(xiàn)了惠特曼收到愛默生的信后,其中的“贊美和鼓勵”對他的激勵作用,給他帶來了希望。(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愛國學生面對敵人槍彈的威脅而A,他們通過舉行游行示威、街頭公開說演、開展抵制日貨和支持國貨運動、直接參與抗戰(zhàn)、組建政治社團、開展政治請愿、發(fā)行愛國日刊等多種行為方式參與愛國的政治斗爭,做出了很多驚天動地的事情。即便有許多的學生喋血身亡,但后繼者依然B,奮然前行。①歷史警示我們,也告訴我們:②愛國遠遠不像我們喊出慷慨激昂的一句口號那樣簡單、那樣容易。③在改革的漫漫征途中,④更需要我們將紅色基因傳播,⑤將愛國熱情轉化為努力學習、成才報國的強勁動力,⑥為中華民族復興夢想頑強拼搏。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該成語要出自《記念劉和珍君》一文。22.第二段中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序號并修改?!即鸢浮?1.A.殞身不恤B.長歌當哭22.①語序不當,應改為“歷史告訴我們,也警示我們”;②語序不當,應改為“愛國遠遠不像我們喊出一句慷慨激昂的口號”;④搭配不當,應把“傳播”改“傳承”。〖解析〗【2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處,語境強調五四運動爆發(fā)時愛國學生不怕死的精神,可用“殞身不恤”。殞身不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該成語出自《記念劉和珍君》一文“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B處,語境強調即便有許多的學生在五四運動中喋血身亡,但后繼者依然用詩文抒發(fā)胸中的悲憤,奮然前行。應可用“長歌當哭”。長歌當哭:以放聲歌詠代替哭泣,多指用詩文抒發(fā)胸中的悲憤。該成語出自《記念劉和珍君》一文“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于呼吸視聽,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后的”?!?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二段中有三處表述不當?shù)氖洽佗冖芫?。①句,語序不當,應先用“告訴”,再用“警示”,修改為“歷史告訴我們,也警示我們”;②句,語序不當,應把“一句”放在“慷慨激昂”的前邊,修改為“愛國遠遠不像我們喊出一句慷慨激昂的口號”;④句,“紅色基因”和“傳播”搭配不當,應把“傳播”改為“傳承”,修改為“更需要我們將紅色基因傳承”。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語言文字運用I中惠特曼由于出身,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國詩壇眾多大家的非議和冷落,但是他并沒有“被批評的唾沫淹沒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鎖萌動的激情”,而是用微光點亮心靈,繼續(xù)前行。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即鸢浮铰浴冀馕觥竭@是一道記敘性材料作文題。材料講述了美國詩人惠特曼的人生經(jīng)歷?;萏芈艿胶芏嘣妷蠹业呢焸浜屠溆?,但是他卻堅守住自己的追求,不理會他人無端的批評和冷漠的目光,保持著向上的渴望,擁有萌動的激情,用微小的光芒照亮前行之路、引領心靈方向。面對他人的責備和冷落,我們也要像惠特曼一樣不要過多地理會,依然堅持自己的方向,保持向上的姿態(tài),堅定人生信念,勇敢追求夢想,采集生命中的每一點微光,讓它照亮前行的道路。材料中大家的批評冷落代表了生活中他人的質疑和批判,惠特曼堅持代表了個人對生命的堅守。面對他人的無謂的批評責備,我們要能夠堅守心中追求,點燃心中希望,不被流言蜚語所困擾,保持獨立的思想,守住自己的初心,走好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寫作時,開頭提出觀點,面對他人的非議與指責,我們只有堅持自我追求,才能獲得理想的人生。主體部分先論述,堅持自我,才能讓自己與眾不同,才能有自己的思想,讓自己成為不一樣的煙火。堅持自我,才能擁有一雙慧眼,明辨是非,找到真正的方向。然后從反面論述不堅持自我,終會迷失人生方向。在論證部分,要能夠運用豐富的論據(jù)來支持和證明論點,論據(jù)要有典型性和新穎性。最后總結全文,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眾聲喧嘩的社會,每個人都是行走的傳聲筒,面對雜亂的社會,堅持自我、保持清醒的自我才能讓自己卓然不群。立意:1.面對他人批判,堅持自我理想。2.不被非議所困,追求自我價值。3.直面人生風雨,讓生命之花怒放。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樂府詩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是由漢代專門掌管音樂的一個官署名稱——“樂府”而來的。漢代人把當時由樂府機關所編錄和演奏的詩篇稱為“歌詩”,魏晉六朝時人,才開始稱這些歌詩為“樂府”或“樂府詩”。漢代樂府機關,是漢武帝劉徹時開始設立的?!稘h書·藝文志》說:“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厚薄云?!睗h代以后,魏晉時代仍有樂府機關的設置,但未見記載有采集民間詩歌的事。只是兩漢時代的樂府民間歌辭,有些還在演唱,這對于漢樂府詩歌無疑起了保存和流傳的作用。至東晉后的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階級縱情聲樂,所設的樂府機關又開始收集民歌俗曲,因此,流傳在當時南北朝的民歌,又被保存不少,僅南朝樂府詩流傳下來的就有四五百篇,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與漢代的樂府詩也有不同的特色。兩漢、南北朝樂府詩的來源,并不僅是民間作品,但樂府中的民間歌辭,無疑是樂府詩的精華。在文學史上,所謂“樂府”或“樂府體詩”主要是指兩漢和南北朝的樂府作品,但從后來的文體分類上講,所謂樂府體詩的范圍,則是包括歷代作家仿制樂府的作品在內的。這種仿作的作品也有幾種不同的情況:(一)按照樂府舊的曲譜,創(chuàng)作新辭,還是入樂的;(二)由于舊譜的失傳,或由于創(chuàng)作者并不熟悉和重視樂曲,而只是沿用樂府舊題,仿效舊日樂府的藝術特色來寫作的,實際上已不入樂;(三)連舊題也不襲用,而只是仿效舊日樂府作品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某些形式特點,完全自立新題、新意,也是不入樂的。利用樂府舊題寫作樂府詩,是從漢末建安時代開始的。曹操首開風氣之先,開始模仿兩漢樂府民間歌辭來寫作樂府體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有的是依漢樂府的舊曲創(chuàng)作出來的新辭,但大部分則是只沿用樂府舊題,屬于不再入樂的作品。從這以后,文人創(chuàng)作的“樂府詩”,雖稱為“樂府體”,但與音樂實際卻沒有關系了。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樂府體寫詩一直很盛行,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高適和張籍等,都有許多樂府名篇,他們都不過是用樂府古題,學習古代民間樂府歌辭的“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在形式上不拘字數(shù),不避雜言而已。中唐以后,文學史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樂府”,它的倡導者和創(chuàng)作者是元稹和白居易,這種樂府詩的特點是所謂“即事名篇,無所依傍”,它不僅不依舊譜,不入樂,而且連樂府舊題也取消不用。另外,前人在文體分類上,也有專從入樂不入樂的角度來規(guī)定“樂府”詩的范圍的。按照這種意見,凡屬古代的樂歌,后世的詞、曲,均得稱為“樂府”。這無疑是對“樂府”做十分廣義的理解了。但從文體分類上講,這一理解混渝了不同文體的界線,是不科學的。在現(xiàn)存的兩漢樂府和南北朝樂府中,民間歌辭是最值得我們珍視的部分。這部分作品繼承了《詩經(jīng)》中《國風》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在藝術上、體制上又分別有新的發(fā)展和不同的特點。單從體制上說,我們可以看到兩漢樂府詩有如下的某些特點:(一)漢樂府詩打破了《詩經(jīng)》基本上是四言體的格局,而創(chuàng)造了雜言體的詩歌,它往往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間出,而基本上以五言為主,七言句式也不少見,這樣就為我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五、七言體的出現(xiàn),打下了基礎;(二)漢樂府詩除抒情詩外,還出現(xiàn)了較多的敘事詩,如《陌上?!贰恫D行》《孤兒行》乃至《孔雀東南飛》等,對我國敘事詩的發(fā)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三)兩漢樂府詩一般根據(jù)樂調的反復而分為若干“解”,“解”相當于《詩經(jīng)》中詩篇的“章”和唐宋詞中的“闋”,表現(xiàn)了它的入樂的性質;(四)樂府詩篇中往往摻有某些表聲詞,如“妃呼稀”“羊夷吾”“伊那阿”“路訾邪”,以及一些單音詞“梁”“之”“奴”等,它們都旨在表聲而無關文義,聲、辭往往相混,不細加辨識,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五)樂府詩篇常用歌、行、曲、引、吟、謠等名稱,這些名稱與樂調的性質、聲情有關。至于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又有些不同的特色。從題材上說,南朝樂府民歌以寫男女戀情的內容為多,其體制上的某些特點是:(一)以五言四句的短章為主,它對后世“絕句”體詩的興起有直接影響;(二)歌辭中經(jīng)常運用雙關隱語。就是用同音而不同義的字,把所要表達的意思掩蓋起來,如用“絲”“梧子”等,代替“思”“吾子”等。北朝樂府民歌又與南朝樂府民歌有許多不同?,F(xiàn)存的北朝樂府民歌總共約七十首,數(shù)量上沒有南朝樂府民歌多,但題材卻比較廣泛。北歌的作品風格與南歌的婉轉含蓄不同,一般表現(xiàn)得十分粗獷豪爽。魏晉以后文人模寫的樂府體作品,也有重要成就。(摘編自褚斌杰《樂府詩體》)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樂府詩又叫樂府,在漢代時被稱為“歌詩”,由專管音樂的官府負責編錄、演奏。B.元稹和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新樂府,是相對于舊樂府而言的,實際上已不屬于樂府詩范圍了。C.從文體分類角度界定樂府詩,容易混淆文體界線,泛化地理解樂府,不是科學分類。D.漢樂府詩繼承了《詩經(jīng)》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又超越了《詩經(jīng)》體制,開創(chuàng)了雜言體詩歌。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漢代和南北朝時盡管統(tǒng)治者設置樂府機關目的不同,但客觀上都起到了保存和流傳民歌的作用。B.有些兩漢樂府詩不好理解,有時是因為其中的單音節(jié)或多音節(jié)詞只表聲不表義,增加了辨識難度。C.南朝樂府詩多用雙關隱語,追求婉轉含蓄的表達,這一特點可能與表現(xiàn)男女戀情居多的題材有關。D.兩漢與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有不同的藝術特色,這決定了它們在體制特點上也有許多不同之處。3.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詩歌中最有可能是南朝民歌的是()A.百媚在城中,千媚在中央。但使心相念,高城何所妨。(《淳于王歌》其二)B.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C.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尸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企喻歌》其四)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4.下列選項中,哪一項更接近材料對樂府詩歌發(fā)展歷程的表述()A. B.C. D.5.為什么民間歌辭被視為樂府詩的精華部分,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即鸢浮?.A2.D3.B4.D5.①民間歌辭具有“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能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②民間歌辭由樂府機關采集,可以“觀風俗,知厚薄”,即了解民風民俗、政策得失。③民間歌辭新的藝術、體制特點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實際上已不屬于樂府詩范圍了”錯誤,新樂府從文體分類上依然屬于樂府詩體。C.“從文體分類角度界定樂府詩”錯誤,“不是科學分類”是指僅從入樂不入樂角度規(guī)定樂府詩范圍。D.“漢樂府詩”錯誤,繼承《詩經(jīng)》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是漢樂府中的民間歌辭部分。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這決定了它們在體制特點上也有許多不同之處”錯誤。由原文“南朝樂府詩流傳下來的就有四五百篇,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與漢代的樂府詩也有不同的特色”“在現(xiàn)存的兩漢樂府和南北朝樂府中……在藝術上、體制上又分別有新的發(fā)展和不同的特點”可知,“兩漢與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有不同的藝術特色”“它們在體制特點上也有許多不同之處”二者沒有因果關系。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A.本詩語言直白,而南朝樂府民歌經(jīng)常運用雙關隱語,語言婉轉含蓄所以不可能屬于南朝民歌。B.本詩中“蓮子”和“憐子”諧音雙關,“清如水”隱喻愛情的純潔,符合南朝民歌以表現(xiàn)男女戀情為主題和運用雙關隱語的特點。C.本詩中“尸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爭的殘酷,而不是男女愛情,所以不可能屬于南朝民歌。D.南朝民歌以五言四句的短章為主,以表現(xiàn)男女愛情為主題,而《敕勒歌》不符合南朝民歌章句和主題特點。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圖表,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皹犯姼璋l(fā)展歷程”要按照時間順序,“漢末建安時”在第一個時間段,先排除BC。由原文“利用樂府舊題寫作樂府詩,是從漢末建安時代開始的……但大部分則是只沿用樂府舊題,屬于不再入樂的作品”可知,漢末建安年間是利用樂府舊題來寫樂府詩,并且在這些作品中有的是依漢樂府的舊曲來創(chuàng)作的。由原文“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樂府體寫詩一直很盛行……在形式上不拘字數(shù),不避雜言而已”可知,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的是樂府舊題。由原文“中唐以后,文學史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樂府’……而且連樂府舊題也取消不用”可知,中唐以后既不用舊曲也不用舊題,排除A。故選D。【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這部分作品繼承了《詩經(jīng)》中《國風》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可知,民間歌辭具有“緣事而發(f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能反映當時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由原文“《漢書·藝文志》說:‘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厚薄云?!笨芍?,民間歌辭由樂府機關采集,可以“觀風俗,知厚薄云”,即了解民風民俗、政策得失。由原文“在藝術上、體制上又分別有新的發(fā)展和不同的特點……對我國敘事詩的發(fā)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以五言四句的短章為主,它對后世‘絕句’體詩的興起有直接影響”可知,民間歌辭新的藝術、體制特點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套不住的手趙樹理白云崗公社大磨嶺大隊有個教練組,任務是教初參加農業(yè)生產(chǎn)的人學技術,兩個做活質量最高的老農民當教師,陳秉正兼任組長,王新春兼任副組長。組員是流動的,經(jīng)常分配在各小隊。組長陳秉正已經(jīng)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了,按一般慣例,這樣大歲數(shù)的人本來早就該不參加主要勞動,但組長陳秉正身體特別強健,在年輕時候一個人可以抵一個半人做活;如今雖說老了,一要勞動,可是這老頭身段青年小伙子還有點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規(guī)格,而且要教架勢。因為規(guī)則太多,徒弟們記著這樣忘了那樣。有時候腰太直了,有時候步子亂了,有時候下鋤沒有計劃,陳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著這一個,招呼著那一個,也常常隨時打斷他們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們練架勢練得累了,老組長陳秉正便讓他們休息一陣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邊溝岸上教徒弟們種田地的副組長王新春過來閑談一會。陳秉正一見王新春就伸出手來和他握手,王新春卻常是縮回手去躲開。王新春比陳秉正小十來歲,和陳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為被他握住就像被鉗子夾住那樣疼。陳秉正的手確實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展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圓的指頭肚兒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個指甲,整個看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對周圍的青年人說:“沒有那兩只手,咱們現(xiàn)在種的這塊地恐怕還是荒坡哩!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們現(xiàn)在的大隊長父子倆一攫頭一攫頭剜開、一條堰一條堰壘起來的。”一次,有個年輕人練架勢練得不耐煩了,說:“怨不得我們學不會,誰讓我們沒有長那樣一雙手哩!”陳秉正一本正經(jīng)地說:“是叫你們學成我這手,不是叫你們長成我這手!不是開山,我這手也長不成這樣;不過上輩人把山都開了,以后又要機械化了,你們的手也用不著再長成這樣了!”陳老人雖然不希望別人的手長成那樣,可是他對他自己已經(jīng)長成那樣的一雙手,仍然覺著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陳秉正老漢家里的收入也豐裕起來了。兒孫們?yōu)榱吮Wo老人那雙勞苦功高的手,給他買了一雙毛線手套。他接過來一看說:“這雙手可還沒有享過這個福!”向手上試著套了一套,巴掌不夠寬,指頭也太細、太長,勉強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撐成方的了,指頭的部分下半截都撐粗了一點,上半截卻都還有個空尖兒。兒子陳滿紅說:“慢慢用著就合適了!”老人帶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說:“還好!”說罷脫下來交給滿紅媳婦說:“暫且給我放過去吧!”兒媳婦也說:“爹!你就帶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說:“戴上它搬石頭不利落!”說著就放下走了。以后谷坊閘完了,別的活兒又陸續(xù)接上來——鍘干草、出羊圈、窖蘿卜、捶玉米……哪一種活兒也不好戴著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還有一雙手套。一天,白云崗有個物資交流會。滿紅媳婦勸老人說:“現(xiàn)在這些雜活計又不用您教多少技術,您還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應了。老人換了一件新棉襖,用新腰帶束住腰。滿紅媳婦說:“這回可帶上您的手套吧!”說著把手套給他拿出來,他帶上走了。他走到白云崗,逛了半條街,走過公社門口,看見山貨部新運來一車桑杈,售貨員忙著正往車下搬。這東西在這地方已經(jīng)二年不見了,不論哪個隊原有的都不夠用。他以為機會不可錯過。轉眼工夫,就來了十來個人,每人拿著一柄看:見買杈的越來越多,他把手套卸下來往懷里一裝,胡亂搶到了五柄,其余的就叫別人拿完了。他付了錢,把杈捆起來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崗村。一出了村,他覺得人也不擠了路也寬敞了,這才伸手到懷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籃子和桑杈,解開腰帶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見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丟在山貨部里了。他想:“丟就丟了吧!拿上它也沒有多少戴它的時候!”可是走了不幾步,就又想到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這才又扭回頭來重新返回白云崗物資交流大會上的山貨部來。幸而售貨員早已給他拾起來放在賬桌上,見他來找就還了他。隔了好久,陳秉正老人又被評選為本年的勞動模范,要到縣里去出席勞模大會。他除換上新棉襖和新腰帶外,又把他的手套帶上。會議一共開三天半,老人又是聽報告、又是準備發(fā)言,和大家一樣忙個不停,直到第四天上午聽罷了縣委的總結報告,才算了結了一宗事。下午吃過午飯,人們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帶,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間。他住的招待所因為剛剛裝修完,院子還來不及清理。院里有兩截剩余木料礙著路,他總覺著不太順當。他想:“把它轉過一邊不就好走了嗎?”他把手套卸下來放在階臺上,就來動手轉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發(fā)現(xiàn)手套又丟了?!八懔?,不找它了!這手套對我也沒多大用處!”老人干脆放棄了。后來還是招待所的員工幫他找到,洗干凈還給了他。第二天他回到家,換過衣服之后便把手套還給兒媳婦說:“這副手套還給你們吧!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交待王新春比陳秉正年輕,而且“怕和他握手”,表明陳秉正雖然年邁但身體硬朗強健。B.第二段連續(xù)三個“有時候”,用徒弟們在勞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側面表現(xiàn)了陳秉正嚴肅認真的勞動態(tài)度。C.年輕人練架勢練得不耐煩時,陳秉正在一本正經(jīng)的解釋中飽含著勞動人民的驕傲和自豪。D.陳秉正參加物資交流會、勞模大會都換上新棉襖、新腰帶,與三仙姑去區(qū)上要“換上新衣、新手帕”一樣。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對次要人物王新春涉筆不多,著重通過他引起并補充陳秉正的手與眾不同之處及原因。B.文章詳細列舉了側干草、出羊圈、窖蘿卜等一系列農活,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辛勞,為丟手套作了鋪墊。C.在白云崗丟手套后,陳秉正礙于孩子們的孝心勉強找一趟,其心理描寫表明他對丟手套毫不在意。D.本文和《小二黑結婚》都體現(xiàn)了作者深入生活、謳歌人民的共同創(chuàng)作追求,表現(xiàn)了時代的精神風貌。8.如何理解文中兩處丟手套的情節(jié),請簡要分析。9.趙樹理作品深入群眾,最大特點就是“老百姓喜歡看”,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即鸢浮?.D7.C8.①陳老人為了搶買桑杈而丟了手套,以對勞動工具的熱愛和重視表現(xiàn)了他熱愛勞動。②陳老人為方便別人行走,主動清理礙路木料而丟了手套,表現(xiàn)了積極奉獻、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③兩處丟手套的情節(jié),都緊緊圍繞著“套不住的手”,塑造了陳老人作為一個平凡而崇高的勞動者形象,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9.①具有較強的鄉(xiāng)土氣息,取材于農村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陳老人教農業(yè)技術、練習勞動架勢、從事各種農活等,老百姓讀得懂,讀來親切,文章內容接地氣。②本文語言樸實自然,具有大眾風格。描寫陳老人的手像“小耙子”,符合勞動人民職業(yè)特點,有生活氣息,人物對話口語性較強,通俗易懂,各種農活名稱富有地方色彩。③本文追求一定的藝術效果,用“套不住的手”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結局歸還手套,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與三仙姑去區(qū)上要‘換上新衣、新手帕’一樣”錯,兩人不一樣,陳老人是對參加物資交流會的重視;三仙姑是喬裝打扮,愛當老來俏。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其心理描寫表明他對丟手套毫不在意”錯,是表明陳老人認為手套不適合自己。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情節(jié)的作用的能力。①第一次丟手套,是陳老人為了搶買桑杈而丟了手套卻渾然不知,出了村,“他覺得人也不擠了路也寬敞了,這才伸手到懷里摸他的手套”,具體丟手套的原因則是桑杈實用,“他以為機會不可錯過”,通過描寫陳老人對桑杈這一勞動工具的熱愛和重視,表現(xiàn)了他熱愛勞動。②第二次丟手套,是陳老人看見“院里有兩截剩余木料礙著路,他總覺著不太順當”,為了方便別人行走,主動清理礙路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發(fā)現(xiàn)手套又丟了”,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了陳老人積極奉獻、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③這兩處丟手套的情節(jié),都緊緊圍繞著陳老人的一雙“套不住的手”而展開,既巧妙地照應了標題;同時,在人物塑造上,成功塑造了陳老人這一平凡而崇高的勞動者形象,真實豐富,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①“老百姓喜歡看”,首先在于文章內容的取材,來源于老百姓最熟悉的農村勞動生活,如陳老人教農業(yè)技術、練習勞動架勢、從事各種農活等,還有“搶購桑杈”“搬礙路木料”等內容,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接地氣,老百姓不僅讀得懂,而且讀來十分親切,完全沒有違和感。②“老百姓喜歡看”,其次在于語言樸實自然,契合老百姓的真實的勞動者身份,如描寫陳老人的手像“小耙子”,與人握手時“像被鉗子夾住”,還有介紹各種農活兒,“鍘干草、出羊圈、窖蘿卜、捶玉米”等,有生活氣息。另外,人物對話更是多用口語、語氣詞,如“合適了”“還好”“放過去吧”“帶上走吧”,通俗易懂,而又富有地方色彩。③“老百姓喜歡看”,還在于本文追求藝術效果,用“套不住的手”作為標題,設置了懸念,并圍繞著陳老人的一雙“套不住的手”展開敘事,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還有結局處,手套再次失而復回,頗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自明祖都江寧,而楊吳城濠圍于城內,其水流日就狹。及其東至竹橋,有水穴城來會,古所謂青溪一曲者也。折而南流,至柏川橋,再會鐘山之水。又稍南,過大中橋,則淮水入東關,與相灌注,楊吳城濠雖就狹,而會是三水,半里之間,勢猶浩瀚。又其地北見雞籠,東北見鐘山。而東岸率果園菜圃,雜植桃杏韭菘之屬。山林映帶,舟楫往來。雖居城中,殆無異于郊外。予自歸江寧,家凡六徙。近乃僦宅居是水之西。老屋百年,塵埃滲漏。每暑日激射,陰雨連綿,蒸炕沾淋,顧視無可逃避。予居之未嘗不適也。獨其屋僅四間自奉母處妻孥置廚爨外了無燕息之所意尚闕然。嘉慶十五年歸自山東,始即第二室屏后一楹地,葺為小軒,顏曰“抱膝”。借書滿架,置榻一張,偃仰嘯歌,即獲其所。然其為地,前近市廛,后連閨闥,而左則直接鄰家;不壁而板,凡夫行旅之歌唱,婦孺之謼,雞犬之鳴吠,嘈雜喧闐,殆無時不至。而當予神會志得,抗聲高誦,家人每笑謂其音聒人。三者之聲,蓋往往為所掩也。昔諸葛武侯隱處隆中,抱膝而吟《梁甫》。時人問其志,但笑而不言。予之名軒,豈敢以武侯自命,蓋亦陶公所云容膝易安之意而已。然子既厭薄文辭,又不汲汲然志在科舉,斗室一間,諷書不輟。有相問者,予將何以答之耶?軒既葺,居者一年。明年,予為人所招,不恒在家。而其室遂廢。然一時之興,有不能忘,故追而記之。(節(jié)選自管同《抱膝軒記》)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獨其屋僅四間A自奉母B處C妻D孥置廚爨外E了無F燕息之所G意H尚闕然。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殆,幾乎,將要,與《六國論》中“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中的“殆”詞義相同。B.凡,總共,總計,表示總合,與《項脊軒志》“軒凡四遭火”中的“凡”詞義相同。C.榻,古時一種狹長低矮的坐臥用具,與《孔雀東南飛》“移我琉璃榻”中“榻”一樣。D.輟,停止,停下,與《陳涉世家》“輟耕之壟上”中的“輟”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楊吳城濠的水流在與青溪一曲、鐘山流水、淮水回合后,水勢才變得激蕩寬廣。B.抱膝軒地處城中,船舶來回穿梭,有交通之便,又被山林環(huán)繞,有郊外環(huán)境之美。C.抱膝軒和項脊軒都是百年老屋,年久失修,在經(jīng)作者修葺后,變成了理想的書齋。D.抱膝軒之名取自諸葛亮隱居隆中時抱膝吟讀之意,表明了作者和諸葛亮的隱士身份。13.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而當予神會志得,抗聲高誦,家人每笑謂其音聒人。(2)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14.為什么身居百年老屋,作者卻“居之未嘗不適也”?請簡要分析。〖答案〗10.AEG11.D12.D13.(1)當我神情專注、心滿意足的時候,就高聲朗誦,家里人常常笑話我聲音大吵人。(2)出生剛六個月,慈父便棄我而去;到四歲時,舅父又強迫母親改變守節(jié)的志向(逼她改嫁)。14.讀書自娛,安貧樂道,不慕功名,怡然自適?!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唯獨它只有四間屋,在奉養(yǎng)母親、安頓妻子兒女和安排廚房之外,一點都沒有安靜休息的地方,心里還感到有點缺憾。“四間”是對“其屋”的說明,“獨其屋僅四間”語意完整,從其后A處斷開;“自奉母處妻孥置廚爨外”的“自……外”是固定結構,譯為“在……之外”,故從其后E處斷開;“了無燕息之所”的主語是“其屋”,“意尚闕然”的主語是“意”,兩句主語不同,所以應從中間G處斷開。故選AEG?!?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幾乎和郊外沒有區(qū)別。/況且燕趙兩國正處于秦國將其他國家?guī)缀跸麥绱M的時候。B.正確。句意:我自從回到江寧,總共搬過六次家。/項脊軒共遭過四次火災。C.正確。句意:我放了一張坐臥用具。/移動她那鑲著琉璃的坐榻。D.錯誤。兩個“輟”詞義相同,都是停止,停下的意思。句意:讀書不停。/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故選D?!?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表明了作者和諸葛亮的隱士身份”理解錯誤,原文“昔諸葛武侯隱處隆中,抱膝而吟《梁甫》。時人問其志,但笑而不言”只是寫了諸葛亮隱居隆中時的隱士身份,選項屬于過度解讀。故選D。【1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神會志得”,神情專注、心滿意足;“抗聲”,高聲;“聒”,大,吵。(2)“見”,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對我怎么樣;“背”,背棄;“行年”指經(jīng)歷的年歲、當時年齡;“奪”,強行改變。【1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概括內容要點能力。作者寫自己身居百年老屋的內容在原文第二段,所以本題應從第二段整理〖答案〗要點。根據(jù)“借書滿架,置榻一張,偃仰嘯歌,即獲其所”可知,作者在這里可以安靜地讀書,讀書自娛;根據(jù)“而當予神會志得,抗聲高誦,家人每笑謂其音聒人。三者之聲,蓋往往為所掩也”可知,作者在這里可以享受自由快樂,安貧樂道;根據(jù)“然子既厭薄文辭,又不汲汲然志在科舉”可知,作者在這里可以不急于立志追求功名;根據(jù)“斗室一間,諷書不輟”可知,作者在這里可以自由地讀書,怡然自適。參考譯文:自從明太祖定都江寧,楊吳城濠就被圍在了城內,它的水流一天天變小。它在向東流到竹橋的時候,有條河穿過城與它會合,就是古人所說青溪中的一條。它轉過彎向南流,到柏川橋,又和鐘山的山溪會合。又漸漸向南流,經(jīng)過大中橋,就看到秦淮河流過東關,與它流到一起,楊吳城濠雖然變得狹小了,可是會合了這三條河,半里長的河道之內,水勢仍然顯得很大。此外,這個地方向北可以望見雞籠山,向東北可以望見鐘山。它的東岸大致是一些果園和菜圃,里面交錯種植著桃樹、杏樹、韭菜和菘菜這些果蔬,山林和河水相映襯,船只穿梭往來。(令人感到)這里雖然處在城中,幾乎和郊外沒有區(qū)別。我自從回到江寧,總共搬過六次家。最近一次就在這條河的西岸租房居住。(我租的)老屋有一百多年了,(屋頂常有)塵土滲漏下來。每到夏天,陽光猛烈地照射,陰雨連綿,睡炕被熱氣蒸著,雨水淋著,環(huán)顧四周沒有地方可以逃避。(可是)我住在這里未曾感到不舒適。唯獨它只有四間屋,在奉養(yǎng)母親、安頓妻子兒女和安排廚房之外,一點都沒有安靜休息的地方,心里還感到有點缺憾。嘉慶十五年我從山東回來,才在靠近第二間房后面一間屋大的地方,建成一間小屋,門上匾額題為“抱膝”。(小屋里)積存的書籍堆滿了書架,我放了一張坐臥用具,悠然自得,長嘯吟唱,就有了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墒撬诘牡胤?,前面靠近市場,后面連著內室,左邊與鄰居家相連;(由于)沒有隔墻,凡夫俗子、行人旅客的歌唱聲,婦女的呼叫聲,孩子的啼哭聲,雞狗的鳴叫聲,嘈雜喧鬧,幾乎無時無刻沒有。當我神情專注,心意滿足的時候,就高聲朗誦,家里人常常笑話我聲音大吵人。(前面所說的)那三種聲音,常常被我的聲音蓋住。以前諸葛亮隱居在隆中,抱著膝蓋吟唱《梁甫》。當時的人們詢問他的志向,他只是笑著不說話。我給這個軒命名,怎么敢拿諸葛武侯來自稱,也只是(表達)像陶公所說的“容膝易安”的意思罷了??墒俏壹葏拹河直梢晫懳恼?,又不急于立志追求功名,(只愿)在一間小屋里,讀書不停。(如果)有人問我(志向在哪里),我將拿什么來回答呢?抱膝軒建好之后,我在那里住了一年。第二年,我被人延請(外出做事),不常在家,于是抱膝軒就廢棄了??墒悄且粫r的興致,不能忘懷,所以就將它補記下來。(二)古代歌閱該(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小題。水龍吟·西湖懷古宋·陳德武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臨堤臺榭,畫船樓閣,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時豪杰,都忘卻、平生志??上煨龝r異,藉何人、雪當年恥?登臨形勝,感傷今古,發(fā)揮英氣。力士推山,天吳〖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