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師說》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第10課 師說》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第10課 師說》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第10課 師說》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第10課 師說》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1師說【教學目標】1.了解韓愈及其思想;2.積累相關(guān)文言知識;3.學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4.理解課文尊師重道的深刻內(nèi)涵,感悟作者抨擊時弊、堅持真理的精神。【教學方法】誦讀法、串講法、討論法【教學輔助】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數(shù)】3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由寫作背景等相關(guān)內(nèi)容導入課文。二、整體感知1.介紹韓愈。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撫養(yǎng)長大。二十歲入長安,三次考進士不中。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參加進士考試,登進士第。曾入汴州(治所在現(xiàn)在的河南開封)?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閑職,唐貞元十八年(802年)到長安任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從此正式步入仕途。貞元十九年,改任監(jiān)察御史,因上書論饑荒,得罪權(quán)貴,被貶為陽山(現(xiàn)在廣東連陽)縣令。元和元年(806年),新皇帝(唐憲宗)即位,他被召回長安,任國子監(jiān)博士。元和十二年,隨裴度征討叛亂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唐憲宗派人迎佛骨入宮,韓愈上書力諫,被貶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穆宗即位,召韓愈回長安為國子監(jiān)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我國古典散文發(fā)展到唐代,出現(xiàn)了一次巨大變革。從陳子昂開始,經(jīng)元結(jié)、韓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羅隱等許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間,改變了自東漢以來逐漸形成的駢體文對文壇的統(tǒng)治,實現(xiàn)了文體、文風和文學語言的解放,推動了散文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這次文學變革,適應著時代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的需要,總結(jié)了自先秦以來我國散文長期發(fā)展的歷史經(jīng)驗,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改革文體和革新散文創(chuàng)作的理論主張,并成功地進行了創(chuàng)作實踐。加之參加這次革新的作家們以極大的熱忱和高度的自覺為推動新文體、創(chuàng)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廣為宣傳,獎掖后進,在文壇上形成一股變革的潮流。由于這次變革有理論指導,有成功的實踐,又有群眾基礎和巨大的影響,儼然成為一次“運動”;而提倡新文體的韓愈等人,又與當時流行的駢體“俗下文字”相對立,稱所倡導的文體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這次變革叫做“古文運動”。2.解題?!稁熣f》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罢f”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范圍,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這類文體?!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皫熣f”意思是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3.寫作背景。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壟斷了政治和經(jīng)濟大權(quán),形成了門閥制度。上層士族的子弟,憑著高貴的門第生來就是統(tǒng)治者,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到了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這種風氣依然存在。韓愈當時任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他對上層“士大夫之族”的惡劣風氣深惡痛絕。作者借《師說》一文抨擊了那些“恥學于師”的“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4.學生聽讀課文,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課文。5.學生借助注釋,疏通文意。6.學生誦讀文本,注意句讀,培養(yǎng)語感。7.教師點撥難句,學生整體把握文本內(nèi)容。明確:《師說》的中心論點是:“是故(無今無古、)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蔽恼孪日撌隽藦膸煹谋匾蛽駧煹臉藴?,既擺出古人從師的事實,又論證了從師學習不分少長的原因。然后運用對比論證,剖析了當時社會從師學習有“古今”“少長”“貴賤”之別的現(xiàn)象和原因,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然后引用了古代孔子的言行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增強了說服力。最后一段,引用當時李蟠的例子補充說明自己的觀點,并交代寫作本文的緣由?!菊n文結(jié)構(gòu)】第1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標準。第1層(第1~2句),闡述教師的作用。作者用六個字概括了教師的三個作用:“傳道”“受業(yè)”“解惑”。第2層(第3~4句),闡述從師的必要。作者從反面指出,“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說明有惑必須從師。第3層(第5~7句),闡述擇師的標準。第7句是本段的結(jié)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地提出了擇師的標準。第2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第1層(第1~3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并領(lǐng)起下文對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第2層(第4~6句),把“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對比,指出“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第3層(第7~9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xiàn)象對比,批評“今之眾人”“小學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第4層(第10~15句),把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惡習。第3段:以古代圣賢孔子從師的范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第4段:以當時社會李蟠從師的事實,補充證明自己的觀點,并說明作《師說》的原因。三、合作探究1.教師的“傳道”“受業(yè)”“解惑”這三項任務,哪一項是主要的?本段對“受業(yè)”一項未作闡述,這是為什么?明確:在韓愈看來,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道”,他“收招后學”,“抗顏而為師”,主要目的就是要“傳道”,恢復儒家的“道統(tǒng)”,因而提出“師道”的口號。這個意圖是貫穿全文的?!笆軜I(yè)”是教師的起碼工作,即下文說的“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盡人皆知。開頭全面概括教師的任務時不可不說,但不是論述的對象。2.“師道”指什么?明確:“師道”是從師的原則和風尚,指課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3.課文提出了哪些觀點?明確:《師說》提出的觀點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等。4.課文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你如何看待這一觀點?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苯裉?,在接受一些新知識、掌握一些新技能方面,年輕人掌握更快,而且有時學生的思想受到的束縛更小,因而有些方面確實“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5.課文有哪些寫作特點?(1)總體上觀點鮮明,結(jié)構(gòu)嚴謹,邏輯嚴密,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有破有立,深刻透徹,說服力強。(2)語言上①整句、散句結(jié)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②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jié)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揣測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歟”,反詰、諷刺語氣,感情強烈。③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頂真,用上一句的結(jié)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聯(lián)結(jié),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彼?、梳理·積累1.通假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通“授”,傳授?;驇熝?,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2.文言實詞。士大夫之族──類,名詞彼與彼年相若也──相似,動詞術(shù)業(yè)有專攻──學習,研究,動詞不拘于時──束縛,限制,動詞余嘉其能行古道──贊許,動詞作《師說》以貽之──贈送,動詞3.文言虛詞。生乎吾前──“乎”,介詞,表示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乎”,介詞,相當于“于”,表示比較,可譯為“比”。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乎”,語氣詞,用于疑問句末,表示反詰語氣,可譯為“呢”。其皆出于此乎──“乎”,語氣詞,表示揣測語氣,可譯為“吧”。嗟乎!──“乎”,語氣詞,表示感嘆語氣,可譯為“啊”。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而”,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阻止的語氣,相當于“罷了”。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其”,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吾未見其明也──“其”,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不譯。4.詞類活用。①意動用法吾從而師之──“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