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30份)_第1頁
【冀教版】2019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30份)_第2頁
【冀教版】2019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30份)_第3頁
【冀教版】2019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30份)_第4頁
【冀教版】2019學年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30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天晴了的時候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

認“炫、垢”等7個生字,會寫“炫、垢”等7個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

語。

3.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并由讀到寫,學會一種景物。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

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組春的圖片,師:看著這明媚的春光,你想到了哪些詞語?也

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

2、師:春光明媚,正是我們出去走走的好時候,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向大家介紹一下吧。(學生自由介紹)

3、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戴望舒的詩歌一一《在天晴了的時候》。(讀課

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潤過涼爽溫柔炫耀塵垢膽怯綻透飾彩曝著陽光涉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詞,作上記號。

(3)指名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3.指名讀,想一想,詩歌寫了什么內容呢?(雨過天晴的時候,風景很

美,告訴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品詞析句,欣賞美景

1、輕輕讀一讀全詩,想想詩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把這些

景物圈起來。(教師板書)

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

2、雨過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還有鳳蝶兒,這些

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靖默讀詩歌,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樣景物?

為什么?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1)默讀,寫感受

(2)同桌交流

(3)大堂交流

△小路:涼爽又溫柔師:走在這樣涼爽而又溫柔的小路上,

呼吸著野外的新鮮空氣,孩子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

△小草:新綠師:小草兒已沒有了往日的塵垢,這時候看起來是這

樣的生機勃勃,聽一聽,小草在說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

△小白菊:不再膽怯,試試寒,試試暖,一瓣瓣地綻透

理解“綻透”(看圖片)

指導朗讀

△鳳蝶兒:自在閑游(看圖片)指導朗讀

小練筆:

抖去水珠的鳳蝶兒,

在木葉間自在閑游。

瞧,

有的落在嬌艷的花朵上,

在和花兒說著悄悄話呢;

有的,

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J

3、美讀詩歌的第一自然段

4、雨過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這些

景物,你覺得還會有什么呢?(小螞蚱、小螞蟻、小花、小鳥、蝴蝶……)

你會學著詩歌的樣子,也來當一回小詩人嗎?

師:勤勞可愛的小螞蟻,

在泥路上來回穿梭,

親昵地擁抱著,

快樂地問候著;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孩子們,你們的想象豐富極了,你們用最純真的心靈寫著屬于自己的

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到小徑中去走走吧。讓我們一起讀

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五、小結

這一堂課,我們隨著詩人戴望舒去欣賞了大自然,我們也用自己

的想象讓大自然更豐富起來,這個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們也

來寫一首《在天晴了的時候》,然后在周末懷著快樂心情,出發(fā)!

2珍珠鳥

一、課題名稱:

《珍珠鳥》

二、設計思路:

《珍珠鳥》是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精讀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

都是與自然有關的佳作,閱讀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發(fā)關愛動物,善待

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fā)有關誠信重要性的深入思考。

本課教學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

創(chuàng)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

來的一種教學模式。

課前我精心制作了課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了教學的直

觀性和形象化,創(chuàng)設擬人化的情境,引導學生發(fā)揮想像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來揣摩理解課文。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

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

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而在這節(jié)課

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討論中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

在質疑時引發(fā)學生求知欲、大膽探究。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yōu)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欣賞和運用擬人

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和積累描寫動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讀為主,讀寫結

合。進一步強化學生朗讀、默讀、快讀、精讀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閱

讀過程中的思維習慣,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引導。把“讀與寫”

有機聯(lián)系起來,開展“讀動物,寫動物”的活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

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發(fā)表自

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

人與動物的關系。理解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

或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調,領會作者的情懷,分析“我”與“珍珠鳥”建

立相互信賴關系的過程和原因。讀中感悟,培養(yǎng)孩子心中有愛、學會

去愛,創(chuàng)造美好的境界。

四、教學重點:

1、理解體會課文描寫動物細膩人微、語言運用準確傳神的寫作

特點。

2、展示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

五、教學難點:

“人之愛”和“鳥之愛”兩方面的結合,理解“信賴,往往能創(chuàng)

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現(xiàn)實意義。

六、教學準備:

資料的收集:作者馮驥才資料、珍珠鳥圖片、音樂。

課件的制作:《珍珠鳥》課件

活動的準備:讓學生課前通過查資料了解珍珠鳥的外形特點。

七、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請靜靜地聆聽?。úシ徘宕嗟镍B鳴聲)課件出示珍珠

鳥的圖畫。

2、這是一只小珍珠鳥,你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它的樣子嗎?

3、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為文章中哪些段落最令你心動?請把

它朗讀給大家聽。

課件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

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待一會兒,這小家伙竟趴在我肩頭睡著

了……睡得好熟!還呷呷嘴,難道在做夢?

出示文中插圖(珍珠鳥趴在作者肩膀上)

2、同學們,看著這幅畫,你想給它起個什么名字??

自由交流:甜蜜的夢、信賴、愛、依偎、溫暖相伴……

3、那么“我”從和鳥兒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課件出示r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p>

(二)整體感知,逐步理解信賴。

1、喜愛珍珠鳥嗎?它是一種膽子特別大的鳥嗎?

板書:膽小

2、那么,這原本怕人的鳥,又怎么會大膽起來的呢?說說在

“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鳥之間的信賴關系是怎樣逐步建立起

來的。

欣賞課件,初步感知,看看大致分幾個過程:起先漸漸地后

3、研讀探究

文中哪兒重點寫的?小組合作討論,

⑴我如何讓小鳥產生信賴?用“”畫出描寫我行為的句

子。

⑵信賴使小鳥產生了什么變化?用“”畫出描寫雛兒活動

的句子。

4、指名匯報交流:

⑴起先怎么樣?讀,悟,讀

⑵漸漸地呢?讀,悟,竟然什么意思?我會有什么反應?

⑶后來?讀,悟,感覺?怎樣交流?啄,好像在說什么?撫呢?

再啄?

5、連起來說,加進想象更好。

指名學生匯報交流,師課件出示。

(三)課堂小練筆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驗,和哪個人或者自然界的花鳥草蟲

建立了相互信賴的關系,你認為這種信賴是怎樣建立的?

1、一天,我漫步在森林中,突然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只受傷的小白兔。

我輕輕地走了過去。

提示:這只小白兔見到我會有什么反應,結果會怎樣?展開想象。

用上“起先----隨后----漸漸地-----先—然后—后來”等反映過

程的詞語,并用上“居然、不由自主”這兩個詞語。

2、四人一組交流。

3、指名說。同學之間互相補充。

4、學生各自完成小練筆。

(四)完全信賴,美好境界,有愛會愛。

1、完全放心還從哪兒看出?再讀課文,深化情感。

因為信賴,小家伙美美地睡著了,因為信賴,它做起了甜甜的夢,

會夢見什么呢?

這不就是因為信賴而創(chuàng)造出的——板書:美好境界

2、“我”究竟為什么能獲得珍珠鳥的信賴?指名說,板書:有

愛。

配樂朗讀感悟。

3、你喜愛這樣的小家伙嗎?你有過這樣的小鳥依你的情景嗎?

文中的我為什么能夠呢?

生自由表達。

師小結: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溫暖地撫摸是愛,靜靜地注視也是

愛;逗它玩是愛,讓他獨自耍也是愛;為它做這做那是愛,啥也不做,

放在心里默默地關注也是愛;給它舒適的家是愛,放飛它,讓它自由飛

翔也是愛。所以我們不僅要心中有愛,還要學會選擇如何去愛。

板書:會愛

正因為我有愛,因為我會愛,所以這個小家伙才完全信賴了,是不

是?

【本文的討論,從突破重難點入手,設計一些討論材料。設計合作

討論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yǎng)學生注意

力,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

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

獲得知識的方法?!敝挥蟹e極思考、獨立深究、善于發(fā)現(xiàn)、敢于質疑,

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

問題的能力?!?/p>

(五)延伸拓展

1、理解“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2、在本文中,馮驥才描繪了一幅人與“小鳥”之間互相尊重,互相

信賴的畫面,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看一看人類與其他動物,是

否也存在這樣的真情。

展示幻燈圖片:小女孩與猛獸親若一家,只要人們愿意,人和自然

是可以融為一體的。

3、不僅是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

(播放一組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和諧友好的畫面)

談感受。(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溝通、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信賴。)

學會尊重、關愛、寬容……,尊重對方的生存空間、思想空間,

真正做到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這是建立信賴關系的條件,有了信

賴,無疑會使世界多一抹溫柔的色彩。所以我們說r信賴,是一朵嫩美

的花,需要用真誠去灌溉?!?/p>

(展示幻燈片r信賴,是一朵嫩美的花,需要用真誠去灌溉?!保?/p>

試著仿照作者的這個內心感受,寫一句有關信賴方面你自己的格

言。(學生開始動筆,寫后交流)

集體交流,鼓勵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

信賴,是友誼地久天長的標志。

信賴,會使我們的家園充滿色彩。信賴,是打開和諧美滿生活的金

鑰匙。

信賴,雖不是金錢,但比金錢寶貴的多,因為它能使人與人變得理

解、寬容……

信賴是一座橋,讓我們彼此相通,真情相融。

信賴是一縷陽光,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和諧共存。

(六)情感升華,動情結課。

人與鳥因為信賴,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那我們人與人之間有這種信賴嗎?請舉例說明。在現(xiàn)實生活中,

我們應該怎么做?

課件出示人與動物、運動場上人與人、國家之間戰(zhàn)火紛飛的畫面。

(請同學們聯(lián)系現(xiàn)實社會生活、人類處境、國際形勢等具體情況,談點

體會。)

今天,我們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鳥相親的畫卷,

這是信賴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其實,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你、我、他

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中創(chuàng)造出美好地境界。正如韋唯的歌曲r只要人人

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就讓我們在愛的歌聲中結束

這一節(jié)課吧。(播放歌曲)

“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珍視生

命、善待動物、愛護自然,同時也能善待自己的同類一一人,那么我們

都將會擁有一個美好的世界。

請讓我用冰心的一句話結束本節(jié)課:“其實,人和人,社會和社會,

國家和國家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世界和平的日子,只有從彼此信

賴中才能得到!”

【聯(lián)系現(xiàn)實,展望未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歷,談論

對學習了本文之后的感悟。(1)人和動物有沒有不和諧的因素呢?你

對此有什么看法呢?(2)今天,我們如何把“信賴”放在更為廣闊的背

景中,為自然、為社會、為人類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的境界呢?這個設計讓

學生在聯(lián)系生活中感悟“人與動物”的關系,培養(yǎng)孩子心中有愛、學會

去愛,創(chuàng)造美好的境界?!?/p>

(七)作業(yè)園地(選做)

1、搜集關于鳥或其它動物的成語、古詩句,體味其中的意蘊。

2、推薦閱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馮驥才的《一百個人的十年》。

3、動物與人類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動物與人類是朋友,請以“保

護動物、關愛動物”為主題創(chuàng)作幾條宣傳標語。

4、試著接觸一種不熟悉的小動物,努力使它成為你的新朋友,并

盡力記錄這一過程。

5、閱讀小詩《大象和螞蟻》,結合今天所學的內容,任選一角度,

寫一則讀后感。字數(shù)不限。

《大象和螞蟻》

大象并不是那么\大\只是看上去'很大

螞蟻并不是那么\小\只是看上去'很小

大象既有一個寶貴的生命

螞蟻也有一個寶貴的生命

真的'真的

好好看的話'大象和螞蟻'大小都一樣

【設計彈性選擇作業(yè),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能

力、興趣、需要、在有限范圍內自由選擇,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必然

會提高學生作業(yè)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p>

板書設計:

2珍珠鳥

信賴

膽小膽大

有愛會愛

真好!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綱舉目張、巧妙妥帖,這既抓住課

文精要,又便于學生記憶,一目了然。】

八、教學反思:

對本課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法:

采用“讀—賞——聯(lián)—議——悟”的教學組織方式。

一讀:

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這是一節(jié)課最基礎的部

分,讓學生通過帶著問題讀課文,篩選有關信息,逐步引導學生理解

“人與鳥”之間的關系。

二賞:

本文詞匯豐富,對動物的描寫精當、傳神,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及時

積累、總結,以豐富學生的語言倉庫。同時,“擬人化”手法的運用也

是本文的一個亮點,領悟、賞析并學習“擬人化”的手法也是教學目

標中的一點,所以應到學生賞析文章中優(yōu)美的詞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

環(huán)。

三聯(lián)和議:

聯(lián)系現(xiàn)實,拓展課文學習的范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聯(lián)系生活實

際或自己閱讀過的相關材料,以拓展教學空間和教學內容。學生就“人

與動物”的關系和人與人之間信賴的創(chuàng)造等話題展開議論并發(fā)表自己

的觀點。這個環(huán)節(jié)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涵,并進行課外延

伸,鍛煉了學生說和議的能力。

四悟:

最后由學生總結自己的感悟與心得,積累閱讀方法,豐富自身情

感。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如展示珍珠

鳥的圖片及課文主要內容的圖片,讓學生有感性的認識,為更好地理

解課文提供幫助等。

在教學設計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快

速閱讀課文的能力,通過快速閱讀篩選關鍵信息,從整體上把握文章

的感情基調和基本內容。教學互動流程以“問題”為主線,激發(fā)學生探

討問題的愿望,引導學生在互助、合作的學習中互相啟發(fā),并獲得新的

感受。并力求做到讀、寫、說的結合。在閱讀和討論活動中,強化“說

和“寫'’的訓練。

3*人類的朋友

教學目標:

了解美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景,懂得人與動物相互共存的道

理,在生活中,學會愛護動物,做動物的朋友。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本文,學生能夠樹立并在生活中踐行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

物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板書:人類的朋友)

同學們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那看到這個課題,請你們想一想,人

類的朋友有哪些?(預設:動物、植物)人類的朋友是動物、有植物,

同樣的,動物和植物的朋友是人類,下面我們來瞧瞧陶同爺爺在美國

的見聞,看看他眼中的人類的朋友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L令作者新奇的事物有哪些?

(環(huán)境:蒼翠欲滴,窗明幾凈,鮮有灰塵"主處鳥多、鳥鳴聲不絕;兔

子、松鼠、浣熊、鹿自由生活、隨處可見;動物與人類的親密接觸:

與野鴨拍照、伸手摸松鼠、給大雁喂食;人們不再抓野生動物供自己

玩賞。)

2.文中詳寫的事例是什么?(給大雁喂食)

作者寫了這么多新奇的見聞,他也看到了許多人類的朋友,于是他在

文章的最后說了:

課件出示: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棲息之所;動

物和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也是動物

的朋友。

(生齊讀)

三、再讀課文,升華情感

1.同學們想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之中?

(預設:有山有水、有植物和動物、有清新的空氣)

2.我們都想生活在一個有山有水,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的地方,陶同爺

爺也是這么想的,這不,他來到了美國,找到了這樣美妙的一個地方。

在這個地方,他感受到的是怎樣的環(huán)境呢?(讀第1、2自然段)

(含有花草香的空氣,到處是蔥綠的樹林和草地,路邊、室內都是鮮有

灰塵)

生活在這么美麗的環(huán)境之中,作者不由得說:

課件出示: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棲息之所;動

物和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也是動物

的朋友。

(生齊讀)

3.美麗的環(huán)境是不是只有人類就夠了呢?不是,在這大自然中,除了

植物之外,也少不了動物。那么,在作者的住處有哪些他的朋友?(讀

第3自然段)

住處:鳥鳴聲不絕于耳,各種各樣的鳥自由出入

(在作者的住處,他的朋友是各種各樣的鳥。)

4.他認識了許許多多不同的小鳥,他的內心不由得贊嘆大自然的神奇,

同學們,拿起課本,把這種贊嘆之情讀出來。

(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

5.作者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鳥,聽見了悅耳的鳥鳴聲,他還見到了哪些

神奇的朋友?(兔子、松鼠、浣熊、鹿)

6.這么多稀奇的動物,同學們都見過嗎?我們一般在哪里會見到呢?

(預設:在動物園看見過)

7.我們只能在動物園,或者在野外,在森林里看到這些朋友中的一兩

個,但是在作者生活的這個地方,這些我們覺得稀奇,平常少見的動物

卻是見怪不怪,司空見慣的。于是作者再一次感嘆:

課件出示: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棲息之所;動

物和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也是動物

的朋友。

(生齊讀)

8.是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也是動物的朋友。既然是朋友,那自

然少不了親密、友愛的接觸和相處,作者看到的更為新奇的事情是什

么?(讀第5自然段)

(與野鴨拍照、伸手摸松鼠、給大雁喂食)

9.這些可愛的小動物,絲毫不懼怕人類,反而熱情地與人類嬉戲,回應

人類的關愛。他們自由地生活在這個地方,絲毫不用擔心人類會威脅

到自己的生命。真是一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地方啊,難怪作者會說:

課件出示: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棲息之所;動

物和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也是動物

的朋友。

(生齊讀)

10.此時,作者的心里是高興的,是愉悅的,是激動的,他對這種環(huán)境持

的是新奇、贊嘆,向往的態(tài)度。而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活的人類,在對待野

生動物時是怎樣的態(tài)度?(那種把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抓回來據(jù)為己

有、供自己玩賞的做法已為人們所拋棄)

11.不光是動物不懼怕人類自由地生活,而且人類在對待動物時也是

尊重和愛護的。于是作者贊嘆道:

課件出示: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也是所有生物的棲息之所;動

物和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也是動物

的朋友。

(生齊讀)

四、小結: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不僅要考慮到自己,還應該像朋友一

樣去關心其他的生物。用一顆愛心去對待他們,他們也會把我們當作

真誠的朋友。

五、布置作業(yè):

1.課下與同學交流自己有沒有親密的動物朋友,說說自己與它有趣的

事情。

2.寫寫自己對保護動物和環(huán)境的看法與建議

4*大自然,你好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查閱字典,會讀、會認

本課生字;

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掌握課文大意;

學寫書信。

2.過程和方法

以學生自主學習、親身感悟為主,教師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

探究的學習方式,將文本的學習與超文本閱讀結合起來;

課前搜集自然常識小資料和大自然的圖片;

學生交流、討論對大自然的感悟;

訓練學生描寫自然景物的能力以及寫書信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啟發(fā)學生對自然事物的關注和熱愛,引起學生探

索研究自然事物的興趣和欲望;

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大自然的審美教育。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認識什么是大自然以及認識自然的方法,探索自

然的一般規(guī)律;

學習訓練書信的寫作方法。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大自然風光掛圖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指點學法。

1.板書課題“大自然,你好”,聯(lián)系本單元學習過的前三篇課文,都

是以自然、動植物為主題的,請學生回憶前三篇課文,說說主要講什

么?從三篇課文中明白了什么?老師再做總結。

2.提出問題,讓學生說一說準備怎樣學習本篇課文?如:先自學

后討論交流;把課文講述給別人聽;結合搜集的資料學習,等等。

3.圍繞教材課后的“我的資料夾”的內容,介紹課文的作者張海迪,

可提供圖片,講述她身殘志堅的故事,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為學生

樹立學習的榜樣。

二、熟讀課文,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同桌對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生字多拼讀

幾遍,能熟練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與難讀句子,進行適當檢查指

導。

2.帶著問題默讀課文,讓學生思考:本篇課文的大意是什么?與

前三篇課文有什么聯(lián)系?側重點有什么不同?本課的最大特點是什

么?

3.按照前面提出的學習方法和步驟自學10分鐘左右,在書上圈

點批注。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是要耐心點撥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及時表

揚善于學習和效率高的同學。

4.檢驗自學成果,采用小組交流討論、選出代表發(fā)言的形式解決

教師提出的以上問題。

三、精讀研討,交流收獲。

交流與讀書要結合起來,要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把文本學習

與課外資料交流結合起來,但要以文本為主,不脫離于文本之外。

1.教師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作者提出了哪些有關自然知識的問

題?把這些問題匯總起來并搜集資料解答這些問題。

2.交流感受深的語句,交談受到的啟示。出示句子,讀一讀,引出

探究內容:

A.“如果說,我能戰(zhàn)勝疾病,生活到今天,除了書籍給我力量,我還

要感謝大自然給了我那么多奇妙的幻想,使我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樂

趣?!?/p>

B.“大自然使人變得開朗,變得聰明,變得心靈美好?!?/p>

C.“大自然里有學不完的知識呢!到大自然中去可以開闊視野,陶

冶情操,強健身體。”

請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學習,結合課文,讀懂上面的語句,再聯(lián)系親

身經歷談一談對大自然的領悟,從大自然中獲得了什么。

四、延伸拓展。

同學們,大自然不愧是人類的老師,它警示我們要按自然規(guī)律辦

事,維護生態(tài)平衡,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它啟迪我們的智慧,讓我們

人類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促進了人類科技的進步,改善了人類的日常

生活條件。我想,大家一定還想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奧秘,還有更多的

感受想對伙伴們說吧,那么就在課下繼續(xù)搜集自然知識,閱讀自然科

學書籍,收看央視十套的《人與自然》《動物世界》等節(jié)目,可以交流

討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布置一次小練筆,讓學生回憶假期外出郊游,或者全家旅游的經

歷,給遠在外地的親人或朋友寫一封信,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講給

他們聽。

5.動物二章

樗鵡

教學目標:

1.會認“盧鳥、鵡”等10個生字,會寫"章、盧鳥”等12個生字。

2.2.按照課文描繪的氣氛,用正確的語氣語調讀出描寫湖面

平靜、不平靜的句子和盧鳥鶴列隊、捉魚、接食的句子。背誦課文。

3.3.能劃出描寫鴻酒動作、神態(tài),漁人動作、神態(tài),湖面情況

的詞句,理解、體會湖面情況與鴻鶴捕魚的聯(lián)系。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5.了解畫鵝的外形及生活習性。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優(yōu)美

的語言文字進行再造想象的能力。由此體會江南水鄉(xiāng)人們無憂無慮、

悠悠自得的美好生活情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上海。

教學重點:

按課文描繪的氣氛,用正確的語氣語調讀出描寫湖面平靜。不平

靜的句子和鴻鶴列隊、捉魚、接食的句子。

教學難點:

感受大自然的寧靜、美好。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

2.師介紹鳩鶴,看插圖。

盧鳥鶴是一種水鳥,羽毛灰黑色,有綠色光澤,嘴扁而長,上嘴的尖

端有鉤。能游泳,善于捕魚,喉下的皮膚擴大成囊狀,捕到的魚就放在

喉囊內。這種鳥也叫魚鷹,我國南方地區(qū)飼養(yǎng)它來幫助捕魚。

本單元的訓練目標是,出示——有感情地朗讀

我們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運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合適

的節(jié)奏等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二、學生分小組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課文,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3.課文主要寫了鴻鶴什么?湖面的氣氛有什么變化?按這個變

化試給課文分段。

三、檢查自學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1)課文主要寫了鴻鶴的什么?

板書:準備捕魚結束

(2)湖面的氣氛有什么變化。

板書:平靜熱鬧平靜

(3)按這個變化如何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I節(jié));第二段(第2~4節(jié));第三段(第5~7節(jié))

2.讀課文,用()找出描寫湖面情況的句子。

出示小黑板:

①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湖面平得像一面鏡子。

②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靜,蕩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紋,無數(shù)浪花在夕陽

的柔光中跳躍。

③天色逐漸暗下來,湖面恢復了平靜。

指名分別朗讀。

師:他們讀得很好,讀出了湖面從平靜到不平靜又恢復到平靜的

過程。那么湖面的變化和漁人指揮鵠鵝捕魚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

來學習第一段。

四、學習第一段

(一)邊看插圖,邊聽同學朗讀。

體會一下這時的湖面是怎樣一種景象。

1.聽了同學的朗讀后,你們這時的湖面是怎樣一種景象?

板書:夕陽圖(平靜)

2.課文第一段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夕陽西下、盧鳥鵝等候捕魚的寧

靜而又美麗的畫面,并且通過一些詞句把它表現(xiàn)出來了。下面我們通

過反復朗讀、自學,把表現(xiàn)美景的詞句用小圈找出來,用直線劃出描寫

鵠鶴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用曲線劃出描寫漁人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然后集

體來欣賞這些優(yōu)美詞語。

3?分小組學習。

(二)賞析詞句

1.逐一出示詞句進行賞析

①湖面:像一面鏡子

出示小黑板: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湖面平得像一面鏡

子。

你為什么認為這句句子寫出了畫面的美麗?

(把湖面比作一面鏡子。因為沒有風,湖面上沒有一絲波紋,平靜、

清澈、透明。所以可以把它比作鏡子。)

師:我們一起把這句優(yōu)美的句子朗讀一遍。

②垂柳、稻田:一望無垠

③小船:浮

(這個詞用得好在哪里?)

因為小船沒有劃動,所以更顯出湖面風平浪靜,氣氛寂靜,齊讀這

句話。

④漁人:悠然

(先說說“悠然”是什么意思?再說理由)

悠然——悠閑的樣子。

因為漁人在吸煙,沒有劃動漁船,所以湖面上很平靜。漁人坐在船

上安祥地、自在地吸著煙,望著那平靜的湖面,他顯然被眼前的景色所

吸引、陶醉。一切顯得是那么安靜啊。齊讀這句話。

⑤鴻鶴:列隊的士兵等待

出示小黑板:十來只灰黑色的鵠鵝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

在等待命令。

列隊的士兵——很威武,神氣,整齊,訓練有素

(“等待”與湖面的平靜有什么關系?)

盧鳥鶴整齊地站在船舷上,并沒有下水去捕魚,所以湖面依然很平

靜。齊讀這句話。

2.指導朗讀第一段。

現(xiàn)在我們一起朗讀這一段,要讀出那種寧靜,閑適的氣氛,速度可

以稍微慢些。先由老師引讀,再齊讀。

3.根據(jù)板書提示背誦第一段。

4.小結。

這一段作者按照由遠到近,由景到人的順序描繪了夕陽、湖面、

垂柳、稻田、小船、漁人在悠閑地吸煙,鴻鶴在等待命令這樣一幅優(yōu)

美寧靜的夕陽圖。

四、布置作業(yè)

1.抄詞;

2.熟讀課文并背誦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過渡導入

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段,通過對有關詞句的賞析,體會了

夕陽圖的美景,出示板書:夕陽圖

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欣賞第二幅畫面:出示:捕魚圖

二、學習第二段,賞析詞句

隨著漁人的竹篙在船舷上輕輕“一抹”,平靜的湖面發(fā)生了什么變

化呢?指名讀第二段,請你用一個詞概括一下這時的湖面情況。

交流板書:熱鬧

作者又是通過哪些詞句來表現(xiàn)湖面熱鬧的景象呢?

(-)分小組自學第二段,用直線劃出盧鳥鴻的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

用曲線劃出漁人的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用小圈找出有關詞語。

(二)交流

1.交流句子

老師讀描寫湖面的句子,男生讀描寫鵠鴉的句子,女生讀描寫漁

人的句子。

2.交流詞語

①第2節(jié)

學生各抒己見

(1)出示句子:

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靜,蕩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紋,無數(shù)浪花在夕陽

的柔光中跳躍。

(指名讀)’蕩起”和“跳躍”用得好嗎?好在哪里?

(寫出了波紋蕩開的樣子,也描寫出了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一朵

朵跳躍的樣子。)齊讀。

(2)湖面怎么會產生這種變化的?

因為漁人拿竹篙在船舷上一抹,盧鳥鶴就都撲著翅膀鉆進水里去了,

才產生了這樣的變化。

請一個學生做做“一抹”這個動作。全班做。

師:'一抹”,就是竹篙在船舷上一擦而過。

指名讀第二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有順序地描寫的。

引讀:師:因為漁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盧鳥鶴就都撲著翅膀鉆

進水里去了——

生:所以湖面……

②第3節(jié)

過渡:隨著鴇鵝在水中捕魚,湖面上就更熱鬧了。現(xiàn)在我們來默

讀第5節(jié),著看漁人是怎樣指揮的鴻鶻捕魚的?用了哪些詞語。

(1)師:請大家把書合上,我們來做一個選詞填空的練習。

出示小黑板:

伸出打著跳上撲著鉆出蹦上

扔壓抓甩掐擠

不多一會兒,就有鵠鵝(鉆出)水面,(撲著)翅膀(跳上)漁船,

喉囊鼓鼓的。漁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進喉囊的魚(擠)了

出來,又把它(甩)進水里。

指名分別讀兩行詞語并交流:

為什么先用“鉆”,后用“跳”?

為什么用“抓”,不用“掐”?

為什么用“擠”,不用“壓”?

為什么用“甩”,不用“扔”?

(2)齊讀,邊讀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師:這些動詞用得非常準確,寫出了鵠鶴捕魚的動態(tài),歡快活潑;

也寫出了漁人從鵠鵡喉囊里取魚時的利索勁兒。湖面上鵠茲鳥在跳躍,

漁人在忙碌,充滿了歡樂的氣氛。鵠酒不斷地跳上漁船,漁人都快忙不

過來了。

(3)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熱鬧的場面,要用跳躍、輕松、歡快

的語調朗讀,同時體會一下這些動詞的準確性。

(4)齊讀第三、四段,注意讀出那種歡快熱鬧的氣氛。

三、學習第五段

1.指名讀,此時你又感受到什么?

出示:歸來圖:(平靜)

湖面上開始安靜下來了,直至最后湖面上又恢復了先前的平靜。

2.默讀第五至第七段,你從哪些詞句中知道湖面開始恢復平靜

T?

(1)‘岸上炊煙四起,裊裊地升上天空?!?/p>

說明人們都燒晚飯了,時間已近傍晚,湖面又向平靜過渡。

齊讀。

(2)‘漁人不再趕鴻幫下水了,讓它們停在船舷上?!?/p>

這時再也聽不到水鳥下水時發(fā)出的響聲,湖面上不會有波紋,浪

花也不再跳躍了。齊讀。

(3)漁人一條條拋小魚喂盧鳥鵝。

漁人喂鳩鵡時動作輕、慢。鴻鵲把大魚留給人們,自己吃的都是

小魚,而且吃得美滋滋的,這使我們想起生活中許多美好的東西。齊

讀。

(4)‘漁人蕩起槳……”

湖面是平靜的。齊讀。

(5)‘天色……閃閃的水痕”

恢復”是什么意思,這里為什么要用“恢復”,它在這里起了什么作

用?

恢復——變成原來的樣子。

這一詞用得很貼切,點明了湖面原先也是平靜的,課文的結尾與

開頭前后呼應。

齊讀。

3.有感情地朗讀第五至第七段,聲音稍輕些,速度稍慢些。

四、總結全文

1.本文通過描繪了漁人指揮鵠鵝捕魚的經過,向我們展示了“夕

陽圖“捕魚圖”,“歸來圖”三幅畫面,表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人們無憂無慮、悠

悠自得的美好生活情趣,從而使我們每個小朋友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上海。

2.我們通過本課的朗讀訓練,學會了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

運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合適的節(jié)奏等由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五、完成習題

1.指導造句

出示:

恢復:

(1)經過醫(yī)生的精心治療,我恢復了O

(2),這座古建筑恢復了原貌。

(3)恢復。

無數(shù):

先把“無數(shù)”擴成詞組,如:無數(shù)彩燈,無數(shù)鮮花,無數(shù)星星,無數(shù)海

鳥,無數(shù)革命者等,然后再把詞組擴成句子。

2.完成填表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閱讀。

板書設計:

鴻鶴

準備捕魚結束

平靜熱鬧平靜

夕陽圖:(平靜)

湖面:一面鏡子

垂柳、稻田:一望無際

小船:浮

漁人:悠然

盧鳥鶴:列隊的士兵等待

捕魚圖:(熱鬧)

歸來圖:(平靜)

鷺鷲

教學目標:

1.了解鷺鷲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鷺鷲的喜愛之情。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寫的方法,體會作者語言準確生動。

3.了解作者開頭和結,體會其表達效果。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難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寫的方法以其開頭結尾相照應的

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幻燈片出示鷺鷲圖片)

美麗的荷塘邊,草色青青,蘆葦茂密。一群鷺鶯有的凌空展翅,有

的站立枝頭,有的突然載入水中叼起一條魚來。多么美的畫面的?。?/p>

今天我們繼續(xù)走進郭沫若老先生的散文,感受鷺鷲的優(yōu)美。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2.教師指名讀課文

(其他同學讀的時候教師隨機喊停并由下一位同學讀,練習集中

注意力。)

3.再讀課文,思考:

(1)在作者眼中,鷺鷺是什么?

(2)文章從哪些方面寫了鷺鶯的精巧?

4.小組討論:鷺鷲的精巧具體體現(xiàn)在哪兒?

細細品讀,自己展示有感情朗讀。

5.體會“白鶴太大……而且太不尋常了。”這句話是通過什么樣的

修辭手法來突顯鷺鷺的精巧的?

二、過渡

1.鷺鷲不僅是一首精巧的詩,還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老師很想

和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穩(wěn)重哪些段落寫出鷺鷲的“韻味無窮”?(生

讀第6自然段)

2.描繪的景色真像一幅畫,畫中鷺鷺在干什么?誰能給這幅畫起

一個貼切的名字?

為什么用“釣”不用“捉、叼”?

鷺鶯像優(yōu)雅的貴婦,閑庭信步在水邊,優(yōu)雅的垂釣,多么溫柔,多

么嫻靜!一個“釣”字就讓我們感受到了韻味無窮。

3.同桌讀讀第7、8自然段,商量商量,各取個什么名字合適呢?

(1)望哨圖

它是在望什么呢?

(2)低飛圖

閉眼聯(lián)想:夕陽最后一抹柔光斜斜地鋪在水面上,通紅的火燒云

低垂著,偶有一只鷺鶯伴著晚霞翩然起飛,它優(yōu)美的身形映照在水面

上,讓人不禁陶醉。同學們,此刻你對鷺鷲又有怎樣的感情?

揣測一下,作者對鷺鷲又有怎樣的情感?

4.是的,鷺鷲是一首詩,詩中有低飛的愜意、望哨的悠然、垂釣的

樂趣,怪不得作者說——鷺鶯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

詩!

觀察文章開頭結尾,想想這是什么寫作手法?

四、升華

郭老把鷺鷲描寫得如此優(yōu)美,就因為他對鷺鷺、對自然、對生活

都傾注了什么樣的情感?

(對自然、對生活的愛)

五、延伸

1.喜愛鷺鷺的人自古有之,讓我們一起欣賞詩人筆下的鷺鷲把。

(自己讀一讀,并把其他你知道的描寫鷺鷲的詩與你的同桌分

享。)

2.擴展

情真意切詩寫好文章的關鍵,除此之外,郭老還有非常巧妙的寫

作方法,速度課文,看看文中那一部分的寫法最吸引你?

3.仿寫

(1)你認為鷺鷺是什么?鷺鷺是

(2)我第一次打開鷺鷺這篇文章時,首先想到了宋玉描寫美女的

話。這是抄襲嗎?

郭老不是照搬,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仿寫,看來描繪美好事物的恰如其

分,都可以用這樣的句式,現(xiàn)在,請大家用這樣的句式描繪生活中的美

好事物吧!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yè)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請同學們觀察

生活,寫一寫生活中的美。

《鷺鷲》教學反思

《鷺鷺》一課是著名的作家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在教學中我積極

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孩子自我發(fā)現(xiàn),指導學生展開想象,抓住關

鍵詞句,通過人情入境的朗讀,品味、領悟文章的內涵;從鷺鷲的形美、

意美、信美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有些老師不太喜歡用課件,認為一些現(xiàn)代化的設備會剝奪學生想

象權利,可是我認為有些課文如果用課件來講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在教學本課時,我先播放鷺鷺的圖片,讓學生對鷺鷺的精巧在腦海

中有一個直觀印象。鷺鴛的精巧對于下面的學習很重要,如果沒有直

觀印象的話,學生是無法真切體會到的。本節(jié)課我通過多媒體展示,

用課件及暢言軟件轉換于課文文字與各個圖片之間,幫助學生了解課

文內容。

不足之處:本來預設在課時最后的描寫美好事物練習,結果在學

生找到鷺鶯的精巧之后直接提問出來了,所以臨時把這一環(huán)節(jié)搬到了

前面,所以練習時間不夠充分,沒有達到預想效果。今后在備課時,更

要告訴自己,不僅要備課文,還要備學生,要提前想好課上有可能出現(xiàn)

的情況并想好對策。由于學生展示占用時間過多,到最后時間較短,

以后的教學中也要注意合理分配時間。

6匆匆

【教學目標】

1.學會寫8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

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詞語的意思。

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

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義,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

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點】

1.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語言。

2.感受時間的“匆匆”,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的,感悟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懂得時間的匆匆流逝,從而珍

惜時間。

【教學準備】

幻燈片、音樂

【課時安排】

2課時

【相關資料】

朱自清生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

散文家、學者、民主戰(zhàn)士。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學生時代即

創(chuàng)作新詩。192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

英國留學?;貒笙群笤诮K、浙江的幾所著名中學和清華大學、昆

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等校任教??谷諔?zhàn)爭結束后,積極支持反對國民黨反

動派統(tǒng)治的學生運動。1948年8月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因貧病在

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寫景抒情,委婉細致,氣質清新優(yōu)雅,語

言質樸而有風采?!侗秤啊贰逗商猎律贰稑暉粲袄锏那鼗春印返绕?

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有詩集《雪朝》(與人合著)、詩文集《蹤跡》

散文集《背影》《歐洲雜記》《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時間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復返!著名作家

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達了這樣的感嘆,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

起來感受時間的匆匆。板書課題。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朱自清先生嗎?

5.解題:“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

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讀自悟

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學會8個生字。

2.把課文讀正確。

3.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

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三、小組合作

1.讀準詞語: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

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聽寫詞語,互查互批。

3.組內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

四、讀文解疑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

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

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2.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自主朗讀,感悟體驗

(一)自主閱讀,組內交流: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找出文中的語句,用心體會。

2.和小組同學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說一說。

(二)集體交流:

1.讀出文中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

會。

(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

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日子從我們生活的

細微之處,在我們不注意時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指導朗讀:體會時間短暫易逝。

作者細心地發(fā)現(xiàn)日子在洗手、吃飯、默默時,在我們不注意它時

悄悄地過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嗎?引導學生

從文章內容中想開去一一(聊天時,日子從嘴邊過去;玩耍時,日子從

手里過去;看電視時,日子從屏幕上過去;曬太陽時,日子從身上一閃

而過……)

(2)“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

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

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

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作者想留住時

間,但時間還是匆匆地過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嘆息,而時間又在嘆息里

閃過了。)

指導朗讀:讀出作者想留住時間的迫切以及對時間匆匆流逝的

惋惜之情。

(3)過渡:是啊,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時間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

飛快地閃過,一日復一日,一年又一年。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

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時間賽跑,不要讓時間白白地匆匆

地流逝,以至于感嘆、惋惜。

2.找出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交流、朗讀: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

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2)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

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3.細讀課文,畫出與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

道理:

(1)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討論:作者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感受?

(2)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

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a理解:徘徊罷了,匆匆罷了。

b問一問自己能做什么?

c問一問想問的人能做什么?

d寫話練習: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

我還能做o

三、回讀全文,懂得惜時

作者以優(yōu)美的筆觸表現(xiàn)了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請同學們再

讀課文,想一想: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

四、友情傾訴,共享格言

同學們,這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請你把一句有關惜時的格言送

給我們身邊的人好嗎?

五、作業(yè)

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惜時格言。

板書設計

匆匆

花有重開日

逝去如飛

珍惜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