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白城市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語文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
材料一:
中國古典詩歌的格律化經歷了長期的探索。上古時人們已有意識地追求詩歌的語音美,但漢語表意文字的性質掩蓋了語音因素,增加了探索語音組合美的難度。韻律的探索在《詩經》中已可見,而對聲律的探索卻較遲。漢代人們對聲調的平仄似乎有所意識,五言詩中,不少詩句第二、第四字平仄相異;到了晉代,人們開始注意到一句之內平仄相間、兩句之間平仄相對的語音組合之美。
齊梁時期,詩歌格律的探索進入了與音韻學結合的自覺階段。受到來華傳教的印度僧人以梵文字母拼注漢字語音的啟發(fā),中國的音韻學產生。隨著韻部的分析和四聲的辨定,人們對詩歌語音美的摸索有了理論的指導。沈約首先把音韻學的成果運用于說明詩歌的語音組合,他論述“四聲"八病”之著雖不傳,卻無疑是關于詩歌語音的理論探討。齊、梁、陳、隋的詩歌,雖然還未能稱之為“律詩”,但已有不少合律之作。
完成格律定型化任務的是唐代的宋之問、沈佺期。元稹指出:“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穩(wěn)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之后,文體之變極焉。”唐代近體詩的形成,既是對前人長期摸索嘗試的總結,又是后代詩歌形式流變的契機,中國詩史自此進入格律化階段。
在發(fā)掘本民族語音組合形式美方面,近體詩將對仗與聲律結合,體現(xiàn)了追求和諧的古典審美理想。格律包括聲律和韻律兩要素?;跐h語以聲調表義的語音特征,近體詩找到了“平"和“仄”。如何組合平、仄這對語音因素?近體詩結合對仗構成兩兩相對的基本形式,平仄相間而形成律句,以“對"的形式連結兩律句而成“聯(lián)”,以“粘"的形式連結“聯(lián)”而組成全詩音響整體。于是一揚一抑,回環(huán)往復,節(jié)奏鮮明而不呆板,富于變化。聲律“以異為顯"的節(jié)奏美和韻律“以同為和”的循環(huán)美相配合,聲調在起伏抑揚中互相呼應,體現(xiàn)著和諧、整一的古典審美理想,成為古代中國詩美的一種范式。
近體詩在意象組合上也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人追求對稱美的古典審美理想。近體詩把對稱整一原則發(fā)揮到完美的境地,平仄、粘對、押韻、對仗等規(guī)則不僅對詩歌的形式進行規(guī)范,而且對詩人表達情感的方式也有所制約。意象的構成、意象的組合都由對稱的原則指導。這種古典式對稱美的審美理想滲透于詩歌的形式與內容,呈現(xiàn)出勻稱和諧的意境,成為古代中國詩美的理想境界。
同時,近體詩在藝術風格上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追求含蓄凝煉之美的民族審美意識。中國長期基于血緣關系的比較穩(wěn)固的社會結構形成了較為沉穩(wěn)的民族心理,民族的審美意識也趨向精凝、含蓄,追求意在言外,追求韻外之致。近體詩最能體現(xiàn)這種精凝、含蓄的審美理想。它以嚴格的格律,迫使詩人逐字逐句地錘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它以極精煉的形式,要求詩人把豐富的內容濃縮進去,給讀者以最大的想象余地。
最佳形式的確立不能代替一切美,它的副作用是對美的追求的拘限,故歷來有成就的詩人都呼吁不能“拘限聲病”。當近代傾向于矛盾、發(fā)展、不平衡的審美意識代替了和諧、靜止、對稱的古典審美意識的時候,格律體漸成詩歌的束縛,自由體在更高層次上取代了它的地位。但是,前人對格律的摸索、總結是否于自由體的白話詩毫無意義?顯然不是。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聞一多等現(xiàn)代詩人鑒于白話詩不能朗朗上口,就進行過詩歌語音規(guī)律的探索。這樣看來,歷史的經驗并非沒有借鑒價值。
(摘編自梁文寧《格律化與民族審美范式——近體詩形成的意義》)
材料二:
很多人認為格律只是形式的約束,為了形式美而約束詩人的自由。但也許沒有料到,格律卻可以充實詩的活力與多層復雜性。對于沒有才能的詩人,格律是強加的,自外面來的限制,詩人被迫去遵守。在20世紀初新詩作者抱著解放自己的想法,拋棄了格律傾向寫自由體詩。實則對于真正有才能的詩人,格律并非負面的限制,而是對詩才的積極的挑戰(zhàn)。一旦詩人能與格律建成對話,化對抗為相互啟迪,格律的要求成了調動詩人生活存儲內容的力量和刺激。為了滿足格律的聲、行、節(jié)奏的要求,詩人必須放棄初始比較單純的邏輯思維與線形進展的主題,而去挖掘自己無意識中或潛意識中庫存的生命體驗與生活記憶,使之調動起來,進入詩中,滿足格律的建構要求。
對于白話詩來講,形式是隱在的,無形的。才能不高的詩人,缺乏形式感,濫用了形式的自由,寫出冗長、貧瘠、沒有形式美的詩。但對于才能卓越的詩人,他意識到那無形而又存在的形式感是很難與之商洽交談的,因此要用最大的毅力與天才,在不可見的形式要求下獲得最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獲得這種不自由中的自由所需要的藝術才能是極大的,寫古典詩在形式挑戰(zhàn)前失敗,有目共睹;寫白話詩在不可見的形式挑戰(zhàn)前失敗,卻往往不被意識,作者甚至可以以其他因素的成就來遮丑,因此在白話詩中,是珠是魚目更是真?zhèn)坞y辨??梢詳嘌裕煜虏豢赡苡袩o形式的好詩。
任何優(yōu)點都可能附帶來一些缺點。古典詩形式的嚴格,使得詩才不高者濫用“典"及套話來過關,這是20世紀初白話文學運動之所以能獲得大量支持的原因之一,它主張堅決廢除陳詞濫調,以求創(chuàng)新。但是我們今天回顧幾千年詩詞的成就,不由得贊嘆不已。古人超越了險韻的關山,取得珠玉的詩作,克服不自由后獲得的創(chuàng)作自由更噴發(fā)了詩歌藝術的奇泉。自由與不自由是相對的,越障的天才爆發(fā)出驚人的力量,懶散的信步者只浪費了多少詩行。內容呼喚形式,形式延伸內容,二者缺一無法成好詩,一盛一衰也令人扼腕。
(摘編自鄭敏《中國詩歌的古典與現(xiàn)代》)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漢語表意文字的性質掩蓋了語音因素,導致人們對詩歌語音美的探索缺乏理論指導,音韻學很晚才產生。
B.宋之問、沈佺期完成了格律定型化的任務,推動了唐代近體詩的形成,使中國詩史從此進入格律化階段。
C.近體詩以兩兩相對的基本形式組合平仄,平仄相間形成律句,再以“對”“粘"連結,組成全詩音響整體。
D.為了滿足格律的要求,詩人必須放棄邏輯思維和線形進展主題,挖掘生命體驗與生活記憶,將之凝練為詩歌。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梁、陳、隋的詩歌盡管已有不少合律的作品,但因為當時還未完成格律定型化的任務,不能稱之為“律詩”。
B.聲律“以異為顯”,韻律“以同為和”,二者相互配合,聲調彼此呼應,共同構成了中國詩歌的一種審美范式。
C.自由體取代格律體的直接原因是和諧、靜止、對稱的古典審美意識被傾向于矛盾、發(fā)展、不平衡的審美意識代替。
D.才能卓越的詩人只有以最大的毅力與天才,超越格律的束縛,才可以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獲得真正的創(chuàng)作自由。
3.下列選項,不能體現(xiàn)格律對白話詩的影響的一項是()
A.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斷章》)
B.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徐志摩《再別康橋》)
D.紅燭啊!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灰心流淚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聞一多《紅燭》)
4.聞一多曾形象地把格律比作“腳鐐”,認為“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著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答:_________
5.兩則材料都對詩歌格律予以肯定,但角度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和解①
陳忠實
白鹿村李家寡婦找到冷先生的中醫(yī)堂,求他做中人賣掉六分水地給白家。白嘉軒慷慨地說:“孤兒寡母,甭說賣地,就是周濟給三斗五斗也是應該的。"
在契約上簽名畫押后的第二天早晨,白嘉軒來到新買的寡婦家的六分水地里察看,老遠瞅見那塊地里正有人吆著高騾子大馬雙套牲畜在地里飛梭似的耕作。
①地頭站著一個穿黑袍的人,高個兒,手叉著腰,那是鹿子霖。白嘉軒不由心頭一沉就加快腳步趕到地頭。鹿子霖佯裝不聞不見,雙手背抄在后腰里,攥著從頭拖到臀部的大辮子,傲然瞅視著拽犁奔馳的騾馬。白嘉軒一看就火了:“子霖,你怎么在我的地里插鏵跑馬?”鹿子霖佯裝驚訝地說:“這是我的地呀!"白嘉軒說:“這得憑契約說話!”鹿子霖說:“我不管契約。是李家寡婦尋到我屋里要把地賣給我。"白嘉軒說:“那是白說。昨日黑間李家寡婦已經簽字畫押了?!甭棺恿赝祥L聲調說:“誰管你們黑間做下什么事!李家寡婦借過我五斗麥子八塊銀元,講定用這塊地作抵押,逾期不還,我當然就要套犁圈地了!"說著從長工手里奪過鞭子接過犁把兒,勒回牲畜示威似的翻耕起來。白嘉軒一躍上前抓住騾馬韁繩。兩個年齡相仿的男人隨之就廝打在一起。兩個男人從李家寡婦的地里扭打到地頭干涸的水渠,同時跌倒在渠道的草窩里,然后爬起來繼續(xù)廝打,又扯拽到剛剛翻過的土地里。這時候村子里擁來許多男女,先是鹿子霖的幾個內侄兒插手上陣,接著白嘉軒的親門近族的男子也上了手,很快席卷為白鹿兩姓陣勢分明的斗毆。
冷先生趕到出事地點,吆喝一聲:“住手!”②有如晴天打雷,震得雙方都垂手駐足。冷先生撩著長袍走上前去,一手拉著白嘉軒,一手拉著鹿子霖朝鎮(zhèn)子里走去。倆人被冷先生一直拖進中醫(yī)堂。冷先生關了門,隨之打了兩盆水,讓他們各自去洗自己臉上、手上的血污,然后給他們抓破的傷口敷了白藥,止了血。冷先生說:“就此罷休的話,你倆現(xiàn)在都回去吃早飯;罷休不了的話,吃罷飯上縣去打官司。"說罷拉開門閂,一只手作出請出門的手勢。
白嘉軒隨后即弄清,李家寡婦確實先把地賣給鹿子霖,而且以借的形式先灌了五斗麥子拿了八塊銀元,一俟簽字畫押再算賬結清。這當兒看到白嘉軒比鹿子霖給她的地價高出不少,心里一轉就改變主意,要把地賣給白嘉軒,用白嘉軒給她的地款還了鹿子霖的借貸。白嘉軒弄清了這個過程就罵起李家寡婦來。但事已至此,他無法寬容鹿子霖。他在家里對勸解他的人說:“你來給我說一句,我怎么也不會再要她的地!你啥話不說拉馬套犁就圈地,這明顯是給我臉上撒尿嘛!”他已經向縣府投訴。鹿子霖也向縣府投訴。
李家寡婦與白嘉軒簽字畫押以后,鹿子霖當晚就知道了。當雙方以及中人冷先生一齊按下蘸了紅色印泥的食指的時候,鹿子霖已經作出明早用騾馬圈地的措施了。鹿子霖把整個賣地的過程向父親鹿泰恒說一遍。鹿泰恒問:“你看咋辦呢?"鹿子霖就說了他的辦法,又對這辦法作了注釋:“倒不在乎李家寡婦那六分地。這是白嘉軒給我蹺尿騷哩!”鹿泰恒說:“③能看到這一點就對了。"他默許了兒子已經決定的舉措。在他看來,白秉德死了以后,白嘉軒的厄運已經過去,翅膀也硬了,這是兒子鹿子霖的潛在對手。在他尚健在的時日里,應該看到兒子起碼可以成為白嘉軒的一個對手。
白嘉軒從滋水縣投訴回來順便走到白鹿書院,向姐夫朱先生訴說了鹿家欺人過甚的事,意在求姐夫能給知縣提示一下,使這場肯定贏的官司更有把握。朱先生說:“我昨日已聽人說了你與鹿家為地鬧仗的事,我已替你寫了一件訴狀,你下回過堂時遞給衙門就行了。記住,回家后再拆看?!?/p>
白嘉軒急急回到家,在菜油燈下拆開信封,一小塊宣紙上寫下稀稀朗朗幾行娃娃體毛筆字:
致嘉軒弟:
倚勢恃強壓對方,打斗訴訟兩敗傷;
為富思仁兼重義,謙讓一步寬十丈。
白嘉軒讀罷就已泄了大半仇氣,捏著這紙條找到中醫(yī)堂的冷先生,連連慨嘆“慚愧慚愧"。冷先生看罷紙箋,合掌拍手:“真是絕妙一出好戲!嘉軒你瞅——”說著拉開抽屜,把一頁紙箋遞給嘉軒。嘉軒一看愈覺驚奇,與他交給冷先生的那一頁紙箋內容一樣,字跡相同,只是題目變成“致子霖兄"。
三天后的一個晚上,冷先生把白嘉軒和鹿子霖一起邀約到中醫(yī)堂,擺下一桌酒席,把他們交給他的相同內容的紙箋交換送給對方,倆人同時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謙詞,然后舉酒連飲三杯,重歸于好而且好過以往。倆人都慨然提出地歸原主,白家和鹿家各自周濟給李家寡婦一些糧食和銀元,幫助寡婦渡過難關。冷先生當即指派藥房伙計叫來李家寡婦,當面毀了契約。④李家寡婦撲通跪到地上,給白嘉軒、鹿子霖磕頭。
這件事傳播的速度比白鹿兩家打斗的事更快、更廣泛。滋水縣令古德茂大為感動,批為“仁義白鹿村”,鑿刻石碑一塊,紅綢裹了,擇定吉日,由樂人吹奏升平氣象的樂曲,親自送上白鹿村。一向隱居的朱先生也參加了這一活動。碑子栽在白鹿村的祠堂院子里,從此白鹿村也被人稱為“仁義莊"。
(有刪改)
[注]①選自《白鹿原》,題目為臨時所加。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家寡婦將自家田地先賣給了鹿子霖,然后又賣給了白嘉軒,這是造成白嘉軒和鹿子霖發(fā)生激烈矛盾的導火索。
B.本來是鹿子霖和白嘉軒兩人的摩擦,卻升級為兩姓的斗毆,可見,在舊時農村,人們有著比較強的家族觀念。
C.小說通過補敘的方式記敘李家寡婦將田地先后賣給鹿子霖和白嘉軒的情況,使內容更為豐富,使主題得到深化。
D.小說中鹿子霖、白嘉軒、冷先生、朱先生、古德茂等人物,都有著向善的傾向,但表現(xiàn)程度有所不同。
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所寫手叉腰的動作,與下面雙手背抄在后腰一樣,暗示鹿子霖內心的氣憤。
B.句子②運用比喻的手法,突出冷先生吆喝的聲音之大、震懾力之強,極富表現(xiàn)力。
C.句子③鹿泰恒的這句話,有火上澆油的意味,最終促成鹿子霖狀告白嘉軒的行動。
D.句子④通過寫李家寡婦跪地磕頭的動作,側面表現(xiàn)了白嘉軒與鹿子霖的善行義舉。
8.為什么白鹿村被人稱為“仁義莊”?請概括兩條理由。
9.白嘉軒和鹿子霖走向和解,大致經歷了怎樣的過程?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令狐楚,字殻士,德棻之裔也。逮(_)冠,貢進士,京兆尹將薦為第一。既及第,桂管觀察使王拱愛其材,將辟楚,懼不至,乃(_)先奏而后聘。德宗喜文,每(_)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為,數(shù)(_)稱之。俄(_)出為華州刺史。镈既相,擢楚河陽懷節(jié)度使,代烏重胤。始,重胤徙滄州,以河陽士三千從,士不樂,半道潰歸,保北城,將轉掠旁州。楚至中,以(_)數(shù)騎自往勞之。眾甲而出,見楚不疑,乃(_)皆降。楚斬其首惡,眾遂定。敬宗立,拜楚為河南尹,遷宣武節(jié)度使。汴軍以驕故,而韓弘弟兄務以峻法繩治,士偷于安,無革心。楚至,解去酷烈,以(_)仁惠鐫諭,人人悅喜,遂(_)為善俗。入為戶部尚書,俄拜東都留守,徙天平節(jié)度使。始,汴、鄆帥每至,以(_)州錢二百萬入私藏,楚獨辭不取。久之,徙節(jié)河東。召為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右仆射。故事,檢校官重,則從其班,楚以吏部自有品,固辭,有詔嘉允。楚外嚴重不可犯,而中寬厚,待士有禮。為政善撫御,治有績,人人得所宜。
(選自《新唐書·令狐楚傳》)
10.解釋文中加下劃線字的意思。
11.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汴軍以驕故,而韓弘弟兄務以峻法繩治,士偷于安,無革心。
譯文:_________
②故事,檢校官重,則從其班,楚以吏部自有品,固辭,有詔嘉允。
譯文: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觀書
(明)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1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寫詩人自我的親身體會,盛贊書之好處,講開卷有益之理,極寫讀書之趣。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喜愛讀書之情,頗有感染力。
B.本詩開篇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明自己和書本的親密關系。在詩人的眼里,“書卷"就像自己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憂愁相伴。
C.尾聯(lián)運用借代的手法,“勒”指馬籠頭,用“金鞍玉勒"代指富貴公子,“尋芳客”又點明了他們是富家浪子,這些人日日以尋花問柳為能事,他們和作者是兩個不同世界之人。
D.結尾一聯(lián)以貴公子反襯,顯示讀書人書房四季如春的勝景。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鑒人。這美好之情之境,不是玩物喪志的富貴公子所能領略的。
13.有人評說這首詩“意趣高雅,說理形象,頗有感染力”,請結合頷聯(lián)、頸聯(lián)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
1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七一獎章”獲得者張桂梅在頒獎儀式發(fā)言中所說的“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化用了屈原《離騷》中的名句“____,____”。
(2)由湖南岳陽樓上的“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lián),我們能聯(lián)想到《岳陽樓記》中的名句:“____,____。”
(3)“社”,本義指土地神,又指祭祀土神,引申指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禮。古代文學作品中,有很多涉及“社”的內容,請你寫出兩個出自不同古詩詞中有“社"的句子:“____”“____"。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用到了“白發(fā)”這個意象,對應的句子分別是“"和“”。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兩句寫琵琶女借夢境表達自己的心酸與傷感。
(3)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像南朝宋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之雄心,也只怕會有“"的結局。
三、語言文字運用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水天之間,白鷺翩翩。
江岸人家深愛著這些白鷺。在江畔漁村,抬眼望去,遠山如黛,村莊周圍,碧綠的稻浪此起彼伏,鷺影點點掩映其間。一襲雪白在綠水青山間,唱著清音,盡情起舞。
新安江上白鷺飛。在江南的新安江,這只是一處微不足道的局部小景。如今,退耕還林、退漁禁捕,使得新安江處處千山疊翠、碧水奔騰。江岸翠綠,那綠一直延伸到溪澗,延伸到山際,延伸到峰巒,讓人心醉。江中,鱖魚搖擺著肥美的身姿,即興來一個“白浪翻滾”,還有悠悠的鯽魚、滑溜溜的長胡子鲇魚……魚兒們爭先恐后地趕來聚會。
新安江畔有一座山峰,當?shù)厝私序隍紟X,這是白鷺飛至的最高峰。這里曾是一方“山高、巖危、少水"的貧瘠之地,20世紀60年代是新安江畔最窮的地方。那時,人們不得不爬到海拔800米以上的山中,開墾山地,尋找口糧,梯田入云端,稻黍搖天海,即便如此,山民們也只能得到極其有限的收獲。
而今,山民們走上了綠色發(fā)展之路。這里的梯田已變成一個個墨綠的生態(tài)基地。梯田上的綠漫延著,溝渠涌綠,山坡泛綠,枝條吐綠。茶樹、果樹,還有山道上的紫藤、錦屏藤、金銀花,蔓引枝連,縱橫交錯。
醒來的山嶺披著薄薄的霧紗。陽光下,一群群白鷺在山嶺間引頸而歌,云蒸霞蔚,氣象萬千。
16.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白浪翻滾”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木心說:“志大者,玩物養(yǎng)志。"
B.緊挨著我們家的地頭有一塊怕人的、黑暗的洼地,大家都管它叫“地獄”。
C.第4號臺風“黑格比"在浙江樂清沿海登陸,成為今年來登陸中國的第二個臺風。
D.“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xiàn)的幸福。
17.擬人需要兼顧物與人的特點,請據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擬人進行簡要分析。
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白鷺在綠水青山間鳴叫著,飛翔著。”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物流——即為“物的流通"。中國古代為農耕社會,商品意識淡薄,談不上全面的“物的流通”。A_____________,但并非沒有物流的工具。從古詩詞中大抵能看到它的影子,最出名的一首“物流詩"應是杜牧的《過華清宮》,其中幾句讀者(①):“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里的“騎”,B_________________。那時最快的是馬。官方的快遞小哥騎著快馬,從南方出發(fā),一路向長安(今西安)疾馳。按彼時的運輸條件,縱然“八百里加急”,楊貴妃想吃到原汁原味的“鮮活食品”,是不容易的。而普通百姓,想第一時間嘗到南方的新鮮果蔬,縱是垂涎三尺,也(②)?!拔缚凇睙o法滿足,“情義"又何嘗不是?唐朝詩人杜甫的《春望》詩,讀者仍然熟悉,其中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凹視弊匀恢赣H人之間互報平安的信件。一封信,何以能值“萬金"?有文學夸張的成分,更因為戰(zhàn)爭,驛路不暢,信送不出去,也送不過來,望眼欲穿,聽不到親人的消息,(③)。其實,C_____________,百姓之間的書信往來也走
不了官方的“快遞渠道”。郵驛屬于官方機構,傳遞官服文書、軍事情報,民間書信,搭不上車。
19.請在文中括號內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0.下列句子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句子中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我們有些同志歡喜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B.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C.鳳嬌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給那個“北京話"的,每次都是她提著籃子去找他。
D.盧老師發(fā)現(xiàn),當學生和老師進行雙向選擇時,有些學生可能因選不到合適的導師而“流落街頭”。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項強加因果,材料一是“上古時人們已有意識地追求詩歌的語音美,但漢語表意文字的性質掩蓋了語音因素,增加了探索語音組合美的難度"。B項偷換概念,使中國詩史從此進入格律化階段的是“唐代近體詩的形成”。D項“詩人必須放棄邏輯思維"擴大范圍,材料二是“放棄初始比較單純的邏輯思維”。
2.【答案】C
【解析】“直接原因"錯,材料一最后一段是“當近代傾向于矛盾、發(fā)展、不平衡的審美意識代替了和諧、靜止、對稱的古典審美意識的時候,格律體漸成詩歌的束縛,自由體在更高層次上取代了它的地位”。
3.【答案】A
【解析】格律對白話詩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形式和音韻上。A項既不押韻,也無法形成對偶。B項“長"巷”“娘"押韻,押“ɑnɡ”韻。C項“娘"漾”押韻,押“ɑnɡ"韻。D項聞一多《紅燭》“流一滴淚”與“灰一分心"形成對偶,“灰心流淚你的果”與“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心"形成對偶;“心”“因"押韻,押“in”韻。
4.【答案】①把格律比作“腳鐐”,體現(xiàn)出格律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嚴格規(guī)范和制約。②對于優(yōu)秀的作家來說,格律并非負面的限制,而是對詩才的積極的挑戰(zhàn),有利于詩歌創(chuàng)作。
【解析】由材料一“平仄、粘對、押韻、對仗等規(guī)則不僅對詩歌的形式進行規(guī)范,而且對詩人表達情感的方式也有所制約”可概括出答案第①點。由材料二“實則對于真正有才能的詩人,格律并非負面的限制,而是對詩才的積極的挑戰(zhàn)。一旦詩人能與格律建成對話,化對抗為相互啟迪,格律的要求成了調動詩人生活存儲內容的力量和刺激"可概括出答案第②點。
5.【答案】①材料一:從近體詩體現(xiàn)古典審美理想和民族審美意識的角度。②材料二:從詩歌格律對詩人創(chuàng)作的促進作用的角度。
【解析】由材料一“近體詩在意象組合上也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人追求對稱美的古典審美理想”“近體詩在藝術風格上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追求含蓄凝煉之美的民族審美意識……民族的審美意識也趨向精凝、含蓄,追求意在言外,追求韻外之致。近體詩最能體現(xiàn)這種精凝、含蓄的審美理想"可得出答案①。
由材料二“格律卻可以充實詩的活力與多層復雜性”“實則對于真正有才能的詩人,格律并非負面的限制,而是對詩才的積極的挑戰(zhàn)。一旦詩人能與格律建成對話,化對抗為相互啟迪,格律的要求成了調動詩人生活存儲內容的力量和刺激"可得出答案②。
6.【答案】C
【解析】C.“使內容更為豐富,使主題得到深化”錯。補敘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對前文內容的補充和交待上,對原來的情節(jié)起豐富、補充作用,照應上文,解開懸念,使得情節(jié)完整。本文補敘的李家寡婦一田賣兩家的情況,解開了上文白、鹿二人爭斗原因的懸疑。故選C。
7.【答案】C
【解析】C.“最終促成鹿子霖狀告白嘉軒的行動"錯,鹿泰恒的這句話使鹿子霖最終下定決心用騾馬圈地。故選C。
8.【答案】①白嘉軒和鹿子霖和好如初,周濟困難村民,有著“仁義”的品質。②縣令將白鹿村批為“仁義白鹿村”,并刻石紀念。
【解析】白嘉軒和鹿子霖不但和好如初,還周濟困難村民,“倆人都慨然提出地歸原主,白家和鹿家各自周濟給李家寡婦一些糧食和銀元,幫助寡婦渡過難關”,彰顯“仁義"的品質。官方認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滋水縣令古德茂大為感動,批為‘仁義白鹿村’,鑿刻石碑一塊”,“從此白鹿村也被人稱為‘仁義莊’"。
9.【答案】①冷先生勸解:建議他們“罷休”,若不罷休,就到“縣上打官司"。②朱先生致信:朱先生分別給白嘉軒和鹿子霖寫了同樣內容的信(詩),勸說他們講求仁義,互相謙讓。③冷先生促成和解:他擺下酒席邀請白嘉軒和鹿子霖,促使他們互致歉意,重歸于好。
【解析】題干問的是和解的過程,因此要找文中與和解有關的情節(jié)。首先是矛盾發(fā)展成白鹿兩姓斗毆時,冷先生出現(xiàn),“冷先生趕到出事地點,吆喝一聲:‘住手!’”“就此罷休的話,你倆現(xiàn)在都回去吃早飯;罷休不了的話,吃罷飯上縣去打官司"。然后是二人準備打官司時,朱先生分別給二人寫了勸他們講求仁義的信(詩)。最后冷先生促成了他們的和解,“冷先生把白嘉軒和鹿子霖一起邀約到中醫(yī)堂,擺下一桌酒席,把他們交給他的相同內容的紙箋交換送給對方,倆人同時抱拳打拱,互致歉意謙詞,然后舉酒連飲三杯,重歸于好而且好過以往”。
10.【答案】等到于是每次屢次不久帶領才用于是,就把
11.【答案】①因為汴軍驕橫的緣故,(所以)韓弘弟兄著力用嚴峻的刑法來約束他們,但士人只圖眼前的安逸,沒有變革的心思。(得分點:以、繩治、偷、革,句意通順)
②按照先例,檢校官位高權重,就依從檢校官的位次,令狐楚認為吏部官員自有品階,堅決辭讓,皇帝下詔嘉許(他)。(得分點:故事、班、以、固,句意通順)
【解析】
參考譯文
令狐楚,字殻士,是(初唐十八學士)令狐德棻的后代。等到二十歲,地方向朝廷舉薦進士,京兆尹將要舉薦他為第一名。考中進士科后,桂管觀察使王拱喜愛他的才能,打算征召他,害怕他不來,于是先上奏舉薦而后聘請。德宗喜愛文學,每次閱覽太原的奏章,一定能分辨出令狐楚所寫的,多次稱贊他。不久出任華州刺史?;矢﹂D任宰相后,提拔令狐楚為河陽懷節(jié)度使,代替烏重胤。起初,烏重胤遷任到滄州,讓河陽三千士卒跟隨,士卒不愿意,半道潰散往回跑,據守北城,打算調轉方向掠奪附近的州縣。令狐楚趕到中,帶領數(shù)名騎兵親自前往慰勞勸說他們。眾人穿著鎧甲出來,見令狐楚沒起疑心,于是都投降了。令狐楚斬了他們中的罪魁禍首,眾人就安定了。敬宗即位,任命令狐楚為河南尹,升任宣武節(jié)度使。因為汴軍驕橫的緣故,(所以)韓弘弟兄著力用嚴峻的刑法來約束他們,但士人只圖眼前的安逸,沒有變革的心思。令狐楚到任后,廢除殘暴的刑罰,用仁惠勸誡訓諭,人人歡喜,于是形成了良好的習俗。入朝任戶部尚書,不久被任命為東都留守,改任天平節(jié)度使。當初,汴、鄆帥往往一到任,就把州府的二百萬錢作為私有,唯獨令狐楚推辭不要。很久之后,改任河東節(jié)度使。召入朝廷任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右仆射。按照先例,檢校官位高權重,就依從檢校官的位次,令狐楚認為吏部官員自有品階,堅決辭讓,皇帝下詔嘉許(他)。令狐楚外表嚴肅持重,但心地寬厚,對待士人有禮有節(jié)。他為政善于安撫和控制,治理也很有成績,人人各得其所。
12.【答案】B
【解析】B.“本詩開篇運用比喻"錯誤。開篇“多情”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擬作“故人"。故選B。
13.【答案】①讀書可使人沉醉書中,滌蕩心胸,感覺清明純凈;②讀書可使人增長新知,充實滿足。
【解析】頷聯(lián)意思是眼前瀏覽過無數(shù)文字后,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把矍爸毕氯ё帧庇每鋸埵址O言讀書之多之快,表現(xiàn)詩人讀書如饑似渴的心情?!靶卮稳珶o一點塵"用塵埃比喻雜念,形容自己胸無雜念。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入迷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也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讀書能夠滌蕩心胸,讓人感覺內心和外部世界一片澄凈。
頸聯(lián)中的“活水”句,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像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yǎng),永遠清澈。“東風”句用自然景象作比,是說勤奮攻讀,不斷增長新知,就像東風催開百花、染綠柳枝一樣,依次而來。
14.【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簫鼓追隨春社近社舞村歌又一年
15.【答案】(1)艱難苦恨繁霜鬢早生華發(fā)(2)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3)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16.【答案】B
【解析】B項“地獄"和原文“白浪翻滾”都具有比喻的作用,所以屬于特殊意義。A項屬于直接引用。C項為特定稱謂。D項為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8.1評選吉祥物∣北師大版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好玩 3 比賽場次|北師大版
- 六年級上數(shù)學教案-列方程解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實際問題-蘇教版
- (常考易錯題)2022-2023學年三年級上冊期末高頻考點數(shù)學試卷(北師大版)
- 2025年云南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2024年氯氟氰菊酯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電氣機械及器材項目投資申請報告
- 2025年濟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2025年福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一套
- 2025年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完美版
-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3800字(論文)】
- 尺寸鏈的計算表格
- 夏玉米套種辣椒技術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5人(共500題含答案解析)筆試歷年難、易錯考點試題含答案附詳解
- 絕緣電阻測試儀安全操作規(guī)程
- DB6101T 197-2022 藤蔓類尾菜堆肥技術規(guī)程
- 《生僻字》歌詞(帶拼音解釋)
- 西藏房屋建筑工程竣工材料全套表格
- 品管圈基本知識
- 物業(yè)項目保潔服務質量保證及安全保障措施(標書專用)參考借鑒范本
- 量子力學英文課件格里菲斯Chapter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