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984-2020 沿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DB41T 1984-2020 沿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DB41T 1984-2020 沿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DB41T 1984-2020 沿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DB41T 1984-2020 沿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B22DB41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41/T1984—2020前言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機械化育秧技術 14機械化插秧技術 2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機械化插秧作業(yè)質量指標 6DB41/T1984—2020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河南省農業(yè)農村廳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開封市農業(yè)機械化技術試驗推廣站、河南省農業(yè)機械技術推廣站、河南省科學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元寶、郭棟、孔得鵬、平英、張偉強、沈淼波、孫明明、王琳琳、陳婷、郭廣意、滑英潔、黃錦東、韋澤明、金星、魯鎮(zhèn)勝。1DB41/T1984—2020沿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規(guī)范本標準規(guī)定了河南省沿黃稻區(qū)麥茬水稻毯狀苗機械化育秧技術、機械化插秧技術。本標準適用于河南省沿黃稻區(qū)麥茬水稻毯狀苗機械化育秧和機械化插秧生產。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20864水稻插秧機技術條件NY/T1000機動插秧機運行安全技術條件3機械化育秧技術3.1育秧前期準備3.1.1苗床準備選擇土壤肥沃、灌排水方便的田塊做苗床,要注意避免樹木、建筑物遮擋陽光,按秧田與大田1:100的比例留足秧田。用旋耕機、激光平地機等機械將秧田整平,在播種前10d~15d上水耖田耙地,開溝做畦,苗床畦面寬140cm~150cm,溝寬30cm~35cm,深15cm,田周圍溝寬30cm,深25cm。苗床畦面水整平后排水晾板,苗床畦面達到“實、平、光、直”。3.1.2基質準備采用可以滿足水稻苗期正常生長發(fā)育需要的專用基質,每畝秧田需基質約20000L。3.1.3種子準備品種選擇:選擇生育期適中,適合本地麥茬種植的分蘗能力中等偏上、抗倒性好、抗病性強、穗型較大、經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優(yōu)質粳稻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的規(guī)定。每畝秧田準備種子390kg~455kg。種子處理:針對立枯病、惡苗病等常見種子帶菌病害,通過曬種、藥劑浸種、清洗、催芽進行處理,處理時采用相應藥劑浸種48h,然后用水稻專用種衣劑包衣。催芽露白即可。3.1.4秧盤準備選擇毯狀硬盤育苗。每畝大田準備規(guī)格58cm×28cm×3cm機插秧專用育秧秧盤30~35個。3.2播種3.2.1機械化播種2DB41/T1984—2020采用機械化自動播種機播種。播種前對播種機進行調試,確定播量、底土量和覆土量。一般每1cm2不少于3粒種子,一般常規(guī)粳稻每盤均勻播破胸露白芽谷120g~150g。播種準確、均勻、不重不漏。覆蓋基質厚度0.3cm~0.6cm,覆蓋均勻,以不見芽谷為宜。按照插秧時間提前30d倒推播種期,原則上宜在5月上中旬播種。3.2.2機械化播種作業(yè)流程送盤→裝入基質→抹平→噴淋→播種→覆蓋基質。3.2.3疊盤暗化催苗將播種好的硬盤四角對齊疊放,疊加20~40層,最上面蓋一個空盤,然后覆蓋塑料布保溫保濕,催苗溫度不得超過32℃,待葉芽露出基質約0.5cm~1.0cm后,再移入秧田擺盤。3.2.4機械化育秧播種操作安全注意事項機械化育秧播種流水線作業(yè)安全至關重要。正確操作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避免出現危及人身安全或財產損失事件發(fā)生,保障育秧播種順利進行。a)使用機具前,請先仔細閱讀使用保養(yǎng)說明書,對機器的性能充分了解后再操作該機;b)使用前仔細檢查設備各緊固件是否有松動的現象,如有,應先旋緊緊固件,以防發(fā)生意外;c)機器在工作中如有不正?,F象,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xù)工作;d)標志是提示重要的信息,應經常檢查和保持標志的清晰;e)機器停放時應將機器平穩(wěn)擺放;f)操作人員應保持注意力,能正確操作機具;g)在使用機器前應檢查電源線有無破損、機器是否接地;h)多人操作機器時,應在啟動前提醒其他人員注意;i)使用機器時注意電流、電壓,避免接錯造成損壞;j)檢查機器時,必須先斷開電源;k)勿用水直接清洗機器,避免造成電線短路。3.3秧田管理將育苗盤移入秧田苗床擺放整齊,盤底與床面緊密粘合。擺盤盡量在傍晚或陰天進行。擺盤后立即覆蓋水稻育苗專用無紡布。育秧盤蓋好無紡布后迅速澆水一次,確保每盤都吃透水,然后排出,使水面低于盤底。在覆蓋14d后,根據情況在晴天的傍晚或陰天情況下及時揭掉。整個苗期均應保持基質濕潤,基質含水率宜保持在65%~70%,移栽前3d~4d控水煉苗。播種后日平均氣溫低于25℃,要注意采取增溫保溫措施。如遇最高氣溫超過35℃的高溫天氣,應及時采取澆水等降溫措施,避免高溫燒苗。育苗期根據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做好防治工作,重點防治立枯病、稻瘟病、稻飛虱。無紡布揭掉后,立即噴施藥劑防治立枯病。在秧苗兩葉一心期時,噴施藥劑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另加噴施葉面肥和促根劑。在移栽前1d普用一次藥,堅持帶藥機插。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的規(guī)定。3.4秧苗標準適宜機械化插秧的秧苗應根系發(fā)達、盤結牢固、盤根帶土厚度2.0cm~2.5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成毯狀,莖部粗壯、均勻整齊,葉齡3.5~3.8葉,苗高14cm~17cm,單株綠葉2.5葉,白根數10條以上。4機械化插秧技術3DB41/T1984—20204.1作業(yè)前大田機械化整地要求機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前茬小麥機收時留茬高度應低于15cm,水稻移栽前應將小麥秸稈移出大田。使用旋耕機、水田耙等機械進行整地,要求田塊平整、泥土細而不糊、上爛下實。整地后保持水層2d~3d,進行適度沉實,達到泥水分清,泥漿深度5cm~8cm,水深1cm~3cm,即可薄水機插。寧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4.2秧苗運送將秧盤置于運秧車,做到隨運隨插,避免烈日傷苗,不栽隔夜苗。4.3機械化插秧作業(yè)4.3.1插秧機的選用與調試插秧機應符合GB/T20864的規(guī)定。插秧機作業(yè)前檢查和調試插秧機。插秧機建議選用乘坐式水稻插秧機,插秧作業(yè)前,機手須對插秧機作一次全面檢查調試,以確保插秧機能夠正常工作。正式插秧作業(yè)前進行試插,調節(jié)好相應的插秧深度、株距和取秧量。根據土壤軟硬度和平整度,通過調節(jié)仿形機構來控制插深一致性,達到不漂不倒,深淺適宜。4.3.2插秧基本苗的要求插秧機的行距一般為30cm,保證每畝大田適宜的基本苗。沿黃稻區(qū)粳稻品種每畝穴數以19000穴左右、每畝插秧28盤~35盤為宜,晚栽情況下應適當增加每畝用苗量。4.3.3插秧機作業(yè)為保障插秧作業(yè)順利進行,操作人員應經過插秧機作業(yè)培訓,認真閱讀插秧機使用說明書,并按照以下步驟規(guī)范作業(yè)。a)裝苗。裝秧苗前須將空秧箱移動到導軌的一端,再裝秧苗,防止漏插。秧塊要緊貼秧箱,不拱起,兩片秧塊接頭處要對齊,不留間隙;b)確定合理路線。弄清稻田形狀,確定插秧方向,選擇適宜的栽插行走路線,正確使用劃印器和側對行器,保證插秧的直線度和鄰接行距;c)及時檢查作業(yè)狀況。定時檢查取苗口與秧針間、插植臂與浮板間是否夾著石子,如有要及時清除;檢查秧針是否變形,若變形要及時更換;同時檢查插秧深度、每穴株數、漏插率等,確保作業(yè)在正常范圍內,否則,找出原因,及時調整,保證插秧質量;d)秧苗補給。應及時補給秧苗,補給秧苗時,注意剩余苗面與補給苗面對齊并緊密結合,不留空4.3.4插秧作業(yè)質量插秧作業(yè)質量應符合GB/T20864的規(guī)定,見附錄A。4.3.5插秧機作業(yè)安全注意事項插秧機作業(yè)安全關系到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操作人員應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和產品上粘貼的警示、提示標識進行操作,并做好安全防護。a)操作作業(yè)按照NY/T1000規(guī)定進行;b)插秧機在道路行駛時,應將液壓升降鎖定,防止插秧部落下,同時將劃線桿收起;c)插秧機裝載秧苗時不能超過規(guī)定重量(含備用秧苗);4DB41/T19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