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辨析文言詞語和文化常識(講義)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辨析文言詞語和文化常識(講義)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辨析文言詞語和文化常識(講義)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辨析文言詞語和文化常識(講義)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辨析文言詞語和文化常識(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6辨析文言詞語和文化常識一突破高考第11題

文言文怎么考

【考點綜述】

理解文史常識類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2015新課標卷出現的新題型,這類實詞在文言文閱讀中經常出

現,含義比較固定,涉及面較廣。對這類實詞掌握的數量和程度,不僅決定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高低,也能

反映一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

古代文史知識囊括的范圍十分廣泛,涉及時代背景、文化習俗、政治變更、歷史變遷等,只懂得字面

上的意義,只懂得詞語常見的意義,是不能讀通一篇文言文的。即使是一個正常的官職升遷,一個平常的

姓名字號,其背后盤根錯節(jié)的信息也是非常復雜的。本題是綜合性考察,涉及的面很廣,至少有三個方面:

一是所考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尤其要區(qū)分多義詞的語境意思。如果題目出得難一點,可能還會考教材

中沒有出現過的意思,甚至會考有區(qū)別于詞典解釋的臨時意義。例:C.“為趙蔽”的“蔽”指屏障,與《鄒

忌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二是與所考詞語相關的其它方面的理解,比如與成語中的相同詞語意思比較、與之前學過的課文中某

某處詞義是否一致、是否涉及古今變化等。例:B.差強人意,文中指表現較差,不能令人滿意,后來的意思

轉變?yōu)槊銖娏钊藵M意。

三是命題人的“解說”是否合乎原文語境,包括與人物形象、作品主題的關聯(lián),有沒有過度解讀或偏

狹理解等。例:A.席薪枕塊,文中指居喪時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塊上,以表示悲傷哀苦之意。

備考策略

1、2022、2023高考文言實詞(詞語)這一題型,淡化了文化常識,可以說是民心所向。題目難度降低,

重在基礎知識考察,靠的是厚積薄發(fā)。平時訓練題目不必太偏太難。

2.回教材細落實。新高考大方向開始重視教材。教考結合,題目與教材有一定程度銜接。2022屆、2023

屆新高考,還是老教材新高考的過渡模式。隨著部編新教材的全面普及與推進,新高考將迎來“新教材新

高考”的真正意義上的新高考。2024屆新高考地區(qū)課本文言文復習將以新教材為本,課本文言文知識點一

定要綿密推進。常讀課下注釋,熟悉課本上的文史常識。

3、關注各地高考模擬試題,積累更多課外的文史常識,并檢驗自己掌握的文史常識的準確性?;A抓

落實。

4.多閱讀重能力。文言文閱讀基本功培養(yǎng)在于平時的閱讀積累。同時對文言實詞、虛詞、固定句式、詞

類活用、古今異義、文化常識等知識點,在記憶的基礎是要學會舉一反三,總結規(guī)律。引導教學依據課標

授課、提升課堂質量,引導學生減少“機械刷題”、提高能力素養(yǎng)。

近三年新課標卷的第11題題干設置是“下列對材料中(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

的一項是”。

從題干指令看,本題是綜合性考察,涉及的面很廣,至少有三個方面:

一是所考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尤其要區(qū)分多義詞的語境意思。如果題目出得難一點,可能還會考教材

中沒有出現過的意思,甚至會考有區(qū)別于詞典解釋的臨時意義。

二是與所考詞語相關的其它方面的理解,比如與成語中的相同詞語意思比較、與之前學過的課文中某

某處詞義是否一致、是否涉及古今變化等。

三是命題人的“解說”是否合乎原文語境,包括與人物形象、作品主題的關聯(lián),有沒有過度解讀或偏

狹理解等,如2023年新課標I卷“具臣”的解說,就是命題人根據語境推測出來的。

考法探究

下面我們先以2023年新課標I卷的真題為例,來探究一下這一題的解讀方向。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圍,指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示被選拔,兩者用法相同。

B.勸,指鼓勵、勸勉,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不相同。

C.具臣,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

D.誣說,指沒有事實依據的胡說妄言,與現在所說的“誣蔑之辭”并不一樣。

討論:請同學們從考法角度思考,看看這道題能給我們哪些啟示?

1.考查詞語的用法,與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有所關聯(lián)。

A項中“圍”在選文中指被圍困,是被動用法;“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是被選拔,也是被動用

法,所以選項判定是正確的。

2.考查多義詞的語境義,與課文中的語句放在一起比較。

重視對教材內容的回顧,是新課標卷的重要趨勢。而且不限于高中教材,甚至涉及初中教材。如A項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選自初中教材《孟子》三章,B項“不可以不勸愛人”才是選自高中教材《兼愛》。

3.死知識考得活,考查思維能力,要真的讀懂文本才能判定。

C項“具臣”,詞典釋義是“備位充數之臣”,但是選項說的是“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

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學生如果沒有語境分析的能力,即使背了詞典,也照樣做不出來。

4.注重文化傳承,考慮詞義的歷史演變,重視古今詞義比較。

D項“誣說”,不僅考了文中意思,還把它與現在所說的“誣蔑之辭”做了比較,“誣說”在文中是指

沒有事實依據的胡說妄言,現在是指捏造事實敗壞別人的名譽,兩者并不一樣。

5.四個選項考的知識類型各不相同,考查內容多,范圍廣。

A項考詞語的被動用法,B項考多義詞的語境義辨析,C項聯(lián)系句式特點和前后語境判定詞語的指代對

象,D項考古今詞義的變化。

6.單音節(jié)詞和雙音節(jié)詞分別考了兩項,提醒我們復習時在兩類詞身上都要發(fā)力,不可偏重其一。

7.選項字數相當,AB兩項各35字,CD兩項各34字,信息量對等,保證了命題的公平性,體現了命題

人用心之精細。

高考對文化常識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識記層面上。因此,掌握一些識記技巧對考生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一)分類串記法

高考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學(文學流派、作家、

作品)、姓名稱謂(姓名字號、親屬稱謂等)、禮制官制、天文歷法(天文學名詞、歷法)、地理交通(地理名

詞、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稱)和科舉制度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關注中國古代文化常

識,通過查找資料等方法,分類積累并串記相關的文化常識。

(二)聯(lián)想記憶法

識記文化常識要進行相關的聯(lián)想,或相似取想,或相反聯(lián)想。如記憶官職變動:

任、拜、除、征一遷、擢、拔一調、出、徙一罷、黜、免、奪授官職一提升官職一調動官職一免除官

(三)分清易混法

文化常識中有一些易混知識點要分清,例如“謚號”“廟號”“年號”等的區(qū)別。常見“號”的區(qū)別:

謚號: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

為“謚”或“謚號”。謚號是死者生前事跡和品德的概括。

廟號: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等。從漢代起,每個朝代,一般是第

一個皇帝的謚號太長,不便稱呼,所以唐宋以來的皇帝都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

號來稱呼。

年號:是紀年的名稱,亦是帝王用的,如“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

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變紀年的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如漢武帝

改了十一次年號,唐高宗用過十四個年號。到了

明代以后,才規(guī)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清高宗年號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稱為乾隆皇

帝。

九州、八荒、六合

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山

川1中央一六部I

關內、關外、江西、江左刺史

地官

五岳、三秦、城郭守

理職

山南水北調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官-I地方一州、郡、道、路、府、石1

直稱姓名署

稱對方的字、號、齋名、謚名、官名、籍覺、為官之地

授、拜、除、遷、貶、乞骸骨

稱對方為“公”“君”“吾子”

稱對方為“卿”

.由.ENIWIJ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

加“令”“仁”“賢”字I校'序'庠'學'國子畫i司業(yè)、教授、監(jiān)生、童子

寡人、朕、孤?貢舉、察舉、制舉中「廉、秀才

仆、不才、不佞、愚、哪人、敝人文

廣院試、多試、會試、殿試

加“家”“舍”字化

?科舉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陛下、皇上、大王]_________常k〔解元、會元、狀元

帝號、廟號卜|敬稱I識

公、君、足下、丈、大人JI四書五經、六藝、五漕、經史子集、諸子百家?

I加“先”字,加“從”字,表各年齡段的固定稱呼I「年號紀年法

d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十天干、十二地支

年號、千支結合紀年。如:乾隆丁亥冬

七廟:天子七廟1

太子、建儲、爵號、謚號、廟號、追贈」上紀月月法一"建U按序四數季表紀示月。如:孟春、仲秋

太牢、少牢、郊祭、社曰1

71s

九族、姻親「I歷法〉/用干支紀曰。如六月丁丑(六月初九)

法T紀日法|《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中數紀曰

北面、南面、東向'俗【特定稱謂紀日:“朔”“望”“晦”

坐、腌、蹈、箕

禮俗T紀時法I----n二個時辰、五更、鼓

婚禮、喪葬、祭禮II

節(jié)曰、節(jié)氣:上元、七夕、重九:二十四節(jié)氣|

加冠、及笄,■I

1I天文|——星辰名稱、圭表、陰陽

文言閱讀高頻詞語歸類及常見文化常識整理

一、與政事相關的常用詞

官員到某地任職,做相關的政事,實行一定的政策,會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貶評論。于是官員與百姓、

官員與官員、官員與國君(帝王)之間就會有許多“動作”發(fā)生。

1、詣:到,去。

2、勸:①鼓勵,獎勵;②受到鼓勵、獎勵。

3、課:考核、督促、征收。

4、風、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視,巡行;考察,核實,查明。

6、游:①游玩,游覽;②旅行,外出求學或求官;③交際,交往。

7、趣、趨:①小步走,跑;又引申為趕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舉報,檢舉,揭發(fā)。

9、白:告訴,報告。常用于官吏之間。

10、短:進讒言,說壞話。

11、害:嫉妒。

12、聞:①聽說,聽見;②使知道,報告給……知道?!緦τ诹x項②要特別注意。其中省略的人

往往是最高統(tǒng)治者一國君,閱讀時就不至于認為下文中國君和主人公發(fā)生的事件顯得突兀。怎么國君知

道了并參加進來了呢?其實就是“聞”字在起作用。如“沒死以聞”,“可得聞乎”。】

13、少:批評,輕視,看不起。

14、讓:①責備,責怪;②謙讓,辭讓。

15、黨:偏袒,伙同,包庇。

16、矯:假托,假傳

17、.質:作人質;抵押。

18、次:①臨時駐扎(用于軍隊);②住宿,停留(用于個人)。

19、輸:繳納(貢品或賦稅)一由“輸送、運輸”引申。

20、當:判刑,判罪。后多帶表示懲罰意義的詞語。

21、坐:①因……犯罪或錯誤,觸犯;②牽連,定罪。

22、多:贊揚,欣賞?!案摺①F”等字,若帶賓語,就是意動,也意譯為此。

這是一些常見的單音動詞。我們基本可以按照官員行為、他官(官場)反應、社會評價三個層面來

掌握。

二、值得重視的特殊單音詞

1、獄:案件,案情;監(jiān)獄:監(jiān)管案件。

2、脫:①副詞,表推測,也許、或許;“事既未然,脫可免禍”。②連詞,表假設,倘若、如

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舉考試或官員考核的等級,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級。(單獨的

“最”也可表示等級)

4、獨:若在疑問句中,表反問,難道、怎么?!跋嗳珉m鴛,獨畏廉將軍哉”(《廉頗藺相如列傳》)。

同樣用法的還有“寧”“顧”。

5、他:別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顧而之他”“王顧左右而言他”(《齊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關復音詞

1、下車:剛上任、剛到任。成語“下車伊始”。

2.乞骸骨、請辭、告老、請歸、乞歸:辭官。

3.用事:掌權,主管。

4.視事:在任,在職;辦公。

5.聽事:辦公的地方。

6.逆旅:旅館。

7.部曲:私家軍隊。

8.祖道:在路上設宴為人餞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傭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從家里被征召為官。

11.作色:發(fā)怒。

12.女弟:妹妹

13.從子:侄子。從,堂房親屬;又如“從兄、從弟、從父”等。

四、相對穩(wěn)定的通假字

1.鄉(xiāng),通“向”:“侯生果北鄉(xiāng),自到”(《史記?魏公子列傳》)。

2.詳,通“佯”:“行十余里,廣詳死”(《史記?李將軍列傳》)。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史記?項羽本紀》)。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記?項羽本紀》)。

5.禽,通“擒”:“禽滅六王”(《史記?秦始皇本紀》)。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記?淮陰侯列傳》)。

7.趣,①通“趨”:“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史記?孫臏列傳》)。

②通“促”:“趣趙兵亟入關”(《史記?陳涉世家》)。

8、內,通“納”:接納,讓……近來;藏?!盁o內諸侯軍”(《史記?高祖本紀》)。

9、谷通“隙”:隔閡,矛盾?!傲顚④娕c臣有郤”(《史記?項羽本紀》)。

10、責,通“債”:“此兩家常折券棄責”(《史記?高祖本紀》)。

五、表示時間的詞

1、表瞬間:俄、俄而、俄頃;頃、頃之、頃刻、有頃;旋、尋、無何。

2、表過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時,初,時、當是時,曩、嘗,昔、向。

3、表一段時間:比、迨、逮、及、洎、居(后帶時間,則譯作“過了……”,不譯作居住”,

如“居無何,居三月”)

六、官職人物常用詞語

(一)表官職的

1、宰相:總攬政務的大官。宰,主持,相,輔佐。

2、御史大夫:其權力僅次丞相。

3、六部:吏、戶、禮、兵、開h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書省:中央行政機要機關。

6、尚書:六部最高行政長官。

7、太尉:軍事首腦。

8、郎中:尚書屬下部員。

9、宦官:宮廷內侍,又稱太監(jiān)。

10、侍郎侍中:官庚侍衛(wèi)。

11、校尉:漢代軍事長官。

12、翰林學士:管文件,圖書,侍讀。

13、太史:記史,管文收。

14、國子監(jiān):中央教育機構。

15、左右拾遺:唐代諫官。

16、總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17、巡撫:總攬一省行政軍事長官。知,管理。

18、知州:州一級行政長官。

19、太守:郡一級行政長官

20、主簿:秘書。

21、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qū)的三位官員(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管轄的地區(qū)(轄境相當今陜

西中部地區(qū))。漢代在京城繼續(xù)沿襲秦制的京畿制度。

這些詞,都有個明顯的特征,即后面常帶表示官職或地點的專有名詞,這給我們的翻譯帶來了方便

一可以不譯。更重要的是,官職的變動特別是主觀情緒明顯的降職和升職,往往是我們推斷翻譯主人公

行為、事件中生難字詞的重要依據。

(-)表官職變化的

①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②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晉、進

③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

④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訕(黜)

⑤表罷免的:奪、黜、罷、免、去、廢、蠲[juan]

⑥表恢復的:復、還

⑦表辭去的:辭、致政、告退、退、歸故里、致仕、乞骸骨、懸車

⑧表被任以官職的:征、辟、察、舉、召、薦、進、補、為、就

(三)表其他雜項的

1、表人物個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剛毅、周密、寬厚、正直、填、鰻、骨

鯉(剛正忠直)、鰻切、聰、慧、敏、木訥、佞、詐、阿諛、諂讒、遹

2、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節(jié)、清(廉)、淫(靡)、貪(濁)

3、與科考有關的:貢舉、第、登第、中第、狀元、會元、解元

4、與學校有關的:庠、序、太學、博士、太傅

5、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6、表贊揚的:多、嘉、稱、譽、與、許、嘆

7、表社會狀態(tài)的:治、亂、興、盛、衰

8、表少數民族的:蠻、夷、戎、狄

9、表人物地位的:貴、顯、卑、官紳、豪

10、表主管的:知、典、主

11、與水利有關的:堤、決、潰、溢、漲、灌溉、澇、旱、堰、蕪穢

12、與糧食有關的:粟和稷(禾、谷)、黍、稻、菽、稼不嗇、耕耘、稔、熟、刈、汆、果、

蔚府、欠收(歉、饑、怪、荒、侵)

13、表糧食豐收的:豐、饒、贍、足、給、登

14、表食物的:模、饌、肴、膳、羞(匐、蔬、果、脂膏

15、表飽饑的:飽、饑、餓、餒、僮

16、表俸祿的:俸、祿、秩、餉

17、表布匹的:布、麻、匹、絲、絹、錦、練、綾、綃、綢、羅、緞、綺、紗、絳、縮、

繳、緡、蠶、桑

18、表穿戴的:紈綺、布衣、履、綬、冠、冕、巾、免冠、帶

19、表房舍的:宇、舍、館、宅、第、邸、尻、屋

20、表桌床的:案、幾、床、榻

21、表違背的:悟、忤、逆、倍(背)

22、表揭發(fā)的:劾、訐、揭、發(fā)施(ti)

23、表害怕的:畏、懼、憚、駭、患

24、表嫉恨的:惡、厭、'憎貶、銜、怨、患、疾、恨、怒、詛

25、表暗中的:陰、間、密

26、表誣陷的:中、諧、誣

27、表朝見的:朝、覲

28、與京城有關的:本、闕、畿、京、京畿

29、與皇帝有關的:上、帝、陛下;臺階:祚、除、陛;踐祚、登基、嗣位、居正;用事(當權);

朕、孤、寡人;御、詔、召、誥、制;(駕)幸;膳;對策、輪對;奏、表、疏、章、議。

30、表說話的:日、云、謂、詔、誥、告、敕、白、陳、對、語、諭、喻、曉、辯、問、

謝、折、詰、訴、咨能)

31、表勸說的:說、勸、規(guī)、諷、譏、謗、諫

}心

32、表責備的:過、責、咎、誅、讓、姐、尤

33、表寬容的:容、貸、恕、寬,宥

34、表喜樂的:樂、欣(然)、悅(說)、歡、蹈舞、陶然

35、表哀怒的:怒、憤、惱、忿恚、涕泣、罵、責、戾、詬、謾

36、表刑罰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黑京、斬以徇

37、表監(jiān)獄的:囹圄、獄

38、表拜訪的:造、過、訪、謁(見)、顧

39、表告別的:辭、另k謝

40、表離開某地的:去、遷、徙

41、表到往某地的:如、過、詣、往、經

42、與馬匹有關的:馬、駒、廄、策、羈、縻、轡、逸、馭、御、駕、轅、轍

43、表行動的:步、趨、走、遁、亡、逃、徙、匿

44、表死亡的:(駕)崩、山陵崩、薨、卒、不祿、死、沒(歿)、終、圓寂

45、表囚犯或戰(zhàn)俘的:南冠、楚囚

七、其他常用詞語

(1)先:祖先,已經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長輩。

(2)課:古代一種賦稅;使繳納賦稅;考核;督促勸說去做某件事。

⑶秩:官吏的俸祿,十年為一秩。

⑷逸:馬脫了韁繩,放縱。

(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6)對:回答或對話。

(7)如:到,往。

⑻檄:古代用來征召、聲討的文書。

⑼中:中傷、誣蔑別人,使受損害。

(10)誣:捏造事實誣陷別人、言語不真實。

(11)掾:古代屬官的統(tǒng)稱。

(12)1:工匠,精巧,擅長,官吏。

(⑶僭:超越本分,過分,虛假不真實。

(14)孤:幼年失去父親。

(15)貸:借出、借入,寬容、寬免。

(16)獄:官司,案件,監(jiān)牢。

(17)白:告訴。

(⑻與:贊揚。

(19)多:贊揚。

(20)遽:急速,就,恐懼。

(21)尤:罪過過錯,指責歸罪,優(yōu)異突出,特別尤其。

(22)給:食用豐足。

(23)劫:強奪,掠取,威逼,威脅。

(24)按:追究,考察,調查。

(25)贍:富足充足,供給供養(yǎng)。

(26)令:美好,縣令。

(27)執(zhí):捉拿。

(28)延:延請。

(29)?。簻p免。

(30)謝:道歉,推辭,告訴。

(31)折:駁斥,指責使對方屈服。

(32)第:次第,官僚和貴族的住宅,科舉考試的等級。

(33)察:考察,考察后給予推薦。

(34)(34)赧:因羞愧而臉紅。

(35)竟:結束,完。

(36)坐:因……而犯罪,因為。

(37)尋:不久。

(38)祚:大堂前東面的臺階,帝位。

(39)造:造訪。

(40)過:拜訪,經過,過失,貝備。

(41)弒:子殺父,臣殺君。

(42)用:財用,因為。

(43)典:主持。

(44)雅、素、向:平時

(45)甫:才,剛剛

(46)樹:種植

八、特殊稱謂

(1)百姓的稱謂。

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2)不同的朋友關系之間的稱謂。

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叫“貧賤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同生死、

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叫“患難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

“莫逆之交”;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竹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貴賤的變化

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車笠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

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

(3)年齡稱謂

古人對不同的年齡階段,往往有專門的名稱。掌握這些常見的稱謂,對讀書為文當有所裨助。

襁褓:原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后來以此來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2-3歲的兒童。

總角:借指幼年。古代未成年者把頭發(fā)扎成髯,叫做總角。

垂髯、髯年:借指幼年。髯,兒童頭上扎起來下垂的短發(fā)。

束發(fā)、成童:十五歲以上。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fā)為髻。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p>

及笄:女子十五歲左右。笄,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十五歲時就把頭發(fā)簪起。

弱冠:指男子二十歲。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知命、半百:五十歲。

花甲:六十歲。

古?。浩呤畾q。

耋: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期頤:一百歲。

(4)宗法禮儀名詞

①七廟

歷代帝王設七廟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廟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后以七廟為王朝代稱。②六親

《左轉》中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

《史記》中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后泛指親人。

③三綱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④五常

也叫“五倫”,使封建禮教所規(guī)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得多關系。

⑤三從四德

“三從”指婦女幼從父,出家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指婦德、婦顏、婦功、婦容。這都是古代奴役婦女的精神枷鎖。

⑥九族

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上推四世,下推四世。

⑦三牲、犧牲祭祀用的牛、羊、豬。

⑧【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i,豬)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

先飼養(yǎng)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

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guī)格也有區(qū)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5)古代地理

【五岳】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qū)。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項羽滅秦后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

【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qū)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qū),與縣相當。唐代的道為行政區(qū),是州以

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內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qū),而巡道只有監(jiān)察區(qū)性質。

【路】宋元時期行政區(qū)域,相當于現在的省。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

(6)古人跪拜禮

“稽首”是最隆重的拜禮,是臣子對君王表示畢恭畢敬的隆重大禮?!邦D首”在古代拜禮中是比

較輕于“稽首”,是地位相等或平輩相交的一種禮節(jié),表示普通的禮貌。“空首”是國君答拜臣下的禮節(jié)。

即拜跪在地上后,先以雙手落地,再引頭至手。由于頭并沒有與地面接觸,故曰"空”。又叫“拜手”。

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一種。

?真題研析?規(guī)律探尋

(2021?新課標I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子,甲為天干首位,子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紀年月日,文中是紀日。

B.宗室,是古代社會中對與君主同一宗族血親的稱謂,歷代皇族例稱為宗室。

C.海內,即國內,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繞著大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D.庶務,指國家的各種政務,后來指朝堂之上跟軍國大事相關的各種急務。

答案:D庶務,就是指國家的各種政務。亦指這些事務的經辦人員

(2021?新高考II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是古代長江下游軍事重鎮(zhèn),為兵家所重。

B.遺民,指改朝換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淪陷區(qū)的人民,文中指后者。

C.部曲,原指古代豪門大族和將領招募的私人軍隊,文中是指部隊的編制單位。

D.傳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曉諭聲討的文書,傳檄即傳布檄文。

答案:C原文為“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這里“將”是“率領”的意思,那么“部曲”應該

是指“軍隊”,因此也就是前者。

(2021?全國甲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釁鼓,指古代戰(zhàn)爭時殺人或殺牲取血涂在鼓上以舉行祭祀儀式。

B.廟社,廟指宗廟,社指社稷,廟社在古代常用來借指國家朝廷。

C.閏月,農歷逢閏年加一個月,閏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個月。

D.輜重,文中指行軍時隨軍運載的軍械、糧草、被服等軍用物資。

答案:C閏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閏某月”

(2021?全國乙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犯顏,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長的威嚴,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諫的執(zhí)著態(tài)度。

B.抵極刑,抵刑即處開力抵極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體示眾的極端刑罰。

C.減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災等讓自己感到內疚的情況時,常食素或減少肴饌。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員,大理寺是我國古代掌管刑獄的官署。

答案:B抵極開k極刑即死刑。抵即達到。抵極刑即達到判處死刑的地步。也沒有“尸體示眾”

之意。

(2022?新課標I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寡人意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君主常如此謙稱自己。

B.百乘即一百輛兵車,“乘”指四馬一車?!鞍俪恕薄扒С恕背S米鞅Φ拇Q。

C.為趙蔽的“蔽”指屏障,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國門,文中是實指,指魏國國都的城門;現在則用來指一個國家的邊境。

答案:C王之蔽,蒙蔽之意。

(2022?新課標H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銜枚指在口中橫銜著枚。枚的形狀像筷子,是古代行軍時用以禁止喧嘩的器具。

B.差強人意,文中指表現較差,不能令人滿意,后來的意思轉變?yōu)槊銖娏钊藵M意。

C.尊重,文中是尊貴顯要的意思,現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視,二者的意思不同。

D.車駕,文中以帝王所乘車馬代指帝王,與古詩文中“絲竹”代指音樂用法相同。

答案:B光武帝說“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意思是,吳漢比較令人滿意。

(2023?新課標I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圍,指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