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25中考物理專題1.1機械運動試卷(解析版)_第1頁
備戰(zhàn)2025中考物理專題1.1機械運動試卷(解析版)_第2頁
備戰(zhàn)2025中考物理專題1.1機械運動試卷(解析版)_第3頁
備戰(zhàn)2025中考物理專題1.1機械運動試卷(解析版)_第4頁
備戰(zhàn)2025中考物理專題1.1機械運動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機械運動一、選擇題1.(2022隨州)物理學中“質(zhì)量、長度、時間”是基本物理量,即將初中畢業(yè)的同學們應該對常見物品的質(zhì)量、長度,常見運動的時間能做出大致的估計。在教室里學習是我們最熟悉的生活內(nèi)容,胳膊肘不小心將文具從課桌上擠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從桌面落到地面的時間最接近下列選項中的()A.1min B.4s C.2s D.0.5s【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時間過程的估測,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時間單位及其進率的認識,找出符合題意的答案。課桌的高度在0.8m左右,筆從課桌上落到地上的時間很短,在0.5s左右。2.(2022山西)小明同學到南美洲游學,見到一種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獨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稱奇。下圖是迷你“西瓜”與一元硬幣放在一起的對比照,根據(jù)圖片信息,估測該迷你“西瓜”的長度約為()A.2mm B.2cm C.6mm D.6cm【答案】B【解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的估測,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及其進率的認識,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一枚一元硬幣的直徑在2cm左右。由圖知,迷你“西瓜”與一元硬幣的直徑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3.(2022棗莊)如圖是穿行在餐廳的機器人端著托盤送餐的情景。若認為托盤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A.地面 B.機器人 C.餐桌 D.墻壁【答案】B【解析】在研究物體的機械運動時要先選擇一個物體,假定該物體不動,這個物體就是參照物;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托盤與地面、餐桌、墻壁的位置在不斷的變化,以地面、餐桌、墻壁為參照物,托盤是運動的,故ACD不符合題意;機器人與托盤的位置沒有變化,以機器人為參照物,托盤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4.(2022赤峰)根據(jù)下圖所給信息,請你估測運動員從蹦床中心點跳起的實際高度大約是()A.1cm B.0.2m C.1.7m D.4.5m【答案】C【解析】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zhuǎn)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運動員的身高在1.7m左右,由圖知,運動員腳部到蹦床的距離與身高差不多,所以運動員從蹦床中心點跳起的實際高度大約為1.7m。5.(2022杭州)流速為5千米/時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兩船同時從木桶位置出發(fā),以如圖所示速度計上顯示的速度分別逆流、順流而行,1小時后兩船離木桶的距離()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以流水為參照物,木桶相當于靜止,甲、乙兩船的速度都為30km/h。甲、乙兩船離木桶的距離:s=vt=30km/h×1h=30km,故選B。6.(2022樂山)如圖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該物體A.在0~20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30~40s時間內(nèi)的速度大B.在整個40s時間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整個40s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m/sD.在20~30s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40m/s【答案】C【解析】A、在0~20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40m,則速度為:v1=EQ\F(s1,t1)=EQ\F(40m,20s)=2m/s,此過程中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30~40s內(nèi)物體也是做勻速直線運動,30~40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80m-40m=40m,其速度為:v2=EQ\F(s2,t2)=EQ\F(40m,10s)=4m/s,所以,物體在0~20s時間內(nèi)的速度比在30~40s時間內(nèi)的速度??;故A錯誤。B、由圖象可知,物體在20~30s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物體在40s內(nèi)不是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整個40s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80m,則物體的平均速度為:v=EQ\F(s,t)=EQ\F(80m,40s)=2m/s,故C正確;D、由圖象知,物體20~30s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物體的速度為0,故D錯誤。7.(2022南通)中國的高鐵技術(shù)世界一流,如圖所示是幾枚硬幣“靜靜”立于高速行駛列車的窗臺上的照片,認為硬幣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選擇的參照物是()A.車內(nèi)的座椅B.路邊的樹木C.窗外的樓房D.遠處的高山【答案】A【解析】高鐵上幾枚硬幣能“靜靜”立于高速行駛列車的窗臺上,認為硬幣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參照物與硬幣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因此A選項正確。8.(2022湖州)甲、乙兩物體運動時,路程與時間關(guān)系的s-t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甲為曲線,乙為直線,在t=5秒時兩線相交。則由圖像可知A.兩物體在t=5秒時一定相遇B.兩物體在5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體做曲線運動,乙物體做直線運動D.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做勻速運動【答案】D【解析】A、s-t圖象中兩線相交表示兩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若兩物體不是同時出發(fā),則t=5s時不能相遇。故A錯誤;B、由圖象可知,兩物體在5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甲等于乙。故B錯誤;C、s-t圖象僅描述直線運動,甲物體的運動圖象是曲線,表示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由圖象看出甲物體的圖象是一條曲線,表示甲物體做變速運動,乙物體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表示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1)s-t圖象中兩線相交表示兩物體通過的路程相等;(2)根據(jù)圖示分析解答;(3)s-t圖象僅描述直線運動;(4)在s-t圖象中,過原點的曲線表示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過原點的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圖象或圖表探究物質(zhì)的規(guī)律是近兩年來出現(xiàn)較多的題目,圖象可以使我們建立更多的感性認識,從表象中去探究本質(zhì)規(guī)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此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綜合性很強。9.(2022大慶)在一年一度的大慶市“黎明湖端午龍舟賽”中,有人對某組在平行賽道上比賽的甲乙兩隊龍舟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進行了仔細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圖象如圖。根據(jù)圖象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t1時刻兩隊所走距離相等 B.t1時刻甲隊比乙隊運動的快 C.t1時刻甲隊超過乙隊 D.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解:AC.由圖象可知,0~t1時刻內(nèi),甲隊龍舟的平均速度小于乙隊龍舟的平均速度,由v=EQ\F(s,t)的變形式s=vt可知,甲隊龍舟所走的距離小于乙隊龍舟走過的距離,所以,t1時刻甲隊不可能超過乙隊,故AC錯誤;BD.由圖象可知,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兩對運動的快慢相同,故B錯誤、D正確。10.(2022宜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首次實現(xiàn)月球背面著陸。當嫦娥四號從空中下降時,說嫦娥四號是運動的,所選參照物是()A.嫦娥四號 B.月球表面 C.嫦娥四號上的照相機 D.嫦娥四號上的計算機【答案】B【解析】研究機械運動時,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與參照物相比,物體位置有變化,說明物體在運動;物體位置沒有變化,說明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解:當嫦娥四號從空中下降時,以嫦娥四號、嫦娥四號上的照相機、嫦娥四號上的計算機為參照物,嫦娥四號與它們之間均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嫦娥四號對于月球表面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所以說嫦娥四號是運動的,所選參照物是月球表面。11.(2022自貢)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A.河岸 B.山 C.船 D.岸邊的樹木【答案】C【解析】A、以河岸為參照物,山與河岸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山是不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若以山本身為參照物,那它只能是靜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選研究對象為參照物,故B不符合題意;C、以船為參照物,船與山之間的距離發(fā)生了變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為參照物,山在“后退”,故C符合題意;D、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山與岸邊的樹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山是不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12.(2022內(nèi)江)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和后一句的參照物分別是()A.青山青山 B.竹排青山 C.竹排竹排 D.青山竹排【答案】C【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被研究的物體是竹排,竹排在運動,竹排和青山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選擇青山為參照物;“魏魏青山兩岸走”,被研究的物體是青山,青山是運動的,青山和竹排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選擇竹排為參照物;由此可知,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是竹排,后一句的參照物是竹排,故C符合題意。13.(2022瀘州)甲、乙兩車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運動,其中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兩車的位置x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在t=0時刻,甲、乙兩車在同一位置B.在0到t2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的速度相等C.在t1到t2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D.在0到t2時間內(nèi),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C【解析】由圖象知,A、在t=0時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兩車不在同一位置,故A錯誤;B、在0到t1時間內(nèi),所用時間相同,乙通過的路程較大,由公式v=EQ\F(s,t)知,乙車的速度較大,故B錯誤;C、在t1到t2時間內(nèi),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都是x2-x1,即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故C正確;D、在0到t2時間內(nèi),乙車的位置x隨時間t變化圖象不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而是折線),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①由圖象可以得到甲乙的位置關(guān)系;②時間一定時,不同物體運動速度與路程成正比;③由圖象可以得到甲乙在t1到t2時間內(nèi)的路程關(guān)系;④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任何時間運動快慢都是相同的。14.(2022深圳)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沿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4s內(nèi)乙做勻速直線運動B.4s時甲、乙兩物體的速度相等C.0~4s內(nèi)乙的平均速度為2m/sD.3s時甲在乙的前方【答案】C【解析】此圖像為s-t圖像,先明確甲乙的運動狀態(tài),甲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乙是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A.2~4s內(nèi),乙是靜止狀態(tài),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4s時甲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乙是靜止狀態(tài),速度不同,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0~4s乙運動的路程是8m,時間是4s,平均速度為v=EQ\F(s,t)=EQ\F(8m,4s)=2m/s,該選項符合題意;D.3s時,乙運動的路程是8m,甲運動的路程是6m,乙在甲前方,該選項不符合題意。15.(2022上海)甲、乙兩車分別在同一直線上的M、N兩點(M、N間距為20米),同時相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圖象分別如圖(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別為v甲、v乙,經(jīng)過t秒,甲、乙相距10米。則()A.v甲<v乙,t一定為10秒 B.v甲<v乙,t可能為30秒 C.v甲=v乙,t可能為10秒 D.v甲=v乙,t可能為30秒【答案】B【解析】(1)根據(jù)圖甲和圖乙讀出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然后根據(jù)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2)經(jīng)過t秒,甲、乙相距10米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甲乙兩車未相遇時相距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10m。據(jù)此根據(jù)路程相等,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求解。(1)由圖象可得:甲的速度v甲=EQ\F(s甲,t甲)=EQ\F(2.4m,6s)=0.4m/s;乙的速度v乙=EQ\F(s乙,t乙)=EQ\F(3.6m,6s)=0.6m/s,故v乙>v甲;(2)根據(jù)題意可知,經(jīng)過t秒,甲、乙相距10米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甲乙兩車未相遇時相距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10m。故可得:v甲t+v乙t=10m或v甲t+v乙t=10m+20m=30m,代入數(shù)值可得:0.4m/s×t+0.6m/s×t=10m或0.4m/s×t+0.6m/s×t=20m+10m,解得t=10s或t=30s,即t可能為10s,也可能為30s。綜上分析可知,選項ACD錯誤,B正確。16.(2022徐州)下列有關(guān)中學生的數(shù)據(jù)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A.腳的長度約10cm B.行走一步的距離約0.5mC.步行的速度約15m/s D.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10s【答案】B【解析】AB、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左右,中學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cm=0.5m左右,腳的長度接近步幅的一半,在25cm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符合實際;C、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EQ\F(1,3.6)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D、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臟1min跳動的次數(shù)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故D不符合實際。17.(2022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號”從停穩(wěn)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號”上沿軌道緩緩下行,到達月球表面,如圖所示。關(guān)于“玉兔二號”下行的過程,下到說中正確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嫦娥四號”是運動的 B.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靜止的 C.若以軌道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運動的 D.若以“嫦娥四號”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靜止的【答案】C【解析】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變化,則運動,不發(fā)生變化,則靜止。A、“嫦娥四號”停穩(wěn)在月球表面上,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嫦娥四號”相對于月球表面之間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故A錯誤。B、“玉兔二號”下行的過程中,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玉兔二號”相對于月球表面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是運動的。故B錯誤;C、若以軌道為參照物,“玉兔二號”相對于軌道上的某個點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故C正確;D、若以“嫦娥四號”為參照物,“玉兔二號”相對于“嫦娥四號”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故D錯誤。故選:C。18.(2022玉林)《刻舟求劍》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認為劍相對舟是靜止的,他選取的參照物是()A.舟 B.岸邊 C.岸邊的樹 D.劍【答案】A【解析】解:故事中,刻舟之人以舟為參照物,他認為劍相對于舟的位置是變化是靜止的,實際上掉到江里的劍和舟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變化,劍是運動的,所以無法通過“刻舟”而求得劍。故選:A。19.(2022無錫)小明和小紅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時向相反方向勻速行走,1min后兩人相距120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以小明為參照物,小紅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為參照物,小紅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為參照物,小紅是靜止的 D.如果說小明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地面【答案】A【解析】A、以小明為參照物,1min=60s后兩人距離120m,所以小紅的速度是v=eq\f(s,t)=eq\f(120m,60s)=2m/s。故A正確;B、以地面為參照物,小紅1min=60s行走eq\f(120m,2)=60m,所以其速度是1m/s。故B錯誤;C、以小明為參照物,小紅的位置不斷變化,所以小紅是運動的。故C錯誤;D、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小明的位置不斷變化,所以小明是運動的。故D錯誤。20.(2022株洲)孫楊在里約奧運會上奪得自由泳200m金牌。以每50m為一個賽段,他在四個賽段的成績?nèi)绫硭?,在此次比賽中,孫楊運動最快的賽段是()賽段一二三四時間/s24.4727.1127.2526.60A.一 B.二 C.三 D.四【答案】A【解析】由題知,每個賽段長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時少的賽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賽段用時最少,所以孫楊在第1個賽段運動最快。21.(2022株洲)圖為某高速公路上區(qū)間測速的警示牌。根據(jù)這塊警示牌,小汽車通過這個區(qū)間的時間()A.不應超過10min B.不應超過6min C.不應短于10min D.不應短于6min【答案】C【解析】由警示牌知,最大車速v=120km/h,s=20km,由v=EQ\F(s,t)得小汽車通過這個區(qū)間的時間最短時間:t=EQ\F(s,v)=EQ\F(20km,120km/h)=EQ\F(1,6)h=EQ\F(1,6)×60min=10min,不應短于10min。22.(2022益陽)小汽車在平直公路上運動時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小汽車的運動情況是()A.在第一個10s內(nèi)以10m/s做勻速運動B.在第二個10s內(nèi)速度大小不變C.在第三個10s內(nèi)前進了300mD.在前3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15m/s【答案】A【解析】(1)在s-t圖象中,過原點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表示物體靜止;(2)根據(jù)圖象讀出汽車在各個時間段的路程和時間,根據(jù)速度公式計算各段的速度。由圖象可知,A、在第一個10s內(nèi)汽車的s-t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表示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大小為v=EQ\F(s,t)=EQ\F(100m,10s)=10m/s,故A正確;B、在第二個10s內(nèi)汽車的s-t圖象是一條曲線,表示汽車做變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在第三個10s內(nèi)汽車的s-t圖象是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說明汽車靜止,故C錯誤;D、在前30s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為v=EQ\F(s,t)=EQ\F(300m,30s)=10m/s,故D錯誤。23.(2022益陽)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車廂中向另一列車廂觀望,突然,你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則下列運動情況不可能發(fā)生的是()A.自己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B.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C.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D.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答案】D【解析】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變化,則運動,不發(fā)生變化,則靜止。A、自己的車向東運動,另一列車沒有運動,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有可能,故A正確;B、自己的車沒有運動,另一列車向西運動,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有可能,故B正確;C、兩列車都向東運動,但自己車的速度較快,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緩慢向東運動,有可能,故C正確;D、兩列車都向西運動,但另一列車的速度較慢,則以另一列車為參照物,覺得自己的列車應該向西運動,沒有可能,故D錯誤。24.(2022泰安)以下物體長度的估測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 B.課桌的高度C.物理課本的寬度 D.中學生的身高【答案】A【解析】A、一層樓的高度約3m,教室的高度與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題意;B、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C、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物理課本的寬度與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25.(2022南通)小紅坐在勻速行駛的小汽車內(nèi),發(fā)現(xiàn)前方路旁停著一輛普通大客車,觀測到自己經(jīng)過大客車的時間約為1s,則小汽車的速度最接近于()A.10km/hB.40km/hC.70km/hD.100km/h【答案】B【解析】一輛普通大客車的長度約為10m,則小紅的速度v=EQ\F(s,t)=EQ\F(10m,1s)=10m/s=36km/h,則最接近于B選項。26.(2022銅仁)“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句中描述“輕舟”在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是()A.輕舟B.萬重山C.坐在輕舟上的人D.以上說法都不對【答案】B【解析】在根據(jù)物體的運動情況選擇參照物時,首先不能選研究對象本身為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運動的,就選擇和對象位置發(fā)生變化的物體為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靜止的,就選擇和對象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體為參照物。解:A、研究對象是“輕舟”,所以不能選擇“輕舟”做參照物,故A錯誤;B、“輕舟”已過“萬重山”,說明輕舟相對于萬重山的位置不斷變化,“輕舟”在運動,所以選擇的參照物是“萬重山”,故B正確;C、相對于坐在輕舟上的人,“輕舟”的位置沒有變化,則“輕舟”是靜止的,故C錯誤;D、B項正確,故D錯誤。27.(2022常州)宇航員麥克萊恩進入空間站四個月后,她發(fā)現(xiàn)無法穿上從地面帶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環(huán)境下長高了.如圖所示,這四個月她長高了A.5cmB.5.0cmC.5.00cmD.5.000cm【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由圖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在地球上的身高為167.0cm;四個月后空間站內(nèi)身高為172.0cm;則四個月她長高了5cm,B選項符合題意。28.(2022新疆)北京天安門廣場升國旗時,護旗隊員每一步行進的距離是A.75mm B.75cm C.75dm D.75m【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長度的估測。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我們可知道,護旗隊員每一步行進的距離應該在0.5m到1m之間,只有選項B符合。29.(2022湘西)下列物體的長度最接近2m的是A.鉛筆的長度B.課桌的高度C.黑板的長度D.教室門的高度【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的估測,結(jié)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及其進率的認識,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A、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一支鉛筆的長度與此差不多,在18cm=0.18m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B、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題意;C、教室的寬度在7m左右,黑板長度大約是教室寬度的一半,在3.5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D、老師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門的高度略大于此數(shù)值,在200cm=2m左右。故D符合題意。30.(2022鎮(zhèn)江)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A.船B.山C.河岸D.山上的樹木【答案】A【解析】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參照物可以任意選定。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描述同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得出不同結(jié)論。所以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就說物體是運動的,否則物體是靜止的。以船為參照物,山與船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山是運動的,因此正確答案是A。31.(2022淮安)小明坐在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上,他認為自己是靜止的,所選取的參照物是A.身旁的座位B.路邊的樹木C.沿途的路燈D.迎面的汽車【答案】A【解析】小明認為自己是靜止的,則說明他與參照物之間沒有位置的改變。小明和旁邊的座位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以旁邊的座位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故A符合題意。另三項中小明與參照物之間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小明就是運動的,不符合題意,故錯誤。32.(2022鹽城)雷雨天,小王觀察到某次閃電經(jīng)歷的時間為t1,聽到這次閃電發(fā)出的雷聲持續(xù)時間為t2(不計云層間回聲時間),剛開始看到閃電到剛開始聽到雷聲的時間為t3,聲音和光傳播速度分別為v和c,則()A.t1=t2,閃電發(fā)生位置到小王距離約為vt3B.t1<t2,閃電發(fā)生位置到小王距離約為vt3C.t1=t2,閃電發(fā)生位置到小王距離約為vt3+ct1D.t1=t2,閃電發(fā)生位置到小王距離約為vt3+ct1【答案】A【解析】因為閃電與雷聲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所以它們持續(xù)的時間應該是相同的,故t1=t2;因此,剛開始看到閃電到剛開始聽到需聲的時間為t3,聲音的速度為v,又因此光的傳播時間可忽略不計,故閃電發(fā)生位置到小王距離約為vt3,綜上所述,只有A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33.(2022攀枝花)一陣涼爽的清風,院子里樹葉隨風飄舞,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撿起一片樹葉測量其長度如圖所示,樹葉的長度為cm?!敬鸢浮窟\動狀態(tài);3.83【解析】院子里樹葉隨風飄舞,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樹葉左側(cè)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cè)約為3.83cm,則樹葉的長度為L=3.83cm。34.(2022攀枝花)西成高速鐵路運營標志著我國華北地區(qū)至西南地區(qū)又增加一條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運輸主通道。G2204是從成都東開往鄭州東的一趟高速列車,其部分運行時刻表如下。G2204從成都東開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約為km/h,這個速度比以48m/s飛行的雨燕速度(填“大”或“小”)。站序站名到時發(fā)時時長里程/km1成都東﹣﹣08:08﹣﹣02青北江東08:2208:253分鐘32…7漢中10:4510:483分鐘4168西安北12:0112:109分鐘658【答案】168.7;小【解析】(1)由可運行時刻表知,列車G2204從成都東開往西安北所用時間:t=12:01-08:08=3h53min≈3.9h,路程s=658km,則G2204從成都東開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v=eq\f(s,t)=eq\f(658km,3.9h)≈168.7km/h;(2)雨燕速度:48m/s=48×3.6km/h=172.8km/h>168.7km/h,故雨燕的速度大,高速列車速度小。35.(2022南京)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市的地標性建筑,現(xiàn)已煥然一新并順利通車,如圖甲所示。(1)大橋上層的公路橋全長4589(填單位)。(2)以江面上行駛的船為參照物,橋頭堡是的。甲乙【答案】(1)m;(2)運動;(3)900【解析】(1)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填上符合實際的單位;(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需要選取一個參照物,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運動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3)已知燈減小的總功率,直接利用W=Pt即可求出節(jié)約的電能。解:(1)大橋上層的公路橋全長4589m;(2)以江面上行駛的船為參照物,橋頭堡與船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橋頭堡是運動的;36.(2022濟寧)如圖所示的圖像是某物體在40s內(nèi)沿直線運動的s-t圖像。分析圖像信息,前3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m;在這40s內(nèi),該物體的平均速度為m/s。01020400102040t/ss/m200100【答案】30;5【解析】(1)在s﹣t圖象中,物體在0﹣10s內(nèi)的圖象是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由圖象讀出前10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100m,其速度v=EQ\F(s,t)=EQ\F(100m,10s)=10m/s,由v=EQ\F(s,t)可得,前3內(nèi)通過的路程s′=vt′=10m/s×3s=30m。(2)由圖象讀出物體在40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200m,40s內(nèi)該物體的平均速度v′′=EQ\F(s′′,t′′)=EQ\F(200m,40s)=5m/s。37.(2022朝陽)甲、乙兩人同時、同地、同向運動。他們運動的路程s和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甲、乙兩人速度之比v甲︰v乙=;5s之后兩人相距m?!敬鸢浮?︰1;25【解析】(1)由圖象知,甲乙的運動圖象中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關(guān)系,所以甲乙兩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象知,2s內(nèi)甲的路程為12m,乙的路程為2m,甲車的速度v甲=EQ\F(s甲,t甲)=EQ\F(12m,2s)=6m/s,乙車的速度v乙=EQ\F(s乙,t乙)=EQ\F(2m,2s)=1m/s,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v甲︰v乙=6m/s︰1m/s=6︰1。(2)5s之后,甲運動的路程s甲′=v甲t′=6m/s×5s=30m,乙運動的路程s乙′=v乙t′=1m/s×5s=5m,因兩人同時、同地、同向運動,則此時兩人相距△s=s甲′-s乙′=30m-5m=25m。38.(2022宿遷)甲、乙兩同學在同一直道上,從同一出發(fā)點同方向跑步鍛煉,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他們跑步時,速度較快的是______同學,相遇時距離出發(fā)點______m。100100200601200s/mt/s甲乙【答案】乙

200【解析】由圖象知,甲在120s內(nèi)運動200m,即相遇點距離出發(fā)點200m,而乙在120s-60s=60s內(nèi)運動了200m,通過的路程相同,乙用的時間少,由v=EQ\F(s,t)可知乙的速度較快。故答案為:乙;200。分析題圖,甲在120s內(nèi)運動200m,可得相遇點到出發(fā)點的距離;而乙在120s-60s=60s內(nèi)運動了200m,運動相同的路程,乙用的時間少,利用速度公式v=EQ\F(s,t)比較兩物體的速度大小關(guān)系。39.(2022泰州)如圖為小明用手機APP軟件記錄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數(shù)據(jù)截圖,分析該圖可知:他本次跑步時間為_________min,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__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長度為_________m。2250總步數(shù):步150步頻:步/分鐘8.10時速:千米/小時124消耗:大卡【答案】152.0250.9【解析】由數(shù)據(jù)截圖可知,跑步步數(shù)為2250步,步頻為150步/min,跑步時間:t=EQ\F(2250步,150步/min)=15min=0.25h由v=EQ\F(s,t)得跑步距離:s=vt=8.10km/h×0.25h=2.025km=2025m,每跑一步的平均長度:L=EQ\F(2025m,2250)=0.9m40.(2022畢節(jié))如圖所示,鉛筆的長度為cm。【答案】7.50【解析】解: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鉛筆左端與1.00cm對齊,右端與8.50cm對齊,所以鉛筆的長度為L=8.50cm-1.00cm=7.50cm。故答案為:7.50。41.(2022大慶)如圖所示,物體A的長度是cm?!敬鸢浮?.80【解析】解: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cè)與0.00cm對齊,右側(cè)與2.80cm對齊,所以物體A的長度為L=2.80cm。42.(2022威海)如圖,騎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按猴L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當詩人孟郊騎馬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是以為參照物。西安到洛陽路程約為360km,乘坐動車約需2個小時;若古人騎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則大約需要小時?!敬鸢浮狂R(或自己);20【解析】詩人孟郊騎在馬上以馬(或自己)為參照物,百花與馬(或自己)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百花是運動的,即看到百花紛紛向后退去;根據(jù)v=eq\f(s,t)可得所用的時間:t=eq\f(s,v)=eq\f(360km,18km/h)=20h。43.(2022聊城)在學校運動會中,小聰和小明的百米賽跑成績分別為13.05s和13.13s,則______的短跑速度較大,在奔跑過程中,小明觀察到現(xiàn)眾在向后運動,這是選______為參照物。【答案】小聰

自己【解析】百米賽跑時,路程相同,由題中數(shù)據(jù)可知小聰所用的時間比小明少,根據(jù)v=EQ\F(s,t)知,小聰?shù)亩膛芩俣容^大。在奔跑過程中,小明以自己為參照物,觀眾與小明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則觀眾是運動的,所以小明觀察到現(xiàn)眾在向后運動。(1)利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小聰和小明的速度大?。唬?)觀眾向后運動,說明觀眾在運動,那么所選參照物與觀眾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據(jù)此即可選擇合適的參照物。44.(2022益陽)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圖中測得木塊的長度為______cm?!敬鸢浮?mm;2.70【解析】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之前,要明確其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注意長度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從0開始的,讀出末端刻度值即為物體長度,同時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圖知: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端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端與3.70cm對齊,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3.70cm-1.00cm=2.70cm。45.(2022吉林)長吉高速公路全長約110km.一輛轎車以10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通過長吉高速公路約需________

h;以正在行駛的轎車為參照物,路旁的護欄是________的?!敬鸢浮?;運動【解析】(1)這輛轎車通過長吉公路的時間為:t=EQ\F(s,v)=EQ\F(110km,110km/h)=1h(2)以正在行駛的轎車為參照物,路旁的護欄相對于轎車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它是運動的。46.(2022云南)圖象法是一種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有效方法。如圖是小華同學描繪的兩個物體運動路程﹣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甲物體前4s內(nèi)運動的路程是0;乙物體運動的速度是10m/s。tt/ss/m011020303524甲乙【答案】0;10m/s【解析】甲物體前4s內(nèi),物體的路程不隨時間時間變化,進而判斷物體在每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狀態(tài);由圖象找出乙某段時間對應的路程,然后根據(jù)v=EQ\F(s,t)求出乙的速度。由圖象可知,甲物體前4s內(nèi)運動的路程不隨時間變化,所以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即運動的路程為0;物體乙在0﹣2s內(nèi)通過路程:s=s2-s1=20m-0m=20m,則乙的速度v=EQ\F(s,t)=EQ\F(20m,2s)=10m/s。47.(2022連云港)下圖是某個實驗小組利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s拍攝一次所得到的物體和刻度尺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由圖可知,物體在AB段的路程為______cm,平均速度為______m/s?!敬鸢浮?.50

0.15【解析】解: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由圖可知,物體在AB段的路程為7.50cm;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可得,物體在AB段運動的時間t=0.1s×5=0.5s;則平均速度為:v=EQ\F(s,t)=EQ\F(7.50cm,0.5s)=15cm/s=0.15m/s;故答案為:7.50;0.15。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由圖可知物體運動的路程,而每兩點間的時間為0.1s,則可知某段路程的總時間,則由速度公式可求得小球的平均速度;48.(2022岳陽)岳陽三荷機場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通航,為我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小明和他爸爸坐飛機從岳陽出發(fā)到青島旅游,坐在飛機上的小明相對于飛機是______(填“運動”或“靜止”)的。岳陽距青島的航線長約1400km,飛機飛行大約2h后安全降落,飛機飛行的平均速度大約為______km/h?!敬鸢浮快o止;700【解析】(1)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變化,則運動,不發(fā)生變化,則靜止。(2)已知時間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計算飛機飛行的平均速度。坐在飛機上的小明相對于飛機沒有位置變化,所以小明是靜止的;飛機飛行的平均速度:v=EQ\F(s,t)=EQ\F(1400m,2h)=700km/h。49.(2022邵陽)炎熱的夏天,一輛正在灑水的灑水車在水平路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1分鐘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90米,該灑水車的速度為m/s。【答案】1.5【解析】已知時間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計算該灑水車的速度。解:該灑水車的速度:v=EQ\F(s,t)=EQ\F(90m,60s)=1.5m/s。50.(2022衡陽)如圖是一位攝影愛好者用頻閃攝影技術(shù)拍攝的一張照片,清晰地記錄了網(wǎng)球被擊出后某一段的運動軌跡,已知此次攝影的閃光頻率(每秒鐘得到影像的次數(shù))為100赫茲,網(wǎng)球的直徑約為6cm?,F(xiàn)將一條刻度尺放在照片上來估測網(wǎng)球的運動速度。由圖可知,網(wǎng)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是0.04s,網(wǎng)球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約為20m/s?!敬鸢浮?.04;20?!窘馕觥扛鶕?jù)攝影的閃光頻率結(jié)合圖示得出網(wǎng)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和小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實際通過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計算速度。解:根據(jù)題意可得,網(wǎng)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t=EQ\F(4,100)s=0.04s,由圖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照片中一個網(wǎng)球占據(jù)刻度尺的3個小格,即照片中網(wǎng)球的直徑為0.30cm,照片中網(wǎng)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通過的路程為4.00cm,已知網(wǎng)球的實際直徑約為6cm,設(shè)網(wǎng)球?qū)嶋H通過的路程為s,由比例關(guān)系可得:EQ\F(s,4.00cm)=EQ\F(6cm,0.30cm),解得s=80.00cm=0.8m,則網(wǎng)球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v=EQ\F(s,t)=EQ\F(0.8m,0.04s)=20m/s。51.(2022天門)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由橋梁和海底隧道組成,其中海底隧道長6.7km。小明乘車通過海底隧道,在進、出隧道口時,他分別看了一下手表,如圖甲、乙所示,那么該車通過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為km/h。坐在汽車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車為參照物,則他是的(選填“運動”或“靜止”)。【答案】80.4;靜止【解析】解:由圖知,通過隧道的時間為t=5min=EQ\F(1,12)h,汽車通過隧道的平均速度為v=EQ\F(s,t)=EQ\F(6.7km,EQ\F(1,12)h)80.4km/h;小明乘車通過海底隧道過程中,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車為參照物,兩者沒有位置變化,所以小明是靜止的。52.(2022廣東)如圖所示,圖中木塊的長度為cm?!敬鸢浮?.95【解析】解: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側(cè)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cè)與2.95cm刻度線對齊,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2.95cm-1.00cm=1.95cm。53.(2022廣東)圖中秒表的讀數(shù)是s?!敬鸢浮?35【解析】解:由圖示秒表可知,分針示數(shù)為5min=300s,秒針示數(shù)為35s,則秒表示數(shù)為300s+35s=335s。54.(2022武威)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高鐵已然成為一張有重量的“中國名片”。小明乘坐高鐵時看到路旁的樹木疾速向后退去,這是以________為參照物。若列車時速為180km/h,合________m/s?!敬鸢浮扛哞F

50【解析】解:小明乘坐高鐵時看到路旁的樹木疾速向后退去,認為樹木是運動的,選擇的參照物是與樹木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的高鐵;列車速度:v=180km/h=180×EQ\F(1,3.6)m/s=50m/s。(1)要解答本題需掌握: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2)速度單位換算關(guān)系:1m/s=3.6km/h。本題考查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速度單位的換算,難點是要求不同速度單位的換算倍率。55.(2022武威)如圖所示,小木塊長度是________cm?!敬鸢浮?.50【解析】解: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側(cè)與1.00cm刻度線對齊,右側(cè)與3.5cm對齊,估讀為3.50cm,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3.50cm-1.00cm=2.50cm。故答案為:2.50。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要觀察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沒從0開始,要以某一刻度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前面的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此題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讀數(shù),在物理實驗和實際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刻度尺,我們要熟練掌握其使用和讀數(shù)方法。56.(2022湘潭)圖中紐扣的直徑是1.20cm?!敬鸢浮?.20【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長度。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紐扣左側(cè)與2.00cm對齊,右側(cè)與3.20cm對齊,所以紐扣的直徑為d=3.20cm﹣2.00cm=1.20cm。57.(2022蘇州)如圖甲所示,木塊的長度為cm?!敬鸢浮?.25【解析】由圖知: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端與3.00cm刻度線對齊,右端與5.25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5.25cm-3.00cm=2.25cm。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之前,要明確其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注意長度是否從0刻度線量起,起始端從0開始的,讀出末端刻度值即為物體長度,同時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一定注意測量結(jié)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8.(2022懷化)雪峰山隧道總長約7000m,小汽車在隧道內(nèi)限速80km/h.某輛小汽車經(jīng)過雪峰山隧道用時350s,則小汽車的平均速度是m/s,該小汽車是否超速?答:(選填“是”或“否”)。【答案】20;否【解析】小汽車通過隧道所用時間:t=350s,汽車通過隧道的平均速度:v=EQ\F(s,t)=EQ\F(7000m,350s)=20m/s=20×3.6km/h=72km/h<80km/h,所以該汽車沒有超速。59.(2022懷化)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為cm?!敬鸢浮?.25【解析】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cè)與2.00cm對齊,右側(cè)與5.25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2.00cm-5.25cm=3.25cm;60.(2022銅仁)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鐘聲是鐘產(chǎn)生的,鐘聲是通過傳播到人耳中的?!敬鸢浮空駝樱豢諝狻窘馕觥竣俾曇羰怯晌矬w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就停止;②聲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解:聲音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鐘聲是由鐘振動產(chǎn)生的,鐘聲通過空氣傳到人的耳朵。61.(2022南充)小紅參加校運動會百米賽跑,跑完全程用時15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7m/s(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以奔跑的小紅為參照物,運動場旁的建筑物是運動的(填“運動”或“靜止”)?!敬鸢浮?.7;運動【解析】(1)知道百米賽跑的時間,根據(jù)v=EQ\F(s,t)求出平均速度;(2)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與參照物的選擇有關(guān)。解:(1)小紅的平均速度v=EQ\F(s,t)=EQ\F(100m,15s)=6.7m/s;(2)以奔跑的小紅為參照物,運動場旁的建筑物相對于小紅的位置不斷變化,故建筑物是運動的。62.(2022煙臺)如圖所示的是田徑運動會上運動員奮力奔跑的場景。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_______,認為跑在前面的人運動得快;比賽結(jié)束后,“裁判員”通過________,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人運動得快。物理學上采取_____(填“觀眾”或“裁判員”)的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得快慢?!敬鸢浮勘容^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比較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觀眾【解析】如圖所示田徑運動會上運動員奮力奔跑的場景。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路程的長短,認為跑在前面的人運動得快;比賽結(jié)束后,“裁判員”通過比較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長短,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人運動得快。物理學中采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即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63.(2022哈爾濱)在地球上,駕駛員利用“倒車雷達”來判斷車與物體間的距離,利用了聲可以傳播。在月球上,表面為真空,真空不能傳聲,宇航員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電磁波互相聯(lián)系,其中的道理是。【答案】信息;真空不能傳聲,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解析】通過倒車雷達,我們可以知道車與物體間的距離,所以說聲可以傳播信息;人可以通過電磁波交流,真空不能傳聲,說明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64.(2022鎮(zhèn)江)(1)圖中物塊的長度為cm?!敬鸢浮浚?)1.60【解析】(1)由圖像可知,刻度尺分度值為1mm,木塊長度為1.60cm;65.(2022咸寧)如圖所示是成寧翠竹嶺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標志牌。從標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長km,通過隧道速度不能超過60km/h。從單位換算的角度可知60km/h=km/min,如果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汽車至少需要s通過隧道。【答案】0.585135.1(35或35.0)【解析】(1)由交通標志牌可知,隧道長s=585m=0.585km,車速不得超過60km/h=1km/min;(2)最快速度v=60km/h,由v=EQ\F(s,t)得汽車通過該隧道所用的最短時間:t=EQ\F(s,v)=EQ\F(0.585km,1km/min)=0.585min=35.1s,如果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汽車至少需要35.1s。66.(2022十堰)圖中小華用刻度尺測量的木塊長度為cm?!敬鸢浮?.30【解析】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左側(cè)與4.00cm對齊,右側(cè)與6.30cm對齊,所以木塊的長度為L=6.30cm-4.00cm=2.30cm。67.(2022呼和浩特)飛機在空中水平勻速飛行,徐冰同學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學習過的光學、力學知識,測量飛機的飛行速度,以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當他聽到飛機的聲音從頭頂正上方傳來時,發(fā)現(xiàn)飛機在他前上方與地面成37o角的方向,如圖所示,已知h=2052m,飛機從頭頂正上方到達他前上方與地面成37o角的位置時用時6s。求飛機的速度以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個角為37o時,三個邊的長度之比為3︰4︰5)。【答案】456m/s342m/s【解析】三角形三邊的長度之比為3︰4︰5,h=2052m,則飛機飛行的距離s飛機=EQ\F(4,3)s聲=EQ\F(4,3)×2052m=2736m,所以飛機速度v飛機=EQ\F(s飛機,t)=EQ\F(2736m,6s)=456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EQ\F(h,t)=EQ\F(2052m,6s)=342m/s。68.(2022呼倫貝爾)被測木塊的長度為cm,刻度尺的分度值為mm。【答案】1.701【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讀數(shù)為1.70cm。69.(2022昆明)讀數(shù)與作圖。圖中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mm?!敬鸢浮浚?)37.0【解析】圖中刻度尺分度值為1mm,物體的長度L=6.70cm-3.00cm=3.70cm=37.0mm70.(2022淮安)如圖所示,小車水平向右做直線運動。數(shù)字鐘顯示的時間格式是“時:分:秒”,則小車從起點到終點通過的總路程是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cm/s?!敬鸢浮?.500.9【解析】小車從起點到終點通過的總路程:s=8.00cm-3.50cm=4.50cm,小車運動的時間t=5s,小車的運動速度v=EQ\F(s,t)=EQ\F(4.50cm,5s)=0.9cm/s。71.(2022江西)步入溫馨的物理考場,回想所學的物理知識。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規(guī)律和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一門科學,它滲透于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敬鸢浮苛?;電【解析】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規(guī)律和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一門科學。72.(2022江西)親愛的同學,請你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下列問題(1)如圖所示,為了讓讀數(shù)更精確,應選擇________刻度尺,所測塊的長度為________cm。(2)清晨,王爺爺繞小區(qū)花園步行鍛煉身體,借助手機中的秒表測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時間為2min24s,如圖所示,秒表外圈示數(shù)的單位為________,分度值為________s?!敬鸢浮浚?)乙(2)2.80cm(3)s;0.2s【解析】(1)為使讀數(shù)更精確,應選擇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讀數(shù)時應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內(nèi)圖示數(shù)的單位為min,外圈示數(shù)的單位為s,外圈每5個小格子為1s,因此分度值為0.2s。73.(2022揚州)淮揚鎮(zhèn)高鐵過江通道“五峰山公鐵大橋”建成后,揚州將進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時經(jīng)濟圈。大橋主跨長為1120m,一列280m長的高鐵勻速通過大橋主跨的時間為70s,則高鐵的速度為___m/s,若以高鐵為參照物,大橋是___的。【答案】20;運動【解析】走過的總路程s=1120m+280m=1400m,則v=EQ\F(s,t)=EQ\F(1400m,70s)=20m/s;以高鐵為參照物,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則大橋是運動的。三、實驗探究題74.(2022百色)小明用小車、長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塊等器材探究小車沿斜面滑下時速度的變化,實驗設(shè)計如圖甲所示,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并開始記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tB、tC。(1)實驗前要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如圖乙所示木塊的長度為cm;(2)經(jīng)測量,AB、BC段長度均為40.0cm,tB=3.0s,tC=5.0s,則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cm/s;(3)由以上可知:小車從斜面上A點滑下的過程是做直線運動,小車的重力勢能,動能(后兩空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敬鸢浮浚?)2.70(2)20.0(3)變速(加速)減小增大【解析】(1)圖中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起始端刻度值為13.00cm,末端刻度值為15.70cm,物體長度為15.70cm-13.00cm=2.70cm;(2)由圖知,BC段的路程sBC=40.00cm,小車通過BC段的時間:tBC=tAC-tAB=5.0s-3.0s=2.0s,小車通過BC段的平均速度:vBC=EQ\F(sBC,tBC)=EQ\F(40.00cm,2.0s)=20cm/s;(3)因為小車從斜面上向下運動時,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作變速直線運動;小車質(zhì)量不變,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小車速度變大,動能增大。75.(2022宜昌)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他將小車從坡頂A處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坡底C處的時間t1=2.6s;再次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從A滑到中點B處的時間t2=1.8s。(1)通過小明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小于)(2)小明想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選填:A、B)(3)物體運動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另一種辦法即時測定、顯現(xiàn)出來。位置傳感器利用超聲波測出不同時刻小車與它的距離,計算機就可以算出小車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圖2)。屏幕圖象如圖3所示,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速度,通過圖象可以看出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選填:勻速、加速)運動的;小車到達坡底時的速度為m/s。【答案】(1)小于;(2)A;(3)加速;0.8?!窘馕觥浚?)根據(jù)圖象讀出AB段和BC段的距離和時間,運用公式v=eq\f(s,t)求出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并進行比較;(2)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3)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向上傾斜的直線,減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向下傾斜的直線。解:(1)設(shè)全程路程為L,則小車運動的距離sAC=L,sAB=EQ\F(1,2)L,由題知,所用的時間tAC=2.6s,tAB=t2=1.8s,則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AB=eq\f(sAB,tAB)=eq\f(EQ\F(1,2)L,1.8s)=eq\f(L,3.6s);小車運動全程的平均速度:vAC=eq\f(sAC,t1)=eq\f(L,2.6s);所以vAB<vAC,即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2)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應該將小車從A處靜止釋放,并在B處開始計時,在C處停止計時;(3)勻加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向上傾斜的直線,由圖象可知,小車在斜面上滑下時是加速運動的;小車到達坡底時的時間是25s,對應的速度為0.8m/s。76.(2022北部灣)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1)小球從A處沿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如圖14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小球受力________(選填“平衡”或“不平衡”)。ABABCDs/m·s-1t/s0.511.51.23.62.4(2)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CD段的路程為_______m,比較AB與BC段的平均速度得_______(選填“>”、“<”或“=”)。路程(m)運動時間(s)平均速度(m/s)經(jīng)過某點時的速度(m/s)sAB=0.3mtAB=0.5svAB=0.6m/svB=1.2m/ssBC=0.9mtBC=0.5svBc=vC=2.4m/sSCD=tCD=0.5svCD=3m/svD=3.6m/s(3)為進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做出了圖像,如圖15所示,假設(shè)斜面足夠長,小球從A處滾下,經(jīng)過2s到達E點(圖14中未畫出),則該小球經(jīng)過E點時的速度為_________m/s。(4)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路程sAE中點時的速度為,經(jīng)過時間tAE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_______v2(選填“>”、“<”或“=”)。【答案】(1)加速不平衡(2)1.81.5<(3)4.8(4)>【解析】(1)由圖14知,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說明小球在做加速運動;而加速運動反映了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不斷變化,所以小球受力不平衡。(2)由v=EQ\F(s,t)得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vBC=EQ\F(sBC,tBC)=EQ\F(0.9m,0.5s)=1.8m/s,顯然vAB<vBC;CD段的路程為SCD=vCDtCD=3m/s×0.5s=1.5m。(3)由v-t圖像知,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v與時間t成正比關(guān)系,且比值大小為EQ\F(v,t)=2.4,因此經(jīng)過2s后,小球通過E點時的速度為vE=2.4×2m/s=4.8m/s。(4)因為小球一直在做加速運動,所以小球經(jīng)過路程sAE中點時所用時間一定大于EQ\F(1,2)tAE,可見小球的速度為v2時,小球還沒到達路程sAE的中點,也即是說,先有v2后有v1,所以有v1>v2。77.(2022襄陽)小明同學為研究小木塊在足夠長斜面上的運動規(guī)律,每次都使小木塊從斜面上o點靜止釋放,沿斜面向下運動,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測出其運動時間和通過的路程,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從O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012345從O點開始的路程s/m00.31.22.74.8(1)通過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物塊通過的路程與成正比,表達式為:s=;(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物塊自o點開始計時的5s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3)小明通過查閱資料知道,滿足上述路程表達式的運動是一種由靜止開始的勻加速運動(即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速度的增加量總是相同的運動),而且表達式中系數(shù)是一個恒量,這個恒量在不同情況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實驗中,你可以通過改變實驗裝置中的哪個方面因素來增大這個系數(shù)?。(只需填一種方法即可)【答案】(1)所用時間的平方(2)0.3t2(3)7.5m(4)增大實驗裝置中的斜面傾角【解析】(1)表格中數(shù)據(jù)時間是1s的時候,路程是0.3m;時間是2s的時候,路程1.2m;時間是3s的時候,路程是2.7m;時間是4s的時候,路程是4.8m;據(jù)此可得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平方成正比;表達式為:s=0.3t2;(2)物塊自o點開始計時的5s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s=0.3t2s=0.3×52=7.5m(3)斜面傾角不變時,物塊由靜止釋放,在向下運動的過程中,表達式中系數(shù)是一個恒量,我們可以通過增大實驗裝置中的斜面傾角來增大這個系數(shù)。78.(2022銅仁)小王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他已經(jīng)從實驗室借到的實驗器材有:小車一輛、秒表一塊、長木板一塊、小木塊一塊。(1)他為了完成該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2)為了方便計時,應該使斜面的坡度(選填“較大”或“較小”)(3)經(jīng)測量,S1=0.9m,S2=0.4m,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的過程中,秒表記錄如圖所示,則小車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m/s?!敬鸢浮浚?)刻度尺;(2)較?。唬?)0.5?!窘馕觥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測出時間,用刻度尺測出小車通過的距離,然后利用v=EQ\F(s,t)計算;(2)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所用的時間長些;(3)求出s3的距離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計算速度。解:(1)根據(jù)可知v=EQ\F(s,t),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測出時間,用刻度尺測出小車通過的距離,題目中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