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國學課程基地建設實施方案_第1頁
少兒國學課程基地建設實施方案_第2頁
少兒國學課程基地建設實施方案_第3頁
少兒國學課程基地建設實施方案_第4頁
少兒國學課程基地建設實施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少兒國學課程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常州市新北區(qū)龍虎塘實驗小學建設目標總體目標:以“為詩意人生奠基”為理念,以“構建學習浸潤體系”為主線,開發(fā)并充實多元、高質有特色的少兒國學基礎設施,合理設置豐富多樣的少兒國學課程體系,整合融通多方力量,提升教師的國學素養(yǎng)、課程開發(fā)與建設能力,逐步形成具有龍小特質的國學課程文化,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潤澤學生的童年生活。具體目標:1.開發(fā)現代學校的教育功能,充分挖掘經典文化的教育價值,弘揚民族精神,促進師生的主動健康發(fā)展。2.建構“經典、愉悅、生長”的國學課程體系,推動“靈動、開放”的課堂轉型,搭建“交往、互動”的校本教研網絡,成就“大氣、睿智、浪漫”的詩意教師和“陽光、文雅、靈動”的詩意學生,形成承揚國學的校本經驗和學術力量。3.豐實“詩意教育”內涵,加強學校詩意特質的品牌效應和輻射作用,帶動聯(lián)盟校共同發(fā)展,努力促進“詩意教育”的國際理解。建設思路1.遵循一個理念——“傳承、創(chuàng)生、滋養(yǎng)、綻放”,為詩意人生奠基。2.促進兩體發(fā)展——促進師生主動健康發(fā)展。3.建構三個領域——實踐和研究-評價和管理-資源和保障4.堅持四項結合——與學校課程實施結合、與班級建設結合、與學生活動結合、與特色網站建設結合。建設內容及舉措一、理念滲透:潛移默化共悟共建1.學習認識——“臨千歌然后知雅意”我們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將“國學經典承揚與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結合起來,為詩意人生奠基的設想。那么,怎樣使它成為大家的共識呢?首先組織校本課程開發(fā)骨干教師學習相關理論,召開“小課堂,大國學”的校本課程建設專題會議,對課程基地建設的價值予以準確把握。再次,通過業(yè)務學習、“馨竹論壇”、校本課程專題研究活動,將論證所得傳遞給每位教師,將研究的美好前景廣為宣傳,使“知其雅意”后的龍小教師有所思,有所盼。2.專家指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順利開展研究活動,沒有一支稍有國學專業(yè)素質的教師隊伍是不行的。為此,我們將系統(tǒng)架構國學課程實施的專家“智庫”,以幫助并定期組織教師有針對性地學習研討,豐厚底蘊,掃除課程建設、實施中的阻礙,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實踐。二、硬件打造:詩意環(huán)境鮮明特色我們以“文”、“雅”、“序”、“活”為核心要素,對少兒國學課程的環(huán)境建設及設備設施進行整體設計。1、以“單元板塊文化”為基點,打造“國學主題園”。多層次,立體化建構大氣詩意的環(huán)境文化,強調師生的創(chuàng)造和參與,讓環(huán)境成為邀約學生沉浸國學芳香的特殊課堂。(1).完善已有的“詩書禮樂”廣場、“詩詞歌賦園”“名家對影園”三大板塊的典雅布置,綠色營造,比德喻志,賦予物質建筑以德性的光輝。(2).巧建“千年國學穿越館”。學校圖書館是獨立的四層建筑,借助現有與國學相關的書籍、板壁介紹,增添觸摸屏,開發(fā)相關軟件,建成靈動的“國學發(fā)展史”板塊,讓學生在閱讀和探究中走進國學的昨天、今天,了解其中的關鍵事件,關鍵人物。在四樓的“教師書吧”辟建出“國學馨香小屋”,老師、學生均可駐足其間,享受咖啡、茶香,在討論、碰撞中感悟國學厚重的底蘊和品性,共繪國學的明天。。(3).構建“七彩情韻廊”。各樓梯走廊展板主題化,教學樓之間的連廊以“經典滋養(yǎng)”、“詩意綻放”為系列進行分層建構。重點打造一樓文化大廳通向報告廳的“國學沖浪互動街”,分年級、分主題,讓孩子們自由涂鴉,傳遞心聲;發(fā)表新詩,交互點評;提問競答,主動探究;書畫飄香,一展風流。彰顯童真童趣,讓學生的國學之旅充滿歡樂,富有情趣。2、以“雅致、先進、多能”為宗旨,建設四大“國學風情區(qū)”:馨竹電視臺、馨竹詩社、電腦室、報告廳,使之成為課程實施的主陣地。三、課程建構:統(tǒng)整探究系統(tǒng)設計1.統(tǒng)整國學課程,形成課程內容體系(1)系統(tǒng)梳理國家課程中的國學內容:整體地梳理小學階段1-12冊語文教材,對教材中涉及的古詩詞內容、三字經、弟子規(guī)、論語、古今賢文、成語以及課標中小學階段推薦的70篇優(yōu)秀詩文等進行歸類,并對同作者、同主題內容進行適當拓展、整合重組,并按年段、內容、課型、教學形式、評價方式嘗試設計校本化的課程指導綱要。(2)拓展豐富校本課程中的國學內容:在學校原有校本課程《古詩文誦讀》、《親近母語》成熟成型的基礎上,繼續(xù)拓展開發(fā)《弟子規(guī)》、《三字經》、《千字文》、《論語》等國學課程體系,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天文、地理、歷史、文學、哲學、倫理、道德、禮儀等豐富內容,著手編寫國學課程序列校本教材,設計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指導綱要。附表:拓展課程“小課堂,大國學”之序列建構國學拓展:小課堂,大國學小學六年一年一部專著一年一段發(fā)展史(關鍵人、關鍵事,賞析作品,評點史實)備注:以馨竹電視臺“小課堂,大國學”特色講堂為主陣地,強調基于兒童立場,選擇適合學生的精髓。由語文老師利用“班級午間項目課程”“親近母語”等平臺,指導學生開展微課題研究,進行拓展豐富和有向突破?!兜茏右?guī)》春秋四書五經《三字經》唐詩《百家姓》宋詞《千字文》元曲《論語》明清小說《道德經》外延發(fā)展(藝術哲學……)(3)打通學科活動壁壘,實現雙向滋養(yǎng):我們還注重國學課程的實施與其他學科、活動的有機整合,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如與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班隊活動、學校課題的聯(lián)袂合作,在各學科教學和活動中融入國學的要素,并能把少兒國學課程實施中積累的教學策略、活動機制、評價方式等有機遷移至各學科及活動,實現雙向滋養(yǎng)。2.靈動課堂教學,形成多元課型體系我們將以“靈動、開放”為核心要素打造少兒國學課堂教學,使師生能在平等地交流、自由地討論、有效地合作、快樂地創(chuàng)造的基礎上走向有向開放、有效互動、主動創(chuàng)造、生態(tài)評價。(1)探究課型范式在前期的研究中,針對不同內容的古詩文,我們探索出了六種古詩文教學的范式,在后續(xù)的“少兒國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此為切入點,鼓勵教師建構其他類型的國學經典教學范式,力求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角度設計教學過程,注重對學生誦讀方法指導和自學方法的指導,重視理解能力、欣賞能力、應用能力、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學習國學的興趣和能力。我們探索課型范式,但是又不拘泥于范式,而是鼓勵教師在研究實踐的過程中能不斷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從而使國學的課堂呈現出“靈動、開放”的勃勃生機。(2)變革教學方式我們將逐步形成具有龍小特征的觀課、評課標準,加強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的有機關聯(lián),推進交往互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轉變。運用多種教學技術,尤其要運用信息教學技術,嘗試“e”學習,“翻轉課堂”,建成“國學學習檢測一體化的網絡平臺”。3.打通課堂壁壘,形成創(chuàng)意活動體系我們打通了課內課外的壁壘,以四大“國學風情區(qū)”為陣地,精心建構“國學”專題學習與活動,形成創(chuàng)意活動體系,注重精英培養(yǎng)與群體培養(yǎng)雙線的并重交叉進行。(1)吟誦小課(必選)。利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10:55—11:15這段時間,專門安排經典文化吟誦小課,各班按照自編的校本教材,利用吟、唱、畫等多種手段使之成為全校學生誦讀、記憶、欣賞國學經典和嘗試創(chuàng)作的主陣地。(2)馨竹之聲(必選)。以“馨竹電視臺”為舞臺陣地,在每周五中午的12:30-12:50,開展面向全校師生的互動式的國學特色課堂展示和學習,以月為時間單位系列策劃:第一周和第二周——國學講座,由語文教師輪流擔綱,內容上將“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專著學習和“國學大家”“詩詞流派”“創(chuàng)作指導”等國學常識結合,帶著全校學生展開國學文化的探究之旅。第三周——古韻新唱,由一位語文教師和一位音樂教師帶著學生主持、學生演員指導全校師生吟唱國學經典篇章,含有吟詠、常州吟誦及谷建芬創(chuàng)作的古詩新唱因子,統(tǒng)領全校學生對這一星期學過的詩文進行集體的吟誦復習,吟唱結合,著力于吟誦技巧的真正落實和達到有感情背誦的目標。小主持的誦讀和吟唱是搖頭晃腦,古韻十足,全校同學更是群情響應,一時間校園里,讓學生在上下互動,詩聲朗朗,樂聲飄揚中感受經典文化的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第四周——創(chuàng)作交流,這是孩子們“厚積薄發(fā)”的時刻。大家圍繞一個主題,用詩意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低中年級的孩子年紀小,他們就寫兒童詩,高年級的同學寫格律詩,讓孩子們品嘗實踐之趣,參與之樂,成功之悅,記錄下他們一路成長的足跡。(3)情趣社團(限選)。親近母語訓練營——在年級校本課中讓學生自主選擇,走班學習,深入領略國學文化的魅力;馨竹詩聯(lián)社——“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滿園春”繼續(xù)加強我?!败爸裨娚纭边@一國學課程實施的一塊主陣地建設。加大以謝孝寵、陸士偉等市楹聯(lián)專家、詩詞名家的日常輔導頻度,進一步加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國學知識的深度以及活動的豐富度,激發(fā)社員學經典,用經典,創(chuàng)經典的熱情,也帶動全校同學學習的興趣。國學吟誦班——將“常州吟誦”與“古詩新唱”整合,常州吟誦傳人秦德祥先生為座上賓,讓學生在獨特的韻律中感受經典的脈搏。(4)特色創(chuàng)意活動。我們把國學研究活動延伸課外,在一系列極具特色和挑戰(zhàn)的活動中使學生提高認識,培養(yǎng)能力,獲得發(fā)展。①考核評估型?!氨吃姶笸酢痹鹿谲娰?、年度冠軍賽,六一的古詩游園暨考核活動,元旦的“攜手經典,叩響新年鐘聲活動”進一步優(yōu)化,嘗試“成果展評”“課程研究微報告評比”,關注過程,情趣引領,對課程建設中的教師、學生,課程發(fā)展進行評估。②展示匯報型。每學年開展一次“大型古詩特色活動”,如情景劇大賽、中華詩詞吟誦大賽、百米長卷獻祖國等。③延伸滲透型。在校本課程“親近母語”類中,展開序列化、系列化的研究。④有向突破型。與學生發(fā)展處聯(lián)合開展“班級午間項目課程”的研究,以國學為總體背景,引導“以班主任為關鍵人的教師團隊”共同投入基于班級特點的國學子項目研究,實現點上深入,形成班級特色。四、動態(tài)實施:研究促行成事成人1.多方聯(lián)動,提升品質為了使少兒國學課程動態(tài)化地實施,我們搭建“交往、互動”的校本教研網絡。主題研究三級聯(lián)動:以學校主課題《基于為詩意人生奠基的學校文化變革的實踐探究》為統(tǒng)領,以由?!爸袊郝?lián)學會會員”、“常州艤舟詩社會員”馨竹詩聯(lián)社責任老師等組成的項目組系統(tǒng)展開,以師生個人或自組團隊開展的微型課題拓展延伸或點上突破。研究成果及時轉化:將研究成果及時轉化成顯性的文本、圖像等,形成《研究簡報》、學期微課題研究的微報告、教材、論文等。機制推動化歸日常:以“每月論壇”、每月隨機調研、期末展評等機制加強研究與日常實踐的有機關聯(lián)。詩意聯(lián)盟拓展視野:開展與周邊有共同志趣學校的聯(lián)合教研活動,與詩意結盟友好學校韓國心石小學進行有效的互訪互學活動,積極通過之前來訪的美國開米教授的橋梁作用與美國學校建立合作項目,以增進“詩意教育”的國際理解。2.強團聚力,成事成人組織架構:以一向關注我校國學工作的省市詩教協(xié)會領導、史紹熙、丁芒、谷向陽等教育名家、詩詞名家及華師大“新基礎教育”研究專家團隊、南師大吳永軍教授組成“智囊團”,進行高位引領。由校長、分管校長、校本特色責任人、教科室主任成核心領導小組;由校內各級楹聯(lián)、詩詞會員和語文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國學情趣社團責任人組成研究中心小組,由全體語文教師、校本教師組、對國學有造詣的家長校友組成實踐推進基層團隊。各團隊圓融共進。推動課程的建設。分層培養(yǎng):憑借專家智囊團的引領,培養(yǎng)領導小組的系統(tǒng)建構之功;憑借各級各類的比賽、論壇等活動培養(yǎng)中心組骨干的有機推進之功;以語文學科的吟嘯杯素養(yǎng)大賽、面向全體課程實施教師的專家講堂為平臺,整體提升隊伍的國學傳遞之功。自主管理:管理實施重心下移,強調責任人與合作者意識,鼓勵教師層面各種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課程實施和課程管理,以“國學小導師”“國學小導游”等校級崗位和活動中的動態(tài)生成性崗位,如“國學小考官”促進學生的管理參與,激發(fā)主體意識。預期效能1.學生素養(yǎng)得以進一步浸潤學生們在國學文化的浸染下,腹有詩書氣自華,謙謙君子形象新,“陽光、文雅、靈動”的詩意特質彰顯在課堂、活動、校園、家庭及社區(qū)舞臺上……2.教師素質得以進一步提升在研究過程中,教師們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文學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發(fā)展,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課程建設能力得到提升……“大氣、睿智、浪漫”的詩意特質進一步鮮明。3.學校內涵得以進一步發(fā)展推動龍小穩(wěn)步行進在“傳承經典,滋養(yǎng)童貞于古今中;創(chuàng)生新境,綻放華彩于天地間”的發(fā)展之路,為生命的“詩意棲居”蓄勢發(fā)力:校園環(huán)境自然典雅,詩情畫意,韻致怡人;校園管理以人為本,服務至上,勇于創(chuàng)生,靈活智慧;師生發(fā)展活力充盈,個性張揚,不斷超越;校園特色鮮明馥郁,魅力四溢。4.辦學品質得以進一步提高。在經典文化的浸潤下,龍小從一所普通小學,成為了省實驗小學,成為了區(qū)窗口學校?!笆?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學?!薄笆∷刭|教育學?!薄笆∫婪ㄖ涡J痉缎!薄笆械掠厣珜W?!薄皡^(qū)質量評估一等獎”……在用國學打底的文化主張下,期待辦學品質進一步得到綜合提升,能成為“新基礎教育”基地校,全市乃至全國國學特色品牌校。5.詩意教育的多域理解得以進一步促進。在研究中進一步鮮明“詩意教育”的辦學特色,并加強輻射,促成詩意教育的國內和國際理解,讓祖國經典文化的芳香傳向更遠、更高。課程評估在重點探究活動式評估的基礎上,對教師的評估主要針對課程教師的事業(yè)心,對學生的愛心及教學的態(tài)度和教學創(chuàng)意等進行評價。強化“教學即評價”的意識,注重培養(yǎng)教師現場捕捉,及時反思,動態(tài)調整的能力素養(yǎng),嘗試評價設計先于教學設計,對即將實施的教學框架進行自我評議或同伴評議。完善評課制度,對課堂教學開展多樣化的評價(如學生反饋課堂教學)。優(yōu)化觀課、評課標準體系,培養(yǎng)教師合作共同體,開展以前移后續(xù)改進為宗旨的課堂觀察。對課程的評估主要圍繞“課程建設是否得到學校管理層面的支持”,“是否為每個學生提供學習課程的機會”,“是否聽取和尊重教師對課程建設的意見”等方面,通過自我評估、專家評估、行政評估的聯(lián)動評估機制,以“前移后續(xù)”式的思維方式及時發(fā)現問題,糾正航向,總結經驗,放大亮點,確保基地建設的螺旋上升式發(fā)展。保障措施1.組織保證。形成以校領導為核心,以校本課程教師為骨干,以全體教師的研究為依托的課程建設人員網絡,聘請高層學院專家、市區(qū)教研室及名校名師專家(校友、家長)、培植本土校本領軍人物引領教師團隊聯(lián)動式成長,為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提供組織上的保證。

2.制度保證。形成完善的課程建設管理制度、中心組成員例會制度,為課題的順利實施提供制度的保證。

3.人員保證。各年級的年段實施由專人負責,年級組成員分工合作,聘請有關專家擔任顧問,為課程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人員的保證。4.技術保證。完善校園網站,構建強大互動系統(tǒng);引入“e學習”,以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的提升促課程建設內涵發(fā)展。5.經費保證。設立課程建設經費,??顚S?,為課程的順利實施提供經費保證。借助“百年校慶”等節(jié)點活動,加強成果的展示和輻射,贏得家長、社會的肯定和支持?!渡賰簢鴮W》課程綱要一、古代經典詩文的價值、意義。(一)兒童精神成長的需要。國學對于兒童的精神成長是極為重要的。它天然地和兒童有著一種契合關系,它們的想象方式、表達習慣和認知渠道,都有著詩的品質。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tǒng)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升著孩子們的素養(yǎng)。如孝親敬長,誠實守信,謙恭有禮等。同時,燦爛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對祖國更有感情,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培養(yǎng)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識、經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師重教,尊老愛幼,要知道怎樣做人做事,等等,這些好的傳統(tǒng)如果失去了,那我們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亂。國學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論語》、《孟子》,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小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識生隔閡。一個人辨別是非的能力應該從小就開始,過了青春期,道德觀、世界觀就已經基本形成了,這時候才開始進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尤其是小學可操作空間比較大,年齡段合適,考試的壓力也相對小一些,因此是國學教育的最佳時間。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由儒、釋、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學合構而成。在這種傳統(tǒng)文化基礎上孕育出來的傳統(tǒng)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順自然而以人為本;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循人倫而以和為本;在人與自我的關系上,重體驗而以樂為本。處于這種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逐漸形成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意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憂患意識,“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濟世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終極理想。同時,古代知識分子十分注重以“內省”來提高道德修養(yǎng),并且主張通過自身的體驗而體驗到快樂。也正是因為此,“順自然而以人為本,循人倫而以和為本,重體驗而以樂為本”成為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體現,對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有指導作用。可見,兒童能從國學里獲得精神成長的力量,獲得內心對于真善美的體驗和享受,進而為自己的人生打下健康的精神底色,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二)新課程改革的現實需要。2000年,國家教育部頒發(fā)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除更加強調文學教育外,還要求誦讀兒歌、童謠以及優(yōu)秀詩文。于過去相比,新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增加了詩詞在課文中的比例。蘇教版第一冊教材中,就有4篇兒歌、5首古代經典詩文(包括古詩)。讓孩子多讀詩、多讀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并借此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這已成為小學語文課改的共識。但是通觀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限于篇幅等原因,古代經典詩文的入選總量偏少,而且一些經典篇章沒能入選。在教學時,古代經典詩文是以非生命形態(tài)存在的,是被肢解后的只言片語。在兒童心目中,它就是跟其他文體一樣的讀本,就是學會里面的字詞、讀懂詩句的意思。古代經典詩文本應給孩子們的想象、情趣和創(chuàng)造被消解殆盡。所以,作為課程資源的古代經典詩文,還有很大的開發(fā)空間。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課程開發(fā)也迫在眉睫。校本課程開發(fā)是我國基礎教育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內容,它雖是引用的術語,但在內涵上卻具有濃厚的中國本土特色。它是在中小學多年來實施活動課、選修課和興趣小組活動的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而來的課程開發(fā)策略,是學校根據本校的教育哲學,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活動的方式,并在校內實施以及建立內部評價機制的各種專業(yè)活動。古代經典詩文正可以借著這個契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項目發(fā)揮出它特有的育人價值。(三)形成學校辦學特色的需要。本校始建于1913年,由“循理合澤第十初等小學校”發(fā)展而來。近百年間,對教育理想的追求代代相傳。進入21世紀,學校形成了“為詩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以適切的經典詩文為載體,以“構建學習浸潤體系”為主線,整合融通多方力量,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植養(yǎng)民族根基,促成兒童詩意地走向未來。曾是季子故里,今是詩鄉(xiāng)聯(lián)城,“詩意教育”在詩教委梁東主任為我校的親筆題詞“詩以育人,詩以興邦”中成為百年龍小特色建設的鮮明旗幟。前期,已開始進行古代經典詩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最顯著的影響是“兒童立場”的全面確立,從課堂教學、班隊建設、學?;顒印h(huán)境建設等方面研究如何凸顯兒童文化,用經典文化喚醒兒童的“詩心”,完善生命;用經典詩文為兒童點亮民族底色;用古詩文特色教育實踐課程改革,從而實現“為詩意人生奠基”的理想。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少兒國學”校本課程的支點作用,它是本校辦學理念得以全面滲透的精神源泉。但是,在前期的開發(fā)過程中,由于缺少科學規(guī)劃和系統(tǒng)思考,這門課程的發(fā)展沒有達到我們期望的水平,它在校內重大的輻射作用還沒能很好地發(fā)揮出來,所以很有必要對前期的實踐經驗進行理性反思,并在此基礎上加強課程實施的規(guī)劃與執(zhí)行力。綜上所述,無論從時代發(fā)展、課程改革的外在趨勢,還是從兒童成長、學校發(fā)展的內在需求來看,“少兒國學”校本課程開發(f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基于此,我校對少兒國學課程與教學展開了系統(tǒng)研究。二、總體目標。我們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設計了小學少兒國學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總體目標:增強愛國熱情,獲得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情感體驗;積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知識;形成開拓的視野和人文情懷。課程中古詩文共240首(包括國家推薦古詩75首,不含課文中古詩文)。1.在古詩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強化民族認同感,增強愛國熱情,培養(yǎng)家國情懷。2.通過誦讀古詩文,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領略國學經典的博大精深,感受詩韻之美,浸潤中華優(yōu)秀思想,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并落實在日常生活上配合現代思潮,以達新舊傳承的目的。3.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古詩文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基本方法。4.在發(fā)展學習古詩文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5.能進行古詩文自主探究性學習,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古詩文。6.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古詩文積累和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古詩文,并背誦優(yōu)秀詩文240首。7.能初步鑒賞古詩文作品,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對古詩文作品的見解和想法。能結合學生生活體驗,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作詩,發(fā)展書面語言語用能力。三、階段目標??傮w目標的落實需劃分梯次,具體展開。上述三維目標主要通過學段目標來實現。分段的主要目標分為三個學段,體現在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6學年中。1、第一學段(一、二年級)(1)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興趣;樂于參與古詩文的誦讀和即興創(chuàng)作活動,每學期4次。(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經典古詩文。(3)用學生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古詩文內容。(4)背誦優(yōu)秀古詩文80首。2.第二學段(三、四年級)(1)在古詩文誦讀中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和格言警句,能借助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語的意義。(2)樂于運用在古詩文誦讀中學到的詞語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對照自己的生活經驗,用合適的語言將自己的思考結果清晰地表達出來。(3)培養(yǎng)誦讀樂趣,增加以文學常識為主的各方面的知識。如對感興趣的作者生平和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有表達的自信心。(4)背誦優(yōu)秀古詩文80首。(5)了解古詩文的押韻常識,掌握并運用到自己的詩文創(chuàng)作中,要求每人每學年8首。3.第三學段(五、六年級)(1)保持學生對學習經典古詩文的興趣,積累古詩文誦讀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在正確解讀傳統(tǒng)經典的過程中,自覺吸納中華文化中的精髓,具有一定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如:=1\*GB3①養(yǎng)成收藏國學經典資料的習慣。=2\*GB3②對習作有信心,樂于將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用詩文的形式進行書面表達。(2)具有一定的語感,能從整體把握閱讀的重點內容,逐步具備相應的分析、理解詩歌的能力。(3)利用詩歌對學生的美感教育提升他們對藝術的鑒賞能力,真正做到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提高全面素質。(4)背誦優(yōu)秀古詩文80首,能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5)能將經典詞句靈活運用在習作中,學生樂于參與詩文創(chuàng)作的實踐活動。每月設定一個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要求每人每學年8首。四、教學建議。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少兒國學課程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需求的國學教學觀念,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少兒國學教學質量。教學中努力體現古詩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少兒國學研究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應根據校本課程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古詩文教學內容滲透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古詩文教學要注重詩詞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古文基礎。尤其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想象力,開發(fā)創(chuàng)作潛能,提高學生品讀、鑒賞和創(chuàng)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古詩文綜合應用能力。五、評價建議。(一)充分發(fā)揮古詩文課程的多種功能。語文課程評價具有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和選拔等多種功能,其目的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應發(fā)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尤其應注意發(fā)揮其診斷、反饋和激勵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二)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要堅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全面反映學生古詩文學習的狀態(tài)及水平。評價方法除了紙筆測試以外,還有平時的詩配畫活動、親子互動、課堂互動等各種方法。古詩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更應重視定性評價。學校和教師要對學生的詩文學習情況和考核結果進行分析,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除了等級或分數以外,還可用代表性的事實客觀描述學生古詩文學習的進步,并提出建議??尚行苑绞饺缦拢?.獎勵。獎勵一顆五角星、卡片、本子、圖書等。最方便的是給分數,要給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費,有歡喜也有效果。2.反饋、檢查。學生誦讀古詩文主要是在課外的時間里進行,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學生自覺性的影響。如果教師忽視反饋,疏于管理,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失去興趣,不加重視。所以,學生積累了幾首古詩文后,就要及時檢查學生的積累掌握情況。為了更直觀地呈現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了一個便于檢查的評價表。(附:古詩文積累情況評價表)班級:姓名:同桌伙伴:目錄(詩名)誦讀時間自評同桌伙伴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注:星級評價標準:☆會背誦☆☆會解釋詩意☆☆☆能體會詩的意境并用畫來表達☆☆☆☆會默寫☆☆☆☆☆會在說話與寫作中運用3.成果展示。讀得越好,學生越喜歡讀。所以教師要維持其成就感。教師可以在班中經常開展展示活動,如開展古詩擂臺賽、誦詞接龍、講詩詞故事等,讓學生把所學展示給大家看。對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和表現有進步的學生都予以表揚,使其有成就感。4.走進生活。僅僅教會學生吟誦幾首古詩詞,并不能算是對他們進行了真正的文學熏陶。只有身處濃濃的古詩文學習氛圍,學生才能真正有所領悟,有所感染。一要形成古詩文學習的校園環(huán)境;二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口語交際、寫作文時,用上已積累的古詩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引導的同時,只要發(fā)現有學生在有意識地去用,別管適合與否都大力表揚,給其他的學生樹立榜樣;三要結合學生的生活見聞和各種活動進行,這就需要我們獨具慧眼,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瞬間,不失時機地引入詩詞。5.鼓勵創(chuàng)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