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法律思想史》試題庫_第1頁
《外國法律思想史》試題庫_第2頁
《外國法律思想史》試題庫_第3頁
《外國法律思想史》試題庫_第4頁
《外國法律思想史》試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一)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每題1分,共15分)1.亞里士多德崇尚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_____政體,因為他認為中產階級具有中庸的美德。()A.君主B.貴族C.共和D.平民2._______理論上的國家具有烏托邦的性質。()A.柏拉圖B.亞里士多德C.阿奎那D.馬基雅弗利3.柏拉圖認為法治是()A.至善的統治B.次善的統治C.第三好的統治D.第四等好的統治4._______重視"活的法律"。()A.歷史法學B.自然法學C.社會法學D.分析法學5.強調個人服從城邦的思想家是()A.亞里士多德B.洛克C.龐德D.黑格爾6.英國歷史法學的主要代表是()A.邊沁B.奧斯丁C.梅因D.密爾7.《法律篇》的作者是()A.柏拉圖B.亞里士多德C.洛克D.邊沁8.對自然法理論持否認態(tài)度的思想家是()A.斯賓諾莎B.格老秀斯C.梅因D.康德9.《國家六卷論》一書的作者是()A.亞里士多德B.馬基雅弗利C.讓·布丹D.格勞秀斯10._____把三權分立理論應用于美國憲法實踐之中。()A.華盛頓B.杰佛遜C.潘恩D.漢密爾頓11.《革命法制與審判》一書的作者是()A.洛克B.盧梭C.杰弗遜D.羅伯斯庇爾12.馬基雅弗利強調法律手段和_____的作用。()A.法律B.道德C.軍事D.習慣13.新托馬斯主義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馬里旦B.富勒C.拉德勃魯赫D.羅爾斯14._____是德國歷史法學的代表()A.耶林B.施塔姆勒C.薩維尼D.黑格爾15.把立法權比作"國家心臟"的人是()A.霍布斯B.洛克C.盧梭D.狄德羅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兩個至四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分別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多項選擇、少選、錯選均無分。每題2分,共20分)1.奧斯丁的著作有()A.《法理學大綱》B.《法理學講義》C.《法律的概念》D.《刑罰與責任》2.邊沁認為,人類依_____實現功利主義的避苦求樂。()A.自然的制裁B.政治的制裁C.道德的制裁D.宗教的制裁3.龐德把利益分為()A.個人利益B.公共利益C.國家利益D.社會利益4.孟德斯鳩把法分成()A.永恒法B.自然法C.人為法D.神為法5.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A.哲學王B.軍人C.工匠D.藝術家6.奧斯丁認為法律定義的要素包括:()A.主權者B.命令C.制裁D.責任7.盧梭把政體分為()A.民主制B.貴族制C.君主制D.寡頭制8.龐德認為社會控制的手段有()A.法律B.道德C.宗教D.習慣9._________主張主權在民。()A.洛克B.盧梭C.潘恩D.孟德斯鳩10._____的理論屬于自然法學理論。()A.霍布斯B.洛克C.奧斯丁D.約翰·密爾三、填空題(每空1分,10分)1.早期注釋法學派阿庫修斯的代表作是。2.富勒在法與道德關系上,區(qū)分了法律的外在道德,又稱_____,和法律的內在道德,又稱_____。3.亞里士多德主要政治法律著作有《倫理學》、和《雅典政制》。4.柏拉圖的主要政治法律著作有《理想國》、《政治家篇》和。5.格勞秀斯認為主權應掌握在______手中。6.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是______。7.蓋尤斯把羅馬法分為二局部:____和萬民法。8.格勞秀斯的主要著作有______和《論海洋自由》等。9早期的歷史法學派又分為羅馬法學派和。10.認為法律與道德沒有必然聯系的是新分析法學派的代表是哈特。四、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1.自然狀態(tài)(洛克)2."公意":3.永恒法4.人民主權說五、簡答題(每題6分,共24分)1.《美國獨立宣言》中天賦人權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2.古希臘法律思想的特點有哪些?3.盧梭認為人類社會中不平等的開展經歷了哪三個階段?4.簡述薩維尼的法律是一種民族精神的思想。六、論述題(共1小題,15分)1.試論邊沁法學研究的個人主義方法論的觀點。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二)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1.反映約翰·密爾自由主義思想的主要著作是()A.《自由主義》B.《反對自由主義》C.《論自由》D.《論言論自由》2.阿奎那認為,支配宇宙的根本大法是()A.永恒法B.自然法C.神法D.人法3.《神學大全》的作者是()A.阿奎那B.奧古斯丁C.馬基雅弗利D.格雷戈里4.龐德將法律開展史的最初階段定為()A.嚴格法階段B.法律社會化階段C.衡平法和自然法階段D.原始法階段5.羅馬法律思想淵源于()A.古希臘B.羅馬本地C.意大利D.法國6.把立法權比作"國家心臟"的人是()A.霍布斯B.洛克C.盧梭D.狄德羅7.分析法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A.斯賓諾莎B.奧斯丁C.凱爾森D.富勒8.提出"各民族全部權利的最終目的是永久和平"的思想家是()A.龐德B.路德C.康德D.達維德9.《論法的精神》的作者是()A.孟德斯鳩B.盧梭C.羅伯斯比爾D.馬布利10.《道德的形而上學》的作者是()A.黑格爾B.費希特C.康德D.邊沁11最早提出"君主勢力、貴族勢力和民主勢力互相牽制與制衡"的思想家是()A.西塞羅B.塞涅卡C.波里比阿D.烏爾比安12.社會連帶主義法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A.龐德B.狄驥C.弗蘭克D.霍姆斯13.凱爾森對正義的態(tài)度是()A.深信不疑B.深表疑心C.從未涉及D.不置可否14.提出"法律乃是人類理性的法則或內在的公正(即正義)"的思想家是(C)A.馬基雅弗利B.馬西利C.阿奎那D.布丹15."公意"理論的倡導者是(A)A.盧梭B.伏爾泰C.狄德羅D.愛爾維修16.《聯邦黨人文集》的作者除了漢密爾頓、麥迪遜以外,還有(C)A.潘恩B.杰弗遜C.杰伊D.華盛頓17.霍布斯認為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D)A.和平狀態(tài)B.美好狀態(tài)C.災難狀態(tài)D.戰(zhàn)爭狀態(tài)18.明確提出"以權力約束權力"的思想家是(C)A.洛克B.盧梭C.孟德斯鳩D.霍布斯19.耶林的法學是(A)A.目的法學B.歷史法學C.概念法學D.功利主義法學20.洛克認為戰(zhàn)爭狀態(tài)是自然狀態(tài)中的一種(C)A.正常狀態(tài)B.確定狀態(tài)C.反常狀態(tài)D.法定狀態(tài)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項選擇、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1.奧斯丁的法學著作有()A.《法理學范圍》B.《道德與立法原理》C.《法理學講義》D.《論自由》E.《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2.英國古典自然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洛克B.杰弗遜C.盧梭D.霍布斯E.邊沁3.馬里旦的主要著作有()A.《人和國家》B.《真正的人道主義》C.《人權和自然法》D.《法律的道德性》E.《社會秩序的原則》4.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代表有()A.奧斯丁B.孔德C.弗蘭克D.凱爾森E.哈特5.亞里士多德的變態(tài)政體包括()A.僭主政體B.寡頭政體C.貴族政體D.君主政體E.暴民政體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1.《理想國》2.人民主權說3.法律的定義(康德)4.社會法學四、簡答題(每題8分,共24分)1.簡述歷史法學派的特點。2.簡述亞里士多德的關于法律的定義。3.簡述薩維尼關于法的開展三個階段的理論。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2題30分)1.試論密爾的自由思想。2.論述托馬斯·阿奎拉關于法的分類的思想。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三)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題1分,共30分)1.古希臘智者學派的著名代表是()A.柏拉圖B.亞里斯多德C.蘇格拉底D.普羅塔哥拉2.認為"國家是最高的社團,以善業(yè)為目的"的思想家是()A.蘇格拉底B.亞里斯多德C.柏拉圖D.伊壁鳩魯3.西方法學最早產生于()A.古希臘B.古羅馬C.意大利D.法國4.西塞羅主張建立()A.君主政體B.貴族政體C.共和政體D.民主政體5.提出"私法是有關個人利益的法律"的法學家是()A.烏爾比安B.蓋尤斯C.保羅D.帕比尼安6.奧古斯丁的著作是()A.《上帝之城》B.《神學大全》C.《神學政治論》D.《論君主政治》7.馬基雅弗利主張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統一的()A.君主國B.共和國C.聯邦國D.邦聯國8.布丹認為國家最高權力是()A.社會授予的權力B.人民授予的權力C.國家授予的權力D.非授予的權力9.格老秀斯的社會契約論主張()A.主權在民B.主權在君C.主權由貴族掌握D.主權由少數人掌握10."法是由事物的性質產生出來的必然關系"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鳩B.康德C.黑格爾D.盧梭11.西方政法法律思想史上第一個系統論述國家主權學說的人是()A.洛克B.盧梭C.潘恩D.布丹12.19世紀上半葉,倡議制定統一的德國民法典的學者是()A.薩維尼B.胡果C.蒂保D.耶林13.提出"法的體系是實現了的自由王國"的思想家是()A.康德B.黑格爾C.盧梭D.費希特14.提出"執(zhí)政官乃是會說話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會說話的執(zhí)政官"的思想家是()A.塞涅卡B.西塞羅C.波里比阿D.索爾茲伯里15.奧斯丁法學的理論基礎是功利主義和()A.實證主義B.理性主義C.自然主義D.實證主義16.提出"法律應該為最大多數人謀最大幸福"的思想家是()A.約翰·密爾B.詹姆斯·密爾C.奧斯丁D.邊沁17."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制造者"的提出者是()A.柯勒B.施塔姆勒C.耶林D.孔斯坦18.被孔德視為最高級和最科學的哲學是()A.理想主義B.實證主義C.形而上學D.經驗主義19.美國現實主義法學強調從研究"書本上的法律"轉向于研究()A."制定中的法律"B."行動中的法律"C."擬定中的法律"D."現實中的法律"20.《人權論》的作者是()A.盧梭B.斯賓諾莎C.潘恩D.杰弗遜21.杰弗遜把洛克天賦人權中的財產權改為()A.生命權B.自由權C.生存權D.追求幸福權22.孔德認為,人類社會及思想體系的第三階段為()A.神學B.形而上學C.實證主義D.科學23.狄驥認為基于社會連帶關系的社會最高準則是()A.客觀法B.自然法C.實在法D.神法24.伊壁鳩魯認為國家起源于()A.家庭B.村坊C.社會契約D.部落25.《雅典政制》的作者是()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伊壁鳩魯D.亞里士多德26.龐德將法律需要調整的利益分為社會利益、公共利益和()A.集團利益B.人民利益C.民族利益D.個人利益27.竭力主張建立世界政府的思想家是()A.富勒B.馬里旦C.德沃金D.羅爾斯28.施塔姆勒創(chuàng)立了()A.新康德主義B.新黑格爾主義C.目的法學D.歷史法學29.二十世紀后神學自然法學又稱()A.古典自然法學B.理性自然法學C.新托馬斯主義法學D.新康德主義法學30.純粹法學最核心的內涵是()A.法律標準B.法律規(guī)則C.法律命令D.法律效果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項選擇、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題2分,共10分)1..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法律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霍布斯B.盧梭C.格老秀斯D.斯賓諾莎E.沃爾夫2.符合黑格爾法哲學思想的說法是()A.客觀精神的開展經歷抽象法、道德、倫理三個階段B.主觀精神的開展經歷抽象法、道德、倫理三個階段C.抽象法是一種客觀法D.道德是一種主觀法E.倫理是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法3.德沃金認為法律的組成包括()A.習慣B.規(guī)則C.原則D.政策E.實在道德4.19世紀歷史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邊沁B.黑格爾C.薩維尼D.梅因E.施塔姆勒5.孟德斯鳩認為,最廣泛意義上的法主要包括()A.自然法B.永恒法C.隱喻法D.人法E.神法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1."從身份到契約"2.“三個〞自然的理論3.分權制衡理論(孟德斯鳩)4.法哲學體系(黑格爾)四、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1.簡述柏拉圖的哲學王與人治思想。2.簡述洛克與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訂立的不同點。3.簡析德國歷史法學派的主要觀點。4.論述西塞羅的自然法思想。五、論述題(共1小題12分,12分)1.簡要評價密爾法律思想。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四)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1分,共30分)1.古希臘智者的代表人物是()A.卡里克利斯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梭倫2.提出"哲學王統治"的思想家是()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伊壁鳩魯D.波里比阿3.《政治學》的作者是()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西塞羅4.斯多葛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A.亞里士多德B.亞歷山大C.伊壁鳩魯D.芝諾5.提出"共和國是人民的事業(yè)"的人物是()A.西塞羅B.波里比阿C.塞涅卡D.保羅6.《上帝之城》的作者是()A.圣·安布羅斯B.圣·奧古斯丁C.圣·格雷戈里D.圣·托馬斯·阿奎那7.斯賓諾莎主張()A.君主制B.民主共和政體C.混合政體D.貴族政體8."法"這個名詞淵源于"拘束",這個觀點的提出者是()A.托馬斯·阿奎那B.馬西利C.奧古斯丁D.索爾茲伯里9.《神學政治論》的作者是()A.圣·托馬斯·阿奎那B.圣·奧古斯丁C.斯賓諾莎D.馬里旦10.格老秀斯認為,主權屬于國家者,稱之為()A.人民主權B.君主主權C.對內主權D.對外主權11.霍布斯把"利維坦"比喻為()A.國家B.人民C.政府D.君主12.洛克的《政府論》發(fā)表于()A.1640年B.1688年C.1689年D.1690年13."法是由事物的性質產生出來的必然關系"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鳩B.康德C.黑格爾D.盧梭14.在主權問題上,霍布斯主張()A.人民主權論B.君主主權論C.君主立憲論D.民主共和論15.黑格爾法哲學體系的三個構成局部為()A.自然法、制定法和習慣法B.私法、公法和國際法C.抽象法、道德和倫理D.主觀法、客觀法和實在法16.《道德與立法原理》的作者是()A.富勒B.康德C.費希特D.邊沁17.奧斯丁認為國家起源于()A.社會契約B.自然C.功利和習慣D.暴力18.《代議制政府》的作者是()A.詹姆斯·密爾B.約翰·密爾C.邊沁D.奧斯丁19."從身份到契約"社會開展觀的提出者是()A.梅因B.黑格爾C.薩維尼D.邊沁20."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制造者"的提出者是()A.柯勒B.施塔姆勒C.耶林D.孔斯坦21.被孔德視為最高級和最科學的哲學是()A.理想主義B.實證主義C.形而上學D.經驗主義22.反對制定德國統一民法典的代表人物是()A.蒂保B.黑格爾C.康德D.薩維尼23.狄驥創(chuàng)立了()A.新康德主義法學B.新黑格爾主義法學C.社會連帶主義法學D.目的法學24.在人性問題上,馬基雅弗利主張()A.性善論B.人性無所謂善惡C.性惡論D.人性是不存在的25.美國《獨立宣言》所提出的"天賦人權"的內容包括()A.生命、自由、財產、健康權B.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權C.政治、經濟、文化權利D.生存權、開展權、自決權26.提出"法律社會工程"說的思想家是()A.龐德B.狄驥C.孔德D.耶林27.區(qū)分對法律規(guī)則的內在觀點和外在觀點的法學家是()A.德沃金B(yǎng).凱爾森C.富勒D.哈特28..阿奎那認為最好的政體是()A.君主制政體B.貴族制政體C.共和制政體D.民主制政體29.區(qū)分"追求的道德"和"義務的道德"的法學家是()A.馬里旦B.羅爾斯C.富勒D.德沃金30.《法律的帝國》的作者是()A.德沃金B(yǎng).羅爾斯C.凱爾森D.哈特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少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1.亞里士多德的變態(tài)政體包括()A.僭主政體B.寡頭政體C.貴族政體D.君主政體E.暴民政體2.在制定《獨立宣言》、《美國憲法》等政治法律文件時,被認為是革命民主派的思想家有()A.漢密爾頓B.杰弗遜C.潘恩D.富蘭克林E.約翰.亞當斯3.孟德斯鳩認為,最廣泛意義上的法主要包括()A.自然法B.永恒法C.隱喻法D.人法E.神法4.19世紀歷史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邊沁B.黑格爾C.薩維尼D.梅因E.施塔姆勒5.耶林的著作有()A.《認真看待權利》B.《為權利而斗爭》C.《法律的目的》D.《法律的道德性》E.《法律的任務》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4分,共16分)1.正宗政體:2.法的定義(西塞羅):3.實在法(霍布斯)4.歷史法學派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8分,共32分)1.簡述盧梭的自由思想。2.簡述羅馬法學家對法的分類。3.簡述奧古斯丁的兩國論。4.論述格勞秀斯的萬民法思想。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2分)1.試論盧梭的人民主權論。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五)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1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或未選均無分。1.《法學階梯》的作者是()A.保羅B.蓋尤斯C.烏爾比安D.帕比尼安2.教父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奧斯丁B.阿奎那C.索爾茲伯里D.馬西利3.布丹的政治法律思想代表著作是()A.《君主論》B.《國家六論》C.《政府論》D.《利維坦》4.在古羅馬法學家中,首先提出公法和私法劃分的是()A.蓋尤斯B.保羅C.烏爾比安D.帕比尼安5.波里比阿主張建立()A.混合政體B.君主政體C.貴族政體D.民主政體6.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把羅馬法分為三個局部是()A.習慣、習慣法和成文法B.公法、私法和準公法C.市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D.引證法、民法和法官法7.主張“對于違反任何法律的懲罰應與犯法行為相符合〞的思想家是()A.西塞羅B.烏爾比安C.帕比尼安D.塞涅卡8.奧古斯丁撰有《上帝之城》和()A.《政府論》B.《神學大全》C.《神學政治論》D.《懺悔錄》9.《論共和國》的作者是()A.蓋尤斯B.西塞羅C.塞涅卡D.波里比爾10.認為教會法不是一種特殊的法律的思想家是()A.安布羅斯B.奧古斯丁C.西塞羅D.馬西利11.阿奎那認為《圣經》是()A.永恒法B.自然法C.神法D.人法12.提出“人天然是個社會的和政治的動物〞的思想家是()A.阿奎那B.馬基雅弗利C.奧古斯丁D.布丹13.阿奎那哲學思想的來源有基督教神學和()A.柏拉圖哲學B.蘇格拉底哲學C.亞里士多德哲學D.馬西利哲學14.認為自然法不是最高法律的思想家是()A.盧梭B.霍布斯C.格老秀斯D.阿奎那15.格老秀斯的主要著作是()A.《政府論》B.《神學政治論》C.《戰(zhàn)爭與和平法》D.《論法的精神》16.斯賓諾莎認為法律形成的固定方式包括物理之必然和()A.人民的意志B.統治者命令C.人事的命令D.經濟規(guī)律17.斯賓諾莎的主要著作是()A.《政府論》B.《戰(zhàn)爭與和平法》C.《論法的精神》D.《神學政治論》18.格老秀斯把意定法分為人意法和()A.神意法B.國際法C.民法D.國家法19.《人權論》的作者是()A.潘恩B.馬西利C.盧梭D.杰弗遜20.分析法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A.哈特B.斯賓諾莎C.凱爾森D.奧斯丁21.《認真看待權利》的作者是()A.羅爾斯B.德沃金C.富勒D.馬里旦

22.《人和國家》的作者是()A.富勒B.羅爾斯C.德沃金D.馬里旦23.孔德把一切事物的本質屬性概括為()A.“實在〞B.“實際〞C.“實證〞D.“實用〞24.提出“各民族全部權利的最終目的是永久和平〞的思想家是()A.龐德B.康德C.路德D.達維德25.竭力主張建立世界政府的思想家是()A.富勒B.馬里旦C.德沃金D.羅爾斯26.孔德認為,人類社會及思想體系的第一個階段為()A.實證主義B.形而上學C.神學D.科學27.埃利希的法律社會學的一個特點是強調研究()A.書本上的法律B.現實的法律C.活的法律D.社會的法律

28.狄驥認為國際公法的基礎是()A.國家主權關系B.國際社會的連帶關系C.國際合作關系D.國家間的共同利益關系29.在凱爾森那里,國家與法律的關系是()A.交叉關系B.并列關系C.同一關系D.附屬關系30.純粹法學又稱()A.標準法學B.社會法學C.歷史法學D.自然法學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少選或未選均無分。1.德沃金的法學著作有()A.《法律的概念》B.《道德與立法原理》C.《人和國家》D.《法律的帝國》E.《認真看待權利》2.馬基雅弗利認為,政治統治的手段包括:()A.軍隊B.法律C.道德D.習慣E.宗教3.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法律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霍布斯B.盧梭C.格老秀斯D.斯賓諾莎E.伏爾泰4.孔德的主要著作有()A.《實證主義問答或廣泛宗教解說撮要》B.《實證政治》C.《實證主義法學》D.《實證哲學教程》E.《實證政治體系》5.德沃金認為組成法律的要素包括()A.習慣B.規(guī)則C.原則D.政策E.實在道德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4分,共16分)1..“三位一體〞說(奧古斯丁)2.人性論(馬基雅弗利)3.純粹法學4.社會法學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8分,共24分)1.簡述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2.簡述黑格爾的法哲學體系。3.簡述富勒關于法律與道德的關系。4..簡述康德的三權分立思想。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2分)1.論述薩維尼的法律思想。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六)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1分,共3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或未選均無分。1.主張"天賦人權"理論的荷蘭思想家是()A.普芬道夫B.洛克C.盧梭D.斯賓諾莎2.《革命法制和審判》的作者是()A.盧梭B.狄德羅C.伏爾泰D.羅伯斯比爾3.《常識》的作者是()A.盧梭B.潘恩C.杰弗遜D.洛克4.康德所倡導的對國際法理論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是()A.功利主義B.國家主義C.個人主義D.和平主義5.奧斯丁認為,法理學研究對象是()A.實際上是這樣的法律B.應當是這樣的法律C.活法D.理想法6.《古代法》的作者是()A.薩維尼B.邊沁C.狄驥D.梅因7.認為19世紀的德國還沒有能力制定出一部好的法典來的思想家是()

A.薩維尼B.施塔姆勒C.黑格爾D.耶林8.《為權利而斗爭》的作者是()A.施塔姆勒B.耶林C.薩維尼D.康德9.孔斯坦提倡()A.民族主義B.集體主義C.國際主義D.自由主義

10.柏拉圖提出一個“第二等好的國家〞方案的著作是()A.《理想國》B.《政治家篇》C.《法律篇》D.《政治學》11.提出“法治應當優(yōu)于一人之治〞的思想家是()A.柏拉圖B.亞里士多德C.蘇格拉底D.伊壁鳩魯12.認為“羅馬的政體是最能表達制衡原理〞的思想家是()A.西塞羅B.塞涅卡C.烏爾比安D.波里比阿13.在政體問題上,布丹主張()A.混合政體B.民主政體C.貴族政體D.君主政體14.斯賓諾莎認為,神的法律的唯一目的是()A.最高的善B.快樂生活C.認識上帝D.培養(yǎng)美德15.格老秀斯認為自然法是()A.自然規(guī)律B.正確的理性命令C.群眾的意志D.經濟規(guī)律16.在刑罰問題上,霍布斯主張()A.憑心定罪B.罪刑法定C.自由裁定D.神明裁判17.在人性問題上,霍布斯主張()A.人性善B.人性不善不惡C.人性時善時惡D.人性惡18.洛克將自然權利歸結為四點,即:平等權、自由權、生存權和()A.選舉權B.勞動權C.財產權D.受教育權19.孟德斯鳩認為,貴族政體的原則是()A.品德B.以品德為基礎的節(jié)制C.榮譽D.節(jié)制20.反對權力分立的思想家是()A.洛克B.孟德斯鳩C.盧梭D.康德21.把天賦人權界定為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的思想家是()A.盧梭B.洛克C.斯賓諾莎D.杰弗遜22.潘恩系統地闡述了人權理論的著作是()A.《常識》B.《人權和自然法》C.《認真看待權利》D.《人權論》23.《論永久和平》的作者是()A.格老秀斯B.黑格爾C.斯賓諾莎D.康德24.黑格爾認為,德國三權制衡的三權是()A.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B.立法權、對外權和行政權C.主權、行政權和立法權D.行政權、司法權和對外權25.認為“法律是不可違反的、獨斷的集體意志〞的思想家是()A.耶林B.施塔姆勒C.黑格爾D.康德26.《立憲政治教程》的作者是()A.孔斯坦B.盧梭C.愛爾維修D.狄德羅27.純粹法學所研究的對象是()A.純粹法B.實在法C.實在道德D.純粹道德28.哈特對奧斯丁的法律命令說所持的態(tài)度是()A.支持B.反對C.尊重D.開展29.新托馬斯主義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馬里旦B.富勒C.拉德勃魯赫D.羅爾斯30.區(qū)分法律的“內在道德〞和“外在道德〞的思想家是()A.富勒B.羅爾斯C.馬里旦D.德沃金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在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項選擇、少選或未選均無分。1.柏拉圖認為理想國的階級構成包括()A.哲學家B.統治者C.軍人D.勞動者E.知識分子2.古羅馬國家開展的歷史時期可分為()A.荷馬時代B.君主時期C.王政時期D.共和時期E.帝政時期

3.杰弗遜將天賦人權的內容歸納為()A.生命權B.自由權C.追求幸福權D.財產權E.生存權4.薩維尼認為,法律的開展經歷的階段有()A.神法階段B.習慣法階段C.學術法階段D.自然法階段E.法典法階段5..阿奎那將法律劃分為()A.永恒法B.自然法C.人法D.神法E.國際法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4分,共16分)

1.自然法(西塞羅)2.法律概念(富勒):3.抽象法(黑格爾):4.法律(耶林)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8分,共32分)

1..簡述波里比阿的政體理論。2.簡述布丹關于主權的定義及其具體內容。3.簡述盧梭的社會契約理論的主要內容。4.簡述邊沁的功利主義法學。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2分)1.試述梅因的法律的起源與開展的思想。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一)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每題1分,共15分)1.亞里士多德崇尚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_____政體,因為他認為中產階級具有中庸的美德。(C)A.君主B.貴族C.共和D.平民2._______理論上的國家具有烏托邦的性質。(A)A.柏拉圖B.亞里士多德C.阿奎那D.馬基雅弗利3.柏拉圖認為法治是(B)A.至善的統治B.次善的統治C.第三好的統治D.第四等好的統治4._______重視"活的法律"。(C)A.歷史法學B.自然法學C.社會法學D.分析法學5.強調個人服從城邦的思想家是(A)A.亞里士多德B.洛克C.龐德D.黑格爾6.英國歷史法學的主要代表是(C)A.邊沁B.奧斯丁C.梅因D.密爾7.《法律篇》的作者是(A)A.柏拉圖B.亞里士多德C.洛克D.邊沁8.對自然法理論持否認態(tài)度的思想家是(C)A.斯賓諾莎B.格老秀斯C.梅因D.康德9.《國家六卷論》一書的作者是(C)A.亞里士多德B.馬基雅弗利C.讓·布丹D.格勞秀斯10._____把三權分立理論應用于美國憲法實踐之中。(B)A.華盛頓B.杰佛遜C.潘恩D.漢密爾頓11.《革命法制與審判》一書的作者是(D)A.洛克B.盧梭C.杰弗遜D.羅伯斯庇爾12.馬基雅弗利強調法律手段和_____的作用。(C)A.法律B.道德C.軍事D.習慣13.新托馬斯主義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A.馬里旦B.富勒C.拉德勃魯赫D.羅爾斯14._____是德國歷史法學的代表(C)A.耶林B.施塔姆勒C.薩維尼D.黑格爾15.把立法權比作"國家心臟"的人是(C)A.霍布斯B.洛克C.盧梭D.狄德羅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兩個至四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分別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多項選擇、少選、錯選均無分。每題2分,共20分)1.奧斯丁的著作有(AB)A.《法理學大綱》B.《法理學講義》C.《法律的概念》D.《刑罰與責任》2.邊沁認為,人類依_____實現功利主義的避苦求樂。(ABCD)A.自然的制裁B.政治的制裁C.道德的制裁D.宗教的制裁3.龐德把利益分為(ABD)A.個人利益B.公共利益C.國家利益D.社會利益4.孟德斯鳩把法分成(BCD)A.永恒法B.自然法C.人為法D.神為法5.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ABC)A.哲學王B.軍人C.工匠D.藝術家6.奧斯丁認為法律定義的要素包括:(BCD)A.主權者B.命令C.制裁D.義務7.盧梭把政體分為(ABC)A.民主制B.貴族制C.君主制D.寡頭制8.龐德認為社會控制的手段有(ABC)A.法律B.道德C.宗教D.習慣9._________主張主權在民。(ABC)A.洛克B.盧梭C.潘恩D.孟德斯鳩10._____的理論屬于自然法學理論。(AB)A.霍布斯B.洛克C.奧斯丁D.約翰·密爾三、填空題(每空1分,10分)1.早期注釋法學派阿庫修斯的代表作是《通用注釋》。2.富勒在法與道德關系上,區(qū)分了法律的外在道德,又稱__實體自然法___,和法律的內在道德,又稱程序自然法______。3.亞里士多德主要政治法律著作有《倫理學》、《政治學__》和《雅典政制》。4.柏拉圖的主要政治法律著作有《理想國》、《政治家篇》和《_法律篇____》。5.格勞秀斯認為主權應掌握在_君主_____手中。6.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是_托馬斯·杰弗遜_____。7.蓋尤斯把羅馬法分為二局部:__市民法____和萬民法。8.格勞秀斯的主要著作有《戰(zhàn)爭與和平法______》和《論海洋自由》等。9早期的歷史法學派又分為羅馬法學派和日耳曼法學派。10.認為法律與道德沒有必然聯系的是新分析法學派的代表是哈特。四、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1.自然狀態(tài)(洛克)洛克從性善論出發(fā),認為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完美無缺的自由狀態(tài),他們在自然法的范圍內,按照他們適宜的方法,決定他們的行動和處理他們的財產和人身,而無須得到任何人的許可或聽命于任何人的意志。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和平、善意、互助、平安。這種狀態(tài)有著三個主要的特征:完備的自由;平等;博愛。2."公意":盧梭在他的《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了法律公意說。認為法律就是一種意志而不是理性。他將意志分為個別意志、團體意志、眾意和公意四類。個別意志傾向于私利;團體意志只考慮本團體的利益;眾意著眼于私人利益,是個人意志的總和;而公意則是一種表達公共利益的共同意志。盧梭認為“法律只不過是公意的宣告〞。3.永恒法奧古斯丁首先使用了“永恒法〞的概念,后來的托馬斯·阿奎拉進而詳細論述了永恒法的內容及其分類。他認為永恒法是神的理性的表達,是上帝用來統治整個宇宙的,支配宇宙的一種根本大法。它是最高的法,是所有其他法的源泉。4.人民主權說人民主權說是古典自然法學家關于國家權力歸屬的理論,它是現代民治主義的雛形。它認為國家既然起源于社會契約,是由人們的自然權利集中而成的,因此國家權力來自人民,也理應歸于人民,那么法律應由人民制定或認可,人民是國家的政真正的主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應是人民的公仆,其任務就是執(zhí)行法律,如不稱職或濫用法律,人民可以撤換他們。國家的當權者如果以權謀私,用手中的權力壓迫或奴役人民,人民可以推翻他們。五、簡答題(每題6分,共24分)1.《美國獨立宣言》中天賦人權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人權是天賦的,其主要內容有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杰弗遜在《獨立宣言》中寫道:“人人生而平等,他們從造物主那里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后來他還補充了勞動成果享有權、個人才能發(fā)揮權、對抗壓迫權和職業(yè)選擇權等。2.古希臘法律思想的特點有哪些?(1)自由精神(2)自然法思想(3)民主與法治精神(4)三個“關卡〞與世界主義3.盧梭認為人類社會中不平等的開展經歷了哪三個階段?在盧梭看來,人類社會經歷了一個從平等到不平等再到不平等的一個上升的運動過程。與平等相對的是平等。在自然狀態(tài)下,孤獨、自由、善良的野蠻人是平等的。自然狀態(tài)的解體導致了不平等的產生,專制則是不平等的頂峰;社會契約則是以道德和法律的平等代替生理上的不平等。社會契約所帶來的平等也并非永遠地會相安無事,它需要人們的警惕,也就是說,人們必須時時用立法來保衛(wèi)平等,因為“事物的力量總是傾向于摧毀平等的〞。4.簡述薩維尼的法律是一種民族精神的思想。薩維尼認為法是由各民族歷史開展所決定的民族共同意志,或者說是民族共同信念的反映,即通常所說的法律是一種民族精神。他反對純理性的推理,主張應從歷史的初期,從實在法的起源來證明法律精神的存在。這種精神如同民族的性格和情感一樣,蘊含在歷史之中??疾烊祟悮v史的初期可發(fā)現與特定人民相聯系的法律,這些法律如同語言、生活方式和制度安排在一起,他們自然地融合在一個整體之中,這個整體就是特有人民的的共同信念和內在的意識。法律與民族的存在及其性格的有機聯系,同樣表現于時代的開展過程中。每個民族必然有特定的法律制度,不可能有游離于特定民族的、帶有一定普遍意義的法律制度。六、論述題(共1小題,15分)1.試論邊沁法學研究的個人主義方法論的觀點。代表邊沁法學研究上的個人主義方法論的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人的存在是真實的,而社會集合體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概念建構,不能作為分析法律制度的根本單位。第二,個人所感覺著的“快樂〞與“痛苦〞是法律調整的正當基礎。第三,在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上,邊沁強調個人利益的優(yōu)先性。此外,邊沁之所以推崇個人主義方法論,是與其對法學科學性的追求分不開的。邊沁的學術追求之一,就是使法學成為一門客觀的科學。邊沁指出,“只有通過像數學那般嚴格、而且無法比擬地更為復雜和廣泛的探究,才會發(fā)現那構成政治和道德科學之基礎的真理〞。那么怎樣才能實現這一目的呢?這就必須采用“詳盡分類法〞,尋求到構成法律的最基礎的個體,換言之,用個人主義方法論中的“分析〞與“復原〞方法,通過個體要素的展現來獲取整體的特性與面貌。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本大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1.反映約翰·密爾自由主義思想的主要著作是(C)A.《自由主義》B.《反對自由主義》C.《論自由》D.《論言論自由》2.阿奎那認為,支配宇宙的根本大法是(A)A.永恒法B.自然法C.神法D.人法3.《神學大全》的作者是(A)A.阿奎那B.奧古斯丁C.馬基雅弗利D.格雷戈里4.龐德將法律開展史的最初階段定為(D)A.嚴格法階段B.法律社會化階段C.衡平法和自然法階段D.原始法階段5.羅馬法律思想淵源于(A)A.古希臘B.羅馬本地C.意大利D.法國6.把立法權比作"國家心臟"的人是(C)A.霍布斯B.洛克C.盧梭D.狄德羅7.分析法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B)A.斯賓諾莎B.奧斯丁C.凱爾森D.富勒8.提出"各民族全部權利的最終目的是永久和平"的思想家是(C)A.龐德B.路德C.康德D.達維德9.《論法的精神》的作者是(A)A.孟德斯鳩B.盧梭C.羅伯斯比爾D.馬布利10.《道德的形而上學》的作者是(C)A.黑格爾B.費希特C.康德D.邊沁11最早提出"君主勢力、貴族勢力和民主勢力互相牽制與制衡"的思想家是(C)A.西塞羅B.塞涅卡C.波里比阿D.烏爾比安12.社會連帶主義法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B)A.龐德B.狄驥C.弗蘭克D.霍姆斯13.凱爾森對正義的態(tài)度是(B)A.深信不疑B.深表疑心C.從未涉及D.不置可否14.提出"法律乃是人類理性的法則或內在的公正(即正義)"的思想家是(C)A.馬基雅弗利B.馬西利C.阿奎那D.布丹15."公意"理論的倡導者是(A)A.盧梭B.伏爾泰C.狄德羅D.愛爾維修16.《聯邦黨人文集》的作者除了漢密爾頓、麥迪遜以外,還有(C)A.潘恩B.杰弗遜C.杰伊D.華盛頓17.霍布斯認為自然狀態(tài)是一種(D)A.和平狀態(tài)B.美好狀態(tài)C.災難狀態(tài)D.戰(zhàn)爭狀態(tài)18.明確提出"以權力約束權力"的思想家是(C)A.洛克B.盧梭C.孟德斯鳩D.霍布斯19.耶林的法學是(A)A.目的法學B.歷史法學C.概念法學D.功利主義法學20.洛克認為戰(zhàn)爭狀態(tài)是自然狀態(tài)中的一種(C)A.正常狀態(tài)B.確定狀態(tài)C.反常狀態(tài)D.法定狀態(tài)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項選擇、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1.奧斯丁的法學著作有(AC)A.《法理學范圍》B.《道德與立法原理》C.《法理學講義》D.《論自由》E.《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2.英國古典自然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D)A.洛克B.杰弗遜C.盧梭D.霍布斯E.邊沁3.馬里旦的主要著作有(AB)A.《人和國家》B.《真正的人道主義》C.《人權和自然法》D.《法律的道德性》E.《社會秩序的原則》4.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代表有(ABE)A.奧斯丁B.孔德C.弗蘭克D.凱爾森E.哈特5.亞里士多德的變態(tài)政體包括(ABE)A.僭主政體B.寡頭政體C.貴族政體D.君主政體E.暴民政體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1.《理想國》是柏拉圖的一篇重要的對話集。這里的理想國是指依據他的相論原則,為實現公正而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一的政體。它分為十卷,主要由三局部組成。一至五卷論述國家的具體組織,討論正義、教育、道德、相論等問題;六七卷主要論述統治者必須是哲學王,并給哲學家下定義,八到十卷主要討論幾種政體及優(yōu)缺點。柏拉圖設想了一個等級森嚴的國家,國家由三個等級組成,即統治階級、武士階級和勞動者階級,不同的等級具有不同的天賦職能,在國家中所處的地位是不同的,只有當人們各盡其職、各守其位時,國家才可能產生“正義〞的品德,成為正義之國。實際上柏拉圖的理想國就是斯巴達專制體制的法哲學表現形式。2.人民主權說人民主權說是古典自然法學家關于國家權力歸屬的理論,它是現代民治主義的雛形。它認為國家既然起源于社會契約,是由人們的自然權利集中而成的,因此國家權力來自人民,也理應歸于人民,那么法律應由人民制定或認可,人民是國家的政真正的主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應是人民的公仆,其任務就是執(zhí)行法律,如不稱職或濫用法律,人民可以撤換他們。國家的當權者如果以權謀私,用手中的權力壓迫或奴役人民,人民可以推翻他們。3.法律的定義(康德)康德認為法律“可以理解權利為全部條件,根據這些條件,任何人的有意識的行為,按照一條普遍的自由法則,確實能夠和其他人的有意識的行為相協調〞。根據他的理解,這一定義涉及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法律只涉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外在的和實踐的關系(以行為為中介);第二,法律只表示一個人的自由行為與別人行為的自由的關系;第三,法律只考慮意志行動的形式,而不考慮意志行動的內容。4.社會法學社會法學是西方19世紀末在社會學的影響下和在批判分析法學的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實證主義法學思潮,屬于功利主義法學中的社會功利派。他們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法律問題,提出了一種與分析法學不同的實在法觀念,即“活的法〞或“事實上的法〞的觀念。它是當代西方最有影響的法學流派之一。四、簡答題(每題8分,共24分)1.簡述歷史法學派的特點。(1)理論特色:歷史法學派以反對和清算自然法學在法學領域中所造成的反歷史傾向的面目登上歷史舞臺。歷史法學派的理論與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理論鋒利對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傾向于認為,只要求助于人類的理性,就能發(fā)現法律規(guī)則,并能制定成法典。歷史法學派則強調非理性、植根于過去傳統之中的“民族精神〞與法律的關系;古典自然法學派認為,從理性的角度講,法律的根本原則無處不在,無時不同。而歷史法學派則認為法律制度具有顯著的民族特性。(2)從方法論來看,歷史法學派繼承和吸收了前人用歷史學的方法研究法律問題的成果和思維傾向,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歷史的方法,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歷史法學派的法律觀點和主張。(3)在學術傾向上,也許是刺激歷史興趣復興的最重要的因素。歷史法學派在19世紀的大局部時間占領了德國各大學,促成愛好古代法律,研究德意志法的歷史文獻與歷史開展的嗜好,學者們認為這種歷史興趣構成了19世紀法理學的特點。2.簡述亞里士多德的關于法律的定義。法律是政治上的正義,是世人所公認的公正不偏的權衡標準,是理性的表達,又是一個合同式的契約。法律的特性包括:(1)公正性:法律是正義的表達,它對一切人,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是平等的;(2)可變性,法律應該允許變革,當然這變革須要慎重;(3)必須遵守性。法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標準,是人們的行為準則,人人都必須遵守它。3.簡述薩維尼關于法的開展三個階段的理論。薩維尼認為法的開展是一個逐漸開展演化的連續(xù)不斷的過程。他把法的產生、開展和演變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自然法或習慣法階段;學術法階段;編纂法典的階段。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2題30分)1.試論密爾的自由思想。自由思想是密爾政治、法律思想中最為突出的內容,也正因為如此,密爾被后世尊為“自由主義之圣〞,《論自由》一書則被視為自由主義宣言。(1)自由的概念什么是自由?密爾首先將自己探討的范圍限于“公民自由〞或“社會自由〞的范圍,這種意義上的自由,指的是“社會所能合法施用于個人的權力的性質和限度〞。這是從反面的角度對自由所下的定義,意味著權力限制、禁止之外即為自由,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言的“法不禁止便自由〞。密爾有關“自由〞還有個正面的定義,如他所言:“唯一實稱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們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們自己的好處的自由。〞綜合上述兩個定義可以看出,密爾的自由概念包含這樣幾個根本理念:自由是與權力相對的一種個人對于國家的防御。第二,自由與“權力的性質和限度〞相關聯?!靶再|〞主要是指權力的強制性,也就是權力通過何種手段、方法來介入人們的行為。第三,自由從內容上而言即意味著個人的自治。第四,自由的價值則是可以為人們帶來“好處〞。(2)自由的環(huán)境自由不僅僅是一種法律上的字面規(guī)定,自由的意義恰恰在于它能夠給生活中的人們帶來實際的好處。然而,要使自由在社會生活中實現,還必須借助于一定的外在條件。要使自由得以實現,必須具備以下條件:首先,是生活資料的滿足。免于匱乏是其他一切權利和自由的物質前提,如果人們尚無法解決溫飽問題,自然也就難以顧及自由和權利。其次,是自由者本身的素質。再者,是寬容的社會環(huán)境。密爾指出,自由既然是個人在社會中的自由,因而就必須重視自由所處的時代、風俗和社會輿論。密爾認為,對自由的最大危害并不在于國家專制,更在于社會暴虐。社會暴虐所依賴的力量,首先就是道德的詆毀。同時,法律也推波助瀾,加劇了社會道德對人們的奴役。在道德詆毀之外,社會暴虐所依賴的手段就是社會輿論。(3)自由的范圍密爾將個人自由的范圍分為三個主要領域:一是良心的自由,也即思想和感想的自由。二是追求個人志趣和趣味的自由。個性自由是密爾著力弘揚的價值。個性首先表達為一種獨特的性格;其次,個性表達為一種首創(chuàng)性。三是個人之間互相交往和聯合的自由,“人們有自由為著任何無害于他人的目的而彼此聯合,只要參加聯合的人們是成年,又不是出于被迫或受騙。〞個人相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都是弱小的,要使個人的微弱聲音能夠為國家、社會所重視,就必須賦予其交往、聯合的權力,這也可以說是憲法中集會、結社等權利的理論基礎。2.論述托馬斯·阿奎拉關于法的分類的思想。(一)永恒法永恒法是神的理性的表達,是上帝用來統治整個宇宙的,支配宇宙的一種根本大法。它是最高的法,是所有其他法的源泉。(二)自然法阿奎那認為,“理性動物之參與永恒法,就叫做自然法〞。由此可見,第一,自然法是人的理性而得知的結果,是由永恒法派生出來的;第二,自然法是由具有理性的人分享神的智慧的結果;第三,自然法也是上帝用來統治人間的法律。(三)人法人法是人依據自然法和最終依據永恒法所制定的實在法律,是為了共同的利益由統治者公布的理性命令。阿奎那認為,“人類的推理也必須從自然法的箴規(guī)出發(fā),仿佛從某些普通的、不言自明的原理出發(fā)似的,到達其他比較特殊的安排。這種靠推理的力量得出的特殊的安排就叫做人法。〞(四)神法所謂神法,即從《圣經》中歸納出來的相關規(guī)則,主要是摩西十誡以及耶穌的訓誡。阿奎拉的法律分類理論是他的神權政治思想在法學中的反映。這四種法律構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以永恒法為首的完整體系。在這種體系中,表達上帝意志的永恒法高高在上;自然法從古希臘羅馬的崇高地位降為永恒法的附屬;而人法的地位就更低了。神法居于一種特殊地位。它來源于上帝的啟示,補充自然法和人法的缺乏和缺陷,它的地位顯然要比自然法和人法優(yōu)越得多。他對自然法的降位成就了他的神學自然法理論,也凸顯了他的永恒法理論。西方法律思想史試題(三)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題1分,共30分)1.古希臘智者學派的著名代表是(D)A.柏拉圖B.亞里斯多德C.蘇格拉底D.普羅塔哥拉2.認為"國家是最高的社團,以善業(yè)為目的"的思想家是(B)A.蘇格拉底B.亞里斯多德C.柏拉圖D.伊壁鳩魯3.西方法學最早產生于(A)A.古希臘B.古羅馬C.意大利D.法國4.西塞羅主張建立(C)A.君主政體B.貴族政體C.共和政體D.民主政體5.提出"私法是有關個人利益的法律"的法學家是(A)A.烏爾比安B.蓋尤斯C.保羅D.帕比尼安6.奧古斯丁的著作是(A)A.《上帝之城》B.《神學大全》C.《神學政治論》D.《論君主政治》7.馬基雅弗利主張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統一的(A)A.君主國B.共和國C.聯邦國D.邦聯國8.布丹認為國家最高權力是(D)A.社會授予的權力B.人民授予的權力C.國家授予的權力D.非授予的權力9.格老秀斯的社會契約論主張(B)A.主權在民B.主權在君C.主權由貴族掌握D.主權由少數人掌握10."法是由事物的性質產生出來的必然關系"的提出者是(A)A.孟德斯鳩B.康德C.黑格爾D.盧梭11.西方政法法律思想史上第一個系統論述國家主權學說的人是(D)A.洛克B.盧梭C.潘恩D.布丹12.19世紀上半葉,倡議制定統一的德國民法典的學者是(C)A.薩維尼B.胡果C.蒂保D.耶林13.提出"法的體系是實現了的自由王國"的思想家是(B)A.康德B.黑格爾C.盧梭D.費希特14.提出"執(zhí)政官乃是會說話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會說話的執(zhí)政官"的思想家是(B)A.塞涅卡B.西塞羅C.波里比阿D.索爾茲伯里15.奧斯丁法學的理論基礎是功利主義和(D)A.實證主義B.理性主義C.自然主義D.實證主義16.提出"法律應該為最大多數人謀最大幸福"的思想家是(D)A.約翰·密爾B.詹姆斯·密爾C.奧斯丁D.邊沁17."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制造者"的提出者是(C)A.柯勒B.施塔姆勒C.耶林D.孔斯坦18.被孔德視為最高級和最科學的哲學是(B)A.理想主義B.實證主義C.形而上學D.經驗主義19.美國現實主義法學強調從研究"書本上的法律"轉向于研究(D)A."制定中的法律"B."行動中的法律"C."擬定中的法律"D."現實中的法律"20.《人權論》的作者是(C)A.盧梭B.斯賓諾莎C.潘恩D.杰弗遜21.杰弗遜把洛克天賦人權中的財產權改為(D)A.生命權B.自由權C.生存權D.追求幸福權22.孔德認為,人類社會及思想體系的第三階段為(C)A.神學B.形而上學C.實證主義D.科學23.狄驥認為基于社會連帶關系的社會最高準則是(A)A.客觀法B.自然法C.實在法D.神法24.伊壁鳩魯認為國家起源于(C)A.家庭B.村坊C.社會契約D.部落25.《雅典政制》的作者是(D)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伊壁鳩魯D.亞里士多德26.龐德將法律需要調整的利益分為社會利益、公共利益和(D)A.集團利益B.人民利益C.民族利益D.個人利益27.竭力主張建立世界政府的思想家是(B)A.富勒B.馬里旦C.德沃金D.羅爾斯28.施塔姆勒創(chuàng)立了(A)A.新康德主義B.新黑格爾主義C.目的法學D.歷史法學29.二十世紀后神學自然法學又稱(C)A.古典自然法學B.理性自然法學C.新托馬斯主義法學D.新康德主義法學30.純粹法學最核心的內涵是(A)A.法律標準B.法律規(guī)則C.法律命令D.法律效果二、多項選擇題(在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項選擇、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題2分,共10分)1..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法律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CD)A.霍布斯B.盧梭C.格老秀斯D.斯賓諾莎E.沃爾夫2.符合黑格爾法哲學思想的說法是(ADE)A.客觀精神的開展經歷抽象法、道德、倫理三個階段B.主觀精神的開展經歷抽象法、道德、倫理三個階段C.抽象法是一種客觀法D.道德是一種主觀法E.倫理是主觀與客觀相統一的法3.德沃金認為法律的組成包括(BCD)A.習慣B.規(guī)則C.原則D.政策E.實在道德4.19世紀歷史法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CD)A.邊沁B.黑格爾C.薩維尼D.梅因E.施塔姆勒5.孟德斯鳩認為,最廣泛意義上的法主要包括(ACE)A.自然法B.永恒法C.隱喻法D.人法E.神法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1."從身份到契約"這是梅因提出的進步社會法律演進的公式:社會開展的傾向是從身份到契約。他在提出這一著名公式的同時,對它加以了限制。首先,它僅適用于進步社會?!八羞M步社會的運動,到此處為止,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其次,梅因的“身份“概念有特殊的含義,它進指人法上的人格狀態(tài),即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而不是指個人的權利義務,也不是因契約而生的法律上地位等方面的限制。最后,公式中的“到現在為止〞,是指到19世紀為止。2.“三個〞自然的理論自然狀態(tài)、自然權利和自然法.這是古典自然法學派所提出的三個假說。他們認為要研究自然法就必須研究人的本性,而且是未污染的人性,于是假設了一個人類未進入社會之前的狀態(tài),即自然狀態(tài)。各個思想家對人的本性有不同的觀點假設的自然狀態(tài)就不同,即戰(zhàn)爭狀態(tài)和和平狀態(tài)兩種。自然權利是指人生來就具有的平等的權利,它是與社會權利或法律權利相對而言的。自然法是指在自然狀態(tài)中調整人們的行為規(guī)則。3.分權制衡理論(孟德斯鳩)孟德斯鳩將國家權力分為三個主要局部:立法權,這種權力歸人民享有,由議會行使。人民集體享有立法權。當然,人民的這種權力主要是通過其代表來行使。孟德斯鳩將立法機關分為平民院和貴族權兩局部,前者享有立法創(chuàng)制權,后者享有立法反對權;行政權,是直接執(zhí)行國家的意志,是由國王所掌握的權力,以便有助于解決國家需要迅速處理的事務,其內容主要包括決定媾和與宣戰(zhàn),維護公共平安,防御侵略;司法權,是由法院行使,其成員選自人民階層中的人員,職責是懲罰犯罪以及裁決私人紛爭。孟德斯鳩不僅設想了三權的劃分,更為主要的是,確定了三種權力之間相互制約的機制。例如,立法機關有權監(jiān)督法律和公共決議的執(zhí)行情況,追究違法的行政人員,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直接行使司法權;行政機關可以用立法反對權參與立法,同時,有權規(guī)定立法機關的會期,等等。4.法哲學體系(黑格爾)黑格爾的法哲學體系分為三個局部:一是抽象法,包括所有權、契約、不法;二是道德,包括成心和責任、意圖和福利、善和良心;三是倫理,包括家庭、市民社會、國家。四、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1.簡述柏拉圖的哲學王與人治思想。柏拉圖認為,哲學王通過知識進行統治,比法律統治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法律遠不能和哲學家的智慧相比。因為:(1)哲學家所掌握的是一種真理,它比國家機關所制定的法律要高明得多;(2)“法律者強者之所好〞,而現實中的法律并不必然表達正義,而惡法并非真正的法律;(3)法律是刻板和固定的,而政治本身是柔性的。而哲學家的知識可以隨機應變;(4)一切社會都需要和諧,而這只有哲學家通過智慧才能到達這一目標。2.簡述洛克與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訂立的不同點。第一,霍布斯主張交出的是全部權利,而洛克則主張只交出局部權利,主要是法律事務上的權利,人們所享有的生命、自由、財產的權利是不可放棄,不可轉讓的;第二,霍布斯認為主權者本身并不參加簽約,因而其權力不受限制;而洛克則認為,主權者也是簽約人,必須受契約內容的約束;第三,霍布斯認為契約一經生效就必須永遠信守,而洛克則認為在統治者違背契約時,人們也可以廢除舊約而訂立新約。3.簡析德國歷史法學派的主要觀點。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自然法學持批評態(tài)度,都主張用“歷史〞的方法研究法律,都認為法律是隨著民族的開展自發(fā)形成的,法律是民族精神的表達,其表現形式是習慣。在研究中,歷史法學派很快分成兩派:羅馬法學派和日耳曼法學派。盡管都強調法律是民族精神的表達,法學研究的首要任務是對歷史上的法律淵源的開掘和闡述,但在哪一種法表達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哪一種法最為優(yōu)越這一點產生了分歧。因此便形成了強調羅馬法是德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淵源的羅馬法學派,和認為表達德意志民族精神的是德國歷史上的日耳曼習慣法,強調應加強古代日耳曼法研究的日耳曼法學派。4.論述西塞羅的自然法思想。西塞羅第一次明確的、系統的闡述了自然法的內涵,使其成為自然法和人定法的理論前提。他認為,自然法是由上帝制定的,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超越國家、民族和時代的,適用于善良人們的永恒不變的法。西塞羅論證了自然法的幾個重要特征:(1)自然法是與本性相結合的人類的正確理性;(2)自然法無處不在,超越時空與人類情感;(3)上帝是自然法的創(chuàng)造者、宣告者和執(zhí)行法官;(4)自然法只適用于善良的人們,對壞人不起作用;(5)自然法意味著一種終極的價值標準,即使違反自然法的規(guī)定在一時可以逃避現行法律的制裁,但卻不可能逃脫終極的懲罰。(6)人類立法(實在法)不能抵消自然法,它居于自然法之下,自然法不需要實在法的制定者的解釋。五、論述題(每題12分,共12分)1.簡要評價密爾法律思想。密爾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英國乃至世界思想界的風云人物,其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在哲學、政治學、經濟學、邏輯學、社會學等許多方面,都留下了許多耐人咀嚼的名著。在法律思想上,他也同樣是一位值得重視的人物。綜觀起來,密爾法律思想的主要奉獻包括:第一,他改造了邊沁的功利主義,從而為功利主義法學派奠定了更為扎實的理論基礎。密爾注重“快樂〞的質而不是“快樂〞的量,從而為功利主義法學派“人的模式〞塑造了一種新的形象,這一轉換在法學上的意義,就表示著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某種共融,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可以到達適度的平衡與和解,從而為法律調整更為廣泛的社會生活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二,他對自由的謳歌與論述,奠定了法律的人道主義基礎。密爾的《論自由》直接從解構個人的政治自由與社會自由入手,對自由的概念、內容、范圍進行了全面的論述,特別是有關個性自由與社會暴虐的理念,為自由主義注入了新的血液。密爾有關自由與權力邊界的劃分,促成了英國乃至世界的刑罰改造。第三,他對立法機構“代表低能〞與“多數暴政〞的論證,為“民主萬能〞敲響了警鐘。當然,密爾的思想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最典型的就是杰出人物統治論觀念。在密爾的觀念中,資產階級才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用心良好的紳士階級,而平民群眾在提高文化素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