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資料_第1頁
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資料_第2頁
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資料_第3頁
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資料_第4頁
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資料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資料/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資料心理咨詢師二級(基礎)——第一章基礎心理學知識復習重點各位學友,請注意。本復習資料根據考試指定教材和同步習題集,并參考2005年以來全真試題編制而成。期望在家在認真讀兩三遍教材的基礎上,找出考試重點,理解考試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復習幾遍重點。并結合配套真題,多練多記。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第一單元基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內容(p1-4)一、心理學概述心理學研究的對象:1、動物的心理現象;2、兒童的心理現象;3、正常成人的心理現象;4、精神病人的心理現象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fā)生、發(fā)展及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A心理學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基礎學科?;A心理學總結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是:心理活動最普遍、最一般的規(guī)律;對心理學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導的意義。二、基礎心理學的內容基礎心理學的內容可以分為四個方面:(一)認知;(二)需要和動機;(三)情緒、情感和意志;(四)能力、氣質和人格一般把心理現象分為:心理過程和人格;知、情、意和個性。心理現象可分為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心理過程包括: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個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和動機;能力和人格。人格包括:氣質和性格第二單元人的心理的本質(p4-6)一、心理是腦的機能動物心理的發(fā)展經歷了感覺(環(huán)節(jié)動物)、知覺(脊椎動物)和思維萌芽(靈長動物)三個階段。人的心理是:腦的機能;客觀現實的反映。二、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映人的心理具有能動性、主觀性,是腦活動的結果,是客觀世界在腦中的反映。心理現象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通過大腦活動而產生的。心理反映的特點有能動性和主觀性。心理反映不是鏡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動的反映。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概念;體驗;活動。由于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的關系使得我們可以通過人的行為客觀地研究他的心理。心理和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表現為:心理支配人的行為;心理通過行為表現出來。但心理和行為不能劃等號,不能說“心理就是行為”,“行為就是心理”。心理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中間科學或邊緣科學第三單元心理學發(fā)展簡史(p7-11)一、科學心理學的建立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二、學派的紛爭(一)構造心理學:馮特和鐵欽納是構造心理學派的代表。采用實驗內省的方法,分析意識的內容,并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二)機能主義心理學代表:杜威、安吉爾、詹姆士機能主義是在達爾文的進化論的影響下和詹姆士實用主義思想的推動下建立的。機能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特點是強調心理學應該研究心理在適應環(huán)境中的機能作用,反對把心理學只看作一門純科學,重視心理學的實際應用。(三)行為主義代表:華生、巴甫洛夫、斯金納心理學研究行為的任務在于查明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規(guī)律性關系??梢愿鶕碳ね浦磻?,根據反應推知刺激??梢酝ㄟ^控制環(huán)境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四)格式塔心理學代表:魏特海墨、克勒和科夫卡主張從整體上研究心理現象(五)精神分析學派代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心理包括兩個主要的部分:意識和無意識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層次發(fā)展平衡就是健全的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層次發(fā)展不平衡就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發(fā)生。三、當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取向(一)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羅杰斯和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因與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的觀點有明顯的分歧而被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特點是: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應重視人自身的價值;要充分發(fā)揮人的潛能。(二)認知心理學20世紀6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認知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的新方向。認知心理學的主要特點是:從信息的輸入、編碼、轉換、儲存和提取的過程來研究人的認知活動;把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統(tǒng),從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人的認識活動。(三)生理心理學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的機制是生理心理學研究的對象。生理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包括:①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②心理活動的腦的機制第四單元研究心理現象的原則和方法(p11-14)一、研究心理學的原則研究心理學必須堅持的原則有:1、客觀性原則2、辯證發(fā)展原則3、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1、觀察法2、調查法3、個案法4、實驗法。第二節(jié)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第一單元神經系統(tǒng)的構造及功能(p15-20)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脊髓和腦)和外周神經系統(tǒng)一、神經元及其功能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單位。神經元是由細胞體、樹突和軸突組成的。細胞體和樹突是灰色的,軸突外部有一層白色的髓鞘。神經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者接受前一神經元傳來的神經沖動的部位是樹突。前一個神經元和后一個神經元彼此接觸的部位叫突觸。神經元具有接受刺激、傳遞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神經元可分為:1、感覺神經元(傳入神經元)2、運動神經元(傳出神經元)3、中間神經元二、外周神經系統(tǒng)及其功能外周神經系統(tǒng)是聯系感覺輸入和運動輸出的神經機構,由12對腦神經和31對脊神經組成。外周神經系統(tǒng)可分為軀體神經系統(tǒng)和自主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系統(tǒng):1、又叫植物神經系統(tǒng);2、一般不受意識的支配;3、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4、與情緒反應有密切的關系。交感神經的功能:喚醒有機體,調動其能量。副交感神經的功能:使有機體恢復和維持安靜的狀態(tài),儲備能量,維持機體平衡。三、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其功能中樞神經系統(tǒng)是由脊髓和腦組成。腦由腦干、間腦、小腦和端腦構成。(一)脊髓(二)腦干腦干包括延腦、橋腦和中腦。延腦中還有支配心跳和呼吸的中樞腦干網狀結構是調節(jié)睡眠與覺醒的神經結構。(三)間腦由丘腦、上丘腦、下丘腦和底丘腦4部分構成。丘腦是大腦皮層下除嗅覺外所有感覺的重要中樞;上丘腦參與嗅覺和某些激素的調節(jié);下丘腦是內臟系統(tǒng)活動的調節(jié)中樞;底丘腦調節(jié)肌張力,使運動能夠正常進行。下丘腦是調節(jié)自主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中樞(四)小腦:功能是保持身體平衡,調節(jié)肌肉緊張度,實現隨意和不隨意運動。四、大腦皮層的結構與功能以溝和裂為界線,可把大腦皮層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等組成部分。大腦皮層各部分的功能額葉以軀體運動功能為主中央前回是軀體運動中樞頂葉以軀體感覺功能為主中央后回是軀體感覺中樞枕葉以視覺功能為主視覺中樞位于枕葉的枕極顳葉以聽覺功能為主聽覺中樞位于顳上回和顳中回五、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對一般人來說,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對稱的。大腦兩半球解剖結構對稱,但功能不對稱。對一般人來說,大腦兩半球的功能表現為左半球言語功能占優(yōu)勢,右半球知覺和形象思維活動占優(yōu)勢1860年法國醫(yī)生布洛卡發(fā)現了運動性言語中樞。羅杰·斯佩里所做的“割裂腦”實驗證明了對右利手的人來說,他的左半球言語功能占優(yōu)勢;右半球空間知覺占優(yōu)勢。第二單元內分泌系統(tǒng)與心理第三單元高級神經活動的反射學說(p21-24)巴甫洛夫通過實驗研究創(chuàng)立了高級神經活動反射學說。以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現實的、具體的刺激物為信號刺激而形成的條件反射屬于第一信號系統(tǒng)。以語言和詞為條件刺激所形成的條件反射屬于第二信號系統(tǒng),是人所特有的。一、巴甫洛夫學說的幾個基本概念(一)興奮和抑制巴甫洛夫認為,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是興奮和抑制(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饋反射是指有機體在神經系統(tǒng)的參與下,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做出的規(guī)律性回答。實現反射活動的神經通路叫反射?。ǜ惺芷鳌魅肷窠?、反射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反饋是指反射活動的結果又返回傳到神經中樞,使神經中樞及時獲得效應器活動的信息,從而更有效地調節(jié)效應器活動的過程。(三)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動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學而會的反射。例如吃食物流口水,瞳孔在強光作用下收縮,而“談虎色變”,“望梅止渴”不是無條件反射,吃酸梅流口水是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個體通過模仿、學習,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反射。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談虎色變,望梅止渴屬于條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性反射、斯金納的操作性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性反射二、巴甫洛夫發(fā)現的幾個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巴甫洛夫發(fā)現的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有:1、條件反射的抑制規(guī)律;2、神經過程的擴散和集中規(guī)律;3、神經過程的相互誘導規(guī)律;4、動力定型。(一)條件反射的抑制條件反射的抑制包括:①外抑制;②超限抑制;③消退抑制;④分化抑制。外抑制:額外刺激的出現使條件反射停止反應超限(保護性)抑制:突然出現、神經細胞長時間工作、強烈刺激使條件反射受到抑制消退抑制: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不再給予強化的時候出現的抑制分化抑制:只給條件刺激物強化,其他刺激不予強化,對其他刺激的反應將逐漸消失(二)擴散和集中擴散:一個地方的神經細胞的興奮引起它周圍細胞的興奮集中:能區(qū)別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后,只對條件刺激物進行反應的過程(三)相互誘導一種神經過程進行而引起另一種神經過程出現的現象叫相互誘導。興奮和抑制的相互作用所發(fā)生的相互誘導包括:①正誘導和負誘導;②同時性誘導和相繼性誘導。(四)動力定型動力定型是指大腦皮層對刺激的定型系統(tǒng)所形成的反應定型系統(tǒng)。第三節(jié)感覺和知覺第一單元感覺概述(p25)一、感覺的定義:感覺是指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二、感覺的種類按照刺激的來源可把感覺分為外部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皮膚覺(觸覺、溫覺、冷覺、和痛覺)和內部感覺:包括運動覺、平衡覺和機體覺(內臟感覺)(餓、脹、、渴、窒息、惡心、便意和性、疼痛。)第二單元感受性與感覺閾限(p25-26)一、感受性與感覺閾限的定義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叫感受性。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叫感覺閾限。感受性與感覺閾限之間的關系是反比關系。某種感覺器官感覺最敏銳的那種刺激,就是這種感覺器官的適宜刺激。二、感受性及感覺閾限的種類感覺閾限可分為絕對感覺閾限和差別感覺閾限;感受性也可分為絕對感受性和差別感受性。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的最小變化量叫:1、差別感覺閾限;2、差別閾限;3、最小可覺差;4、。三、韋伯定律和費希納定律韋伯定律:1、差別閾限與標準刺激強度的比例是一個常數;②可以用公式表示為:Δ=K。費希納定律可以表示為S=KR。刺激物的物流強度和它所引起的心理強度之間的關系是:刺激物的物理強度單位按對數級數增加時,它所引起的心理強度單位是按算術級數增加的。第三單元感覺現象(p26-28)一、感覺適應在外界刺激持續(xù)作用下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例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從亮處到暗處,開始看不到東西,要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到。對光適應是在強光作用下視覺感覺閾限迅速提高的過程、感受性降低的過程。對暗適應是在暗環(huán)境中視覺感受性不斷提高的過程。對暗適應需要30~40分鐘能夠完成。為了保護對暗適應只要戴上一個紅色的眼鏡就可以。二、感覺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還能暫時保留一段時間的感覺形象叫感覺后象。如:電燈滅了,眼睛里還會看到亮著的燈泡的形狀;聲音停止后,耳朵里還有這個聲音的余音在縈繞。感覺后象可以分為正后象和負后象。彩色的負后象是刺激色的補色,正后象和負后象可以相互轉換,,感覺后象的感受性更高了。紅燈滅后眼睛里出現了藍綠色的后象,這叫負后象。三、感覺對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對比。如①吃完苦藥后再吃糖覺得糖更甜;②一樣亮的灰分別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看起來明度不一樣了;③綠葉陪襯下的紅花看起來更紅了。兩種感覺同時發(fā)生所形成的對比叫同時對比;兩種感覺先后發(fā)生所形成的對比叫相繼對比。各種感覺道出現的對比叫做視覺對比(包括明度對比和色調對比)、嗅覺對比、味道對比和溫度對比等等。例如,綠葉陪襯下的紅花看起來更紅了,這是:①同時對比現象;②彩色對比。四、聯覺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叫聯覺。如:①紅色看起來覺得溫暖;②聽著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覺得燈光也和音樂節(jié)奏一樣在閃動。第四單元各種感覺(p29-34)一、視覺(一)視覺的適宜刺激視覺的適宜刺激是波長在380納米~78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二)視覺器官視網膜視細胞層上的視覺神經細胞是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錐體細胞能分辨物體的細節(jié)和顏色,這是明視覺,桿體細胞只能分辨物體的明暗和輪廓,這是暗視覺。(三)顏色視覺1.顏色的特性顏色有色調、明度、和飽和度的特征。2.顏色混合3.色覺異常:按照色覺異常的程度可把色覺異常分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覺異常絕大部分是遺傳的原因造成的;有色覺異常的人若不經過科學鑒定他自己不見得能知道自己有色覺缺陷。色覺異常的遺傳途徑大多數是由外祖父通過母親傳給外孫的。外祖父是色盲,爸爸是色盲,這時女孩才會是色盲。色盲中女性僅是男性的1/10.色覺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別來“辨認”顏色的。紅綠色盲看不見光譜上的紅和綠,把光譜看成是不同的明度的灰二、聽覺(一)聽覺的適宜刺激和聽覺的感受性聽覺的適宜刺激是16~20000范圍內的空氣振動。人耳對1000~4000范圍內聲音的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較高。人的聽覺的感受性和年齡有關,20歲以前隨年齡的增長感受性逐漸提高;60歲以后隨年齡的增長感受性逐漸降低。老年人聽覺感受性降低的特點是他首先散失的是對高頻聲音的聽覺。在聲音的持續(xù)作用下,聽覺感受性降低的現象叫聽覺適應。一個聲音由于同時起作用的其他聲音的干擾,使聽覺閾限升高的現象叫聲音的掩蔽。聲音強度太大或聲音作用時間太長,引起聽覺感受性在一定時間內降低的現象叫聽覺疲勞。如果聽覺疲勞不斷積累,長期得不得恢復,將會導致永久性的聽力散失。(二)聽覺器官聽覺的感受器是內耳的科蒂氏器官。(三)聽覺的特性聲音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種性質。音調由聲波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響度由聲波的振幅決定,振幅越大聲音越響;音色由聲波的波形決定。聲波的波形決定了聲音的音色。由不同頻率的聲波組成的無周期性的、不規(guī)則的聲音叫噪音。噪音不僅由聲音的物理性質決定,而且也取決于人的生理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嗅覺嗅覺是最古老的感覺。嗅覺的適宜刺激是能揮發(fā)的、有氣味的物質。嗅覺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細胞四、味覺味覺的感受器是味蕾。味覺的適宜刺激必須是能溶于液體的、有味道的物質?;镜奈队X有咸、甜、苦、酸。五、皮膚感覺皮膚感覺實際上包括觸覺、壓覺、振動覺、溫覺、冷覺和痛覺。生理零度是指皮膚表面的溫度。六、平衡覺平衡覺(靜覺)的感受器是內耳的前庭器官。暈車、暈船是因為平衡器官過于敏銳造成的。七、運動覺運動覺又叫動覺。運動覺的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關節(jié)。八、內臟覺內臟感覺又叫機體覺。內臟感覺包括饑餓、飽脹、窒息、疲勞、便意和性等感覺。特征:1、內臟感覺的性質不清2、內臟感覺的定位不準3、內臟痛覺具有放射的性質。內臟器官的活動處于正常狀態(tài)時,引不起內臟感覺。八、痛覺痛覺感受器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組織中。痛覺沒有適宜刺激。痛覺難以適應。個體在痛覺感受性上的差異和如下因素有關系:1、一個人對疼痛的認識和態(tài)度2、一個人的性格特點3、一個人的意志力。痛覺的生物學意義在于它對機體具有保護性的作用。第五單元知覺概述(p34-37)一、知覺的定義知覺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二、知覺的基本特性知覺的基本特性:整體性、選擇性、恒常性、理解性。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種屬性結合成一個整體加以反映的知覺特性叫知覺的整體性(注意書上例子)把一部分物體當知覺的對象,而把其它對象當作背景,有選擇的知覺外界事物的知覺特征叫知覺的選擇性。(注意書上例子)在一定范圍內,知覺的條件發(fā)生了變化,而知覺的映像卻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變的知覺特性叫知覺的恒常性。(注意書上的例子)理解和詞的標示在知覺產生中的作用,就是知覺的理解性(注意書上的例子)第六單元知覺的種類(p37-42)知覺包括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和錯覺。一、空間知覺空間知覺包括大小知覺、形狀知覺、距離知覺和方位知覺。方位知覺可以以自身為參照,也可以以雙耳聽覺提供的信息為參照。距離知覺:是判斷距離遠近的知覺,又叫深度知覺。對距離的判斷可以根據以下條件:1.對象的重疊2.線條或空氣的透視作用3.明暗、陰影4.運動視差眼睛的調節(jié)作用:眼睛的調節(jié)作用是:①距離知覺的單眼線索;②深度知覺的單眼線索。判斷距離遠近的線索包括肌肉運動線索、單眼線索、雙眼線索。距離知覺產生的雙眼線索有:①雙眼視軸的輻合作用;②雙眼視差。雙眼視差是形成深度知覺的最主要的線索。立體電影是應用雙眼視差的原理制作的二、時間知覺對物質現象的延續(xù)性和順序性的反映叫時間知覺。人對時間的估計可以根據:1、日出日落的交替;2、一年四季的變化;3、生理活動的周期性變化;4、心理活動的周期性變化。機體生理節(jié)律所引起的人的行為節(jié)律性的變化叫生物鐘。生物鐘可以:①調節(jié)人的行為;②給人估計時間提供依據。三、運動知覺對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移所產生的知覺叫運動知覺。似動現象是指物體在空間中并沒有位移卻被知覺為運動的現象。似動現象又叫動景現象。依據似動現象的原理制作出來的有:1、電影2、動畫3、霓虹燈的動感變化。四、錯覺錯覺是指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歪曲知覺。錯覺的性質:1、是對客現事物的歪曲知覺2、只要具備產生錯覺的條件,錯覺就一定會發(fā)生3、錯覺所產生的歪曲帶有固定的傾向。錯覺的種類:1、線段長短、2、線段方向、3、面積大小、4、不同感覺道相互作用??梢孕纬慑e覺的有:1、視覺2、聽覺3、不同感覺器官的相互作用。第七單元記憶及記憶過程(p42-46)一、記憶的定義記憶是指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二、記憶的種類記憶按其內容可分為形象記憶、情景記憶、情緒記憶、語義記憶、動作記憶五種。按照是否意識到,可以把記憶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按照能否加以陳述,可以將記憶分為陳述性記憶(語言)和程序性記憶(動作)。認知心理學按照信息保存時間的長短以及信息的編碼、儲存和加工的方式的不同,把記憶分為瞬時記憶(1秒以內)、短時記憶(1分鐘以內)和長時記憶(1分鐘以上)。瞬時記憶的容量較大、短時記憶的容量是7加減2個單位。長時記憶容量無限短時記憶對語言文字是聽覺的記憶,對非語言文字是形象的記憶瞬時記憶保持信息的形式:①刺激物的形象;②感覺后象。瞬時記憶轉入短時記憶的條件是:①對識記的材料加以注意;②意識到瞬時記憶的信息。記憶廣度:就是短時記憶的容量短時、記憶的容量是7±2短時記憶的信息是可以被意識到的三、記憶過程記憶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回憶又叫再現,是識記和保持的結果,是對識記和保持的檢驗,有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四、遺忘及遺忘規(guī)律遺忘是指:①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回憶的現象;②對識記過的材料不能再認的現象;③發(fā)生了錯誤的回憶或再認。對記憶和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是艾賓浩斯。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五、遺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應。遺忘或因衰退造成,或因干擾造成。干擾可以分為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記憶的系列位置效應有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先前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叫前攝抑制。記憶材料在系列中所處的位置對記憶效果發(fā)生的影響叫系列位置效應。系列位置效應表現為兩頭的材料比中間位置的材料記得好第四節(jié)思維、言語及想象第一單元思維概述(p47-48)一、思維的定義和特征思維是指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思維的主要特征是間接性和概括性。思維的間接性表現在:思維通過已知推測出未知;思維借助媒介能對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觀事物進行反映;借助思維人們還能對尚未發(fā)生的事情作出預見。思維的概括性表現在:思維可以把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抽取出來,形成概括性的認識;思維可以把事物的特征抽取出來,加以分類并用詞把其標示出來;通過思維可以形成概念。二、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思維的智力操作過程的基本形式有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第二單元思維的種類(p48-49)一、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根據思維的形態(tài)所劃分的思維的種類:①動作思維;②形象思維;③抽象思維二、輻合思維和發(fā)散思維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規(guī)則進行的思維叫輻合思維,又叫求同思維。沿著不同的方向探索問題答案的思維叫發(fā)散思維,又叫求異思維。三、再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第三單元概念掌握與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p49-51)一、概念的形成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性的反映,是以詞來標示和記載的。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質屬性稱為概念的內涵。概念所包含的個體叫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之間的關系:①概念的內涵越淺其外延越廣;②概念所包含的屬性越少外延越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之間是一種相反的關系。個體借助于語言從成人那里繼承和學會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叫概念的形成或概念的掌握。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人工概念:①是人為制造出來供實驗用的材料;②是對自然概念的模擬三、問題解決及對問題解決的研究(一)問題解決的定義在問題空間中進行搜索,以便從問題的初始狀態(tài)達到目標狀態(tài)的思維過程叫問題解決(二)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1.遷移的作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解決新問題的影響叫遷移。會騎自行車有助于學騎摩托車是正遷移。會騎自行車的人去騎三輪車,影響掌握三輪車的技術,這是負遷移。2.原型啟發(fā)的作用從現實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啟發(fā)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叫原型啟發(fā)。對解決問題具有啟發(fā)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啟發(fā)的例子:①瓦特看到水開時蒸汽把壺蓋頂起來,受到啟發(fā)發(fā)明了蒸汽機;②牛頓看到蘋果掉到地上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③阿基米德洗澡時覺得身體受到水的浮力發(fā)現了浮力定律;④魯班被帶齒的絲毛草劃破了皮膚而發(fā)明了鋸子。3.定勢的作用從事某種活動前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叫定勢。定勢的表現:①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間會把它讀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數字中間會把它讀成13;②老師對某位同學印象好,閱卷時會不自覺地多給他幾分。第四單元語言與言語(p5154)一、語言與言語語言是以語音和文字為物質外殼,以詞為單位,以語法為構造規(guī)則的符號系統(tǒng)。語言是人們進行交際的工具。人們運用語言交流思想,進行交際的過程叫言語。言語的特點包括:①言語是人們運用語言交流思想,進行交際的過程;②言語是一種心理現象;③言語活動離不開語言。二、言語活動的形式言語活動的形式有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用來進行交際的言語叫外部言語。外部言語的形式包括:①口頭言語(對話語音和獨白語言);②書面言語。用來支持思維活動進行的不出聲的言語叫內部言語三、言語活動的中樞機制參與言語活動的皮質部位包括:①言語運動中樞;②言語聽覺中樞;③視覺性言語中樞;④書寫性言語中樞。(一)言語運動中樞:布洛卡中樞受到損傷將會發(fā)生表達性失語癥(說)。(二)言語聽覺中樞:威爾尼克中樞又叫聽覺性言語中樞,受損發(fā)生接受性失語癥(聽)。(三)視覺性言語中樞:視覺性言語中樞受到損傷的病人理解字詞的含義發(fā)生了困難,出現失讀癥(讀)。(四)書寫性言語中樞:受損將出現失寫癥(寫)第五單元表象和想象(p54-56)一、表象和想象的定義表象是指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再現的過程。想象是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過程。表象的形象在頭腦中可以放大、縮小、翻轉的特性叫表象的可操作性。表象是記憶過程,想象是思維過程。二、想象的種類:想象可以分為無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一)無意想象:沒有預定的目的,在某種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產生的想象(如夢和幻覺)。(二)有意想象:在一定目的、意圖和任務的影響下有意識地進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包括幻想、再造想象、創(chuàng)造想象?;孟胧侵负鸵粋€人的愿望相聯系并指向未來的想象?;孟氲奶攸c是:1、其內容和一個人的愿望相聯系;2、其內容指向于未來第五節(jié)意識與注意(p57-62)第一單元意識概述一、意識意識是指在覺醒狀態(tài)下的覺知。意識包括:1、對外界事物的覺知;2、對自身內部狀態(tài)的覺知。二、無意識無意識指個體沒有覺察到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過程。無意識包括無意識的行為和對刺激的無意識。三、幾種不同的意識狀態(tài)(一)睡眠根據腦電波的變化,可以將睡眠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頻率和波幅都較低身體放松,呼吸變慢,容易驚醒10分鐘第二階段:偶爾短暫爆發(fā)頻率高波幅大個體很難被叫醒20分鐘第三階段:頻率繼續(xù)降低波幅更大,出現Δ波40分鐘第四階段:大多數腦電波呈現δ波肌肉進一步放松,各項指標功能變慢,深度睡眠20分鐘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里:1、δ波消失;2、出現類似于清醒狀態(tài)下的高頻低幅的腦電波;3、眼球開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動;4、夢境開始出現。從入睡到醒來的過程中,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的時間越來越長。(二)夢夢境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開始出現。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做夢不妨礙身體健康;人人睡覺都會做夢,并且不只做一次夢。夢的特點包括:1、夢境的不連續(xù)性;2、夢境的不協調性;3、認知的不確定性。第二單元注意概述(p60)一、注意的定義注意是指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注意的集中性:①是指心理活動能全神貫注地聚焦在所選擇的對象上;②表現在心理活動的緊張度和強度上。二、注意的種類注意可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一)無意注意: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就能維持的注意,又叫不隨意注意。(二)有意注意:有預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維持的注意,又叫隨意注意。(三)有意后注意:既有目的又無須意志努力的注意叫有意后注意。(又叫隨意后注意)第三單元注意的特征(p61-62)一、注意廣度在同一時間內意識能清楚地把握對象的數量叫注意的廣度又叫注意的范圍。對選擇的對象注意能穩(wěn)定地保持多長時間的特征叫注意的穩(wěn)定性。在注意穩(wěn)定的條件下,感受性發(fā)生周期性增強和減弱的現象叫注意的動搖。注意的起伏又叫注意的動搖。注意起伏是人人都有的現象,是由生理活動的周期性引起來的。注意離開了心理活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的對象吸引去的現象叫注意的分散(分心),它是與注意穩(wěn)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質。三、注意轉移按照任務的要求,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去的現象叫注意的轉移。注意的轉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轉移是根據任務的要求,注意的分散則是離開了當前的任務。注意分散和注意轉移的區(qū)別:前者是無目的地離開了當前的任務,后者是有目的地離開了當前的任務。四、注意分配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對象,同時從事著幾種不同活動,這是注意的分配。能夠分配注意的條件是:1、所從事的活動中必須有一些活動是非常熟練的;2、所從事的活動不能在同一感覺通道內完成;3、所從事的活動不能用同一種心理操作來完成;4、所從事的幾種活動之間應該有內在的聯系。第六節(jié)需要與動機(p63-67)第一單元需要與動機概述一、需要(一)需要的定義需要是對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tài)的反映,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條件的欲求。需要都有對象,沒有對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需要受社會制約,帶有社會性;需要是不斷發(fā)展的,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二)需要的種類1.自然需要和社會需要(按產生角度分)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社會需要(獲得性需要)是反映社會要求而產生的需要。社會需要包括求知和交往的需要。2.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滿足需要的對象而言,可把需要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質需要是對社會物質產品的需要;精神需要是對各種社會精神產品的需要。二、動機(一)動機的定義動機是指激發(fā)個體朝著一定目標活動,并維持這種活動的一種內在的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二)動機的產生動機在需要基礎上產生??梢约ぐl(fā)動機的因素有:①需要;②內驅力;③情緒;④誘因。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動個體進入恢復機體內部平衡的喚醒狀態(tài)叫內驅力。能夠引起有機體的定向活動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叫誘因。(三)動機和行為之間的關系動機和行為的關系表現為:①不同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動機引起;②不同行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動機引起;③同一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動機引起;④同一行為可以由相同的動機引起。(四)動機的種類1.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按照需要產生的根源,可把動機劃分為生理性動機(驅力或內驅力)和社會性動機。以人類的社會文化需要為基礎而產生的社會性動機包括:1、交往動機;2、成就動機;3、權力動機;4、興趣和愛好。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叫興趣。興趣的品質包括:1、傾向性2、廣闊性3、持久性4、效能。當興趣不是指向對某種對象的認識,而是指向某種活動時便成了愛好。2.有意識動機和無意識動機按照是否能意識到自己活動的動機,可把動機區(qū)分為有意識動機和無意識動機。所謂定勢是指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的預先準備狀態(tài)。定勢往往是一種無意識動機。3.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對推動人的行為、多動都能發(fā)揮作用;外在動機只有在不損害內在動機的條件下才是積極的;個體的活動主要靠外部獎勵推動的話,就會損害內在動機。第二單元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傻偷礁叩奈鍖哟涡枰蛯哟涡枰奶攸c:1、無論從種族的演化或個體的成長來說,層次越低的需要出現的越早;2、層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強,它們能否得到滿足直接關系到個體的生存。3、只有當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滿足,較高層次的需要才會出現。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不斷完善自己,實現自己理想的需要。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要叫自我實現的需要。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境界是少數人能夠達到的。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直接關系到個體生存的需要叫缺失性需要。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缺失性需要是:1、在種族和個體發(fā)展過程中早期出現的需要;2、關系到個體生存的需要。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生長需要:①是高層次的需要;②其滿足有益于健康、長壽和精力旺盛。第七節(jié)情緒、情感和意志(p68-70)第一單元情緒、情感概述一、情緒、情感的定義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情緒和情感:1、是主體以一種主現感受的形式進行反映的;2、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3、有其外部表現形式;4、會引起一定的生理變化。情緒變化的外部表現模式叫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語表情。表情的產生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學習模仿的成分。關于表情,有一些是全人類都共同的,有一些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差異的。言語表情表現在:①說話的音調;②說話的速度;③說話的節(jié)奏。二、情緒、情感的區(qū)別和聯系情緒和情感的區(qū)別表現在:①情緒是感情反映的過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內容;②情緒適用于動物和人;情感只適用于人;③情感比情緒具有更大的穩(wěn)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緒和情感的聯系表現在:①情緒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不同的方面;②情緒代表的是感情反映的過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內容;③情感通過情緒來表現。三、情緒、情感的功能情緒和情感具有的功能:①適應;②動機;③組織;④信號。(一)適應功能(二)動機功能(三)組織功能:積極的情緒和情感可以調節(jié)和促進活動,消極的情緒和情感則可破壞和瓦解活動,說明情緒和情感具有組織功能。(四)信號功能第二單元情緒、情感的兩極性及變化的維度一、情緒、情感的兩極性有愛就有恨;有喜悅就有悲傷;有緊張就有輕松,說明情緒和情感具有兩極對立的特性二、情緒情感變化的維度情緒和情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