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高三一輪復習必修上冊文言文
《登泰山記》教師版
[復習重點]
1.積累并記牢120個實詞中的“陰”“陽”“數(shù)”三字及次常用字“限”“稍
2.背誦全文,翻譯重點句子。
山記》敘述作者借友人要日H山觀日出的《過.文章
課文內(nèi)容以精填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
時的維浮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
姚鼐(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袍軒,世禰惜抱
先生、姚憎抱
桐域派是我國清代文壇上母大的散文流派,亦稱,桐城古文派”,世
文學知識
通除“桐城源二桐城派以其文統(tǒng)的源遠流長、文論的博大精深、著
述的豐厚清正而聞名,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顯赫地位.
"就名世”是洞域先驅;“方苞”為桐城奠基人;方苞、劉大槌、眺麻稻尊為“桐城三祖”?
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舄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采用的面烘托的辦法.
2.語言簡潔、生動.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卻充分袤現(xiàn)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泰山總貌
「京師一事安乘、歷、穿、越
通石為橙七千有余
置山經(jīng)過
循谷越嶺遂至其褊
雪映天南日照城郭
待日出聲勢漸起
日將出天際變化
泰山日出\
日礎紅光
日出后西峰若倭
自然景觀
泰山景現(xiàn)
人文鼻濕
【題解】
作者姚鼐【ndi],桐城人,清代散文家。
①泰山之陽,汶【wM】水西流;其陰,濟【ji】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
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譯】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山南面山谷中的水都
流入汶水,山北面山谷中的水都流入濟水。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
長城。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里。
泰山之陽:陽,山之南、水之北。
其陰:陰,山之北、水之南。
陽谷皆入汶:陽谷,山南面山谷中的水。
當其南北分者:當,在(某處)。其,那。
古長城也:古長城,古代的長城,指春秋戰(zhàn)國時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古時齊魯
兩國以此分界。
詞類活用:汶水西流/濟水東流(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判斷句: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分析】第一段點出了泰山的地理環(huán)境:
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濟水東去,十分壯觀一一“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
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
橫亙在陽谷與陰谷分界處的古長城給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一一“當其南北分者,
古長城也“。
接著點出泰山最高點日觀峰一一“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p>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
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ytig]由南麓登。四十五里,
道皆砌石為磴【dSg】,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
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譯】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雪啟程,經(jīng)過齊河、長清兩縣,
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過長城的界限,到了泰安。這個月的丁未日,(我)與知
府朱孝純,字子潁,從南面的山腳登山。四十五里,路上都是石頭砌的臺階,有七千
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個山谷。中谷(的水)環(huán)繞泰安城下,這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huán)
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山,路不到一半,越過中嶺,又順著西面的山谷,就到了
泰山的山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在。
自京師乘風雪:乘,這里是“冒”的意思。
越長城之限:限,界限。
是月丁未:是,這、這個。
道皆砌石為磴:為,作為。磴,石階。道皆砌石為磴,直譯為“道路上都是砌石
頭作為臺階”,意譯為“路上都是石頭砌的臺階”。
余始循以入:循,順著、沿著。以,相當于“而”,連詞。
通假字:其級七千有余(同“又”,放在整數(shù)與余數(shù)之間)
古今異義:至于泰安(到)
判斷句: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
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
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ji]不可登。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彳來【cU如畫,而半山
居霧若帶然。
【譯】古時候登泰山,沿著東面的山谷進入,路上有個天門。東邊的山谷,是古
時候稱作的“天門溪水”,我沒有到過那里?,F(xiàn)在(我)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有門檻
一樣橫在路上的山崖,世人都叫它天門。路中大霧迷蒙、冰地很滑,石階幾乎不能攀
登。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只見)青黑色的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
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城市,汶水、徂徐山就像是一幅畫,而半山腰停留的云
霧,就像一條飄帶。
崖限當?shù)勒撸貉?,山崖。限,門檻,名詞作狀語,像門檻一樣。當,擋住。者,
定語后置句的標志。崖限當?shù)勒?,像門檻一樣橫在路上/擋住道路的山崖。
世皆謂之天門云:云,助詞,無實義。
磴幾【jI]不可登:幾,幾乎。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負,背。燭,照。這句話意思是,青黑色的山上覆蓋著白
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望晚日照城郭:城郭,指城市。
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居,停留。
詞類活用:崖限當?shù)勒撸~作狀語,像門檻一樣)
定語后置句:崖限當?shù)勒撸ㄏ蕻數(shù)赖难拢合耖T檻一樣橫在道路上的山崖)
判斷句: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
【分析】第二段,寫作者的登山經(jīng)過。
先交代登山的時間、路線一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
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
南麓登?!?/p>
他們從南面山麓登山。山道“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作者
選擇的路線是循中谷入——“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
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p>
然后交代了古人的登山路線一一“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
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p>
登山過程看似輕描淡寫,但讀至下文一-“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p>
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才可知登山的艱難。
但作者一登上山巔,看到一一“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徒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望著座座青峰披著皚皚白雪,照亮南天。俯
瞰泰安城、漢水和徂彳來山沐浴在夕照中,宛如圖畫;環(huán)繞山間的云霧,就像輕柔的腰
帶。這一切令人心曠神怡,作者的興奮和喜悅之情,也溢于言表。
③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
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蒲【chnpu】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
否,絳皓【jiSghdo】駁色,而皆若僂。
【譯】戊申日月底這一天,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
大風揚起積雪直擊面頰。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都是云霧彌漫。逐漸可以看見云中數(shù)
十個白色的、像立著的樗蒲,是山峰。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
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太陽升上來了,正紅色,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
搖晃著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仡^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著,有
的沒被照著,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鞠躬的樣子。
戊申晦:晦,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戊申日月底這一天。
五鼓:五更。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漫,彌漫。
稍見云中白若樗播數(shù)十立者:稍,逐漸。樗璃,古代的一種博戲,這里指樗轄所
用的擲具,長形而末端尖銳,立起來像山峰。
極天云一線異色:極天,天邊。
須臾成五采:須臾,一會兒。
正赤如丹:丹,朱砂。
此東海也:東海,泛指東面的海,這里是想象,實際上在泰山頂上并不能看見東
海。
或得日或否:或,有的。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被照著。
絳皓駁色:絳,大紅。皓,白。駁,雜。絳皓駁色,或紅或白,顏色錯雜。
而皆若僂:僂,脊背彎曲的樣子,引申為鞠躬的樣子,日觀峰西面諸峰都比日觀
峰低,所以說“若僂”。
通假字:須臾成五采(同“彩”)
定語后置句:白若樗蒲數(shù)十立者(數(shù)十白若立之樗藉)
判斷句:亭東自足下皆云漫/山也/此東海也
被動句:或得日或否(被照到)
【分析】第三段作者日觀峰上觀日出。
一開始交代了看日出的時間和地點一一“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
出?!?/p>
日出前,氣候惡劣,天色尚暗,一切景象還不清晰,只是朦朧可辨一一“大風揚
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藉數(shù)十立者,山也?!?/p>
太陽將出時一一“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p>
太陽出來時——“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匾?/p>
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庇腥缍鸥Φ拿洌骸皶斄杞^
頂,一覽眾山小”的效果。
④亭西有岱祠【ci],又有碧霞元君祠?;实圬m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
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p>
【譯】日觀亭西面有岱祠(東岳大帝廟),又有碧霞元君(傳說是東岳大帝的女兒)祠。
皇帝的行宮在碧霞元君祠的東面。這一天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唐高宗
年號)以來;那些遠古的石刻都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來不及前
往(去看)了。
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行宮,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是日觀道中石刻:是,這。
其遠古刻盡漫失:漫失,模糊或缺失。
【分析】第四段,寫觀日出后,泰山日觀亭附近的名勝古跡。以日觀亭為中心,把岱祠、碧
霞元君祠、皇帝行宮的方位記敘得清清楚楚,構成了以日觀峰為中心的一組風景圖。一一亭
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
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p>
⑤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xid],皆平頂。冰
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譯】山上很多石頭,很少土。山石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的,很少圓形的。(山上)
很少雜樹,很多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都是平頂?shù)?。冰天雪地,沒有瀑
布,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到日觀峰幾里內(nèi)沒有樹木,而積雪與人的膝蓋平齊。
通假字:少圜(同“圓”,圓形)古今異義:多平方(平的、方的)
【分析】第五段,綜述泰山。先寫泰山“三多三少”的特點。(1)多石少土—“山多石,
少土。”(2)石頭多平方,少圓形一一“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保?)多松少雜樹
——“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痹倜枥L泰山嚴冬的景觀一一“冰雪,無瀑水,
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p>
⑥桐城姚鼐記。________
【譯】桐城人姚鼐記述?!痉治觥孔詈笠欢巍巴┏且ω居洝保淮髡?,這是游記常見的格
式。
基礎積累
一、課文挖空訓練
1.解釋加點的詞語
(第1段)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
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答案當(在)
(第2段)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
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摩(),
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
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
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里風)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
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徒如畫,而半山后()霧若帶然。
答案①磴(石階)②循(順著)③崖限(像門檻一樣的山崖)④負(背)⑤居(停
留)
(第3段)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稍見云中白若樗蒲數(shù)十立者,山也。<^()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
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得日或否,絳
皓喙()色,而皆若倒)o
答案①極天(天邊)②或(有的)③駁(雜)④僂(脊背彎曲的樣子)
(第4段)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实坌袑m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
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史)道者,皆不及往。
答案①漫(模糊)②當(對著)
(第5段)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干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啊),
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答案①平方(平的和方形的)②罅(裂縫)
(第6段)桐城姚鼐記。
2.翻譯畫線的句子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
至于泰安。
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③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答案:①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雪啟程,經(jīng)過齊河、長清兩縣,穿過泰山
西北面的山谷,越過長城的界限,到達泰安。(得分點:以、乘、至于)
②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彳來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
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③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
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
二'重點知識梳理
1.120個實詞積累、識記
⑴陰
義項例句
?其陽,濟水東流
②朝暉夕陽,氣象萬千(《岳陽樓記》)
③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岳陽樓記》)
④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闋氏歸漢(《蘇武傳》)
⑤習習谷風,以陰以雨(《詩經(jīng)》)
⑥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陽(《醉翁亭記》)
⑦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病梅館記》)
答案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②陰暗③冷,寒冷④暗中,暗地里⑤陰天⑥名詞,樹
陰,陰影;⑦名詞,光陰,時間。
鏈接高考:
(1)(2022?全國甲卷)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陽合
(2)(2019?北京卷)陽伏而不能出,陽迫而不能蒸
答案:①暗中,暗地里②陰氣
⑵陽
義項例句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
②斜陽草樹,尋常巷陌(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③明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長歌行》)
④皆用應曰:‘諾’。(《記王忠肅公翱事》)
答案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太陽,陽光③<形>溫暖。④<動>裝作;假裝。
⑶數(shù)
義項例句
①稍見云中白若樗箍藜十立者,山也
則勝負之藜,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
②
國論》)
③范增藜目項王(《鴻門宴》)
④三日六藝:禮、樂、射、御、書、藜(《周禮》)
⑤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藜(《琵琶行》)
⑥故為國之藜,務在墾草(《商君書》)技藝,方法
⑦其疏藜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柳宗元《小石城山記》)音2,密,與“疏”相對
⑧珠可歷歷藜也(魏學洲《核舟記》)計算
⑨藜呂師孟叔侄為逆(文天祥《指南錄后序》)音sh。,列舉罪狀,加以斥責
答案①幾,幾個,表示約數(shù)②法則,規(guī)律,命運③音shu6,屢次④算術⑤音shil,
數(shù)目,數(shù)量
鏈接高考:
(1)(2022?新高考I卷)今又行藜千里而以助魏
(2)(2022?新高考n卷)禹藜與語
(3)(2019?全國I卷)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藜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
(4)(2019?全國H卷)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藜
(5)(2018?全國H卷)又能以謫藜發(fā)施奸伏
答案①幾,幾個,表示約數(shù)②音Shu。,屢次③音shfl,數(shù)目,數(shù)量④計算⑤權
術,方略
2.通假字
例句本字及意義
①須臾成五聿
②多平方,少,
答案①同"彩",色彩②同“圓”,圓形
3.古今異義詞
詞語例句解析(古今義)
古義
①至于至于泰安
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古義
②平方多干方,少圜
今義指數(shù)是2的乘方;平方米
古義
③動搖下有紅光前卷承之
今義不穩(wěn)固,不堅定
答案①到達②平的和方形的③晃動
詞語例句意義
①越長城之國
②崖限當?shù)勒?/p>
⑴限③然則諸侯之地有國(《六國論》)
④濟清河濁,足以為限《戰(zhàn)國策》)
⑤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世說新語》)
①軍見云中白若樗藉數(shù)十立者
⑵稍
②夫妻心串慰(《促織》)
③月上柳承頭(歐陽修《生查子》)
4.多義實詞
答案(1)①界限②門檻③限度④險阻,阻隔⑤限制,限定
⑵①逐漸②略微,稍微③事物的末端
5.詞類活用
例句活用類型及釋義
①崖眼當?shù)勒?/p>
②明型天南
③道少半,越中嶺
答案①名詞作狀語,像門檻一樣②名詞作動詞,照③名詞作動詞,走路
6.特殊句式
例句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答案判斷句標志詞:皆
7.文化常識
(1)桐城派,是我國清代文壇上最大的流派。以其文統(tǒng)的源遠流長、文論的博大精深、
著述的豐厚清正,風靡全國,享譽海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顯赫的地位,其代表人物
有、o
(2)奉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泰山:又名,位于山東省中部,隸屬于泰安市,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長”“五
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古代帝王告祭的神山。
陽:山之為陽,河之為陽。
陰:山之為陰,河之為陰。
(3)是月丁未,與字即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知府:也稱,是中國古代的地方官職名,州府最高長官。
(4)戊申明至藜
晦:農(nóng)歷每月的o
五鼓:舊時自黃昏至拂曉一夜之間,有甲、乙、丙、丁、戊五個關鍵時間點,謂之“”
又稱五鼓。
答案(1)散文姚鼐劉大棚(方苞)(2)岱宗(或岱山、岱岳、東岳、泰岳)南北北南
(3)太守行政(4)最后一天五更
三.理解性默寫
L秦觀的《鵲橋仙》用“纖云弄巧”表現(xiàn)出“纖云”所織圖案的樣式美,《登泰
山記》用“,”表現(xiàn)出日出之時天邊之
云的色彩美。
2.《登泰山記》中描寫剛剛升起的太陽的顏色是“",而沐浴在
朝陽中的日觀峰以西山峰的顏色則是“"。
3.在姚鼐的《登泰山記》中,“,”兩句概括
了作者與友人寒冬登泰山途中的困難與艱辛。
4.姚鼐《登泰山記》中“”描寫初登山頂見到山與雪時的景象,
進而說“”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積雪的光彩。
5.姚鼐在《登泰山記》中用“”和“”分別出
了日出前后群峰的形態(tài),運用比喻,生動傳神。
6.《登泰山記》寫太陽形體未現(xiàn),光芒已見之景的句子是
7.天氣是古代詩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描寫對象,比如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的
“",寥寥數(shù)字便勾勒出天氣的變化無常;在姚鼐的《登泰山記》
中,寫在泰山頂上等待日出時“”,突顯了天氣的惡劣。
8.姚鼐《登泰山記》中的“”句寫出了登上泰山之巔所看到的山
間云霧溫柔飄逸美的特殊神韻,“”句把太陽初升時躍動而雄渾
的形象表現(xiàn)得氣勢磅礴,奔放豪邁。
9.《登泰山記》中作者寫登頂泰山后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用
“,"兩個比喻句寫出了泰山安詳、明媚、肅
穆中有溫柔飄逸之美的特殊風韻。
10.姚鼐的《登泰山記》文筆洗練,作者登上山頂之后,只見
“,",這兩句用極少筆墨寫出了泰山山頂?shù)?/p>
雪景。
11.《登泰山記》中作者寫自己與朱孝純所走山路危險難行的兩句
是:,o
12.《登泰山記》中,“,”描寫日觀峰以西諸
峰,在晨光的照耀下,紅白交錯,宛如鞠躬致敬。
13.“,”兩句寫旭日倒映海面,上下輝映,海
浪翻滾,紅波搖動,猶如承托著太陽一般。
14.姚鼐的《登泰山記》文筆洗練,作者登上山頂之后,只見
“,”,這兩句用極少的筆墨寫出了泰山山頂
的雪景。
15.《登泰山記》中,作者與朋友登上日觀亭,放眼望去,“,
山也”,大有“一覽眾山小”之勢。古詩文中寫群山之態(tài)的句子很多,比如
16.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先后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
頂時剎那間的感受的句子是:“,"。
17.“雪”是詩歌中常見的意象,但有時真假難分,如姚鼐《登泰山記》中
“”句描繪了雪光照亮了天空的景色,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中“”句則以雪寫浪花。
參考答案:
1.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2.正赤如丹絳皓駁色
3.道中迷霧冰滑磴不可登
4.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5.稍見云中白若樽蒲數(shù)十立者而皆若僂
6.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7.乍暖還寒時候大風揚積雪擊面
8.而半山居霧若帶然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9.汶水、祖徒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10.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11.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
12.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13.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14.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15.稍見云中白若楞蒲數(shù)十立者看萬山紅遍/一片孤城萬仞山/天姥連天向天
橫
16.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17.明燭天南卷起千堆雪
四、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先生名鼐,字姬傳,一字夢谷,世為桐城姚氏,端恪公文然元孫也。少家貧,體羸多病
而嗜學。世父范學者稱姜塢先生,與同里方苧川、葉花南、劉海峰善。諸子中獨愛先生,令
受業(yè)苧川,尤喜親海峰。姜塢嘗問其志,曰:“義理、考證、文章,缺一不可”。遂以經(jīng)學
授先生,而別受古文法于海峰。乾隆二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改禮部主事。三十三年,充
山東副考官,擢員外郎。逾年,充湖南副考官。明年,分校會試,改擢刑部郎中。四庫館開,
劉文正公、朱竹君學士咸薦先生,遂為纂修官。時非翰林與纂修者八人,先生及程魚門、任
幼植為尤著。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歸里
后,主梅花、鐘山、紫陽、敬敷諸講席,凡四十年。所至,士以得及門為幸。與人言,終日
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有來問,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雖學術與先生異趣者,見
之皆親服。紀文達撰《四庫書目錄》,頗詆宋儒,先生直斥其妄。先生貌清腥,神采秀越,
澹榮利,有超世之志。王蘭泉稱其藹然孝弟,有儒者氣象,而文名尤重天下。和碩禮恭親王
薨,遺教必得[d4i]姚某為家傳。自望溪方氏以文章稱海內(nèi),上接震川,推文家正軌,劉
海峰繼之。論者謂:“望溪之文質恒以理勝,海峰以文勝,學或不及,先生則理與文兼至?!?/p>
三君皆籍桐城,故世或稱“桐城派”。嘉慶十五年,先生與陽湖趙公翼重赴鹿鳴筵宴,詔加
四品銜。二十年九月,卒于鐘山,年八十有五。著《九經(jīng)說》十九卷、《老子章義》一卷、
《莊子章義》十卷、《惜抱軒文集》十六卷、《古文辭類纂》四十八卷、《今體詩鈔》十六
卷諸書。先生主試及分校得士皆稱盛,錢御史澧(II),孔檢討廣森其最也。
(節(jié)選自《清先正事略選》卷一,有刪節(jié))
【注】①世父:伯父。②劉海峰:即劉大棚(ku1),字才甫,號海峰。③鹿鳴筵:鄉(xiāng)試放
榜次日,官方備筵宴請新科舉人和考官等。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B.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C.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D.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D)
n.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項是(3分)
A.字,古人有名有字,一般來說,名是他人稱呼時用,字自稱用,也供同輩或長輩稱
用。
(錯誤:名是剛出生的時候取得,有點類似于我們現(xiàn)在在家里的小名,字是后來取的,
類似于我們在社會上通用的大名。你可以稱呼自己的名,但是你如果稱呼你爸爸媽媽
甚至爺爺奶奶的小名,恐怕你的小命也不保)
B.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國家典章制度、祭祀、學校、科舉等事,長官稱為禮部尚
書。
C.文正,謚號,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朝廷據(jù)其生平事跡給予的帶有評價性質的文
字。
D.薨,指人病逝,用于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還用于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皇子公主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姚鼐幼時家境不好,卻很好學。他雖是端恪公的元孫,但他幼時家里已很貧困,又
體弱多病,但依然愛好讀書。
B.姚鼐富有學識,曾被破格任用。四庫館開設后,需要編修人員,他得到劉文正、朱
竹君推薦,被破格任用。
C.姚鼐文章成就突出,超越前輩。他少時師法方望溪、劉海峰古文之法,后又優(yōu)于他
們,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出題者喜歡開這樣樣的玩笑,就看你比較原文的能力,雖然都姓方,但是方苧川和
方望溪不是一個人,屬于關公戰(zhàn)秦瓊一一挨不上)
D.姚鼐樂于施教,長年耕耘在教壇。他回到家鄉(xiāng)后,幾十年間主持多個書院的講席,
樂于提拔或薦推人才。
13.把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諸子中獨愛先生,令受業(yè)苧川,尤喜親海峰。(4分)
(2)時非翰林與纂修者八人,先生及程魚門、任幼植為尤著。(4分)
14.姚鼐是一代大儒,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請作簡要歸納。(3分)
①勤奮好學,刻苦治學;②淡泊名利,有超世之志;③樂于教人,善于提拔后進;④尊重長
輩,敬愛兄長。(3分。每點1分,答出其中3點即可得滿分)
譯文:
先生名鼐,字姬傳,一字夢谷,世為桐城姚氏,端恪公文然元孫也。
姚鼐(ndi)(1732年一1815年),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
中學內(nèi)),世稱惜抱先生,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散文家,與方苞、
劉大楣并稱為“桐城派三祖”。鼐,本義大鼎。古代周代天子用九鼎,諸侯最多可用
七鼎,大夫最多可用五鼎,元士最多可用三鼎,士可用一鼎。平民百姓無權用鼎。古
代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
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后稱字為表字。姬傳,姬,為黃帝
之姓,黃帝是上古傳說中最偉大的帝王,姬傳即黃帝的傳人。至于他為什么又字夢谷,
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這句話翻譯為先生名鼐,字姬傳,一字夢谷,祖上為桐城的姚氏一族,是端恪公姚文
然的玄孫。桐城姚氏,為桐城五大世家之一,是吳興姚氏的一支。據(jù)姚氏家譜第五卷
記載,虞舜第69世孫、西漢大經(jīng)學家姚平是吳興姚氏的開基始祖。
端恪公文然,是姚鼐的曾祖父姚文然。姚文然(16201678),字弱侯,號龍懷,江
南桐城(今屬安徽)人,清初名臣、文學家。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官至刑部
尚書。姚文然與魏象樞皆以敢言而負清望,并稱“姚魏”。死后謚號是端?。╧?)。
端恪公是尊稱的他的謚號。
元孫有兩個含義:1.本義為長孫,也就是長子的兒子。2.指玄孫。也就是曾孫的
兒子,或稱孫子的孫子,或稱兒子的曾孫。
少家貧,體羸多病而嗜學。
家中貧困,身體瘦弱多病但愛好讀書。盡管姚鼐出生于人丁興旺的桐城世家大族,
典型的官宦書香人家。不過到了姚鼐這一代,家道已經(jīng)衰落,他的父親姚淑是農(nóng)民。
但是或許是受家風的影響,姚鼐沒有因為家貧、自己體弱多病而放棄讀書學習?!百?/p>
本義是瘦弱的意思,后來又引申出多種含義,比如疲困、衰弱、貧弱等等。
世父范學者稱姜塢先生,與同里方苧川、葉花南、劉海峰善。
世父,也就是伯父,姚鼐的伯父叫姚范,人稱姜塢先生,之所以稱他為學者,是
因為姚范在學術方面有很高大的造詣?!袄铩笔菚庾?,始見于西周金文,古字形從
田從土,本義是居住之地,引申泛指人群聚居的地方。里又是古代地方行政組織,引
申指街坊、家鄉(xiāng)。長度單位大家都知道,這里就不再啰嗦了。三個人名無需多講,劉
海峰下面有注解。與???善,就是和某某關系交好。
諸子中獨愛先生,令受業(yè)苧川,尤喜親海峰。
文言文最喜歡偷換主語,所以要根據(jù)意思判斷主語到底是誰。諸在這里是眾多的
意思,受業(yè)是追隨老師接受學業(yè)。前兩句的主語都是伯父姜塢先生,后面一句的主語
變成了姚鼐。所以這句話應該這樣翻譯:在眾多子侄中,他伯父只喜歡姚鼐,就讓他跟
方苧川學習,姚鼐尤其喜歡親近劉海峰。
姜塢嘗問其志,日:“義理、考證、文章,缺一不可”。遂以經(jīng)學授先生,而別
受古文法于海峰。
“義理”指程朱理學;“考證”是清代風尚,以顯示淵博;“文章”指文章寫法,繼
承韓愈到歸有光的古文傳統(tǒng)。要求文章要表達一定的道理,并且有堅實的事實證據(jù),同
時也要文采斐然。經(jīng)學是把儒家經(jīng)典作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內(nèi)容包括哲學、史學、語言
文字學等。這句話中要注意“授”“受”,授是傳授學問,受是接受學問。
這句話翻譯為:姜塢先生曾經(jīng)問他的志向,回答說:“義理、考證、文章,三者缺
一不可?!庇谑蔷蛡魇谒?jīng)學,又另外讓他向劉海峰學習古文之法。
乾隆二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改禮部主事。
進士是中國科舉考試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級,類似現(xiàn)代教育制度中的博士學位。
在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
殿試及第者之稱。元、明、清時,貢士經(jīng)殿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
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事實上,姚鼐的科舉之路非??部?,他一共在十三年中五次參加考試,到了第五
次才考中。
庶吉士是中國明、清兩朝時翰林院內(nèi)的短期職位。由通過科舉考試中進士的人當
中選擇有潛質者擔任,為皇帝近臣,負責起草詔書,有為皇帝講解經(jīng)籍等責。
古代禮部掌管文教禮儀以及部分對外事務,主要負接待外賓、籌劃典禮、辦立學
校、科舉考試(曾經(jīng)考過)等等,最高管理者是禮部尚書。清朝,禮部主事配置于朝
廷或地方之輔助部門,品等為從五品。
這句話翻譯為乾隆二十八年,他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后改任禮部主事。
三十三年,充山東副考官,擢員外郎。逾年,充湖南副考官。明年,分校會試,
改擢刑部郎中。
這兩句要注意兩個字,一個是充,是擔任的意思;一個是擢,是提拔的意思。翻
譯為乾隆三十三年,擔任山東副考官。后提升為員外郎。一年多以后,擔任湖南副考官。
第二年,在會試中任分校,改升刑部郎中。
四庫館開,劉文正公、朱竹君學士咸薦先生,遂為纂修官。
四庫館即四庫全書館,是四庫全書的編纂機構。負責??薄队罉反蟮洹?,校勘各
省所到遺書,天文算學等。這句話中要注意薦這個字,本句中是推薦的意思,大家都
應該知道,另外還要記住它還有進獻、祭祀(高考曾經(jīng)考過)等意思。翻譯為:四庫
館開設后,劉文正公、朱竹君學士都推薦先生參與編撰,他于是被破格擔任篡修官。
時非翰林與纂修者八人,先生及程魚門、任幼植為尤著。
當時姚鼐已經(jīng)不在翰林院,卻能夠參與編纂和修訂《四庫全書》,可見他的才學
有目共睹的。與[yu]參加、參預,如參與、與會等。
翻譯為:當時有八位不是翰林身份而參與篡修的人,姚先生和程魚門、任幼植尤其
著名(突出)。
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遷官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晉升官爵,有時候說成右遷;一個是貶官,有時候說成
是左遷,例如白居易《琵琶行》里說:余左遷江州司馬。
在古代,我們對于死亡的說法,也是有禮可循的,對于不同人物的死亡都有不同
的稱呼,《禮記曲記》中這樣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土曰
不祿,庶人曰死?!币驗閯⑽恼歉吖?,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爐前工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
- 藥事管理法規(guī)培訓
- 勞動關系考試題(附答案)
- 神經(jīng)內(nèi)科??瓶荚嚹M題(含參考答案)
- 創(chuàng)新驅動下的教育基金投資模式探索
- 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視域下新聞出版業(yè)產(chǎn)業(yè)鏈優(yōu)化路徑-洞察闡釋
- 切片業(yè)務感知-洞察及研究
- 醫(yī)療信息化技術在健康管理中的實踐
- 醫(yī)療與教育數(shù)據(jù)的融合創(chuàng)新研究
- 技術革新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職業(yè)教育的挑戰(zhàn)與機遇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本科《婦產(chǎn)科學與兒科護理學(本)》期末題庫及答案
- 井下變電所停送電操作規(guī)程
- 我的妹妹高中 我的妹妹初中800字(三篇)
- -衛(wèi)生資格-副高-內(nèi)科護理-副高-章節(jié)練習-護理學總論-醫(yī)院感染護理(案例分析題)(共6題)
-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上)
- 禮品禮金登記表
- 【新】2019-2020成都市石室中學北湖校區(qū)初升高自主招生數(shù)學【4套】模擬試卷【含解析】
- 《文明禮貌我最棒》班會課件
- 意外受傷賠償協(xié)議書的格式
- PE管閉水試驗表
- 山東省教師職稱改革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