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備考-中考材料作文審題技巧例析_第1頁
初中語文備考-中考材料作文審題技巧例析_第2頁
初中語文備考-中考材料作文審題技巧例析_第3頁
初中語文備考-中考材料作文審題技巧例析_第4頁
初中語文備考-中考材料作文審題技巧例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備考-中考材料作文審題技巧例析初中語文備考-中考材料作文審題技巧例析

2023年全國中考作文命題在題目類型上,穩(wěn)定中又有創(chuàng)新。全命題作文仍是主流,半命題作文風采依舊,材料作文地位穩(wěn)固,話題作文略有降溫,情境作文發(fā)展迅猛,選題作文越來越多,其特點我們可用“萬紫千紅三春景,花開繽紛氣象新"來形容。材料作文經考不衰,2024年備考務必關注。

【題型解讀】

材料作文,指的是命題人只提供材料、設置要求,考生需要根據(jù)所給的材料和要求來構思行文的一種作文題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準確理解材料內容,提煉材料中心思想,自選角度,自擬題目。這一作文類型對考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較高要求,同時也為考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寫作空間。緊緊圍繞著材料中心思想立意選材,則切題;如果偏離材料中心思想,則偏題。因此,對于材料內容的準確理解,成為構思行文的關鍵。材料作文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材料類型的多樣性。以2023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材料為例,就形式而言,材料類型包括單材料和多材料。就內容而言,材料類型包括人物事跡、名言警句、詩歌歌詞、漫畫圖片等??傮w來看,作文材料形式新穎,內容廣博,反映現(xiàn)實生活,貼近考生實際。

②寫作要求的自主性。一般而言,材料作文會設置“自擬題目,自選立意,自選文體”的要求。這些要求使得材料作文比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個性化思考與表達,考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材料的分析解讀,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寫作。

③讀寫結合的綜合性。將材料閱讀與構思寫作緊密結合起來,讀寫結合,以讀促寫,“讀懂"是“寫好”的基礎和前提,有利于增強考生的審題意識,提高考生分析歸納的能力。

【技巧例析】

一、提煉中心法

提煉中心,即在準確理解材料內容的基礎上,分析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選擇合適的立意。以2023年重慶卷中考作文材料為例:

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材料中“你若愛"若感恩”“若成長”,都是正面的個人選擇,自然會給自身帶來積極的影響。“你若恨”是負面的個人選擇,自然會給自身帶來消極的影響。最后得出結論“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材料的中心思想,即重視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用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為人處事,成就自我。

二、抓關鍵句法

抓關鍵句,指的是在夾敘夾議的材料內容中重點關注帶有總結性、議論性的語句。以2023年湖北武漢卷中考作文材料為例:

媽媽愛小偉,竭盡全力為小偉付出一切。

爸爸說:“小偉呀,媽媽這么愛你,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回報媽媽啊!”

小偉默默低下了頭。

媽媽連忙說:“小偉,媽媽為你付出的一切,都只是做了自己分內的事,并不是為了要你回報我,媽媽愿意在你成長的過程中盡好媽媽的責任。"

小偉仰起頭,粲然一笑:“媽媽,你真好!我一定會讓你為我驕傲的!”

是啊,愛不是索求,愛是盡責。父母對子女的愛如此,子女對父母的愛也是如此;

家庭里的愛如此,社會中的愛也是如此。

盡責的愛,往往會帶來更多的愛。

材料中“愛不是索求,愛是盡責"盡責的愛,往往能帶來更多的愛”這兩句位于記敘部分之后,表達觀點,既帶有總結性質,又帶有議論色彩。因此,這兩句是材料的關鍵句。前一句表述“愛"的性質,后一句進一步表述“愛”的意義??忌蓢@著“盡責的愛"這一主旨構思行文。

三、由果溯因法

由果溯因,指的是根據(jù)材料內容中事物現(xiàn)象或發(fā)展結果反推其原因。以2023年湖北黃岡、咸寧卷中考作文材料為例:

央視“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揭曉,淘寶店主陸鴻當選。今年44歲的陸鴻在不到1歲時因病導致腦癱。他因此說話不清楚,手腳不聽指揮,被有些人嘲笑為“廢人"。他埋怨過、消沉過,但不愿成為家人的累贅。他想盡一切辦法獨立生活,擺攤、開復印店、開照相館……雖屢屢碰壁,血本無歸,卻最終練就一手絕活。2007年,開了第一家淘寶店后,陸鴻的命運從此改變。如今,陸鴻的公司有48名員工,其中35人是殘疾人。

陸鴻說,他通過淘寶改殳了自己的命運,能和正常人一樣平等地去談生意,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他說:“我在拿到獎杯的那一刻,最想跟已故的父親說,我現(xiàn)在不僅能照顧好自己,還能幫助別人,您放心吧!”

材料中主人公陸鴻幼時罹患腦癱,但最終創(chuàng)辦企業(yè),改變自己命運,實現(xiàn)個人價值。這是材料所呈現(xiàn)的陸鴻個人發(fā)展的結果,其原因何在?通過分析材料,考生可以發(fā)現(xiàn)原來陸鴻嘗試過各行各業(yè),遍嘗生活的艱辛,但他堅強不屈、百折不撓、越挫越勇,這種永不言棄、迎難而上的強大意志支撐著他走到了現(xiàn)在,并取得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

四、辯證分析法

辯證分析,指的是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待事物,要一分為二,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以2023年湖南常德卷中考作文材料為例:

慢慢來比較快(節(jié)選)

演唱:梁靜茹作詞:李焯雄作曲:梁翹柏

讓葡萄慢慢暈開/釀成芳香再醒來/有些事其實急不來/等知了說變歸來/等蛘聲夏夜散開/急不來總有些人需要再等待/慢慢來卻比較快/來得快去得也快/煙火痛快到頭來卻空白/用忍耐種下愛等待花開/讓時間慢慢暈開/釀成智慧喝起來/有些事其實急不來/讓挫敗沉淀下來/人生是延長比賽

材料中“慢慢來卻比較快"這一觀點充滿思辨性,“快”與“慢"是一組對立統(tǒng)一的概念,相互斗爭、相互依存,甚至相互轉化。材料中“葡萄釀酒”“蟬聲消散"都急不得,需要耐心慢慢等。考生應領悟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慢慢來,才符合規(guī)律,才能走向成功。

五、求同存異法

求同存異,指的是面對多材料的作文類型時,需比較材料之間的異同,進而歸納總結中心思想。以2023年山東濱州卷中考作文材料為例:

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

----許淵沖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

----汪國真

第一則材料表述“要讓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值得”,第二則材料表述“人與人之間和諧溫暖的關系,為人應常懷感恩之心”,兩則材料的中心并不一致,此時應考慮“異中求同”,人只有常懷愛人之心、奉獻之心、感恩之心,生命中的每一天才是有意義的,才是值得回憶的。

【考題】

請認真閱讀中國臺灣作家劉墉的《方向》這首小詩,選擇感悟最深的一點,寫一篇文章。(50分)

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

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你總想往高處爬,

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

它使^你任何一抬起頭,

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寫作要求:(1)題目自擬。(2)要自由、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出真情實感。(3)文體不限。(4)文字和標點書寫要規(guī)范、整潔。

思路點撥:

這是一篇典型的材料作文。劉墉的《方向》這首小詩,詩歌不長,但蘊含豐富。全詩一共六句話。第一句話做出一個讓步----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第二句馬上用“一定"強調“心中要有座山”的必要。接下來的四句話運用排比句的形式,闡明了作者對“一定要有座山"的思考。這樣看來,文章寫作的角度較為多元。考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平時對生活的認識、經歷和感悟,來選擇自己比較有把的角度(方面)。事實上,考生也只能選擇某一個角度來寫,這樣才能寫深寫透,不可能面面俱到。

接下來就是對材料含意的理解。這首小詩的第一句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四句話強調了“心中那座山”對“你"的重要:讓你總想往高處爬,讓你有奮斗的方向!讓你看到希望。這樣看來,“心中那座山”其實就是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執(zhí)著追求的目標、心中遠大的理想……小詩的題目也給出了提示。所以這篇文章我們要圍繞“方向"目標”“理想"來寫,這幾個方面都不脫離詩歌的內涵,都是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向。

這篇文章可以在文體上加以創(chuàng)新。如果寫記敘文,一定要化抽象為具體,也就是用實例來寫。寫議論文,一定要觀點鮮明,如“目標就是奮斗的方向”。還可以寫成童話,把烏龜和兔子請到文中來,讓“兔子"不知方向,而“烏龜”一直把方向記在心中。還可以寫成小小說,讓兩名學生在各自的方向指引下成長,用對比的方式突出中心。

【高分范文】

心懷理想,方能行遠

作家劉墉說:“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想往高處爬……"你心中的山是什么?我心中的山就是理想。我一直相信:心懷理想,方能行遠。

心懷理想,初心不改,方能兼濟天下百姓。北宋范仲淹年少時就以濟世救民為理想,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他五年未曾解衣就枕,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學習之中。他初登仕途,便在泰州修筑捍海堰,使瀉鹵之地化為良田;他身處復雜的官場,一直秉公直言,多次被貶卻依然保持初心,“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他在杭州鬧饑荒時不懼旁人非議,舉辦龍舟節(jié)、大興土木,用以工代賑的方法讓周邊的百姓賺錢果腹……因為心懷理想,范仲淹才能悲喜超物外,成為許多仁人志士學習的楷模,盛名于后世。

心懷理想,勇攀高峰,方能譜寫綠色神話。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暴發(fā)自然災害,袁隆平親身經歷,“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理想在那時被他深植于心中。從1960年7月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fā)現(xiàn)一株天然雜交水稻到2020年6月在青海鹽堿地里試種出海水稻,袁隆平數(shù)十年如一日勾腰駝背埋首在稻田里。最終,他讓14億同胞端牢了自己的飯碗,也讓世界看到了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的希望。因為心懷理想,袁隆平才能把綠色神話譜寫在世界的大地上,成為享譽中外的“當代神農”。

心懷理想,鑿出天路,方能助力鄉(xiāng)親致富。1997年,毛相林懷揣改變下莊村命運的理想,決定向絕壁要出路。沒有資金就挪用母親的養(yǎng)老金和妹妹的家具款;陡峭的懸崖沒有立足之地,就用繩索把自己和鄉(xiāng)親們懸吊在絕壁上;沒有機器就用鑿子、鋼釬和大錘把石頭鑿下來。就這樣,毛相林帶領村民,歷時7年,終于修成了8公里的絕壁天路。隨后,專家?guī)е冗M的種植技術走進來了,村民帶著豐收的西瓜和柑橘走出去了,下莊村變富裕了。因為心懷理想,毛相林才能續(xù)寫“愚公移山"新篇,帶領鄉(xiāng)親走上致富路。

古往今來,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只有心中懷有理想之山,才能不畏路途的艱險走得更遠。如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生逢其時,更應該心懷理想之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清晰地明確自我前進的方向,才能不斷激發(fā)自己的潛能,使自己走向更加輝煌的遠方。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朋友們,只要我們心懷理想之山,定會行穩(wěn)致遠,攀登到髙聳入云的峰頂。

點評:

恰當擬題,觀點鮮明。這是一篇成功的議論文。作者根據(jù)材料恰當擬題《心懷理想,方能行遠》,并以此作為文章的中心論點。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