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2024年十年高考真題匯編PAGEPAGE1專題36化學反應機理與反應歷程考點十年考情(2015-2024)命題趨勢考點1涉及能量變化的機理2024·北京卷,13、2024·安徽卷、2024·河北卷、2023?浙江省1月選考、2023?浙江省6月選考、2023?廣東卷、2021?湖南選擇性卷、2021?山東卷、2021?山東卷、2022?重慶卷近年來出現(xiàn)有關反應歷程或機理的新型選擇題,通過構建模型,進行類比遷移以考查考生的學科素養(yǎng)。反應歷程是指化學反應中的反應物轉化為最終產物通過的途徑,能夠反映出物質結構和反應能力之間的關系,從而可以加深我們對于物質運動形態(tài)的認識。反應機理是化學中用來描述某一化學變化所經由的全部基元反應,機理詳細描述了每一步轉化的過程,包括過渡態(tài)的形成,鍵的斷裂和生成,以及各步的相對速率大小等。完整的反應機理需要考慮到反應物、催化劑、反應的立體化學、產物以及各物質的用量??键c2未涉及能量變化機理2024·北京卷、2024·浙江6月卷、2023?湖南卷、2023?全國新課標卷、2023?北京卷、2022?湖南選擇性卷、2022?山東卷、2022?湖北省選擇性卷、2020?北京卷、2021?湖北選擇性考試、2022?遼寧省選擇性考點1涉及能量變化的機理1.(2024·北京卷,13,3分)苯在濃HNO3和濃H2SO4作用下,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從中間體到產物,無論從產物穩(wěn)定性還是反應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產物ⅡB.X為苯的加成產物,Y為苯的取代產物C.由苯得到M時,苯中的大π鍵沒有變化D.對于生成Y的反應,濃H2SO4作催化劑【答案】C【解析】A項,生成產物Ⅱ的反應的活化能更低,反應速率更快,且產物Ⅱ的能量更低即產物Ⅱ更穩(wěn)定,以上2個角度均有利于產物Ⅱ,故A正確;B項,根據(jù)前后結構對照,X為苯的加成產物,Y為苯的取代產物,故B正確;C項,M的六元環(huán)中與-NO2相連的C為sp3雜化,苯中大π鍵發(fā)生改變,故C錯誤;D項,苯的硝化反應中濃H2SO4作催化劑,故D正確;故選C。2.(2024·安徽卷,10,3分)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g),發(fā)生下列反應:X(g)Y(g)(ΔH1),Y(g)Z(g)(ΔH2),測得各氣體濃度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反應進程示意圖符合題意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反應初期隨著時間的推移X的濃度逐漸減小、Y和Z的濃度逐漸增大,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X和Y的濃度逐漸減小、Z的濃度繼續(xù)逐漸增大,說明X(g)Y(g)的反應速率大于Y(g)Z(g)的反應速率,則反應X(g)Y(g)的活化能小于反應Y(g)Z(g)的活化能。A項,X(g)Y(g)和Y(g)Z(g)的?H都小于0,而圖像顯示Y的能量高于X,即圖像顯示X(g)Y(g)為吸熱反應,A項不符合題意;B項,圖像顯示X(g)Y(g)和Y(g)Z(g)的?H都小于0,且X(g)Y(g)的活化能小于Y(g)Z(g)的活化能,B項符合題意;C項,圖像顯示X(g)Y(g)和Y(g)Z(g)的?H都小于0,但圖像上X(g)Y(g)的活化能大于Y(g)Z(g)的活化能,C項不符合題意;D項,圖像顯示X(g)Y(g)和Y(g)Z(g)的?H都大于0,且X(g)Y(g)的活化能大于Y(g)Z(g)的活化能,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3.(2024·河北卷,14,3分)對上述電池放電時CO2的捕獲和轉化過程開展了進一步研究,電極上CO2轉化的三種可能反應路徑及相對能量變化如圖(*表示吸附態(tài))。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PDA捕獲CO2的反應為B.路徑2優(yōu)先路徑,速控步驟反應式為C.路徑1、3經歷不同的反應步驟但產物相同;路徑2、3起始物相同但產物不同D.三個路徑速控步驟均涉及*CO2*-轉化,路徑2、3的速控步驟均伴有PDA再生【答案】D【解析】放電時CO2轉化為MgC2O4,碳元素化合價由+4價降低為+3價,發(fā)生還原反應,所以放電時,多孔碳納米管電極為正極、Mg電極為負極,則充電時多孔碳納米管電極為陽極、Mg電極為陰極:電極過程電極反應式Mg電極放電Mg-2e-=Mg2+充電Mg2++2e-=Mg多孔碳納米管電極放電Mg2++2CO2+2e-=MgC2O4充電MgC2O4-2e-=Mg2++2CO2↑A項,根據(jù)題給反應路徑圖可知,PDA(1,3-丙二胺)捕獲CO2的產物為,因此PDA捕獲CO2的反應為,A正確;B項,由反應進程-相對能量圖可知,路徑2的最大能壘最小,因此與路徑1和路徑3相比,路徑2是優(yōu)先路徑,且路徑2的最大能壘為*CO2*-→*C2O42-的步驟,據(jù)反應路徑2的圖示可知,該步驟有參與反應,因此速控步驟反應式為,B正確;C項,根據(jù)反應路徑圖可知,路徑1、3的中間產物不同,即經歷了不同的反應步驟,但產物均為*MgCO3,而路徑2、3的起始物均為,產物分別為*MgC2O4和*MgCO3,C正確;D項,根據(jù)反應路徑與相對能量的圖像可知,三個路徑的速控步驟中*CO2*-都參與了反應,且由B項分析可知,路徑2的速控步驟伴有PDA再生,但路徑3的速控步驟為*CO2*-得電子轉化為*CO和*CO32-,沒有PDA的生成,D錯誤;故選D。4.(2023?浙江省1月選考,14)標準狀態(tài)下,氣態(tài)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對能量與反應歷程示意圖如下[已知O2(g)和Cl2(g)的相對能量為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E6-E3=E5-E2 B.可計算Cl-Cl鍵能為2(E2-E3)kJ?mol-1 C.相同條件下,O3的平衡轉化率:歷程II>歷程ID.歷程I、歷程II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lO(g)+O(g)=O2(g)+Cl(g)?H=(E5-E4)kJ?mol-1【答案】C【解析】對比兩個歷程可知,歷程Ⅱ中增加了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加快了反應速率。A項,催化劑能降低活化能,但是不能改變反應的焓變,因此E6-E3=E5-E2,A正確;B項,已知Cl2(g)的相對能量為0,對比兩個歷程可知,Cl(g)的相對能量為(E2-E3)kJ?mol-1,則Cl-Cl鍵能為2(E2-E3)kJ?mol-1,B正確;C項,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平衡轉化率,因此相同條件下,O3的平衡轉化率:歷程Ⅱ=歷程Ⅰ,C錯誤;D項,活化能越低,反應速率越快,由圖像可知,歷程Ⅱ中第二步反應的活化能最低,所以速率最快的一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lO(g)+O(g)=O2(g)+Cl(g)?H=(E5-E4)kJ?mol-1,D正確;故選C。5.(2023?浙江省6月選考,14)一定條件下,1-苯基丙炔(P)可與H發(fā)生催化加成,反應如下:反應過程中該炔烴及反應產物的占比隨時間的變化如圖(已知:反應I、Ⅲ為放熱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焓變:反應I>反應ⅡB.反應活化能:反應I<反應ⅡC.增加濃度可增加平衡時產物Ⅱ和產物I的比例D.選擇相對較短的反應時間,及時分離可獲得高產率的產物1【答案】C【解析】A項,反應I、Ⅲ為放熱反應,相同物質的量的反應物,反應I放出的熱量小于反應Ⅱ放出的熱量,反應放出的熱量越多,其焓變越小,因此反應焓變:反應I>反應Ⅱ,故A正確;B項,短時間里反應I得到的產物比反應Ⅱ得到的產物多,說明反應I的速率比反應Ⅱ的速率快,速率越快,其活化能越小,則反應活化能:反應I<反應Ⅱ,故B正確;C項,增加H濃度,平衡正向移動,但平衡時產物Ⅱ和產物I的比例可能降低,故C錯誤;D項,根據(jù)圖中信息,選擇相對較短的反應時間,及時分離可獲得高產率的產物1,故D正確。故選C。6.(2023?廣東卷,15)催化劑Ⅰ和Ⅱ均能催化反應R(g)P(g)。反應歷程(下圖)中,M為中間產物。其它條件相同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使用Ⅰ和Ⅱ,反應歷程都分4步進行 B.反應達平衡時,升高溫度,R的濃度增大C.使用Ⅱ時,反應體系更快達到平衡 D.使用Ⅰ時,反應過程中M所能達到的最高濃度更大【答案】C【解析】A項,由圖可知兩種催化劑均出現(xiàn)四個波峰,所以使用Ⅰ和Ⅱ,反應歷程都分4步進行,A正確;B項,由圖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達平衡時,升高溫度平衡向左移動,R的濃度增大,B正確;C項,由圖可知Ⅰ的最高活化能小于Ⅱ的最高活化能,所以使用Ⅰ時反應速率更快,反應體系更快達到平衡,C錯誤;D項,由圖可知在前兩個歷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較低反應速率較快,后兩個歷程中使用Ⅰ活化能較高反應速率較慢,所以使用Ⅰ時,反應過程中M所能達到的最高濃度更大,D正確;故選C。7.(2021?湖南選擇性卷,14)鐵的配合物離子(用[L﹣Fe﹣H]+表示)催化某反應的一種反應機理和相對能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過程的總反應為HCOOHCO2↑+H2↑ B.H+濃度過大或者過小,均導致反應速率降低 C.該催化循環(huán)中Fe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 D.該過程的總反應速率由Ⅱ→Ⅲ步驟決定【答案】D【解析】A項,由圖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為HCOOH,生成CO2和H2,該過程的總反應為HCOOHCO2↑+H2↑,故A正確;B項,H+濃度過大導致HCOO-濃度過小,導致I→Ⅱ反應速率降低;H+濃度過小,導致Ⅲ→Ⅳ反應速率降低,故B正確;C項,Ⅳ→I有氫氣生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F(xiàn)e和H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該催化循環(huán)中元Fe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故C正確;D項,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步驟是最慢的一步,活化能越高,反應越慢,從反應機理的相對能量變化可知,Ⅳ→Ⅰ的活化能最大,該過程的總反應速率由Ⅳ→Ⅰ步驟決定,故D錯誤;故選D。8.(2021?山東卷,14)18O標記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發(fā)生水解,部分反應歷程可表示為: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為快速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Ⅱ、Ⅲ為決速步B.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C.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CH318OHD.反應Ⅰ與反應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圖示總反應的焓變【答案】B【解析】A項,由圖象中反應進程可知正反應中I活化能大是決速步;逆反應中活化能IV大,是決速步,故A錯誤;B項,已知為快速反應,結合反應II可知溶液中存在18OH-,故B正確;C項,結合反應歷程I、II、III、IV和可知,18O只存在于乙酸甲酯、乙酸、氫氧根離子、水分子中,不會在CH318H,故C錯誤;D項,該總反應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總反應為放熱反應,圖示總反應的焓變=反應物的總焓-生成物的總焓=(I反應的活化能-II反應的活化能)-(III反應的活化能-IV反應的活化能)≠I反應的活化能-IV反應的活化能,,故D錯誤;故選B。9.(2021?山東卷,14)18O標記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發(fā)生水解,部分反應歷程可表示為:+OH-+CH3O-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為快速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Ⅱ、Ⅲ為決速步B.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C.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CH318OHD.反應Ⅰ與反應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圖示總反應的焓變【答案】B【解析】A項,一般來說,反應的活化能越高,反應速率越慢,由圖可知,反應I和反應IV的活化能較高,因此反應的決速步為反應I、IV,故A錯誤;B項,反應I為加成反應,而與為快速平衡,反應II的成鍵和斷鍵方式為或,后者能生成18OH-,因此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故B正確;C項,反應III的成鍵和斷鍵方式為或,因此反應結束后溶液中不會存在CH318H,故C錯誤;D項,該總反應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總能量,總反應為放熱反應,因此和CH3O-的總能量與和OH-的總能量之差等于圖示總反應的焓變,故D錯誤;故選B。10.(2022?重慶卷,13)“千畦細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現(xiàn)代農業(yè)的豐收。為探究(NH4)2SO4的離子鍵強弱,設計如圖所示的循環(huán)過程,可得△H4/(kJ?mol-1)為()A.+533 B.+686 C.+838 D.+1143【答案】C【解析】①NH4Cl(s)=NH4+(g)+Cl-(g)ΔH1=+698kJ·mol?1;②NH4Cl(s)=NH4+(aq)+Cl-(aq)ΔH2=+15kJ·mol?1;③Cl-(g)=Cl-(aq)ΔH3=-378kJ·mol?1;④1/2(NH4)2SO4(s)=NH4+(g)+1/2SO42-(g)ΔH4;⑤1/2(NH4)2SO4(s)=NH4+(aq)+1/2SO42-(aq)ΔH5=+3kJ·mol?1;⑥1/2SO42-(g)=1/2SO42-(aq)ΔH6=-530kJ·mol?1;則⑤+①-⑥-②+③得④,得到△H4=+838kJ?mol-1,所以ABD錯誤,C正確,故選C。考點2末涉及能量變化的機理1.(2024·北京卷,9,3分)氘代氨(ND3)可用于反應機理研究。下列兩種方法均可得到ND3:①Mg3N2與D2O的水解反應;②NH3與D2O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NH3和ND3可用質譜法區(qū)分B.NH3和ND3均為極性分子C.方法①的化學方程式是Mg3N2+6D2O=3Mg(OD)2+2ND3↑D.方法②得到的產品純度比方法①的高【答案】D【解析】A項,NH3和ND3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同,可以用質譜法區(qū)分,A正確;B項,NH3和ND3的H原子不同,但空間構型均為三角錐形,是極性分子,B正確;C項,Mg3N2與D2O發(fā)生水解生成Mg(OD)2和ND3,反應方法①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C正確;D項,方法②是通過D2O中D原子代替NH3中H原子的方式得到ND3,代換的個數(shù)不同,產物會不同,純度低,D錯誤;故選D。2.(2024·北京卷,10,3分)可采用催化氧化法將工業(yè)副產物HCl制成Cl2,實現(xiàn)氯資源的再利用。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下圖所示為該法的一種催化機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Y為反應物HCl,W為生成物H2OB.反應制得1molCl2,須投入2molCuOC.升高反應溫度,HCl被O2氧化制Cl2的反應平衡常數(shù)減小D.圖中轉化涉及的反應中有兩個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答案】B【解析】由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涉及的主要物質有HCl、O2、CuO、Cl2、H2O;CuO與Y反應生成Cu(OH)Cl,則Y為HCl;Cu(OH)Cl分解生成W和Cu2OCl2,則W為H2O;CuCl2分解為X和CuCl,則X為Cl2;CuCl和Z反應生成Cu2OCl2,則Z為O2;綜上所述,X、Y、Z、W依次是Cl2、HCl、O2、H2O。A項,Y為反應物HCl,W為生成物H2O,A正確;B項,CuO在反應中作催化劑,會不斷循環(huán),適量即可,B錯誤;C項,總反應為放熱反應,其他條件一定,升溫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小,C正確;D項,圖中涉及的兩個氧化還原反應是CuCl2→CuCl和CuCl→Cu2OCl2,D正確;故選B。3.(2024·浙江6月卷,12,3分)丙烯可發(fā)生如下轉化(反應條件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產物M有2種且互為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B.可提高Y→Z轉化的反應速率C.Y→Z過程中,a處碳氧鍵比b處更易斷裂D.Y→P是縮聚反應,該工藝有利于減輕溫室效應【答案】D【解析】丙烯與HOCl發(fā)生加成反應得到M,M有CH3-CHCl-CH2OH和CH3-CHOH-CH2Cl兩種可能的結構,在Ca(OH)2環(huán)境下脫去HCl生成物質Y(),Y在H+環(huán)境水解引入羥基再脫H+得到主產物Z;Y與CO2可發(fā)生反應得到物質P()。A項,產物M有2種且互為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A正確;B項,H促進Y中醚鍵的水解,后又脫離,使Z成為主產物,故其可提高Y→Z轉化的反應速率,B正確+;C項,從題干部分可看出,是a處碳氧鍵斷裂,故a處碳氧鍵比b處更易斷裂,C正確;D項,Y→P是CO2與Y發(fā)生加聚反應,沒有小分子生成,不是縮聚反應,該工藝有利于消耗CO2,減輕溫室效應,D錯誤;故選D。4.(2023?湖南卷,14)N2H4是一種強還原性的高能物質,在航天、能源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我國科學家合成的某R(Ⅱ)催化劑(用[L-R]+表示)能高效電催化氧化NH3合成N2H4,其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R(Ⅱ)被氧化至R(Ⅲ)后,配體NH3失去質子能力增強B.M中R的化合價為C.該過程有非極性鍵的形成D.該過程的總反應式:4NH3【答案】B【解析】A項,R(Ⅱ)被氧化至R(Ⅲ)后,[L-R]2+中的R帶有更多的正電荷,其與N原子成鍵后,R吸引電子的能力比R(Ⅱ)強,這種作用使得配體NH3中的N-H鍵極性變強且更易斷裂,因此其失去質子(H+)的能力增強,A正確;B項,R(Ⅱ)中R的化合價為+2,當其變?yōu)镽(Ⅲ)后,R的化合價變?yōu)?3,R(Ⅲ)失去2個質子后,N原子產生了1個孤電子對,R的化合價不變;M為,當[L-R]+變?yōu)镸時,N原子的孤電子對拆為2個電子并轉移給R1個電子,其中R的化合價變?yōu)?2,因此,B不正確;C項,該過程M變?yōu)閇L-R-R]2+時,有N-N鍵形成,N-N是非極性鍵,C正確;D項,從整個過程來看,4個NH3失去了2個電子后生成了1個N2H4和2個NH4+,R(Ⅱ)是催化劑,因此,該過程的總反應式為4NH3,D正確;故選B。5.(2023?全國新課標卷,12)“肼合成酶”以其中的Fe2+配合物為催化中心,可將NH2OH與NH3轉化為肼(NH2NH2),其反應歷程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NH2OH、NH3和H2O均為極性分子B.反應涉及、鍵斷裂和鍵生成C.催化中心的Fe2+被氧化為Fe3+,后又被還原為Fe2+D.將NH2OH替換為ND2OD,反應可得ND2ND2【答案】D【解析】A項,NH2OH,NH3,H2O的電荷分布都不均勻,不對稱,為極性分子,A正確;B項,由反應歷程可知,有N-H,N-O鍵斷裂,還有N-H鍵的生成,B正確;C項,由反應歷程可知,反應過程中,F(xiàn)e2+先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Fe3+,后面又得到電子生成Fe2+,C正確;D項,由反應歷程可知,反應過程中,生成的NH2NH2有兩個氫來源于NH3,所以將NH2OH替換為ND2OD,不可能得到ND2ND2,得到ND2NH2和HDO,D錯誤;故選D。6.(2023?北京卷,13)一種分解氯化銨實現(xiàn)產物分離的物質轉化關系如下,其中代表MO或MCl中的一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c分別是HCl、NH3B.既可以是MO,也可以是MClC.已知MCl2為副產物,則通入水蒸氣可減少MCl2的產生D.等壓條件下,反應①、②的反應熱之和,小于氯化銨直接分解的反應熱【答案】C【解析】NH4Cl分解的產物是NH3和HCl,分解得到的HCl與MO反應生成MCl,MCl又可以分解得到HCl和MO,則a為NH3,b為MCl,c為HCl,d為MO。
A項,由分析可知,a為NH3,c為HCl,A項錯誤;B項,d為MO,B錯誤;C項,可以水解生成MCl,通入水蒸氣可以減少MCl2的生成,C正確;D項,反應①和反應②相加即為氯化銨直接分解的反應,由蓋斯定律可知,等壓條件下,反應①、反應②的反應熱之和等于氯化銨直接分解的反應熱,D錯誤;故選C。7.(2022?湖南選擇性卷,9)科學家發(fā)現(xiàn)某些生物酶體系可以促進和的轉移(如a、b和c),能將海洋中的NO2-轉化為N2進入大氣層,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程Ⅰ中NO2-發(fā)生氧化反應B.a和b中轉移的e-數(shù)目相等C.過程Ⅱ中參與反應的n(NO):n(NH4+)=1:4D.過程Ⅰ→Ⅲ的總反應為NO2-+NH4+=N2↑+2H2O【答案】D【解析】A項,由圖示可知,過程I中NO2-轉化為NO,氮元素化合價由+3價降低到+2價,NO2-作氧化劑,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A錯誤;B項,由圖示可知,過程I為NO2-在酶1的作用下轉化為NO和H2O,依據(jù)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O2-+2H++e-NO+H2O,生成1molNO,a過程轉移1mole-,過程II為NO和NH4+在酶2的作用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H2O和N2H4,依據(jù)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O+NH4++2H+=H2O+N2H4,消耗1molNO,b過程轉移3mole-,轉移電子數(shù)目不相等,B錯誤;C項,由圖示可知,過程II發(fā)生反應的過程為:NO+NH4++2H+=H2O+N2H4,n(NO):n(NH4+)=1:1,C錯誤;D項,由圖示可知,過程Ⅰ→Ⅲ的總反應為NO2-+NH4+=N2↑+2H2O,D正確;故選D。8.(2022?山東卷,10)在NO催化下,丙烷與氧氣反應制備丙烯的部分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含N分子參與的反應一定有電子轉移B.由NO生成的反應歷程有2種C.增大NO的量,C3H8的平衡轉化率不變D.當主要發(fā)生包含②的歷程時,最終生成的水減少【答案】D【解析】A項,根據(jù)制備丙烯的部分反應機理的圖示知,含N分子發(fā)生的反應有NO+?OOH=NO2+?OH、NO+NO2+H2O=2HONO、NO2+?C3H7=C3H6+HONO、HONO=NO+?OH,含N分子NO、NO2、HONO中N元素的化合價依次為+2價、+4價、+3價,上述反應中均有元素化合價的升降,都為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電子轉移,A項正確;B項,根據(jù)圖示,由NO生成HONO的反應歷程有2種,B項正確;C項,NO是催化劑,增大NO的量,C3H8的平衡轉化率不變,C項正確;D項,無論反應歷程如何,在NO催化下丙烷與O2反應制備丙烯的總反應都為2C3H8+O22C3H6+2H2O,當主要發(fā)生包含②的歷程時,最終生成的水不變,D項錯誤;故選D。9.(2022?湖北省選擇性卷,13)同位素示蹤是研究反應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知醛與H2O在酸催化下存在如下平衡:RCHO+H2ORCH(OH)2。據(jù)此推測,對羥基苯甲醛與10倍量的D218O在少量酸催化下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由已知信息知,苯環(huán)上的羥基不發(fā)生反應,醛基中的碳氧雙鍵與D218O發(fā)生加成反應,在醛基碳原子上會連接兩個羥基(分別為-OD,-18OD),兩個羥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穩(wěn)定,會脫水,得到醛基,故的含量最高,故D正確;故選D。10.(2020?北京卷,9)硫酸鹽(含SO42-、HSO4-)氣溶膠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員提出了霧霾微顆粒中硫酸鹽生成的轉化機理,其主要過程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過程有H2O參與 B.NO2是生成硫酸鹽的氧化劑C.硫酸鹽氣溶膠呈酸性 D.該過程沒有生成硫氧鍵【答案】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監(jiān)理細則解讀與實踐經驗總結
- 北京市律師聘用合同(32篇)
- 新郎婚禮的致辭400字(28篇)
- 2025年中國儲能電池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關于禁毒的發(fā)言稿(3篇)
- 師德建設主題活動方案(3篇)
- 福州自動化立體倉庫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物流園區(qū)運營管理服務合同
- 2020-2025年中國廣西酒店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鍍鉻雙軸承灰膠動輪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湖南長沙自貿投資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2024
- 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考試試題題庫
- 2024年糖尿病足診治指南解讀課件
- 兩個人合伙買攪拌車的合同
- 《商務溝通-策略、方法與案例》課件 第一章 商務溝通概論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標一體內部審核檢查表
- 醫(yī)療風險分析評估課件
- 體檢科護理講課課件
- 數(shù)字化賦能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
- 機械拆除舊房施工方案
- 獨家投放充電寶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